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06:4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第一篇: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关于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以前已有概括论述(发表于全国中小学教育网上),现又经过认真思考,在内容方面做了进一步拓展。(也发表在全国中小学教育网上)

一、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认为最重要的理由是由语文教学的历史责任感决定的。我是从一个不同于现在的语文教学层面而从一个更高的历史层面上论述这个问题。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有许多民族,它们是怎样凝聚他们的人民的呢?有的是靠血缘凝聚的,有的是靠宗教。中国从历史上看从未有一个举国公认的宗教,历代的统治阶级对宗教的态度也褒贬不一,加上释、道、儒三家分立,宗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凝聚力实在有限。那么,中华民族是靠什么力量凝聚呢?我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在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世界最大的民族,必有使其凝聚在一起的超凡力量,这种超凡力量非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的传统文化莫属,中华民族是一个靠文化凝聚的民族。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都是靠文化来凝聚的,外来的异族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也必然同化于传统文化之中,顺之则兴,逆之则亡。在目前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我越来越感到传统文化缺位对我们社会、民族造成的危害。究其原因,正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重视或忽视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我们培养了 一批无根的孩子,所以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也一天天的弱化,这种现状让人十分担忧。

其次是语文学科育人本质回归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不象数学、化学、生物、物理那样以传授技能为主,它必然要承担育人的任务,培养人的精神修养、人生态度,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上世纪我国产生的一批大学问家都是学贯中西。他们不但掌握最先进科学技术,同时深厚的国学功底在他们身上形成了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情结,报效祖国是他们永恒的信念。当中国需要他们时,他们均义无返顾地抛弃名利、地位以及丰厚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其精神可歌可泣。他们的民族情结又是怎样形成的?正是早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久而久之,必然厚积薄发,内化成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义无返顾的回归,正是他们身上民族情结作用的必然结果。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举世公认的大学问家,也更是做人的楷模,这些都是语文学科育人本质的正面范例。另外,育人也和一个人的学识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现在社会上博士、博导满天飞,但我们没有真正意义的大学问家,这是因为和老一辈科学家相比,他们之间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大为不同,老一辈科学家追求的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因为他们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中从不宣扬追求虚名,而今天的某些人更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对社会的索取。不同的价值追求,必然导致他们对取得学识的不同的态度,也导致不同的结果。我在这里只是举了 一个学界的例子,其实,在任何一个行业这些道理也都是相通的。这些例子都在告诉我们应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把握我们语文教学,也就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不能放弃育人的责任,它应该让学生在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向都要有所作为,而不是把语文仅仅讲成文章学、修辞学、语法学等,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教得充实、教得有深度、才能更好地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时语文学科也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育人的本质回归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杜甫有一句诗为“润物细无声”,这就是传统文化作用于学生情景的真实写照。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小时候背诵了许多似懂非懂的诗文、警句,当时朦朦胧胧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就发现那些东西日渐内化为自身的性格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并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强烈,其显示的生命力和作用力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一句“天行健,老子当自强不息”可以让人终生为追求理想目标而努力。至于“位卑未敢忘忧国”所展示的报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人,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丈夫气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价值追求,以及“厚德载物”的襟怀等,不都规范着人生的旅程吗?一句“落叶归根”更是昭示了人的归根的情怀,它能让游子万里回归。它们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是它们直接融化到人的血液里的。

第三.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每个人只是连续不断的历史文明中的一段,我们要从前人那里继续文明的成果,我们还要做传承文明中的一份子,这样我们的中华文明才不会断流。同时,不管是传承文明的人还是接受传承的人,都会对文明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我们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才会得到顶礼膜拜,也才能生生不息。道理就这么简单。

二.只有语文才能全面准确地传承传统文化。

不论把语文称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都不能否认语文是由经典文章和经典诗文组成的教学范文集成。学生喜欢一首诗歌、一篇文章,绝不仅仅因为它的语法多么规范,修辞手法多么多样,结构多么精巧,首先吸引学生的是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而日后作用学生的也主要是它们的内容。从道理上讲,每一篇范文、诗歌都从一个方面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这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必然决定学生的意识,因此,语文必然是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有人说,目前中、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社会》、《青年》、《历史》甚至数学课也能反映传统文化,也有教化作用。我不否认这些学科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它们都不具备语文所具有的下面的特征。我认为语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它特有的四个特征:

1.历史性: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语文,语文较完全地选取了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 4 的经典诗歌、文章,它们构成了语文教材的庞大体系,完全可以反映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的脉络。

2.完整性和准确性。传统文化是宏大而精深的,而又都散见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英雄传奇人物的事迹里,而语文教材正是由它们汇集而成,所以语文能较完整准确地反映传统文化。因为学生可以直接面对传统文化去感悟它,而不是假借一些二手三手的材料,所以就能准确地认识、掌握传统文化。

3.精华性。不可否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糟粕,“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妇女“从一而终”愚民思想等等。因为语文教材的范例都是经过精选,千锤百炼的,它大都选取有积极意义内容范例供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精华为主的;即使有部分糟粕在里面,也正好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分析的机会,学生可以去分析,去批判,分析批判又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机会。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发展,才能有新鲜的内容,才能更有生命力。

4.艺术性。我想没有谁能否认我们的教材中所选的范例绝大多数都是艺术珍品,它们都有极高的审美性。其精美的语言,匠心独具的结构和深邃的思想等,都是前人(也有几个今人)的智力活动的结晶。美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去读它,从而认识它内部所蕴涵的深邃的思想。

所以,只有语文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这是语文独具的特性所决定的。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要求和目前语文教学方法的关系。关于语文教学的目的,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对语文学习的目的直接概括为“人不学,不知义”。“义”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说明古代的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解放前的《中学校会施行细则》中说:“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字之兴趣,兼以启发智慧”。这个细则为语文了归纳四项任务即:识字,说话,培养写作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凭心而论《细则》对语文的界定很有合理的成分。随着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逻辑学等学科从西方的引进和完善,它们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为这些学科都侧重于训练人的某一方面的能力。

所以从建国以后,对语文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都是一会儿一个说法。但能力说还占有一定的位置。即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观点应该说,也有道理。但它弱化了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更何况现实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考试的指挥棒的强力作用下,什么便于出题评分,就考什么,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所谓的标准化试题近似“脑筋急转弯”,“智力游戏”,师生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时间,培养的结果都摆在那里就不用多说。民间有一句俗话“出水才看两腿泥”,现在腿上的泥巴已经见到了,于是有人高呼要重视语文的文学性等等。对各种观点的优劣性的分析,不是本文的任务。我只想强调语文教学注重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绝 不会排斥其他教学方法中的有益的东西,只会兼收并蓄,或叫兼容。我只是更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感。这样的使命感只会对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有一个合理内核。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合理内核,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了灵魂,就有了神韵,它只会促进其他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不是去排挤它们,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富有了活力和生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

1.认识到语文教学有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就会从历史的角度去把握语文教学。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使命。我们必须给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造就有用的人才。

2.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的丰厚的文化积淀,这只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感情,正好弥补枯燥的标准化考试使学生对语文产生的距离感,弥补我们语文教学的缺陷,促进完善我们的语文教学。所以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绝不能使其缺位,这是历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篇: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贵州省仁怀市育人中学 张国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最有力的武器。几千年的汉语文化和思维,是维系我们民族命脉的根本,也是未来世界能够走向大同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用传统文化濡养语文教育,对有着悠久诗书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十分重要而迫切。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中国”。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国民图书阅读率连年下降,有专家呼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待阅读。这里的阅读,第一要义是中国人先读中国的书,特别是那些历经时间长河的洗刷,依然“光焰万丈长”的经典之作。

《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用传统文化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是靠什么力量凝聚呢?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在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世界最大的民族,必有使其凝聚在一起的超凡力量,这种超凡力量非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的传统文化莫属,中华民族是一个靠文化凝聚的民族。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都是靠文化来凝聚的,外来的异族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也必然同化于传统文化之中,顺之则兴,逆之则亡。在目前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我越来越感到传统文化缺位对我们社会、民族造成的危害。究其原因,正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重视或忽视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学生,所以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也一天天的弱化,这种现状让人十分担忧。

其次是语文学科育人本质回归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不象数学、化学、生物、物理那样以传授技能为主,它必然要承担育人的任务,培养人的精神修养、人生态度,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上世纪我国产生的一批大学问家都是学贯中西。他们不但掌握最先进科学技术,同时深厚的国学功底在他们身上形成了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情结,报效祖国是他们永恒的信念。当中国需要他们时,他们均义无返顾地抛弃名利、地位以及丰厚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其精神可歌可泣。他们的民族情结又是怎样形成的?正是早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久而久之,必然厚积薄发,内化成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义无返顾的回归,正是他们身上民族情结作用的必然结果。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举世公认的大学问家,也更是做人的楷模,这些都是语文

学科育人本质的正面范例。另外,育人也和一个人的学识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现在社会上博士、博导满天飞,但我们没有真正意义的大学问家,这是因为和老一辈科学家相比,他们之间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大为不同,老一辈科学家追求的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因为他们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中从不宣扬追求虚名,而今天的某些人更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对社会的索取。不同的价值追求,必然导致他们对取得学识的不同的态度,也导致不同的结果。其实,在任何一个行业这些道理也都是相通的。这些例子都在告诉我们应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把握我们语文教学,也就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不能放弃育人的责任,它应该让学生在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向都要有所作为,而不是把语文仅仅讲成文章学、修辞学、语法学等,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教得充实、教得有深度、才能更好地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时语文学科也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育人的本质回归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杜甫有一句诗为“润物细无声”,这就是传统文化作用于学生情景的真实写照。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小时候背诵了许多似懂非懂的诗文、警句,当时朦朦胧胧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就发现那些东西日渐内化为自身的性格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并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强烈,其显示的生命力和作用力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一句“天行健,老子当自强不息”可以让人终生为追求理想目标而努力。至于“位卑未敢忘忧国”所展示的报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人,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的丈夫气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价值追求,以及“厚德载物”的襟怀等,不都规范着人生的旅程吗?一句“落叶归根”更是昭示了人的归根的情怀,它能让游子万里回归。它们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是它们直接融化到人的血液里的。

第三.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每个人只是连续不断的历史文明中的一段,我们要从前人那里继续文明的成果,我们还要做传承文明中的一份子,这样我们的中华文明才不会断流。同时,不管是传承文明的人还是接受传承的人,都会对文明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我们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才会得到顶礼膜拜,也才能生生不息。道理就这么简单。

只有语文才能全面准确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不论把语文称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都不能否认语文是由经典文章和经典诗文组成的教学范文集成。学生喜欢一首诗歌、一篇文章,绝不仅仅因为它的语法多么规范,修辞手法多么多样,结构多么精巧,首先吸引学生的是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而日后作用学生的也主要是它们的内容。从道理上讲,每一篇范文、诗歌都从一个方面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这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必然决定学生的意识,因此,语文必然是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我认为语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它特有的四个特征:

1.历史性: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语文,语文较完全地选取了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经典

诗歌、文章,它们构成了语文教材的庞大体系,完全可以反映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的脉络。

2.完整性和准确性。传统文化是宏大而精深的,而又都散见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英雄传奇人物的事迹里,而语文教材正是由它们汇集而成,所以语文能较完整准确地反映传统文化。因为学生可以直接面对传统文化去感悟它,而不是假借一些二手三手的材料,所以就能准确地认识、掌握传统文化。

3.精华性。不可否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糟粕,“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妇女“从一而终”愚民思想等等。因为语文教材的范例都是经过精选,千锤百炼的,它大都选取有积极意义内容范例供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精华为主的;即使有部分糟粕在里面,也正好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分析的机会,学生可以去分析,去批判,分析批判又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机会。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发展,才能有新鲜的内容,才能更有生命力。

4.艺术性。我想没有谁能否认我们的教材中所选的范例绝大多数都是艺术珍品,它们都有极高的审美性。其精美的语言,匠心独具的结构和深邃的思想等,都是前人(也有几个今人)的智力活动的结晶。美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去读它,从而认识它内部所蕴涵的深邃的思想,培养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所以,只有语文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这是语文独具的特性所决定的。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合理内核,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了灵魂,就有了神韵,它只会促进其他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不是去

排挤它们,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富有了活力和生命力。

第三篇: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贵州省仁怀市育人中学 张国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最有力的武器。几千年的汉语文化和思维,是维系我们民族命脉的根本,也是未来世界能够走向大同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用传统文化濡养语文教育,对有着悠久诗书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十分重要而迫切。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中国”。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国民图书阅读率连年下降,有专家呼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待阅读。这里的阅读,第一要义是中国人先读中国的书,特别是那些历经时间长河的洗刷,依然“光焰万丈长”的经典之作。

《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用传统文化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是靠什么力量凝聚呢?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在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世界最大的民族,必有使其凝聚在一起的超凡力量,这种超凡力量非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的传统文化莫属,中华民族是一个靠文化凝聚的民族。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都是靠文化来凝聚的,外来的异族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也必然同化于传统文化之中,顺之则兴,逆之则亡。在目前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我越来越感到传统文化缺位对我们社会、民族造成的危害。究其原因,正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重视或忽视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学生,所以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也一天天的弱化,这种现状让人十分担忧。

其次是语文学科育人本质回归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不象数学、化学、生物、物理那样以传授技能为主,它必然要承担育人的任务,培养人的精神修养、人生态度,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上世纪我国产生的一批大学问家都是学贯中西。他们不但掌握最先进科学技术,同时深厚的国学功底在他们身上形成了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情结,报效祖国是他们永恒的信念。当中国需要他们时,他们均义无返顾地抛弃名利、地位以及丰厚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其精神可歌可泣。他们的民族情结又是怎样形成的?正是早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久而久之,必然厚积薄发,内化成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义无返顾的回归,正是他们身上民族情结作用的必然结果。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举世公认的大学问家,也更是做人的楷模,这些都是语文学科育人本质的正面范例。另外,育人也和一个人的学识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现在社会上博士、博导满天飞,但我们没有真正意义的大学问家,这是因为和老一辈科学家相比,他们之间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大为不同,老一辈科学家追求的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因为他们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中从不宣扬追求虚名,而今天的某些人更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对社会的索取。不同的价值追求,必然导致他们对取得学识的不同的态度,也导致不同的结果。其实,在任何一个行业这些道理也都是相通的。这些例子都在告诉我们应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把握我们语文教学,也就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不能放弃育人的责任,它应该让学生在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向都要有所作为,而不是把语文仅仅讲成文章学、修辞学、语法学等,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教得充实、教得有深度、才能更好地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时语文学科也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育人的本质回归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杜甫有一句诗为“润物细无声”,这就是传统文化作用于学生情景的真实写照。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小时候背诵了许多似懂非懂的诗文、警句,当时朦朦胧胧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就发现那些东西日渐内化为自身的性格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并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强烈,其显示的生命力和作用力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一句“天行健,老子当自强不息”可以让人终生为追求理想目标而努力。至于“位卑未敢忘忧国”所展示的报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人,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丈夫气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价值追求,以及“厚德载物”的襟怀等,不都规范着人生的旅程吗?一句“落叶归根”更是昭示了人的归根的情怀,它能让游子万里回归。它们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是它们直接融化到人的血液里的。

第三.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每个人只是连续不断的历史文明中的一段,我们要从前人那里继续文明的成果,我们还要做传承文明中的一份子,这样我们的中华文明才不会断流。同时,不管是传承文明的人还是接受传承的人,都会对文明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我们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才会得到顶礼膜拜,也才能生生不息。道理就这么简单。

只有语文才能全面准确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不论把语文称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都不能否认语文是由经典文章和经典诗文组成的教学范文集成。学生喜欢一首诗歌、一篇文章,绝不仅仅因为它的语法多么规范,修辞手法多么多样,结构多么精巧,首先吸引学生的是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而日后作用学生的也主要是它们的内容。从道理上讲,每一篇范文、诗歌都从一个方面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这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必然决定学生的意识,因此,语文必然是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我认为语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它特有的四个特征:

1.历史性: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语文,语文较完全地选取了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经典诗歌、文章,它们构成了语文教材的庞大体系,完全可以反映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的脉络。

2.完整性和准确性。传统文化是宏大而精深的,而又都散见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英雄传奇人物的事迹里,而语文教材正是由它们汇集而成,所以语文能较完整准确地反映传统文化。因为学生可以直接面对传统文化去感悟它,而不是假借一些二手三手的材料,所以就能准确地认识、掌握传统文化。

3.精华性。不可否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糟粕,“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妇女“从一而终”愚民思想等等。因为语文教材的范例都是经过精选,千锤百炼的,它大都选取有积极意义内容范例供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精华为主的;即使有部分糟粕在里面,也正好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分析的机会,学生可以去分析,去批判,分析批判又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机会。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发展,才能有新鲜的内容,才能更有生命力。

4.艺术性。我想没有谁能否认我们的教材中所选的范例绝大多数都是艺术珍品,它们都有极高的审美性。其精美的语言,匠心独具的结构和深邃的思想等,都是前人(也有几个今人)的智力活动的结晶。美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去读它,从而认识它内部所蕴涵的深邃的思想,培养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所以,只有语文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这是语文独具的特性所决定的。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合理内核,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了灵魂,就有了神韵,它只会促进其他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不是去排挤它们,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富有了活力和生命力。

第四篇:传统文化传承魅力在于融入生活

传统文化:传承魅力在于融入生活

发布时间:2017-02-03

文章来源:摘自今贵州 作者:曹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白驹过隙。时代的巨轮不断向前,古诗词里的传统习俗仍绵延至今。1月24日,一场年味十足的送“福”回家活动,拉开了2017年贵阳孔学堂(丁酉)春节文化庙会的序幕。“为了早一点拿到书法家的作品,我6点半就起床了。”年过七旬的季大爷满意地看着手中的春联,“辞旧迎新,好日子红红火火;崇德向善,新家庭顺顺当当。”作为传统年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春联因其简单、便捷的属性而广受普通群众的欢迎。今年春节前夕,除了贵阳孔学堂的送“福”回家活动,省和贵阳市书协的书法家们还将春联送进社区、送进企业;中天书画院、省图书馆、贵报传媒集团、省诗词楹联学会等,也纷纷展开暖意融融的“写春联、送福字”活动。这只是我省传统文化根植民间的一个镜头。春风雨露,润物无声,只有将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行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今天的黔中大地上,一方面因为社会经济的后发优势,使得本土多彩的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另一方面文化地标、文化事件频现,民间国学渐热,亦成为全省上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传统文化展现多彩贵州,丰富多彩的年节活动,映衬着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在余庆,当地群众在腊月为迎接新春赶制麻糖;在从江,下江镇高仟村的侗族同胞选择“吃相思”迎新春;在思南,土家花灯戏因其曲牌丰富已成为逢年必备的文化大餐;在安顺屯堡,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吃一顿热热闹闹的杀猪饭,带来的不只是热火朝天的年味,也寓意着来年的丰收。

1月29日正月初二,由省文明办、贵阳市文明委主办,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阳市文明办承办的贵阳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走进第四个年头。赏年俗,立家训,游花街,品美食,玩游艺,成为春节庙会的特别节目。活动现场,打糍粑、编草鞋、捏糖人,这些平日里少见的民间活儿,惹得人跃跃欲试。“一个家,一定要有家规、家训。”“家长要求孩子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叫修己安人。”六艺学宫内,台上讲师谆谆教诲,台下听众满满收获。此次春节庙会,首次集中呈现贵阳为主的年俗文化集萃;首次在春节期间举办“春立家训”的传统文化活动,开办“家文化”讲座,开展为期5天的家训家书展示及现场互动体验活动。

对于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体验,不仅仅限于春节文化庙会。在贵阳孔学堂里,以传统节日为脉络,开展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我们的节日”文化民俗活动,讲述民俗由来,演绎民俗风情,既满足了群众的节日需求,又充实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持续多年举办的开笔礼、成人礼、中华婚礼、敬老礼等“筑城四礼”活动,围绕入学、成人、成婚、敬老4个人生重要节点,引领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彰显中华礼仪文明,亦深受社会各界关注。

过去的一年里,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贵州传统村落全景录——也蒙》、《文化遗产关键词》第二辑、《现代名人与贵州》《人文云岩丛书》《鱼腿撑天·贵州民族民间传说幼儿美绘系列》《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读本》等丛书,成为普通人认识贵州、传承文化的手边读物。扛马马肩、斗虫虫、捉蛐蛐、抢羊羊„„2016年12月4日,一群贵阳本土文化人聚在贵阳华家大院,聊起记忆深处的贵阳老童谣和老游戏。在现场,大家重拾童心,回到儿时,畅所欲言,惟一的规则是,讲贵阳话。“当现在的娃儿不再唱老童谣,不再做老游戏,甚至都不太会讲地道的贵阳话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具有标示性的贵阳味及背后的民族民间文化如何传承?贵阳的老童谣,是从贵阳这片土地里长出来的。得用贵阳话唱才有味道。”《贵州儿童文学史》作者马筑生说。在过去的30余年间,马筑生一直从事贵州儿童文学的教学、研究与创作,收集有贵州贵阳的民间童谣2000余首。他认为,“贵州贵阳的童谣、神话、传说等儿童文学里,从不缺少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挖掘和吸收。”舞台演绎传递文化情怀。

近年来,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山地文化、三线文化等为代表的“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正不断提高贵州的美誉度与影响力。为此,我省着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并举办2016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对于此次艺术节来说,从开幕式上新版大型民族舞剧《天蝉地傩》的首次亮相,到昆剧《临川四梦》完整引进;从以优秀民族文化为创作题材的舞蹈诗《巫卡调恰》,到在全国高端平台展演中广获好评的京剧《铁弓缘》,展演内容更多的是关乎传统文化。在舞台艺术传递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无疑成为走近大众的一个有效载体。

作为贵州人文精神在高端艺术舞台上的一次具体展示,由中国文联、北京大学、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厅和贵阳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我心光明——走进王阳明咏诵会》,经过几十名国学专家多次实地采风研究,最后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提炼成文艺节目。这样的展示,使观众直观地走近王阳明精彩纷呈的人生历程和曲折坎坷的心路历程。艺术节期间,以全省“非遗”项目为主线贯穿,一周组织一个地方,集中打造“非遗周末聚”活动,展示和传承原生态民族文化重要平台,扩大了“非遗”在民众中的认识度,也提升了民众对“非遗”内涵的认同,引发保护、传承“非遗”的自觉性。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华表示,“非遗”作为千百年来的古老生活方式,出现了断层,希望通过“非遗周末聚”的展示和宣传,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激发民众的兴趣。

此外,为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喜爱和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阳孔学堂从2016年开始策划“溪山踏歌行”系列活动,反响热烈。于去年9月举办的“明月初照人2016孔学堂中秋古诗词会”,聚集于丹、敬一丹、徐涛、张维良、张军等文化文艺名家同台献艺,通过诵读、吟唱、昆曲、京剧韵白、中西方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跨界联合,展现中秋古诗词的隽永、明澈、清丽与洒脱豪迈,激起人们“明月初照人”的人文情怀。公共服务带动民间热潮,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坚持在双休日、节假日举办传统文化公益性讲座,贵阳孔学堂自2013年对外开放以来,共举办公益性讲座457场,累计听众16万多人次。其中,2016年举办讲座105场,先后推出的“阳明学”系列讲座、“漫谈中西文化”系列讲座、“上古清音弦歌不绝”古琴文化系列讲座、“重读经典——官韵诵念”系列讲座等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国学粉丝。每到周末,到孔学堂聆听公益讲座,已成为人们精神锻造的一种心灵渴求。

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基石,越来越多的文化体验也带动了民间传习热。2016年9月10日至13日,由上海昆剧团排演的大型昆曲《临川四梦》登陆贵阳。与此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昆曲公益讲座也在贵阳阳明祠如约上演,前来分享的嘉宾分别是《牡丹亭》里饰演杜丽娘和柳梦梅的两位青年演员——张莉和倪徐浩。“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相比起前一日舞台上罗袖翻飞,在阳明祠的风帘翠幕中听张莉清唱起《游园惊梦》唱段,别有一番风味,也更贴近曲文中的情景。对于贵阳的昆曲爱好者来说,能够如此近距离地与昆曲舞台上的经典人物进行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体验。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姿飘逸,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表演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吸引着众多爱好者。2015年底贵阳成立见一曲社,得到昆曲表演艺术家张卫东和上海戏剧学院江沛毅老师的大力支持,每月由张卫东定期讲课,从诗词、音律、唱腔、身段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教学。令曲社主要创办人戴若没想到的是,曲社成立并开课的消息一传出,贵阳市民踊跃报名,最后有近50人缴费参加定期学习。与昆曲相当,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的古琴,也以阳春白雪之高雅趣味,吸引着众多爱好者。对于古琴爱好者覃朗来说,弹琴是技艺,更是修行,无关压力生活后的娱乐,亦非自我调节的鸡汤,更多是持久专注的训练和始终诚实的面对自己。长天阔地逐云月,高山流水觅知音。2015年9月,历时半年筹建的云会古琴馆正式开馆。在这个汇集着覃朗的毕生所爱的琴馆里,汇聚着一群同样喜爱传统文化的有缘之人。指舞弦动,余音袅袅,每次凝神抚琴,都是一次独特的体验。除了覃朗的云会古琴馆,近年来,一些与古琴有关的民间社团相继成立,如省音乐家协会古琴学会、西子琴舍等。2016年1月16日,中国古琴学会孔学堂体验基地诞生,成为贵州首个以面向普通大众推广古琴艺术、体验古琴艺术、感受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古琴体验基地。在贵阳,古琴热不限于单独举办的古琴演出或古琴研习课程,在茶艺、香道、诗歌品鉴会、国画欣赏等很多传统文化雅集中,都有古琴的身影。在这些聚会上,古琴音韵与其他传统艺术交织在一起,弹奏出荡涤心灵、充盈生活的清丽乐音。人们学习古琴,并非专门去学一样乐器,而是以学习的方式接近中国传统文化,正所谓“清风朗月把酒言欢,万籁俱寂写字弹琴”。人们在古代书画中找到琴的影子,或伴着琴韵品香品茶,或和着琴声吟诵诗词。如此,传统文化便生动地呈现于生活之中,而不是躺在古籍堆里。

第五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华民族在不同情景有不同内涵,但在这里,应是指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人民,不单指某一具体民族的人。各民族经过五千年的交流融合,早已成为各具特色却紧密相连的整体,随着现在人口流动的频繁,经济社会的交流,使文化上互学互通的地方不断增加,况且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与完备性,必须从所有民族来考虑归纳,进而可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56民族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文化,是中华国土不同地域孕育的非物质宝藏,是各民族发展的精神载体,是形式各异,内容纷呈的多元化文明。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动态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既有地域性,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不断损益变化的,具体文化表现形式也随之赋予时代性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究其定义,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从它具体分类来看,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依我理解,血缘为纽带形成家庭-大家庭-家族,管理上依靠的是宗法制度,其经济基础和历史渊源则是来自传统农业。从其表现方式而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民族文字语言,宗教习惯,民俗节日,诗辞曲赋,对联灯谜,神话传说,特色建筑,民间工艺,农业经验,等等,不一而足。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一),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根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本,是民族精神之根,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宿感的力量之源。所以,传承发展中国文化具有必然性,是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是避免中国亡国灭种的根本途径。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当今的文化发展趋势很不明朗,但有些变化是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的,例如网络文学,在相当强势在大学生中有相当影响力,他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犹记《红楼梦》再出电视剧的时候,红楼体一夜走红,但人们的语气是戏谑是调侃,这到底是是褒是贬?古典文学拿到现在人们的态度竟是茶余饭后调笑的资料,情景堪忧啊!

(二),全球化过程中强势文化入侵,中国必须思考的问题。举例而言,一个青年过圣诞节情人节远比过中秋节春节来得兴奋,过的丰富多彩,这显示出西方文化在中国,特别是新生代人群中的力量。开放化全球化,文化入侵价值趋同的背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不仅是与文化相关的问题,而且是能否保持本民族的独立性,能否辨清民族将来的走向的关键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解决好

这个问题,才能在多元文化侵袭中树立文化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不倒。

(三),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重要地位。“以和为贵”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孔孟在春秋战国时期奔走宣扬的思想核心,而现在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泉。道家的“天人合一”在现在同样适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除了儒家的道德,道家的哲学,墨家讲的逻辑,兵家讲的作战,农家讲的种植,法家讲的法治,在现在仍有实用的地方。当然无论是“和谐”还是“科学发展”,都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又得依靠个地区各民族的选择,因此传统文化在今日的应用同中有异,既把握大的方向,又选择具体方式,可见传统文化的适用度。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途径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在现在在将来发挥更大的效用,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同时,在继承和弘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必须正确对待民族文化。

(一),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六中全会提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问题,2011年一月初,山东省教育厅刚刚发出“要求全省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通诗》等内容,即让人们有选择的对待传统文化。再者,蔓延全国的教育改革中不乏对传统文化的择优取精,这是国家层面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学术界是思想最活跃,嗅觉最敏锐的地方,也是所有改革的前沿阵地。“五·四运动”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就是中华民族对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我国传统文化所进行的第一次系统深刻全面地总结与反思。现在新一轮的思想斗争,总结与反思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能不能完成引领中华民族实现走出危机的历史重任。依我看来,儒家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不应等量齐观,而是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使之在新时代有心的意义。例如新加坡,他将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之后,加大宣传,把它变成全民的道德规范,而经过几十年的检验,可以明确看到它取得的良好效果。在中国,在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地方,改良过后的儒家文化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么?

(三)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节日文学艺术,每个节日代表不同的意蕴和祝福,我们不需要纯粹抵制西方文化,但是在心底里传统节日必须具有更高的地位。还有文学,网络文学跟风状况严重,我们不能被网络推手所左右,传统文学之所以留传千年,必然有其可取之处,我们必须形成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主张,还是那句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下载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修改稿)(最终五篇)

    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 内容提要:本课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合集5篇)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利......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教育神圣的使命

    弘扬传统文化对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向世人展示了文明古国博大的胸襟和智慧。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已经消失了三个,只有中华文明至今巍然屹立在世界......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创新语文教学思维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创新语文教学思维 金坛市水北中心小学 严 峰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祖先创造了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如:古诗词、《......

    浅淡语文教师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浅淡语文教师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39中 王庆磊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下,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情操境界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

    语文教学在于读(范文)

    语文教学在于读 邓龙梅 读书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次成败在考试,一生成败在读书。”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读......

    语文教学在于读

    语文教学在于读 邓龙梅 读书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次成败在考试,一生成败在读书。”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 科学制定与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