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监狱六十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7:3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州监狱六十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州监狱六十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德州监狱六十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德州监狱六十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任海涛

薛卫华

新中国诞生以来历经了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六十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德州监狱建狱六十年,是随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六十年,六十年的监狱发展史,是一部六十年的艰苦创业史、光荣业绩史,更是一部变革图新史、自强奋进史。一、六十年发展的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省监狱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德州监狱历届党委坚持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以加快发展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活力,带领全体警察职工心系发展,自警自励,奋发自强,监狱工作在困难中起步,在曲折中奋进,在创新中收获,确保了安全稳定。截止2008年底,顺利实现了第十五个监管安全年和第二十个生产安全年;找到了发展路子,由原始的手工业、滞销的农机业调整到现在的建机和工程机械行业;甩掉了经济包袱,先后偿还历史欠帐7000余万元;将一个全省最困难的监狱建成了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干群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监狱内外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监狱整体工作实现了“六大转变”,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司法部和省厅、省局及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履行基本职责,建设平安监狱,安全工作实现了由被动防范向主动进攻的转变。建国初期,德州监狱时常发生罪犯脱逃事件,监管秩序不够稳定。近年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通过积极探索安全首位意识、责任机制、安全督查“三个体系”建设,形成了安全稳定工作新机制。1993年以来,监狱实现了连续15年罪犯零脱逃,连续20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安全稳定工作居于全省领先位臵。

(二)加强文明创建,夯实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实现了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文明型的转变。认真落实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高水平地建成了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2003年以来,先后新建了罪犯监舍楼、教学楼、伙房楼和医院楼,新建改建车间7座,开辟绿地2403平方米,新建了监狱广场、灯光球场、灯光舞台,建成了监控、信息办公、高压打击电网、红外线报警、无线对战 “五大系统”,为罪犯创造了科学文明的改造环境。坚持精细管理,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全部监区通过了省局验收,规范化监区、分监区建设保持全省领先。目前,监狱正在强化管理措施,争取“十一五”末建设成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

(三)规范执法行为,推进狱务公开,执法工作实现了由简单粗放向公平公正的转变。坚持依法治监,实施狱务公开,始终做到了执法过程、程序、结果公开,聘请了监狱执法监督员,全省率先推行了计分考核听证制度等,执法质量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近年来,德州监狱所有减刑、假释全部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执法。

(四)创新改造模式,实施开放教育,教育改造工作实现了由封闭落后向开放先进的转变。根据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实行开放式办监狱,推进改造创新,加强了罪犯思想、道德、法制、文化和职业技能教育,开展了心理矫治、亲情救助。另外,借助社会先进文化资源,提升监区文化水平,营造和谐人文改造环境,调动了罪犯改造积极性,提高了罪犯改造质量。近九年间,累计有1218名罪犯脱盲,1738名罪犯和625名罪犯小学、初中毕业,561名罪犯被评定了技术职称,896名罪犯和1467名罪犯分别获得技术等级证书和职业技术合格证书,4000余人次接受了心理咨询,罪犯认罪服法率达98.7%,改好率达95.4%以上。

(五)发展监狱经济,调整产品结构,企业实现了由濒临倒闭向健康发展的转变。在省局的大力扶持下,对不适应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进行了改革,实施了二级资产委托经营政策,推行了分厂制的经营模式,企业管理、产品结构、科技实力、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发展成了集减速机配套、塔机配套、混凝土机械、小型装载机和施工吊篮等五大系列产品的制造基地,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从2001年的2967万元发展到的1.6亿元,增长了近4.5倍,资产负债率由170%降至57.8%,企业发展质量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六)坚持从优待警,落实惠民政策,队伍面貌实现了由悲观失望向团结向上的转变。队伍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全体警察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上升到43%。工人队伍中高、中级技工水平的比例分别达26.32%、39.18%。队伍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进行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开展了监狱人民警察基本素质教育、“岗位练兵”和拓展训练,提高了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功模人物不断涌先,2001年至2008年有218个单位和个人受到上级表彰,2人获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有5名同志荣立个人一等功,15人次荣立二等功,90人次荣立三等功。

此外,监狱地位和警察形象不断提高。通过发展,解决了警察职工工资待遇,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另外,体制改革稳步进行,迁建工作不断推进。迁建项目从2007年正式启动,目前,新建监狱概念性规划已完成,正与德州市政府进行沟通协商,争取早日完成迁建,为监狱长远发展谋取更大空间和平台。二、六十年发展的重要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回顾德州监狱六十年的发展历史,50、60年代是监狱的初创起步时期,70年代是百废待兴期,80年代是探索徘徊期,90年代是经济困难期,2000年以后是全面发展期,每一届班子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六十年的经验教训,为监狱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一)坚持党对监狱的绝对领导是做好监狱工作的保证。军队、监狱、法庭等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监狱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近六十年来,德州监狱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无论是建狱初期的创业时期,还是当今的全面发展时期,所有的变化都得益于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建国初期,监狱成功改造了大批的日伪和国民党战犯、反革命犯和刑事犯,将其转化成了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新公民。文革**时期,正是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才保证了监狱场所的稳定。改革开放新时期,虽然社会上一度出现了否认中国特色的劳动改造制度,盲目推崇西方人性化管理等错误思潮和倾向,但正是坚持了党的绝对领导,才确保了监狱事业的蓬勃发展。事实胜于雄辩,德州监狱近十年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狱政设施、经济发展、罪犯改造环境和群众住房条件的改善,主要归功于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归功于党对监狱的好政策,归功于党对监狱的关心和支持。

(二)坚持安全稳定首位意识是做好监狱工作的前提。安全稳定是监狱的基本职能,是首要任务,更是硬任务。监狱只有抓好安全稳定,才能顺利完成对罪犯的刑罚执行。所以说,安全稳定是监狱工作的重要前提。德州监狱在同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六十年间,与全国所有监狱一样大致经过了“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的初级阶段,直至现在达到 “四无一防止”的安全总体目标。安全稳定也由原始阶段的“跑不了”发展到现在的监管安全、生产安全、队伍安全、资产安全、社区安全等,安全稳定的要求无论是从范围、层次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实现了第十五个监管安全年和第二十个安全生产年,安全稳定工作始终保持全省领先。

(三)坚持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是做好监狱工作的核心。从建国初期的劳动改造制度到“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提出,从“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监狱工作方针的制定到去年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切实将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始终有一个鲜明突出的主线就是“罪犯改造质量是监狱工作的核心”。近六十年,德州监狱牢牢把握这一核心内容不动摇,扎实开展了罪犯思想道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罪犯改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根本是做好监狱工作的保障。监狱经济是罪犯劳动改造的载体,监狱经济与罪犯改造不是矛盾体而是统一体和促进体。只有监狱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才能带动企业的管理、装备和操作技能的提高,才能使罪犯的劳动技能跟上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回归社会后才能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谋生技能。近年来,德州监狱以经济建设为根本,积极开发了建筑机械产品和工程机械产品,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逐步成为主流装备,罪犯的劳动技能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发展经济,不但改善了警察职工的办公生活条件,还有力地提升了罪犯生存技能,降低了重新犯罪率,为地方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坚持依法治监是做好监狱工作的本质要求。依法治监不但是依法治国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更是罪犯积极改造的内在要求。六十年来特别是近十五年,德州监狱严格按照《监狱法》和规章制度执法,大力推进狱务公开,对减刑假释、保外就医、计分考核等案件,实行政策、程序、考核、奖惩“四公开”,推行集体合议、逐级审核、计分听证、监督监察模式,对罪犯提出了“改造靠自己、减刑看表现、竞争凭能力、奖励比贡献”的基本要求,为罪犯提供了公开公正公平的改造环境,罪犯改造积极性得到大幅提升。

(六)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是做好监狱工作的动力。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德州监狱六十年的曲折发展见证了整支队伍的精神状态,也见证了队伍精神状态对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德州监狱近年来能够取得比较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三大法宝”,即:团结共事的党委、忠诚可靠的班子、敬业奉献的队伍。无论是在经济困难的时期,还是在近几年的全面发展时期,敬业奉献的警察队伍保证了安全,加快了发展,改变了监狱面貌。忠诚可靠的中层班子,以事业为重,坚决落实党委的工作部署,确保了各项工作上水平。最后是监狱党委团结共事谋发展,拾遗补缺,互相支持,为监狱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这“三大法宝”,队伍人心明显变化和高度一致,精神饱满,团结向上,实现了监狱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六十年的继承与发展

德州监狱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为监狱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新十年、新发展”的时期,监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只有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牢牢把握“安全、发展”两大主题,树立“安全是根、发展是本、团结是金”三大理念,突出“迁建、队伍、惠民、稳定与发展”四个重点,才能推进监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紧迁建工作,实现监狱新跨越。德州监狱押犯场所拥挤,生产空间狭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因此,监狱迁建成了德州监狱改变形象和面貌,实现新跨越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经济上台阶,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俗话说,“纲举目张”,当前迁建就是德州监狱总纲,只要这一问题解决了,就会实现一个新的跨越。前期,特别是省局王本群局长来我狱对迁建提出新要求后, 我们请同济大学设计院完成了新建监狱的概念性规划,目前,规划正在修改完善中,争取通过高标准、现代化、融入城市的先进规划,获得德州市政府的积极支持。另外省局牵头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到江苏苏州监狱、上海南汇监狱等进行了参观考察。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监狱迁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以安全稳定为硬任务,全力确保场所长期安全。安全是监狱永恒的主题,是第一责任。德州监狱已经实现了第十五个监管安全年和第二十个安全生产年,这是几届班子和全体警察留下的财富和业绩,一定要万分珍惜,绝不能让历史的接力棒丢掉,成为历史的罪人。要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安全新理念,继续完善排查、防控、应急处臵、责任追究“四项机制”,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牢牢把握安全稳定主动权,以科学严密的制度,不折不扣的落实,确保监狱场所安全稳定,继续担当全省监狱系统的安全排头兵。

(三)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推进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只有发展科学的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提升罪犯技能,提高罪犯回归社会的谋生能力。一是开展好“破自满、找差距、求突破、再发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增强发展的紧迫感,激发创业的使命感。二是牢牢扭住经济发展不放松,制定经济规模超3亿元的短期规划和“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同时,主动将经济发展同监狱迁建结合起来,围绕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升装备水平,强化基础管理,推动经济持续长远发展。三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处理好当前生产经营中的搞活与管理,放权与监管,激励与奉献,分散与集中,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六大关系”,实现经济的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

(四)落实“首要标准”,提高改造质量。以“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监狱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坚持依法治监,继续深化狱务公开,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为罪犯创造公正的执法环境。二是加强教育改造创新,推进教育改造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进程,试行“5+1+1”教育新模式,营造和谐文明的改造环境。三是积极推进罪犯矫治评估体系,从罪犯入监、服刑、出监三个阶段着手,搞好科学评估,提高矫治质量,切实降低罪犯重新犯罪率,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五)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建设高素质队伍。人才是事业的基础和根本。从打造“忠诚可靠、敬业奉献、团结向上”的警察队伍出发,推进事业继续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坚持德才标准,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在选人用人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贯彻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的机制,落实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政策,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二是从优待警,落实惠民政策。监狱党委坚持为上级负责,为群众服务,尽全力解决眼前与长远,奖励与职责,激励与奉献“三大问题”,积极为大家办好事做实事。三是建设学习型队伍,打造文化团队。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为目标,建设学习型党委和学习型党支部,以党建带队伍。主要是建立常态化的党委集体学习制度、队伍外出考察学习制度、青年干警学习培训制度,充分依靠党组织和青年警察的带动作用,全面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同时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克服监狱封闭环境,为群众积极创造“紧张工作,快乐生活”的工作生活新环境。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监狱)

责任编辑/张国艳

第二篇:监狱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监狱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在省厅、局的正确指导下,我们立足于更好地“落实司法体制改革目标任务、落实第一责任、落实首要标准,增强行刑效能、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法制化水平”,以科学的思路、开放的姿态、稳妥的步伐,抢抓历史机遇,积极推进监狱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监狱与监狱企业规范化运行,将企业管理纳入“129规范化运行体系”,通过严格执行“129规范化运行体系”,使监狱工作和企业发展实现了“六个稳步提高”,即:稳步提高了监狱行刑效能、稳步提高了罪犯改造质量、稳步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岗位素质,推进了监狱企业的规范运行。

一、监狱体制改革与规范运行的基本做法

(一)监狱党委积极把握大局,系统推进监狱体制改革 省局及时出台了《监狱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为我省监狱体制改革制定了蓝图,引领和指导作用巨大。监狱在领导和推进改革中,从实际出发,坚持依法制监,牢牢把握三个关键环节,稳步实施,整体推进,改革工作取得开门红。

一是率先做好思想发动。监狱解放思想、率先垂范,深入研究上级政策和外省改革经验,认真总结我狱多年的发展实践,在全狱首先开展了“监狱体制改革重大意义”教育大讨论活动,通过深入宣传和广泛发动,使每一名干警都深刻认识到:监企合一的旧体制,是导致监狱职能弱化,影响刑罚执行职能有效发挥的根本原因之一。要保障 监狱正确执行刑罚、履行好维护安全稳定的职能,必须进行监狱体制改革,旧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监狱和企业的发展。实行监狱体制改革,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由于对监狱体制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到位,打开了全体干警积极改革的思想闸门。

二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方面,深入分析旧体制的特点,继承和发展被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重新修订了罪犯劳动改造时间管理制度、向监区派驻会计制度、劳动现场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控制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保障了改革的传承性;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因狱情制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听取群众对监狱体制改革的看法和意见,研究上级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上级文件的精神,把握了改革的大方向,保障了改革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三是统筹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为了确保工作的平稳过渡和改革的成功,监狱妥善处臵“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积极迎接改革带来的挑战,认真分析化解改革中存在的矛盾,精心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了矛盾问题调处应急机制,处理好“监狱选派到企业兼职干警身份问题、机构改革人员调配问题、监狱和企业相互协作问题”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调动了干警和职工的积极性,营造了有利于改革的大环境。

由于,在实施监狱体制改革中,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步子扎实,为监狱企业规范化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使监狱企业规范化运行顺理成章。

(二)科学导入“129规范化运行体系”,全面推进企业规范化运行

在推进监狱企业规范化运行中,监狱紧紧围绕“切合实际、健全制度、严格执行,体系推进”这四个关键环节,科学构建“129规范化运行体系”,坚持“一个总体改革目标”,即: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务求“两种效应”,即:“监狱与企业双赢的效应、罪犯改造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双赢的效应”;导入“九项规范”,即:监狱与企业协作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内部机构设臵规范、企业生产管理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生产项目准入管理规范、企业合同管理规范、企业兼职人员履职规范、企业职工管理规范。形成了“重点突出、全面规范”的工作格局。

一是规范监狱和企业的协作方式,理顺了监狱与企业协作关系。制定了《监狱与企业内设机构协作制度》,定期召集企业职能部门与监狱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会议,共同研究、决定、协商企业与监狱在用工、生产安排、劳动改造等事项,理顺了监狱党委与企业管理层、监狱与企业、监狱资产与企业资产、监狱财务与企业财务、监狱内设机构与企业内设机构、企业内设机构与监区等六大关系,形成了“既明确分工又通力协作”的新型监企组织模式,为监、企协调运行提供了基本框架。

二是规范监狱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具有监狱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公司法》和“党委领导下的企业经理负责制”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了“监狱党委(企业工作委员会)、企业经理层、企业监事、职工代表大会”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形成了具有监狱特色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了企业各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职 责、权限,确立了监狱党委对企业的投融资、产业发展方向等重大事务进行决策的权责,确立了企业总经理的法人代表资格,确立了经理层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管理权责,坚持了企业经理向监狱党委定期汇报企业经营情况的制度,确立了企业监事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权责,确立了职工代表大会的权责,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企业制度体系和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确立了企业以其全部资产承担企业有限债务责任、进行市场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地位。具有监狱特色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确立,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点奠定了领导基础。

三是规范监狱企业内设机构设臵,组建高效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按照市场化要求,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大部制”企业内设机构体系,成立了生产综合部(劳动改造科),统一担负生产管理、物资采购、合同管理、产品营销、技术装备、质量控制、企业行政等综合职能,组建了企业财务部(国有资产管理科),统一担负企业财务管理、投融资管理、资产管理等职能,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职责进一步细化,确保了企业的高效运转,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是规范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健全了收支分开的财务管理体系。认真实施了监狱财务和企业财务机构、人员、管理三分开,真正实现了监狱财务、企业各自独立运行。制定了《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公司财务报销管理规定》、《公司资金收支及往来管理规定》等一系列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的支出管理、收入管理、成本核算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财务监督、财务报销流程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实施了企业财务的收入与支出的分开,对企业会计科目、企业会计凭证样式做了精心设计,这一系列精细的管理措 施,确保了企业财务的科学性、规范性。

五是规范监狱企业资产管理,建立了具有企业属性的资产管理体制。按照“资产分开”的界定及分开原则,严格实施了监狱与企业资产的分开,制定了《企业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大型设备、生产设施的管理,实现对企业资产的依法管理,确保了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了企业资产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使公司真正成为以资产担负有限债务责任的实体,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了资产保障。

六是规范企业生产管理,形成新型生产管理模式。实行了《监狱企业生产体系化管理规定》,由监狱企业“统一对外接单、统一合同定价、统一安排生产、统一货款回收、统一物流管理、统一设备购臵、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工时核算”。在生产综合部下设“中试技术中心”,负责对新产品生产加工工序的中试,测定每一道工序的科学加工时间,确定加工工序的难度系数,从而为指导监区生产提供基本管理数据。体系化的生产管理方式,使监狱组织罪犯劳动改造更加规范。

同时,全面规范企业生产项目准入管理、企业合同管理、企业兼职人员履职、企业职工管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监狱体制改革成果。

二、监狱体制改革与规范运行的初步成效

通过实施监狱体制改革,深化监狱企业规范化运行,在四个方面效果明显:

(一)形成了监狱法人、监狱企业法人两个既相对独立有密切协作的法人实体

做到了监狱按照司法体系的要求运行,公司在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造罪犯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运行。在监狱企业引入了现代 企业制度,构建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了监企不分的局面,实现了公司在党委领导下的独立运营。既增强了监狱行刑执法的专业化程度,缓解了监区干警的对外经营压力,又为公司减轻了监管负担,解放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同时,为推动财政对监狱经费的“全额保障”创造了充分必要条件,消除了监狱资产的潜在风险,大大降低了公司资产的经营风险。

(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企业管理制度体系

制订了《监狱和企业内设机构协调运行管理办法》、《总经理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总经理、副总经理、监事岗位职责》、《监狱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等13项管理制度,实现了管理规范对企业运营的全覆盖,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运行的制度保障。

(三)推动了监狱和企业的双赢式发展

实现了安全稳定、教育改造质量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全面提高、监狱管理模式创新的多赢局面。监狱连续实现无重大安全事故;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干警管理监狱的方式、方法实现新的转变,干警队伍的综合素质有新的提高。

(四)监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规范中稳步提高

我们借助监狱企业管理规范化的强大动力,细化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一是优化了生产项目。我们集中各生产要素,淘汰了地毯项目,重点发展服装项目,提高服装档次,使服装项目真正做大做强,经过整合,三分之二的生产监区都从事服装生产,形成了服装产业的规模优势。

二是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我们在大力提升生产综合部职能上下 工夫,强化人员配臵,选精兵强将充实生产部,细化生产中管理,强化生产前、生产后管理,强化对生产工序的科学管理,进一步细化生产组织机构,强化对关键工序的管理,强化各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强生产组织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对监狱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

三是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技术水平。我们加大生产资金投入,提高缝纫设备自有率,使自有设备的占有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同时,提高加工系统的先进性、科学性、配套性,打造一个先进的加工平台。对部分生产流水线进行了改造,使之更加适合现代生产的特点,对各加工工序进行了优化调整,形成了更加科学的生产工艺,构建起由生产工序、生产小组、生产工段形成的加工流水线,提高了监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监狱企业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监狱体制改革与规范运行的设想与思考 在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和企业规范运行中,有一些工作还没做到位,规范化程度还不高,今后,将继续深化监狱企业的规范化运行,初步设想,在条件成熟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新的尝试,让监狱企业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一是引入社会对监狱企业的外部监督机制。聘请驻狱所在市、县的人大、政协、社会团体、协作企业,对监狱企业的运行进行外部监督,培育监狱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监狱企业更好地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是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监狱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推进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初步实现省内监狱企业对我狱监狱企业的持股,进一步实现社会大型国有企业对我狱企业的持股,直至有实力民营企业对我狱企业的持股,实现我狱企业资产的大规模增值。三是引入职业经营人才。从社会招聘优秀的职业经营管理人才为监狱企业工作,对招聘的人员的管理实行符合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对监狱在企业兼职管理人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建立一套监狱企业管理人员的进出机制,保证监狱企业能够很好地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0一0年十二月一日

第三篇:我市十年征管改革的实践、发展与思考(本站推荐)

一、征管改革十年历程回顾

我市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始于1995年,从改革的历程来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年-1996年,为征管改革的试点和扩大试点阶段。作为全省首批18个省级征管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率先全省建立了市级地方税收征管改革机构,并经市政府批转了《淮南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在城区各类企业纳税

人中进行了征管改革的探索尝试,建立了办税服务厅,实行了纳税人上门申报纳税制度,初步实现了集中征收。第二阶段,1997年-2000年,根据省政府批转省地税局的《关于深化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围绕“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在城区和农村所有纳税人中全面推行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建立了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为核心的申报缴税体系、办税服务厅为载体的优化服务体系、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和人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选案稽查体系等四大征管基础体系,加快征管机制转换,初步构建了征收、管理、稽查三分离的新型征管运行机制的框架。第三阶段,2001年,按照“集中征收、分类管理、一级稽查”的改革思路,我市对稽查机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撤消了二级稽查机构,实行一级稽查。在此期间,省局统一了征管业务规程和税收征管软件,开展了标准化分局创建,推进了征管改革。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加速税收征管改革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要求,结合全省地税系统机构改革,我市以征管信息化为改革的切入点,按照“巩固、提高、规范和完善”的原则,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完成城域网建设,实现征管数据大集中工程,建立了内外网站,开展多元化申报试点,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全市以全省统一征管软件系统数据综合处理平台为基础,构建起“信息集中共享、网络互联互通、优化管理服务、强化执法监督”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立了基于信息化技术支撑和专业化管理的新征管模式。

通过十年的征管改革实践与发展,我市已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较为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完成了征管运行机制的三大转变。在征管手段上,实现了由行政主导型向法治主导型的转变;在征管机构上,实现了由综合性、全功能设置基层机构向征、管、查专业化分工型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由“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

二、十年征管改革的成果及经验

十年的征管改革实践证明,成绩是主要的,主要取得六大方面成果:

(一)新型征管体制初步建立。经过四个阶段的不断实践和完善,新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已初步建立,形成“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34字税收征管模式,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都是平等纳税人的现状,适应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二)依法征管机制基本形成。表现在:一是依法治税的组织治理结构初步建立,构筑了依法治税的内部基础。征收权、管理权与稽查权的相互分离突破了征管权力过于集中的传统模式,新治理结构的构筑彻底打破了“一人说了算”的“人治”格局,为依法治税奠定了基础;二是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初步建立,为依法纳税创造了外部条件。三是新模式增加了征管行为的透明度,促进了廉政建设和税负公平。征管机制转换后,实行集中征收、计算机管理、公开办税,大大增强了执法的力度和透明度,由“暗箱”操作变成了“阳光”执法;全面规范征管业务规程,建立内部制约机制,从制度上遏制了税务人员的不廉行为,有效地防止了“人情税”、“关系税”等不廉行为的发生。

(三)征管质量明显提高。新模式实现了由分散征收到集中征收、由手工操作到计算机征管,由重点征收到重点稽查的转变,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税收征管质量大幅度提高,确保了新税制的顺利实施。改革10年来,全局累计组织各项收入50.2亿元,地方税收入总量从1994年的1.53亿元增加至2003年的4.77亿元,为淮南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组织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加强了征管质量考核工作,把组织收入和提高征管质量很好地结合起来,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仅以完成税收任务来考核工作成绩的状况,使我市税收征管质量稳步提高。

(四)管理基础得到加强。新模式使税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市基本按属地管理原则成立了管理分局(所),使税务机关可以集中精力搞好税源的动态监控,切实做到税户清、税源明;以创建标准化分局和个体示范街为载体,征管基础全面加强。

(五)税收信息化快速推进。新模式强化了计算机的依托作用,加速了税收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已广泛运用于税收征管全过程。在此期间,完成市、县、分局三级城域网建设,构筑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全面推广应用全省地税统一

第四篇:新疆六十年的发展与巨变

六十春秋铸辉煌明珠闪耀映天山

——新疆六十年的发展与巨变

新疆,古称西域,素以优质丰盛的物产、灿烂悠久的文化、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丝绸之路古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历史上的新疆同祖国一样,几经荣辱、几度兴 衰。直至1949年五星红旗插遍天山南北,新疆迎来和平解放,新疆的历史才翻开了新的一页。在195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周年之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从此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六十年来,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指引下,各族人民团结奋进,众志成城,全区经济总量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国民经济铸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新疆,这颗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愈加璀璨夺目。

一、经济发展成就辉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六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 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 攻艰克难,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改革开 放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宏观 调控政策,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下,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 的良性轨道,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1952年,全区生产总值仅为7.91亿元,1978年发展到39.07亿元,1985年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之后,以乘风破浪之势发展,1997年突破1000亿元,2004一年达到2000亿元,2006年超过3000亿元,2008年跨越4000亿元大关,达到4203.41亿元,比1952年增长86.5倍,年均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8年的19893元,增长16.8倍,年均增长5.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因 社会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 1952年的64.7:22.O:13-3,调整到1978年的35.8:47.O:17.2,2008年进一步优化为16.4:49.7:33.9,表现出由 “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 “二、三、一”的演变过程。显现出第一产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 业比重逐渐提升,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财政实力日益雄厚。经过六十年的积累,全区财力大为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构建稳步增长的收入机制,大力培植财源,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税源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财政收支规模迅速扩大。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50年的0.2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61.06亿元,增长1640.2倍,年均增长13.6%;与此同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也由1950年0.6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59.36亿元,增长1580.1倍,年均增长13.5%。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6.0%,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6.8%。

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基础地位不断巩固

解放前我区农业经济极端落后,1949年农业总产值仅有5.86亿元,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全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经济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设施农业、高科技农业的历史性跃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基础地位不断巩固。

“四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粮食:自1989年以来,粮食连续20年获得丰收,2008年,粮食产量达到909万吨,比1949年增长9.7倍,年均增长4.1%,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30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棉花:2008年,棉花产量301.55万吨,比1949年增长590.3倍,年均增长11.4%,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棉花总产、播种面积等7项指标连续16年位居全国首位。水果:以南疆环塔里木盆地为核心的特色林果业产业带总面积超过1450万亩,林果业已成为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畜牧业:我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牲畜存栏由1949年的1038.22万头(只),发展到2008年末的3746.11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14.74万吨,比1949年增长21.7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达到27.O%,成为我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特色农产品享誉国内外。我区是闻名遐迩的“瓜果之乡”,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2008年,全区园林水果产量 450.87万吨,是1955年的34.1倍,年均增长6.9%。同时,我区又是全国最大的啤酒花、红花产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0%和60%以上。工业番茄产量619.56万吨;工业辣椒产量80.97万吨;构杞产量1.11万吨;核桃产量8.06万吨,居全国第三位。目前,我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初步形成,以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库车白杏、和田石榴、巴旦木,伊犁蟠桃等为主导的十大产业区,不仅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产业化进程步伐加快。全区农业种植布局结构经过不断优化 调整,已形成了南部棉、粮、果,北部粮、油、糖,中部粮、棉、糖等多元化产业种植带。2007年,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6.5%、87.8%、35.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跨入全国农业机械化大省行列。同时,依托特色优势产品,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功能,由农户、企业、政府三方联手,把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环节连成一体,推动全区棉纺、粮油加工、制糖、酒类.、瓜果、番茄、红花以及奶业等为支柱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中粮屯河、香梨股份、新疆天业、啤酒花、新天国际、天山纺织、新农开发、伊力特、新中基、新疆天宏、冠农股份、天康生物等100多家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4家。

三、工业经济迅速壮大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解放前,我区工业极为落后,没有一座像样的工厂,简陋的官办“工业”也仅有14家。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工业依托本地优势资源,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群建设为引擎,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大企业发展为支撑,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如今,形成了以石油勘探开采、石油石化为主导,以煤炭、纺织、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食品等为支柱,符合区情特点的工业体系。

工业实力稳步提高。1952年工业增加值仅有1.09亿元,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未,我区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推进和深化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工业经济步入跨跃式发展阶段。1992年突破100亿,2003年跨越500亿,2006年超越1000亿,2008年达到1790.70亿元,比1952年增长273.9倍,年均增长10.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3.8%提高到2008年的42.6%。经过六十年的改 革与发展,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目前,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 859个。其中,大型企业29个,中型企业244个,小型企业1586个。随着工业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2008年,番茄制品产量达到56.58万吨,番茄加工能力达到80万吨,约占全国的90%,出口量占全国的60%以上;原气油产量达到2715.13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天然气235.89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位;原煤产量由1949年的1 8万吨提高到6763.41万吨;发电量由1949年不足100万千瓦时提高到489.17亿千瓦时;钢材产量由1952年的600吨提高到576.79万吨;化肥(折纯)产量由1966年的264吨提高到160.94万吨;纱产量由1952年的458吨提高到38.99万吨;成品糖产量由1959年的900吨提高到53.77万吨。

集团企业阔步前进。我区企业集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历程。特别在“十五“期间,企业集团快速发展,迅速成长壮大。涌现出以特变电工、汇通集团、友好集团、美克集团、广汇集团、博湖苇业集团、天山建材集团、麦趣尔集团等为代表的产业龙头企业。截至2008年末,拥有企业集团154家,拥有固定资产2031.37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297.17亿元,利润总额66.16亿元,出口销售总额60.66亿元,累计对外投资75.24亿元。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工业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四、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将我区确定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区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区将扩大有效投入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着力推进房地产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投资规模空前扩大。1955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仅有2.62亿元,1978年达到13亿元,比1955年增长4倍,年均增长7.2%。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总量明显扩大,1991年投资总量突破100亿元,1998年突破500亿元,2003年突破1000亿元,2008年又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259.97亿元,年均增长18.8%,比改革开放前的年均增速快11.6个百分点。进入“十五”以来,我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项目支持,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大,2001~2008年累计投资10712.81亿元,占1950年以来投资总量的71.3%。

基础设施全面改观。六十年来,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加强了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1950年一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4990.57亿元。建成了以克孜尔水库、和田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大型水利工程,目前全区共有水库367座,库容量达到53.2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66.12万公倾;相继建成了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石油、西北石油四大油田公司,初步形成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独山子、库尔勒、库车等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石油化工基地;在2004年建成“西气东输”一线的基础上,于2008年投资1435亿元,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线,此项工程于2011年全线贯通。届时,我区运输管道总长度净增加4859公里,年供气能力由120亿立方米提高到300亿立方米,受益省区由目前的10个,增加到14个;以准东、吐哈、伊犁、库拜四大煤田为重点的煤电煤化工基地以及新型工业化建设正全面推进;自“十五”末以来,国家对铁路建设进行了大规模投资,铁路建设超常规发展,2004年底开建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拉开了本世纪铁路建设的序幕。目前,在天山南北进行施工的还有乌精二线、奎北铁路、吐库二线、乌准铁路、喀和铁路、南疆铁路库阿二线、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库俄铁路、乌准铁路二期工程等9条铁路,在建铁路达4000多公里,总投资超过千亿元。2009年又开建了5条铁路,其中.总投1200亿元的第二条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将乌鲁木齐至北京的运行时间大为缩短。这样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在我区乃至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尚无先例;在民航方面,将投资43亿资金,新建、改建和扩建7个机场,届时,区内通航机场数量由目前的17个拓展到21个。另外,邮电通信建设项目也有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大批重点项目的不断建成,为我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房地产业欣欣向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区房地 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住房分配商品化制度全面实施,特别是各级政府针对我区地震多发的实际,实施了大规模的城乡“抗震安居工程“,2004年起已累计投入412亿元,共新建、加固抗震安 居房1 89〃50万户,有836万群众搬入新居,这项工程不仅提高了抗震防灾能力,而且进一步加快了改善各族群众住房条件的步伐。200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28.63亿元,比1990年增长239.7倍,年均增长35.6%。1995—2008 if-,商品房累计销售6454.85万平方米,销售额1 199.77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0年的1.1%上升到10.1%,已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交通运输迅猛发展邮电通讯跨越时空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要方式l、铁路运输为主骨架、民航和管道运输相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极大地缓解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区经济发展的运输“瓶颈’’制约。货运量由1950年的32.42万吨增加到571 87.80万吨,增长1763.5倍,年均增长13.8%;客运量由14.25万人次增加到42110.86万人次,增长2954.1倍。邮电通讯业的飞速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公路运输通乡入村。1949年前,全区公路只有3361公里,且都是砂石路面。1949年后,公路由沙石路面到沥青路面为主,由一般路面向次高级、高级路面发展。目前,公路里程达到14.67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42.6倍,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达到1108公里。两条贯穿号称“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漠公路,多项施工和固沙技术填补世界空白。客货运输出现可喜的变化。货运量由1950年的32.41万吨提高到2008年的44987万吨,增长1387.1倍;客运量由14万人次提高到40392万人次,增长2884.1倍。农村所有的乡镇和98.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8条国道干线和68条省道为骨架,环绕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横贯天山、连接南北疆,东联甘肃、青海,南接西藏,西出中亚、西亚各国,四通八达的干支线公路运输网络。

铁路扩能步伐加快。我区拥有全国六分之一的国土,然而在和平解放初却与铁路无缘。1958年7月,钢铁大动脉西出阳关,跨越红柳河向新疆延伸,结束了我区没有铁路的历史。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从当初营业里程只有23 1公里到现在的2925公里;从原来时速只有每小时40至60公里到现在的每小时120 至140公里;从原来只有少数几对旅客列车到现在开通22对国内、国际旅客列车。走过了从兰新铁路到欧亚大陆桥,从单线到复线,从“一“ 字形到“人”字形再到现在不断扩展的网状布局。

航空事业鸿鹄腾飞。我区民航事业起步较早,1933年中德合资开通了上海一迪化(乌鲁木齐)航线,但发展极为缓慢,疆内仅有一条航线。新中国成立后,我区民航不仅在机场建设和航线布局等方面日趋完善,同时机群规模和运输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08年,我区境内共有民用机场17个,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结国内52个大中城市和国外43个城市的空中网络,通航里程达到14.78万公里,比1950年增长104.6倍,货运量3.80万吨,增长379倍,客运量407.56万人,增长163 1倍。目前,我区已成为全国拥有民用机场最多、区内航线最多的省区。

管道运输贯通东西。1958年建成克拉玛依~独山子原油输送管道之后,在石油工业蓬勃发展的推动下,我区的管道运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4年建成了目前国内距离最长、投资最多、运输量最大的“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同时,加快了境外与区外管道建设的步伐,相继建成了中哈原油管道、乌鲁木齐一兰州成品油管道、鄯善一兰州原油管道等,使我区拥有管道里程由1959年的147公里到2008年的9455公里,增长63.3倍。油气输送量由71.47万吨增加到6077万吨。成为全国线路里程最长、输送量最多的省区,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输通能源安全大通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邮电通讯突飞猛进。我区邮电通讯业的大发展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腾飞于90年代。这期间,邮电通信水平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的现代化传输网络覆盖全区.邮电通信由单一业务向多样化业务转变,通信技术能力显著提高。2008年,光缆线路达到16.30万公里;拥有固定电话用户634..90万户,比1978年增长217.9倍,年均增长19.7%;移动电话用户由1995年的2.70万户扩大到105 1.30万户;互联网用户由2001年12.80万户增加到142.80万户。邮电通信完成业务总量由1949年的194.60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378.75亿元,增长18936.掊,年均增长18.2%。

六、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对外开放优势凸显

解放初期,全区95%以上的生活日用品从区外调入,市场供应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商品货源缺口很大,许多商品特别是生活消费品凭票供应,各种票证达到100多种。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奋斗,我区消费品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彻底改变了消费市场流通渠道单

一、供应短缺、运行僵滞的发展环境。

消费市场提质升级。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全区流通业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网点遍及全区各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迅速澎涨。2008年达到1025.72亿元,比1950年增长467.4倍,年均增长11.2%,其中,城市、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达到729.62亿元和296.08亿元,分别增长1620.4倍和170.1倍,年均分别增长13.6%和9.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发生转变,由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向多元消费需求发展,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般性吃、穿、用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保健等物质和精神享受方面的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上升。2008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3%和42.5%,比1980年分别下降20.0和18.3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跨越发展。我区地处祖国的西部,与8个国家接壤,发展对外贸易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以“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外引内联、东联西出’’为宗旨,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2008,外贸进出口总额222〃17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1585.9倍,年均增长13.5%,比1978年增长964.9倍,年均增长25.7%。出口商品结构从八十年代以前单一的农畜产品出口发展到以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电子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等为主的工业品,产品由初级为主上升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008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4%以上.比1981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目前,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形成了与中亚、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家为主体的外贸市场格局。

旅游产业蓬勃向上。我区旅游业自1978年开始起步,借助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与人文旅游资源。在坚持“面向世界、面向市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围绕重点、突出特色”的原则下,全方位、多角度的向全国、全世界进行宣传和推介,使“丝绸之路’’ 为主导的旅游品牌日益显现,一批拳头产品陆续登场,如:天池、喀纳斯、葡萄沟、那拉提、金沙滩等已成为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名牌产品。2008年,接待境外游客由1978年的88人次增加到36.32万人次,境外旅游收入由4.60万美元增加到1.36亿美元,游客人数和收入的年均增长均在30%以上。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195万人,旅游收入197.95亿元。.

七、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城乡生活节节攀高

六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创造条件,拓宽增收渠道,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目前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社会保障造福民生。六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各项配套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在城镇逐步建立了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障体系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末,共有222.17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162.76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263.54万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151.08万人参加了工伤保险;165.02万人参加了生育保险。有63.80万特困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农村保障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8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县(市)89个,覆盖农牧业人口1005.90万人,覆盖农牧业人口面近80%,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950.30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三;有129.90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同时还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2008年末,共有城乡老年性福利机构434个;儿童福利院39个;社会福利医院8个;社会福利院37个。

人民生活大幅改善。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 19元增长到11432元,增长34.8倍,年均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9元提高到3503元,增长28.4倍,年均增长11.9%。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由1978年的6.42亿元,猛增到2008年的2550.95亿元,增长396.3倍,年均增长2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80年的41 8元,增加到8669元,增长19.7倍,年均增长10.8%;农民人均生 活消费支出由152元增长到2684元,增长16.7倍,年均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使用住房面积20.47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9.77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22.79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10.07平方米。

八、人口控制取得成效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实施,全区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口出生率由改革开放前的高速增长到近30年的低增长。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不断探索适合区情的就业体制,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人口总量适度增长。1949年,总人口433.34万人,到1978年达到1233.01万人,年均增速高达36.7%。面对庞大且不断扩张的人口基数,1 975年我区率先在汉族群众中开展计划生育,随后逐步扩大到少数民族群众,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缓慢上升。2008年末,总人口2130.81万人,人口出生率比1949年下降14.0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比1968年高峰时下降20.3个千分点。1979—2008年人口年均增速18.0‰,比改革开放前下降1 8.3个千分点。

民族之花争齐斗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区只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04.24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民族发展,在民族地区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强了民族地区的吸引力。目前,全区有47个民族在这里安居乐业,少数民族人口达到1294.48万人,比1949年增长2.2倍,年 均增长19.9‰。在世居的13个主要民族中,维吾尔族人口达到983.1 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6.1%,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6.0%。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良好氛围。

劳动就业格局转变。六十年来,我区针对不同时期就业工作的难点和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面。2008年,全区就业人员达到847.58万人,比1949年增长3.3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从1978年至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29.7%,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上升9.5%、20.4%。仅在2008年就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1 86.96万人次,其中,转移区内城镇就业76.20万人次,转移内地就业16.30万人次。

九、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全民素质不断提高

我区教育以“两基”为突破口,九年义务教育不断加强,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步入更高层次,民办教育从无到有,“双语”教育体系极富特色。科教事业渐成体系,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普惠天山南北。六十年来,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育 人为本,立足全民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形成了以基础教育、专业技术教育、普通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78年的96%提高到2008年的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1978年的88.7%提高到100.1%;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3.5%;“两基“教育目标基本实现;高等学校从1952年的3所发展到2008年的32所,在校学生由1600人增加到23.10万人。

双语教学独具特色。“双语”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由城市延伸到乡(镇)。民汉合设中小学校已由2000年的461所增加到2008年的804所; “双语“教育班由1995年的220个,增加到2008年的8549个,增长38.9倍;学生由5533人增加到28.17万人,增长50〃9倍;学前“双语”幼儿达到1 8.05万人。同时,内地高中班越办越红火,学校由12个城市的13所学校,扩大到现在28个城市的50所学校。招生规模由每年1000人扩招到2008年的5518人,九年共招生2.40万人,在校生达到1.80万人。如今,已有三届3400余名学生毕业,其中本科录取率达90%以上,重点院校录取率达80%以上。

科学技术彰显活力。自治区成立初期,科技水平极其落后,几乎没有一所象样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更是寥若晨星。经过六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引下,我区以“科技兴新“为目标,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组成了一支研究水平高、开发能力广、应用能力强的多民族科技队伍,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1.43万人,其中,有12位科学家取得了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截至2007年,全区累计取得国家和自治区级重大科技成果8599项,其中,获得国家和自治区奖励381 1项。2008年,受理专利申请2412项,获得专利授权1493项;签订技术合同253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40亿元。

十、文体事业硕果累累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解放前,全区没有一个专业文化机构,体育事业几乎一片空白,卫生事业也极度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文化建设成就显著,医疗卫生健康发展,体育事业成绩辉煌,各族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

文化艺术欣欣向荣。文化工作抓住改革机遇,乘势而上,进入新的繁荣发展阶段。2008年拥有公共图书馆93个,艺术馆、文化馆各108个,博物馆47个,艺术表演团体119个。有线电视用户164万户,拥有广播节目121套,电视节目193套。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3.5%。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龙腾虎跃纵横体坛。六十年来,我区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内外各项正式比赛中,全区运动员共获得金牌569枚,银牌597枚,铜牌574枚。尤其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一银二铜的好成绩,为祖国争了光,为新疆添了彩。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如火如茶,拥有体育场馆182个、体育运动学校440所,业余体校461所。广场、公园、街心花园成为人们健身锻炼和休闲的重要场地,形成了全民健身的良好环境。

医疗卫生健康发展。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我区目前已建成层次多样、防治结合、功能齐全的医疗卫生体系,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稳步提高。2008年末,拥有卫生机构6739个,比1949年增长123倍;床位9.69万张,增-k 138.2倍;卫生技术人员10.69万人,增长306倍。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20.39入、拥有病床位43.76张。医疗仪器设备日臻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疗网点普遍增加,农牧区看病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大大提高,人口死亡率已从1949年的20.8%o,下降到2008年的4.9 oL。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7.4岁。

十一、城镇进程加快提速 生态环境趋向优化 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按照国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的总体构想,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加速以政治、经济、文化为中心的乌鲁木齐、以工业化为重点的昌吉市、以维吾尔族风情、古丝绸之路、瓜果之乡经典旅游为特色的吐鲁番市、以能源生产为重点的克拉玛依市、库尔勒市城市化建设,以此作为城市中心辐射增长点,以点带面,以城带乡,使城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创造新辉煌。经过六十年努力与奋斗,目前我区城市由1949年的1个(乌鲁木齐市)增加到2008年的21个,其中特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8个、小城市12个。城镇化率达到39.6%。

再造山川秀美新疆。六十年来,共建成自然保护区2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40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2.9%。建成森林公园4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个。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82万公顷,绿洲面积由解放初期的1.30万平方公里扩展到7.10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由1800万亩增加到6038万亩,绿洲森林覆盖率15%。22个城市、城区、县城荣获“自治区园林城市”,其中,石河子市和库尔勒市荣登“国家园林城市”行列。

六十年沧桑巨变,六十年艰苦历程。六十年来,47朵民族之花,213 1万天山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祖国西部边陲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新疆成为祖国大家庭中一朵绚丽夺目的美艳奇葩。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指导,有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新疆的明天,经济会更加繁荣、环境会更加优美、各民族会更加团结、各族儿女会更加富裕。全区各族群众将满怀信心,迈着坚实的步伐,沿着新的征程续写丝绸之路的新辉煌!

(撰 稿:王忠山 金建新 王瑛 吴伟)13

第五篇:推进监狱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监狱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___省___监狱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监狱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一、对监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首先认识到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但并不是“虚”实力,文化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发挥的作用更是其它工作无法替代的。

(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当今时代,文化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吸引力、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上升到文化的竞争。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深刻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由此可见中央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视程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文化创新的持久推动,在竞争中就要落后,甚至被淘汰。只有高扬起文化管理的大旗,不断推进文化建设,才能确保持续创新发展。因此,___监狱认识到,必须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把握文化发展大势,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才能实现监狱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___监狱探索了许多创新性的做法,有的还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保持了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累计改造转化罪犯1万余名,监狱经济持续发展,这些都是过往的成绩。在当今群雄逐鹿的竞争中,在百舸争流的形势下,面对新局面、应对新问题,___监狱靠什么增强发展后劲,继续争创佳绩呢?通过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存在的危机。只有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增强危机意识,加大隐患排查、解决能力,才能逐步化解危机,发挥构建“和谐___”的战略优势。从长远来看,组织发展必须以团队学习为先导,事业辉煌离不开先进文化作支撑。要实现___监狱工作的全面发展与持续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和学习力的提升,首先要迎接一场文化意义上的变革,培养更开放、勤奋与自省的文化意识。

(三)抛弃错误认识。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同一些模糊

甚至错误认识割裂开来。一是无用论,认为开展文化建设没有用,不如多发些钱。二是速成论,认为文化建设很容易,要快出成果。三是活动论,认为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一些活动,搞搞培训,听听讲座。

二、___监狱文化建设的实践

正是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002年8月,___监狱借开展创业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契机,揭开了文化建设的序幕,通过有声有色的文化建设活动,响亮打出了“文化___”的品牌,有力推动了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强化组织保证,成立学习与文化中心。___监狱的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开展起来,坚持下去,越办越好,关键是组织保证。2002年12月,我们在全国监狱系统率先成立学习型组织与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学习与文化中心,并专门制定了“中心”章程和活动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为便于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又将“中心”成员划分为9个学习小组,把分散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构建了立体的、层次分明的组织机构,既能发挥整体合力,又具灵活机动功效。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成员发展本着个人自愿申请的原则,由最初的46人发展到400余人,发挥了巨大的感召力量。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使学习与文化活动,由分散走向了统一,由无序走向了规范,成为知识共享、信息共享、人才共享、资源共享的平台,为文化建设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理念引导,确立核心文化体系。理念引导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没有了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只会在低层次徘徊,只会建成经不起竞争磨砺的短视文化,也不可能体现出单位的文化特色。因此,___监狱在总结、提升创业20年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核心文化体系,即“坚持创新才能发展,发展之上必有文明”的文化理念,“创新无止境”的监狱精神和“实在做人,认真做事”的监狱作风。这一文化体系特别是文化理念的确立,是在追索20年发展历程,沉淀20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核心文化体系一经确立,各级领导大会小会宣讲,警察职工自觉身体力行,监狱理念与精神逐步渗透到思想深处,监狱作风日益转化为自觉行动,核心文化体系的精神魅力与日俱增。

(三)加强载体建设,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大力完善文化宣传网络,构筑多渠道、多层面、立体式的宣传载体,处处营造浓厚的学习与文化氛围。一是重新设计规划了机关院楼顶宣传牌匾和灯箱牌匾,更新了宣传用语,把文化建设工作蕴含于日常生活之中。二是利用办公自动化条件,创办了全省监狱系统第一家电子期刊——《学习与文化》,现改为“学习与文化”专题网站,成为广大警察职工展现自我的平台。三是拓宽文化宣传渠道,成立新闻中心,集采、录、播功能于一体,开通了多媒体视频网络,在局域网上开辟了“基层风采”、“学习型组织之窗”等10余个栏目,办好了监狱综合壁报栏和电子宣传屏,加强了专题报道和动态宣传。四是编辑出版工作结出丰硕成果。2003年1月,《发展之上必有文明》一书的出版,展示了警察职工艰苦创业-建设发展-创建文明的历史画卷,提升了“___人”的文化认同。2004年8月,《迈向管理的文化阶梯》宣传画册的印制,确立了狱标、矿标,建立了有着鲜明“___”特色的视觉识别系统。2005年2月,《风正业兴》一书编辑出版,共收录监狱警察创作文章80篇,计35万余字,是几年来监狱文化建设工作的文字结晶,展现了文化建设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探索趋向成熟的历程,客观总结了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突出成绩与基本经验,讴歌了___监狱2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历程和先进事迹,使警察职工深深体会到监狱走过的光辉历程,感受到先进文化和精神力量的感召。

(四)强化人才保障,创新学习培训模式。为提高学习与文化中心人员的整体素质,扎实组织开展了各类活动,不断丰富学习培训模式。监狱不定期为“中心”成员购买配发有关书籍,使警察职工逐步养成自己购买书籍自我学习完善的习惯;举办学习交流会、座谈会10余次,《学习与文化》电子期刊刊登干警读书感悟、生活体验、文学习作等文章140余篇;开展了“十六大精神与___监狱实践”、“‘非典’时期非常情感”、“书中真味”等征文活动10余次,掀起了读书学习的热潮。2003年9月至12月,分四批开办了“学习型组织研修培训班”,邀请专家讲授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五项修炼以及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基本问题和方法等,所有参训同志都真切地受到了启发和教育,并且影响带动了周围很多同志,产生了良好的群体辐射效应。

(五)夯实群众基础,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自2003年6月份起,___监狱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监区、学习型科室、学习型家庭”活动,确定了创建考核验收标准,对申报创建单位和家庭进行了认真考核验收,并召开经验交流大会,对首批创建成功的三个“学习型监区”、四个“学习型科室”、四个“学习型家庭”进行了命名表彰。积极参与“___省创建学习型组织示范企业”活动,通过前期培训、调研活动、撰写申请报告、参加专题研讨会等,于2003年12月通过了专家组的评估验收,被授予“___省创建学习型组织示范企业”称号,《塑造学习型企业法人的研究与实践》被评为“第十七届___省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和优秀应用成果”二等奖。

三、扎实推进文化建设进程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再接再厉,更需要每一名警察职工培养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觉,积极投入到文化建设工作中来。

(一)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年初,___监狱提出构建“和谐___”的战略构想,为此,就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___”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崇尚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哲学、美学,还是文学、医学,无一不融入到和谐文化当中,从《易经》的“阴阳和谐”,到孔子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再到宋明以后的“太极文化”,都表达了和谐的思想,热爱和平、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和谐文化是一种哲学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对立统一,因此,全体警察职工必须以哲学的思维来处理事情,把握事物的联系性、整体性、系统性,注重协调关系、上下沟通,解决矛盾、和谐相处,做到求同存异、合作多赢。和谐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必须在全监狱范围内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社会公德。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把和谐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大力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热爱集体、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和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强调整体合力,培养团结意识,塑造团队精神,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相互信赖、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协作进步,进而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合力效应。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一要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安全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全体警察职工及服刑人员对各种安全制度落实能力的建设。安全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大家不执行,监督不到位,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因此,不管是监管安全,还是生产安全,都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实行问责处罚,切实在安全制度的落实上下功夫。二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要通过教育培训,真正能在工作中、生活中注重安全意识的养成,把好的安全习惯带到周围的环境中去,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事事注意安全、处处保证安全的文化氛围。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通过组织各类安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安全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四要完善安全防范机制,提高预警救援能力。

(三)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一要强化质量意识。不管是改造质量,还是生产质量,每一个环节无不涉及到人的问题。因此,加强质量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在广大警察职工和服刑人员中进行深入、广泛的质量文化教育,使大家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素质,大力弘

扬质量文化。二要提高工作质量。建设质量文化必须使质量管理真正成为贯穿和指导全体警察职工及服刑人员提高工作成效的灵魂。每个岗位都要求工作质量,只不过有的要求具体,有的要求不明显,但每个岗位都应该把提高工作质量作为自觉行动,自觉践行质量文化。只有大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为建设质量文化增砖添瓦,才能形成工作合力,真正建成体现广大警察职工及服刑人员质量价值观的质量文化。三要落实质量制度。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各种质量制度是培育质量文化的重要保证。要加强改造质量考核评估体系研究,制定科学的改造质量标准,为下步进行改造工作创新,不断提高改造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照标准,使改造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要借助监狱进行岗位量化的契机,力争明确各个岗位特别是服务岗位所要达到的工作质量,并严格考核监督,确保制度的落实力度。四要加大处罚力度。建设质量文化光靠强调自觉是不行的,对于没有形成质量习惯的单位和个人,对于违反有关质量规定的行为,必须通过处罚来督促大家形成追求卓越质量的自觉意识。___监狱建设质量文化,就是要把质量从管理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去经营,使其变为良好的质量氛围、警察职工的习惯和监狱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最终由制度的约束过渡到思想的自觉,由“要我搞好质量”变为“我要搞好质量”,彻底消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这也是建设质量文化的最高境界。

(四)加强执行文化建设。一要强化角色认知,明确岗位职责。强调执行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执行什么。每个警察职工都要弄清楚自己的角色,也就是要搞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要通过岗位职责量化,进一步加大考核监督力度。前段时间,我们制定了《关于量化岗位职责的实施意见》,每个岗位都对自己的职责进行了量化赋分,为确保统一性和客观性,又专门成立小组,组织人员进行审核把关,为全面进行岗位量化考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行能力。执行任务光有良好的愿望还不行,更重要的是执行过程中各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因此,___监狱强调,必须按照《关于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考核的意见》要求,针对岗位实际,搞好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执行能力,确保每项职责、每项任务都落到实处。三要把握执行文化的灵魂,坚持开拓创新。执行并不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任何职责的落实、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创新,都要在开拓中谋求新境界。只有在执行中保持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各项工作才有新突破、新发展,执行文化才有生命力。

(五)加强问责文化建设。问责的前提必须是有责可问、有错可究。现阶段,___监狱的发展态势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监狱兴起问责之风,建立问责之制,在问责上下了很大功夫,大张旗鼓地向不作为、不敢为、不按规定作为的现象“开刀”。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问责制的暂行规定》、《队伍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对违规违纪现象明确了处罚标准,问责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仅有问责制度不足以形成问责的效力,问责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确保全体警察职工平时就对其行为充分负责。因此,开展问责不仅仅是对具体过错的追问和惩戒,更注重问责的警醒和预防功能。___监狱实行问责制以来,纪律作风有了很大好转,辅助监区、机关科室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这说明问责发挥了作用,警醒和预防作用也初步得到发挥。事实证明,同其它制度措施一样,问责也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开展问责文化建设,实施强有力的问责只是手段,目的还是要使广大警察职工真正领悟到责任的深刻内涵,使落实责任成为文化自觉。如此,才能形成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担其责,人人落实责任、人人敢于负责的良好文化氛围。

(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廉洁社区文化建设,形成警察职工遵规守法,诚实守信,崇廉尚廉的风气;二是廉洁政治文化建设,形成警察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秉公用权的长效机制;三是廉洁职业文化建设,形成警察职工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干事创业的健康氛围。多年来,___监狱将廉政文化根植于“文化___”的深厚土壤中,突出廉政文化的广泛性,尽量使廉政教育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利用网络资源,创建了监狱纪检监察网页,设立了“公仆风采”、“清风文苑”、“以案说纪”等22个小栏目,通过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廉洁勤政典型,不断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监狱每年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发印有廉政警句、格言、图文并茂的廉政漫画周历,并通过举办廉政知识竞赛、反腐倡廉报告会、警示教育大会、廉政论文评选、设立政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将廉政教育寓教于乐,使之在广大群众中入耳、入脑、入心,不断生根、开花、结果,取得了明显成效。仅2004年以来,就有26名党员警察拒收现金、物品和有价证券74起,折款价值25.1万余元。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宣传教育只是手段之一,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形成廉政文化的长效机制尤其显得重要。一要创新机制。监狱各科、监区一把手,既是本单位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教育及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促进这些重要人员廉政执法意识的提高。在执法廉政方面,除坚持向在押犯家属寄发《致服刑人员亲属公开信》,向来狱接见的犯属发放《执法监督卡》,向社会作出“依法文明管理承诺”,实行监狱人民警察管教忌语、警察执法十六禁止等制度外,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不断开拓思路,加大廉政文化建设力度,不断提高警察廉政执法素质,筑牢广大警察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形成长效廉政文化机制,为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及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下载德州监狱六十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州监狱六十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

    建国以来,伴随着新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辉煌历程,四川农村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轨道。(一)农业生产高速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得到保障建国60年来,四川农业经济快速稳定......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六十年发展历程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六十年发展历程 2011年11月18日15:23 来源:人民网-银行频道 手机看新闻   字号 六十年激情岁月,一甲子光辉篇章。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浓缩了农村金融体......

    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监狱信息化建设 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监狱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我监按照省局的统一要求,成立信息化管理科室,针对××监狱现有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设备应用、人才配备,可......

    监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监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承担着党和国家赋予的特殊职能。监狱基层党......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2013-11-8 阅读: 17 出处: 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 读《温家宝谈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源远流长,任重道远。温家......

    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江州如何抓住机遇,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已成为“十二五”时期一项重大战略考量和抉择。 一、江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成......

    县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实践与思考(精选合集)

    近年来,××县积极响应××省委井冈山会议的号召,在全省率先设立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经过五年多的发展探索,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极。截止到......

    入世十年农业贸易发展实践与探索

    《入世十年农业贸易发展实践与探索》正式出版2012年01月06日 10:39来源:农业部热点专题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为了纪念中国农业入世10周年,由农业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