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贫要啃“硬骨头”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精准扶贫成为2016年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据统计,全国贫困人口总数是7017万,经过去年的精准扶贫,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442万人,这样,十三五期间,需要脱贫的人口还有5575万。据统计,我国在农村的常住人口是6亿7千多万人,而半个多亿的贫困人口,几乎占了十三分之一。更为艰巨的是,扶贫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但是,不管困难多大,这块硬骨头必须要啃下,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线目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中,最艰巨的就是脱贫攻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十三五”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全国人大代表杨琴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国家所有的预算报告,包括计划报告,十三五规划当中,几乎所有的资金都是向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所以我就在想,十三五期间,确实在共享发展方面是民族贫困地区的一个最大的福音,很有期待。”
全国人大代表高敬佩说:“操作性非常强。在过去我们对扶贫攻坚做了这么多年,应该说条块分割,资源资金的整合不到位,效果应该说还是有差距,所以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这一点做了特别安排,我觉得非常好。”
王光国是湖北恩施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曾在2013年当选十大“最美村官”。当年,为了摆脱交通闭塞造成的贫困,他带领全村人历经7年,在高山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致富路。作为有着这样一段经历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光国对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他说:“从我们基层角度来看,我认为抓到了点子,抓住了牛鼻子,也抓住了我们发展的重要点上。剩下的最后一批是最难啃的骨头。他有真实的困难。”
杨琴、高敬佩、王光国都来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地属于我国集中连片、扶贫脱贫的重点区域——武陵山片区的范围。
武陵山片区是一个跨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跨省经济协作区。2013年国务院就批准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
王光国说:“要支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大力支持,这个对于少数民族的基层老百姓也好,基层的干部也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作用。” 胡忠雄来自湖南省益阳市,该市所辖的安化县也属于武陵山片区的范围。胡忠雄认为,在大的贫困区域里,整个片区内应该通过区域协作、实现整体脱贫。整个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安排问题上,一定要考虑均等化,同时一定要打破区域化的某种限制。
据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底的摸底调查:目前,全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有42%;因灾致贫的有20%;因学致贫的有10%;因劳动能力弱致贫的有8%;其他原因致贫的有20%,而这些贫困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增收的产业。针对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要求: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目前,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都已基本完成登记造册。精准扶贫要求扶贫工作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很多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都参与了这项工作。
很多基层代表告诉记者,过去数年间,精准扶贫在要“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对贫困的原因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
发展之困,困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困在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
在市场经济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很多贫困地区之所以还无法发展产业,一般都有着非常现实的困难和制约。包括交通、物流、金融流通上的障碍,也包括贫困群众自身思想、意识上的多重原因。如何发展产业、找准项目、落地实施,需要政策、资金的扶持,以及新思路、新方法的勇敢尝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16年的重点工作中谈到: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交通不便是很多贫困地区封闭、落后的主要原因,但也正因为交通的封闭,很多贫困地区风光秀美,自然环境保持良好,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叶成委员认为,在通过用旅游产业带动扶贫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种模式,既发展经济,又要保护青山绿水,还要让当地贫困群众获得长久、可持续的经济回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全国人大代表陈义龙认为:“有耕地、有山地的地方,就会有农林业废弃物。每年我们国家农林业废弃物的量大致是12.5亿吨,如果把它作为资源化转化,那农民可以获得很好的收益,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我们还可以拿出一部分税前利润,专项来帮助贫困人口的家庭的小孩,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一个家庭出了个大学生,这个家庭肯定会脱贫。”
如何在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中创新思路,打赢脱贫攻坚战,代表、委员提出了很多新鲜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十三五规划也鼓励贫困地区对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
“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全国人大代表李景浩表示:“按照我们的规划,今年有40%的人口要实现脱贫,明年也是确保35%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剩下的25%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战,这三年是关键的三年。对这一点我们充满信心,我们一定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胡忠雄表示:“我们向省人民政府立了军令状,县里面向我们立了军令状,乡里面向县,都层层立了军令状。我认为这是种责任,要通过这种责任的倒逼机制,使我们把这项工作抓实,真正地使扶贫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个贫困人口的身上去。”
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说,他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湖南的十八洞村。在那次考察中,他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农村的贫困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精准扶贫是帮助脱贫的科学方法。面对扶贫攻坚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责任。只要党员干部不懈怠,贫困群众就不会被落下,扶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就一定能被啃下。
第二篇:2016-03-11焦点访谈两会特别报道问计两会扶贫要啃“硬骨头”文字版
代表委员献良策
“因地制宜,多开展产业扶贫,要真正做到精准到人” 脱贫攻坚动真格
层层都立了军令状,通过这种责任的倒逼机制,使我们把这项工作抓实 我们充满信心
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 主持人:劳春燕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两会特别报道,问计两会
主持人: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精准扶贫成为了2016年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据统计,全国贫困人口的总数是7017万,经过去年的精准扶贫,农村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442万人,这样,十三五期间需要脱贫的人口还有5575万。而据统计,我国在农村的常住人口是6.7亿(6亿7千多万)人,半个多亿的贫困人口,几乎占了十三分之一。更为艰巨的是,扶贫越往后,脱贫的难度越大,但是不管困难多大,这块“硬骨头”必须要啃下。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线目标。
画外音: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中,最艰巨的就是脱贫攻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十三五”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杨琴,全国人大代表: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国家的所有的预算报告、包括计划报告、十三五规划当中,几乎所有的资金都是向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所以我就在想十三五期间确实在共享发展方面,是我们民族贫困地区的一个最大的一个福音,很有期待。
高敬佩,全国人大代表:操作性非常强,在过去我们对扶贫攻坚做了这么多年,应该说条块分割,资源、资金的整合不到位,效果应该说还是有差距,所以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这一点做了特别的安排,我觉得非常好。
画外音:王光国是湖北恩施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曾在2013年当选“十大最美村官”,当年为了摆脱交通闭塞造成的贫困,他带领全村人,历经7年在高山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通向外界的致富路,作为有着这样一段经历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光国对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
王光国,全国人大代表:从我们这个基层角度来看,我认为抓到了点子,抓住了牛鼻子,也抓住了我们发展的重要点上,剩下最后一批,是最难啃的的骨头。为什么说呢,原来脱贫那些对象,因为还有发展的思路,还有这个积极性,他相对最后一批的时候还是有点基础,那么最后一批要么就是残疾,要么就是没有资金的来源,要么他的家庭非常贫困,要么他的思维也有问题,他有真实的困难。
画外音:杨琴、高敬佩、王光国都来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地属于我国集中连片扶贫脱贫的重点地区,武陵山片区的范围。武陵山片区是一个跨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为一体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跨省经济协作区,2013年国务院就批准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
王光国,全国人大代表:要支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大力支持,这个对我们少数民族基层老百姓也好,基层的干部也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作用。
胡忠雄来自湖南省益阳市,该市所处的安化县也属于武陵山片区的范围,胡忠雄认为,整个片区内应通过区域协作实现整体脱贫。胡忠雄,全国人大代表:如果这个整个片区道路都不通,这个道路不能光一个乡镇一个县通了,我通了一个还是个断头路,必须在各个区县之间、市与市之间、省与省之间搞好统筹规划,而且你建设要同步,不能我修了你还不修,我修这一条你修那一条,这都不行。所以这里面必须要真正有协调机制,才能把党的这些好的扶贫政策,落到贫困人口和每一个贫困家庭。整个一些扶贫项目或扶贫资金安排问题上,一定要考虑一个均等化,同时一定要打破一个区域化的某种限制。
主持人:据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年底的摸底调查,目前,全国现有的7千多万贫困农民当中,因病致贫的有42%,因宅致贫的有20%,因学致贫的有10%,因为劳动能力弱而致贫的有8%,其他原因致贫的有20%。而这些贫困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增收的产业,针对7千多万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的实效”,要求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地区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的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画外音:目前,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都已基本完成登记造册。精准扶贫要求扶贫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针对这一项庞大的工程,很多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都参与了这项工作。李景浩,全国人大代表:你要真正做到精准到人,你要切切实实地要做到这一点,你得下点工夫,你一定要下工夫,你不下工夫你做不到精准。因为这个扶贫本身,这个贫困的产生它是一个动态的,今年可能不是贫困户,因为明年各种原因,也有自然灾害,也有生病了,也有孩子上学了,也有这种情况,可能就变成贫困户了,精准动态地去掌握这些情况。
杨琴,全国人大代表:我就跟我们学校有四位校领导,刚好在我们一个县里面帮扶了四户,四个都是光棍,可能因为贫困所以娶不上媳妇,讲到精准的时候,真的很有体会。原来就是在确定对象的时候,我们下去看的时候,发现他不是特别贫困,就是我们自己调整了对象,我们就是翻山越岭,到了村里面去寻找,保证我们扶贫的都是这个村里面最穷的。
画外音:很多基层代表告诉我们,过去数年间,精准扶贫在“要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对贫困的原因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发展之困,困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困在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
陈义龙,全国人大代表:我思考扶贫核心点,最主要的一个方式是产业扶贫,能够防止我们扶贫工作流于形式,才能真正让扶贫工作落地、长久。
黄红云,全国政协委员:在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多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这对当地经济发展就不只是输血了,而是起到了造血的作用。这样一来,既帮扶了贫困群众,同时企业也得到了发展。因此,我希望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支持政策要落实到位。
画外音:在市场经济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很多贫困地区之所以还是无法发展产业,一般都有着非常现实的困难和制约,包括交通、物流、金融流通上的障碍,也包括贫困群众自身思想、意识上的多重原因。如何发展产业、找准项目、落地实施,需要政策资金的扶持,以及新思路、新方法的勇敢尝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16年的重点工作中谈到,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叶成,全国政协委员:这次在这个我们讨论的时候,脱贫的问题大家都提了好多建议和设想,就是水、电、路、通讯,就是做得不到位的,我们这一块政府必须要来投入。
画外音:交通不便是很多贫困地区封闭落后的主要原因,但也正因为交通的封闭,很多贫困地区风光秀美,自然环境保持良好,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叶成委员认为,在通过用旅游产业带动扶贫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种模式,既发展经济,又要保护青山绿水,还要让当地贫困群众获得长久的、可持续的经济回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叶成,全国政协委员:旅游资源都是一个无形资产,都可以通过第三方来评估作价,这样的话,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这一个村有三百户,这三百户就搞一个合作社,用于合作社的评估作价,和一个企业来成立合作公司,就把这个旅游公司做起来,这样的话就是每一年,我们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够分到自己的利润,拿回家去,赚钱和居家两不误,我认为这个办法还是应该在探讨当中,怎么想办法。
陈义龙,全国人大代表:有耕地、有山地的地方,就会有农林业废弃物,每年我们国家农林业废弃物的量大致是12.5亿吨,如果把它作为资源转化,农民可以获得很好的收益,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我们还可以拿出一部分税前利润,专项来帮助贫困人口的家庭的小孩,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一个家庭出一个大学生,这个家庭肯定会脱贫。
主持人:如何在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当中创新思路、打赢脱贫攻坚战呢?代表委员提出了很多新鲜的想法意见和建议,比如说,“十三五规划”也鼓励一些贫困地区对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的方式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再比如说,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资金渠道,还有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采取包干的方式参与扶贫。
陈德,全国政协委员:在资金上压力很大,在技术上,各方面都压力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出台跟多的一些政策,向这些贫困地区、边疆地区进行倾斜,让贫困的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同时要利用我们现代的互联网技术来拓展市场。使农村的贫困人口成为现代农民,这样推动他们走向一个更好的致富路。
画外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李景浩,全国人大代表:按照我们的规划,今年有40%的人口要实现脱贫,明年也是确保35%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后年,也是2018年,剩下的25%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是脱贫攻坚战,这三年是个关键的三年,对这一点我们充满信心,我们一定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胡忠雄,全国人大代表:我们向省人民政府立了军令状,县里面向我们立了军令状,乡镇向县都层层立了军令状,我认为这是种责任,要通过这种责任的倒逼机制,使我们把这项工作抓实,真正地使我们扶贫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个贫困人口的身上去。主持人: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的时候说,他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湖南的十八洞村。在那次考察当中,他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记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精准扶贫是帮助脱贫的科学方法,面对扶贫攻坚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责任。只要党员干部不懈怠,贫苦群众就不会被落下,扶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就一定能被啃下。
第三篇:啃硬骨头:精准扶贫看白银区
啃硬骨头:精准扶贫看白银区
本报记者 高子发 通讯员 高海
这是一组令人瞩目的数字:“十二五”以来,白银区贫困人口由16156人减少到2182人,5年减少贫困人口13974人。2010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623元,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8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实现倍增计划。
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15年将在完成省市核定脱贫计划的基础上,增加526户1718人,预脱贫达到1129户3718人,贫困发生率将下降到3.19%,实现全区整体脱贫。
2015年来,白银区委书记李兰宏、白银区长王琳玺提出的坚定不移落实“六个精准”,结合实际完成攻坚克难的要求,得到了全面落实。白银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在全省的前列,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更近了一步。
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
白银区属于全省17个插花县区之一,虽然贫困面积不大、贫困人口不多、贫困程度不深,但近年来移民搬迁剩下的贫困人口,处于边远偏僻的村社,以老弱病残居多,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相对于国家对“三大片区”的强力扶持,未被纳入扶贫规划的“插花型”贫困县区,又该如何打好扶贫攻坚战呢?
据此,白银区吃透省上制定的“1+17”精准扶贫方案和市委“1+18”精准扶贫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实际,深入调查
民小区和武川移民小区,银馨家园和锦华苑小区保障性住房为分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创造了条件。自2006年实施移民搬迁工程以来,已搬迁入住3224户11697人。加强进城农民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政府增加公益性岗位以及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从事商业零售、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物业管理、房屋装修等行业,确保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武川乡中山村村委会会议室里,墙壁上挂着一幅特殊的“作战图”——中山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览表。表上,中山村的基本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致贫原因、脱贫时序、三年发展规划及发展目标、驻村帮扶组织机构等标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贫困户曾朝军在白银区主要领导的帮扶下建起了散养鸡场,目前散养鸡养殖大棚彩钢房已经完工。他高兴地说:“我现区领导的帮扶让我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去年,武川乡提出了“以进城务工经商服务城市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以天博奶牛养殖公司为龙头发展青储饲料种植农业、以养羊为代表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养殖业”的精准扶贫规划,村民们说,规划切合实际,目标非常明确。武川乡的这种做法,是白银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一个典型样板。
“这个农产品交易市场是精准扶贫项目。”崖渠村党支部书记宣爱平介绍。去年10月,区委书记李兰宏、区长王琳玺实地踏查精准扶贫项目农贸交易市场选址点,询问了规划地块情况,听取了精准扶贫项目规划情况汇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项目确定后推进非常顺利。宣爱平高兴地说,白银大漠风
为了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让领导干部沉到一线,白银区在各乡镇设立了“双联”与扶贫合一的驻村帮扶工作队,达到了行政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同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市区级领导和双联单位联系贫困村的通知》,全区7个贫困村均由2至4名区四班子领导和其他县级干部联系,将领导帮扶精准到建档立卡的7个贫困村,集中力量开展定点、定人、定责帮扶。
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白银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啃下了精准扶贫这块“硬骨头”,打赢了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书写了白银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篇章。
(原载2016年1月18日《甘肃经济日报》一版)
第四篇:空气变好了,环保还有哪些硬骨头要啃?
空气变好了,环保还有哪些“硬骨头”要啃?
优化工 化工产业链优化服务商
找融资、找货源、找技术、找信息?上优化工!靠谱!环境保护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2017年12月21日,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表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李干杰曾用“前所未有”形容这5年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之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从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过去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从2012年的21.38%上升至2016年的22.3%;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
“大气十条”成效显著,减排进入深水区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确定了具体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2017年12月,李干杰表示,2017年是“大气十条”收官之年,设定的重要目标有望全部实现。2017年1月至11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20.4%,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8.2%、31.7%、25.6%,北京市下降35.6%、接近60微克/立方米。秋冬季历来是京津冀地区雾霾较重的时段,为了做好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环境保护部还会同9个部门、6个省市,制定出台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17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比以往有了很大改观,人民群众最直观的感受是蓝天多了。
现北方进入供暖季已一个月有余,以2017年11月河北为例,数据显示,与2016年同期相比,河北污染次数、程度都大幅下降,全省累计PM2.5重污染时段减少1278小时、PM2.5小时峰值浓度降低38.3%。河北2017年秋冬空气质量达到近5年来最好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施“大气十条”成效显著,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从污染源方面看,一是燃煤排放仍然是主要问题;二是控制我国机动车污染仍然需要新的举措;三是非电行业,如钢铁、建材、化工、有色冶金等都是高污染行业;四是农村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加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减排是硬道理。现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进入了攻坚期。原来好减的都减了,剩下没减的都是难减的,是难啃的„硬骨头‟。”郝吉明说,“污染物减排进入了深水区。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中不仅要控制PM2.5,还要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
正如李干杰所说,“我们的攻坚行动,可不是打一次就完,以后几年还会长期地把它坚持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开展的这些专项行动,制定实施的这些措施绝不是„运动式‟,而恰恰是在探索和建立长效机制。” 深入实施“水十条”,有序推进“河长制”
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外发布。这份被称为“水十条”的“行动计划”对加强水环境管理,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做了详细部署。
“水十条”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推进水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路径平台。简言之是希望改变“九龙治水”的局面。“水十条”统筹兼顾各部门职责,各类水体保护要求,搭建平台、凝聚共识,充分调动发挥环保、发改、科技、工业、财政、国土、交通、住建、水利、农业、卫生、海洋等部门力量,开创“九龙”合力、系统治理的新气象。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2017年一年来,河长制有序推进,各地形成了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制度。
意见明确,各级河长肩负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同时,河长制也有严格的督办考核。水利部建立河长制督察制度,派出16个督察组逐省查看,“一省一单”反馈结果和整改意见,并将其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内容。环保部也将河长制考核纳入中央环保督察进一步督促各地整改。全面实施“土十条”,土壤保护预防为主
不同于大气和水污染,土壤污染具有不易察觉、易累积、危害大、治理难的特点,但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仍处于起步阶段,底数不清、技术薄弱,已经严重影响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环保部等部门自2013 年启动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历时3年,于2016年5月正式发布实施,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根据2014 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这次历时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其中,镉、汞、砷、铜等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生态部(土壤环境保护中心)主任王夏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土壤保护来说预防为主是必须始终坚持的优先策略。根据欧美发达国家土壤污染治理经验,污染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的投入比例大致为1∶10∶100,优先保护好优质的土壤是避免后期治理与修复大量投入的关键。“我国土壤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土壤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必须立足国情和发展阶段,充分认识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要坚定打攻坚战的决心,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王夏晖说。中央环保督察两年来成绩显著
在众多环境数据持续向好的背后,中央环保督察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央环保督察2016年1月在河北开展试点,至2017年8月,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已完成进驻四川、吉林等8省份。2017年12月底,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启动,陆续向吉林等8省份反馈督察意见。至此,从2016年到2017年两年的时间,中央环保督察完成了对全国31省份的覆盖,问责人数超过1.8万。对于中央环保督察的效果,李干杰部长用“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加以概括。
其实,环保监察本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常态,但开启中央环保督察,却令许多省份倍感压力。传统的环保监察,即使是跨区域监察,对象也只是企业,虽然能够查到污染问题,但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点源监管,解决的是局部问题,而且经常是“监察一走污染又来”。
“一个问题,举报多次,虽然是不同层级处理,但最终都会转回地方,而地方的„土政策‟、领导的武断决策、人情关系都会直接影响到问题的解决,所以一个问题过了几年,还是问题。”一位环保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中央环保督察,从环保部门牵头到中央主导,从以查企业为主转变为“查督并举,以督政为主”,被看作是我国环境监管模式的重大变革。
中央环保督察的力度究竟有多大?以2017年8至9月涉及8个省份的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为例,根据2017年12月底公布的情况,督察组交办的40706件环境问题举报已基本办结,共立案处罚10806家,罚款54759万元;立案侦查335件,拘留424人;约谈4855人,问责6471人。环保督察还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李干杰表示,很多地方把中央环保督察当成推动绿色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很好契机和动力,借此机会加强企业的污染防治,内化环境成本,让守法企业有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尤其是整治那些散、乱、污企业,比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地方突出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针对未来是否有“督察走了,污染回来了”的问题,李干杰表示,2017年年底或2018年年初,要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问题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
2017年12月底,环保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2018年拟对第一轮督察开展“回头看”。
第五篇: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改革开放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1日 08:00 来源:《求是》 期号:2013/03 作者:荆 棘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过35年的扬帆远行,已经驶入了激流涌动、暗礁密布的深水区。环顾发展环境,展望改革方向,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风险和挑战。怎么办?总书记的回答掷地有声:“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不惧艰难险阻,勇于深化改革开放的巨大政治勇气与历史担当。
深化改革难,难在哪里?
事非经过不知难。我国的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非易事,但整体上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一个先易后难的过程:先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最薄弱的农村开始,逐渐向城市和工业企业推进,并由单项突破向综合改革推进。实践证明,渐进式改革可以降低改革阻力,有利于社会稳定,是中国社会制度与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涉及政府职能等领域难度较大的改革任务留在了后面,改革越向深层次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关系就越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前遗留下来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固化,它们与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盘根错节,使得改革日益呈现全局性、综合性特征。越是前行,改革措施之间的关联性就越强,任何单项改革都可能牵涉其他领域,已经很难划清纯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或是社会体制的改革边界。这就要求我们深化改革时,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政策与措施的相互配套,努力做到统筹谋划、协调推进。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由于渐进式改革的累积效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还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特别是缺乏有效外部约束时,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拥有的资源越多,政府官员被利益俘获的风险就越大,更容易扭曲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功能,抑制个人和企业等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与活力。当前,深化改革开放碰到的硬骨头,硬就硬在能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成为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实现,是对党和政府政治勇气与智慧的严峻考验。
说到底,改革的进程就是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过程,必然要触及现有制度结构下的既得利益。改革初期,我国社会结构比较简单,人们的利益诉求基本一致,改革收益明显并具有普惠性质,改革举措容易凝聚人心。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竞争趋向激烈,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一项改革方案的推出与实施很难符合各个群体的全部利益诉求,很可能是有人受益,有人少受益、有些人不受益甚至受损。应当承认,由于改革的不到位和利益协调机制的不完善,一些弱势群体拥有的经济社会资源匮乏,获得的经济发展机会减少,享受到的改革发展成果较少,在经济社会发生转型和变革过程中利益容易受到损害;而另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过程中获得了较多利益,占据了有利的社会地位。换句话说,改革的深入,一方面必然创造出新的红利,另一方面也会对现存利益结构进行再调整,必然要更加注重政策措施的均衡性。
从总体上说,我国现存利益结构是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关联的。在这个利益构成中,其主体部分是合法形成的合理利益,如那些完全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资本投入致富的人;有些是合法形成的不合理既得利益,如那些利用不规则的市场机会暴富起来的人,或者通过对某些资源的垄断而获得过高收益的人;还有一些是不合法形成的不当利益,如那些通过特权、腐败等手段获取非法所得的人。这些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出现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工等困难群众利益难以维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公共政策没有及时调整,使社会收益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固化现象。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是要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利益分配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因此,能否打破利益固化形成的藩篱,能否坚定推进那些使人民群众受益更大、更持久、得到实惠更多的改革举措,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能否涉过深水区的关键。
再硬的骨头,也得啃
改革不能绕路走,也没有成规可循。改革越是深化,风险与阻力就越大,但这不是停顿下来的理由。因为,停滞不前,不仅会使以往的改革成果消失殆尽,更会使拖延改革带来的问题丛生累积,断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深化改革,不进则退,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坚定信念,更应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与行动。
改革开放是在不断创造性实践中逐步转变人们的观念、打消人们的疑虑、激发人们投身改革事业中推进的。深化改革仍然要把顶层设计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调动地方、基层的积极性,要把改革的目的、方向告诉大家,引导人们参与进来。要及时纠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人们最关心的改革发展成果是否得以公正公平分配、腐败现象能否得到有效遏制等等,这些已经成为人们评价改革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天的改革已进入传统体制的深层领域,改革措施的涉及面越来越广,改革收益逐步下降并在短期内难以显现,再也不能期求“一改就灵”、“一抓见效”,再也不能企望通过一场改革就能够很快解决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事实上,存量改革与综合性改革,需要假以时日,很难立竿见影。这就需要整个社会对改革的预期作出相应调整,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准备。我们要善于从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对于深化改革的渴望、或者焦虑、甚或是质疑的各种复杂情绪中,感悟人们对改革的关注,进而透过这种种关注读懂大部分人对深化改革的期待,对实现中国梦的企盼。这,就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大公约数”,是将中国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力量所在。
改革开放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也是基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而作出的判断与应对。改革开放,使我们以大国的担当,按照通行规则参与国际事务,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充分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中国增长奇迹的同时,也使我们与整个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环球同此凉热。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可以分享,危机也会波及。仍在不断发酵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增长屡屡受累。整体趋紧的世界经济环境,缩短了我们解决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的“窗口期”。特别是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发展进步,发达国家一统天下的传统格局已经打破,这不仅引发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探讨,也带来了中国威胁、中国崩溃的攻讦,“遏制中国”、“围堵中国”的论调不绝于耳,甚至在我国周边带来安全挑战。这些,都使我们从容解决一些棘手问题的空间与余地大大缩小,都更增添了中国持续健康发展的困难与挑战。对此,没有退路,更不能逃避,“爱拼才会赢”,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惟此才能强国富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有信心,就必能攻坚克难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没有捷径可走,更不能幻想顺水顺风到达彼岸。今天的改革开放,同以往相比,我们面对着更大的压力、更多的阻力,面临着许多新的、不曾遇到过的风险。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风险共生。今日的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我们已经具备了战胜风险和挑战的强大基础和有力支撑。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进步,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和知识财富,中国经济社会抗风险的能力空前提高;在30多年改革发展历练中,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形成了把握时机推动改革的政治智慧,熟练掌握了将改革目标与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有效方法;党在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可遵循的制度框架,做好了指导实践的理论准备。只要我们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努力做到让最大多数人充分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与成果,有效促进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就一定能够化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困难与风险,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的深度决定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更决定着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度。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共产党是居安思危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越是在风险面前越具有大无畏的政治胆气,越是在困难面前越具有攻坚克难的精神,越是在危急时刻越具有沉着冷静的政治智慧。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勇敢、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必将以大无畏的精神高扬思想解放旗帜,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与利益固化的樊篱,聚合起协调改革的正能量,攻坚克难,一往无前!
责任编辑:王兆斌 郭斐然网站编辑:
相关文章
深化改革不停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深化改革须突破既有利益格局制约
深化改革需要胆识 李义平: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全民素质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伟大觉醒·伟大奋斗·伟大接力
改革开放:党的伟大觉醒与伟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