第一篇:文字块的操作教案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文字块的复制》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2节《充实完善演讲稿》中的内容。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本节教学进一步学习对文章进行修改,通过学习,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使用更复杂文字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习“文字块的复制”是为了提高学生文章修改速度而使用的一个技巧性内容,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简单学会修改文字内容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的一种高级操作,其实践性强,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结合本堂课教材的特点巧妙组织教学,通过小故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引出“复制”的概念,让学生思考 “复制”的概念,理解复制操作的作用。适时演示,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完成操作,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着力于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文字块”,学会复制文字。2.掌握复制、移动的几种方法。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字块的复制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
本节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的鼓励,适当的引导,并配合必要的训练,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特点,在学法上我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教具准备
微机室、WORD、“资料袋”。
七、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有一个小和尚的故事,想听吗? 生:想„„
师:听完后请你谈谈对这个故事内容有什么感想?请同学们看显示器(出示课件)
出示文本“老和尚讲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
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 就这样老和尚一直讲下去„„..【设计意图;用故事引入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哪位同学勇敢的说一说你的感想?
生:重复„..(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语言评价)
【设计意图: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持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
师:在word编辑中重复使用一句或者一段话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共同探究的问题之一。
板书课题《文字块的操作》
师:老师在桌面“资料袋”文件夹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不过在收集资料的时候丢失了一些文字,请同学们打开“资料袋”《歌曲》文档,找回丢失的歌曲名。
歌曲的名字就在歌里,请同学们找回丢失的歌曲名字,看谁的方法最快捷。
《
》
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 艰苦朴素永不忘
愿做革命的螺丝钉
集体主义思想放光明
……
师:哪同学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帮老师填上歌曲名字的。(普通方法的与用复制方法的)
同时带出“文字块”的定义:被选定的文字会反相显示,形成一个黑色的块,通常叫它“文字块”。
师:有同学方法不一样的吗?哪种方法更好?
总结文字块的复制的方法:工具栏按钮,右键菜单,明确复制的四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将学生带入问题,故意设疑,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学会文字块的复制的方法”自己区发现探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再一次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渴望。】
师:同学们真聪明,不但找回了歌曲名,而且好多同学像雷锋叔叔一样乐于帮助别人,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鼓掌)。
师:雷锋叔叔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榜样,老师这里有一篇雷锋叔叔事迹的文章段落顺序错了,你能帮助老师改正吗?打开资料袋《雷锋叔叔的事迹》文档。
帮助老师把顺序弄错的段落改正过来。
《雷锋叔叔的事迹》
第二段:
雷锋1960年1月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他不忘阶级苦,懂得“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以“钉子”精神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关心群众,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1962年8月15日,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他在部队生活2年8个月,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奖多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节约标兵”,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段: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湖南省望城县人。1940年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和青年团。他工作积极,埋头苦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工作模范”“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找学生演示,并总结移动的概念和步骤。【设计意图:明确任务并鼓励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上给出的操作步骤,应用到文字块的移动,自主地学习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师:同学们连老师不会的问题都解决了,明天就是雷锋叔叔的纪念日,今天我们举办一个“学习雷锋好榜样”文字块操作大赛,打开 “资料袋”里《文字块操作大赛》文档,看谁做的最快最棒还能像雷锋叔叔一样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比赛要求:
1、把文章的题目和内容对照起来。
2、把下列词句填到文章的的括号里。
螺丝钉
雷锋事迹
共产主义战士
3月5日
雷锋纪念日的来历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为典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主要特点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不同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甘当一刻永不生锈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忘我劳动,助人为乐,做一个平凡而伟大的()。
雷锋精神
雷锋同志因公牺牲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导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觉得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一个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它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全面概括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了。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定为雷锋纪念日。
比赛结束!评选出操作小能手和雷锋小标兵。(积极鼓励、引导生生之间的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及时纠正反馈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能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环节,不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体验学习的苦尽甘来,让学生有成就感】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和不足? 根据学生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努力的方向,鼓励学生不断进步。结束语: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我们同学之间更要学习雷锋精神,以“钉子”精神钻研学习,以“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争做“雷锋小标兵”。
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整个生命体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目的是要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追求的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首先,需要设计精彩的教学情境。针对具体的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所,设计一个非常精彩的教学情境会引起学生的兴趣、铺垫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上一节好课的基础。本节课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以故事为开始,新授、练习与巩固用的题材是雷锋,之间的联系与过度不是很紧密,正像课后讨论时,王老师说的如果导入能和整个教学过程的题材联系在一起效果要好。
其次,在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教师都要与学生互动起来,产生良好的氛围,控制好学生情绪和课堂节奏,避免平淡的讲述。但是,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发现各种因素不是看起来简单就能做到的,对有效课堂教学来说,需要教师在基本功上下功夫,融入课堂,用最简练的语言,鼓励的评价,多方面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最大限度的知识才能发挥“有效”两个字,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同时,为了让讲、练的效率更高,让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提供丰富、贴切、方便的教学资源是一种良好的保证。资源包括两大类:教师讲课应用的范例资源、学生使用的素材资源。鼓励学生多样化练习,防止学习成果的千片一律。
课后进行研讨时,许多老教师给予宝贵的意见,全是长期教学积累的经验,对于我们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都是需要消化,吸收的知识,对于教师们提出的各种研讨与建议,记述了几条要点,对以后的教学受益非浅。
1、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激励性的语言,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与课堂气氛的调节。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3、备课的态度与教案的选材。
4、信息技术技能的拓展,以及新旧知识的结合。
5、信息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的应用。
6、确保教学目标的准确性。
7、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
8、课堂语言的准确性。
9、教学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10、恰当的运用有利的条件。
最后,注重评价反馈的使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是为课堂增色添彩的必不可少一环,评价的反馈更重要。同时注意学生的养成习惯,在学习中,可以结合提问、指导和交流进行过程评价和各种思想教育。
第二篇:《块操作》说课设计
《块操作》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块操作》一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在Word中录入汉字、进行文字编辑后,学习块移动、块复制和块删除,是学生提高文字编辑效率的重点。根据教材的目的和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字块的移动、复制、删除操作;
2、培养学生熟练使用鼠标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说教法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
1、用游戏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2、根据信息技术学生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3、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等多种操作方法。
充分利用计算机课堂双主体结构的特点,本节课的设计也体现了双方体的要求。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黑板上抄写一段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我们准备进行绕口令比赛,比赛的形式是:在相同时间里,一位同学说25遍绕口令,教师用电脑输入25遍绕口令。看看是说得快,还是输入得快?
学生:好。
教师:(比赛结束了)请同学们评一评优胜者是谁呢?
学生:老师。
教师:你们想学这种方法——“块操作”吗?
学生:想。
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的知识——块操作。
(板书:块操作)
(二)授课
1、块移动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书中的操作步骤上机操作,完成例一的作业,并找出块移动操作中的重点步骤。(小组讨论总结,师指名回答)
学生:„„
教师:师小结(板书:块移动:定义字块 剪切 粘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一练”
学生:学生边说步骤边操作。
2、块复制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进行块复制操作,完成例二的作业,并总结重点步骤。
教师:谁来说说块移动和块复制有什么异同? 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项操作后被定义块的变化。
教师:你知道教师是怎样战胜同学,获得胜利的吗?
学生:知道,用块复制。
3、块删除
学生:独立自学。
教师:师强调慎重使用块删除。
(三)提高练习 主要是反馈学生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清晰认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四、说教学反思(略)
我选择的是《信息技术》第三册,第六课《有趣的块操作》。我想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讲述。
一、教材分析:
首先联系整套书来分析这一课的教材,我认为本课的主要内容--文字块的选定和操作是WORD等任何文字编辑软件的一个基础内容,只有会进行文字块的基本操作之后,我们才能对选定内容使用WORD中丰富多彩的功能。同时文字块操作也非常频繁、广泛地用于其它操作环境。所以本课内容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知识点有四个知识点:“选定字块”、“复制字块”“删除字块”“移动字块”,其结构可以划分为两大块,其一是对文字块的选定方法;其二是对选定字块作剪切(复制)、粘贴、移动、删除等操作。由于教材的内容偏少偏浅,我认为可以对这两大板块作一下扩展,对文字块的选定方法,除了教材上的拖动选择外,再加入常用的三种方式:行左点击选一行,文字内双击选一字词、三击选一段。对于块的操作,可以增加Ctrl+鼠标拖动成为复制--粘贴。
学生在第一册第十五课里已经使用过了拖动鼠标选择文字,所以对WORD中使用拖动方式选择文字应该较容易。对于剪切(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学生在第二册学习画图程序的时候已经掌握,可以很自然地从旧知引入新知。
只是对其它几种选定文字块的方法可能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纵观教材我认为本课的“选定字块”、“复制字块”“删除字块”“移动字块”四个内容是重点,难点是多种选定字块方式的灵活应用,以及如何用鼠标移动字块。
二、学生分析:
我将要授课的年级是四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属于小学中段偏上的孩子,他们具有很强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自学能力,能够有十分钟左右的学习注意力。所以本课可以实行分段、分层的任务式教学。这些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信息技术,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之前已经会汉文输入,在上一节课还顺利地完行了对文字及标点的修改。由于学生家庭条件和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可能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本课之前就能完成本课的基本任务。
三、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出以下的学习目标:
学会使用多种选定文字块的方法,掌握对选定字块作剪切(复制)、粘贴、移动、删除等操作。并且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突出个体自主学习与小组互助相结合,以完成内容和难度不同的分层任务为主导进行教学。由于我教学的微机室安装了多媒体控制平台,所以能很方便地进行教师和学生的演示教学、文件分发,也能够方便地调控学生各次上机的时间。在本课的教学准备中我还注重了网上邻居的使用,将教学的操作素材和任务目标都放在指定的只读共享文件夹中,学生最终完成的作品也要求放在规定的共享文件夹。本课的教学的帮助课件也将放在共享文件中,供学生在完成最后的操作任务时使用。
五、教学过程
1.因为上节课是以帮助“马大哈”同学完成秋游作文的修改为任务,学习了对错字、标点、回车符号的修改。所以本课接着欣赏“马大哈”同学输入的唐诗《望庐山瀑布》。(教师将这首诗通过广播教学把教师机屏幕分发给学生)当然学生看了之后发现其中有字、句顺序的错误,接着以继续帮助“马大哈”同学改唐诗为任务来引入对文字块的操作学习。引入部分大约花一分钟。
2.接着让学生先思考该怎么改。如果有学生说删除了重新输入,教师要立即加以肯定,但同时提出有没有更快一点的办法呢?这时可让学生回忆以前对文件的“移动”和文字的跨文件粘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用使用以前用过的剪切(复制)--粘贴的办法。此时教师板书:剪切(复制)--粘贴。
3.学生回忆剪切(复制)--粘贴的操作步骤,以此提醒要先对我们操作的对象--文字,进行选中。教师板书及演示讲解选定文字的两种基本方法。拖动鼠标选中任意起止的一段文字和行左点击选中一行。
4.讲解完毕后,通过控制系统把文件分发给学生并交待任务:用三分钟时间练习对文字进行选中,并尝试利用剪切(复制)--粘贴的方法修改句子及字、词的顺序。四人小组内可以相互交流。
5.接着教师提问:找到了帮马大哈修改诗句顺序的方法吗?请学生上台展示讲解本小组自己发现的方法,并作讨论交流。教师将总结的操作思路(步骤)。板书。如学生采用复制则同时引导出对文字块的删除。如果学生只发现了使用剪切(复制)--粘贴的方法来改动顺序,而没有发现鼠标直接移动文字块,则接下来引导学生:我们在使用画图软件时,可以用拖动的方法将移动图片,能不能直接使用鼠标拖动文字呢?
6.让学生再上机尝试大约两分钟(看哪个小组还能发现其它方法)。同时提示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有许多地方是相通的,大家可以根据已学过的技能去尝试新的技巧。
7.然后让尝试成功的学生总结直接用鼠标移动文字块的方法。再问:能不能在移动文字的同时对文字进行复制呢?如学生不知道,则直接告诉学生,如果在移动过程中按住Ctrl键则可以在移动文字块的同时对文字进行复制,而在文件的移动中按住Ctrl键也可同时复制文件。另外还可提示学生:其实为了快速操作许多软件都设有一些键盘快捷方式。这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的涉及。
(以上的学习时间共约七分钟)
8.接下来让学生进行上机练习,大约给十八分钟的时间。上机内容为:
1.修改《盐道街小学校歌》的文字顺序,并补充完整:
2.将以下的体育项目,按你喜欢程度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在前面加上顺序编号:
1、2、„„。
跑步
足球
乒乓球
篮球
羽毛球
游泳
3.(选做题)试一试你还能发现其它选定文字块的方式吗。
4.(选做题)将第1题中的校歌进行文字修饰。
其中学生完成第1、2题就达到基本要求,3、4题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
最后将花两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对第3题作一个总结,我们还可以双击段内文字选中本段;在行前双击选中全文等。
然后再给学生两分钟时间练习选定文字的几种方法,以及整理自己的上机作业,将作业上交到指定的网上共享文件夹。
一、说教材:
《有趣的块操作》一课是《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会输入文章后,学习怎样对文章中的字块进行编辑修改。是学生继续学习文章排版、美化文章以及建立电子报刊的基础。根据教材的地位及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字块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删除字块”与“移动字块”的区别。
2、技能目标:掌握字块的选定、复制、删除、移动的技巧与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关于本课的重点我个人认为并不十分明显,其中“选定、复制字块”与“移动、删除字块”两部分内容都可以说是重点,但由于“移动和复制字块”使用方法与第一册中“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和复制”的使用方法类似,掌握了“移动和复制字块”,也就意味着复习巩固了“文件的移动和复制” 这一知识点,因此我把“移动和复制字块”作为本课的重点。
因为“复制字块”和“移动字块”极容易混淆,因此我把难点定为:“复制字块”和“移动字块”的区别。
二、说教法、学法:
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愉快的学习,提高上课效率。教学从复习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和复制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效应,突破“移动和复制字块”这一重点。
在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于始终。在我校还没有配备投影仪的情况下,采用教学软件广播演示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学习能力,这节课主要采用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多种操作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1、介绍什么叫字块:
首先展示教科书第28页“四季的脚步”这首诗,请一位学生朗诵,班级的其他学生边看边思考这首诗的特点所在。
学生通过观察可得出结论,原来在这首诗中,有许多文字重复出现。从而引出学生思考:对重复出现的内容,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输入既快又对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在WORD中,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利用WORD中块操作的功能,我们可以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进行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
2、选定、复制字块:
先做练习复习一下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归纳出多种操作方法。有了这些知识准备,学生在学习“复制字块”时,就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要对一段文字进行块操作,首先需要选定这段文字作为字块。“选定”操作是为其他操作作准备的一个重要操作。选定字块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将插入光标移动到要定义块的块首位置;②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将Ι形光标移到块尾处;③松开鼠标左键,被鼠标拖动过的文字即被定义成块,字块内容变成反白显示。
教学复制字块是通过本课中的例1进行教学的,具体操作分为三个步骤:①选定字块②单击工具栏的复制按钮,复制字块③单击工具栏的粘贴按钮,粘贴字块。
3、删除、移动字块:
在修改文章时,如果要修改的内容较多,可以使用块删除的方法。教师主要通过例
2、例3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删除字块的技巧。例2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当你选定好一个字块以后,如果不按DELETE键而直接输入新的内容,会怎样呢?引导学生尝试操作,自己得出结论。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在教学移动字块时,让学生掌握通过使用工具栏中的剪切工具和粘贴工具实现字块的移动。学生操作练习之后,教师让学生谈谈移动字块和复制字块的区别(相同点、不同点)。
四、结束语:
由于现阶段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必须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因此在做练习时,我要求后进生尽量熟练掌握一种操作方法。中等生除熟练掌握一种操作方法外,还要会用其它方法完成操作。优等生要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方法。最终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有所进步
第三篇:美丽的色块教案
美丽的色块教案1
目的:
1、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2、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尝试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绘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们看我画了什么?它象什么?
2、演示课件,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师:我觉得以前画画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随意画。我在这幅画的
上面添加了一条曲线,再画上一条曲线和它相交,图的中间画一些弧线、圆圈,下面画一条折线,看,一幅画就画好了。
3、欣赏思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将抽象的图形、线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1)提问: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2)演示课件,展示从画中联想到的事物。
4、演示课件,隐性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画线条的要点,进一步展现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1)出现有基本形状的画面,这幅图画什么?在上面添加线条,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折线、圆圈。
(2)教师强调要点:从基本形状出发,根据自己的意愿添加线条,这些线条可以交织在一起,但线条不能太多太密,块面可以大一些。
(3)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飞马,我就给飞马涂上各种美丽的颜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只老鹰,就给老鹰涂上颜色,后面是五彩云,最后涂上底色。
美丽的色块教案2
活动目的:
1。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2。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尝试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绘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们看我画了什么?它象什么?
2。演示课件,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师:我觉得以前画画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随意画。我在这幅画的
上面添加了一条曲线,再画上一条曲线和它相交,图的中间画一些弧线、圆圈,下面画一条折线,看,一幅画就画好了。
3。欣赏思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将抽象的图形、线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1)提问: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2)演示课件,展示从画中联想到的事物。
4。演示课件,隐性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画线条的要点,进一步展现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1)出现有基本形状的画面,这幅图画什么?在上面添加线条,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折线、圆圈。
(2)教师强调要点:从基本形状出发,根据自己的意愿添加线条,这些线条可以交织在一起,但线条不能太多太密,块面可以大一些。
(3)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飞马,我就给飞马涂上各种美丽的颜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只老鹰,就给老鹰涂上颜色,后面是五彩云,最后涂上底色。
美丽的色块教案3
活动目的:
1.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2.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尝试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绘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们看我画了什么?它象什么?
2.演示课件,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师:我觉得以前画画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随意画。我在这幅画的上面添加了一条曲线,再画上一条曲线和它相交,图的中间画一些弧线、圆圈,下面画一条折线,看,一幅画就画好了。
3.欣赏思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将抽象的图形、线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1)提问: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2)演示课件,展示从画中联想到的事物。
4.演示课件,隐性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画线条的要点,进一步展现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1)出现有基本形状的画面,这幅图画什么?在上面添加线条,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折线、圆圈。
(2)教师强调要点:从基本形状出发,根据自己的意愿添加线条,这些线条可以交织在一起,但线条不能太多太密,块面可以大一些。
(3)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飞马,我就给飞马涂上各种美丽的颜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只老鹰,就给老鹰涂上颜色,后面是五彩云,最后涂上底色。
5.幼儿创作。
(1)教师提出要求。记住,画的时候,想怎么画线条就怎么画,画好线条后,看看你们画的线条里藏着什么,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进行作画,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丰富画面。
6.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2)请幼儿讲述别人的作品。
活动反思:
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能按步骤去授课,学生进行探讨、发言,各步骤学生也积极配合,各教学目标均能顺利完成,即本公开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在授课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仍不容忽视、
首先是留给学生读的时间不足。虽然课前让学生预习过,但课堂让学生阅读时间显得仓促,问题提出后,还不到几分钟因有学生举手,就进行了问题的解答阶段,让其他学生中断了阅读思考。朗读的成分也比较少,应该在重点段或精彩段安排学生集体朗读一下。
其次是知识的迁移拓展做得不够。本次的公开课可以说就文说文,没有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或者说没有把课文编入的课本的意图明确给学生,学生没有从中得到启示,应该让学生从该课文的学习中得到某种收获。
其三,课堂练得不够。除了在课堂上让发言回答外,还应该在写方面体现一下。语文课的完整内容应该在学生的听所读写下功夫,就像刚才说的朗读不够,同样写也被忽略了。
最后反馈方面也需要加强,应该在课堂上设置诸如选择一类的练习以竞答方式,来让学生反馈这节课学习掌握的情况。
问题当然还存在很多,敬请各位给予指点。
小百科:色块,颜色块,在软件中用来设置颜色的方块。
第四篇:最新有多少块糖教案
fpg
《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数数の具体情景,会用不同の数法来数物体の个数,并能列出不同の连加算式;
2.会用两种不同方法(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の物体の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の连加算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数一数”,体会数数方法の多样性,并能抽象出“几个几”,体会“几个几”の含义。
2.明确从不同角度观察、数物体个数时,所表示の“几个几”の含义不同。
教具: 20块糖果 加法式子 课件(课题 糖果の分法)学具: 每人20块糖果学具
学前知识准备:观看各种形状の糖果 学生会用不同の数法摆一摆数一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呀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谁猜の对: 有位姑娘真漂亮,头扎两个小辫子。解开辫子光溜溜,放进嘴里甜滋滋。(糖果)
你们真聪明,老师这就有一袋糖果,准备奖给上课认真の小朋友,有信心得到它吗?
(2)那这里一共有多少块糖果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板书)
二、新授
1、摆一摆,数一数(1)学生动手操作。(2分)
师:请小朋友打开老师发给你们の学习用具,它们の数量和老师袋子里糖果数量是一样多の。下面大家就用自己喜欢の方法数一数、摆一摆一共有多少块糖果?开始动手吧。
(2)汇报不同の数法。(你是怎么数の呀? 还有不同の数法吗? 同时要表扬、奖励)
(3)师:小朋友真棒,都有各自不同の数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数法是怎么数の。
a.课件展示每种数法。
b.指着课件图片问:这是几个几个地数?(1个1个地数)
这一种数法又是几个几个地数呀?(2个2个地数)学生跟着课件一起数。
这个呢?(5个5个地数)
(4)问: 那这些不同の数法,如果要我们用计算の方法算出来,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呀? 那应该怎样列式子呢?同桌可先说一说。(1分)
根据回答板书: 1+1……..+1=20(块)
2+2+2+2+2+2+2+2+2+2=20(块)
fpg
fpg
5+5+5+5=20(块)
师: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些加法算式,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来说说你の发现。从这些数法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每次数の个数不同,但最后数出来の数量是…..?(一样の)(每个加法の数字都是一样の)也就是它们の加数是一样の对吗?
问:这个加法の加数都是几?(答:1)有几个1相加呢? 板书:20个1相加
……….(5)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不但会用不同の数法数出糖果の数量,还会用加法式子计算出来。我们书本还有一些可爱の小熊猫,还想不想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呀?
(6)试练。打开课本17页第一题,用你喜欢の数法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如果你是一个一个数就一个一个圈起来,如果是2个2个数就2个2个圈起来,开始吧(教师巡视)。
师:(好,小眼睛)谁愿意把你圈好の展示给大家看看?(展示台)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过渡: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都会用不同の方法把这些摆放不整齐の物品数量数了出来。老师这还有各种各样の糖果,再来帮老师数一数好吗?
2、两种不同方向の数法。(出示教材第16页“数一数,填一填”第一幅图。)(1)师:这些糖果真漂亮,像这样摆放整齐の糖果,又有什么好の方法能很快地数出一共有多少呢?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一下,看谁の方法好。
(2)好,哪个小组の小朋友愿意来演示一下你の数法。
师:像这样数是横着数,在数学中叫做按行数。(板书:行 再带着学生边说“按行数”边做手势)
由于这一行有6块,这一行有6块,这一行也有6块,它们の数量一样多,所以我们就说:每行有6块,有几行呢?一共是多少块?
出示:按行数 每行有(6)块,有(3)行,一共有(18)块。(全班读2次)
(3)还可以怎么数? 像这样数是竖着数,在数学中我们叫做按列数。(板书:列 再带着学生边说“按列数”边做手势)
出示第二幅图:我们来数一下这些糖果,每一列の个数都是几个呀,所以我们就说:每列有4块,有几列呀?一共是多少块?
出示: 按列数 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全班读2次后,2种方法再合读一次)
3.写2道不同の加法算式。
(1)出示图片。你能用刚才按行数和按列数の方法,说一说这些糖果の摆放又是怎么样数の呢?按行数 每行有(5)块,有(4)行。按列数 每列有(4)块,有(5)列。
(2)要求一共有多少块糖果,可以怎么写加法算式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fpg
fpg 16页,把最下面の加法式子填写完整,开始吧。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再通过演示,贴图片,并板书是几个几相加(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原来呀,像这样排列整齐の物品,可以通过按行数和按列数,写出两个不同の算式,算出它们一共是多少?它们算式不同,但得到结果是一样の。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の知识,来完成几道练习好吗?
三.练习设计
1.打开第17页第二题,请你们快快来完成第二题,师:谁做好了,请举手,好,你来说一说,师:那谁来说一说它们の加数都是几?有几个4相加。看他说の多完整啊!2.我们再来数一数格子,我们先横着看。谁来,(每行有10个格子,有3行)你看他说话是不是特别清楚,那么这一道题应该怎样列式呢?有几个10相加啊?
师:那谁说说竖着看是怎样填の,谁跟他填の是一样の?它们の加数都是几?有几个3相加?
3.师:同学们做の那么好,小青蛙也来凑热闹,和我们一起玩跳格子游戏,你们看明白小青蛙是怎么跳の了吗?小青蛙每次跳5格,我们看看小青蛙跳了多少次(3次)一一共跳了多少个格子?现在请你想想怎么列算式?那么谁知道它们の加数都是几?有几个5相加(3个5)
4.师:好,小青蛙又跳了,你看这回小青蛙每次跳几格,跳3格,请你写 在书上,跳了几次,(4次)一共跳了多少格?(12格)请你想想怎么列式? 谁来说说,好你来说。3+3+3+3=12,它们の加数都是几?有几个3相加。5.刚才大家都非常棒,用学到の知识解决了课本の几道题。那在平时の生活中,你有看到类似这样排列整齐の物品或情景吗?谁来说说看?
真是认真观察の好孩子,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这样の生活情景,下面请大家看一看。(课件显示)
看来在生活中类似这样の还真不少,要求一共有多少?如果我们用加法计算の话加法算式会很长,能很快地算出它の结果吗?(不能)那还有什么好の方法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探讨一下。
四.课堂总结(边说边用手指着板书)。
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指着课题让学生答:数一数有多少块糖)
对放在一堆の糖果可以用什么方法数出来?(学生回答后老师在明确:数量少就2个2个の数,数量多就5个5个地数比较快)
对排列整齐の又有什么方法呢?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可以用按行数和按列数两种方法,再根据每行有多少块,有几行或每列有多少块,有几列写出加法式子计算出来。五.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敏,课件里の圆片换成糖果会不会更好些呢?
fpg
第五篇:CAD绘制定位块教案
【课题编号】 —项目
四、任务一 【课题名称】 绘制定位块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能够分析定位块零件的结构特点,需要绘制二个视图和阶梯剖视来表达定位块和两个孔的大小与深度。
2.熟悉新指令“构造线”的使用和绘制定位块零件的操作步骤。
二、能力目标
能使用AutoCAD 2009软件绘制定位块零件图。
三、素质目标
熟悉叉架类零件特点和应用AutoCAD 2009软件绘制叉架类零件的方法。培养细心、认真的工作作风。
四、教学要求
1.能够分析定位块图形,选择恰当的指令绘制零件图。2.能正确使用新指令“构造线”的作用。【教学重点】
1.熟悉“构造线”指令功能和操作。2.正确绘制定位块零件图。【难点分析】
使用指令较多,设置的图层也较多,难度不大,但绘制过程繁琐。【分析学生】
绘制比较麻烦,需要教育学生培养耐心、细心、认真的工作习惯。【教学思路设计】
边讲边示范,后学生实践,教师指导。【教学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视图
如图4-1所示的定位块,长、宽各50mm,厚度为25mm。左下角有10mm见方缺块,并有一个深度为13mm、30mm见方的凹槽;左上角有一沉孔,孔的直径为5mm通孔,沉孔深6mm,直径为8mm;右下角背面有一个直径为5mm、深10mm的盲孔;中间有一个深
13、直径5的圆孔。
二、绘图工艺分析 1.绘基础形体三视图。
2.先画主视图,后画左视图。(1)10×10棱边切角。
(2)30×30×13矩形切槽。(3)深13圆孔。(4)沉孔。
(5)深10圆孔。3.画剖切符号和未剖切区域的投影。
三、绘制定位块的操作步骤
1.启动AutoCAD 2009。设置绘图环境。激活状态栏上“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对象捕捉追踪”功能。
设定极轴追踪增量角度为90°,对象捕捉方式为端点、交点,仅沿正交方向进行捕捉行踪,线型比例因子为0.5。2.创建图层
分别创建“轮廓线”、“剖面线”、“细实线”、“细点画线”、双点划线”、“虚线”和“标注线”图层,如图4-2所示。3.绘制长方体三视图
设“轮廓线”为当前图层,用“直线”绘主视图50×50,俯视图50×25,左视图25×50,如图4-5所示。
4.绘制棱边切角,如图4-4所示。
(1)主视图用“偏移”线段A、B——得C、D——“圆角”R3倒CD圆角——“修剪”E、F线段,如图4-5所示。
(2)左视图用“对象捕捉”与“极轴追踪”功能——“直线”——画左视图的切角,如图4-
6、7所示。
5.绘制30×30×13方形切槽,如图4-8所示。
(1)主视图绘制用“偏移”——偏移A、B,得C、D线段——“修剪”C、D线段;剪去多余线段,如图4-9所示。
(2)左视图绘制同上方法得到左视图,如图4-10所示。6.切除中间直径5深13圆孔,如图4-11所示。
切换“轮廓线”作当前图层——在主视图上绘直径5mm圆孔,剪去多余圆弧;——在左视图上用“直线”绘制半圆孔投影——用“虚线”作当前图层——用“直线”命令绘制隐藏线,如图4-12所示。
7.切除沉孔如图4-13所示。
(1)主视图绘制用“偏移”A、B直线——得C、D线段——切换到“细点划线”图层——用“关键点编辑方式”将线段拉到Φ5孔中心——画通孔和沉孔,如图4-14所示。(2)左视图绘制将“细点划线”作当前图层——利用“对象捕捉”“极轴追踪”功能——“直线”绘制沉孔中心线——切换“虚线”作当前图层——用“构造线”绘制沉孔水平投影和深度,如图4-16所示——用“修剪”去除多余线条,如图4-17所示。(3)俯视图绘制选用阶梯剖视,画法同上,如图4-18所示。8.切除Φ5深10圆孔,如图4-18所示。
(1)主视图绘制设“虚线”为当前图层——偏移得圆孔中心线——切换到“细点画线”图层——用“圆”画Φ5的圆,如图4-19所示。(2)左视图绘制偏移圆孔深度直线——“构造线”,画水平投影线——修剪多余线段——切换到“虚线”图层,如图4-19所示。
(3)俯视图绘制设“轮廓线”为当前图层,绘图方法同上,如图4-19c所示。9.画主视图上剖切符号和剖面线
将“双点划线”设为当前图层——过圆孔中心绘直线,如图4-20所示——切换“剖面线”为当前图层——“图案填充”绘剖面线,如图4-21所示。
四、实训
教材98.练习一、二
五、小结 1.定位块需要二个视图表示图形轮廓和一个阶梯剖表示零件孔的形状。2.使用新指令“构造线”画左视图的水平投影线。3.创建图层使用了七个图层,分别绘制七种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