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检察文化建设
试析检察文化建设
[论文摘要]检察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包容先进执法理念的恢弘气象。而人民检察院是国家司法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职能,应当秉承“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理念,把建设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文化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结合起来,突出新时期检察文化的前进方向。
[论文关键词]检察文化 发展状态 管理功能 工作抓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检察文化是检察人员的精神家园,如何发挥检察文化教育、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等特殊作用,为检察事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检察文化是一种发展状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性,社会发展规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变化过程,检察事业发展也遵循同样规律。以仙居县检察院的发展为例,从一个侧面我们可以将它分成四个阶段,也就是四个发展状态:一是从1979年3月恢复重建至1997年,主要特征是基础设施的改善、人员的选调、组织机构的逐步完善,我们称为“艰苦创业阶段”。二是从1997年至2006年,主要特征是争先进位意识不断加强、工作业绩显著提升、多项考核进入全市领先行列,我们称为“争先创优阶段”。三是从2006年至2010年,属品牌品质建设阶段,以创检察品牌为目标,以提升检察品质为根本,仙居县人民检察院荣获了全国检察系统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省先进检察院、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仙居检察的基础设置、队伍素能、执法形象都有了新的改变,此阶段称为“品牌品质阶段”。四是从2010年开始,为进一步实现仙居检察事业科学跨越发展,院党组审时度势,提出深入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出台了《仙检文化建设实施纲要》,检察文化建设每年有计划有成效深入推进,此阶段称为“检察文化阶段”。
艰苦创业阶段、争先创优阶段、品牌品质阶段到检察文化阶段,是一个从低级发展状态逐步向高级发展状态迈进的过程,后者包容前者,最终实现用检察文化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检察队伍,挖掘检察人员潜能,激发检察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优化检察资源配置,提高检察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充分展现检察文化的内驱力作用。
二、检察文化是一种管理功能
检察文化建设涵盖检察思想政治建设、执法理念建设、行为规范建设、职业道德建设、职业形象建设等方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可见,检察文化活动的核心是管理功能。我们只有厘清系统工程的内容和层面,把握管理功能的实质,才能形成清晰的、战略性的、统一的检察文化建设思路和体系。按《仙检文化建
设实施纲要》内容要求分类,该院将检察文化建设活动分四个层面:
一是理念文化层面,理念文化建设是检察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包括我们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能、组织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独具检察特色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仙居县人民检察院在文化建设工作中,把检察理念文化建设摆在首当其冲的位置,在充分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干警意见,按照以弘扬检察职业道德为根本、以传承当代仙检精神为主线、以融合区域文化为辅助的思路,确立了“崇法尚文、敏思慎行、自强不息、创新发展”这一“仙检精神”,形成了独具仙居特色的检察理念文化。
二是物态文化层面,包括检察机关的办公环境、各种设施、装备以及在工作中使用的物质载体所构成的器物文化。物态文化就是将固态的建筑及设施,融入符合检察机关特点的文化元素,让无声的文字和图案,彰显检察文化,感染和熏陶干警,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它包括环境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和科技文化建设等。如仙居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利用办公场所的空间,大力加强了庭院文化、长廊文化、室内文化和楼梯文化建设,投资建造了“六大长廊、两个活动室和一个篮球场”,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干警理解、领会和践行“仙检精神”提供了场所。
三是管理文化层面,通过相关制度规定以及理念和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实现内部有效管理的过程中蕴含的文化形态。管理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情怀文化。制度文化是以检察制度和制度的执行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制度是文化的根基所在,只有从制度建设入手,注重从制度和规范层面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内化于干警的心灵,外化于干警的行为。近年来,仙居县人民检察院健全完善了内部工作制度,形成一套符合检察工作特点的工作机制体系,使之成为指导干警的行为准则。检察情怀文化是突出以人为本,倡导安全工作快乐活动,关心干警生活和发展需求,将干警的个人价值追求和整个检察机关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为干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其产生“以院为家”的亲切感和“仙检发展,我在其中”的责任感。
四是行为文化层面,行为文化是检察工作人员在各种行为和活动中表现或创造出的文化形态,包括履行法律监督、接受岗位培训、处理人际关系、进行调查研究以及生活娱乐等多方面的内容。发展行为文化主要从发展细节文化、团队文化、执行力文化、快乐文化、廉洁文化等方面着手。发展“细节”文化,提升队伍整体形象,注重干警各种行为举止的文明规范,展现检察干警的法治精神和职业荣耀感;注重干警言谈表述的精确得当,彰显检察干警的专业水准和为民情怀。发展“团队”文化,增进队伍的凝聚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形成一股牵引力;注重激发干警的活力,在思想上高度整合,在行动上达成默契;倡导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明确肩负职责,将自身言行与检察机关荣誉联系起来,对检察事业无限忠诚,全身心投入。发展“执行力”文化,提高工作效率,确立“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工作执行理念,把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保障政令畅通工作理念转化为广大干警的自觉行为。发展“快乐”文化,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创造条件广泛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干警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增强检察机关的生机和活力。发展“廉洁”文化,增强队伍的自控力,通过切实贯彻执行各种廉政纪律规定以及培育廉洁理念,使广大干警在履行法律职责及日常生活中养成洁身自爱的行为习惯,以其实际行为诠释检察权的神圣与荣耀。
三、检察文化是一种工作抓手
检察文化建设作为检察工作的发展战略,必须要靠具体的举措来落实和推进,为此,仙居县人民检察院设置了相当固定的“六项工程”作为工作抓手,并每年根据上级院部署的各类活动要求,不断充实完善。学习强能工程,创建“仙检大讲坛”、“仙检论坛”、“仙检赛坛”和“仙居检察期刊”等三坛一刊学习的平台,引导干警树立自觉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增加知识积累,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综合能力,实现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快乐检察工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轻松活泼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丰富广大干警的文化生活,寓教于乐,从而提升干警的精神品位和文化品位。青年培养工程,出台《加强青年干部培养锻炼的意见》,积极为干警搭建学习、工作、人才输出平台,充分调动青年干警工作、学习积极性,为年轻干警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形成人才合理流动和良性循环。文明形象工程,强化干警服务大局、服务民生的宗旨观念和爱民护民工作意识。动员干警深入企业、乡村和社区,听民声、了民意、察民情,加深了干警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意。维护权威工程,提高检察干警的法律监督能力,严格履行各项检察职责,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健康的法律监督文化导向,使“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深入广大干警内心。典型示范工程,用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引领检察队伍建设,促进检察事业健康发展。通过开展“十佳”评选活动,“品牌科室”创建活动等典型示范工程,引领检察队伍建设,促进广大干警学先进、超先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
四、检察文化是一种法律监督之魂的传承
检察文化可以让检察干警更好地发展、更新。它既如一个大磁场,让融入其中的干警起化学反应,达到工作效益的最大化;也如同生命,需要一代又一代检察人传承与创新。仙居县人民检察院相继组织离退休干部座谈会、50岁以上干部恳谈会、中层干部务虚会,开展“传真经塑灵魂”活动,要求老干部把办案经验传授下来,把办案灵魂保留下来,形成各具特点的反贪侦查之魂、公诉抗辩之魂、法律监督之魂、善于服务之魂等,通过文化沉淀、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承,形成仙居县人民检察院共同的法律监督之魂,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价值理念,真正达到“仙检之魂,文以铸之;仙检之神,文以化之”,实现仙居检察事业跨越发展。
第二篇:浅谈基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
浅谈基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
摘 要: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衍生的法律文化,也是检察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塑造属于自己的检察文化,并以此推动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界定检察文化的定义和体系、分析其重要作用,并探寻检察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基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
一、检察文化的概念和体系
检察文化从狭义上说,仅包括检察机关的文学艺术创造活动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精神领域的内容;从广义上说,检察文化涵盖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指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广大检察人员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规章制度、行为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物质表现形式的总和。我们认为,狭义的理解检察文化是片面和肤浅的,检察文化不应该仅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唱歌跳舞等简单的机关业余文化活动。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检察文化。检察文化包含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其结构体系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次。精神文化是指检察机关在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所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思想观念。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等制度建设方面。行为文化是指检察人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产生的活动文化。环境文化是检察人员在工作生活中所创造和使用的各种有形的物质载体。
二、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引导检察工作的正确方向
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通过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基层检察院可以建立起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工作理念和工作目标。价值观规定了检察人员共同的价值取向,使检察人员对事物的判断有着共同的标准,有助于统一干警的思想认识。工作理念决定了检察人员开展各项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准则,指导着检察人员用科学的方法从事各项工作。工作目标引领检察工作的方向,催促着检察人员高效、认真、合理的完成其工作。
2、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机关风气
文化具有无形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主要来自检察文化建设所形成的良好习惯和文化氛围。通过检察文化建设,当我们所倡导的正确的行为取向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并形成自觉习惯后,在机关内部就形成了一股约定俗成的强大精神力量,当有人试图打破这种习惯,与大家共同认可的节奏不一致时,他就会感受到环境、舆论带来的无形压力,从而被迫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当有新生力量加入到集体中时,他也会在耳濡目染之下,被这种良好风气所同化,从而迅速融入集体中去。
3、有助于增强检察人员的凝聚力
文化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检察文化主张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成长和感情,在机关内部能够形成一股团结友爱,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改变原来只从个人角度出发建立的价值观,树立一种以单位为中心的共同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使人们围绕单位的工作目标而奋斗,使每一名干警自觉形成主人翁意识,以院兴我荣,院衰我耻为信念,使爱院如家变成他们的真实行动。
三、检察文化的建设路径
1、以价值观打造为核心, 塑造检察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检察文化的核心,是检察之魂,是建设其他三项文化的基石。塑造检察精神文化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着力打造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指导各项检察工作,依法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才能使各项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合拍,以促进检察事业的发展。其次,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充分提取地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不仅可以为打造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注入独特的魅力,也会加快检察人员对精神文化的认知进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要注重提炼本单位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任何一家检察院在长期发展的历程中,都会不自觉地形成独特的优良传统,这种精神文化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它可以表现为一件先进事迹,一个传奇故事,也可以是一张照片,一面锦旗,我们在塑造精神文化时,要多走访老干警、老模范,切身感受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从中锤炼出精神瑰宝,让它们代代相传。
2、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 塑造检察制度文化
规范化建设是检察机关实现检察业务、队伍、检务保障等诸项工作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塑造检察制度文化的重要抓手。要找准规范化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的最佳契合点,在规范化建设中体现检察文化。首先,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的每个方面和每个环节上都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并在制定的规章中体现所倡导的检察文化,这是规范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其次,要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做遵守规章制度的带头人,自觉用规章制度来管事、管人、管物、引领干警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风气。再次,要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保障机制。对模范遵守规章制度的,要及时表扬;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要严格惩处,一张一弛,在机关内部形成令行禁止,违令必究的良好风气。
3、以素质工程为引领, 塑造检察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的载体是检察人,是检察文化中可塑性最强的一部分,也是最为鲜活的一部分。要开展行为文化建设,关键要靠素质工程的引导。一是要提升干警的文化修养。通过建立图书室、内部网吧,组织干警集体学习、专家讲座、业务骨干传授经验等形式,引导干警学习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等,改善知识构成,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提升干警的团队意识。通过组织篮球比赛、歌咏比赛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使检察干警在活动中陶冶情操,缓解工作压力,融洽同事关系,实现凝聚人心、激发热情、倡导和谐理念的目的。
4、以建设和谐机关为目标, 塑造检察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开展检察环境文化建设,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要实现与精神文化的结合。环境设施是检察文化的可视化载体,开展环境设施建设不能盲目行动,要在精神文化的指导下做好统筹规划,让环境设施充满文化的内涵,体现检察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要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结合。在基建工作中,要增强科技意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办公设备的科技含量,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侦查能力和办公效率。同时信息化建设也要坚持量力,切忌贪大求洋,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到刀刃上,把尽可能多的设备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去,让科技为检察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南法明.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检察文化研究[J].今日中国坛,2007,(9)
[2]魏旋君.检察文化创新路径研究[J].人民检察,2007,(3).[3]徐苏林.检察文化的界定、结构与功能[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1).[4]谭昆智.组织文化管理[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孙丽.郑博超.梳理三十年检察文化[N].检察日报,2008-06-18.[6]郑键.检察文化之“道”--检察文化暨法治文化理论研讨会综述[N].检察日报,2010,11(5).[7]肖荣,徐盈雁.用先进文化引领检察事业科学发展全国检察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摘要.[N].检察日报.2010,10(2).作者简介:魏薇,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政工科干部。
第三篇:检察文化建设的内涵
检察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及建设途径探
析
【内容提要】本文明确讷河检察文化建设定位;提出“倡树理念文化、打造管理文化、强化素质文化、建设环境文化、构建网络文化、营造和谐文化”的具体建设途径。
【关键词】检察文化 内涵 特点 作用 途径
当前,检察文化作为推动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力量,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察文化日益成为凝聚队伍、提升素质、增强“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曹建明检察长深刻指出,“要把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大研究探索力度,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家文化建设与检察文化建设、中国检察文化与国外检察文化、检察文化建设与检察队伍建设、检察文化建设与检察业务建设、物质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建设、现实检察文化的整合提升与未来检察文化的创新发展等六个方面的关系,明确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丰富内涵、实现方式、表现形式和载体途径等,扎实推进检察文化建设规划、措施的落实。”在全省检察机关文化建设热潮蓬勃兴起的新形势下,结合我市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实践,对检察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和建设途径,作一粗浅的探析。
一、检察文化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表现,是人们随着智力、能力、修养、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发展而形成的为了生存而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它对其主体有着微妙与强大的感召力。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由此可见,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雄伟的建筑、美妙的音乐、深奥的哲学是文化;健全的社会法制、完善的社会保障、规范的社会秩序也属于文化的范畴。可以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经过历史检验沉淀下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四种形式。我们认为,检察文化应当属于“主流文化”的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衍生的法律文化,它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
(一)检察文化的概念。检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检察文化,单纯指检察人员的文化、艺术、文体娱乐活动。广义的检察文化,是指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学习、思想、工作、生活、文化、艺术和文体娱乐活动的总称,包括物质层面、思想道德层面、检察业务工作层面、制度层面、精神生活层面等等。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及全体检察人员在长期工作、生活及其他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集中体现;是检察机关政治建设、执法理念建设、监 督能力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制度规范建设、社会形象建设、检务管理和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总和。开展检察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是检察机关队伍建设的灵魂工程,是构建检察机关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所在。
(二)检察文化的内涵。检察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涵。首先,检察文化反映了检察人员的价值取向,是检察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检察文化意在创设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是检察机关主流精神与新形势新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检察文化通过培育干警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等主流精神和基本理念,使其内化为干警的共同愿望和价值取向,外化为全体人员的追求和自觉行动,从而使检察人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趋向融会贯通,达到全面提升人员素质和文化品位,增强检察机关凝聚力、向心力,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目的。其次,检察文化反映了检察人员的道德规范,是积淀于工作实践中的高尚精神境界。检察职业道德是检察人员在司法实践和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从伦理上调整检察机关同国家、法律之间,检察人员同检察机关之间、检察人员之间相互联系的行为准则。检察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文化培育形式,使全体检察人员都能够自觉地追求、信仰和实践这些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精神和理念,并充分体现在履行检察职能、办案和个人的言行举止中。第三,检察文化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检察人员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环 境、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精神体现。检察文化把人的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摆在了重要位臵,通过发展先进文化的引导、凝聚、协调、教育功能,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使机关每个成员实现自身价值与检察系统实现自身价值融合统一。检察文化一方面使检察机关与社会公众处于一种沟通状态,另一方面使系统中的个人能力与组织和谐发展。第四,检察文化反映了检察机关及其干警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是保障检察职能充分发挥的精神财富。检察文化通过美化外在环境,营造文化氛围以及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培育,塑造美在心灵,树立公正执法理念,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检察官,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检察文化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可以使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增进了解,产生亲和力,推动中国法治进程。
(三)检察文化的特点。检察文化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方式,更是以检察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文化模式,是一种特质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正义性。检察工作代表了社会的正义、社会光明的一面,检察文化反映司法理念,体现公平、公正的价值追求。(2)科学性。检察文化是管理与文化的共生物,是检察实践、日常管理办法的科学总结,是文化大系统与检察文化本身的融合。(3)创新性。检察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时代精神在检察领域的具体化,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检察实践活动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检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 激励检察人员从事检察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4)整体性。检察文化是由检察机关的整体要素形成的,是一种群体的共同行为,源于检察机关各个部门、成员的实践,对外体现着检察机关的整体形象。
二、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文化建设对检察事业的推动力量是巨大的,作用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要实践好检察工作主题,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的历史重任,必须着力构建先进的检察文化。
(一)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检察机关服务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保卫者,又是和谐社会的服务者。因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带头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谐执法理念,培育和谐执法精神,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检察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用正确的执法观指导检察实践。
(二)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推动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检察文化是从人的角度和观念层面来认识和研究检察工作,体现了科学 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检察机关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期待,不仅执法办案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且各种思想和观念也无时不在考验着我们的检察干警。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检察队伍建设,走文化育检之路无疑是科学和明智的选择。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履行法律监督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的基本保证。检察文化是检察权赖以存在的形态,是检察权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着检察干警的执法思想和执法行为,检察权的正确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察干警对检察工作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和习惯等。检察文化具有启迪思想、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传授知识、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功能。开展检察文化建设,针对检察队伍履职需要,培养理论思维、科学思维、法律思维,增强依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使检察干警通过执法实践,将蕴涵的高尚品德及良好的价值观展现到检察工作、日常生活之中。
三、着眼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检察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基、血脉和灵魂,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为 检察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在检察文化建设中应当主动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检察文化的内涵,推动检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一)着眼于巩固核心价值主导地位和实践检察工作主题,积极倡树先进理念文化。在开展检察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观是关键。我们认为,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队伍,用“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执法实践,用以“忠诚、公正、清廉、严明”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和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倡树先进理念文化,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警头脑,自觉做到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和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实践者和维护者;就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的理解。只有坚持用先进检察理念文化直接引领执法工作实践,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引导干警转变执法观念,把公平正义、保障人权、平等保护、无罪推定、关注民生、宽严相济、和谐执法、检务公开、有理推定、首办责任等理念自觉运用到执法办案之中,7 使其内化为干警的共同愿景和价值取向,外化为全体人员的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着眼于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积极打造检察管理文化。制度和机制是培养先进检察文化的重要保障。在开展检察文化建设中,我们以加强管理为重点,以强化监督为目标,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全面深化规范化建设。坚持从严治检,建立健全自身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落实督察巡视、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构筑检察人员惩防体系,确保队伍不发生重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从理解、尊重、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关心干警生活,实行人性化管理,培养命运共同感和工作责任感,把干警的内在潜能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彰显体现时代要求的检察管理文化。加强检察礼仪文化建设,规范和倡导检察礼仪,从检察工作用语、执法态度、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言行装扮,物品摆放等细节抓起,引导和督促检察人员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司法品性和文化内涵,提升文明执法的社会形象。
(三)着眼于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不断强化素质文化建设。检察文化根本上是检察干警内在素质的外部表现。实践表明,建设先进的检察文化,必须首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我们以开展“强化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年”活动为主线,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学习型处(科、室)”为载体,着力增强干警素养。紧密结合执法实践,深入学习理 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刻苦钻研法学理论和检察业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岗位练兵活动,采取业务比武、技能竞赛、成果展评等方法,全面历练干警、提升自身素质。同时,积极培养干警学习能力,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提倡多渠道、多方式学习,把创建“学习型团体”作为繁荣检察文化、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建立争先创优机制,弘扬检察正气、积极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引导检察人员崇尚先进、争当模范。
(四)着眼于增强干警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大力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干警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检察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环境文化建设上,我们围绕体现“优雅、温馨、绿色、环保、人文”的原则,积极营造浓厚的检察文化氛围。同时,因地制宜,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充分利用法律文化和儒家文化的丰富资源,建造了一些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群众性的庭院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使干警工作有心情、休闲有去处、娱乐有空间,以体现检察机关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位,激励检察人员奋发进取、干事创业。
(五)着眼于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以提高科技强检能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的,重点推进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绩效考核、网上事务管理“四个系统”的应用。从实际出发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和联动机制,积极占领网上舆论阵地。充分运用网络文化传播平台,通过 9 网上论坛、手机短信、个人博客等方式,拓展检察文化传播渠道和发展空间,为检察文化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六)着眼于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营造和谐检察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文疏导,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检察人员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保持内心和谐平衡,增强进取心和责任感。大力倡导理性平和、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勤奋廉洁、积极进取的和谐理念,努力培育团队精神。把开展形式活泼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营造和谐氛围的重要途径,积极适应检察人员求知、求乐、求美的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检察官俱乐部,成立各类文体协会、兴趣小组,组织业余文艺创作、书画摄影和各种体育健身活动,为广大检察人员展示才华提供平台。通过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增强检察队伍的文化底蕴,提升检察人员的文化品位,培养现代文明的生活风尚。
(七)着眼于弘扬传统文化优势,积极打造讷河检察文化品牌。各地均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检察干警生于斯、长于斯,已经与当地文化深入融合。只有将检察文化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交织交融,才能打造具有特色的检察文化品牌,形成干警共有的精神家园。
检察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检察文化的支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培育。在检察事业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检察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 和理念,为检察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武器。检察文化建设是一个新事物,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法治精神,同时,检察文化建设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首先必须从组织上、思想上、行为上和检察文化接轨,自觉摒弃种种不良习气和作风,以自己的检察实践来丰富和推动检察文化建设。总之,加强检察文化建设,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在完善中前进,进而来推动检察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试论检察理念文化建设
试论检察理念文化建设
苍南县人民检察院 卢成仁 林贤佐 摘要:检察理念文化是检察文化的精髓,是检察系统的灵魂,它决定和支配着检察人的价值取向。科学构建检察理念文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文化育检”、“文化兴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构建检察理念文化,应当遵循法律文化的基本要素,按照检察理念文化由外到内的三个层面,构建“五个理念”、“两大主题”、“五种方法”和长效机制,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理念文化整体。
关键词:理念;检察文化;检察理念文化。
一、什么是检察文化
对于检察文化概念的界定,检察理论界和实务界经过多年探讨,在基本面上已经达成一致。张耕副检察长在2007 年11 月27 日《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巡礼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衍生的法律文化,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检察文化建设涵盖检察思想政治建设、执法理念建设、行为规范建设、职业道德建设、职业形象建设等等,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精心实践,大力推进。” 2010年10月26日高检院在山东济宁召开了全国检察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会上,政治部主任李如林作了《大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促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讲话,他指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贯彻落实中央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就是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着眼于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以提高检察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育检”战略,充分发挥检察文化教育、规范、约束、导向、凝聚的特殊作用。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吴成钢副检察长在全市检察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在长期法律监督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相关的思想观念、职业精神、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以及相关载体和物质表现的总和。
检察实务界分别从检察文化的概念、内涵、外延、目的、任务、功能等方面做了界定,鉴于检察文化的研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检察事业的发展,各位检察长的讲话,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理论界的主要观点有:检察文化是检察官群体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支配下,为满足检察工作的需要,在行使检察权的过程中创制的各种设施、制度及表现出来的道德、思想、观念、习惯等要素的有机统一体。检察文化是检察工作人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及检察权的运行为依据, 在检察工作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群体性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外在表征的总和。对检察文化的重新定位意在强调如下两点:(1)检察文化必须蕴涵着某种法律价值取向;(2)检察文化应当是附随在当代检察制度特有的执法价值指向下的法律信仰、职业道德、思维方式、执法理念、工作方法以及与之相协同的组织原则、组织氛围、管理制度、职业培训等。检察文化是指融注在检察人心底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是检察机关的组织、制度、设施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检察人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是有关检察的法律语言、法治文学艺术作品和法律文书中所反映和体现的法治内涵及其精神。检察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管理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检察文化的范畴主要包括检察理念文化、检察组织文化、检察制度文化、检察设施文化(物质)、检察行为文化和有关检察的法律语言与文本文化六个方面。学界对此还有诸多表述,不一一列举。
总之,各家对检察文化的概念虽然表述不一,颇为相似的一点是,检察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于检察文化概念的界定均离不开检察文化的核心--检察精神(理念)文化建设。
二、什么是检察理念文化
421 12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载《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第503页
徐汉明,检察文化建设:理念更新与制度创新,载法学评论(双月刊)2011年第3期第109页。刘斌,检察文化概论,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21 期第15-16页。4 金鑫、段军霞,探索检察文化谋求创新发展,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24 期第41页 35刘斌,检察文化概论,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21 期第15-16页。
检察理念文化是检察文化的核心,对于检察理念文化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有:检察理念文化是检察文化的核心,反映这一特殊群体共同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思维行为方式和群体趋向,它既是这一群体的精神和物质文化水平的高度概括,又体现这一群体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和标准。检察理念文化除了包括法治文化的基本概念如法、法制、法治、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等,还包括检察文化体系中的特有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和基本理论。
笔者认为,检察理念文化建设将检察理念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从正反两面深入剖析,从内部和外部交叉研讨,从基层自发和中央倡导两个层面相互观照,可以达到一种自下而上的积聚和升华,达到一种对检察理念精华的提炼和糟粕的扬弃;相对于自上而下的检察核心价值观的传达和学习,能够更好地融入各地地方文化特质,更加深入持久地发挥价值观引领、教育、凝聚、规范、激励、约束、辐射等作用。检察理念文化不仅应当深入研究,而且应当特别重视以培育理念文化为抓手,实现理念文化上的重塑和再造。
按照法律文化结构理论,从广义上讲,相对于检察法律、检察制度、检察设施而言,检察理念文化是一种隐型结构的法律文化,可以将之分为检察心理、检察意识和检察思想三个层次。
检察理念文化的层级结构
处于检察理念文化深层结构中最外层的是检察心理, 它是人们对检察活动的一种表面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和情绪, 是检察意识形态的初级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认识主体是社会大众, 每个人对检察活动都会有一个不自觉的、潜在的心理感受, 它是经过长期积累、代代传承而形成的民族心理。公平正义的理念在西方国家每一个公民的内心深处已扎下了牢固的根基, 检察机关是代表国家甚至每一个个人行使对犯罪的追诉权。在中国, 很多人的封建残余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往往有这种心理,一个人如果被逮捕或者被起诉,那么他往往就是有罪的,面对我国具有行政性质的检察机关,往往重权轻法、重情轻法, 不能 678
876 张国臣,论我国检察理念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载《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5月第5期第73页。刘斌,检察文化概论,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21 期第15页。
参见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第118页. 以独立、平等的态度来面对检察机关, 更有人热衷于使用潜规则。
检察理念文化深层结构中的检察意识是较检察心理更为深化了一步的认识, 感性成分减少, 理性成分增加,它是位于检察心理和检察思想体系之间的中间环节。检察意识的主体是检察办案人员,主要包括法律意识、监督意识、人权意识、廉政意识和预防前置意识。法律意识反映着人们对法律的情感和态度,检察人首先要在心目中树立忠于法律、信奉法律、维护法律、依法办事的意识。监督意识因检察机关的性质而尤为重要,实施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人权意识是每一个检察人必须牢固树立的意识,检察机关不仅要保护被害人的权益,也要注意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应有权益。面对严重的司法腐败现象,检察人的廉政意识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应当塑造自身廉洁自律、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在当前的形势下,尤其要增强预防前置意识,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的主动性和超前性,做到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检察意识时刻影响着检察制度的运行。
检察理念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检察思想,集中表现为检察价值观体系,正确的价值观是检察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石, 能够引导检察人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构建检察文化的价值体系, 是拓展、深化、丰富检察精神文化的主要任务。一是“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作为检察机关及其干警的永恒追求和最高境界, 理应成为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二是 “忠诚、公正、廉洁、为民”的职业道德理念,即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牢固树立“发展的世界观、负责的人生观、奉献的价值观”,以对党、对人民、对检察事业负责的态度, 克己奉公, 廉洁自律, 实现人生的辉煌; 三是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法律监督、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内在本质。
三、为什么要推进检察理念文化建设
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检察机关必须十分重视检察理念文化建设。910
9曾加、张炜,中西检察文化的比较,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39卷第4期第84页。刘斌,检察文化概论,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21 期第15页。
(一)推进检察理念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检察理念文化建设已开展多年,虽然中央和地方持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理性监督、依法办案、执法为民、廉洁从检的理念,并构筑起严密的检察制度、办案规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已得到广泛宣传。但是,相对于几千年封建法律思想观念的传承和建国后长期左倾思潮的影响, 潜藏在人们心中的观念却未曾改变,老百姓对于检察机关是政府部门“刀把子”的印象十分深刻。检察人员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重实体、轻程序;重办案数量、轻案件质量;重配合、轻监督制约;重就案办案,轻运用司法职能维护和谐稳定服务大局的错误理念还大量存在。这些错误理念, 不同程度制约和阻滞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推进检察理念文化建设是应对当前检察工作面临形势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入推进“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推进检察理念文化建设是检察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当前,我国检察机关广泛存在的高度行政化现象,造成检察人员缺乏主动性、责任感,唯上是从,缺乏原则性,甚至不能坚守基本的法律原则,这种现象既与传统的官场文化有关,也与官僚司法的制度土壤有关。推进检察理念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检察机关核心价值观,避免各种不良风气的渗透蔓延,深入剖析检察人员意识结构和民主、法治不相适应的部分,“在法权关系上, 实现从权力至上到法律至上的转变。过去国家权力无所不在地支配着社会的一切。因此就有权力至尊至上以及崇尚权力, 法随个人的权力而存废, 法随领导人的注意力而转移。权力至上就不会有法治。而推进市场经济建设首先要弱化政府的某些权力, 使万能的政府变成权力有限的政府。要使法律至上, 在我们社会中大力推崇法律的权威和地位。”从改善理念文化入手来改造检察人员,改善司法活动,全面贯彻和体现科学理论武装的要求,是新形势下检察队伍建设新任务的重中之重。1
111蔡定剑,法制的进化与中国法制的变革 ——走向法治之路,载《 中国法学》1996 年第5 期 第5页。
(三)推进检察理念文化建设是应对新挑战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速,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社会心理日益复杂化,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聚爆发。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强检察理念文化建设,引导检察干警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新理念,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增强和谐观念,不但要提高把握司法规律、运用法律政策、严格依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还要提高把握群众心理、做好群众工作、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通过案件的办理,妥善解决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四、怎样抓好检察理念文化建设
我国的许多法律移植自海外,引进后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的土壤,当不同的法律文化相遇时,必然引起冲突和碰撞。加强检察理念文化建设就是要检察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法律文化,实现从冲突到和谐共荣的发展过程,它包括检察理念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采用、各项理念制度机制的完善、理念成果的转化与运用等等。
(一)确立五种基础理念,打牢检察理念文化建设思想基础。
法律和法律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价值,正是法律文化的价值满足了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和需求,社会主体才会认同、选择和信仰法。检察理念文化的最深刻的社会基础是民众,最根本的发展动力也是民众,因此,民众检察理念的更新、检察心理的培育是检察理念文化建设首先要做到的工作。要在全社会大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旗帜来高举、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作为科学理论来运用、作为共同理想来追求。检察干警必须率先垂范,着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世界及中国检察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等基础理念,坚持“三个统一”, 牢记“三个至上”, 注重“ 三个效果”, 做到“ 三12武兰芳,多元法律文化的整合路径探析,载《河北法学》第 30卷第8期第122页。个在心中”等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这是检察干警思想阵地主流的主导价值观。加强理念教育,使检察干警树立正确的理念观。坚持把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机关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措施来抓, 对广大干警进行持续深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二)强化两大主题,确保检察理念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继续加强检察工作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和“忠诚、公正、廉洁、为民”的价值观体系构建。检察机关应当坚持公正执法,自觉地把“加强法律监督”贯彻落实到各项检察工作中去,把“依法办案”作为检察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准,把“从严治检”作为检察机关严格自律的手段,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目的,形成了旨在提高检察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整体素质的精神文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宪法至上观念、人权观念、平等保护的观念成为社会群众的关注的“热点”,检察机关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前进的眼光和更新的理念来审视检察工作,实践检察工作,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做到“五个兼顾”:既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大局,又依法办事,严格执法;既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又坚持独立行使检察权;既严厉打击犯罪,又注重对人权的维护和保障;既突出办案的法律效果,又注重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既注重实体的公正,又注重程序的公正。
(三)把握五种基本方法,提高理念文化建设的效果。
检察理念建设既要靠外力推动,更要靠内在引导。主要方法包括:
1、通过“检察围脖”、“检察开放日”、“举报宣传周”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性质、内容的直观感受,优化检察心理,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检察监督工作,取得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支持和理解,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件办理,获得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尊重,提升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权威。
2、结合当地实际和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形成富有特色的院训、部门理念、干警座右铭以及检察箴言等。
3、着眼检察人员精神文化需求, 尊重检察人员的主体 1
313魏启敏,检察文化建设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7期第77页。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载《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第508页
14地位和首创精神, 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检察人员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 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
4、加强检察人员的礼仪培训,提升检察人员的文明素养,是检察机关保持良好执法形象的重要手段。
5、每逢重大节庆的日子适时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理论研讨、文体活动和参观学习等。这些活动不但愉悦了干警的精神生活,更增进了团队的内在和谐。使每位检察人员的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检察事业拼搏、奉献的精神。物态文化可以给干警潜移默化的法制熏陶、法治教育,可以振奋检察干警的精神,使广大干警时刻铭记人民检察官的神圣职责。
(四)完善制度、机制,实现检察理念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检察理念不是一种固化的意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必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发展,检察理念文化建设,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形成一种运作良好的机制,理念建设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和盲目性。因此,检察理念文化建设重在制度保障,要注意总结在实践中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及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完善的理念形成机制,更好地规范和细化理念建设过程管理
(五)认识和把握工作规律,促进检察理念文化建设上台阶。
任何事物的存在、发展均有其规律,只有把握好规律,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进行检察理念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动检察理念文化建设,要求我们重视认识和把握文化规律,并提高运用规律推动工作的执行能力。要从思想上重执行,行动上真执行,工作上会执行,力争以一流的执行力把好的思路、好的决策变为推进检察理念文化建设的优势,变成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动力。
当前,检察机关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检察理念文化建设这个核心,牢固树立“监督的权力观、神圣的地位观、淡泊的名利观”,不断加深对检察机关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感知、认同和自觉遵崇, 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准则、执法理念和价值观念, 充分发挥检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导向作用, 为文化育检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篇: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先进的法律文化是维持社会法律体系健康运行的思想基础,是国家实现法治的重要保证。检察文化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检察文化直接影响着检察干警的执法思想和执法行为,对先进检察院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凝聚了人心。通过检察文化的灌输、渗透和融合,在检察人员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为检察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全体检察人员有了凝聚力,把内在潜能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成为推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二是提高了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形成了基层院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本领,有效地推动了各项检察工作。三是形成了基层院建设的长效机制。检察文化具有一定的牢固性和传承性。一经形成,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等,就会在干警心中扎根,长期影响思想和行为。重视文化建设的基层院,就是充分借助了文化的这一特性,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完善了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
总之,检察文化的建构和发展,有利于树立检察机关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影响力,提升人民群众的信任感;有利于发挥纽带作用,凝聚人心、激励士气,营造一种积极向上
1的精神力量和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优化机关管理,强化公正执法理念,为建设一支专业化队伍提供思想保证。检察事业要有更快、更全面的发展,必须积极发挥先进检察文化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