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体育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推荐)
学校体育对学生的社会化影响
姚琪琳 赵乐
顾勇
(1.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23摘要:本文以学校体育教学特点为视角,论述体育教育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认为不管是体育教学的内容,还是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学的特殊群体,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促进个性形成、生活技能的掌握、社会文化的学习、社会角色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培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生;社会化
前言
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社会化也是人们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相互作用的过程。它要求人们掌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社会规范、社会职能,并且获得顺利实现这些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
学校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原理是当人在体育活动中接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后,首先对刺激进行分析,引起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动机,然后做出反应的行为过程,人们自然就会得到一种肯定或否定的经验。当下一次再遇到相同的刺激的时候,人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表现出对刺激的相应的反应。这种过程不断地重复,也是对人的经验不断地补充和修正,于是理所当然地产生了人的社会行为行动和信念的规范化,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个性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学校体育教育对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的过程有以下影响。
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它是社会化的产物。在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之间尽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个性。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内在和外在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内在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和身体方面的因素;外在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是通过身体的直接参与并进行反复练习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具有开放性强、时空转换机会多、学生互动多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它跟侧重学生的亲身参与实践,在不断的反复练习中通过自身对客观事务的变革的感知过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会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自我评价和自我感觉。它是调节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方面的一个卓有成效的手段。
二、促进生活技能的掌握
生活技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技能.二是谋求生活、参加生产的技能。人在不同发展阶段学习生活技能的侧重点不同。作为一个学生首先学习的是基本的生活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掌握专业技能。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学习基本生活技能与专业技能对所有人几乎都具有相同的意义。人的基本生活技能包括走、跑、跳、投、攀、爬、提、悬垂等。体育活动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体育中的运动动作是在劳动动作、生活动作等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得人们从婴幼儿期到老年期都能找到恰当的体育运动方式,是一种便于在任何群体中广泛开展的活动,所以,我们说体育运动是人们获得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体育教学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提高专门技能的训练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保障。使人们有更充沛的体力和更旺盛的精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掌握生活技能。
三、体育教学对人社会文化学习的作用
人类要维持生存,自己生活的需要,仅仅依靠拥有本能的“自然人”是远远不够的,人还有更高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要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和不断的学习以及训练才能满足。这一过程必须要通过人的社会化才能得以实现。
教育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它既要提高教育对象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素质,也要挖掘教育对象的创造力。而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己任,但是从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最主要方式——体育教学,它的内容和特征以及健康的多维化概念与人的社会化发展过程来看,它们之间有着相通相契的地方。
社会文化的核心是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两部分。社会化过程就是要培养人完善的自我价值观念,就是要人们把对自己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协调一直,就是要使人们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体育教学(这里专指体育技术、技能的教学)目前国内外一般都以运动项目和体育游戏的教学为载体。
体育运动项目或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章可循、有一定的约束力的社会文化活动。通过体育教学使得青少年在游戏中初步认识了规则,养成建守规则的习惯,并加深了社会约束力的理解。这是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准则的一个强化。同时,体育教学中内容的选择包含具有浓厚民族社会文化一些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就蕴藏极为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太极拳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使学生对我国的文明更加钦佩,使炎黄子孙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体育教学是培养社会角色的有效途径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联系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因而角色学习过程成为人的社会化过程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所谓社会角色是指一定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义务体系以及相应行为的体现者。角色学习包括学习与角色有关的权利义务。也包括适合于角色的态度、情感和愿望及角色的变迁。
体育教学培养社会角色的作用有其独特之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角色体验的机会和场合,如在教学比赛中,学生有时是运动员,有时可能是裁判员,有时还可能是教练员;在集体项目中,他们的角色各不相同,职能各不一样,有的同一活动还要轮换进行,如足球运动在教学的开始阶段,通常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轮流领操练习准备活动,这从某种意义上说,领操学生又扮演着教师的角色。这种扮演多角色的教学过程,有助于了解不同角色的任务,理解角色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锻炼扮演角色的技能。培养角色的态度、情感以及心理习惯和社会习惯。
五、学校体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在面向21世纪的学校教育中,学校体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 还能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学校体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交际观、友谊观等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的教学比赛或练习性比赛中,学生个体之间会自觉不自觉的相互比较,同时在群体项目中为了能够实现团队共同的目标以及为了在场上能够发挥团队和个人的技战术水平,就必须处理好队员与同伴、对裁判、教练及观众之间的关系。这些都能够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正确的行为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优胜劣汰的法则被广泛运用,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对人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体育教育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对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作用,特别在对社会角色的学习以及能力的培养方面比别的学科明显。因此,可以说体育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方面具有优势,既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掌握社会生活方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的基础,这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功能,其他学科不能取代。
参考文献
[1] 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 熊晓正.体育概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3 [3] 乔梁.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4] 林波.体育教学与人的社会化[J].福建体育科技,2000,6 [5]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徐志刚.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7]张勇,孙高峰.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精武体育会对妇女体育意识影响的价值阐述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姚琪琳
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摘要: 20世纪初,霍元甲等人创办的精武体育会不仅对中国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妇女解放思潮涌起的时代大背景下,精武体育会重视妇女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鼓励教育和实践,在妇女的体育意识的转变上起到了相当大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精武体育会;妇女;体育意识;影响
2010年3月第21届温冬奥会在欢呼声中落幕,中国代表队在温哥华奥林匹克场上取得傲人的成绩,王濛等年轻的女运动员也因优异成绩成了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不仅如此,在其他各个体育项目中,女子参与运动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女子对体育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相比一个世纪前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状态的中国,中国人羸弱的体质、低迷的精神、扭曲的心理,这些鲜明的特征许多年来被冠以“东亚病夫”的称号,在德国人印象中,中国男人脑后都拖有‘猪尾巴’小发瓣;中国女人都是‘三寸金莲’尖尖脚。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为了保家卫国,振兴民族精神,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霍元甲、陈公哲、等人于1909年在上海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由于“学校”这个名词限制了招生范围,为了更广泛的传播武术,改名为精武体育会。它高举“爱国、修身、助人、正义”的旗帜,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精武会旗,又称三星旗,代表了体、德、智,倡导炎黄子孙都要强国健身,振兴中华。精武体育会开设的内容主要是武术,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武术门派限制,大胆的融合南北武术,而且还开设了临池(书法)、图画、国语、摄影、粤乐、铜乐、弦乐、京剧还有影戏、舞艺、医学、旅游、雄辩等课程。本文就精武体育会对妇女体育意识的影响进行探析。
一、打破中国几千年的技艺“秘不外传,传媳不传女”封建思想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没有参政的权利,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由于缺乏教育、身体孱弱,普遍表现出多种病态人格,因此造成国民女子整体素质从身体到精神文化的全面低下。20世纪20-30 年代,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女子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观念以及妇女自身的因素,使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女子教育状况发生变化的范围极其狭窄。某种意义上说,女子接受教育与“妇女解放”只是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开明地方少数女子的“特权”,在相对传统的,这一时期中国的绝大多数民众在心理上和观念上都没有完全脱离传统重男轻女、男女有别、男尊女卑保守而顽固的心理。
2O世纪2O年代,在香港精武女杰艰苦卓绝的努力下,相继建立了广东、汉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雪兰峨、槟榔屿、吉隆坡等地区成立精武女会或女子部。陈士超是陈公哲的妹妹,在1918年6月发起建立了精武女子模范团。1920年5月1日,精武女子体育会正式成立,陈士超任主任。精武女子体育会成为一个完全由女子组成的精武体育组织,这不仅使一批女子在会务活动中大显才能,还团结了众多的女子在精武周围,涌现出以陈士超、李志义、冯玉珊、吴秀媛为代表的精武女杰《精武拳械录》中的“迷踪艺”又称“霍氏练手拳”,是霍元甲打破“秘不外传,传媳不传女”的旧例,后由其子霍东阁及高徒刘振声将此秘传授于精武会教员并惠赠其秘谱,保存至今。为大部分地区女子与男子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让中国的女同胞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且国外的女性也能够共享资源,同时也为武术在国内和国际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培养女性的进取意识和拼搏精神
戊戌维新变法后,人们意识到中国四万万人民中有两万万女同胞,这是决定国家强弱、民族兴亡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梁启超是倡导妇女教育的先锋,在《论女学》中写道:“女子者文明之祖也,国民之母也。故女子之体魄一弱,关乎全国人种之问题”。民族的未来与女性密切相关,培养了思想和身体健康的女性,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强国先强种,强种先强身。” 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
陈铁生作为精武体育会创办初期的秘书长,在精武内传中写道:“男性的是人,女性也也是人,谁束缚谁,总是不对”,“我们既然主张女子解放,必须实心实力去做事,去帮助她们,叫他们有自立的能力,教他们不必依赖男性,才算彻底。” 维新志士们倡导男女同权、教育平等的主张,为女子走出闺房,走向社会,接受教育,参与体育活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深积千年,仅靠几个思想家的活动是很难实现解放的。精武体育会作为一个民间体育组织,给了妇女亲自参与和示范的机会,使得平等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武术第一次走向奥运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然精武体育会没有能够像中央国术馆向国家派出优秀的女运动员参加,精武体育会作为民间组织有它的局限性,其中不乏水平高的女运动员,但它的普及程度更高面向大众,使更多的女性受益,给了女性不断追求和突破的机会。
三、养成锻炼的习惯,提高了女性身体素质
张肩任在《急救甲辰年女子之方法 》中写道:“女子者,文明之祖也,国民之母也。故女子之体魄一弱,关乎全国人种之问题”,“吾以为,急救目前女子之方法,断自体育始。” 几千年来,我国女子体育没有得到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和封建礼教的束缚。纵观中国女子体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说,凡是男女地位平等,没有封建礼教束缚的某些时候某些地区,女子体育就得到发展;反之,女子体育就衰落。
从生理上来讲,女子体育严重受到缠足这一封建恶习影响。缠足恶习,一般人认为开始于南唐后主李煌的宫人,到了宋、明时代,缠足成了禁锢妇女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扼杀了女子体育,导致了明、清时期女子体育濒临绝迹的境地。从精神上来讲,女子长期处于屈从低位,在思想上的压抑使女性的主体意识和社会意识淡化,缺乏竞争、进取意识。
增强体质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武术的主要功能之一,精武体育会对女性的培养必定能在女性体质上的改善。可以通过各项数据可以表明。1974年在上海市第五届运动会上获女子团体第三名,涌现出顾国信和方婷、方媚等优秀选手。1978年在上海市第六届运动会上获女团第一名,宋宁和俞妹青是其中的佼佼者。1980年起在多次市武术比赛和市少年组武术比赛中都夺得了多块个人金牌和银牌,其中女子有项莉芳、田荫,周建萍、关晓雯、陈石磊等。
四、对女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有新知识、新思想的女性
精武体育会作为一个民间的武术组织,并没有全盘否定西方体育的价值,而是最早将西方体育观念和训练方法引入中国,借鉴西方的手段来改造传统体育的体育社团。其丰富的教学内容,融合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西方文化,在这样一个闭塞的环境中给女性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女性在精武体育会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表现优秀的女学生还能和男性一样取得工作的权利。
精武体育会自迁入新会所起,对开展妇女体育有了明确的要求和措施。当各路拳师走出精武深入社会传授武艺时,就把女子学校列为辅导对象,如爱国女子学校技击教练是卢炜昌,崇德女校技击教练是陈士超。不仅如此,精武体育会力求培养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且制定出10条行为规范,对每一位会员都要求严格,期望形成世界上最完善、最强固的民族。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塑造了高尚的品德,提高了民族凝聚力,也培养了女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总之,在妇女解放大潮的推动下,精武体育会这一非营利性体育组织为广大女性提供培训、教育及保护,从两性平等的思想上、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上,给了女性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了身体素质,养成了团结合作和进取的体育精神,更关键的是促进了女性在德智体三方面均衡发展,帮助女性正确认识自我的位置和价值,摆脱依赖心理,发挥自身潜能,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生活。
参考文献:
[1] 易剑东.精武体育会的四种舞蹈术[J].体育文史, 1999,(04).[2] 范智展.佛山精武体育会[J].中华武术, 2005,(03).[3] 陈根福,王国志.上海精武体育会对中华武术发展的影响[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 2006,(09).[4] 郭玉成,许杰.精武体育会与中央国术馆的武术传播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5,(02).[5] 黄瑾.“精武会”的推介艺术及其对体育社团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6]精武体育会史料选[J].档案与史学, 1998,(01).[7] 韩锡曾.精武体育会创始人考辩[J].浙江体育科学, 1995,(02).[8] 易剑东.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的比较研究──民国武术的组织社会学探索[J].体育文史, 1995,(06).[9]中国武术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1
第二篇: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在它给人们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手段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的八个消极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社会、家庭、媒体三方面来共同解决大众传媒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关键词:大众传媒 学生社会化 影响
当今世界,大众传媒已影响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它为人们创造了丰富的工具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德行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王世永先生分析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后提出了颇具启发意义的积极的对策。他认为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有八个方面:“
一、恶性信息导致道德污染。最显性的,也是后果最严重的是传媒传播的越来越多的,色情、暴力信息,造成青少年淫乱、暴力等违反社会规范准则的社会偏离行为。
二、庸俗信息产生消极示范。电视是大众媒体中受众构成最复杂,对受众文化水平要求最低的一种。因此,其行为示范作用也最为明显。由于电视有大量复制和扩张低层次的通俗文化乃至庸俗文化的倾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视传播的先天优势,许多不良、消极行为会被传播者通过先进的声像技术进行视听包装,而显现出极具吸引力、诱惑力和说服力的精致面孔。
三、失真信息导致认识障碍。在信息传播的全过程中,传播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均不能完全保证信息传送的高保真度。
四、符号暴力导致文化偏见。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其电视解魅理论中,以犀利的分析有力地揭露了电视反民主的符号暴力特征,表现于电视行业的职业眼光和内部循环所导致的同质化。
五、信息麻醉弱化思维能力。不同媒体信息传播产生的效果不同。电视传播的信息广度有余,深度不足。
六、信息泛滥降低信息获取效率。信息泛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信息超载。无效信息进入青少年的视听范围势必造成他们精神疲惫、反应迟缓、感觉退化、思维混乱、烦躁不安等心理、生理的不适应症状,使其主动获取、整理信息的积极性,大量垃圾信息、无效信息必将挤占青少年在学校、家庭教育教学中接受的学习知识的空间干扰正常的信息的接受的思维序列,使本来敏锐、活跃的信息吸收需求处于抑制状态,减弱了学习效果,降低了有效信息的获取率。
七、虚拟情景缓滞社会化过程。青少年的情感、意志、性格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对客观环境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
八、有碍生理健康。许多研究证明,长期观看电视会使青少年视力减退,引起眼睛疲劳、疼痛、头疼、肩痛及颈椎、脊椎劳损等症状,并且由于客观上将少了肢体协调性活动和户外运动,导致全身生理系统的非协调性极不充分发展。”
对此,他提出了消极媒体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政府的行政干预机制。政府行为是较大限度地消除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的根本保障。新闻媒体与其所传播的信息是关乎社会公正和公正利益的重要公共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主体,政府更加有义务,也有能力对电视媒体的传播行为监管。
二、社会的系统教化机制。社会教化体系狭义的理解,包括各种各类教育组织(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学校教育应该扮演媒介教育主阵地的角色。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全面推行媒介教育,是消除电视媒体消极影响的有效对策。在课堂教学和团体活动等全过程中渗透媒介教育,方式可以多样。家庭教育是媒介教育中肩负“启蒙”重任的关键环节。青少年最初接触电视是从家庭中开始的,在家庭中接触时间最长,因此,电视与青少年的互动关系在家庭中展开的最为充分。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对电视媒体的认识态度和感情倾向乃至批判能力,均对孩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应该充分重视孩子的收视需求,与之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强调自己的收视好恶。如果说学校是寓教于娱乐,家庭则应化影响于无形。餐桌上的闲聊,卧室中的谈心,电视前的评论等等,无不是借助具体情境进行教育引导的好时机。甚至可以通过对电视媒体、节目的认识,实现培养孩子的良好情操和正确价值观及智性分析等综合素养的目的。应该动员社会中的一切知识分子,尤其从事人文社科的工作者,以及各社会工作人员和公益团体一起努力,形成教化合力,发挥综合效能,才可能使青少年生存的整体精神环境获得优化,使电视媒体虚拟环境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
三、媒介主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作为大众正义的代言人和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社会单元,大众传媒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自律水准和相对完善的行业制度自律机制。前提是后者的核心和前提,后者则是前者的体现与保障。
从道德自律层面讲,电视媒体较其他媒体具有更为有利的表达方式,更为明显的传播优势,从而也具有更大的说话权利,因此,较其他媒体从业人员,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应具备更严谨的职业作风、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更全面的人文素养。信息的真实性和多样性,表达不同民族文化的自由。对青少年进行保护的义务和青少年通过电视传媒与互动服务获取知识的权利等等诸如此类的通讯道德的普通准则,应成为电视从业人员秉持的基本职业理念。电视从业人员要对传播行为与结果持有高度责任的自律精神,尽力杜绝劣质信息的污染,避免行业整体文明水平的下降。
第三篇: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网络游戏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网络游戏特点不同:虚拟性、遥在性、弱规范性、挑战性和体验性等特点,吸引着不同个性的青少年,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成长过程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特别是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
关键字:网络游戏、青少年、社会化、角色扮演、影响
当前,在众多的网络交往媒体中,网络游戏这种新生的网络交往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基于互联网的多人在线游戏,玩家在虚拟环境中可以与其他玩家和非玩家角色进行互动。根据其运作方式及其内容的设定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休闲游戏型、竞技对战型、模拟经营型、即时战略型、角色扮演型。[1]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主要参与者,网络游戏的价值导向、故事背景、场景设置以及游戏玩家互动等因素都可能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影响。
一、网络游戏的类型分析(1)休闲游戏型主要指的是棋牌类、益智类的桌面小游戏,目前是网络游戏中最普及的一类游戏。以联众、边锋和QQ游戏最具代表性。棋牌类游戏一般具有相对固定的规则,益智类游戏的规则也比较简单。对于玩家而言,此类游戏以脑力思考为主,是一种相对轻松的悠闲游戏,可以锻炼青少年的思考能力。
(2)竞技对战型主要是指一些动作型游戏,如赛车、拳击、枪战等。这种游戏节奏紧张,图像精致,视觉效果华丽,音效逼真,感受直观刺激,让玩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求玩家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对突发事件能进行最快处理,并且要有较强的立体感。此类高强节奏的对抗需耗费玩家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如果青少年在不恰当的时间玩此类游戏,比如课间或中午时分,很容易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和生活。
(3)模拟经营型游戏往往是模拟一项事业,如《足球经理在线》。此类游戏相对来说节奏比较缓慢,对抗性不强,但头绪复杂繁多,连贯性较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容易吸引一些比较有耐心的思维比较有条理的愿意开动脑筋的青少年,也会吸引对某个行业特别有兴趣的青少年。
(4)即时战略型游戏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魔兽争霸》。此类游戏要求玩家有较快的反应能力、较高的战略战术和组织协调能力,玩家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要尽快建筑工事、发展科技、制造部队协调,并操纵不同的兵种组合,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可以锻炼青少年的组织、应变能力。
(5)在网络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最吸引人的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游戏就是角色扮演型游戏,以至于角色扮演型游戏几乎成了网络游戏的代名词,可以说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一大半都是由角色扮演型游戏造成的。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有复杂的各种任务,图像精美,音乐动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营造了一个虚拟的人间社会,而虚拟世界中的玩家又都是一个个现实的人,人性的特点在游戏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游戏有极高的耐玩性,可以实现部分玩家在虚拟世界的梦想。在游戏中每一个玩家首先都是以一个弱者的姿态出现,他要通过完成游戏设定的一个个任务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选择自己独立地去摸索,但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选择去拜师,让一位老玩家带自己活动,这样就能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成长。在游戏中需要与人做交易,他有可能碰到诚实的人或者骗子;需要与人交往,他有可能碰到文明的人或者粗野的人,甚至可能碰到强盗,被抢走重要的装备。这个虚拟的世界缺乏法律的约束,是个无法无天的社会,是强者的世界。[2]
二、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影响
1.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正面的影响(1)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认知过程的影响。角色扮演型游戏往往是在一个视觉化的环境中,尽快做出决定完成任务。能锻炼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感,经常玩电脑和网络游戏的孩子在空间表征、视觉注意等方面有所加强。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设定了一个个的任务需要玩家去完成,玩家的能力随着个人的努力完成不同的任务而不断增强,这能够强化青少年的目标感,刺激他们的上进心,使青少年在游戏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2)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青少年由于正处在身心全面发展的阶段,必然要从所接触的所有环境中去学习生活,而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使他们接触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这个环境全方位地模拟了现实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个成员的起点都是平等的,完全要靠个人的努力获得进步。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需要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有的人获得了虚拟的财富和装备,有的人获得了友谊,有的人则受骗上当,遭受了惨重的损失,然而每个人都增长了阅历。2.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1)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使得青少年过早地成人化。现在的网络游戏中没有实行年龄分级制度,游戏里各种年龄层次的玩家都有,青少年在这里过早地接触到成人社会,成人社会的一些陋习不可避免地在他们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他们不会区分游戏和现实的不同,把游戏等同于现实,从而痴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游戏中的暴力情节和帮派组织很容易使青少年形成错误的暴力观念和帮派意识,混淆游戏虚拟与社会现实的区别,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3]他们往往把游戏中的行为方式带入现实社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欺诈、偷盗、对他人施暴,甚至团伙斗殴、作案的事件就会发生。游戏里谎话脏话无聊的话随处可见,不少青少年就是从网络上学会了撒谎,并不以此为耻。网络虚拟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它很难形成像现实世界那样严格的社会规范,很多行为也难以受到规则的明确约束。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主要依赖网络来完成,那么这种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可能会把网络中培养出来的任性、放纵、撒谎、粗鲁、不负责任等习惯带到现实生活中,轻则行为失范,重则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角色扮演型网络暴力游戏模糊了青少年是非对错的价值标准,导致了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严重偏离。作为一种最简单的游戏方式,网络暴力游戏没有确定的程序,也不是个人与计算机的对战,而是网络中不同个人所支配的替身所进行的拼争。这样,就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定位。亦即,在这样的暴力游戏中,没有善恶、美丑、是非、对错之分。正如一些武侠演义中的荒诞故事一样,两个武林高手一见面就打打杀杀,几乎就不问是非缘由和青红皂白,直打得天昏地暗。可是,一直打到死,也许都弄不明白: 为何而打,缘何而杀,为什么而死。[4]玩这样的游戏,自然就不必分个是非对错,当然也就更不需要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轻轻松松地一坐到电脑前就开打,直到离开才告结束。这种通过盲目地虐待、蹂躏别人和毫无意义地杀戮他人来获得生理上的某种快感,并寻求一种在虚拟世界里的心理补偿和心态平衡,采取了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手段,是一种极不健康的畸形心态和价值错乱,对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和社会化势必带来更深层次的消极影响。
(3)角色扮演型网络暴力游戏的背后:自我角色的迷失
实现和自我满足— — 种寻求在虚拟世界里的亚实践体验和虚无的精神补偿网络暴力游戏这一高新科技培育下的乌托邦。沉浸于网络空间可以被看作是游戏者获得了一种新的主体性,隐瞒身份的目的就是期望在网络 中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隐藏自身缺点、增加更多优点并能够吸引他人的崭新形象:显然,这种虚拟的个人具有了更多的成功机遇: 如果在游戏中战胜了对方,获得了成功,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人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即使失败了,也可以重新开始,或者重新寻找替身直至获得成功。也即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获得成功的机率要远远高于现实生活,任何生命个体都可以通过身份再造、身份转嫁等来获得虚拟的自 我实现,以达到心理满足。由于青少年自身条件的限制和 成人世界社会规范的约束,青少年往往少有机会去从事这些实践活动,更难获得成功。这时,网络游戏 便成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体验自我实现的亚实践平台。这种亚实践体验有它独特的刺激和魅力所在。因为任何实践本身所提供的解决矛盾. 与客体搏斗并最终战胜客体的过程都具有其内在的冲动力。
(4)人际互动的异化。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面临的情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基于个体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迷恋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容易孤独和抑郁,他们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感觉恐惧和陌生,有一种社会孤立感和社会焦虑感,但另一方面,他们在通过上网与人交往时却感觉到安慰和满足,他们在网上的行为方式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存在巨大差别。据一项调查显示,有6 7.6 %的青少年承认自己的情绪经常莫 名其妙地低落,有5 9 .3 %的青少年对现实生活有冷漠和逃避倾向,有5 3 .6 %的青少年承认孤独感增加,有3 2 .4 %的青少年与家人、同学和朋友的关系变得疏远了,只有 1 3 .1 %的网络暴力游戏痴迷者认为对他们的心理和实际生活没有任何影响。[5]习惯于血肉横飞的这些青少年网民,往往产生了性情粗劣、血液冷酷、心灵麻木的心理特质,对现实生命的可贵和至上价值,对现实生活的 真实和应有的关怀,失去了天然的判断能力,进而形成了一种麻木的生命观和生活观。[6]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把双刃剑,既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但是,我们不应该回避网络的负面影响,而是应该积极地制定出可行的对策,提高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正确认识,教育他们学会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网络游戏里的虚拟世界,加强他们的道德教育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强化他们的自律性,另外,多参加户外活动或社会实践,避免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不要把玩网络游戏作为逃避现实或宣泄情感的工具,不要把上网玩游戏看作是唯一的娱乐活动。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2]朱 婧:试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3 月第1 期
[3] 徐瑞萍 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第21卷4期
[4]王玲宇,张国良.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涵化”影响--时上海市中学生的调查[J].当代青
年研究.2005,(5).[5]曹颖,王红梅.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参与者的负面影响及规范建议[J].学理
论,2008,(18).[6] 龚慕霞,安中吉,李昕昌,陈爱东 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 2003第6 期(总第106 期
第四篇:试析“追星”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试析“追星”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在当下信息时代中,媒体的发达带来了娱乐业的繁荣,各种各样的明星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中。同样伴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明星们在社会中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相应的的“追星族”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而在“追星族”中,青少年成为了主力军。
所谓“追星”, 就其行为实质而言, 无非是一种对偶像的崇拜和追捧行为, 即偶像崇拜现象。我国青少年所崇拜和追捧的明星集中在文娱界和体育界, 因此, 我国青少年的“追星”,是指对在文娱和体育领域取得斐然成就的公众人物的崇拜和追捧。在现今社会中,有于青少年“追星”问题的连锁反应产生了对教育、文化、思想方面的影响,青少年“追星”问题引起了老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关注,已成为一个重大的话题。从社会学角度讲,社会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地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 “追星”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 “追星”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
下面我将从正反两方面来谈谈 “追星” 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追星和崇拜偶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没有盲从性,能正确分析偶像的优点和不足,追星是为了追求明星的亮点,学习明星好的东西,并以此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积极奋进的精神,这种人都能健康成长。比如郑智化,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他靠坚强的意志,唱出了许多好听的歌,大家都熟悉的《水手》就足以证明: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不值得我们崇拜吗?王杰也是一个有名的歌手,他的成名不是靠运气,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取得的,他所走的人生道路是艰辛的。曾被生活所压迫的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他当过推销员,出租车司机,不管生活多么苦,他总是以微笑来面对,最终走向了成功。难道这样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像这样的明星不胜枚举,这样的明星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敬仰。
追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追星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过程的反映。青少年处于由孩子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时期,他们的理想、愿望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的实现和完善,他们既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像成人那样体现成熟。明星的出现使他们眼前一亮,从明星的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随他们、崇拜他们,已成为心中的渴求。
追星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大多数明星都有一技之长,或在体育竞技上,或在艺术上。加上其外观或是英俊潇洒,或风姿绰约,体现了美的风采,年轻人常常被他们吸引,从思想、行为和外表等去模仿学习。
追星也是广大青少年心理的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的重要转型时期,性的发育正走向成熟,但性意识仍是朦朦胧胧,对异性产生好感,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异性的影子。在年轻人的眼里,明星是快乐的使者,是美的化身,是最有成就的典范。他们都向往梦幻般的青春,生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幻想着自己成为了明星,成为顶尖人物,并以此成为生活中的目标。
另外,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升学的压力,学生相互竞争的压力,课后家长安排的各种辅导等,压得很多学生喘不过气来。当明星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展现于大众,进入他们生活后,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去崇拜,与明星一起疯狂,一起宣泄,以满足心理的需求。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对人生追求的体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心目中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偶像,当前的追星也是这样。因此,对追星现象和偶像崇拜既不要一概反对,也不要放任自流出现问题,而要积极引导,使之理性化。
二、消极影响
“追星”虽然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大多数人担心的是: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很难管束自己,极易陷入疯狂的追星潮中,这会使青少年的认知对象发生变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虚拟世界而忽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从而沉迷于“追星”,对青少年的发展带来危害。例如:某女为见刘德华一面不惜倾家荡产逼死慈父;“追星族”为见天国的偶像而尾随其自杀。以下报道的“追星族”的疯狂事迹更是触目惊心:辽宁一17 岁初中学生,因没钱追星而在温州火车站自杀身亡;一女青年在看到自己的偶像与人结婚,竟一气之下割腕跳楼自杀;贵州一16 岁少年因父母没给他买音乐会门票(门票太贵),便在自家厕所自闭6 天6 夜。
疯狂“追星族”对心中的偶像盲目祟拜,狂热模仿到发疯、发烧、发昏的地步,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对其个人和社会都有—定的危害。有的疯狂“追星族”把偶像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整日神情恍惚,生活在一种幻想世界中,导致心理失衡;有的疯狂“追星族”在公共场合围堵明星,以求明星签名,拼命拥挤、嘶叫狂呼,从而导致公共秩序混乱,造成人伤物毁。疯狂“追星族”们一味追星迷星,以此寻求欢乐和精神寄托,转移或降低了学习兴趣,上课精神不集中,回家头一件事就是听唱片看电视,不认真学习和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但下降,甚至出现厌学、弃学,导致学业的荒废。有些学生过分崇拜明星而患了追星“梦幻症”。他们都是在校生,对港台明星崇拜得入了迷,业余时间一门心思听港台歌曲,吃饭走路也戴着耳机,常听到深夜,看书、作业和其他主体活动都弃之不顾,满脑子只装着歌星的影子,幻想能与歌星结婚,经常失眠、自烦、头痛、身体不适,心理失去了平衡。另外,明星的成长经历在大多数情况下包含了一夜成名的因素,而青少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努力奋斗,这会导致青少年的心态变得浮躁,对青少年以后的成长不利。
我自己也有自己个人崇拜的明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一个“追星族”,只是我们的“星”不一定都集中在文娱界和体育界而已。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两面性,青少年“追星”这个现象也不例外,我认为青少年阶段对明星的崇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非常正常的表现,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恶性“追星”事件的发生而对现在青少年的明星崇拜行为大加鞭挞,而应该辩证地看待青少年的明星崇拜现象。
一方面,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大多外表俊美,光彩照人,并且大多都具有一技之长和过人之处,比如表演的才能、歌唱的才能等。青少年对他们心中喜欢的明星狂热地崇拜,享受追星的快乐,成为他们枯燥学习生活中调味剂。许多明星艰辛的奋斗历程、曲折的人生历练,也深深地打动了无数青少年的心,使他们认识到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日之功,都需要付出艰辛。若使青少年将明星崇拜的热情转化为自身奋斗向上的动力,那明星崇拜也不能说就不是件好事。此外,明星也不专指歌星、影星。著名的学者、专家、为我们所敬仰的、有杰出成就的人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心中明亮的星,成为青少年追随的明星。现今炙手可热的学者如易中天、于丹等,他们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杰出的口才征服了人们,不都成了万众瞩目和争相追逐的明星吗?所以,青少年对明星酌崇拜,不在于是否崇拜,而在于崇拜的是谁,崇拜的是什么,以及从所崇拜的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另一方面,我们反对盲目崇拜。青少年去喜爱一个人,去崇拜、敬仰一个人本没有错,但这种爱若超出了一定限度,就会变成非理性的追捧和盲从,会造成心理失衡,损害自己和亲人,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大多数追星的青少年还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为了追星花费父母大量金钱。这种牺牲亲情,脱离人生正常轨迹的盲目明星崇拜,折射出狂热追星的负面效果,所以说青少年对明星的崇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崇拜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就需要我们对青少年时期的明星崇拜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避免负面效果的发生。
第五篇:网络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
倡导绿色健康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
人类社会已迈入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网络不仅表现为一种技术现象,更形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网络文化,虽然还远未成熟,但由于其以网络为载体,特有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对社会成员极具吸引力。根据CN NIC的调查,目前上网人群中,18~35岁的青年约占85 8%,是网民中的主体,考虑到青年时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其与网络的亲密接触必然会对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因此网络文化已成为影响当代青年社会化的崭新因素,值得社会高度重视。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载体的特殊性
网络文化以互联网为载体,连接互联网终端的是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因此网络文化的生成和传播依托于当今世界信息科技的发展,是信息科技发展成果的反映和应用,网络与多媒体的结合更使网络语言具有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等特点,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人们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感染力极强。没有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网络及网络文化,技术的进步使电脑的操作更加简单,功能日益完善,价格不断下降,这一切促进了电脑的普及,增加了人们与网络接触的机会,加速了网络文化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发展的步伐。
(二)虚拟与隐匿性
从技术层面上讲,网络空间是由比特构成的,比特和原子循着完全不同的法则,网络将各个地方的站点连在一起的结果,是在网上形成了一个几乎可以找到实存社会的一切东西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可以完成越来越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互动,形成了“现实”社会之外的“虚拟社会”,网络文化便存在于这个“虚拟社会”之中,因而具有虚拟性。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网络技术不仅使人们的身份变成了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不分民族、种族、国籍、性别、信仰等因素进行联系和交流,而且,如果愿意,人们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不会被人觉察。相互交往的人在很多时候并不知道对话者在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隐匿性的文化氛围在网络文化中司空见惯。
(三)超时空性
在网上,没有国家的边界,没有自然空间的地理限制,人们足不出户却可以超越地域的概念,轻而易举地驰骋于任意不同的文化空间中,网络也使社会时间成为一种可以选择和操作的价值路径,你可以自由的回复历史和回到过去,网络文化将历史与当下、理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昨天与今天,遥在与此在混合在一起,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社会成员构造了超载时空的精彩空间。
(四)多元性
表现在:文化渊源多元,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连接着150多个国家,各种文化在网上充分展现、传播、碰撞和交融。这种交流使网络文化融合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体现出独特的兼容并包的多元化品质;内容多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影视、股票、音乐等方方面面,形成烟波浩渺的信息海洋,各种风俗时尚和社会热点总会以最快的速度在网络中得到体现;文化价值观多元,网络社会,一切都呈开放状态,体现着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信息在网络大行其道,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权威在此经历着网络文化的挑战。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或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不怀好意的人或群体,更是利用网络大量散播着反社会主义、反人民、反政府的宣传言论,甚至故意歪曲事实,混淆视听,值得警惕。
(五)自由与平等性
网上交流具有极大的自由,没有中心,几乎没有约束,人们不仅可以在BBS中高谈阔论,而且可自由设计个人主页,个性的张扬、自我的展现可以达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同时网上没有天然的权威,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人物,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都尽可能小地隐去,不管是谁,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由与平等,这是许多人选择网络、一往情深的重要原因。
二、网络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青年社会化的实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以及所遭遇的社会历史事实,而微观环境则是指青年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群体和组织,如家庭、同伴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等,宏观环境只规定着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性质和方向,青年社会化的具体情况,基本上是由微观环境决定的。网络文化的诞生从空间和时间上根本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信息交流方式、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互动方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为接触它的青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环境,它的出现不仅拓宽了青年认识世界的视野,增加了青年了解世界的机会,而且对青年社会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新的影响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一)网络文化为青年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创造了便利条件
学习和掌握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生活技能是青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任务,除了在儿童少年时期已经习得的基本生活动作技巧,青年社会化的重点是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学会社会交往,以适应独立的生活,自食其力。与开放多元、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的接触,一方面能促进青年的学业观念的更新和学习方法的变革,另一方面,远程教育、网上课堂等的日益普及,也拓展着青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受教育的空间,据华中科技大学1999年对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63.9%的上网学生认为上网增加了学习资料的来源,36.5%的上网学生认为网络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网络文化不只是为青年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更是他们的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成为青年寻求知识的新手段和新动力。
(二)网络文化能够帮助青年正确的认知社会角色,完成角色培养和角色调适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身份、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角色社会化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果角色社会化失败会造成许多心理或精神疾病。青年虽然缺乏社
会生活经验,但对未来的可能担当的社会角色却有各种猜想,角色之间应如何取舍?网络文化的虚拟现实为青年提供了丰富的角色实践场所,满足了其体会和尝试各种角色的精神需求,因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青年可以改变原始的点对点的交流方式,如果愿意,甚至可以以多种年龄、多种身份、多种性别在更大的范围中结交朋友,交流感情,增加对不同角色的体验机会,从中可以体会到社会对不同角色的期待,正确的理解、认知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角色,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的角色义务。
(三)网络文化有助于青年的个性培养和自我完善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遗传或生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是社会化的产物。培养与社会标准相吻合的个性,使人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青年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和困惑又往往难以启齿,长时间压抑于心中就可能引发人格障碍,网络文化的隐匿性使青年免去了现实社会中可能暴露身份的顾虑和尴尬,可将自己的真实思想在网上流露出来,一方面可以寻求到专业的援助,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网络空间宣泄情感,促进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虚拟毕竟不等于现实,网络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能增强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工具,手段的目的化将会泯灭真正的目的。因此,在洞察网络文化在给青年社会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对其消极方面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四)网络文化导致青年学习能力的下降
网络文化中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必然会使青年习惯于放弃思考、追溯本质的思维方式,它所营造的平面化、标准化的“快餐文化”,将会消解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厚度,使受众被投入经验的覆盖之下。网络文化一方面能够使正在求学期的青年摆脱学校的刻板学习模式,完全凭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但同时由于许多人还没有悟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道理,这样就很容易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有的甚至染上网瘾,长期沉迷于网吧,学习时间减少,以至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甚至荒废学业。据报载,上海某高校退学试读和转学的200名学生中,至少有30%是因为无节制地上网玩游戏导致成绩下降造成的。
(五)网络文化的隐匿性引发或强化人的潜在的不良心理,弱化青年道德意识
在网络交流中,青年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调查表明,有不少青年就是从网络中学会了撒谎,并以撒谎为乐趣。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一项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素质”时,66.1%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甚至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正常的。由于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并直接影响到青年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有的甚至仅仅为了支付上网费用走上偷窃、抢劫的道路,网络犯罪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六)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不利于青年对社会文化的内化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社会人不过是掌握了社会群体行为方式,并将社会主流文化内化的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中,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内化的只是能够代表特定文化存在的比较一致的理想和信念,它在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表现在对个人的社会行为所起的定向作用和稳定作用,决定并影响着个人的人生观。传统的教育体制下,青年接受信息的渠道单一,学校教育和大众舆论对于青年接受社会文化的教化所起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与网络文化的接触,使一切变得复杂起来,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色情、反动的信息更是大行其道。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加之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标准的多样性,青年在难辨是非真伪或受不良信息诱导的情况下,就可能由欣赏而走向趋同,由无意模仿走向有意识追求,最终做出背离社会主流文化的错误选择。
(七)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导致青年在现实中的交往能力下降
首先,沉溺于网络文化中,造成了青年同他人交往频率的减少,一个青年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几个小时不同其他人交谈半句是常见的事;其次,网络文化的虚拟环境很容易使青年耽于幻想之中,沉醉于一种虚假的满足,从而把与他人的交往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第三,虚假环境很可能会扭曲青年人格,影响同他人的交往。在虚拟环境中,人人都是完美的,可以发号施令,张扬自己的个性,然而到了现实社会中,持这样的观念同他人交往,必然会四处碰壁,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引发网络依赖,恋网成瘾,网络幽闭症和人际信任危机。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青年与成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更是明显不足。综上所述,网络文化在缩小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的同时,却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天涯咫尺也使咫尺变成了天涯,使青年重视了远交,却漠视了近往,习惯于虚拟却离开了现实,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弱化。
网络文化对青年社会化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无情诅咒还是盲目歌颂,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当务之急是按照江泽民同志“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十六字方针,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和网络伦理教育,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行为自律意识,推动网络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意识贯彻到网络这一新的领域,发展健康向上的科学的大众的网络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的“网德”教育,形成青年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社会要加强网络管理,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对青年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使青年健康上网文明上网,把网络文化塑造为影响青年社会化的重要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