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点学科简介
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简介
学科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科代码:080501
一、学科带头人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首席学科带头人:许并社 教授
许并社:男,1955年12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4年3月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4月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做博士后和研究员工作。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兼任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材料界面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太原理工大学—富士康材料研发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学术团体常务理事和理事,《电子显微学报》、《复合材料学报》、《新型炭材料》、《金属热处理》等杂志编委会委员。
作为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纳米碳功能材料、光电材料、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和材料界面结构计算模拟等科研工作。先后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 并承担纳米SiO2、Al2O3、纳米光电材料等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工程。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大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50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和被他人引用200余篇次;申请和授权多国专利100余项;被国际有关科技报报道过的研究成果6项;著书10部。1999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先后六次获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先后荣获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个人荣誉奖励。2004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 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2006年成为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07年荣获中国侨联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科技创新人才奖”。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带头人:卫英慧 教授
卫英慧:男,1966年7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8年7月太原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1年7月于太原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4年2月至1997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9月到2005年8月日本北海道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西省333人才工程,是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任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中国体视学会金相与显微分析分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等。目前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编写著作(教材)6部。
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纳米晶块体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等。
二、学科研究方向简介
1.金属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
本方向应用各种先进的表征手段,研究金属材料的原子排列,缺陷结构,微区成分特征等,以揭示金属材料微观结构与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之间关系,2.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的物理化学问题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是一门由材料、冶金、化学、电化学、物理、力学和微生物学等多门学科交叉渗透所形成的边缘性的技术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新兴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3.材料计算科学
计算模拟研究是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支柱,是与试验研究和探索新材料相辅相成的重要的研究手段。本方向有以下两个特色:(1)多层次、多尺度的模拟计算,为试验研究和探索新材料提供理论指导;(2)致力新材料设计,结合试验,深入进行理论研究。
4.材料服役安全评价
实际工况的复杂环境和复杂载荷将导致工程结构产生失效分析,往往造成灾难事故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安全服役是对工程结构材料的基本的要求,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二项科技基础之一,主要以工程零件或构建的运行安全性为突破点,通过加速试验、分析表征,揭示和掌握构建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的失效规律及机制;建立材料失效、结构损伤、参数和性能蜕变等广义失效模型以此掌握材料、结构、参数和性能等广义失效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工程构件安全评价和寿命预测提供依据。
三、学科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1999年材料物理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0年材料化学本科开始招生。2003年获得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005年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批准授予博士学位,2007年该学科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近五年本学科承担国家基金、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其中SCI论文65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3项,授权专利13项,出版著作(教材)6部。
第二篇: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
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
学科名称:材料加工工程 学科代码:080503
一、学科带头人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首席学科带头人:许并社 教授
许并社:男,1955年12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4年3月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4月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做博士后和研究员工作。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兼任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材料界面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太原理工大学—富士康材料研发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学术团体常务理事和理事,《电子显微学报》、《复合材料学报》、《新型炭材料》、《金属热处理》等杂志编委会委员。
作为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纳米碳功能材料、光电材料、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和材料界面结构计算模拟等科研工作。先后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 并承担纳米SiO2、Al2O3、纳米光电材料等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工程。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大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50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和被他人引用200余篇次;申请和授权多国专利100余项;被国际有关科技报报道过的研究成果6项;著书10部。1999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先后六次获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先后荣获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个人荣誉奖励。2004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 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2006年成为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07年荣获中国侨联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科技创新人才奖”。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王文先 教授
王文先:男,1963年12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4年8月毕业于太原工学院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8月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材料加工系,获硕士学位;2002年8月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2005年5月至2007年9月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二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主任,兼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山西省焊接学会理事长,山西省无损检测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焊接职工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为国际焊接工程师。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参加2项;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第一作者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获天津市(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授权专利7项;省级鉴定成果4项;书籍3本。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5年获得太原理工大学富士康奖教金,2007获得山西省“三育人”优秀教师,2008年获得太原市科技明星荣誉。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唐宾 教授
唐宾:男,1964年2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5年太原工学院材料系本科毕业并留校表面所从事科研工作;1995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获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材料系(MTM)从事薄膜力学性能方面的博士后研究。现任太原理工大学表面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近年来,在离子渗/镀金属、无氢离子渗碳渗氮等工艺及其对耐蚀和抗高温氧化、摩擦磨损性能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和完成科技部863高技术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863项目的大力资助下分别研究了离子注入、IBED对轴承钢及钛合金摩擦学、电化学性能及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其中IBED CrN、Cu-Ni-In及MoS2等耐磨减摩镀层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反应,部分研究结果已得到应用。获200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3篇,EI收录50篇。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二、学科研究方向简介
材料加工工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纳米材料加工、材料表面改性、传统材料加工新技术及新材料等的应用技术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加工
本研究方向以“电致发光材料及其产品,纳米抗菌功能材料的制备、抗菌机理,纳米碳功能材料和纳米晶块体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着手,解决材料中的物理化学问题,探讨各种材料的制备和功能机理,实现材料的功能化,进而使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等离子表面冶金新技术 本研究方向以“钢铁材料等离子表面冶金及性能,钛合金表面改性及性能和薄膜制备及性能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利用当今先进的真空等离子合金化及离子束增强沉积等表面改性技术,在金属表面制备扩散层及薄膜改性层。研究表面改性层的组织结构及其性能,包括摩擦学性能、薄膜/基体结合强度、高温氧化性能、电化学性能等,了解不同金属材料适用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其适用条件,探索金属材料改性层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相关联系。
3、高强度轻合金制备及加工
本研究方向以“高品质镁铝合金的产业化,高强度镁合金,耐高温钛铝基合金,纳米晶高强度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为主要研究内容,在轻质高强度合金制备及加工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及产业化的研究;采用等通道弯角挤压新技术,结合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开展对纳米晶高强度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加工、结构分析、形成机理及性能测试方面的研究,获得性能优异的纳米晶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通过对TiAl基合金的渗硅处理, 获得优异的抗高温循环氧化性能。
三、学科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获准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2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260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4人,硕士研究生157人。本学科先后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重油残渣高附加值利用新途径的探索)1项、国家“863”专项子课题(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表面高性能钛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2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碳纳米材料修饰与功能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纳米洋葱状富勒烯/金属插嵌物的物理与化学问题研究)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低温下洋葱状富勒烯物质的宏量制备与物性研究)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纳米碳功能材料)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和省部级项目共计50余项,科研经费2500万元。五年来,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共发表论文7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引用300余篇次,出版专著14部,申请和授权中、日、韩等多国专利100余项。
第三篇: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
一、学科及代码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概况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2002年首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个工科类国家级重点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起开始与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联合或独立培养博士生27人,1998年获“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6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讲师18人,博士生导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7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
学科点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及模具CAE技术、新型合金及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高温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等方面研究及开发工作。近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包括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载人航天计划,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杰出青年基金等在内的科研开发项目100余项,独立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
学科点实验室面积12000余平方米,拥有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GPC分子量测定仪、热分析系统(DMA、DSC和TG等)、流变仪、偏光显微镜、万能电子拉力实验机等材料分析、测试和加工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已形成“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及河南省重点实验室”一体化的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地。支撑本学科的主要科研基地有:
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成型过程与模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温功能材料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模具、材料工程及装备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铝合金材料及加工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镁合金及制品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汽车材料郑州市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材料研究中心
三、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带头人
(1)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模具技术
本方向主要从事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
塑料成型过程及模具设计中的数值模拟技术。针对塑料主要成型加工方
式和模具技术,以材料性能表征─成型过程模拟─微观结构演化─模具优
化设计─制品性能控制为主线,沿着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的技术路线,研究塑料成型过程的物理、力学机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并开发相
应的CAD/CAM/CAE集成化软件。
塑料成型过程及最终制品的多尺度关联模型和相关的多尺度算法。重点
开展模塑过程中宏、介、微观耦合的过程动力学、非平衡热力学、复杂
流体动力学问题的多尺度关联模型和高性能计算方法等问题的研究。
国家战略用塑料制品的制造和结构性能分析。航天用恶劣环境下防辐射
和高光谱透过率塑料件成型、及模具设计制造技术;高铁用高低温环境
下的高抗冲击性能塑料件成型、及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等。
塑料微成型和微加工理论和技术。重点开展微注塑模拟理论及方法,微
制品的可成型性和可复制性理论等问题的研究。
学术带头人:申长雨,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63年6月出生于河南南阳,1990获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目前担任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第一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青年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模具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塑料加工学会应用工程塑料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塑料学会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分子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模具协会理事长、河南省科协副主席、河南省青年科协主席等职。并兼任《化工学报》、《应用数学
与力学》、《中国塑料》、《模具工业》、《塑料》、《工程塑料应用》等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塑料、橡胶等材料的加工理论和方法、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拓展了我国塑料成型宏观和微观模拟仿真新领域,发展了具有自主产权的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CAE软件;建立起航天用结构塑料件制造新理论和方法,为2008年我国神七载人航天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所带领的团队,作为全国20个获奖集体之一,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励;主持建立了我国首批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4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展了一系列塑料先进成型理论、方法和模具设计技术,为我国塑料加工、模具制造及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共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EI收录论文117篇,SCI收录论文33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并获2008年河南省最高科技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主要团队成员:陈静波教授,刘春太教授,赵振峰教授,曹伟教授,王亚明教授,李海梅教授等。
(2)新型合金及加工技术
生物镁合金材料研究:本研究的重点为新型生物镁合金的制备和性能优
化、表面改性处理及形成机制研究;亚快速凝固工艺对新型生物镁合金
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新型生物镁合金体外、体内降解规律及生物相
容性研究;新型生物镁合金心血管支架设计与加工;新型生物镁合金骨
固定器件设计与加工等。
高性能镁合金材料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包括高性能变形镁合金材料的开
发及其成形技术、耐热镁合金与高性能铸造镁合金。
高性能铝合金板带箔及细化剂研究:本研究的重点为高性能铝合金板带
箔的加工成型,包括6000系铝合金汽车车身板材、高压电子铝箔、哈兹
列特连铸连轧铝合金板带、电解铝液直接铸轧生产PS板及铝合金细化
剂的研究与开发等,研究高性能与高精度铝合金板带箔生产中的关键技
术问题,实现生产过程的短流程与节能降耗。
大块非晶合金研究: 制备含有准晶相、高熔点金属相、陶瓷颗粒以及
片状石墨的大块非晶复合材料,对这些不同种类第二项影响大块非晶塑
性变形行为的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合理设计合金成分,成功研制出具有
高强度和塑性的CuZr基金属玻璃材料,其断裂强度达1800 MPa以上,同时具有一般非晶材料中不具备的加工硬化效应;研究发现这种合金中的非晶基体在保证提供高强度的同时,生成的马氏体相将阻碍剪切带的快速蔓延,并提供塑性变形。
学术带头人:关绍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材料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二届全国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材料成型过程与模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河南省镁合金及制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州大学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铸造学会理事,中国镁业协会专家,河南省铸造学会理事长,河南省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和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编委等职务。
一直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项目等19项,通过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鉴定12项,其中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其中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8篇,被SCI、EI收录65次,撰写学术专著5部;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14人(其中8人已毕业获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46人(其中31人已毕业获硕士学位)。
主要团队成员:孙玉福教授,赵红亮教授,李庆奎教授,刘胜新教授,李福山教授,孙玉峰副教授,王利国副教授,朱世杰副教授等。
(3)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光电转换高分子材料:通过运用能带隙工程来调节聚合物的光吸收和把
光富集染料引入聚合物的主链或侧基上,设计并合成了含苝酰亚胺的聚
合物材料B12B,其吸收光谱在400-800nm之间,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区,其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光,是理想的n型半导体光吸收材料。通过在分
子主链中构筑Donor-Acceptor交替结构,有效地降低了聚合物半导体的能带隙,得到了两个在可见光区具有宽吸收波段的共轭聚合物材料
PQS和PQSe。利用这些材料作为光活性层构筑电致发光器件和太阳能电
池器件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新型尼龙类工程塑料:开发出“中华牌”的长碳链尼龙,在长碳链尼龙
合成路线上另辟新径,以石油副产品轻蜡经微生物发酵得到的长碳链二
元酸为原料,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攻克了原料提纯、腈化、胺化、成盐、聚合等多个技术难题,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开
发出一套新工艺,合成出了一系列石油发酵长碳链尼龙。以其中尼龙
1212为例,它是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的第三个长碳链尼龙、第一个双号码
长碳链尼龙,也是我国至今唯一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碳链尼龙类
工程塑料品种;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首次发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高分子材料表面的同质诱导附生结晶现象,并首次引入溶度参数的概
念来讨论超临界二氧化碳、插嵌单体的相对溶解度以及在聚合物基质上的协同分配乃至竞争问题,这些研究对于在超临界条件下实现无污染、高效率、分布均匀和过程可控的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的合成和改性具
有创新意义。
学术带头人:曹少魁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出生,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1994年在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材料学部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省优秀专家、首批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河南省化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化学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主要研究领域为由分子设计出发进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迄今已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有10篇、被EI收录的有15篇。
主要团队成员:赵清香教授,许群教授,朱诚身教授,刘民英教授,石军教授,王玉东教授等。
(4)高温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高温功能材料。立足我国耐火材料资源优势,研究开发优质合成耐火原
料,并开展特种高温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与高温性能的研究,以
满足高温工业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已开发出有特色的矾土基优质合成原
料、电熔改性料、氮化还原转型料。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特种功能耐火制
品,、主要用于滑动水口、连铸水口、透气塞、精炼包衬渣线、特种窑
具和高温耐磨部位等。
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利用河南的资源优势,通过掺加引导性、功能性组分及应用特殊工艺,制备高性能与复合功能水泥基材料,尤其
在引导性和功能性组分的改性与功能引入机理以及结构特征对水泥基
材料性能影响、功能发挥与损毁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生态环境材料的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工业废弃物(粉煤灰、煤矸石、低品位尾矿)和建筑垃圾等资源的高附加值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全部资源
化利用的深加工机理和用途开发研究。
学术带头人:钟香崇,中国科学院院士,1921年11月生,194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49年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并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1963年开始筹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并任所长、总工程师;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被评为联合国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的杰出终身会员并任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
钟香崇院士从事耐火材料工作50余年,是我国耐火材料专业的首席科学家,在耐火材料的组成、结构和高温性能方面的系统研究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他组织指导了我国铝镁砖和高铝砖、氧气转炉炉衬材料和连铸长水口,以及耐火纤维和绝热板等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在耐火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上有独到之处,发展了耐火材料学科理论,在内容和水平上居国际前沿。为我国冶金工业和耐火材料研究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
主要团队成员:叶方保教授,叶国田教授,贾晓林教授,徐恩霞教授、葛铁柱副教授、李素平副教授等。
第四篇: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学科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儿科
学学科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学科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学科成立于1954年,70年代在国内首批招收中医儿科学
硕士研究生.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
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点之一.学科于198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教委重点学科,1995年, 2003年2次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2002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4年被评
为国家精品课程.本学科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中医儿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通过长期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造就了一批老,中,青中医儿科学专家,如全 国着名老中医,全国第一位中医儿科学博士生导师江育仁教授;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
分会会长,全国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汪受传教授,硕士生导师郁晓维,张骠,孙轶秋,赵智
强,韩新民教授等.学科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小儿肺系,小儿脾系,小儿肾系疾病研究3个稳
定的研究方向,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多项课题的科学研究,总结经验,提炼升华,提
出了许多符合中医药原理和临床实际,验之有效的新观点,新学说.如“治疗小儿肺系感
染性疾病重在'祛邪扶正,整体调节”',“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等,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可, 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本学科已成为我国中医儿科学教材编审,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并负责国家
相关行业性标准,方案的制订,如制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儿科部分,全国中医类研
究生培养方案以及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儿科学考试大纲制订,命审题等工作.在历年
中医药类全国教材编写工作中,主编出版了目前全国使用的新世纪教材大专,本科,7年
制,研究生,高等护理《中医儿科学》等教材.本学科承担了各层次中医儿科学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并将现代教育方法
与手段引入到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5年来,负责并完成了包括教育
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在内的各类教育科研项目9项,编制出版卫生部医学视听教
材5部,CAI课件1部.所编制的《中医儿科学网络课程》已在教育部网站上网,由高等教
育出版社出版,受到广泛欢迎.学科近5年来,承担包括了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4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 35部.在临床工作方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作为学科的临床工作基地,目前是国家临床药理
研究基地专业科室和江苏省“135”工程建设单位.在临床工作中注重抓好专科建设,突出
专病优势,开发培植潜力专科专病,形成了一批专科制剂.本学科现有成员27名,其中教授级7人,副教授级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 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4人,江苏省中医学会,中西医结合
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长,副会长4人,江苏省名中医,名中西结合医3人,江苏省“333”工
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本学科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学
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术队伍,为保持学科传统特色和优势,促进学科发展奠 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2006年重点学科
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
根据〘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精神,教育部决定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为做好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有关院长及各重点学科负责人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研[2006]3号)及〘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精神,深刻领会精神,按要求认真做好本次评估工作。
二、本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与申报工作分三阶段进行。目前进行的为第一阶段,是对已有国家重点学科进行考核评估。我校现有的化学工艺、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均须参加考核评估。
三、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工作安排
1.各学科务必于2006年12月31日前完成自评工作。内容为认真检查总结本学科5年来(2001年1月2005年12月)的建设成效,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2001—2005)提纲〙的要求,撰写各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总结报告,填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
请学科于2006年12月31日前将〘国家重点学科总结报告〙、〘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各一式一份)及电子文档报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学位办公室已经将有关文件、表格及数据库结构发送到院长及学科负责人信箱里。这些材料也可从研究生院网站学位学科栏目表格下载处下载。需报送的电子材料分为两类:WORD文档和DBF数据库文档,请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2.研究生院对各国家重点学科的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进行审查。要求2007年1月2日前完成。
3.各单位根据研究生院的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并按要求将材料装订成册。要求2007年1月3日前完成。
4.2007日1月5日,将组织合并两校区材料。
5.根据文件规定,兼职人员一律不得写入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各学科上报的科研项目和成果,一律不得在不同学科和第二阶段拟申请增补的学科中重复使用。
四、为做好第二阶段的新的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请各学院于2006年12月31日前将本单位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名单(仅需学科专业名单)报研究生院。
附件:
1、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
2、教育部学位中心〘关于报送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有关材料的通知〙及其附件(学位中心[2006]78号);
联系人:卢虎胜 839***;E-Mail:yjsxw@hdpu.edu.cn 王辉 8391595 7811040E-Mail:yjsxw@upc.edu.cn
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