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

时间:2019-05-13 06:4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

第一篇: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

姓名:刘剑锋 班级:社会体育 0801班

指导教师 由文华

摘要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们的经济意识的提升,现在的体育场馆不单单用于教育教学和人们的日常锻炼,而是对社会进行有偿使用,这便形成了一种特殊条件下的体育产业,但是在其走向市场的管理运营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应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过对陕西省国家重点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进行调查研究,以使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能针对自己不足进行合理的改进。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管理现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略

(一)多方研判,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打破计划经济的禁锢,引入市场化的管理,首先需要决策者转变观念,遵循市场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作为经营者,需要完善体育馆的自我“造

血”机制,以馆养馆,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体育部(系、学院、教研室)管理,财务由学校监督管理,市场化运营。馆长负责招聘馆内所需工作人员及日常经营管理,体育馆支付员工工资及教学、训练、日常维护所需要的成本,每年赢利资金分配,既要符合学校相关政策,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的工作积极性。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是充分借助体育部的专业和学科优势,可极大地方便体育教学、训练的需求;缺点是体育部门面对相当繁重的体育课教学课程,同时又要兼顾体育场馆及设施的管理,很难做到“两手都要硬”。这种管理模式适用

于普通大专院校。

校场馆中心的管理模式,也称专业管理模式,是采用外包或隶属于学校专门的职能部门(场馆管理中心)的管理模式,体育部门只负责教学训练。由于体育馆实行专业化管理,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还需要有场馆维护、设备维修和保安、保洁、甚至包括环境、水电、建筑和装饰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形成规范的物业管理体系,且便于同时管理多家场馆,适合于专业的体育院校,现在更多的综合性的大学也在采取这种模式。此外,还有混合式管理,是对前两种

管理模式的综合。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要体现高校体育馆经营的特色优势,实现团体效率的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使

体育馆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建立可行的物业管理体系。物业管理作为当代的“朝阳产业”,已经渗透到高校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作为特定物业管理中的特种物业管理项目,高校体育馆又区别于社会体育馆,需兼顾高校体育教学

体制的需要。

制定场馆物业管理条例,明晰相关人员责、权、利,公布服务承诺,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教学、训练、比赛及有偿开放的安排;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信息反馈,不断改进管理程

序,使之适应体育教学训练和对外开放。

(三)完善营销策略,拓展市场空间。作为高校体育馆的管理者,我们看到的现实情况是,学校花巨资建体育馆无偿向学生开放,广大学生更多的则是被学校周围收费不菲的网吧、KTV和歌舞厅所吸引,长此下去,体育馆日渐冷清不说,学生体质也必然下降。因此,高校体育馆也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必须要掌握合理的定价策略,并可尝试将现代营销理念中诸如“俱乐部”、“会员”、“包装”等概念元素引进来,依托体育产业强大的潜在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1、“俱乐部”及“会员制”的引入。我国高校俱乐部概念的研究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得到了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数人认可的界定:高校俱乐部是高校中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具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结成具有社团性质的体育团体,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由于俱乐部自由、自愿的原则,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项目,有兴趣,有热情,乐于积极参与,而且俱乐部这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受时间限制,又可以融合教学要求,对于目标和内容相对固定,又带有法定约束力的体育课,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同时,由于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发展,且俱乐部本身具有社会性,其招收的对象不仅限于学生,可以有教职工和校外人员共同参与,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联合社会上相关的体育协会,扩大影响,提高层次。

高校体育馆作为高档次、全天候且功能齐全的体育资源,依托高校高层次专业的人才优势,完全有条件组建各种类型和标准的体育俱乐部。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实行会员制是提高场馆效益的有效策略,对高校体育场馆尤其如此。因此,一旦各单项俱乐部都拥有了稳定的会员,意味着会给体育馆带来相对稳定的经营收入,又可以促进学校把俱乐部办得更加丰富多彩。

2、体育馆经营项目的多样化。高校体育馆采用多种经营,应分清主体项目和辅助项目,主体应包括体育竞赛、体育培训、全民健身以及学生社团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体育活动,其他如文艺演出、房屋出租、相关运动产品经营应属于辅助项目。体育馆方面无论在时间分配和空间占用上,都应该做到主次分明,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在具体运动选项上,既要考虑到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体育馆传统项目,因为这些项目仍有较高的群众普及度,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超前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大大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在不同院校的统计中,诸如防身自卫、跆拳道、瑜伽、武术散打、健身健美、街舞、拓展训练甚至极限运动等都成为大学生喜爱的项目,这些新兴的运动不仅是对传统项目的挑战,对现有的师资也是个很大的考验,作为高校体育馆的管理者,这都是需要重视的新课题。

3、体育馆价格的合理化。体育馆的相关收费标准的制订,一定要通过合理的分析,定位消费层次,根据本校师生的普遍情况,结合周围居民的消费状况,再从定位出发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提供必要的服务项目。对于高校而言,最普通的定价战略之一就是差别定价。据调查显示,高校综合性体育馆几乎都采用差别定价,如校内师生优惠定价、分时段定价、会员优惠定价,还可以结合社会上的各种特殊人群的优惠价等,管理者要充分掌握价格杠杆规律,合理计划,统筹安排。

4、实现体育馆的信息化管理。高校体育馆的管理、宣传和经营都离不开电脑网络,编制实用、高效的管理软件,建立信息丰富、图像精美的网站、网页,开发专用体育POS机系统,刷卡付费以及各种电子商务系统,都有利于省时、省力、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工作,提高效率。

六、结论

高校体育馆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对管理和经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在优先考虑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其多元化的功能和意义,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和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和物业管理体系,精心策划,科学管理,使其充分发

挥自身价值,成为社会共享的体育资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

1前言...................................................1 2研究对象与方法.........................................1 2.1研究对象..........................................1 2.2研究方法..........................................1 2.2.1文献资料法....................................1 2.2.2逻辑分析法....................................1 2.2.3访谈法.......................................2 3研究结果与分析.........................................2 3.1 十一五期间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2 3.2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功能.............................2 3.2.1高校中的多功能体育场馆建筑的设计和规划........2 3.2.2高校体育场馆教育教学功能......................4 3.2.3高校体育场馆在有偿运行中的功能................5 3.3场馆的管理机制.....................................6 3.3.1管理主体......................................6 3.3.2机构设置......................................7 3.3.3人力资源......................................7 3.4场馆运行机制.......................................8 3.4.1教学训练期间的运行情况........................8 3.4.2对外开放期间的运行情况........................8 3.4.3大型活动时的运行状况..........................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4结论与建议.............................................9 4.1 结论..............................................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1前言

高校中的体育场馆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那些用途广泛的多功能体育场馆越来越受到学校内的师生及社会人员的关心,然而许多场馆的使用只是面向校内,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提高其闲置时期的利用率,许多高校选择了进行社会共享的开放式经营,这样不但满足了社会人员的需求也为学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其运营的过程中其利用效率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仍阻碍着其发展,如何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进行有效地管理已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论文查阅的文献资料共9篇,其中对高校场馆建设和管理的研究共有5篇,对高校的体育场馆运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共有4篇。2.2.2逻辑分析法

本文对通过对陕西省的五所高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体育馆的建设及管理状况结合参考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出了这篇研究成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2.2.3访谈法

对高校的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访问了专门的负责人员。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十一五期间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普查总体数据报告》显示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符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面的健身器材,由于学校内没有相应类似的场地用于大型的活动,此文体馆也用于承办一些大型的活动,从2010年的9月学校对体育场馆的整体进行了新的规划在靠近西面的场地里把放置乒乓球台案的地方进行了整改,设计成了一个大型的舞台,由于该文体馆的结构为薄壳结构,加上地面是光面的塑胶面层,其隔音效果很差,在这次设计上加上了大块的吸音构件。以此来满足其多功能实用的目的。

除了上述的体育馆以外,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室外的体育场地,如田径场和室外篮球场,室外网球场和排球场等,这些场地一般是被规划在学校的周边区域,这样不但能满足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又能在其他时间对社区人们开放,形成一定社会共享,高校的田径场地一般还是对外开放但是像网球场之类的运动场地是对外有偿使用。高校内的体育场地较社区的体育场地有以下几个特点:场地面积大、场地设施相对社区内部较为齐全、室外活动环境好、活动场地类别多等。而这种规划形式为陕西省的高校体育场馆运行提供了充足的外界条件和硬件条件以及商业化运营的条件。3.2.2高校体育场馆教育教学功能

不同的院校对于体育馆的用途也不同,很多院校是以教育教学为首要目的,如西安石油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还有一些高校的体育场馆是用来承办学校的一些比赛和一些大型的活动专门建设的如西安交通大学等,在教学的应用中,现有的体育馆一般很少能满足全校师生的体育教学活动,一般都是在体育场中活动,只有少数的几个体育馆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文体馆由于其活动面积较大场地分布合理,可用的活动区域相对较大,内设的体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善所以可以满足校内的本科生需求,但是对其开放性而言,学校的室内体育场馆很少面对学生开放,即普通学生在上课之外的时间很少被允许进入体育馆参加日常锻炼,而且在建设舞台之前的体育场馆内的乒乓球场地是收费的。

通过对西安各所高校的调查发现校内的体育馆的使用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是不同的,主要区别是普通统招生和本校的体育生(包括体育系的统招生和单项高水平运动员),对于普通学生,平时只允许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有老师带领进入体育馆内,而在课下的时间是不被允许的或者是有偿的,所以对于普通学生来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体育馆对他们的作用只是在课上,而对于体育生来讲体育馆的使用是没有时间限制的,除非放假期间或者是进行一些大的比赛期间其他时间他们是可以随意使用的,同时学校对这一做法也比较赞成,特别是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如果高水平运动员需要训练并且在场地和器材上和普通生的使用有所冲突,那么场地管理员通常会协调普通生的活动来确保运动员的训练。

室外场地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一般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在室外场地进行的,只有少数学校的几项运动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和西北大学的健美操和体操以及少量的篮球和排球课在室内进行。3.2.3高校体育场馆在有偿运行中的功能

根据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开展的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情况调研结果可知,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主要存在5种具体的运营方式:一是传统的事业单位运营方式。二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三是委托运营的方式。四是直接改制

【4】为企业的运营方式。五是纯公益性的运营方式。

3.2.3.1高校体育场馆目前在有偿使用的过程中的多样化

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主要是承接参与人数较多的活动,但总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承办大型的演唱会和大型赛事,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源体育馆,在使用过程中就承办了任贤齐、苏醒等明星的演唱会和郭德纲的相声;除此之外还承办过CBA联赛和CUBA的选拔赛等,二、承办的某些公司比赛和团体之间的小型比赛,如在上文中多次提及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文体馆就借助其广阔的室内空间经常性的承担小型比赛。

三、出租成为一些招聘场所,如联通公司在西安的招聘活动就是在不同的高校中租赁期体育馆进行招聘工作。

四、举办庆典或者演讲以及讲座,某些知名专家由于其影响力较大所以在其讲座的时候参加的人数众多以至于大的会议室或者礼堂都不能满足其需求,这时候体育馆便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由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办训练班用,在陕西师范大学的体育场馆内就是这种运营模式。

在体育馆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不可预见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很多院校就是因为安全问题不把体育馆租赁给公司管理,而是有自己来管理,同时由于安全问题很多院校在一些利润丰厚的大型的活动面前放弃了,除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之外,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协作问题也影响着体育馆的运营。此外还有体育馆的硬件问题,硬件齐全但是破损不分未能及时修复,以及学校的声誉和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于体育馆的运营也存在着影响。3.2.3.2总体来讲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较低

主要表现在体育馆有偿服务的面不宽,还没有形成多渠道、多形式。我国体育设施中有67.2%集中在学校,但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多以教学、训练为主,基本不对社会开放。在辽宁省53所高校中,不同程度开展有偿服务的占54.7%其场馆利用率在5天工作日中仅为2小时,占可利用时间的28%,在双休日里平均利用率为3.3小时,占可利用时间的27.5%,可见其利用率很低。而在陕西省内走访的五所高校中进行有偿服务的占到四所,其有偿利用时间由教学和比赛之外的空闲时间而设定,虽然能承接多种比赛但总体利用率相对仍然较低。现有的场馆运营模式造成资源的浪费,高校的体育场馆的不足现状又要求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体育场馆主要用于体育教学和训练,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下午的部分时段,其余非教育时间,如周六、周日和平时晚上都为无偿开放或关闭,较高档一些的场馆却被“保护”起来,使场馆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多年来,高校体育场馆与外界联系沟通甚少,许多社会性的比赛、训练、活动以及赞助、资助、共建也就无法实施,也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巨大浪费【3】,所以管理人员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和体育馆的运营息息相关。

3.3场馆的管理机制

3.3.1管理主体

不同高校对体育馆的管理方法也不同,所以其管理的主体也不同,但是总的来讲有两种运营方式,一种是学校将体育馆完全承包给某个公司,由公司作为管理主体对体育馆来进行管理运营,而校方只作为租赁方,每年从承包公司那里收取租赁费用,思源活动中心每年从承包公司那里收取费用为三十万,但是由于承包公司与社会沟通能力的较强运作模式较为合理每年不但可以交付三十万元的租赁费用和员工的工资以及场馆的维护费用仅仅2009年一年就盈利八十余万元。但是公司在承包的时候要遵守学校提出的要求即在学校的需要的时候必须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学校来使用,所以公司承包的仅仅是其空余时间的使用权。与之对应的另一种运营模式就是管理主体是学校自己,体育场馆的运营由学校的体育系或者专门的部门来管理,这就保障了体育场馆的运营的安全可靠性,如西安石油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管理就是这种模式,其盈利的资金主要用于发放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补贴和场馆的维护。剩下的结余有一部分由体育系上交学校,另一部分归体育系所有。而在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里面也有很多的问题如西北大学的体育馆在运行初期并没有想打营利性的经营但是限闲置了三年以后才对体育馆进行对外经营,起初有体育部的老师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内部的矛盾问题后来由学校来进行资金统一管理。3.3.2机构设置

各个高校的机构设置都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讲其设置相对简单,走访的高校中其设立的机构一般只设定一个场馆管理办公室,而人员设置更为简单管理场馆的领导阶层最多设置两名,而每个学校的所有场地管理人员都没有超过十名。体育场馆的所属机构一般都因高校的运行模式和管理主体而定,但是总体可以根据其管理机构来分为以下积累,西安交通大学的体育馆由于是承包给了公司来进行管理,所以其机构设置相对明确吗,即有专门的公司部门来进行日常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其管理完全由公司因情况来定,相比而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用来管理全部日常的活动,而西北大学仅仅设置了一个全职管理人员和两个体育老师来兼管,但是在体育馆承接大的活动的时候他们的人力资源设置基本是相同的,即临时从学校抽调人员来进行人员补充,如当西安交通大学承办演唱会的时候根据活动的大小来进行临场人员安排。由以上可见现在的管理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的管理素质,即场馆由非专业人员来管理专业的体育场地,所以无论从体育场地的管理还是从体育器材的维护都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专业人员相对短缺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专业人员的短缺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3.4场馆运行机制

3.4.1教学训练期间的运行情况

对于体育场馆来说满足教学训练是最基本的任务,在走访的各个高校的管理中,在没有重大活动时都是为教学训练开绿灯的,特别是在满足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上,体育场馆是随时为其服务的。但是对于普通学生在课余时间进馆进行体育活动是有限制或者有偿的。而且在西北大学的羽毛球馆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考虑到高消费问题,主动不倡导学生有偿进馆进行空闲时间的娱乐训练。3.4.2对外开放期间的运行情况

在调查的高校体育场馆在学校管理的情况下开放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整年都有定期开放的日期,二是在节假日开放,三是开放没有固定的日期。高校场馆经营收入的资金使用情况基本分为两种:一是自行使用管理,二是部分上缴学校、部分自行管理。自行管理的资金流向有五个方面:支付工人工资、支付水电费、补充体育经费、支付教师奖金、其它支出。如西安石油大学的就是这种管理模式,其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完全支付于这几项。

西安48所普通高校共拥有1067个体育场馆,其中室内体育馆114所,室外体育场953块,有91.7%的学校能开放场馆,其中64.6%的学校采用有偿开放手段,而服务对象多以本校师生为主,由于开放需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员和精力,对社会开放的范围则较小。具体表现在:(1)高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2)场馆利用

【5】率低;(3)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滞后,缺乏高素质专业体育管理人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3.4.3大型活动时的运行状况

在大型活动期间其运营主要由活动方进行管理,而很多体育场馆管理方只是把体育场馆单一的作为场地租赁,活动方把布局方式和必须品直接进行布置,而场馆管理人员只是起到协助作用。不去考虑其对外运营的管理,所以其管理活动相对滞后,当遇到大型的赛事的或者活动的时候场馆管理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布置或者维护体育场馆内的设施不被损坏,而不是参与一些大型活动的策划。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当前的高校体育场馆建筑和设施条件都能够满足教学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要求但是对于普通生的利用都有所限制。

2)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职责不能具体确定,即每个人的具体职责不是单一和专业的,而是以不专业的人员去管理专业的场地和设施。

3)某些高校的运营中形式单一,体育场馆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导致了体育设施场地的巨大浪费,同时高校的盈利主要在于承办比赛。

4)体育场馆的管理形式与高校的规模以及周围的环境和学校的办学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211高校和985高校以承包给运营商为主,而一些省属高校以学校自主管理为主。

参考文献: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现状的分析研究>>

第二篇:青海师大,汪伟鹏,青海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模版)

,青海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

姓名:汪伟鹏 班级:运动训练 B班

指导教师 王一凌

摘要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们的经济意识的提升,现在的体育场馆不单单用于教育教学和人们的日常锻炼,而是对社会进行有偿使用,这便形成了一种特殊条件下的体育产业,但是在其走向市场的管理运营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应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过对青海省省属重点高校进行调查研究,以使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能针对自己不足进行合理的改进。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管理现状

目录

1前言...................................................1 2研究对象与方法.........................................1 2.1研究对象..........................................1 2.2研究方法..........................................1 2.2.1文献资料法....................................1 2.2.2逻辑分析法....................................1 2.2.3访谈法.......................................2 3研究结果与分析.........................................2 3.1 十一五期间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2 3.2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功能.............................2 3.2.1高校中的多功能体育场馆建筑的设计和规划........2 3.2.2高校体育场馆教育教学功能......................4 3.2.3高校体育场馆在有偿运行中的功能................4 3.3场馆的管理机制.....................................6 3.3.1管理主体......................................6 3.3.2机构设置......................................6 3.3.3人力资源......................................7 3.4场馆运行机制.......................................7 3.4.1教学训练期间的运行情况........................7 3.4.2对外开放期间的运行情况........................7

3.4.3大型活动时的运行状况..........................8 4结论与建议.............................................8 4.1 结论..............................................8

1前言

高校中的体育场馆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那些用途广泛的多功能体育场馆越来越受到学校内的师生及社会人员的关心,然而许多场馆的使用只是面向校内,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提高其闲置时期的利用率,许多高校选择了进行社会共享的开放式经营,这样不但满足了社会人员的需求也为学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其运营的过程中其利用效率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仍阻碍着其发展,如何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进行有效地管理已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论文查阅的文献资料共9篇,其中对高校场馆建设和管理的研究共有5篇,对高校的体育场馆运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共有4篇。2.2.2逻辑分析法

本文对通过对青海省三所高校(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体育馆的建设及管理状况结合参考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出了这篇研究成果。

2.2.3访谈法

对高校的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访问了专门的负责人员。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十一五期间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

普查总体数据报告》显示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符合

3.2.2高校体育场馆教育教学功能

不同的院校对于体育馆的用途也不同,很多院校是以教育教学为首要目的,如青海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等,还有一些高校的体育场馆是用来承办学校的一些比赛和一些大型的活动专门建设的如青海师范大学等,在教学的应用中,现有的体育馆一般很少能满足全校师生的体育教学活动,一般都是在体育场中活动,只有少数的几个体育馆如青海民族大学的文体馆由于其活动面积较大场地分布合理,可用的活动区域相对较大,内设的体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善所以可以满足校内的本科生需求,但是对其开放性而言,学校的室内体育场馆很少面对学生开放,即普通学生在上课之外的时间很少被允许进入体育馆参加日常锻炼,而且在建设舞台之前的体育场馆内的乒乓球场地是收费的。

通过对青海各所高校的调查发现校内的体育馆的使用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是不同的,主要区别是普通统招生和本校的体育生(包括体育系的统招生和单项高水平运动员),对于普通学生,平时只允许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有老师带领进入体育馆内,而在课下的时间是不被允许的或者是有偿的,所以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体育馆对他们的作用只是在课上,而对于体育生来讲体育馆的使用是没有时间限制的,除非放假期间或者是进行一些大的比赛期间其他时间他们是可以随意使用的,同时学校对这一做法也比较赞成,特别是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如果高水平运动员需要训练并且在场地和器材上和普通生的使用有所冲突,那么场地管理员通常会协调普通生的活动来确保运动员的训练。

室外场地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一般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在室外场地进行的,只有少数学校的几项运动像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和的健美操和体操以及少量的篮球在室内进行。3.2.3高校体育场馆在有偿运行中的功能

根据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开展的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情况调研结果可知,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主要存在5种具体的运营方式:一是传统的事业单位运营方式。二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三是委托运营的方式。四是直接改制

【4】为企业的运营方式。五是纯公益性的运营方式。

3.2.3.1高校体育场馆目前在有偿使用的过程中的多样化

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主要是承接参与人数较多的活动,但总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承办大型的演唱会和大型赛事,如青海师范大学的体育馆,在使用过程中就承办了蔡卓妍,张杰等明星的演唱会;除此之外还承办过CBO联赛和CUBA的选拔赛和CUBA西北赛区的比赛等,二、承办的某些公司比赛和团体之间的小型比赛,如在上文中多次提及的青海民族大学的文体馆就借助其广阔的室内空间经常性的承担小型比赛。

三、出租成为一些招聘场所,如联通公司在西宁的招聘活动就是在不同的高校中租赁期体育馆进行招聘工作。

四、举办庆典或者演讲以及讲座,某些知名专家由于其影响力较大所以在其讲座的时候参加的人数众多以至于大的会议室或者礼堂都不能满足其需求,这时候体育馆便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由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办训练班用,在陕西师范大学的体育场馆内就是这种运营模式。

在体育馆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不可预见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很多院校就是因为安全问题不把体育馆租赁给公司管理,而是有自己来管理,同时由于安全问题很多院校在一些利润丰厚的大型的活动面前放弃了,除此之外,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协作问题也影响着体育馆的运营。此外还有体育馆的硬件问题,硬件齐全但是破损不分未能及时修复,以及学校的声誉和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于体育馆的运营也存在着影响。3.2.3.2总体来讲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较低

主要表现在体育馆有偿服务的面不宽,还没有形成多渠道、多形式。我国体育设施中有67.2%集中在学校,但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多以教学、训练为主,基本不对社会开放。在辽宁省53所高校中,不同程度开展有偿服务的占54.7%其场馆利用率在5天工作日中仅为2小时,占可利用时间的28%,在双休日里平均利用率为3.3小时,占可利用时间的27.5%,可见其利用率很低。而在陕西省内走访的五所高校中进行有偿服务的占到四所,其有偿利用时间由教学和比赛之外的空闲时间而设定,虽然能承接多种比赛但总体利用率相对仍然较低。现有的场馆运营模式造成资源的浪费,高校的体育场馆的不足现状又要求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体育场馆主要用于体育教学和训练,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下午的部分时段,其余非教育时间,如周六、周日和平时晚上都为无偿开放或关闭,较高档一些的场馆却被“保护”起来,使场馆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多年来,高校体育场馆与外界联系沟通甚少,许多社会性的比赛、训练、活动以及赞助、资助、共建也就无法实施,也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巨大浪费【3】,所以管理人员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和体育馆的运营息息相关。

3.3场馆的管理机制

3.3.1管理主体

不同高校对体育馆的管理方法也不同,所以其管理的主体也不同,但是总的来讲有两种运营方式,一种是学校将体育馆完全承包给某个公司,由公司作为管理主体对体育馆来进行管理运营,而校方只作为租赁方,每年从承包公司那里收取租赁费用。体育场馆的运营由学校的体育系或者专门的部门来管理,这就保障了体育场馆的运营的安全可靠性,如西安石油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管理就是这种模式,其盈利的资金主要用于发放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补贴和场馆的维护。剩下的结余有一部分由体育系上交学校,另一部分归体育系所有。而在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里面也有很多的问题如青海民族大学的体育馆在运行初期并没有想打营利性的经营但是限闲置了一年以后才对体育馆进行对外经营,起初有体育部的老师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内部的矛盾问题后来由学校来进行资金统一管理。3.3.2机构设置

各个高校的机构设置都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讲其设置相对简单,走访的高校中其设立的机构一般只设定一个场馆管理办公室,而人员设置更为简单管理场馆的领导阶层最多设置两名,而每个学校的所有场地管理人员都没有超过十名。体育场馆的所属机构一般都因高校的运行模式和管理主体而定,但是总体可以根据其管理机构来分为以下积累,3.3.3人力资源

各个高校的人力资源设置相对简单,根据其管理机制不同,其设置的管理人数也不同,青海师范大学的场馆管理人员共有6人,这6负责者场馆的全部运营任务,包括场地设施的维护和清理以及日常承接活动时的场地布置。青海民族大学的场馆和室外田径场地管理由同一组人来承担,共设置了8个人,其中管理体育场馆的只有两个人,但是在体育馆承接大的活动的时候他们的人力资源设置基本是相同的,即临时从学校抽调人员来进行人员补充,如青海师范大学大学承CUBA西北赛区的时候根据活动的大小来进行临场人员安排。由以上可见现在的管理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的管理素质,即场馆由非专业人员来管理专业的体育场地,所以无论从体育场地的管理还是从体育器材的维护都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专业人员相对短缺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专业人员的短缺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3.4场馆运行机制

3.4.1教学训练期间的运行情况

对于体育场馆来说满足教学训练是最基本的任务,在走访的各个高校的管理中,在没有重大活动时都是为教学训练开绿灯的,特别是在满足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上,体育场馆是随时为其服务的。但是对于普通学生在课余时间进馆进行体育活动是有限制或者有偿的。而且在青海师范大学的篮球馆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考虑到高消费问题,主动不倡导学生有偿进馆进行空闲时间的娱乐训练。3.4.2对外开放期间的运行情况

在调查的高校体育场馆在学校管理的情况下开放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整年都有定期开放的日期,二是在节假日开放,三是开放没有固定的日期。高校场馆经营收入的资金使用情况基本分为两种:一是自行使用管理,二是部分上缴学校、部分自行管理。自行管理的资金流向有五个方面:支付工人工资、支付水电费、补充体育经费、支付教师奖金、其它支出。如西安石油大学的就是这种管理模式,其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完全支付于这几项。

青海3所普通高校共拥有22个体育场馆,其中室内体育馆4所,室外体育场18块,有91.7%的学校能开放场馆,其中64.6%的学校采用有偿开放手段,而服务对象多以本校师生为主,由于开放需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员和精力,对社会开放的范围则较小。具体表现在:(1)高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2)场馆利用率

【5】低;(3)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滞后,缺乏高素质专业体育管理人才。

3.4.3大型活动时的运行状况

在大型活动期间其运营主要由活动方进行管理,而很多体育场馆管理方只是把体育场馆单一的作为场地租赁,活动方把布局方式和必须品直接进行布置,而场馆管理人员只是起到协助作用。不去考虑其对外运营的管理,所以其管理活动相对滞后,当遇到大型的赛事的或者活动的时候场馆管理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布置或者维护体育场馆内的设施不被损坏,而不是参与一些大型活动的策划。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当前的高校体育场馆建筑和设施条件都能够满足教学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要求但是对于普通生的利用都有所限制。

2)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职责不能具体确定,即每个人的具体职责不是单一和专业的,而是以不专业的人员去管理专业的场地和设施。

3)某些高校的运营中形式单一,体育场馆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导致了体育设施场地的巨大浪费,同时高校的盈利主要在于承办比赛。

4)体育场馆的管理形式与高校的规模以及周围的环境和学校的办学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211高校和985高校以承包给运营商为主,而一些省属高校以学校自主管理为主。

参考文献:

【1】

【3】吕

卓.<<建设和运营现状及发展研究>>

燕山大学体育系

2008-04-28

【4】黄海燕.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赛事研究中心 <<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向左?

向右?>>

2009-10-17 【5】郑雪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系

<<陕西省高校体育场馆对外运营

现状的分析研究>>

第三篇:关于高校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范文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加,高校的教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作为高校硬件设施的体育场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普遍规模扩大,档次提高。2008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很多比赛都是在高校体育场馆举行的。所以,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已经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必须认真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专业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大部分是由学校体育教学部门管理,主要是满足学生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在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性。2000年以来,高校普遍扩大了招生,并且通过国家拨款、校园置换、贷款等多种渠道筹资,扩大和新建了校园,加之教育部对高校硬件建设评估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建设了比较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因此,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体育场馆的管理需要,必须有一个专业队伍来管理。包括我校在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在探索专业化管理模式,成立独立部门专业管理体育场馆。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市场化

高校体育场馆主要的职能是保证体育教学、学校各类运动队训练和教职工、学生课外活动,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体育场馆的日常维护和消耗是相当大的,按目前的国力水平,完全靠国家拨款维持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转是很困难的,势必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走向困境。因此,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市场化,在保证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外要有偿服务,增加收入。高校体育场馆要适应市场体制,首先,要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在目前国家尚不可能拿出更多资金投入高校体育场馆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自身的功能与潜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拓宽和深化高校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第二,要进行成本核算。体育场馆的管理和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些成本的消耗必须进行认真的核算,消减不必要的开支,降低运行成本。第三,在保证体育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的前提下,拓宽有偿服务范围,适当收取费用,用于成本消耗的补贴。这样有利于高校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一般是一次性投资建成的,建成后的场馆维护和维修,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的困难,通过有偿服务,可以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增加收入。第四,要了解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熟悉政策,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高校体育场馆要走向市场,就必须受市场的约束,按规范运作。但是,高校体育场馆又完全不同于市场中的企业和商家,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不能完全按企业管理。然而,高校体育场馆是近几年才逐渐形成规模的,政府部门并没有针对高校体育场馆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这就给高校体育场馆走向市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体育场馆要走向市场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宏观管理职能,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扶持高校体育场馆在市场中健康有序地发展。第五,要积极开拓体育消费市场。高校的教职工、学生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对体育消费的认知水平较高,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普及与深入,“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广大师生更能理解体育场馆走进市场的内涵。为此,要进一步引导、树立广大师生体育消费的意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优越的条件,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及健身活动,激发师生的健身热情,刺激体育消费。

三、高校体育场馆要充分发挥其公益性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大都是封闭或半封闭管理,由于考虑到校园安全、校园秩序、运行成本等多种原因,没有真正意义上对社会开放,大量的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另一方面,社会的体育场馆短缺,远远满足不了全民健身的需要。尽管高校体育场馆大部分都是由学校投资建设,但其性质都是国有资产,应该得以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不但可以增加收入,而且还会得到政府和公民的认可,从而得到相应的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若想得到良性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桎酷,解放思想,引进专业化管理,走进市场,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成本核算,开发多种健身项目及有偿合作,探索以场馆养场馆的道路,使高校体育场馆得以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体育场馆社会化途径研究[推荐]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途径研究

我体育场馆资源是体育我国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其发展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体育事业改革的前景。尤其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极大地刺了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也为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课题。现阶段我国体育场馆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短缺和浪费并存,在人们普遍缺乏锻炼场所的同时,大量现有场馆却闲置和封闭。因此,在国家和社会投资无法大幅度增加,体育场馆资源不可能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对现有场馆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成为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第四次场地普表明,教育系统体育场馆占有量最多,达67.2%,若能充分利用这些场馆资源为社会服务,十分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的进程,尤其对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参与本次调查的高校共80所, 其中北京30所, 西安32所, 湖北6所, 新疆6所, 浙江6所。

主要以参与调查的北京30所高校和西安32所为例, 并对北京的10名体育部主任、10名教授和其他

体育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1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问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问卷所涉及的内容咨询了有关知

第五篇: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为了满足人民体育健身、体育活动和比赛的需要,体育健身场所尤其是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多功能化;发展

前言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娱乐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体育产业迎来了“全民体育”时代。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重心的体育场馆业也顺势得以快速发展,并普遍被认为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然而,在体育场馆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体育场馆业存在了例如资源不足、利用率低、经营和管理专业性差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来探讨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正文

一、体育场馆的发展概况 1.1体育场馆的基本建设状况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包括全国范围内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共有符合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169.46万个,用地面积39.8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2.59亿平方米,场地面积19.92亿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地16.91万个,场地面积0.62亿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152.55万个,场地面积19.30亿平方米。在全国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2.43万个,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66.05万个,军队系统管理的场地5.22万个,其它系统(指除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军队系统外,社会其他各行业/系统所管理的体育场地,以及难以划分管理单位所属系统的体育场地。普查时,由各级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直接或代为管理的体育场地也划入到其他系统中)管理的场地95.76万个。

以2013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61亿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万个,用地面积增加17.3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1.84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6.62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4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个。

在体育场馆数量上,发达国家要远远超过我国,例如日本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9平方米,美国为16平方米,而我国仅1.46平方米,不足其十分之一。在场馆投资上,发达国家的投资数额巨大,甚至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以上,且其中投入最多的就是场馆建设。而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结构单一,缺乏社会资金参与。另一方面,国外的场馆在布局上也改变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倾向,形成了以社区为主,中小型为主的场馆建设思想。体育场馆的建设往往与城市公园建设和小区绿地开发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满足从事不同锻炼项目的人群需要,又可以提高土地和公共设施的利用率。

1.2体育场馆政策法规

我国体育政策研究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与其他领域的政策研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迎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与文化大革命十年寥寥无几的体育场馆政策相比,这一时期政策开始初步恢复。体育场馆政策关注学校对原有体育场馆的维修、新建或扩建必要的体育场地,关注群众体育所需场地的建设,要求城市体育在注重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建设现代化体育设施,关注军队体育中俱乐部的建设等,均体现出政策内容关注体育场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进入80年代,新中国经过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累,在农业、工业、科技、国防方面已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鼓舞下,体育事业迅速发展,体育场馆相关政策也不断出台。20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场馆相关政策共颁布了67件。国家重视体育事业的立法工作,但大部分关于体育场馆的政策还是分布在各种形态内容的政策法规中,专门性的体育场馆政策较少。体育场馆政策内容更加注重场馆设施的经营、管理,开始与市场接轨。1995年后,体育场馆政策趋于法制规范化,更加倾向于全民健身,逐步面向社会开放,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21世纪的到来,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与20世纪相比,体育场馆相关政策的颁布单位更广,多部门联合程度更深。其中,专门正对体育场馆的相关政策、法规数量大大增加,内容更加分化,表明国家颁布的体育场馆政策内容更加具体细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政策内容的侧重点和政策特点各不相同。第一阶段:缓慢发展时期(1978-1984年),内容上重视场馆的建设和使用。政策特点为城市化导向特点,教育导向特点。第二阶段:改革探索期(1985-1994年),内容是强调对外开放,提倡经营管理。政策特点为经济化和社会化导向特点。第三阶段:平稳快速发展期(1995-2008年),内容上注重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及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建设开发,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政策特点为市场经济与现代法治相互融合,亲民性导向凸显。第四阶段:体育强国迈进期(2009-2016年),内容上注重场馆的科学管理运营和创新经营模式。政策特点是更加细化、具体化和科学化。

二、国内体育场馆存在的问题

2.1体育场馆设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体育场馆大都由政府财政拨款建设,在设计之初很少考虑后期的经营。这造成了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比赛和训练要求设计的,功能比较单一,致使场馆建成后很难适应实际使用的要求。体育场馆改成“自负盈亏”后,不少业主为了解决体育场馆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往往被动的在原有场地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以适应多功能使用。但不断的改造往往带来很多问题,有的甚至牺牲了原有的竞技体育功能。

各地在体育场馆的建设过程中,普遍重视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轻视中小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将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作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和政府重点工程,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在土地财政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但中小型的体育场馆建设却不能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一般由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建设,在征地、资金保障等方面面临的困难重重。

2.2体育场馆建设资金存在的问题

体育场馆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反映其可利用的资金的源泉和流量。虽然,体育场馆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理论上有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企业资金等,但在上述资金来源渠道中只有财政资金是相对通畅的,是建设体育场馆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2011年,全国体育系统新建体育场地资金来源中,59%的资金来源与财政性资金,充分的反映了我国体育场馆建设资金结构单一的问题。

体育场馆作为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地方财政应依法保障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从实际情况来看,地方财政对体育场馆的保障乏力,尤其是对体育场馆的后期运营投入不足,使得体育场馆难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在体育场馆的运营方面,目前,国内大多数体育场馆为差额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政府财政拨款十分有限,难以保障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行。如湖北体育局洪山体育中心一年的基本运营维护费用为1600多万元,而每年的财政拨款仅为200多万元。根据湖北体育局2012年的调查,2011年,全省63家体育场馆的平均财政拨款仅为92.76万元,财政拨款占体育场馆的运营支出比例为36%。这些充分说明财政对体育场馆的运营保障比较乏力。

2.3体育场馆政策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场馆一般规模相对较大,既可用于大众健身活动,又可用于举办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展览等大型活动。作为大空间建筑,具有多种实用功能,国家相关文件也鼓励体育场馆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利用率。但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不得将设施的主体部分用于非体育活动,因举办公益性活动或者大型文化活动等特殊情况临时出租的除外。该规定严格限定了体育场馆的运营范围,造成体育场馆运营范围过于狭窄,很多活动不能在体育场馆内举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体育场馆的闲置。

另一方面,国内绝大多数体育场馆并未建设社会化的保障制度,仍沿用传统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使得体育场馆要承担所有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得体育场馆的运营负担过重,不利于其运营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最后,体育场馆在运营中需要根据国家相关税收的规定,缴纳相应的税收和各种规费。营业税支出在体育场的各种税收支出中占比最大。体育场馆和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功能、性质和类型相似,但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场馆不需要缴纳营业税,而体育馆则要缴纳营业税,给体育场馆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4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较低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专业化水平较低,国内绝大多数体育场馆未能通过服务质量体系认证或体育服务认证等第三方机构认证。体育场馆内未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和运行控制标准,国家层面的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和体育服务保障标准等也未出台,其运行难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体育场馆在运营中以自主运营为主,缺乏专业分工与合作意识,未能引入专业运营机构。体育场馆虽然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为主,不应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但运营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运营能力。从目前国内的体育场馆运营情况来看,运营收入过低,多数体育场馆在没有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的情况下亏损运营。另一方面,我国体育场馆的规模较大,适宜举报大型活动,但大多数体育场馆日常用于体育健身,其功能未能得到发挥,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虽然目前国家相关政策鼓励民营机构参与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但各地政府作为体育场馆的所有者却并未完全开放市场,各地对体育场馆运营的第一选择仍然是成立响应的事业单位,只有在原有管理机构运营苦难或者财政负担较重的情况下才考虑开放市场,引入民营机构运营。体育场馆的经营权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使得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对体育场运营主体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利于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运营管理水平的低下。

三、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

3.1运营管理标准化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低下,相关服务标准缺失是场馆运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水平,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已经启动体育场馆运营相关服务标准的研制工作。体育场馆免费或低费向社会开放将得到中央的财政补助,进一步增强体育场馆运营的财政保障力度,提高其公共服务水平,使群众享受更好、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

3.2场馆投资运营市场化

虽然,国家一直鼓励社会机构参与体育场馆运营,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近年来,各地民营机构运营体育场馆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如中体公司、北京体育之窗、领先体育等众多运营商,通过管理输出、委托经营等方式承接各地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工作。因此,民营机构广泛参与体育场馆运营将成为体育场馆发展的趋势之一。

3.3场馆设计多功能化

近年来,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国家体育场馆功能设计复合化、多功能化趋势日益显现,选多新建体育场融合体育、商业、住宅、办公、休闲等多种功能,如伦敦奥运会足球赛场就是一个复合型设施,包含了26000平方米的办公区、多家零售店和餐厅以及一个宽敞的商业中心和一个赌场。国外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等中小型体育场馆也非常重视对其资源的综合利用。社区中心一般能够开展多种运动项目,在建设时考虑体育与其他文化活动相结合,为居民提供多种服务。随着体育产业、大众体育运动的发展,社会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不断增高,然而,场馆运营管理不善、政策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体育场馆面临费用高、利用率低的问题,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场馆设计多功能化的紧迫性。

结语

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事业最主要的物质保障条件之一,尤其在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体育场馆的需求急剧增大,使得体育场馆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我们需要解决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的矛盾,在体育场馆的发展道路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在体育场馆的研究上,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现状,体育场馆的资金保障,体育场馆的多功能化,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这些也正是我国体育场馆发展历程中所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改善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现状,如何让场馆资金结构多样化、资金更有保障,如何实现体育场馆设计上的多功能化,以及提高场馆的利用率都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王慧;我国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2).胡国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场馆政策阶段特点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徐卫华;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对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作用[N];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鞠昀彤;近10年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研究综述[J];大众体育;2015(7).刘碧波;体育场馆多功能化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5.雷厉;体育场馆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综述)[A];山东体育科技;2000.韩开成,顾长海,云欣;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N];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04.梁栋;江苏省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现状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9.霍建新;我国体育场馆研究评述[N];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5.

下载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优化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范文模版)

    如何优化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仅仅满足于之前的衣食无忧,而是逐渐重视自己的身体......

    体育场馆设施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问题研究

    体育场馆设施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体育运动与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赛事也开始纷纷在多国举办,体育场馆作为进行各类体育运动的专业性场所,其设施的规划、建......

    体育场馆建设规划特点(推荐)

    如何决策体育场馆建设的相关问题 争办国际性大型比赛,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梦寐以求的事。无论展示国力还是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型赛事无疑是绝佳机遇。然而大型赛事精彩......

    开放高校体育场馆 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开放高校体育场馆 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作者: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7期 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03平方米,与国外相比差距甚远。有......

    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 要 :就业工作是大学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设来服务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就业工作......

    研究新建住宅小区供用电管理状况分析

    研究新建住宅小区供用电管理状况分析 【论文摘要】城相关这样描述:随着供电企业.一户一表‟,改造工作的分步骤进行,直抄到户的城镇居民生活用电的电价实行了同网同价,这让广大的......

    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状况研究

    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状况研究------------------作者:张 羽 发布时间:2007-11-30 10:57:57 来源: 【摘要】本文从医院的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两个方面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几点思......

    重庆市首届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论坛策划书

    重庆市首届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论坛策划书体育学院2010年12月12日 周龙娇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呈现出了蓬勃繁荣的态势。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