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家庭两代人11位当教师
一个家庭两代人11位当教师
“教师之家”11位教师合影
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在五台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金岗库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里,两代人中先后有11人走上教师岗位,被当地人尊称为“教师之家”。
这个扎根在大山深处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勤劳务农,到张太平这一代,他家育有4男3女共7个孩子。由于人口多劳力少,生活十分困难。但张太平及其妻子深知没有文化的苦头,所以节衣缩食、咬紧牙关也要艰难地供孩子们上学,期盼他们长大后都能有出息,摆脱贫困。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这7个常常连学费都交不上的姐弟,得到了老师们朴实的关怀与培养,因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对教师这个职业便产生了无限敬仰与向往。在老师的影响和父母的支持下,这姐弟7人中先后有5人走上了教育战线,当上了人民教师。其中长子张金怀、二子张金德和老四张金彪,因教学成绩突出,都先后担任学校校长。三女儿白秀婵(小时过继到白家)和四儿媳罗玉萍,都多次被评为五台县模范教师。
父辈的言传身教,让张家的下一代孩子们深受影响。父辈的鞭策鼓励,树立了孩子们坚定的职业理想。父辈的全力支持,成就了第二代教师的事业辉煌。子女们传承了父辈的职业精神与追求,他们中又有6人加入到教师队伍,现分布在五台农村、县城、忻州、太原的中小学校。令人欣慰的是这6个后生晚辈勤于钻研,热爱学习,不但继承发扬了父辈艰苦奋斗的干劲,更能与时俱进提升个人素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张海燕、王官平(女婿)、张春雨、张云燕、刘海燕(外孙女)等,都相继荣获过五台县优秀教师、山西省骨干教师、忻州市学科带头人、五台县劳模等荣誉称号。特别是三儿子的女儿张红艳,还获得了全国小学名师、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山西省教学能手等多项荣誉。
一个家庭走出11位教师,他们一辈接一辈地用心诠释着教师的职业幸福,用各自的业绩讲述着教师之家的感人故事。我们衷心祝愿这个“教师之家”幸福快乐!
第二篇:中国梦演讲稿:两代人一个教师梦
中国梦演讲稿:两代人一个教师梦
年过七旬的母亲,一生把梦想留在村小。工作二十多年的我,也把梦想植根于农村小学。
母亲天之聪慧,勤奋好学。虽然那些年吃饭都成问题,可母亲还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时享有盛誉的红光二中。中学毕业后,母亲成了同录村的第一个民办教师。
当时的学校条件极差,一间简陋破旧的房子便是教室,一扇旧门漆上黑漆便成了黑板,桌椅板凳全是学生自己带来的。学校里只有她一个人,母亲既当校长又当任课教师。全校40多名学生都在一个教室上课,她是教完了一年级再教二年级,教完了二年级再教三年级……学校没有粉笔,没有扫帚,母亲就自己做。她还常常把家里卖鸡蛋的钱,拿来买白纸,为学生做本子用。
当民办教师的日子里,母亲的生活是艰辛的,更是艰难的。因为爸爸在外地工作,常常不在家,妈妈既要照料我们兄妹四人,还要为他几十名学生上课。晚上,她还要给扫盲班的村民们上课。然而,即便如此,母亲仍说自己是在享受党和人民给她的福。
母亲的课堂,永远都能吸引学生们的眼睛。她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多才多艺。为此,母亲年年评为学校的优秀教师。1989年9月,还被xx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我清楚地记得,那年我和母亲教同一个年级,母亲教二(1)班,我教二(2)班,白发苍苍的母亲,每天很早就去学校辅导学生,在课堂上依然是那么激情昂扬。那一年,母亲所带的班级在全片评比中荣得第一名。
1997年,母亲离开了视教育为生命的三尺讲台,可母亲的梦一直留在村小。
每当周末我回去看望她时,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这世界还有什么比父母爱自己孩子的?一定要好好教学,千万不能误了人家孩子的前途”。她最牵挂不下的,还是我的学生,我的教学成绩。在工作上,她不容许我有丝毫的马虎,常常告诫我要认真工作。茶余饭后,还时不时给我上一课。
在妈妈的鞭策和鼓励下,我也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于1998年,被xx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之后,尽管有很多次到县城学校工作的机会,但是我还是坚持在农村小学任教至今。
如今,我任教的牟礼小学早在十年前就修建了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等。校园里四季如春、繁花似锦。学校里有了电子备课室,电脑室、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还有了外教老师。校园生活更是幸福而多彩。我的教学论文,学生的作文、书画等在全国多家报刊上发表。
最令孩子们感到幸福的,是近年来国家减免了小学生所有的费用,还每天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鸡蛋和牛奶。
把梦想植根在农村小学,我成了“xx市优秀教师”、“xx市优秀共产党员”、“xx市优秀教师”、“xx市骨干教师”……
女承母业。母亲的梦想一直留在村小,我也会把梦想植根在农村小学。因为我坚信,祖国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三篇:一本书,一个家庭
~-6-2 字数:1199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谁家没有妻子儿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我们或四个或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样儿罢了。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的生活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这是杨绛的《我们仨》。这是一本书,讲述着一个家庭的故事。尘世中一个最奇妙的组合:爸爸(pop)是钱钟书,妈妈(Mom)是杨绛,女儿是钱媛(圆O),六十年间的缘起缘灭,六十年间的欢声笑语,六十年间的相濡以沫,因为离合,因为聚散,也就成就了一段段故事,一段段读来让人温馨一笑的故事,但却是一段段使人读来总是泪中带笑的故事。
这是一部回忆录,记载了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人生旅程。在温婉平实的文字中,蕴涵着深邃和厚重。一个92岁的老人,夫逝女亡,静思追忆往事,没有痛苦,没有悲愤,没有凄清,只是那种淡淡的文字里透出的甜蜜之余的一丝丝的伤感,却让人不由得心痛万分。这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他、她和女儿和其他家庭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没有海誓山盟的爱情,没有生离死别的愁绪,只有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却在那一点一滴的细枝末节中透漏出浓浓的温情和亲情。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家庭。他是知识渊博的著名学者,一本《围城》成就了他在文学界的盛名,也为他一生的创作谱写了最华美的一页;她是一个文学家,翻译的《堂。吉珂德》给我们打开了一个骑士的世界,而那本《洗澡》更是为她的创作事业增添了新的光辉。他们的女儿,虽不似他们那样享誉盛名,但几十年如一日辛勤的教师工作却叫人心生敬佩。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女儿和父亲不分你我的打打闹闹,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相敬相爱,女儿和母亲的一点一滴的关心和爱护让人感动。说不出是谁照顾谁,也算不上是谁照顾谁,平平淡淡地走过一生却幸福满溢。
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历经生活的艰辛和战争的烽火,他和她终于有了一个家。然而幸福总是那么的短暂。唯一的女儿因脊椎癌早早离去。次年,他悄然而逝,孤独的她只有重温一同走过的岁月和他们聚聚。在女儿走后,她平静地告诉他:“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在他也走后,她平静地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她自认为是家里最笨的一个,永远猜不出父女间的悄悄话,连上馆子点菜也不会;他认为女儿象他,两人最哥们,不断地送给女儿最新的绰号;女儿以“牛头”自居,却认为虽然和父亲是哥们,但自己应该是父亲的“哥哥”。其实,有时候快乐也很简单,就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这是一个毫不张扬的家庭。这是一个有点可爱有点淘气的家庭。这是一个最幸福却最平凡的家庭。平淡却又如此地真实,这就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第四篇:当一个生命逝去
当一个生命逝去
我的心在流血!
我的泪在滴!
他们都在为一个灿烂的生命,失去光辉而伤心!
那个灿烂的生命,为何要早早逝去?
您可曾知道,我在为您哭泣!
您可曾知道,我在为您伤心!
外公啊外公,到底是谁,偷走了您的生命!
到底是谁,偷走了我的美好回忆!
外公与我往日的美好的回忆!当一个生命逝去,就会给人留下一片失落、悲伤的沉默!南宁五里亭一小五年级:王子诺
第五篇:当文明教师,创五好家庭承诺书
在开展软环境建设,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学校教育新形象,“当文明教师,创‘五好’家庭”,为辽源经济的发展与腾飞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活动中我承诺:
1、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坚持学习,陶冶良好的文明品质,培育良好的知识素养,做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当学生的楷模,以高尚的人格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2、遵守职业道德,创造优异业绩。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务实求进,努力工作,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不挖苦学生,不讽刺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遵纪守法,创建“三无”学校。不赌博,不涉“黄”,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和传销活动,不搞有偿家教,不乱办班,积极投身“无重大安全事故,无乱收费现象,无不良教师言行发生”的“三无”创建活动,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
4、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创造优美环境。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相互团结,相互帮助,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有损学校的事;注重言行仪表,做一个道德高尚、举止高雅的好公民;提高公共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不乱停放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和办公场所的整洁、优美。
5、响应国家号召,建设节约型校园。自觉增强节约意识,节约资源,节约水电,节约纸张,节约时间,爱护公物,合理消费,为创建节约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6、创建“五好”家庭,倡导文明生活。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廉洁治家,文明立家,和谐安家,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让家庭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港湾、知礼重德的健康细胞、平安和睦的温馨空间,形成具有十三中特色的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
承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