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机材料工学(一)课程教学大纲-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材料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材料工学课程编号:02100200 英文名称:Inorganic Materials Technology
学时:64学时
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材料基础。教材:《陶瓷工艺原理》刘康时等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无机材料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目前,陶瓷材料发展非常迅速,陶瓷材料指除有机和金属材料之外的所有其它材料,即无机非金属材料。从性质上分,陶瓷材料可分为现代陶瓷(先进陶瓷)材料和传统陶瓷材料;从形态上分,有零维的颗粒材料,一维的纤维材料,二维的薄膜材料,三维的体材料;从结构上分,应包括非晶态材料,单晶材料和多晶材料;再从用途分,可分为主要利用其力学性能的结构陶瓷材料和利用除力学性能之外的其它性质如电、声、磁、热、光学性质的功能陶瓷材料。本课程教学所能达到的目的与任务是:
1、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陶瓷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陶瓷材料的应用和我国陶瓷材料发展的概况。能独立地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设计、制备和应用陶瓷材料,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2、能正确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理解玻璃的基本性质,掌握并能独立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解决玻璃生产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玻璃行业中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陶瓷
1、概述
课程概述
2、原料各论
氧化物类原料;硅酸盐类原料;碱土硅酸铝类原料;含碱硅酸铝类原料;碳酸盐、硫酸盐及硼酸盐类原料。
3、坯体组成的确定
陶瓷坯体的组成;确定配方的依据;坯体配方的计算。
4、坯料的成型性能
可塑泥团的成型性能;泥浆的成型性能;压制用粉料的成型性能;调整坯料性能的添加剂。
5、坯体的结构与性质的控制
坯体的显微结构;普通陶瓷坯体形成过程的变化;陶瓷性能与材料键性;陶瓷强度的控制。
6、釉的形成
釉的分类;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釉料配方的计算;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釉料与坯体的作用;釉层的显微结构;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坯-釉适应性;釉的析晶。
7、原料的处理
原料的精选;原料的预烧;原料的合成。
8、坯料的制备
坯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原料的细粉碎;泥浆的脱水;造粒;坯料的陈腐和真空处理。
9、陶瓷成型方法与模具
注浆成型;可塑成型;压制成型;成型模具。
10、生坯的干燥、施釉与烧成
干燥的工艺问题;干燥制度的确定;干燥方法;釉浆的制备;施釉;烧成制度的制定;低温烧成与快速烧成;烧成新方法;窑具。
第二部分玻璃
1、玻璃结构
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玻璃的结构,玻璃结构中阳离子的分类,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玻璃的热历史,玻璃成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2、玻璃的生成规律
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熔体结构、键性、键强对生成玻璃的作用,氧化物玻璃的生成。
3、熔体和玻璃体的相变
熔体和玻璃体的成核过程,晶体生长,微晶玻璃的核化和晶化,玻璃的分相,玻璃的析晶。
4、玻璃的粘度
粘度与温度、熔体结构、玻璃组成的关系,粘度参考点,粘度在生产中的应用,粘度的计算。
5、玻璃的表面张力和表面性质
玻璃表面张力的物理与工艺意义,玻璃表面张力与组成及温度的关系,玻璃的润湿能力与润湿角,玻璃的表面性质。
6、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的侵蚀机理,影响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因素。
7、玻璃的着色和脱色
离子着色,硫碳着色,胶体着色以及玻璃的脱色。
8、玻璃的原料
主要原料,辅助原料,碎玻璃。
9、配合料的制备
原料的选择、运输、储存与处理,玻璃组成的设计和确定,配合料的计算、制备和质量检验。
10、玻璃的熔制
玻璃的熔制过程,硅酸盐形成和玻璃形成,玻璃液的澄清、均化和冷却,影响玻璃熔制过程的工艺因素,玻璃熔制的温度制度,玻璃池窑用耐火材料的蚀变和选用。
11、玻璃体的缺陷
气泡、结石、条纹和节瘤。
12、玻璃的成形
玻璃的成形性质,玻璃的成形制度,玻璃的成形方法,模型。
13、玻璃的退火和淬火
玻璃的应力,玻璃的退火,玻璃的淬火
14、玻璃瓶罐的生产
玻璃瓶罐的分类及其用途,玻璃瓶罐的基本要求,瓶罐玻璃的化学组成,玻璃瓶罐的生产工艺,玻璃瓶罐的缺陷及其消除方法。
15、平板玻璃的生产
平板玻璃制品的品种和生产工艺过程,平板玻璃的化学组成和原料,平板玻璃的熔制,平板玻璃的成形。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第一部分陶瓷
1、概述
课程概述,讲述课程的概况、陶瓷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2、原料各论
掌握氧化物类原料;硅酸盐类原料;碱土硅酸铝类原料;含碱硅酸铝类原料;碳酸盐、硫酸盐及硼酸盐类原料的结构和性质,了解各类原料的用途。
3、坯体组成的确定
了解陶瓷坯体的组成;理解确定配方的依据;学会坯体配方的计算。
4、坯料的成型性能
掌握可塑泥团的成型性能;泥浆的成型性能;压制用粉料的成型性能;理解调整坯料性能的添加剂的原理。
5、坯体的结构与性质的控制
掌握坯体的显微结构;普通陶瓷坯体形成过程的变化;陶瓷性能与材料键性;陶瓷强度的控制。
6、釉的形成 了解釉的分类;理解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掌握釉料配方的计算;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釉料与坯体的作用;釉层的显微结构;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坯-釉适应性;釉的析晶。
7、原料的处理
了解原料的精选;原料的预烧;原料的合成。
8、坯料的制备
理解坯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掌握原料的细粉碎;泥浆的脱水;造粒;坯料的陈腐和真空处理。
9、陶瓷成型方法与模具
掌握注浆成型;可塑成型;压制成型;成型模具。
10、生坯的干燥、施釉与烧成
了解干燥的工艺问题;干燥制度的确定;干燥方法;釉浆的制备;施釉;掌握烧成制度的制定;低温烧成与快速烧成;烧成新方法;窑具。
第二部分玻璃
1、玻璃结构:了解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玻璃的结构,玻璃结构中阳离子的分类,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玻璃的热历史,玻璃成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2、玻璃的生成规律:玻璃生成的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熔体结构、键性、键强对生成玻璃的作用,氧化物玻璃的生成。
3、熔体和玻璃体的相变:熔体和玻璃体的成核过程,晶体生长,微晶玻璃的核化和晶化,玻璃的分相与析晶。
4、玻璃的粘度:粘度与温度、熔体结构、玻璃组成的关系,粘度参考点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粘度的计算。
5、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玻璃的侵蚀机理,影响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因素。
6、玻璃的着色和脱色:离子着色,硫碳着色,胶体着色以及玻璃的脱色。
7、玻璃的原料:主要原料、辅助原料及碎玻璃。
8、配合料的制备:原料的选择、运输、储存与处理,玻璃组成的设计和确定,配合料的计算、制备和质量检验。
9、玻璃的熔制:玻璃的熔制过程,硅酸盐形成和玻璃形成,玻璃液的澄清、均化和冷却,影响玻璃熔制过程的工艺因素,玻璃熔制的温度制度,玻璃池窑用耐火材料的蚀变和选用。
10、玻璃体的缺陷:气泡、结石、条纹和节瘤。
11、玻璃的成形:玻璃的成形性质与成形制度,玻璃的成形方法。
12、玻璃的退火和淬火:玻璃的应力,玻璃的退火和玻璃的淬火。
13、玻璃瓶罐的生产:玻璃瓶罐的分类及其用途,玻璃瓶罐的基本要求,瓶罐玻璃的化学组成,玻璃瓶罐的生产工艺,玻璃瓶罐的缺陷及其消除方法。
14、平板玻璃的生产:平板玻璃制品的品种和生产工艺过程,平板玻璃的化学组成和原料,平板玻璃的熔制和平板玻璃的成形。
四、课程学时分配 讲课内容 学时
1、概述 2
2、原料各论 2
3、坯体组成的确定 2
4、坯料的成型性能 2
5、坯体的结构与性质的控制 2
6、釉的形成 4
7、原料的处理 2
8、坯料的制备 2
9、陶瓷成型方法与模具 2
10、生坯的干燥、施釉与烧成 4 机动 2 实验 6 合计 32
1、玻璃结构 2
2、玻璃生成规律 2
3、熔体和玻璃体的相变 2
4、玻璃的粘度 2
5、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2
6、玻璃的着色和脱色 2
7、原料 2
8、配合料的制备 2
9、玻璃的熔制 2
10、玻璃体的缺陷 2
11、玻璃的成形 2
12、玻璃的退火和淬火 2
13、玻璃瓶罐的生产 2
14、平板玻璃的生产 2 实验 4 合计 32 实验 10 合计 64
五、课程的习题要求
第一部分陶瓷
无
第二部分玻璃
巩固和加深理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玻璃配合料的计算及玻璃的成分设计和有关性能的计算。
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陶瓷
1、干压成型制备试件。
2、吸水率、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3、烧成温度与瓷体体积密度的关系。
实验目的:陶瓷工艺学实验是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陶瓷工艺学实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陶瓷成型、烧结和测试等实际工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实验要求:通过干压成型制备试件,从而了解干压成型特点;掌握烧成温度与瓷体体积密度的关系测定方法,了解烧成工艺曲线的制定原则。学会吸水率、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学会使用测试仪器,了解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能进行实验操作、测取数据和观察实验现象;能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并写出整洁的、条理清楚的、内容完整的实验报告。
第二部分玻璃
1、玻璃配合料的制备玻璃配合料均匀性的测定
2、玻璃的熔制
实验目的: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设计、调整、预测产品成分、结构和性能等实际工作的能力。
实验要求:观察现象,验证理论,学习使用各种仪器。具备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在实验中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踏实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七、课程主要参考书
理查德 J.布鲁克《陶瓷工艺》
1999.06
?? ?? ?? ?? 无机材料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 1
制定人:何巨龙关长斌 审定人:赵玉成 批准人:杨庆祥 2005年5月
第二篇:燕山大学领导与科学考试试题
1、领导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首先,无论哪一级别的领导者,他所代表的都是党和政府的形象,领导者素质不高,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的形象。其次,从领导者所担负的职责看,只要是一个领导者,都或多或少、或重或轻地担负领导负责,有一定的决策权。如果领导者素质不高,他所作出的决策就有可能出现较多的失误,会危害党的事业和一方百姓的利益。素质低的领导,职务越高,权力越大,给党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就越大。
再次,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角度,也需要不断提高领导者素质.我们的事业需要若干代人来完成,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关系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党十分重视提高领导者素质,以便为各级领导岗位储备一大批高素质的接班
2、什么是领导科学?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理由有三:其一,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的实践活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这种实践本身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是产生领导科学的土壤和源泉;其二,领导工作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非其他学科所能代替;其三,领导工作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学问必然会产生新的知识和学问。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任何组织和群体要有效地进行活动,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实施科学的领导。
3、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领导具有全局性,管理具有局部性。
第二,领导具有超前性,管理具有当前性。
第三,领导具有超脱性,管理具有操作性。
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②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复合性和相容性。只有有力的管理与有力的领导联合起来,才能带来满意的效果。
4、领导如何运用激励
1.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和人格类型2.正确地分析员工的工作动机3.满足员工的外在需求4.注重员工的内在需求5.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6.贯彻人尽其责7.实行按劳分配8.重视社会心理
5、权变观念
权变观念,是指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都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第三篇:《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也是多门类学科中极其重要的学科。它属于应用科学。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保鲜和保藏理论、基本保鲜和加工技术,还应掌握各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这门学科的新技术、新知识、新产品等知识,学会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1.园艺产品品质及采前因素对园艺产品贮藏性能的影响; 2.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及采后处理; 3.园艺产品的贮藏方法;
4.园艺产品的不同加工方法及理论。
三、教学目的要求
训练学生掌握园艺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园艺产品贮藏和加工的操作方法和技术。学会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四、考核方式及办法
以实验报告、现场考查结合平时实验成绩进行考核。
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以自编的实验指导书为主。并参考以下教材内容:
罗云波,蔡同一主编.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赵晨霞,祝战斌:《果蔬贮藏加工实验实训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陈学平主编.果蔬产品加工工艺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胡小松主编.现代果蔬汁加工工艺学.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6.北京农业大学主编.果品贮藏加工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六、适用专业 园艺技术专业。
七、实验项目 实验一:什锦酱菜
1、工艺流程
原辅料配比------盐渍-------切分------脱盐------脱水------初酱-------复酱-------封口-------成品
2、操作要点(1)原辅料配比(2)盐渍(3)脱盐(4)脱水(5)初酱(6)复酱
实验二:糖醋大蒜
1、工艺流程
选料-----剥衣-----盐腌------晾晒-----配料------腌制后熟------成品
2、操作要点(1)选料、剥衣(2)盐腌(3)晾晒(4)配料(5)腌制后熟 实验三:苹果干制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去皮去心-----前护色-----切分-----后护色-----烫漂-----干燥-----包装
2、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2)清洗(3)去皮去心(4)前护色(5)切分(6)后护色(7)烫漂(8)干燥
3、质量控制(1)含水量(2)SO2 含量(3)筛分(4)复水柱(5)物理特性(6)微生物腐败 实验四:干燥花
一、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预处理(去湿、去杂)-------干制-------保色、漂白、染色-------干制-------成品
二、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
2、预处理(1)去湿(2)去杂
实验五:苹果脯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去皮-------切分-------硫处理与硬化-------糖煮糖渍-------烘干-------包装-------成品贮藏
2、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
(2)原料预加工处理(3)熏硫处理(4)煮制与浸渍(5)烘干脱水
3、产品标准(1)色泽
(2)组织与形态(3)风味(4)总糖含量 实验六:番茄果酱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破碎-------打浆-------预煮浓缩-------煮制-------装瓶封口-------杀菌-------冷却-------成品贮藏
2、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2)打浆(3)预煮浓缩(4)装罐密封(5)杀菌
3、质量标准
第四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燕山大学
科
学
道
德
与
学
风
建
设
学习
心
得
学院: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
学号:************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刚刚来到燕山大学就读研究生,第一周学校就安排了一次本以为会很枯燥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专题讲座,讲座由王新华教授主讲,没想到王老师把传统的说教课讲的丰富多彩,列举了一些伟大科学家不计名利潜心科学研究的例子,相反的也有学者破坏科学道德的实例,结合这些例子对我们进行了学风建设的教育。关于科学道德教育的学习以前几未涉及,此次学习感觉很新颖,也很必要,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这些刚踏进科学门槛的研究生新生有警示作用,同时也令我们见贤思齐,在学习专业知识攀登科学高峰的同时,学习伟人高尚品格,践行马列主义科学道德观。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指科研活动中的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研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者规范之中。科学道德主要包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自觉抵制弄虚作假、浮躁浮夸等学术不端行为等。我们应该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中,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风。学风问题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所以要抓好学风建设,首先要有科学道德。
科协曾有报告列举了我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7个方面的不端行为和表现形式:
1、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在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科研成果中抄袭剽窃他人的实验数据、图表分析,甚至大段的文字描述。
2、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在实验数据、图表分析中,随意编造数据或有选择性地采用数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影响和误导其他科技工作者。
3、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利用职权在并无贡献的论文或成果上署名,把他人成果据为己有;将通过会议、评审等过程获得的特殊信息和思想随意向外传播;在论文被录用或成果获奖后任意修改作者排序和著作权单位;为了论文顺利发表或成果获奖私自署上知名科学家名字;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或求得职称晋升,无关工作的同事、同学、亲友之间互相挂名。
4、重复发表论文。
5、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不负责任。将原本可以用一篇完整的论文发表的科研成果,分为多篇投稿,降低论文质量,破坏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部分教授、博导为完成科研任务招收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研究生为自己工作,无法全面有效地教育培养好研究生,造成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大面积滑坡。
6、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在与自己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尽量抬高对他人的评价,滥用“国际先进、国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等词语;在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贬低前人或他人科研成果,自我夸大宣传。
7、过分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部分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一些已有一定学术成就,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的科技工作者,兼任太多的社会和学术职务,整天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真正用于科研的时间很少。
王老师列举了一些有这些不端行为和表现的例子,如在摩托罗拉公司做测试的工程师陈进,将一片从美国买来的MOTO-free scale 56800芯片,雇请他人磨掉原有标志,然后加上自己的“标识”,变成了所谓“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申请了多项专利,并借此当上了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博导以及“长江学者”。事发后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上海交大分别对陈进进行了处理,最终陈进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韩国“首席科学家”黄禹锡曾因发表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论文的造假行为,被处以最高处分——撤销教授职务,落得名利两空。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甚至有些年过古稀的老科学家因为论文或科研成果抄袭而被处理。
科研活动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近年来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大有江河日下的趋势。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有权利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进行了学习和了解,这不仅对于我们今后的学术生涯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国家的整体科研素质、科研水平的一个保证。
作为研究生,我们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宽厚、阅读文献要经典,研究过程中要勇于攻关、取得成果后要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应严谨规范。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尊重科学事实,践行学术道德。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严谨求学,诚实做人。自觉维护学校学术声誉,坚决抵制为人、为学上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在科研、论文过程中要倡导严谨学风,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与利。严格遵守国家有
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学术伦理道德,加强自律。弘扬诚信正义,谨承诺言,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努力拼搏,严谨求实,用实际行动共建学术伦理。要倡导严谨治学,维护学术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
课上,王老师还结合学校评定职称的事例及周边老师发表文章的事例,对于科学与现实的矛盾,讲了如何坚守科学道德的心路历程。教育我们不随波逐流,鼓励我们自主创新,不盲从、不迷失。我们要了解投机取巧是不可能有成就的,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必须坚持原创精神,文章绝对真实的理念。正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草知”,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实现我校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立足空地协同、车路协同和空地信一体化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特色,将北航的交通规划、航空器适航、汽车、信息与控制、机场道路等学科有机联系起来,进一步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并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提升人才队伍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制订“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进一步加大对杰出青年人才的引进和支持力度。
第二条 根据学院“十二五”规划,计划在2013-2015年期间,重点引进和支持在交通学院规划的一级学科各方向(含自主设置)相关学术领域崭露头角,具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其中每个方向最多聘任一个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全院聘任3-5个优秀青年学术骨干。
第三条 “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实行校内公开招聘、重点激励、目标考核、聘期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 人选基本条件
第四条 “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申请人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严谨求实的学风;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应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且年龄不超过40周岁(含);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应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含);
2)在本学科领域从事学术前沿研究工作,并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创新成果,是所从事学科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对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潜质。
3)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精神,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还应具有组织、管理和领导学术队伍的工作素质,具备带领一支队伍在国际前沿科学领域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的能力。
第三章 遴选条件
第五条 申请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原则上应具备下述条件(近五年,其中1、2、3项必备,4~12项任选3项;对交通学院有突出贡献的申请人可酌情放宽条件):
1、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本人学生作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名义发表6篇(含)以上本学科领域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至少应有4篇(含)以上SCI(E)收录,或1篇SCI(E)收录及5篇(含)EI、ISTP收录。
2、作为主持人至少承担1项国家级基金项目和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3、年均到款科研经费不少于40万元(以进入校财务为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按照1:1.5核算经费)。
4、作为第一享有人,获得1项(含)以上已授权技术发明专利;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前五名)或行业标准(前三名);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1部(含)以上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著(译)作或教材(前三名)。
5、获得校级以上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博士论文副导师;校级以上优秀主讲教师(教学名师);参与校级以上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或公开课程(前三名);主持校级教改重点项目。
6、获得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奖;或省部级教学、科技成果一等奖前五名或二等奖前三名或三等奖(第一名)。
7、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化,作为负责人负责产学研合作基地1个并累计获得100万以上产学研合作经费支持。
8、担任省部级重点教学或科研基地副主任以上职务。
9、获得“新世纪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等。
10、重要国际会议大会分会主席或秘书长、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中方负责人。
11、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海外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的主要贡献人。
12、在全国或国际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冯如杯”一等奖、或省部级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的团队导师。
第六条 申请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原则上应具备下述条件(近五年,其中1、2、3项必备,4~16项任选6项;对交通学院有突出贡献的申请人可酌情放宽条件):
1、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本人学生作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名义发表5篇(含)以上本学科领域内学术论文,其中至少应有2篇(含)以上SCI(E)收录,或1篇SCI(E)收录及3篇(含)EI、ISTP收录。
2、作为主持人承担1项国家级基金项目。
3、年均到款科研经费不少于10万元(以进入校财务为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按照1:1.5核算经费)。
4、院级以上优秀学术团队或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5、获得1项(含)以上已授权技术发明专利(前三名);
6、作为主要完成人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
7、参与编写公开出版1部(含)以上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著(译)作或教材。
8、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或院级优秀青年教师;
9、获得校级(含)以上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或优秀生产实习指导教师;
10、获得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前三名或院级第一名;
11、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或负责院级核心课程建设1项;
12、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或校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前五名)或二等奖(前三名)或三等奖(第一名)。
13、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并担任兼职实验员,或主持承担1项实验教学任务。
14、获得“蓝天新秀”称号。
15、重要学术会议分会报告人或优秀论文第一作者。
16、“冯如杯”三等奖的团队导师;或校级学科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第七条 同等条件下,在海外著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且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术访问经历者优先入选。
第四章 支持方式及相关待遇
第八条 学院与受聘人员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作为聘期考核的主要依据。学院对“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给予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入选者5万/年的岗位津贴补助(分10个月发放),给予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入选者2万/年的岗位津贴补助(分10个月发放),签订协议后按月支付补助,此后每年进行聘期评审,通过后支付下一补助,未通过则自动终止聘任,每个聘期为3年。
第九条 学院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所获学科建设经费的情况,优先为“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提供科研经费专项配套支持。优先支持“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申报博士生导师资格。第十条 对于聘任期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奖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的“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自动终止聘任合同。
第五章 岗位职责
第十一条 获聘“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受聘者聘期内岗位职责如下(1-6项必备,7~17项任选3项):
1、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本人学生作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名义发表10篇以上本学科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应有5篇以上SCI(E)收录,或1篇SCI(E)收录及8篇EI、ISTP收录。
2、作为主持人承担2项(含)以上国家级基金项目或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含子题);或1项国家级基金项目和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3、年均到款科研经费不少于60万元(以进入校财务为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按照1:1.5核算经费)。
4、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至少1项/年。
5、每年为全院研究生做学术报告1次。
6、组织所在二级学科青年教师学术研讨会1次/年;
7、作为第一享有人,获得3项(含)以上已授权技术发明专利;或负责制修订国家标准1项;或主编公开出版2部(含)以上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著(译)作或教材。
8、获得省级以上(含)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或教学团队负责人;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或视频公开课程负责人。
9、获得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前五名;或省部级教学、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一名。
10、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化,作为负责人负责产学研合作基地1个并累计获得300万以上产学研合作经费支持。
11、获得省部级重点教学或科研基地1个并担任主任职务。
12、获得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并作为学科方向带头人。
13、获得蓝天学者以上人才资助计划。
14、新任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二级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委学科评审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863主题专家、总装科技委咨询专家等。
15、重要国际会议大会主席或组委会主席、大会主报告人、重大重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负责人、与国外机构成立国际联合实验室的负责人(有持续科研经费支持)。
16、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海外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的突出贡献人。
17、获得全国或国际性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的团队导师。第十二条 获聘“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的受聘者聘期内岗位职责如下(1-5项必备,6~14项任选3项):
1、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本人学生作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名义发表6篇(含)以上本学科领域内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至少应有2篇(含)以上SCI(E)收录,或1篇SCI(E)收录及5篇(含)EI、ISTP收录。
2、作为主持人承担1项国家级基金项目和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3、年均到款科研经费不少于20万元(以进入校财务为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按照1:1.5核算经费)。
4、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至少1项/年。
5、每年为全院研究生做学术报告1次。
6、作为第一享有人,获得1项(含)以上已授权技术发明专利;或制修订国家标准(主参人)或行业标准(前五名);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1部(含)以上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著(译)作或教材(前三名)。
7、获得校级以上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博士论文副导师;校级以上优秀主讲教师(教学名师);参与校级以上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或公开课程(前三名);参加校级教改重点项目(前三名)。
8、获得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奖;或省部级教学、科技成果一等奖(主要完成人)或二等奖(前三名)或三等奖(第一名);或校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一名)。
9、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化,作为负责人负责产学研合作基地1个并获项目经费支持。
10、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并担任实验室建设项目负责人。
11、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航“蓝天新星”等称号。
12、重要国际会议大会分会报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中方负责人。
13、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海外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的主要贡献人。
14、在全国或国际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冯如杯”一等奖、或省部级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的团队导师。
第六章 聘期管理与考核
第十三条 学院对“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实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其提出工作建议或意见。考核结束后,学院可酌情对相关学科进行聘任增选。
第十四条 学院对未能履行工作职责或聘期调离的获资助者,终止聘任;对违反职业道德、学术道德、弄虚作假或触犯法律的获资助者,终止聘任,并根据情况报请上级部门给予相关处理。
第十五条 聘期结束前3个月,学院对“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进行聘期考核。聘期考核合格者酌情续聘,聘期考核不合格者不再续聘。
第十六条 受聘人为非交通学院教师,若选择仍在原单位任职,需经原单位同意并签订相关协议以确保其在受聘期间所获成果的第一受益方为交通学院。
第十七条 受聘人所取得的成果在注明获“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资助时方可得到考核认可。
第七章 应聘要求与评审流程
第十八条 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岗位应聘人应为交通学院在职教师,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岗位应聘人应为北航在职教师。
第十九条 应聘人员可通过电子邮件、邮寄等方式直接与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人事秘书联系并递交应聘材料。应聘材料包括《“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申请表》和附件材料。其中附件材料应包含:海外经历/学位/任职等证明材料、近5年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获奖证书复印件及其他需要特别提供的材料。由学院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并报请学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第二十条 学院对评审通过的“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进行公示,公示期一周,公示期满,如无异议,公布“志成冠军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名单。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