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格局创新和“两新”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近半年,老奇台镇团委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团组织的有力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着力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着力关爱青少年成长,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动工作,在基层组织阵地中加强团的建设
(一)重视团建发展。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已完成2家非公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做好建团后的组织和指导作用,通过团组织品牌活动让企业增产、增收、丰富青年职工生活,让企业认可团组织,形成对企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吸纳“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兼任团组织工作,做好基层团干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团干专业素质;加大团员“推优”力度,七一“双先”共推荐表彰了优秀团员8名;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建设学习型机关,打造学习型团干。
(三)推动团干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团组织干部挂点工作,要求机关干部和各团总支书记确立“一对一”团建工作帮扶点,大力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工作发展。
二、创新载体,丰富形式,务求实效,在思想道德领域中发挥团的作用
(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先进理论和科学思想武装青年头脑。通过理论宣讲、媒体宣传、座谈交流、办班培训等方式,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全会精神,把广大青年思想统一到中央指导精神和党政工作部署上来。开展“我为团组织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使班子成员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掌握了方法,坚定了发展团的事业、做好团的工作的信念和信心。
(二)深化“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五四运动、志愿服务月、爱国卫生月等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观映、“红色歌曲传唱”、“精彩六一”、“绿色生活,有你有我”等活动,丰富了青少年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开展“五四”、“七一”表彰活动,推选表彰了一批优秀青少年、优秀团员典型,为青少年树立了榜样和模范。开展警校共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活动,深化青少年德育工作。把爱国、爱党、爱人民之情,化作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感恩之行,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三、强化职能,扎实行动,贡献力量,在党政工作大局中谋划团的工作
(一)实施服务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加强青年创业培训,联合劳动就业办举办“科技播火行动”2次,参加培训的学员520人次;选树农村青年致富带头典型,推选出牛王宫村返乡大学生创业典型康明特色禽类养殖场、维吾尔族青年吾斯曼的百亩高标准特色林果示范园为青年创业致富示范基地;积极联络相邻各乡镇创业典型优秀青年5名互相交流学习,以增强自身业务技能知识和发展企业的信心。有力推动了我镇青年就业、创业和励业工作。
(二)实施机关团干挂点基层制度,组织团干、志愿者定期开展帮扶工作。深入了解困弱青少年家庭的困难,提供物质精神上的各种帮助。截至目前,已帮扶贫困学生56名,合计资金11000余元,帮助3名困难青年解决创业致富难题,充分发挥出团员青年在经济社会建设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积极参与净化社会环境和综治维稳专项整治活动,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校园周边环境发挥了作用。
(三)实施倡导文明新风行动。联合宣传办、司法所、派出所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法制宣讲220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安全和自护意识。大力开展扶贫开发、生态环保等志愿者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130人次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同老人们聊天谈心;定期组织青少年志愿者打扫街道卫生死角,保持街道干净整洁;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春季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种植树苗6000棵,完成近254亩任务,进一步提高了老奇台镇团员青年和志愿者的绿色文明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从而为建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老奇台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两新”组织团建工作:
一是对镇域范围内“两新”组织情况进行逐一排摸,并建立一本已建党已建团、已建党未建团、未建党已建团、符合建团条件而未建、单纯不符合建团条件的“两新”组织结构的“工作台帐”。
二是联合组织办、民政办、工会、妇联等各业务口,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争取“两新”组织建团资源,发挥联动效应,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工商联会员以及受过各级团组织表彰的先进典型的影响力,以政治优势促进建团的执行力。
三是完善“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考核机制,把握整体,细化量化考评内容,运用多种考核方法的结合,合理确定考评分值比例,并注重采用附加分制。
四是注重考评结果应用。考评结果在镇团委通报,抄送镇党委。将结果作为团干奖惩、评选先进、推优入党的主要依据,并纳入全镇年终对各条线考核范畴,折算成相应分值作为条线考核结果。
第二篇:共青团区委格局创新和两新团建工作交流材料
共青团**区委工作交流材料
我区现有团员19954人,团干部1192人。专职团干158,兼职团干1034人。团员中男女比例为1.08:1,大专以上学历1428人,初中以上学历18454人。14至18周岁11137名,19至25周岁7462名,26至28周岁1355名。全年实现推优入团2174名,其中‚两新‛组织发展团员114名。全区2010年建立两新团组织255家,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团240家,新社会组织建团4家,国有企业建团11家,共涵盖35岁以下青年人数39180人次。驻外团组织13家、产业团支部4家。‚青春连线•城乡统筹团员青年综合服务平台‛团员注册率达到100%,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网、组织新团员上团课、业余团校等方式培训团员,全年培训人数达7343名。全区建立‚青春家园•团员青年服务站(中心)‛21个。
近年来,在区委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服务‚幸福**‛五大工程建设工作主题,坚持把握教育引导青年这一根本、基层组织建设这一主线、服务青年需求这一关键,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镇街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交流如下:
按照团中央、团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部署,团区委积极推进镇街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基础不平衡等困难,迅速行动,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确保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在5月4日前全面完成,并有4个镇完成了此项 — 1 —
工作。
一、主要做法
一是及时汇报,争取支持。
按照团中央、团市委对镇街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相关部署。及时出台《共青团**区委关于全面推进镇街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2月26日,**书记、**常委带领组织部和团区委的同志专题调研了我区团的组织格局工作并召开了座谈会,专题研究我区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3月4日,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团区委关于2011年全市共青团会议精神以及我区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情况的汇报,经区委研究决定,将团的组织格局创新作为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团建新格局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区党建工作目标考核。4月13日召开镇街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动员会,对团组织书记进行了专题培训。4月16日召开**团区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暨‚‘**大发展、青年勇争先’争当人民好公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全区镇街主要领导及团组织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全面推进我区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会后,多次落实跟踪镇街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是深入研究,制定方案。
根据团中央、团市委的文件精神,团区委制定了《共青团**区委关于全面推进镇街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就文件精神和具体操作流程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推进时间表,并以附件形式下发《街镇团(工)委运行机制设计参考》、《街镇团(工)委工作内容设计参考》就工作内容和需准备的资料档案进行了统一规范。**街道、**街道、**街道、**镇等单位团委书记多次与党委沟通,召开工作部署会,对当地青年状况和团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填写了《组织格局创新前、后街镇团情调查表》,为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提供了详实有效的数据参考。
三是完善制度,强化指导。
拟发《关于建立镇街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联系点制度的通知》,团区委书记、副书记及科室人员分别与17个镇街进行联系,并开展驻地指导,定期在联系点召开工作例会,对基层团组织书记举行业务培训,与当地党政领导交换意见,及时解决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中的问题。对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开展好的团组织,予以表彰和经验推广,对工作迟滞的团组织,督导工作推进。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取得新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基层工作力量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对共青团工作的需求;二是部分基层团组织主动性、创造性不够;三是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特别是创新工作的本领不适应新形势。对此,我们将在今后有针对性地着力破解,重点在四方面狠下功夫。
一要注重分类指导,在引导上下功夫。针对不同镇街的差异化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分类指导。根据联系点制度,团区委班子成员分头联系到镇街,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指导镇街团组织把推进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与镇街特色和做好团的其他重点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真正让镇街团(工)委活起来,发挥在团组织格局中的‚桥头堡‛作用。
二要组织定期培训,在规范上下功夫。推进团组织格局创新,要重视对镇街团组织负责人开展关于制度规定、具体业务等方面定期的培训,力争在程序、资料准备等方面的规范上下功夫。
三要严格增配程序,在作用上下功夫。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抓好基层团委的班子选配。团区委全程把关、参与选配程序,结合各辖区的特点,选聘出派出所、‚两新‛组织、大学生村官、学校中的优秀青年团员为团(工)委班子成员,成立由镇街退休老干部、在职老团干、优秀青年企业家和青年能手等组成的共青团顾问委员会,最大限度的发挥选配人员的作用。
四要帮助成果辐射,在创新上下功夫。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炼总结我区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对典型案例、典型人物进行宣传推广,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我们还将创新工作思路,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我区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已经向村社一级辐射,吸引了更多村社区青年参与团的事务。
“两新”团建工作交流如下:
针对‚两新‛组织团建这一课题,团区委通过调查了解、研究对策,下大力气探索‚两新‛组织团建的好经验、好办法,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进一步推进‚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开展,2010年5月区委组织部、区‚两新‛工委、团区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 ‚两新‛组织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基本原则,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召开基层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推进会,对全区
‚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开展作出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并建立了**区‚两新‛组织情况台帐,形成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良好氛围。今年2月区委副书记**带队调研了**区**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等两新示范团组织,对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4月党建团建表彰大会上,区委副书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分别对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进行了强调和部署,全区各直属团组织分管领导和团组织负责人,全区***个行政村、社区团组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二是典型引导,健全制度。针对部分‚两新‛组织经营者和管理者认为建立团组织会占用生产时间,影响企业效益,妨碍企业正常发展的误解和疑虑,我们把在‚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有限公司、***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等12家两新团组织作为示范典型,重点打造,通过对青年团员的订单式培训、创先争优评比、技能大赛、青年文明号的创建,促进了企业生产,树立了典型,帮助两新组织提高对团组织特别是‚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认识,提高了青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水平和推动‚两新‛组织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而赢得他们对‚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进而引导和激励全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是党建示范带动,青联、青商支持,扎实推进。按照党建示范优先建团的工作目标,利用好党团共建阵地开展团的工作。按照‚1+10+1‛的工作模式,发动镇街青年能人所在企业建团,积极动员青联委员所在单位、青商会成员率先实施‚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的工作步骤和‚建
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片‛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同时,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负责人吸纳成为镇街团(工)委委员或青联、青商成员,从而有效地对其他‚两新‛组织团建进行指导。
在‚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中我们不断创新机制,找准团的活动与‚两新‛组织的发展、青年员工的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以活动促活跃,以活跃促发展,力争把团的活动真正融入到‚两新‛组织生产经营之中,深入到团员青年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努力扩大团组织对青年的覆盖面,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篇: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汇报
**团县委 李文霞
(2013年10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2011年的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2012年的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均已相继开展,刚才苏仙、北湖、资兴的同志均作了汇报,我们**团委在这两块工作中有朴实的2011,也有不平凡的2012,更有努力奋斗中的2013,下面我就**开展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和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这两项重点工作开展以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础扎实,厚积薄发。
1、基层组织稳定,工作力量有劲。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后,乡镇团委委员均稳定在9-13名,确保乡镇团委有人工作,有力量做好工作。虽然因撤乡并镇、工作交流产生的团委委员空缺情况,但我们督促各级党组织及时进行补充累计67名同志,确保乡镇团委的工作力量不减弱、桥头堡作用不丢失。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后,我们的直属团组织稳定在752个,覆盖团员4655人,联系35岁以下青年13322人,团干的平均年龄为27岁,基本都有大专以上学历,是服务基层青少年的骨干力量。通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使团的组织功能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在接通“地气”中面对面的服务基层青少年。
2、党委政府重视,基层团干有为。**的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均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倾情指导,保证了这两项重点工作及时有效推进。特别是在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上,县委书记的批示、县长的指示、县委副书记的出谋划策、常务副县长的经费保障、县委组织部长的评先提优等一系列举措,为“大团委”建设工作全市率先、全省领先、全国争先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各乡镇街道团干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把这两项工作当做锻炼能力、砥砺品质、锤炼作风的舞台,积极在政府开展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在镇区开展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特别是在“大团委”建设上,以团县委工作简报为指导,以每周一通报为推力,干事创业、力争第一,他们的精彩表现得到了团中央、团省委的认可和推介。其中4名乡镇团干部被提拔为领导干部、2名副科级团干部得到重用,216名乡镇直属团组织干部纳入了本乡镇后备人才库。
3、工作制度科学,具体落实有力。为使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我们形成了以下这四项工作制度。一是责任任务明确制度。在联合县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通知》(桂组通【2011】8号)和《关于印发<**县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桂组通【2012】34号)文件中,均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为顾问的组织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措施和有关工作要求,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把握时间、全力推进;二是对口联系制度。按照覆盖面100%的要求,团县委全体干部分片区联系指导全县所有乡镇,乡镇团委班子成员根据“大团委”建设分工,分片驻点开展具体工作;三是工作汇报制度。各乡镇团委书记每周一汇报上周的工作整体推进情况,并制定下一步工作打算和计划完成任务数,团县委每周通报一次乡镇工作推进情况,并下乡调研督促落后的乡镇奋力赶超;四是激励机制。对于提前完成既定工作目标,表现突出的团组织和个人,作为年底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县荷叶镇在全县率先完成直属团组织建设任务,被推荐评为全国基层团建示范乡镇。对于没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排名倒数的乡镇实施一票否决,不予考虑评先评优,在去年底的分类定级考评中,有两个工作不力的乡镇被定级为“差”。
四、活动丰富多彩,经费规范有节。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使得我县的共青团工作离“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要求越来越近了,“团的组织覆盖全体青年”已逐步实现,“团的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正火热进行。我们通过党校培训、会议室座谈、办公室交谈、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影响引领着青少年。有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后的县委党校培训,有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中的团建“大调研”、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团的十七大座谈会,还有乡镇直属团组织参与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太和镇车田种植团支部参与筹建投资额达160万元的车田希望小学,方元镇舞蹈爱好者团支部组织开展的元旦文艺晚会,樟市镇体育爱好者团支部组织开展的庆“五一”、暨“五四”文体活动,等等。这一系列乡镇直属团组织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乡镇团委2万元工作经费的支持。去年由县长批示的2万元乡镇团委工作经费已经统一纳入今年乡镇的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各乡镇团委组织开展的活动情况予以统筹安排,确保有限的工作经费有力的支持当地共青团事业的发展。
二、特色鲜明,力创辉煌。
1、征金色点子,寻发展良方。为把全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上来,发扬基层团员青年的首创精神,寻求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的良方,启动了以“激发青春活力、创新创优工作、共建幸福**”为主题的共青团工作项目设计金点子征集活动。通过征集基层团组织开展的优秀工作项目,特别是团员青年自我创新设计的符合时代要求、青年期盼、共青团所能的工作项目,科学合理的丰富了县域共青团工作的内容,特别是乡镇直属团组织的工作路径。共推介共青团优秀工作项目5个、确定共青团工作项目设计金点子14个,着力扭转当前共青团工作“难在县里、瘫在乡里、死在村里”的现状。
2、争工作先进,做典型表率。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在纵向上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工作,在横向上是前后照应、后来居上的工作。在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中,我们没有把握创先争优的最佳时机,致使工作平平、没多少特色。而在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中我们把握“第一时间”原则,在各项安排部署上求新、求早,及时向县委、县政府要支持、争资金,通过每周一通报、每月一简报的工作力度,明确创先争优、力争第一的工作决心,在全市开创了“五个率先”的工作局面,典型经验、有力举措被团中央、团省委分别推介并发表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专刊上。
3、树青年典型,聚青春力量。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处处有典型、人人可成才”的干事创业氛围,我们联合县文明办、县人社局等单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我身边的好青年”暨“**县十大杰出青年”推荐评选活动。评选出史纯华、彭鑫等10名同志为“**县十大杰出青年”,邓华峰、肖敦锋等30名同志为“**县我身边的好青年”,其中郭旭军等3名青年还被评为郴州市“百优青年”。通过这一活动,充分挖掘了青年典型,塑造了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青年典范,进一步强化了“团结、诚信、创新、图强”的新时期**精神,有效凝聚了广大优秀青年,全面提升了共青团的青春魅力,为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提供了优秀青年典型支撑。
4、促党团共建,焕新鲜活力。通过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我们争取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很多支持,包括基层团组织工作经费、基层团干部待遇、基层党组织关心支持团组织职责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关心和支持的取得都是来之不易的。为此,我们力求使这些有利于推进全县共青团工作的制度措施长期化、长效化,经县委同意,于今年4月22日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桂办发【2013】7号)文件,明确了党建带团建工作“五个有”的目标要求,对团干部的产生、培训、待遇、流动及任职条件进行了详尽规定;对基层团组织的创建、人员配备、阵地建设进行了规定,同时对推优入党、“三本三册三公开”工作制度、乡镇(街道)团委每年不少于2万元工作经费、把团的重点工作纳入组织考核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今后**共青团工作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虽然在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乡镇街道团委班子成员兼职多,流动快,存在兼职团委书记对团的工作认识不够,新进人员对团组织格局创新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了解不够,导致不重视、被忽视的情况;二是部分乡镇经济条件不乐观,党委、政府对团工作支持力度不够,2万元工作经费无法有效用于团委工作;三是团组织建设力度和创新活力不够,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淡薄,开展的活动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不能满足青少年的时代需求;四是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部分乡镇团员青年数量较少,又多以外出务工为主,致使部分直属团组织已经名存实亡,更谈不上团组织的规范建设。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思考,一是进一步发挥好党建带团建作用,从党的事业长远发展和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大力争取党委政府对共青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努力为共青团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各级团干部要重视共青团工作,忠于共青团事业,创新活动载体,着力设计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工作项目,通过好的活动项目宣传工作、争取经费;三是对团干部的兼职数量进行控制,力求少兼职、不兼职,多组织团的活动;四是增强团干部的个人魅力和工作能力,通过开展活动、上跟下挂等形式加强各级团组织的交流,促进团干队伍的朝气与活力。
今后,我县团委将继续深入推进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和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团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地区发展,打造创新型、服务型团干部队伍,真正激活各级团组织的活力,实现基层团工作的全面进步。
第四篇:竞争、创新和企业文化
竞争、创新和企业文化 2004-08-16 10:57:39 中国人力资源网
简而言之,企业竞争是企业短期成功的关键,而不断地创新,则是企业长期成功的关键。对于那些期望在未来的全球化经济中不断取得成功的企业来说,他们必须通过生产比竞争对手更加创新的产品,或者提供在质量上、形象上或价格上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达到打败竞争对手的目的。竞争是一项异常实验性和指导性的工具。但是在没有增加盈利潜力的情况下,竞争增加了参与者的数量。由于参与分享利润的公司增加了,每个竞争者所得到的利润就相应的少了。不过,积极的竞争,能够导致企业的创新,而被动的竞争则不但不能产生领先的地位,反而使得企业落后于他人。我们以企业对于机会的所作出的不同反应来区分创新者和竞争者的。创新者创造和开发机会,然而竞争者却使出现在面前的机会资本化。创新者将不断地占据最佳的位置来利用机会,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讲,他们总在不停地创造机会。从好的方面来讲,竞争者为了争取时间、节省开支、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会非常强势地上市自己的新产品,以不断地为未来投资。但是,从坏的方面来讲,当市场出现领先者时,他们只能成为随从。无论从那种角度来讲,他们将处于危险的安全境地。危险是因为除非竞争者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最终成为创新者,不然他们将慢慢地控制不了自己的命运。从短期来讲,他们是安全的,因为他们并没有为将来投资。创新者和竞争者可以通过两个定义企业标准的元素来进行进一步的区分:企业文化和创造性。文化是一种在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源之间相互作用上的有形投资。创造性是一种在人力资本发展上的智力投资。一个企业的文化始于招聘、并延伸至培训、留用员工,以及团队建设。它也包含其他的影响因素:公平的机会、内部分化、福利、工作环境、公司建筑、内部装潢、办公室政治、衣着规范、社会规范等。企业的创造性开始于彻底地检验现有的思维能力模型,并且延伸至如何实施这些模型。很多公司是被外界驱使去创新,而并不是出于他们发展初始阶段的需要。因此,这些公司通常并没有意识到创新的模式是需要不断发展和改进的,因为他们的初始阶段是非常无序的。在初始阶段,通常还没有弄明白事情是如何发生,事情为何发生,事情就已经发生了,所以,模型并没有被有意识地去使用。接下来,当企业文化建立起来后,并且企业在所有部门同步作用下正常地运作,任何试图引进创新的因素到企业文化的想法,就会被抑制住。这种抑制往往来源于害怕变化,害怕变化是负面的而不是正面的,从而影响整个公司的运作。不幸的是,以上提到的这种模式变成了很多企业抗拒创新的借口。一个建议箱解决不了问题,一种促进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要实施从竞争者到创新者的真正转变,企业必须培育一种创新性的企业文化,以使得他们具有使新涌现出的机会资本化的能力,并且开始创造和利用全球市场的机会。总而言之,新的想法是一种通用的语言。为了帮助这种目标的实施,有一系列增进绩效的措施,它们可以评估和表达特殊的需求以保持持续地改进:信息管理生产率/效率产品质量/寿命研发/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公众认知度要想建立一种能激发员工创新精神的创新的企业文化,最基本的突破是从文化各组成元素中分离出那些与创新直接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一旦得到改进,会直接改进公司的财务业绩。第二步,就是得到管理层一致支持,在这些因素上进行更多的投资,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五篇:民营企业创新和党的建设
民营企业党的建设
——管理创新和企业文化塑造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管理。管理模式要革命,要超越,但更要创新。创建管理创新模式在于科学规范管理工作,在全面保证与提高工作、生产、成果、产品与管理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其创新。
江泽民同志提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的保证。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和文化塑造,要同党建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企业内党的建设来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文化塑造。我们从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高度来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现代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支配人的行动的,人的思想又是随着环境、人与人的关系、工作的难度不断出现变化,所以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端正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现代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毛主席曾经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我想这句话不会过时,也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相反只会推动经济的发展,起到统帅与灵魂的作用,凝聚人心,团结同志,激励员工,鼓舞斗志,消除消极。
党建,要在理论和实抓党建,抓思想政治工作是团结人、凝聚人、激励人的一个重要的现代管理手段,如果不去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就不可能提出新思路。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结合公司实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主要是做到了两个方面的结合。
一、党建必须与企业的命运教育相结合。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只要做得好,就能充分发挥其统帅、激励、动员的作用。
二是党建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一个企业的发展,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必然缺乏长远的目标,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失去适应能力,甚至可以被淘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铸造企业文化精神的精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它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认为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企业在党建方面的操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发展党的组织:我们企业的党组织还比较薄弱,企业还要有大发展、大跃进,不继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不行,企业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离不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企业凝人心、聚合力、促发展都离不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二、注重党员的学习教育:我们为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设置了党员活动室,公司的宣传栏中有一版是党员学习栏,订阅党员学习材料给对党员们学习,还有党员的培训教育,对党员进行不间断的党的学习教育。统一员工们的思想,形成团队精神。此外,对党员进行新形势下国家经济的政策和经济趋势分析的教育,也是对党员和干部的培训。
三、加强党的组织活动:组织的活力在于活动,每月一次的组织生活,一季一次的党员培训,一年一次的大型党员活动,使党员的组织活动不间断。同时,党建又与职工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使组织活动更丰富多彩。在节假日开展乒乓赛、中国象棋赛、拔河比赛等等。
四、创造企业特色:在发展党的建设中,我们始终保持企业的特色,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创新经济的时代。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参与市场角逐,增强竞争力,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从发展的现实和可能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的找准自身的着力点和切入口,不断实施创新工程,建设企业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方面,虽然我国的民营企业自身具有市场适应性强、经营灵活等特点,较之国营企业在创新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创新意识、创新观念仍旧较为薄弱;另一方面,企业所处的市场及外部环境永远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企业要了解这些变化并把握其本质,必须具备创新的思维。况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入世,更要求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站在全新的角度,用全新的意识去认识世界。创新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状态和氛围,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使企业适应经济大潮,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成为真正意义的企业,永远充满活力的企业。达尔文说过“得以生存的不是最强大的或最聪明的物种,而是最善应变的物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成为“掌握变局的赢家”。
我们公司的企业精神是“忠诚、精准、超越、分享”,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以此为中心,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把企业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我们主要是先通过党组织活动和党员培训,将公司的企业精神传达给每一位党员、预备党员,并且努力使他们能够真正意识到企业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向下宣传的必要作用,使每一位党员、预备党员能够从自己做起,在日常工作中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企业精神。使公司的每一位党员、预备党员能够从岗前培训到工作过程中的激励式培训,从重大活动到日常工作生活,从工作到生活,始终努力做到将企业精神融入其中,从而慢慢影响公司的其他管理人员。当然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将它建设好更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当我们知道了党员的模范作用之后,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努力做好党建工作,引导党员发挥自身的优势,带动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经济法定地位的确立,民营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及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加强民营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我们民营企业家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问题的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尽快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不断加强企业干部和员工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是民营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认真思考与探索,高度重视,着实运作,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尽快走向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民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必须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党建工作与发展民营企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发挥好党的建设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服务作用、保障作用和推动作用。
我们要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贯彻“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坚定性和有效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在内的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内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确保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