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西城里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对西城里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05秋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李秀丽
为了加深自己对《地方政府学》中“地方自治”理论内容的学习和掌握,2005年年底,我走访了北环路街道办事处,就西城里社区的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与有关管理干部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探讨。此后,我又就此问题向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个别访谈。通过调查了解,我从多个角度了解到这个社区的治安管理现状,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相关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有经费严重不足,人防持久难。
2002年以来,街道成立的“五统一”社区巡防队,队员认真巡逻,抓获犯罪,为维护社区治安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群众无不交口称赞。但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收费难度大,巡防队出现了经费难以维继的问题。有的居民和单位由于认识不到位或确实经济困难的原因,一直不交纳联防费。经费不足造成巡防队只巡了一段时间后就难以继续工作下去了,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原来交费的群众也不愿意再继续交费了,甚至有的交了费的群众见无人巡逻而向街道要求退还已交的费用,致使收费工作更加困难,巡防队的工作也就停了下来。因此,建立长期专职巡防体系,防范经费不足是最大问题。
(二)硬件设施基础薄弱,治安隐患多。
一是散。小区周围虽有围墙,但有好几处出口,且出口处没有人员进行管理,不便于集中防范,却便于犯罪分子进入小区作案且便于逃脱。二是乱。小区规划不甚合理,楼房布局乱,有的楼建得是见缝插针,形成了许多防范死角,给犯罪分子造成了一定的可乘之机。三是缺。多数楼房缺少必要的防范措施,如楼房的下水管道均无任何防攀爬设施,楼道天窗盖未加锁等,为犯罪分子入室盗窃提供了便利条件。四是杂。由于小区大多是旧楼房,出租的较多,小区内开饭店的,开商店的,搞加工的等干什么的都有,流动人口多,造成环境杂,人员杂。公安人员办案中发现,有些流动人口专吃“窝边草”或充当“家贼”,专在小区内作案,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成了小区发案的新特点,给治安防范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五是黑。小区中的路灯等照明设施管理不善,多数楼道和下房无灯,有的即使原来有灯,但坏后也无人及时予以修理,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夜晚,小区内漆黑一片,给犯罪分子盗窃、抢劫等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责任单位参与不利,综治合力差。
2002年区综治委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对驻社区内的单位和有职工在社区住的单位应参加社区治安联防委员会,参与治安防范工作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并不太好,许多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参与不积极。尽管单位或职工住在社区里,可在防范上让其出人、出物、出资时,有的单位领导以种种借口搪塞,本来就是单位应该办的事,就是拖着不办,甚至有的领导态度蛮横,拒不接待。往往是街道、社区干部和派出所民警跑了多少次,却收效甚微,给社区综治工作造成很大阻力。由于相关单位参与不积极,形不成合力,使社区防范工作主要由社区干部和片警负责展开,降低了社区防范的工作效果。
(四)群众防范意识淡薄,犯罪得逞易。
许多居民主观上警惕性不高,防范意识淡薄,是犯罪容易得逞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是侥幸。由于有的居民有种自认为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小偷就不会光顾的侥幸心理,在住室、下房不加装防盗门,或只在木门上加装普通铁锁;有的一楼住户窗外不加装防盗栏;有的楼下有防盗栏,楼上住户在晚上或无人时不插好窗子等,这些都给犯罪分子入室盗窃提供了方便。
二是轻信。有的居民轻信犯罪分子的谎言而随意开门,为犯罪分子入室抢劫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是大意。有的居民对自家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在白天乱停乱放,在夜晚不及时入库,让犯罪分子钻了空子。
四是独行。一些年轻女性深夜独行,特别是在逢年过节时,往往在偏僻处成了犯罪分子的主要侵害对象,导致抢劫、伤害、强奸等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
二、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社区在治安防范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区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社区专职巡防队伍。
鉴于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巡防队收费难的情况,学习沈阳、大连和昆明等地的作法,招募一部分年龄适当、处世稳重的男性下岗待业人员,以街道为单位组建9—15人的专职社区巡防队,专门负责社区的治安巡逻,所需经费由区财政列支。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既提高了社区防范能力,又解决了相当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减少了不安定因素,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二)协调责任单位积极参与,加强社区防范硬件设施建设。
以社区为单位,认真开展对社区治安防范硬件设施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对存在的无路灯、无楼道灯、楼顶天窗盖无锁和小区应设警卫室、警卫人员的问题,落实责任单位,加大督导力度,抓紧解决;动员有条件的单位对家属小区加大投入,增加人防、物防、技防等设施;对应增加防范设施但无责任单位的,其费用由区、街两级从综治专费中按适当比例承担解决,切实消除此类社区治安防范死角。大力提倡“以门养卫”和“以车护车”的做法,减少盗抢案件的发生。
(三)运用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提高居民自我防范意识。
针对部分居民防范意识差的情况,除运用过去常规的宣传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外,还应尝试运用如下手段,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一是在媒体开设“综治专栏”。在市电台、市电视台和报纸上定期发表辖区多发案件及其特点和情况,介绍防范要点,提醒居民注意防范的同时,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和群众见义勇为事迹。二是在社区设立“警示牌”。在社区明显位置上设立警示牌,提醒居民注意,传授防范知识等。
(四)加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推进社区物业管理进程。
社区应设立业主委员会,由其选聘物业公司进入社区进行相关物业管理,彻底改变过去社区无人管理的状况,通过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社区的治安防范力度,以更好的维护社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第二篇:关于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调研思考
关于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调研思考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搞好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广大居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社区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民的生存需求。“社区是我家,平安靠大家”,社区治安工作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一、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现状:
自平安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坚持把稳定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深化创安活动,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群防群治治安防范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社会矛盾纠纷逐年减少,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得到有效控制,居民群众的创安知晓率和满意度有所提高,社区创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多,社会成份复杂,人际关系淡化,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特点的减弱,宣传发动不到位,居民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不强,保安硬件设施不完善、缺乏必要的防身护身器材,加之自觉性和责任心不强,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机会。目前社区犯罪在类型上的特点表现为以侵占财产为目的的财产犯罪,如盗窃(尤其是车辆盗窃和入室盗 窃);诈骗等,约占90%左右,社区治安“久治不安”和社区违法犯罪“常打不息”已经成为社区综合治理的顽症。针对存在的问题,社区走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之路,保障社区安全、健康、大明、和谐的发展。
问题和原因:
(一)硬件设施基础薄弱,治安隐患多
一是散 小区被湖滨路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四大块,周围没有围墙,但有近30个出口,且出口久没有人员进行管理,是不折不扣的敞开式小区,犯罪分子易进入小区作案且便于逃脱。
二是乱 小区是八十年代建成的老小区,规划不很合理,楼房布局乱;临近城郊结合部,一侧是元人管理的荒山,形成了许多防范死角,给犯罪分子造成了一定的可乘之机。
三是缺 巡逻人员缺乏必要的防身、防护器材和基本报警设备,多数楼房缺少必要的防范措施,如楼房的下水管道均元任何防攀爬设施,楼道天窗盖未加锁等,为犯罪分子入室盗窃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是杂 由于小区大多是旧楼房,出租的较多,小区内开店的,开商店的,搞加工的等干什么的都有,流动人口多,造成环境杂,人员杂。公安人员办案中发现,有些流动人口专吃 “窝边草”或充当“家贼”,专在小区内作案,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成了小区发案的新特点,给治安防范工作增 加了新的难度。
五是黑 小区中的路灯等照明设施管理不善,多数楼道和下房无灯,有的即使原来有灯,但因南钢改制,路灯坏后也元人及时予以修理,尽管社区多次与相关单位协调,仍无音讯,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夜晚,小区内部分路面漆黑一片,给犯罪分子盗窃、抢劫等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群众防范意识淡薄,犯罪分子易得逞
许多居民主观上警惕性不高,防范意识淡薄,是罪犯容易得逞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是侥幸 部分居民有种自认为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小偷就不会光顾的侥幸心理,为了图省事,外出办事或夜晚睡觉前不锁防盗门;有的低楼层住户窗外不加装防盗栏;有的楼下有防盗栏,楼上住户在晚上或元人时未关好窗子等,这些都给犯罪分子入室盗窃提供了方便。
二是轻信 部分居民轻信犯罪分子的谎言而随意开门,为犯罪分子入室抢劫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是大意 部分居民为了方便,对自家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在白天乱停乱放,甚至不上锁,夜晚不及时入库,让犯罪分子钻了空子。
二、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组织到位,制度落实
成立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社区副主任、社区民警 为副组长的创安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定期召开社区警民联席会议,研究社区治安防范事宜;成立了社区治安巡逻队、党员义务巡逻队,负责社区的治安保卫工作;每幢楼的楼长都兼任治安防范员和调解员,及时提供治安信息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同时,签订治安防范责任书,完善平安创建例会制度、警民联席会议制度、考核奖惩制度、治安巡逻队员工作制度等。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促进治安防范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宣传到位,层层动员
社区层层动员,利用党员会、楼长会、治安志愿者会议、保洁员会议等各种会议,广泛宣传创安工作;以悬挂横幅、治安防范警示牌及社区治安情况公示牌、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在社区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案情通报、入户调查、社区巡访及开办社区暑期家长学校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律法规常识、治安防范知识、反邪教禁毒等宣传,确保创安工作人人皆知,户户详晓,使广大居民群众能更好地学法、懂法、护法,增强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他们防范水平,也增强了宣传氛围。
(三)投入到位,强化防范
社区加大投入,为巡逻人员添置电筒、电话等防护器材和报警设备,当发生情况时,可以及时联系、报警,以便及 时擒拿犯罪分子,防止意外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安全。如有可能,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驻地单位出一点,办事处补贴一点,上级部门支持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对辖区内的小区进行全封闭,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的安全感,增强治安防范的力度,使社区安全防范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四)车辆看护到位,杜绝车辆被盗
为创建 “平安社区”,提高社区规范化管理水平,解决社区的车辆乱停乱放及被盗、损坏等问题,经社区居委会研究并征求广大社区居民同意,拟在社区的一些闲置地块增设车棚,实行规范停车,有偿看护,杜绝车辆被盗。既可以解决车主车辆被盗、划损赔偿等问题,又可以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实为一举两得的好事。
(五)巡逻到位,确保平安
为了促进治安防范工作上水平,应加强社区警务室的规范化建设,完善警务室标识,夜间灯箱、警民联系箱。挑选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到社区保安岗位,配强社区保安队伍、配齐设施、台帐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警务室应有的作用。社区综治办与巡逻队员签订治安巡逻责任书,将责、权、利具体到人,并且制订完善巡逻队员考核奖惩制度,奖惩分明,要求巡逻队员统一服装,配备警械,佩戴治安袖章。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 极性,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从而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确保社区的平安。
(六)协调到位,亮化社区
社区内路灯的管理、维护单位本应是南钢金鹏公司,因南钢改制,有些问题的责、权、利模糊不清。遇到诸如路灯损坏的事情,单位间常常相互推诿,使问题难以解决或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留下安全隐患。为此社区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耍要多加强与辖区内单位的紧密联系,协调问题的妥善解决,如路灯损坏、护坡塌方、险房险树的修缮、保养等,还居民一个整洁优美、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构建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第三篇:做好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思考
做好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思考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搞好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广大居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社区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民的生存需求。“社区是我家,平安靠大家”,社区治安工作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一、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现状:
自平安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坚持把稳定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深化创安活动,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群防群治治安防范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社会矛盾纠纷逐年减少,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得到有效控制,居民群众的创安知晓率和满意度有所提高,社区创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多,社会成份复杂,人际关系淡化,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特点的减弱,宣传发动不到位,居民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不强,保安硬件设施不完善、缺乏必要的防身护身器材,加之自觉性和责任心不强,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机会。针对社区存在的问题,社区走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之路,保障社区安全、健康、大明、和谐的发展。
问题和原因:
一、群众防范意识淡薄,犯罪分子易得逞
许多居民主观上警惕性不高,防范意识淡薄,是罪犯容易得逞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是侥幸部分居民有种自认为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小偷就不会光顾的侥幸心理,为了图省事,外出办事或夜晚睡觉前不锁防盗门;有的低楼层住户窗外不加装防盗栏;有的楼下有防盗栏,楼上住户在晚上或元人时未关好窗子等,这些都给犯罪分子入室盗窃提供了方便。
二是轻信部分居民轻信犯罪分子的谎言而随意开门,为犯罪分子入室抢劫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是大意部分居民为了方便,对自家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在白天乱停乱放,甚至不上锁,夜晚不及时入库,让犯罪分子钻了空子。
二、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组织到位,制度落实
成立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社区副主任、社区民警为副组长的创安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定期召开社区警民联席会议,研究社区治安防范事宜;成立了社区治安巡逻队、党员义务巡逻队,负责社区的治安保卫工作;每幢楼的楼长都兼任治安防范员和调解员,及时提供治安信息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做到小
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同时,签订治安防范责任书,完善平安创建例会制度、警民联席会议制度、考核奖惩制度、治安巡逻队员工作制度等。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促进治安防范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宣传到位,层层动员
社区层层动员,利用党员会、楼长会、治安志愿者会议、保洁员会议等各种会议,广泛宣传创安工作;以悬挂横幅、治安防范警示牌及社区治安情况公示牌、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在社区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案情通报、入户调查、社区巡访及开办社区暑期家长学校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律法规常识、治安防范知识、反邪教禁毒等宣传,确保创安工作人人皆知,户户详晓,使广大居民群众能更好地学法、懂法、护法,增强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他们防范水平,也增强了宣传氛围。
(三)投入到位,强化防范
社区加大投入,为巡逻人员添置电筒、电话等防护器材和报警设备,当发生情况时,可以及时联系、报警,以便及时擒拿犯罪分子,防止意外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安全。如有可能,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驻地单位出一点,办事处补贴一点,上级部门支持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对辖区内的小区进行全封闭,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的安全感,增强治安防范的力度,使社区安全防范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四)车辆看护到位,杜绝车辆被盗
为创建 “平安社区”,提高社区规范化管理水平,解决社区的车辆乱停乱放及被盗、损坏等问题,经社区居委会研究并征求广大社区居民同意,拟在社区的一些闲置地块增设车棚,实行规范停车,有偿看护,杜绝车辆被盗。既可以解决车主车辆被盗、划损赔偿等问题,又可以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实为一举两得的好事。
(五)巡逻到位,确保平安
为了促进治安防范工作上水平,应加强社区警务室的规范化建设,完善警务室标识,夜间灯箱、警民联系箱。挑选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到社区保安岗位,配强社区保安队伍、配齐设施、台帐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警务室应有的作用。社区综治办与巡逻队员签订治安巡逻责任书,将责、权、利具体到人,并且制订完善巡逻队员考核奖惩制度,奖惩分明,要求巡逻队员统一服装,配备警械,佩戴治安袖章。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从而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确保社区的平安。
(六)协调到位,亮化社区
社区内路灯的管理,遇到诸如路灯损坏的事情,单位间常常相互推诿,使问题难以解决或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留下安全隐患。为此社区将在工作中,采取加强与辖区内单位的紧密联系,协调问题的妥善解决,如路灯损坏、护坡塌方、险房险树的修缮、保养等,还居民一个整洁优美、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构建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第四篇:物业管理与社区治安防范
公共事务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玉有艺
物业管理与社区治安防范
玉有艺(070054022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摘要:社区治安是社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物业管理与治安的关系切入,提出并分析制约社区治安防范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改进社区治安的管理行为。为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社区提供思路。
关键词:物业管理社区治安和谐
物业管理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在盘活庞大的国家房产市场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居民住宅小区的综合管理,并对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和治安防范机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日趋活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条件下,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如何从最基础的社区入手,不断强化物业管理维护社区秩序稳定的职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物业管理与社区治安防范的结合点及其发展方向,合力维护社区治安稳定,要求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思考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物业管理与社区治安防范的关系
社区治安防范的任务,就是从社区管理的各个层面抑制和消除社区各类违法犯罪因素和条件,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建立相对稳定的社区治安环境。物业管理既是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延续和完善,又是现代化城市管理和现代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治安防范又是物业管理服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具体内容,与社区治安防范具有密切的联系。
如果一味重视产出经济效益的服务性项目的成本投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就会影响到非产出经济效益的社区安全防范服务的成本投入,造成社区治安防范水平和能力的低下和乏力。从表面上看,重视产出经济效益的服务性项目的成本投入,应该是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和结果的。但事实证明,偏废非产出经济效益的社区安全防范服务的成本投入,最终还是会影响物业管理的经济效益。虽然社区居民的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社区群众对于社区安全的感知和认识能力正愈来愈强,对于社区安全防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在社区的治安防范和管理中,物业管理企业无法独立承担社区的安全防范职责,且相对于专门负责维护社会稳定、组织安全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的公安机关,物业管理企业明显不具备管理能力。由此决定了在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中,物业管理企业不可能成为组织者,只能成为公安机关组织社区治安防范体系中的参与者。因此,物业管理企业与社区治安防范之间,物业管理企业具有参与社区治安防范的职责和义务,而作为社区治安防范的组织者和主要实施部门的公安机关,对物业管理企业具有指导、服务的任务,且两者必须保持紧密的协调与沟通。
社区安全防范的主管部门是公安机关。但从物业管理所涉及的政府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来看,物业管理系统中还应包括建设、规划、物价、环保、市政、市容环卫、绿化、工商、卫生等部门。如果仅仅因物业管理企业与社区治安防范建设的主管部门不同,而将物业管理与社区治安防范建设的整体和发展割裂开来,或仅仅依靠部分职能部门的对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管理的话,势必会造成管理上的倾斜和失控。因此,依靠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加强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各自部门的职能作用,对物业管理企业进行全方位、有效的系统管理,将物业管理与社区治安防范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目前物业管理制约社区治安防范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
(一)经济效益的差异,决定了地区间社区治安防范水平的不均衡。物业管理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物业管理企业是实施物业管理的主体,主要通过向社区服务对象收取物业管理费、提供有偿服务等方式来创造经济效益。社区是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的客体,客体的差异直接左右物业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客体向主体交纳物业管理费和其他服务费用的多与少,即物业管理企业可以用作成本投入的经济效益的多少。物业管理企业无法产生效益,就无法将产生的效益转化为再投入的成本。投入成本基数上的捉襟见肘,最终导致了能收到钱、经济效益好的物业管理企业,有能力投入社区治安防范成本;收不到钱、经济效益差的物业管理企业没有能力加大社区治安防范成本的投入,也使这些物业管理企业在投入成本的分配及权重上,更容易倾向于能够产出经济效益的服务性项目。
(二)物业管理观念的滞后,影响了社区治安防范能力的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完善,推动了房地产开发和住宅小区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物业管理行业的蓬勃兴起。然而一些物业管理企业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受到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存在认识不足、观念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全局观念,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管理服务职能中对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要求;二是缺乏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尚未形成对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人民群众对住房要求提高的认识;三是缺乏辨证的观念,对物业管理和社区治安防范关系的认知不足,未合理摆正两者的位置。
(三)作为社区治安防范重要力量的物业保安队伍素质良莠不齐,难堪重用。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物业管理、行使社区治安防范服务职责主要依靠的是物业保安队伍。物业保安队伍素质的优和劣,关系着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治安防范方面投入与产出的实际效果比,更关系着社区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虽然物业保安队伍早已存在,但普遍表现为各自为政、管理混乱、职责不明和缺乏业务指导和工作的监督考核的弊病,其治安防范能力和水平始终羸弱。有的甚至打着维护社区治安的旗号,做的却是收费等维护物业管理企业利益的事情,无法担负起维护社区治安稳定的职责,同时也损害了社区居民群众的利益。
(四)部分社区存在多个物业管理企业共同管理、互为制约的现象。物业管理区域是根据业主、产权人的物业范围来确定的,有大有小,有多有少。目前仍然存在一个社区分割成多个物业管理区域,并由多个物业管理企业并存的多头管理现象。这种混乱的割据状态与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和区域控制的基本要求不相适应,不但无法形成工作合力,相反会出现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的情况,表面上都是责任部门,实际上谁都不负责任,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又大大削弱了物业管理企业对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管理职能。同时,杂乱的分割管理不利于进行整体性的社区治安防范建设,并容易产生各种治安防范隐患而为违法犯罪分子所利用。
(五)社区居民群众缺乏自主监督和制约物业管理的意识。物业管理是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的,与群众利益的得失休戚相关。社区居民群众对物业管理和物业管理企业的自主监督和制约,也是敦促物业管理企业不断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部分社区居民群众对物业管理漠不关心、充耳不闻,任由物业管理企业打理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物业管理企业任意妄为、肆意侵权的气焰和风气;另一方面,社区居民群众不能正确行使权利、对物业管理企业的不当得利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最终损害的还是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关于发挥物业管理职能作用,完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的职责定位,将物业管理纳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主要包括:一是前期物业管理的规划,从房屋的设计图开始,既要兼顾社区住宅的整体美观和合理布局,又要将社区治安防范的功能融入到社区规划中,消除因规划不合理而人为造成的治安防范的死角;二是防范设施的前期到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统一安装社区物防、技防设施,如防盗门、防盗窗栅、红外线周界报警系统、安全监控摄像头等,体现社区治安防范设施的科学性、整体性和规范性;三是规范社区治安防范设施的管理和使用,落实职责,对社区治安防范的设施由专人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社区物防、技防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社区治安防范的能力和效率;四是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区域,扫除社区多头管理的现象,消除社区治安防范存在的隐患。
(二)调整管理机制,逐步实现物业保安队伍由解决就业向社区治安防范力量社会化、职业化过渡。物业保安队伍作为社区治安防范的重要力量,对社区的治安防范、维护社区公共秩序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物业保安队伍的现状来看,却成为了物业管理企业安插亲眷、地方街道(乡镇)解决劳动就业的“捷径”,普遍存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因此,对物业保安这支非专业性的治安辅助队伍的管理,应借鉴专业性治安辅助巡逻队伍建设的经验,使之逐步向社区治安防范力量的社会化、职业化过渡,并实现对队伍的统一管理。即“四个统一”:一是统一登记审核,要求各物业公司在招聘保安人员时,必须按照招聘程序操作,并由属地公安派出所提供相关审核意见,以确保保安人员具备基本素质;二是统一培训,由公安机关协助房地局等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物业保安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和定期的轮训及业务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三是统一服装标志,凡是在新村小区内的物业保安人员,都必须统一穿着规定的制服,佩戴统一样式的识别标志,树立物业保安队伍的整体形象;四是统一考核奖惩,由地方政府协调各职能部门统一制定物业保安队伍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设立专门的奖励基金,对物业保安队员的工作业绩进行月考评和季度考核,分等级发放奖金。同时,由属地公安派出所对物业保安队员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检查物业保安人员在岗执勤的情况。
(三)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物业管理是一个全新的管理概念,其外在形式表现为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社区的居民群众物业管理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忽略了物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那就是社区居民群众对自身权益的充分保护。
从加强社区治安防范、维护社区公共秩序的意义上讲,一方面,社区居民群众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做好居家的安全防范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和制约,正确、合理地运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权利,对于忽视社区治安防范工作,影响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损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物业管理企业要毫不留情地予以解聘。同时,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群众物业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我权益保护意识,通过政府干预结合群众对物业管理的自主监督和制约,为广大群众创建一个称心、满意、安全的居住环境。
抓好物业管理、理顺物业管理与社区治安防范之间关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物业管理的监管工作、维护社区治安稳定,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良好的居住环境不仅需要有优质的物业管理来服务,还需要一个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作保障。社会治安不仅仅是重大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抓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可以有效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实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安永.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应协调发展[M].2002(5).2.物业管理应在社区治安防范中充分发挥作用[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公安理论与实践)2001,11(3).3.强化社区安全工作的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4(9).
第五篇:关于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见
津西综治委„2011‟8号
关于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见
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是全区治安防控工作的基础,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有利于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贯彻落实到基层,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推进“平安河西”建设,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
社区警务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警防处于突出位置,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发挥警防在社区防范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适应新形势对社会治安工作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新期待。
(一)切实解决警力下沉问题
- 1 - 社区民警作为社区警务的主要力量,应当立足社区,把工作重心放在社区,把本辖区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置于突出的位置来抓。根据社区的特点和类型明确社区警务工作思路、制订工作计划和措施;改革警务机制,统筹街面见警率和社区见警率,按照有关规定,社区民警每周在社区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两天半。要给社区民警减负增压,减少社区警务以外的工作量,增加做好社区警务的压力,保证社区民警能真正沉到社区;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每个社区设立一个警务室,另设若干中心警务室,统一警务室外观标识,配齐内部设施,落实规章制度,发挥社区警务室的效能,把治保例会、重点人的教育、违青帮教以及简单治安案件和民事纠纷的调处等社区警务工作,尽可能放到警务室办理。社区民警不在时,要安排辅警或治保主任值班。
(二)严格履行社区民警职责
社区民警要按照公安部确定的“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五项职责任务和“走访调查、宣传发动、巡逻守护、实地检查、警情通报”五种主要工作方式,完成好社区警务的各项工作任务。
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是社区警务的基础和重心。民警要提高对辖区实有人口的熟悉率,社区民警对户情熟悉率要达到95%以上;要落实重点人口、监管对象、高危人群(包括
- 2 - 精神病人)等的管理措施,争取实现列管率达到100%、控制率达到95%以上;要加强对租赁房屋和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力争实现流动人口和租赁房屋登记率达到100%,流动人口办证率达到95%以上;要对在辖区居住的境外人员按要求建档管理,做到知姓名、知国籍、知居住事由、知证件有效期。
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判,掌握社情民意。要经常深入社区,及时收集、上报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努力把握辖区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的特点、规律。
努力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不断推进民防网建设。组织带领社区保安人员和义务巡逻队开展治安巡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定期向警务区群众通报辖区治安情况,提醒群众注意安防事项,增强群众防范的意识、相关知识和有针对性的防范能力。广泛动员、多种方式开展个人、家庭、邻里、单位、社区等各层次的安全防范活动。
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是社区民警的重要工作之一。要经常排查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紧密依靠社区组织做好调处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要充分利用警务室这一平台,畅通群众合理诉求的渠道,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意见、诉求,主动报告、及时化解。
- 3 -
(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原则,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需要出发,运用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的工作方法,通过开展巡查、走访,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紧紧抓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治安热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治理,增强群众安全感。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咨询,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等方面有时限要求的,坚决按要求办理,没有时限要求的也要做到不拖拉。要尽量减少因民警服务态度、执法不公、服务质量引起的群众投诉发生。社区民警要积极参加社区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树立和维护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对社区警务开展情况的监督考核
公安派出所每月要对社区民警工作绩效进行考评,以“情况熟悉率、辖区发案率、信息采集率、群众满意率” 作为主要评判标准,综合考察社区民警在社区的工作时间、可防性案件的控制、社区安全防范工作落实、暂住人口登记、群众安全感等情况,督促落实工作责任制。
坚持开门评警,倾听群众对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社区民警每半年在社区述职一次,社区各方面的代表对社区民警和社区警务工作做出评议,将社区群众对社区民警的评价作
- 4 - 为考评社区民警工作的重要依据。
把社区民警的工作实绩与评奖评优、晋职晋级等挂钩,调动社区民警做好社区警务工作的积极性。对扎根社区、热心社区警务工作且成绩突出的社区民警要给予褒奖;对不深入社区、不熟悉社区情况、群众经常见不到的社区民警要进行批评教育;对社区警务工作不达标或发生重大案件或事故的社区民警,要予以相应的组织或纪律处置。
定期对社区民警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社区民警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积极培养和树立社区民警的好典型。
二、规范和加强社区群防群治工作
群防群治是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主要形式,群防群治队伍是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重要力量,实现群防群治的局面,必须下力量整合资源,明确职责,落实制度。
(一)社区群防群治力量的构成
社区群防群治力量由两会、六支队伍构成。即社区治保会、社区调委会、楼栋长队伍、帮教队伍、义务治安巡逻队、社区物业管理组织及保安队伍、公益保安队伍、其它治安防范队伍。
社区治保会。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管理部门、义务巡逻队、辖区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和社区民警、辅警、平安志愿者组成。一般社区以5-7人、较大社区9-11人为宜。
- 5 - 社区调委会。由居委会成员、社区民警、社区法律工作者、社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社区志愿者组成。
居民楼栋长。楼栋长是社区治安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治安工作方面兼任安全员、信息员、调解员、治保员。高层住宅楼可设多名楼长。
帮教队伍。包括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小组、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小组、戒毒(康复)小组和重点青少年帮教小组。
义务治安巡逻队。以社区为单位,组建一支义务治安巡逻队,由社区治保会负责,成员由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和下岗失业或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等人员组成。鼓励社区内中青年人和在职人员参加社区治安巡逻。每支队伍的员额应在社区居民的0.5%以上。
社区物业管理组织及保安队伍。按照与社区业主签订的相关合同规定做好治安防范工作。
公益保安队伍。主要协助社区民警担负治安防范的各项工作任务。
其它治安防范队伍。由社区清洁人员、修车摊点、早点摊点、报刊亭等担任报警点、瞭望哨等。
(二)社区群防群治组织和队伍的职责
有关制度均对各支群防群治队伍的职责作了规定,在此予以归纳和重申,作为今后群防群治队伍履行职责的依据。
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职责:
- 6 -
1、宣传教育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争创平安社区,争做文明市民。
2、组织社区群众和单位开展治安巡逻、安全检查等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
3、积极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协助调解委员会调解各种民事纠纷,维护邻里和谐。
4、落实防盗、防火、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安全防范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
5、协助公安机关管理社区实有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
6、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及重点青少年的管理和帮教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依法进行教育、监督、考察。
7、协助公安机关及时保护发案现场,积极提供破案线索,对现行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控制或扭送公安机关。
8、了解危害社会政治、治安稳定的情报信息,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社会治安动态。反映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责:
1、依据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调解辖区内一般民事纠纷,轻微刑事纠纷和简易经济纠纷。
2、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 7 -
3、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耐心疏导,做好回访工作,防止矛盾纠纷激化,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4、积极认真做好民间纠纷排查工作,掌握社区纠纷动态,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5、主动接受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社区楼栋长治安防范工作职责:
1、积极对本楼栋居民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引导居民群众履行法定义务。
2、组织发动居民群众共同维护楼栋治安秩序,及时发现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和疏导,防止矛盾激化,促进家庭和睦及邻里团结。
3、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和治安隐患及时向社区及公安部门报告,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居民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担任社情民意搜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治安信息员、党务居务监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
4、掌握本楼栋内居住人员的基本情况,关注本楼栋居民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社情民意及动态等基本情况,社区义务治安巡逻队职责:
1、在社区治保会组织领导下进行治安巡逻,发现并制止社区内的盗窃、破坏公私财务、打架斗殴、赌博等扰乱社
- 8 - 会治安的行为。
2、检查并及时发现各类治安安全隐患,督促整改。
3、协助民警做好社区群众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4、检查社区内安全防范设施和设备的完好和运作情况。
5、在巡逻过程中,向群众宣传法制、宣传安全防范知识。
社区物业保安组织的职责:
1、负责社区内的巡逻看护,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巡视,及时发现火灾等事故隐患并迅速消除。
2、值班人员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小区要进行询问,严格按规定登记,拒绝推销、小贩等闲杂人员进入小区。严禁危险品进入小区。
3、社区内发生治安灾害事故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参与救援;发现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或发生违法犯罪案件时,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4、制止住宅区内各种违反治安等管理规范的行为,保护社区内各类公共设施的完好。
5、督导住宅区道路泊车和行车的管理,保持道路畅通,车辆停放有序,检查停放的车辆是否已上防盗锁并关好门窗。
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小组、社区矫正组、重点青少年帮教工作职责依照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 9 - 社区公益保安员职责:
1、在公安民警的带领下,会同社区治保会进行治安巡逻,发现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防止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
2、在民警带领下,对重点地区、部位进行清理、检查、蹲控。
3、协助民警核查居民户口、身份证,开展人口信息采集与户口核对。
4、搜集各类情报信息、民情动态和破案线索。
5、协助民警做好对刑事案件的现场维护及疏导工作。
6、在工作中发现可疑人、可疑事进行盘查,遇有重大紧急治安灾害事故及时向民警报告。
(三)社区群防群治工作制度
社区群防群治工作应建立和坚持如下工作制度:
1、例会制度。学习贯彻上级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通报社区治安情况,排查安全隐患,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2、社区治安巡逻制度。明确人员、时间、路线、循控重点和带班人,规定巡逻发现治安隐患和可疑情况时的处理办法。
3、社区出租房屋管理制度。走访并登记,对暂住人员要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租赁房屋的管理,严禁承租人在出租房内赌博、卖淫、嫖娼、吸毒
- 10 - 贩毒等违法活动,发现后立即上报社区。发现租赁房屋用于生产、储存或者经营危险物品的,发现后立即上报社区。
4、突出治安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定期分析排查汇总矛盾纠纷情况,分析原因,商讨疑难纠纷的调处办法。
5、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机关、公安部门反映治安信息。遇有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群体性纠纷、重大事件苗头等,在先期介入的同时,迅速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6、治安情况通报制度。对治安状况和重要治安防范信息及时在社区内发布,提示居民提高警惕,做好防范。
三、强化社区技防建设
技术防范是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及预防火灾等事故发生的有力武器,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安防范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在易发案区域和物业小区出入口等增设监控设施,提高技防设施的覆盖率;新建居民住宅小区要配齐技防设施,老旧居民区改造工程要增加技防投入,提高居民区治安防范的技术含量。充分发挥现有技防设施的作用,加强值守和信息传递;注重对技(物)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保证技(物)防设施的完好率;强化小区整体防范功能,通过楼宇对讲防盗系统,实现住户与保安的联网,建立小区联网报警中心,及时处置紧急情况,改善门卫管理;整合社区技防资源,对现有技防小区监控设施进行改造实现联网,使公安部
- 11 - 门实时掌握社区的治安状况;继续推进“技防入户”工程,向群众广泛宣传治安防范知识,因地制宜的采取必要的技防措施,提高居民家庭的自我防范能力。
四、科学设定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标准
由于不同类型社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因而治安防范工作的标准亦应有所差别。为增加社区治安防范考评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现将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标准分为三类:
(一)物业管理小区治安防范工作标准
1、社区综治工作组织、制度、人员落实,工作规范。
2、有群众义务治安巡逻队伍。有物业保安巡逻的物业管理小区可以不设义务治安巡逻队。
3、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时间达到规定时限,社区民警熟悉社区人口、社区防范和重点人员情况。社区群众对社区民警工作满意率达85%以上。
4、配置电子监控报警设备,小区出入口、治安防范重点部位、人群密集区域均安装有摄像探头,监控室有专人值守,实施24小时实时动态监控,并有值班记录。
5、电子监控、楼宇对讲、消防设施等技防设施按规定加强维护,并保证能正常使用,设备设施完好率和使用率达到95%。
6、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类治安隐患。
- 12 -
7、在可能引发事故的部位、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明确禁止事项。
8、设立非机动车辆存车处、存车棚、地龙和机动车停车泊位,各类车辆停放有序、9、设有治安防范宣传电子显示屏或橱窗。
10、消防设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
11、积极推进家庭“技防入户”工程。
12、建立治安状况公示制度,定期向群众通报治安状况。
13、小区内出租房屋、流动(暂住)人口服务管理规范,暂住人口办证率达到98%以上,租赁房屋登记率达到100%。
14、社区内无违法犯罪窝点,无安全事故和治安灾害事故隐患。
15、年内社区常住人口违法犯罪率不超过0.1%。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社区内刑事案件发案率低于全区社区发案率平均数。刑释解教不满五年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无重新犯罪。
16、不发生群体性事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非正常上访。
17、民间纠纷调处及时,调处率和成功率分别达95%和90%以上。
18、群众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知晓率达75%。群众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的参与率达20%。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在80%以上。
- 13 -
(二)准物业小区治安防范工作标准
1、社区综治工作组织、制度、人员落实,工作规范。
2、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时间达到规定时限,熟悉社区人口、社区防范和重点人员情况,带领志愿者进行治安巡逻。社区群众对社区民警工作满意率达85%以上。
3、小区实行半封闭管理,小区设1-2个大门,另设便民小门,主出入口设值班室,配专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其余大门每天定时开启和关闭。
4、在小区出入口和重要部位安装电子监控设施,配备值班人员。
5、小区主出入口设减速带、栏杆,小区内设存车处、存车棚、地龙。发放小区机动车牌。
6、消防设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
7、居民住户全部安装防盗门。
8、设有治安防范宣传橱窗。每月更新一次,每月通报社区治安情况。
9、社区物业管理部门严格执行治安管理工作制度,物业管理部门各工种人员在小区内作业时按物业管理工作制度对小区进行巡视。
10、建立由志愿者组成的义务治安巡逻队,每天分班次在本小区内进行巡视。
11、由社区治保会组织,每月对本社区进行一次例行安
- 14 - 全大检查。
12、整合社区资源,与相关单位协同开展平安创建。
13、社区内无违法犯罪窝点,无安全事故和治安灾害事故隐患。
14、年内社区常住人口违法犯罪率不超过0.1%。刑释解教不满五年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无重新犯罪。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15、不发生群体性事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非正常上访。
16、暂住人口办证率达到95%以上,租赁房屋登记率达到100%。
17、民间纠纷调处及时,调处率和成功率分别达95%和90%以上。
18、群众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知晓率达75%。群众对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的参与率10%。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在90%以上。
(三)开放式小区治安防范工作标准
1、社区综治工作组织、制度、人员落实,工作规范。
2、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时间达到规定时限,社区民警熟悉社区人口、社区防范和重点人员情况。社区群众对社区民警工作满意率达85%以上。
3、建立由居民志愿者组成的义务治安巡逻队,每天分班次在本小区内进行巡视。
- 15 -
4、由社区治保会组织,每月对本社区进行一次例行安全大检查。
5、开展邻里守望活动,设报警点、瞭望哨。
6、整合社区资源,与相关单位协同开展平安创建。
7、设有安全防范宣传栏,内容每月更新一次。
8、有存车处、有存车棚、有地龙。
9、消防设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
10、社区路灯照明设施完好。
11、居民住户防盗门安装率达90%。
12、社区内无违法犯罪窝点,无安全事故和治安灾害事故隐患。
13、年内社区常住人口违法犯罪率不超过0.1%。刑释解教不满五年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无重新犯罪。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14、不发生群体性事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非正常上访。
15、暂住人口办证率达到95%以上,租赁房屋登记率达到100%。
16、民间纠纷调处及时,调处率和成功率分别达95%和90%以上。
17、群众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知晓率达75%。群众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的参与率达10%。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在80%以上。
- 16 -
(四)平安示范社区评定标准
1、连续两年保持平安社区称号。
2、工作有特色,形成较为系统的有示范作用的经验。
3、被评为“无邪教社区”和“青少年零犯罪社区”、“无毒社区”。
4、群众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知晓率达80%。群众对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的参与率达20%。对治安工作满意度在90%以上。
附:表一 社区技(物)防项目统计表
表二 街道综治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
河西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1年12月21日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