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目 录
一、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定涵义及特点-----------------------1
(一)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定涵义-----------------------1
(二)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点---------------------------2
二、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4
(一)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4
(二)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9 参考文献----------------12
内 容 摘 要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正面影响: 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经济变革促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有消极影响: 大学生内化主导文化出现障碍; 政治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 政治责任意识淡漠,诚信观念淡化和政治心理发展不平衡等。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目标在于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并不断地把外来文明积极成果为我所用,更是社会变革过程中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他们的政治人格内涵体现着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改革的进程,紧紧维系着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命运,改革每前进一步,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就前进一步,因此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与改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必然随之而发展,当今中国社会变革促进了他们政治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总体上看大学生们的政治思想走势同社会发展步法比较协调,政治观念上,呈乐观上进的态势,使大学生争取民主权利的愿望已渐趋强烈,政治实践能力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社会变革;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23目标,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与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逐步提高,政治参与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例如: 关心国家政策,请愿示威、与政府要员对话、积极参加选举活动等。
当代大学生从他们出生后,就无可选择地被置于社会变革之中,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社会政治变革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个性的发展水平与趋向。
第三,社会主体观念形态的更新
观念意识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起支配作用的一种精神动力。这种观念意识产生于现实社会,是现实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同时,它又是指导和激励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参与某种实践的重要思想根据。社会变革使得社会主体的观念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大学生无论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生命进程中的高峰期,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反对保守,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他们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在改革中呈现多元化和实用化趋势。”
二、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着重大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一)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第一,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与改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政治就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全部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政治的制约,也不能不受政治因素的各方面的影响。我国的社会政治变革主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而使我国的政治体制向高度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中国,“三个代表”集中体现着政治目标的价值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集中实现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传承社会主导政治文化,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人,即拥有一种稳定的政治心理、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信仰,形成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和产生一定的政治行为,从社会人成为政治人。
社会主义民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我国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政治体系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内驱力,是大学生政治心理的沉积,主要指大学生对政治事件、政治活动等的一种心理感受和好恶倾向。良性的政治情感表现为对祖国、对人民、对党、对集体的热爱。如1999年5月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时,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方式声讨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
再如大学生对我们党内存在的某些腐败问题深恶痛绝。大学生政治情感的表现比其他公民更为强烈,是政治社会化的产物,政治情感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行为,是政治教育和政治影响的结果,他们的政治思想不断走向成熟。
改革的进程,紧紧维系着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命运,改革每前进一步,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就前进一步,因此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第二,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性质是由他们所处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其发展水平归根到底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不仅政治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而且作为政治制度基础的经济制度、经济关系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给社会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使社会经济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的经济环境的变化既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外部的物质技术条件,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要求。
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必然随之而发展,当今中国社会变革促进了他们政治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首先,大学生思想解放,富有政治上的开拓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期禁锢中国人思想的桎梏被打破,使大学生们拓宽了视野,他们比以前的大学生思想更为解放,很少受到传统观念或传统思维模式的羁绊,富有开拓精神。
1997年满怀欣喜欢庆香港回归,洗雪百年耻辱;1998年为数百万军民抗洪救灾的事迹所感动,大学生们纷纷捐款捐物、参与抗洪; 1999年为50年国庆兴高采烈,喜迎澳门回归; 而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大使馆时,大学生们群情激愤、同仇敌忾,有组织的上街游行,强烈谴责这一野蛮行径; 2001年大学生欣喜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轨道; 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令大学生感到欢欣鼓舞; 2003年大学生同全国人民一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了非典病魔,同时为我国首次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2004年我国奥运健儿在雅典再创佳绩,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二的历史最佳成绩,大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向奥运健儿学习,为国争光;2006年我国再次成功发射航天飞船,扬了国威,大学生为此感到精神振奋。大学生对国家重大事件的关注充分表明了大学生以国家、民族为本位的政治意识的积极高涨,也体现了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
其次,大学生坚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世人瞩目,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78年到2004 年的26 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 亿美元增长到16494 亿美元,年均增长914%, 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地位正不断增强。大学生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和辉煌的业绩中,切身体会到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已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与此同时,他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极为关注,他们积极参加竞争就是为了争得一席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以期自我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对自我价值主体地位的确认,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大学生争取民主权利的愿望已渐趋强烈,政治实践能力也随之提高,更趋于理性与务实化。
(二)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在社会变革时期,市场机制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却相对被动和滞后,部分政治权力利用市场的弱点,对经济生活进行非正常的渗透,社会上的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困惑和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现实政治失望,对政治教育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也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思维定势,对正确的思想听不进去,对正确的政治要求表示反感,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内化主导文化出现障碍
党和国家希望通过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将我国的主导政治文化传播给大学生,使之形成相对稳定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群体分配的差距拉大,价值观念多元化,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反差,使大学生在政治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和困惑大为增多。大学校园内提倡的高水平政治道德规范与社会上低水准的政治道德行为的反差,理想教育的完善与社会现实的反差,自身思想政治道德认识的
01112 [ 3 ] 程颖;社会变革对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现代教育科学。
[ 4 ] 陈秉公;1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工作体系,吉林教育出版社。
[ 5 ] 陈会昌;德育忧思,华文出版社。[ 6 ] 孙俊三;教育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 7 ] 邓小平文选(第3卷)。
[ 8 ] 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光明日报第2版。[ 9 ] 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 10 ] 张建文;云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
[ 11 ] 楼军江;2001年上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思想理论教育。
第二篇: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关于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社会化的思考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政治意识增强了,对世事、对国事日益关注。我们党敏锐地觉察到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将其提到与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同一高度。无疑,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文明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
标就是使我国公民顺利进行政治社会化。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占了绝大部分,农民的政治社会化进行得如何,关系到农村社区的稳定与发展。研究农民的政治社会化,对促进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民主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政治社会化,“指的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具体讲,政治社会化过程是政治系统“凭借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公民灌输政治信息,使公民逐步形成政治思维和行为基本模式的过程与公民逐步学习和接受被现存的政治体系所肯定和推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获得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形成特定的政治思维和政治行为模式的过程,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过程,它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途径虽然有很多种,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在现代信息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它在农民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影响社会和人们生活的重要力量,对于农民而言,这种力量更是显而易见,是农民政治社会化的主导力量。据着关调查,有73%的农民经常收听广播,阅读报刊杂志;有64 %农民经常看电影。在大众传媒的冲击下,当代中国农民正经受着瞬息万变的信息革命的洗礼,其社会参与意识日益增强。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较之以前已有很大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如何发挥大众传媒在农民政治社会化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消除其不利影响,是我国现阶段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社会化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在信息时代,农民接触得最多的是大众传媒,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来了解外面世界,获取信息。不断进行自我的社会化。大众传媒在农民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是其他途径不可比拟的,直接而强有力的影响着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有:
1、大众传媒是农民获取政治知识、政治技能的重要渠道。大众传媒主要指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尽管有的农村地区已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大多数农村仍然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与大众传媒接触得最多的是电视,大部分农民农闲时期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农民主要是通过电视的新闻联播、晚间新闻和地方新闻等频道来了解、获取政治知识、关心国家大事。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与人们的生活如影随形,可见,农民的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及政治生活方式基本上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取的。
2.大众传媒向农民传播政治观念,影响他们的政治态度。传播学的有关实证研究表明,传媒可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对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年来说,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更大。美国传播学者桑德拉·波·罗基奇和她的丈夫,社会学家密尔顿·罗基奇就传媒的内容对人们的价值观的影响做了专门的研究,发现电视媒介具有影响人们价值观的潜力,后进一步总结发现传媒接触会导致价值观的变化。
在我国,大众传媒是我们政府的喉舌,是社会舆论的控制机关,是政策的“传声筒”。大众传媒传播政治信息的同时是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的,它总是引导人们向国家倡导的价值观靠拢。农民的综合素质总体上还是不容乐观的,但正是这样,他们对大众传媒的信任度较高,认为政府宣传的大多是对的。因此,根据涵化理论,大众传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的政治观念,从而使他们形成大致与社会趋同的政治价值观。
3.大众传媒是农民政治表达的渠道之一。随着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近年来,不时见到报上刊登有关农民写信给报社反映农村不正之风或“假药坑农”事件,也有的向地方电视台反映。可见,农民的寻求保护意识增强,政治技能提高了。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表达、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是农民凭借大众传媒而发挥的部分舆论监督功能。农民通过大众传媒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是一种政治经历,是一种政治实践过程。经过实践,便会巩固自己原有的政治观,内化为社会认同的政治规范。
由此可见,大众传媒不仅传授农民政治知识、政治技能,还宣传我们党的政治价值观,使农民接受政治教化,实现从自然人向政治人过渡。
(二)大众传媒在农民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和电视以及继它们以后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扩大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且越来越具有不可抗拒性,不可控制性。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大众传媒在引导农民政治社会化的方面并不是全能的,它本身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农民政治社会化的方面。
大从传媒作为农民政治社会化主要渠道的作用未能较好地发挥,农民的政治信息获取困难。农民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是大众传媒,但这方面的状况不容乐观。据CSM媒介研究2007年调查显示,农村仅有12%左右的人家拥有收音机,收听设备的普及率及收听率非常低,被调查对象中90%以上的人表示在半年内没有接触过广播媒体,虽然CSM媒体研究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家庭电视机的拥有量是96.36%。2006年全国农村实施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后,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在某些地方,虽然拥有了电视机,但入户安装费、收视费的收取会限制部分农民对电视信息的需求,政治信息闭塞问题仍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政治社会化程度高的基本前提是社会成员政治知识的丰富和政治信息的通畅,在此基础上才会产生政治系统传输的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行为模式选择。
1、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信息的传递往往会使农民的道德意识扭曲,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偏差。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传媒不顾职业道德,不顾某些广告的夸张性,极力报道一些吃喝享乐性质的广告。农民的生活原本就比较单调、淳朴,他们的辨别力、自控力较差,容易形成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大众传媒精芜混杂的信息,有些宣传封建、迷信的信息会造成农民自我迷失、社会不适等状态;西方思潮的涌进,也使农民的价值观偏离我国所倡导的价值观方向;带有暴力、色情的影视媒体和网站的泛滥,使农民无所适从,他们的可塑性、模仿性强,近年来农村青年犯罪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在其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新闻媒体并不仅仅针对农民而设,要求受众的文化层次较高。虽然我国农村教育有了很大改进,但农村地区文盲、半文盲仍然很多,尤其是近年来“读书无用论”的回流,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考上大学也没用”的思想在当前农村较突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在全国12.95亿人口中,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总人口的39.1%,小学文化程度的为42.8%,15岁以上的文盲率达到8.3%,中国有文盲8507万,90%在农村。农村文化素质偏低的结果是,农民根本不看或看不懂报纸、电视新闻,对于互联网更是接触不多,对于电视新闻和国家政策法规一知半解,在较少受到社会专门教育机构政治灌输的前提下,政治认知匮乏,政治情感和政治心理揣摩感性化。可见,农民青年的素质低下是接受大众传媒政治信息传播的极大障碍。
3、大众传媒报道的多是离农民日常生活遥远的政治事件,关于农民日常生活方面的报道太少。“只有在人们生活所在地区发生的事情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才有新闻价值”(麦道格尔),农民关心的是自己身边发生或熟悉的事件,并会投入感情关注。对与自己无关或太遥远的事件往往不会有多大的热情。可见,新闻内容与农民生活联系不紧密也是造成农民疏离新闻的原因。
4、目前假新闻的泛滥使农民对媒体产生了不信任感。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权威性的报纸还是地方报纸,有时都会或多或少夸大事实,假新闻时有出现。笔者所熟悉的广西某村一个村民养了几只鹅,该地方政府为了表现政绩,在地方报纸上过分夸大事实,宣传该村已经形成了养鹅规模,要如何学习该村的养鹅技术等等。该村的村民看到了之后啼笑皆非,至今,青年们仍在把此事当成一个笑话来谈论。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小事,但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试想,农民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小小事之后,还有多少人会相信电台、报纸所报道的国家大政方针、思想路线?新闻本身最大的特性就是真实性,一旦偏离了这个特性,新闻也就不成其为新闻了。不但会误导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农民,更会伤害农民的政治心理,使农民产生政治冷漠感。
三、对策和建议
基于上述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社会化的重大影响和其本身的不利方面,我们拟提出如下对策:
(一)政府要扶持大众传媒进入农村市场,进一步开通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了有效地遏制大众传媒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恶性循环,政府不仅需要扶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适当的扶持。在竞争中,大众传媒为了求生存、图发展,不得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吸引巨额的广告是最便捷有效的途径。由于农村的贫穷,以农民为对象的媒体广告来源远不如以城市为对象的媒体。因此,为了鼓励传媒多关注农村、农民,方便传媒向农村市场进军,政府就必须出面对以农村、农民为对象的媒体进行必要的扶持,利于他们享有与以城市为对象的媒体同样的发展条件,使他们在拓展了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让农民在获取信息方面得到实惠。
政府一方面必须对以农村、农民为对象的媒体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通过注入大量的资金及使用其他经济手段,对传媒企业进行直接资助。对于传媒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如采、编、发行等及时注入资金,使传媒的运作畅通,使在自身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使农民得到实惠,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质量的信息服务,从而有效地解决农民的信息贫困。另外,政府也可以直接出面办一些媒体,增设专门面向农村的农业频道。另一方面在制定经济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时,对这些传媒企业加以间接资助。众所周知,媒体的发行环节是极其薄弱的,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常面临资金不足等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直接投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对以农村、农民为对象的媒体更是如此。所以,政府可以出面为这些媒体的发行销售部门创造优惠条件,对其进行间接的资金资助。比如,减少贷款的各种烦琐的手续程序,降低贷款的进入门槛,适当降低贷款利率,从税收政策方面给其优惠政策等,在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媒体转入到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行列中,使其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大农民教育改革的力度,坚决贯彻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综合素质越高。有研究证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政治素质普遍也较高。国内外许多关于政治文化、政治素质的研究也表明人的受教育程度跟他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和能力是成正比的。不但如此,受教育程度与信息的接受能力也是成正比的,教育程度越高,对新闻就越关注,对政策的理解就更透彻。可见,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是使他们政治社会化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利用大众传媒引导农民政治社会化的前提条件。
(三)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会越强。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涉及到自身利益的问题时,人们往往会特别关注,尤其是有着几千年“小农思想”传统的农民。而农村政治社会化过程,首先是政治信息的传递过程,这种政治信息多大部分能为农民内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或者这种政治信息的传播能否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当前农民的收入仍然不高,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已有所怨言,尤其是农村青年,他们与外界接触得多些,思想开放些,渴望过现代化的生活,更愿意参与社会生活。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农民的社会参与意识更强。据有关调查,农村青年对政治愈来愈关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青年的政治参与意识、参与知识和技能都要比欠发达地区的青年高得多。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我国农村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以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参与知识和技能。
(四)新闻媒体自身也应有所改革。应在真实性、贴近性和针对性上做文章,新闻报道地方化,注意报道当地发生的事件和人物。当前“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国家高级决策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实质性的政策、方针,各行各业也都对“三农”问题表现出关注,农民更是投以热切的期待,他们对当前广大农村发生的一系列变革诸如基层民主改革、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税费改革、农资补贴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希望能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因此,大众传媒应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时,与发生在农民们身边的实结合起来,与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相结合,与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相结合,使农民能切实感受到我们党的政策是“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例如宣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时,将其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表现出“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利益”究竟是怎么在平常小事中来体现的。只有把报道贴近农村生活、贴近普通民众,在受众的心理感受和生活经历上有很大的接近性,才会吸引农民朋友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主动走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境界,跳出小农“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怪圈。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和传授农民政治知识、技能,内化他们政治价值观的功能,为他们提供政治参与的渠道。
大众传媒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是政治社会化的非同寻常的手段,费雷德·雷格斯蒂这样说:一个人对大众传媒长期注意的结果,可能会不自觉地逐渐形成关于政治体系基本原理的意识。一些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学者还探讨了大众传播对人的心理的长期积累性影响,认为大众传播对人们的心理的影响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而且这种效果不是突然之间发生的,而是一个由浅到深,由弱到强的累积过程。总之,大众传媒对政治社会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在农民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农村政治社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单独通过大众传媒来加强其政治社会化是不现实的,只有将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等几种途径结合起来,才会很好地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效果。可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大众传媒在农民的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作为世界四大 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 影响,举世罕见。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独特的地理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文化,也就对中国的发展和人文历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养育人的肉体,更滋养人的精神和灵魂。中国的传统 文化是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的综合结果。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注重道德修养。修身是立身之道,也是立国之道,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 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其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是实现人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 统一及协调发展。孔子的儒家学说,确定以“仁”为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以 “礼”为行为规范的道德模式,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实现定位在对他人、对群 体、对社会的关爱和奉献上。这一传统的积极意义在于造就了无数个像范仲淹那 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士仁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极 为深远的影响。这些优秀道德规范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仁的思想是有古代的大教育加大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他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多大的重视,但在今天看来,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都长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仁者,爱人”,儒家思想首先强调家庭内部的和睦有序,强调家庭内部的父子兄弟的有序关系。儒家思想还把家庭内部的感情 交流推广到整个社会的人际交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爱护。“己所不 欲,勿施与人,”在社会交往中,儒家思想强调换位思考,从别人的立场为对方 考虑,这是人际交往的理想境界,是我们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要求“克己复 礼为仁” 孔子的“仁”与“礼”是紧密联系的。“礼”是指统治制度,包括各 种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些特性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会出现一些以前社会所没有的特性。但是,无论社会是怎么发展,有些东西在人的内心是永恒的,历史的思想我们可以按照当今的时代背景重新加以解释,它也能发挥时代的光芒。在现阶段中国社会政治发展阶段中对孔子仁的思想采取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的态度,可以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提倡“天人合 一”,即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在尊重与保护自然中谋生存,求发展。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 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扬“和为贵”、“和 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为此,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存、共生、共赢的“和合”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中华文明自上古诞生之日起,就如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绵延至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 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
一个民族的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 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估量。而传统文化正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所以我 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是要 弘扬爱国主义,这是民族魂。诸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 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等等。在市场经济的 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这些民族精神的精华,必须通过认真的梳理、挖掘,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热情,“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 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四篇: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教育社会学》结课论文
学院: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班级:2009级社会学汉语授课班
题目: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社团的调查
专业:社会学
学号:2009110413
5姓名:冯开明
2011年12月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社团的调查
内容摘要:通过对赵志刚、朱城等学者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后,笔者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对其学生社团的类型及其对学生社会化的内容进行了研究调查,调查发现,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个性社会化等影响较为显著。关键词:学生社团大学生社会化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日益开放走向现代化。面对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大学生能否客观的认识,并顺利地完成社会化,成为大学生大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成为高校教育者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与此同时,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社团逐渐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影响源之一。
一、已有研究
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因不同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呈现不同的形态及其内涵。在国内高校广泛存在的学生社团组织,是这些高校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沉淀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繁荣发展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
1、问题与对策研究
在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方面,更多的学者注重表面问题,从宏观的角度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结出普遍的、宏观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是为政府、学校党政机构的谋划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赵志刚、梁志曾专门撰文宏观地对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进行现状分析,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较为详细地阐述,文章指出,现今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主要问题有四点: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不够,缺乏吸引力与影响力;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发展不平衡;经费不足。这些问题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笔者认为文章在挖掘的深度上还是不够细致,侧重强调宏观的现象,同时文章中透露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悲观情绪。
2、行政化与社团法律地位研究
韩山师范学院王庆雨《高等院校行政化的思考》一文对现今高等院校行政化现象普遍存在进行深度解剖,对高校学生社团内部的“仿行政化”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给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者可以从社团管理机制及其运行模式进行研究。南通大学朱城《从学生社团的法律地位探讨学生社团工作的新格局》一文从法律的角度理顺学生社团关系,探讨今后学生社团工作的新格局,使学生社团在法律的保护下开展活动。笔者认为,朱城先生的切入点过于宏观,看似实用却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解剖并不够透彻。无论是对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持一种乐观态度,还是持一种悲观态度,大多数研究者过于关注学生社团组织的宏观分析,以现状分析、管理弊端、管理对策、法律地位等内容作为切入点,而忽视了社团成员在社团活动中所经历的社会化过程。本文尝试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考察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社团为背景的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尝试弥补以往研究中的缺憾。
二、研究方法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社会化是一种个体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而言,校园文化便成为影响其社会化的重
要因素。因此,作为校园文化主要载体的学生社团无疑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深刻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研究数量不多,并且局限于分析社团建设的重要性,未能深入探讨社团如何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性问题,进而无法找到有效指导社团建设的实践途径。
2、概念操作化
在最初一般的意义上,社会化指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本文借鉴郑杭生对社会化的整合定义,认为“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文化的过程。①”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大学生的主体是青年,因此大学生社会化实质上属于青年社会化。“青年社会化是指青年在童年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接受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行为规范,获得社会成员资格的社会性发展过程。②”对于青年群体中智力层次较高的大学生而言,一方面要完善人格,内化社会规范,习得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对社会结构产生作用的过程③。
现如今,校园文化的主力军是学生社团,因此,学生社团对建设校风、学风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是指那些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目的、利益或其他共同特征的在校大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形式自主组织起来的群体性学生团体④。在社团内,学生通过各种互动形式,对其自身及他人社会化产生相应作用。因此,本文在此讨论的是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并将大学生社会化操作化为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角色社会化和个性社会化四个维度。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所属的社团及其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法和问卷法收集资料。调查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从经共青团内蒙古师范大学委员会审批的34个正式社团中抽取四个社团——旅行者协会、青年爱国协会、助教协会、英语沙龙协会,未经团委审批的社团中抽取一个社团——日新读书会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同时,本研究辅助以访谈,从而为探讨分析提供更为深入地资料。考虑到目前社团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依赖于两方面,即社团内部和外部结构以及个体参与卷入程度,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学生在社团中的职务对其社会化程度的影响;(2)社团类型对学生社会化程度的影响;
(3)社团组织承诺度对学生社会化程度的影响。
三、结果与分析
1、社团职务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1)对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道德社会化是指人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伦理,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⑤。调查发现,大学生是否在社团担任干部对其道德社会化有显著影响,在对旅行者协会与日新读书会所有成员的问卷调查显示,旅行者协会部长及以上干部和日新读书会部长及以上干部共23人在对雷锋精神、人性看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看法等方面理解得更为透彻,在叙述的过程中更注重重点,因此能得出社团干部的道德认知水平高于普通会员。同时,在道德行为方面,社团干部表示会很积极地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并且有过制止的行为,而普通部员却更加在乎的是自身的建设,对不文明行为中的过激举动会产生畏怯的想法。①
②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李凤兰,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
③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社会心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④ 马健生,滕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流变,比较教育研究,2006
⑤ 金诚,邓和平。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生成机制及其特性,教育探索,2007
(2)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政治社会化是指处在一定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个人,逐渐学会被现有政治制度接受和采用的规范,并在影响和改造政治社会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执政态度和政治信念的实践过程⑥。大学生是否担任社团职务对其政治态度有显著影响,担任社团干部的学生在关于对待日本的态度上更加理性,提出“铭记历史,展望未来”,而普通会员会脱口而出“日本鬼子”等词眼,很明显在政治态度上表现出了不成熟的特征。同时,学生社团干部在学校范围内更有利于接触学校党团机构,对党团机构营造出来的政治氛围所感染,逐渐学会了政治规范,树立了较为牢固的共产主义政治信念。
(3)对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角色社会化是指角色的内化,即主体通过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学习,接受社会化教化,将社会对角色的期待和社会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转化为自身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和状态⑦。在调查中,学生是否担任社团职务对其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原因可能是因为目前越来越多的社会化途径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角色社会化进行了替补,“对青少年时期‘未成年人角色’进行了预演。⑧”如社会兼职是大学生对工作角色的一种预演等。
(4)对个性社会化的影响
个性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社会的独特性的过程⑨。它包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和知识技能三个方面。担任社团干部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更好,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般来说,担任社团干部的学生较之于其他学生有丰富的经验与阅历,比较恰当地处理理想与现实二者之间的关系,他们“站在现实基础上对待理想,追求理想。⑩”调查发现,在遇到挫折或棘手的事情时,担任社团干部的学生中55.7%能够很好的自我控制,普通会员中只有45.6%能够很好的自我控制。
2、社团类型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笔者通过对经共青团内蒙古师范大学委员会审批的大学生社团进行统计与分析,将社团氛围四个类型:专业学术型,如青城文学社、英语沙龙协会等;兴趣爱好型,武术协会、国球联盟等;文体娱乐型,爱乐社团、氧化镁舞团等;社会公益型,如助教协会、爱心服务队等。
笔者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学生对社团类型的选择往往与其加入社团的动机相一致。参加专业学术型社团的学生希望能促进专业的学习、加深理论研究或锻炼自己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参加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学生希望在课余做些自己喜爱的事情、发挥个性特长或培养一技之长;参加文体娱乐型社团的学生实际也是出于一种爱好,但带有健身和全面发展的愿望;参加社会公益型社团的学生希望更全面地接触和了解社会、为社会服务。
但是在访谈中,笔者也发现,有部分学生在选择社团类型时并不存在特定的动机,只是觉得生活空虚、学习乏味,想借助社团生活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这部分学生对所参加的社团类型基本不作挑选,视参与的时机而定,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
尽管社团类型与学生参与社团的初衷各不相同,但是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换言之,不同类型的社团对个体的社会化依然产生不同的影响。
专业学术型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在个性社会化方面,参加专业学生型社团的学生,其专业理论掌握更好,总的学习成绩也更好,这种结论笔者主要是通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团委审批的英语沙龙协会的访谈得出。在角色社会化方面,参加专业学术型社团的学生对“社会人”这一角色要求认识更清,更加具有团队协作意识。⑥
⑦ 宋建新,论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教育与职业,2006江福才,角色社会化视角中的青年政治心理培育,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
⑧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⑨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⑩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3兴趣爱好型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体现更为突出、多样,青年爱国协会通过对会员宣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想,其会员在政治社会化方面更为彻底,对于有关国家利益、国家荣誉问题表现得更为兴奋。国球联盟协会通过对会员进行乒乓球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强化了其知识技能,促进了会员的个性社会化。
文体娱乐型社团与兴趣爱好型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基本相似,因为二者本质上同属于兴趣爱好,唯一不同的是,文体娱乐型社团对会员个性的塑造更为突出,对会员个性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社会公益型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社会化方面,参加社会公益型社团的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更高,道德行为更符合道德规范。在道德认知方面,在对助教协会全体成员的调查中发现,43.3%的人对“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相互利用”持不赞同的态度。在道德行为方面,49.3%的人基本上没有在休息时间在寝室大声喧哗,超过50%的人有过献血的行为。
3、社团组织承诺度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社团组织承诺度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加里·贝克尔最早提出,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的程度11。学生对社团的组织承诺度反映了学生对社团的认同和投入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社团有较高的组织承诺度,其表现在已经加入社团的学生极少有人产生退会的念头,每次社团例会或活动,基本上没有无故旷会或不参加活动者。因此,组织承诺度对大学生社会化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对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取决于大学生个体参与社团的深度。调查表明,社团参与程度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私人领域,社团活动和互动频率高的学生不会私自翻阅他人物品,对社团本有的规章制度具有深刻的认同与接纳。
(2)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在参加社团的学生中,参加社团活动越多的学生对现有的政治体制的情感和态度越积极,在政治参与方面,与社团其他成员交往频繁的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和政治新闻。
(3)对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表现为角色的扮演过程12,而角色的认知又是角色扮演的前提。高校学生社团由于其活动的开放性和社会性,使得大学生有了不断接触社会的机会。在这过程中,大学生活的了作为成年人角色的基本常识、社会人必备的能力等要素。经常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其对人生目标的认识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在角色行为方面,社团参与程度深的学生,其角色行为更符合社会的角色要求和期望。
(4)对个性社会化的影响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核心,是自我检验和自我调节的基础13。学生社团作为同辈群体结成的“民间自治组织”,在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时的主动性与容纳性。首先,在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方面,社团参与程度高的学生会在新的机会或环境中积极主动结识他人。其次,在人际交往的容纳性方面,社团参与程度高的学生不会因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而沉默寡言,反而会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因此,组织承诺度高的社团成员愿意为社团活动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更善于抓住机会、接受挑战、得到锻炼、从而促进自己社会化过程。11
12李继兵,站在先进文化的高度引导学生社团建设,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顾志勇,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角色社会化中的功能分析,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13李凤兰,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
四、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社团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由于仍然处于发展不完善的阶段,社团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影响是不平衡的。在文章中,笔者综合已有的研究,运用自身的优越条件,深入内蒙古师范大学部分社团,通过对总体印象的概括,结合部分学者的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然而,笔者认为,文章不足之处明显,运用的数据证明较少,同时缺乏思辨性,选取的调查对象过于典型。但是,总而言之,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对以后学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李凤兰,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3、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社会心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马健生,滕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流变,比较教育研究,20065、金诚,邓和平。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生成机制及其特性,教育探索,20076、宋建新,论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教育与职业,20067、江福才,角色社会化视角中的青年政治心理培育,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8、刘文霞,个性教育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9、李继兵,站在先进文化的高度引导学生社团建设,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10、顾志勇,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角色社会化中的功能分析,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1、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五篇:浅议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浅议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20092217蒋杰慧
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洪流,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人把互联网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但它绝非传统三大媒体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简单翻版,可能会超过传统的大众传媒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体。更有专家指出互联网的影响可以和蒸汽机的发明相比拟,将使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社会转化为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信息社会。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所引发的不仅仅是一场突飞猛进的信息革命,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社会变革。
互联网的影响首先是从消费环节开始,进而渗透到生产领域和管理控制的全过程,不论对产业结构调整、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对降低商务成本、提高集约化水平等,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架起了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和行政运转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推动了政府管理模式从管治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有人研究发现,网络的使用时间与人们对公共活动和公民志愿活动的参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据统计,仅电子政务一项,1992年至1996年美国员工就减少了24万,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简化了3.1万页行政法规。但是在网络时代,网络不仅是一种信息,更是一种新的资源,一种科学技术的力量,一个强大的生产力,一个重要的政治资源和政治影响力,网络正在成为政治的“中枢神经”。网络民主更具直接性、平等性和快速性,网络政治最容易受到全世界的影响,网络空间对抗与争夺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影视、网络动画、网络文学等日益受到欢迎,网络游戏已经成为这一新兴文化形态相对成熟的代表。作为一个开放的全球文化平台,互联网一方面加速了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越来越令人担忧的强势文化入侵。网上消极颓废信息也在大量增加。在网络这个隐蔽性强的世界里,骂语、恶语、丑语、淫语也纷纷登台亮相,成了网络世界的一道奇观,以致这些不文明现象日益成为一种网络文化。
互联网无疑对于拓展交往领域、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效率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交往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有人惊呼“没有了网络,我们该怎么办?”互联网已经从一个神奇的具有魔力的事物变成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同样不可回避的是,互联网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网络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也会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要促进网络发展,更要避免其负面影响的危害,必须抓住先机,趋利避害,引导互联网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