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项目申报-国家科技部5篇

时间:2019-05-13 08:0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项目申报-国家科技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项目申报-国家科技部》。

第一篇: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项目申报-国家科技部

附件4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2016年度申报指南

本专项重点针对人与动植物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生物技术谬用、外来生物入侵、实验室生物安全,以及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等国家生物安全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实现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的突破,推动我国生物安全科技支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全链条部署和一体化实施的原则,本专项设置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等三项任务。2016年拟启动13个研究方向,具体指南如下:

1.生物安全防御前沿基础研究

1.1 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发生与播散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起源、演化与传播扩散的生物学基础,及其鉴别的分子标记。

考核指标:明确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的发生机制;阐明其群体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重要特征,获得其传播力、致病力、耐药性等关键生物学参数;阐明其传播模式与扩张机制,建立其遗传进化与生物学特性演变的关联机制;发现可用于其鉴

别的分子标记。

1.2 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宿主适应与损伤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适应宿主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致病机制。

考核指标:针对5~8种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发现其适应宿主并在宿主体内生存繁殖的若干关键因子,阐明其作用机制;建立其与易感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调控网络;明确其侵染致病的重要机制;确定若干新的干预靶点。

1.3 主要入侵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入侵生物入侵致害相关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鉴别其分子标记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考核指标:明确主要入侵生物的形态结构、入侵、定殖、扩散、致害等关键生物学参数,分析其入侵风险,发现可用于鉴别的分子标记和可用于防治的生物学靶点。

2.生物安全关键技术与产品 2.1 生物安全监测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研究内容:从数据标准、转换、获取、整合与分析等关键环节,开展各生物威胁监测网络的升级优化和系统整合,搭建国家生物安全监测网络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及数据整合与转换技术,整合国家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主要入侵生物、人群敏感指标和环 — 2 —

境、动物本底等相关监测数据信息,构建数据多模式采集、多通道监测、多样性时空分布、多功能分析等监测预警算法模型和集成技术,完成国家生物安全监测网络的支撑技术与产品,并进行应用模拟。

2.2 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防治、处置技术与产品

研究内容:研究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及其宿主和媒介的防控与应急处置新技术、新产品及相应评估技术,优化免疫保护产品高通量制备工艺,建立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与规范。

考核指标:建立针对大规模人群的群体性应急免疫预防技术和评估方案;研发不少于4种针对外来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与产品;研发相关产品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建立3套以上针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并经职能部门采纳或认可的应急处置方案与规范。

2.3 主要入侵生物防制技术与产品

研究内容:研究主要入侵生物扩散阻截和生态修复调控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策略;研发针对重大生物入侵事件的应急处置技术与产品,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与规范。

考核指标:研发不少于5种针对主要入侵生物的快速识别、环境友好型灭除、生态修复与调控等新技术与产品,形成重大生态入侵危害并经职能部门采纳或认可的技术方案与规范。

2.4 突发生物危害事件评估决策及应急处置集成优化 研究内容:针对突发生物危害事件,开展模型演算、威胁评

估、辅助决策等可视化研究,开展应急处置技术应用评价与集成优化研究。

考核指标:建立3种以上不同尺度虚拟环境、危害发展模型、干预措施模型等,形成不少于2套针对不同类型突发生物危害事件的威胁评估和辅助决策可视化信息平台,建立不少于3种采样识别、威胁消除、修复调控等现场应用与评价技术,实现应急处置技术的集成优化。

2.5 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技术与产品 研究内容:针对建设国产化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重大需求,研发国产化的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初级屏障、气密防护、高效过滤、消毒灭菌等关键技术与产品。

考核指标:自主研制手套箱式生物隔离器等生物安全初级屏障装备,穿墙密封装置等气密防护产品,双级过滤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等高效过滤产品,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等消毒灭菌设备,通过有国家认可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性能验证,达到实用化水平。

2.6 迁徙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传播风险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野生动物迁徙、活动规律、生物安全相关重要疫源疫病传播规律和风险研究。

考核指标:建立重要野生动物迁徙、传播与疾病传播预警信息库,以及实物资源库,囊括至少20种野生动物及20种动物源性病原体,样本量不少于2万例;建立重点区域野生动物疫源疫 — 4 —

病预警技术与示范。

3.典型应用示范 3.1 人类遗传资源库建设

研究内容:建设统一标准与规范的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共享网络与信息化平台,研究相应的标准规范、质量控制体系等,研究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分析、挖掘与利用技术,研究海量人类遗传资源信息表述、索引、存储、集成与可视化技术等,支持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可管、可控和可溯源。

考核指标:建立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共享体系,包括省(市)级中心样本库、卫星样本库等实物资源库,以及人类遗传资源信息管理、共享与分析平台。至少覆盖3省以上多家法人主体建立的中心样本库,每个中心样本库辐射由若干法人主体建设的卫星样本库;中心样本库保藏不少于500万份符合质量标准的样本,每个卫星样本库保藏不少于100万份符合质量标准的样本。人类遗传资源信息管理和分享平台具有管理亿级样本信息的能力,支持千人以上并发访问。形成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共享标准规范。

3.2 野生动物和媒介的病原微生物本底调查

研究内容:开展我国重要野生动物、媒介等携带的病原微生物种群、分布特征、发生规律和生态环境特性等研究。

考核指标:建立我国重要野生动物、媒介携带病原微生物的本底信息库和电子图集;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共享信息平台。

3.3 主要入侵生物的动态分布与资源库建设

研究内容:针对主要入侵生物,开展系统本底调查,了解其生态分布、致害程度、环境适应性、扩散风险等关键信息,并鉴定其重要的溯源标识物;开展我国现有入侵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升级、集成和整合研究,研发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数据信息标准化、集成、检索与综合分析技术。

考核指标:掌握主要入侵生物的生态分布及危害本底,绘制我国主要入侵生物电子图集;建立相关数据整合与分析共享信息平台;建成囊括重要入侵生物及其媒介与寄/宿主的实物资源库和配套信息数据库。

3.4 国产化高等级病原微生物模式实验室

研究内容: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国产化集成及模式化示范,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与运行管理规范化。

考核指标:实现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关键技术设备的国产化集成与升级配套,开发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建立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内实验、中试及生产等活动的风险评估体系,建立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网络协同和模拟培训体系。

有关说明:申报单位须具备开展相关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三级或四级实验室,或具有农业高级生物安全隔离实验室等基础设施条件。— 6 —

申报要求

1.2016年拟启动13个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原则上支持1~2个项目。

2.针对指南支持的研究方向,要求相关单位跨部门、跨学科进行优势整合,以项目的形式整体申报。项目应根据考核指标提出明确、可考核的预期目标。项目执行期一般为3年。

3.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10个,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参加人员不超过50人,其中,主要学术骨干不超过20人。

4.开展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病原微生物管理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并具备从事相关研究的经验和保障条件。

5.涉及人类遗传资源样本与信息数据的研究项目,需按照《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和科学技术部“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审批”行政许可服务指南,向科学技术部申报审批。项目结题前,应按照要求向科学技术部指定机构提交备份样本或信息数据。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要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第二篇:“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9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附件2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2019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重点解决我国食品源头污染严重、过程控制能力薄弱、监管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聚焦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化学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生物毒素等重要危害物,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食品原料中危害物迁移转化规律与安全控制机理等基础研究,为科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有效强化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监测评估、监管应急等四个方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国统一的追溯预警体系和全链条的过程控制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大数据云平台,进一步完善监管应急技术体系;积极转化研究成果,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应急保障、社会共治等重点领域,开展区域和产业链综合示范,为实现我国食品安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保障”的转变,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推动食品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下设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食品安全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等三个任务。在

2017年、2018年任务部署的基础上,2019年,计划从上述三个任务部署16个研究方向,实施周期为2019-2022年。

1.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

1.1 食品原料中危害物迁移转化机制与安全控制机理研究 1.1.1 主要植物源食品原料中关键危害物迁移转化机制及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隐蔽型真菌毒素、镰刀菌毒素、交链孢菌毒素、赭曲霉毒素在植源性食品原料中产生、迁移、转化和代谢消长规律,揭示真菌毒素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并阐明其安全控制机理;研究创制农药、高毒农药及农药助剂在粮油、蔬菜、水果等植物源食品原料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构型选择性降解机制及控制原理;研究常用防腐剂、保鲜剂及其他添加剂等在植物源性食品原料贮运过程中的迁移代谢规律及机制;研究环境污染物(重金属、微生物、生物毒素、抗生素残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从环境到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的迁移转化和富集机制;解析蔬菜、水果、粮油中典型危害物的迁移转化分子机制、安全控制原理。

考核指标:揭示主要植物源性食品原料中隐蔽性真菌毒素、交链孢菌毒素、赭曲霉毒素、创制农药、高毒农药、农药助剂、防腐保鲜剂、重金属、抗生素残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20-25种危害物的迁移转化和代谢机制;3-5类农药及高毒代谢物农药在食用农产品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降解机制及控制原

理;2种国家创制农药在植物源性食品原料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降解代谢机制及安全控制技术;构建植物源性食品原料中典型危害物的本底数据库1个,包含数据1000条以上;提出基于HACCP策略的安全控制规范8-10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8件;提出国家或行业标准(草案)10-15项;发表研究论文40-50篇(其中高水平SCI论文不少于30篇)。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 2.1 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2.1.1 食品中化学危害物阻控技术及其安全性评价 研究内容:研究食品中农兽药残留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转化、功能纳米材料脱除技术、光催化降解和酶解等定向调控技术,评价调控技术、产品及降解产物的安全性;研究液体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加工过程中靶向可逆去除,开发无损高分子可视化吸附脱除等去除技术,开发污染食品分级加工利用、废弃物非食用高值化利用等加工技术,制定分级处理技术规程与标准,开展营养安全评价;研究食品及食品原料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酶解和化学键调控高稳定材料吸附去除技术,研制污染食品的非食用高值化利用技术。

考核指标:研发食品中化学危害物绿色安全阻控技术不少于16项;研制化学危害物绿色安全的阻控酶制剂、菌制剂、无损光催化剂、功能纳米材料及化学制剂等产品不少于10个;研发化学危害物污染食品的分级利用和高值化利用技术不少于6项,装备不少于3套;评价有毒物质降解产物的安全性;制定相关技术规程或标准不少于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20件,发表研究论文不少于5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30篇)。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2 检验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2.2.1 有毒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源性中毒风险,建立全国有毒动植物DNA条形码分类鉴定云平台,实现有毒动植物诱发食源性中毒风险的预警和快速鉴定;研究快速高通量DNA序列分析技术及动植物核心条形码和辅助条形码的构建技术,建立有毒蘑菇、鲀毒鱼、高生物胺鱼类、高蜡酯鱼类、球茎类植物等有毒动植物DNA条形码,结合物种形态学分析、毒理因子分析建立有毒动植物样品库、凭证信息库、毒素信息库;研究样本采集、前处理、测序和数据分析、结果验证方法,开发出相关标准物质,建立有毒动植物鉴定技术规范;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NA条形码计算分析软件、有毒动植物数字图像智能化识别技术,构建云分析技术平台,实现物种鉴定、数据管理、数据挖掘、信息共享;开发出可以现场使用 的有毒动植物快速甄别检测试剂盒。

考核指标:研制DNA条形码(难实现的)分子鉴定和分类应用软件2套,检测试剂盒200套以上,建成我国食品安全相关的重要有毒动植物DNA条形码检测和物种鉴定云分析平台1套,物种信息400条目以上;研发有毒动植物形态图像智能化识别系统1套;在50家以上相关机构对检测鉴定技术进行示范应用;现场鉴定准确率大于90%,鉴定时间小于5小时;检测鉴定技术实际应用500-1000次;制定技术规程和标准不少于1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30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5 件;发表研究论文不少于20 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0篇)。

支持年限:2019 年-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参与,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2.3 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2.3.1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的安全性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不少于30种应用广泛、有代表性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特别是有潜在安全隐患且常用的中药)的物质,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急慢性毒性、遗传毒性评价,并进行致畸、突变、代谢等评估研究;建立普通人长期食用、特

定人群(生理障碍/损伤/缺陷)食用早中期食用安全性评估模型;构建关键危害物快速检测、非定向筛查等安全性评估关键技术;阐明关键危害物在全链条中危害来源、赋存特征、迁移转化规律和危害形成机制,揭示关键危害物及其代谢产物分子毒性作用机理,确定可用于安全风险评估和毒性检测的关键毒性通路和危害标志物;研究种植环境、产地加工、储藏过程中有机、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规律、代谢机制及阻控技术,建立农药残留及其代谢物、重金属等风险物质的监测识别技术。

考核指标:全面评价不少于30种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资源物质中的重要风险物质,建立危害物代谢产物和危害标志物精准表征技术不少于20项,构建典型危害物本底数据库10-20个;揭示关键内源性及外源性危害物的形成机制与科学内涵,形成不少于30种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安全性评估关键技术;形成基于全链条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控制规范不少于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30项,国家级标准报批稿不少于15项,研究论文不少于4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20篇)。

实施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 3.1粮油质量安全过程保障与追溯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内容:应用科学监测调查技术和合理采样方案、非靶向筛查和全自动高通量多类化学污染物高效检测确证方

法,构建风险数据库及风险预测模型,确定区域性粮油原料收购检测指标,指导原粮收购检验监测及科学、合理利用粮油资源;研究化学污染物新型快速检测技术和检测产品的评价技术以及实用性再评估,结合粮食质量安全风险分级技术,进行粮油收购现场快速检测、分类存放和分级处理,为粮油加工和收储企业粮油原料收购把关,确保原料安全;研究建立粮油原料霉变、虫害智能化实时监测、预警、应急处臵系统与大数据云平台,对问题环节精准溯源定位,自动提出整改措施。利用研究建立的粮食杀虫过程监控与杀虫效果评估系统,对粮食杀虫过程进行监控,防止滥用杀虫剂农药,避免粮食再次污染。应用食品危害物特征指纹图谱、全链条的追溯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产地产品数据库主动关联技术,建立放心粮油溯源控制体系。

考核指标:在南方稻谷主产区和北方小麦和玉米主产区不少于20个国家粮食储备库开展示范,实现粮食收储分类收购分级使用;在不少于5个食品加工企业建立食品原料供应链条保障体系;在不少于3个典型粮食主产区域构建“放心粮油”供应网络追溯体系;在国内大型粮油企业(20-30万吨/年以上加工能力)建立食品原料质量安全保障规范标准体系不少于5个;在南北方粮食主产区或主销区进行应用示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0件,发表研究论文不少于20篇(其中高水平SCI论文不少于10篇)。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或省级科技厅(委)推荐,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2 粮食污染物综合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内容:集成应用粮食污染物在线监测技术,构建粮食主要污染物污染水平的评价方法,研发智能分选技术实现原粮在线分级分选处理,为后续加工利用提供安全性指标和风险预警;应用有害物质脱除与阻控技术,对重金属污染稻米进行综合处理及安全利用技术集成;对真菌毒素污染小麦、玉米等进行综合处理及安全利用技术集成;对油料及其制品进行加工环节安全控制技术集成开发;开展谷物、油料及其制品加工链条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研究,有效控制粮油生产危害因素。

考核指标:构建粮食主要污染物风险数据库2套,建立粮食污染水平评价及预警技术规范1项;研制针对真菌毒素污染小麦、玉米、稻谷等的光谱智能分级分选技术及其装备3套,单机分选速率不低于3吨/小时;建立重金属污染稻米综合处理及安全利用技术示范基地,年处理量可达5-20万吨,形成规范1套;分别建立真菌毒素污染小麦和玉米综合

处理及安全利用技术示范点,年处理量可达2-10万吨,形成技术规范1套;建立谷物及其制品加工链条安全控制技术集成示范线1套;建立油料及其制品加工链条安全控制技术集成示范线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5件,发表研究论文不少于15篇(其中高水平SCI论文不少于10篇)。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或省级科技厅(委)推荐,要求企业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3 国际贸易重要食品的安全侦查与风险监控实验室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国际贸易重要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控的迫切需求,开展不同口岸和不同食品种类的动态分析库调试和驯化;根据关键危害物侦查技术、高特征组分全息鉴别技术、风险物质高通量筛查检测技术特点,开展口岸实验室风险验证适用性评价研究;开展检测方法与口岸实验室应用的接口技术研究,建立口岸示范实验室,研制实验室操作指南;将风险点捕捉模型应用于重要进口食品智能监控;开展我国重要食品进口贸易国(地区)风险监控数字化口岸实验室建设,建立涵盖我国主要食品进口口岸的输入性风险云监

管网络;针对乳制品、水产品、肉制品、酒精饮料等重要贸易食品在全国重点口岸实验室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在不少于6个口岸建立国家级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验证评价实验室或在不少于8个口岸重点实验室建设通关食品风险监控中心;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供预警信息不少于20条;建立不少于20个口岸执法示范实验室;形成技术规范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不少于30项;筛选出不少于5种风险标示组分;建立风险监控数据的云处理平台1个;在全国不少于8个口岸实验室开展技术人员培训300-1000人次;服务不少于100家食品国际贸易企业;应用检验国际贸易食品批次不低于1000批次。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推荐,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4口岸食品现场快速检测与现场执法智能监控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国务院关于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和快速通关的最新要求,开展口岸食品智能分析材料、快速侦测产品和非人工高效通关监控设备的执法现场系统化适用性评价研究;开展快检产品在口岸执法现场的示范应用,建立快检

产品检测平台,并研制口岸执法标准化操作指南;研究多种快检产品的智能集成方案,形成适用于不同口岸食品检测需求的模块化快检组合产品;针对口岸食品贸易特点,开展基于快速检测与现场执法智能监控风险溯源、预警、应急评估模型对促进食品贸易便利化的适用性研究;开展基于全球定位技术和追溯码的进口食品实时全程追溯体系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不少于10种快检产品的评价报告;开发模块化集成快检组合产品不少于5种;形成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草案不少于30项;在全国不少于8个口岸执法现场开展监管人员培训;在全国不少于8个口岸开展示范应用,评价食品种类不少于10种,数量不少于5000批;提升食品的通关效率20%以上,降低通关成本30%以上;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应用示范食品种类不少于2类。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推荐,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5 果蔬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以农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及生物毒素污染等问题突出的水果、蔬菜等为研究对象,研究重点产区、典型种植及收储运销方式下水果、蔬菜产品中主要危害物形

成与消长规律和动态调控机制,集成危害因子非靶向筛查技术、有害物质快速检测与精准识别技术、污染物毒性评价与风险评估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参考物质、有害物质过程防控与消减技术等相关技术与产品,构建适用于果蔬生产、流通、粗加工和监管等不同环节的技术先进、系统完整、切实可行的质量安全评价与监控技术体系,并在主要果蔬主要产区和销区进行应用示范。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形成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技术体系不少于10套,制定配套相关技术规程标准不少于50项;在主要产区的生产基地、产区和销区、集贸市场各建立核心示范区不少于25个,产品监测合格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20%;将研发的监测技术与产品、技术标准与参考物质应用于不少于20个省的地市级以上政府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中;培训农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相关技术人员5000人次,培训生产者10万人次。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由各省级科技厅(委)推荐申报,限推荐1项。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6 养殖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选择猪、牛、肉羊、肉蛋禽等主要畜禽产品,以及我国养殖规模较大的鱼、贝等水产品,重点针对药物残留、常见非法添加物(禁用药物)、主要环境污染物和生物性危害物质等质量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基于重点产区销区、典型养殖流通模式下上述产品的主要危害物形成与消长规律和动态调控机制,集成所研发的危害因子非靶向筛查、有害物质快速检测与精准识别、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重要参考物质等监测技术与产品,以及污染物毒性评价与风险评估技术、有害物质过程防控与消减技术等,集成构建适用于典型养殖方式、产品流通、粗加工和监管等不同环节的技术先进、系统完整、切实可行的质量安全评价与监控技术体系,并在主要产区的养殖/加工生产基地/生产企业/销区的集中交易市场和质检监管机构进行综合应用示范。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养殖大户的培训,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形成主要畜禽产品和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技术体系不少于10套,制定配套相关技术规程标准不少于50项;在主要产区的生产基地、产区和销区、集贸市场各建立核心示范区不少于25个,产品监测合格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20%;将研发的监测技术与产品、技术标准与参考物质应用于不少于20个省的地市级以上政府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中;培训农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相关技术人员5000人次,培训生产者10万人次。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由各省级科技厅(委)推荐申报,限推荐1项。要求企业参与或牵头,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7 区域特色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的全链条综合示范 研究内容:以环境污染、重金属、生物危害物和非法添加物等问题突出的区域特色食品及配料为研究对象,基于重点产区典型产品在原料养殖、产品加工、贮运、出口等全产业链环节的主要危害物形成与消长规律和动态调控机制,集成有害物质快速检测与精准识别、构建适用于原料养殖方式、产品粗加工和监管等不同环节的技术先进、系统完整、切实可行的质量安全评价与监控技术体系,并在主要产区的养殖/加工生产基地/生产企业和质检监管机构进行综合应用示范。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风险物质监测识别技术方法不少于15种;形成风险评估模型和防控技术体系不少于3套,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不少于5个;在3-5个规模以上产区建立核心示范区,建立1-2条安全加工示范生产线;培训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相关技术人员1000人次,培训生产者2万人次,直接产业规模达100亿。在区域内进行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

安全全程控制应用示范,形成全程控制相关规范和指南。

支持年限:2019~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5项

有关说明:由各省级科技厅(委)推荐申报,限推荐1项,每项仅申报1-2种特色产品,要求区域内企业参与,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8 熏炸烤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技术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以传统熏制、炸制、烤制食品为对象,集成熏制食品无烟熏制、热敏性原料适温稳定化等多环芳烃类危害物控制技术,进行产业化应用示范;研发油炸食品新型裹粉适度添加、天然产物定向阻断等反式脂肪酸类危害物控制技术,形成完善的炸制过程反式脂肪酸类控制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产业化应用示范;基于烤制过程杂环胺形成、积累与阻断的机制,集成烧烤食品天然产物定向阻断、蒸汽射流自动烤制等杂环胺类危害物控制技术,并产业化应用示范;根据加工过程食品添加剂与食品成分的互作机制,研发集成熏炸烤食品加工过程食品添加剂减量增效技术,并产业化应用示范;研发集成熏炸烤食品品质提升与危害物消减协同技术,并产业化应用示范;研发集成熏炸烤食品加工多元危害物在线识别监控和自动减排技术,建立基于绿色制造的熏炸烤食品加工技术体系,并进行产业化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熏炸烤食品加工过程危害控制标准体系不少于3套,在10种以上典型熏炸烤食品中示范应用;在保持传统熏炸烤食品品质的基础上,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使加工产生的典型危害物积累量降低50%以上,食品添加剂减少30%以上,污染物排放减少25%以上;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2件(其中美国或欧盟发明专利1-2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5件;发表研究论文不少于10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5篇);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不少于3个。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或省级科技厅(委)推荐,每个推荐单位限推荐1项。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9 食品安全应急保障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系统分析国内外食品突发事件的成因、过程、特点等,研究食品突发事件的回溯性分析技术、构建反馈式信息库;建立不同应急保障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与示范模式;利用食品非靶向筛查、全基因组测序等技术加强食品安全应急保障工作中风险鉴定、溯源能力,利用新型抗体高效筛选库和快速检测设备增强突发事件现场处臵能力,开展食品安全新型检测技术、材料及装备在食品安全应急保障工作中的

应用示范;通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和仿真演练模型,加强监管人员现场处臵应对能力的培训和演练,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诊断及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等技术与装备示范,形成应急队伍、应急保障技术、装备、现场处臵的相关标准和整体解决方案。开展食品安全新型检测技术、材料及装备在食品安全应急保障工作中的应用、评价和反馈;开展装备、现场处臵的相关标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和修正;开发各种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应急保障快速检测集成平台及方法、应急保障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构建不同情况和规模的应急保障模范示范基地和模型。

考核指标:开发食品突发事件信息库1套;开发食品中毒处理技术集成及方案1套;在不少于10 个省(市、区)的监管部门开展应急演练标准化新型模式应用示范;形成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食品供应与食品安全保障与应急处臵工作指南和相关标准;选择不少于10个地区开展食品安全应急保障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集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系统化运行新模式和技术不少于15项,制定配套技术规程标准不少于15项,建立模式示范基地不少于15个;形成食品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技术规范及方案。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成员单位或省级科技厅(委)推荐,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10 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预警与现代监督执法技术的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建立食品安全污染物的风险分级评价框架体系和智能研判预警模型;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与预警决策支持的大数据平台,汇集融合食品抽检监测数据、食源性疾病报告数据、生产经营数据、舆情信息和消费者满意度信息,在国家、省、市、县四级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价,预测预警区域或行业性的食品安全系统风险;建立适用于国家以及地方各级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指挥系统和监督检查与执法终端,提高行政许可与监督执法的准确性与效率;建立食品快检智慧工作平台、快检移动工作终端,依托预警大数据平台提高快检工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进行重大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现场取证快速筛查相关技术应用示范;建立人群健康监测大数据模型,对市售特殊营养食品的营养质量与健康效应进行评估,并对相关标准提出修改建议。运用健康危害评估原理,预测预判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健康风险的可能性与严重性,为行政处罚和司法诉讼提供技术依据。

考核指标:在1个国家级和不少于10个省级和100个地(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构建和应用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风

险分级、预警和监管决策平台,进行风险分级评价、预警与监管决策;分别在1个国家级、不少于10 个省级和100个地市(县)建立并示范应用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指挥系统以及现场智能化许可审查终端和现场智能化监督执法终端;分别在10 个省级和100个地市(县)和100家企业建立和示范应用食品安全快检智慧工作平台和食品安全快检移动工作终端;在不少于100家医疗卫生机构(含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医疗、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用慢病或婴幼儿相关健康数据采集与分析,在不少于3个省(区、市)建立特殊营养食品健康效应评价健康数据中心;制定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技术规范1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5项;发表论文不少于20篇(其中高水平SCI论文不少于10篇)。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或省级科技厅(委)推荐。

3.11食品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全链条区域综合示范 研究内容:通过对“环境-食品安全-健康医疗”大数据风险基础信息采集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建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决策预警大数据服务中心;构建食品安全多因素风险综合评估研判模型;建立基于食品安全风险发生发展影响因素评估的预测预警指标体系和多因素预警模型;构建综合 的风险评估预警决策支持云服务平台,形成相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大数据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在多因素影响下,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食品安全风险发生发展的多维关联性分析;建立食品中危害物质全程控制技术保障体系,形成食品中危害物防控与监管工作体系,形成能够涵盖整个食品供应链的“源头保障+过程控制+风险预警”的全程安全控制技术保障体系;构建食品安全政产学研综合安全服务监测和控制相关技术集成体系,并在若干地区进行综合示范和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国家层面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云服务平台;建立涵盖整个食品供应链的“源头保障+过程控制+风险预警”的全程安全控制技术保障体系不少于3套,在全国不少于4个不同省区的至少20个地或县级区域进行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控制应用示范;形成全程控制相关规范和指南。

支持年限:2019年-2022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或省级科技厅(委)推荐申报,限推荐1项。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申报要求

1.原则上项目须整体申报,覆盖相应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12个,示范类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15个。

2.对于拟支持项目数为1~2个的指南方向,原则上该方向只立1个项目,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下,可同时支持2个项目,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3.本专项要求申报单位和项目(课题)负责人必须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书,承诺各领域项目产生的所有科学数据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在本专项约定的条件下对本专项各个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申报本专项则视为同意本条款。如不在商定的期限内履行数据递交,则由专项责令整改,拒绝整改者,则由专项追回项目资金,并予以通报。

4.项目申报单位上传的附件包括诚信承诺书、联合申报协议、足额的配套经费承诺书以及其他需要上传的材料。若牵头申报单位是企业的,需提供牵头申报单位所在开户银行出具的自有资金。

第三篇: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201国家科技部

附件3

“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

重点专项2016申报指南

随着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推动人体组织器官的修复替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演进的新形势下,加快研发生物医用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及产品,对于培育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技惠及民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相关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部际联席会议审议,“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列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本专项旨在面向国家保障全民基本医疗保健和转变发展方式对生物医用材料的重大战略需求,把握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抢抓生物医用材料革命性变革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面的基础和优势,— 1 —

以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和植入器械、高值医用耗材为重点,构建我国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产业体系,引领生物医用材料产业技术进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集中度多元化生产的龙头企业以及创新团队,为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奠定科学与技术基础。

本专项按照多学科结合、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部署前沿科学及基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开发、典型示范等4大研究开发任务,实施周期为2016-2020年。

1.前沿科学及基础创新

1.1 材料诱导组织形成的机制和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深化生物材料组织诱导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重点揭示并阐明材料对非骨组织(如血管、心肌、软骨、肌腱、韧带、神经、角膜等)再生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形成相应理论体系,为组织再生性新一代生物材料的发展提供科学和技术基础。

考核指标:确证可诱导不少于5种上述非骨组织再生的生物材料,阐明其机理,为建立完整的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科学理论基础提供实验依据;申请国际和国内核心发明专利不少于8项(国际专利2-3项),其中获得授权不少于5项;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0篇;完成生物材料组织诱导性研究专著1部。

支持年限:2016-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鼓励学科交叉联合申报,并且鼓励海外团队参与合作研究。

1.2 材料表面/界面及表面改性研究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与常规材料技术进步直接相关的表面/界面及其改性原理,包括:材料表面/界面的组成、分子构型、微/纳米结构、微图案、生物力学性质等的表征及其对蛋白/细胞的选择性吸附/黏附和细胞行为影响的定性、定量关系;对材料生物功能和特定组织再生的影响和机制等。

考核指标:建立抗凝血和抗组织增生的材料表面/界面的构建原理,高界面结合强度的生物活性涂层及可与软组织形成生物密封的活性表面的设计原理,抗菌表面设计及改性原理;利用每种原理设计及研发1-2种新型表面改性植入器械并进行体内外试验验证。申请国际和国内核心发明专利不少于8项(国际专利2-3项),其中获得授权不少于5项;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0篇;完成相关专著1部。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鼓励学科交叉联合申报,并且鼓励海外团队参与合作研究。

2.关键核心技术

2.1 个性化植、介入器械的快速成型及生物3D打印技术 2.1.1 个性化植、介入器械的快速成型与3D打印

研究内容:研究不含活体细胞的生物相容个性化骨、牙、关节、心血管系统和其他软组织植入器械的快速成型制造(CAD/CAM)及3D打印设备、原材料、软件及其集成;研究具有生物功能的3D打印构架设计、原材料研发、设备及其集成;制定设备及相关制品标准等。

考核指标:提供不少于3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个性化生物相容性植入器械(颅颌面骨、牙冠、关节、盆骨、管腔等)快速成型(CAD/CAM)及3D打印设备、原材料和专用设计软件及其集成,打印精度小于2微米,其中3种以上设备获得CFDA产品注册证,相关植入器械应用于临床;利用研发的技术和设备,构建2种以上具有生物功能(生物活性、组织诱导性、抗凝血性等)的3D打印构架,并进入临床试验或取得CFDA产品注册证(至少有1个产品注册证);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6项(国际专利不少于2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产、学、研、医联合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2.2 可降解及智能生物材料和植入器械制备技术 2.2.1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植入器械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研发可生物降解及吸收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及植入器械,重点突破降解速率、分子量分布可控,以及可加工性等关键技术环节,实现工程化制备。包括开发新型催化剂及交联剂,研发高纯、高分子量及可功能化改性的医用聚氨基酸、聚己内酯等材料的绿色合成技术,以及相关植入器械的工程化加工技术等。

考核指标:研发的技术及产品,其技术指标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高分子材料无金属残留,分子量分布系数小于1.3,杂质残留量不大于医用级标准,形成符合植入级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批量生产能力;开发2-3类新型绿色催化体系。3种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产品取得CFDA产品注册证,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6项(国际专利不少于2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产、学、研、医联合申报,且单位、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2.3 天然生物材料和组织免疫原性消除技术 2.3.1 动物源组织或器官免疫原性消除及防钙化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猪、牛等异种动物组织和器官固定化、免疫

原性消除及防钙化等的工程化技术研究,包括:动物源组织脱细胞新技术,提高组织强度、无有害物残留的固定化技术,消除应力集中的构形优化设计技术,内源性病毒控制技术,以及装载药物的防钙化技术等。

考核指标:制备介/植入缓钙化人工生物瓣膜、人工肌腱、膀胱、食道等产品,其防钙化效果、力学性能(抗疲劳性能、挠曲度、柔顺性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无残留有害毒物等;其中3种以上取得CFDA产品注册证;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6项(国际专利不少于2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 拟支持项目: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产、学、研、医联合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2.4 组织工程技术

2.4.1 复杂组织构建的工程化技术

研究内容:基于复杂组织功能、空间结构等解剖学基础进行模拟分析及其仿生制备;开展用于多细胞共培养的支架材料研发及其培养体系的建立;进行赋予支架生物功能的设计、技术及体内外验证和系统评价。

考核指标:构建3种以上复杂组织的组织工程化产品,其中 — 6 —

至少两项产品建立技术要求、获得进入临床试验的注册检验报告、临床试验性应用不少于30例;核心技术申报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6项(国际专利不少于2项),授权2-3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产、学、研、医联合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2.4.2 器官构建的工程化技术

研究内容:基于器官功能、结构等解剖学基础进行模拟分析及其仿生制备;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开展新型细胞培养系统的研发;建立复杂组织器官的原创性三维细胞共培养系列技术和标准,并进行体内外评估和验证。探索肝、肾等工程化器官的构建。

考核指标:建立原创性肝、肾等器官构建的工程化技术,并完成材料和构建技术的体内外验证和评估,形成评估体系;建立相关技术要求不少于两项;核心技术申报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6项(国际专利不少于2项),授权2-3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产、学、研、医联合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

例不低于2:1。

3.产品开发

3.1 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及植入器械 3.1.1 中枢神经再生材料和植入器械

研究内容:研究材料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发生微环境的影响,包括材料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分化与神经损伤修复的关系;材料对非人灵长类神经网络形成及功能重建的影响;研究制定产品标准、诊断及评价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新方法,开展临床试验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脑损伤患者20例以上临床试验研究报告;完成20例以上急性或慢性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试验研究报告;建立脑脊液或外周血液诊断脊髓损伤/再生和功能恢复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诊断标准;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国际专利不少于1项);在国际一流临床研究相关杂志发表文章3篇以上。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医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1.2 周围神经再生材料和植入器械

研究内容: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微环境与神经再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神经移植物对周围神经再生相互作用途径;重点研究周围神经长距离缺损的修复,突破神经诱导性移植物制备关键技术,开展基于诱导型组织工程神经如可降解细胞基质化组织工程神经的构建研究, 并建立相应产品质量标准, 完成临床前研究,开展临床试验研究;研究制定产品标准及评价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新方法,完成材料的体内安全性评价和有效性评价,建立生产线和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产品。

考核指标:2种产品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形成5万件/年生产能力,并实现产品销售;2-3种产品完成临床前研究,进入临床试验;周围神经缺损修复在人体内不短于8厘米,完成相关生物材料的全部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国际专利不少于1项);在国际一流临床研究相关杂志发表文章3篇以上。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医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2 高值骨科材料及骨修复替代器械研发 3.2.1 新型人工关节

研究内容:研发新型人工膝、髋关节。突破人工关节表面生物活性涂层与其基体高强度界面结合的制备技术,新型人工关节摩擦副材料的耐磨表面制备技术,表面抗菌技术等。

考核指标:研发新型人工膝关节、髋关节,并获得CFDA产品注册证。人工关节生物活性涂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剪切强度不低于40MPa,剪切疲劳强度不低于20MPa。人工关节摩擦副材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过1000万次体外磨损实验,人工髋关节千万次质量磨损不大于0.05g,人工膝关节千万次质量磨损不大于0.1g;临床功能评价优良率不低于市售进口产品。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国际专利不少于1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医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2.2 生物活性脊柱及节段骨缺损修复器械

研究内容:研发可诱导脊柱组织再生的新型脊柱融合器和节段骨缺损修复器械,包括兼具骨再生及治疗功能的替代材料,可降解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等。

考核指标:研发生物活性脊柱修复器械及节段骨缺损修复器械各2种以上,其中至少各1种获得CFDA产品注册证。脊柱融 — 10 —

合器初始抗压强度≥100Mpa,植入后可诱导脊柱骨组织再生,促进融合并具有人骨生物力学特性;节段骨缺损修复植入体可诱导会发生骨不连的节段骨(肢体骨,颌骨肢等)缺损再生或重建,对于大于4cm长度的缺损修复,初始抗压强度≥8MPa,植入人体内1周新骨开始形成,6个月左右可达站立负重能力。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国际专利不少于1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医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3 心脑血管植、介入材料和器械

3.3.1 具有血管组织修复功能的新一代全降解聚合物支架 研究内容:研发具有血管组织修复功能的新一代全降解聚合物支架,突破支架设计和制备的工程化技术,包括支架材料的设计及制备技术;血管内皮和中层平滑肌细胞表型调控;血管组织修复中的逆转钙化技术和降解控制技术等。

考核指标:病变血管两年内基本完成修复重构,正常的内皮组织结构恢复,损伤血管自行修复并具正常血管顺应性,晚期管腔丢失率小于传统药物洗脱支架,血栓发生率不高于药物洗脱支架。产品申报或获得CFDA产品注册证,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

内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国际专利不少于1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医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3.2 全降解金属与合金冠脉血管支架

研究内容:研发全降解金属与合金冠脉血管支架,突破支架的设计和制备的工程化技术,包括产品用金属与合金材料、支架管材加工、支架结构设计与制造、载药涂层技术等;开展医用金属及其支架用管材质量稳定化制备技术研究,建立支架管材质控标准;开展金属血管支架与机体之间力学、化学、生物学交互作用与降解代谢研究;研究制定产品技术要求,进行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

考核指标:全降解金属与合金冠脉支架取得临床试验批件,并进行400例以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国际专利不少于1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医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 — 12 —

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4 口腔植入材料及器械研发 3.4.1 新型牙种植体

研究内容:研发穿龈部分具有良好生物密封特性的新型牙种植体,突破牙种植体表面生物活化及抗菌改性技术,以及产品设计及精密加工等关键工程化技术,形成系列牙种植体并研发相应的配套器件及手术器具。

考核指标:新型牙种植体、种植体/基台系统的静态抗压强度和抗剪切强度,以及承受107次循环的抗压疲劳强度应高于市售同类产品;种植体植入后一年垂直骨吸收<1.0mm,植入后一年牙龈下行<0.5mm。骨整合时间≤2周;植入后骨结合率≥70%;1年后探诊深度<3mm。产品获得CFDA产品注册证,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国际专利不少于1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医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4.2 个性化颌面部软、硬组织修复材料

研究内容:研发用于颌面软、硬组织修复的生物材料,包括具有骨诱导性的个性化颌面骨修复材料和新型颌面软组织修复材料。

开展临床试验,进行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有效性评价。

考核指标:个性化颌面骨修复材料具有骨诱导性,能再生新骨修复颌骨肢缺损范围≥4cm,产品获得CFDA产品注册证;新型颌面软组织修复材料不低于市售进口产品性能,具有一定的抗唾液腺酶活性的能力、满足再生组织修复或替代缺损组织的时间要求,抗降解时间≥18个月,具有诱导上皮细胞生长和迁移,以及肌细胞再生的功能,产品获得CFDA产品注册证。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国际专利不少于1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医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3.5 血液净化材料和体外循环系统或人工器官 3.5.1 血液透析材料及体外循环设备

研究内容:研发新型血液净化膜材料和滤器,以及血液透析耗材;研发便携式人工肾装置。

考核指标:血液透析膜材料实现国产化,相关产品获得CFDA产品注册证;血液透析器在200ml/min血流量下的尿素清除率大于195ml/min,β2-微球蛋白下降率不小于40%,超滤系数达30-55ml/h/mmHg;吸附器中吸附剂吸附量高于现有吸附剂 — 14 —

50-100%,可有效清除β2-微球蛋白、内毒素等生物毒素;便携式人工肾进入临床试验,重量<5kg,电源持续时间≥8小时。上述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国际专利不少于1项)。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医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4.标准及技术规范研究

研究内容:新一代生物材料(组织诱导性材料、组织工程化支架及产品等)检验和评价的基础科学研究。材料和产品的免疫原性、纳米生物特性、组织工程支架与细胞相容性等生物相容性评价的新方法研究,以及探索评价新一代生物材料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分子标记,形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议。研究新型植入器械的生物力学与耐久性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包括植入性生物芯片等体内跟踪植入体的新方法。研究并形成生物3D打印、纳米材料、组织工程等产品的系列标准建议。

考核指标:协助制定15-25个生物材料新产品技术要求,并开展新检验方法的研究。制定新材料、检验方法系列化行业、国家标准建议或标准指南20项以上,包括具有组织诱导性、表面改

性等新材料和3D打印、纳米材料、组织工程化产品、新型植入器械等领域的新产品标准10-15项,先进检验和评价方法标准5-10项;制定管理标准和其它技术文件5项以上。

支持年限:2016-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专业单位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申报要求

1.本专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10家

2.申报单位和个人必须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承诺各领域项目产生的所有科学数据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在专项约定的条件下对专项各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如不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则不具备承担专项项目的资格;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后而不在商定的;期限内履行数据递交责任的,则由专项责令整改;拒绝整改者,则由专项追回项目资金,并予以通报。

3.本专项研究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等须遵照《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执行。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要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第四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国家科技部

附件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填表说明

编制规范性要求:

(1)金额单位和数据精度:预算表中的数据以“万元”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外币需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即期汇率折合成人民币。

(2)编码与数据平衡关系:预算申报书中有关编码应填写准确,数据之间满足有关的平衡关系,预算表、预算明细表、预算说明中的数据应前后一致。

(3)名称的规范性:承担单位的名称,应填写正式全称,承担单位名称、单位开户名称与单位公章必须一致。

如开户名称不一致,承担单位必须提供证明文件,证明开户单位与承担单位是同一家单位。设备、材料等实物信息应填写规范的名称,重复出现时应前后保持一致。

(4)签字盖章:项目预算申报书必须经项目牵头单位、项目负责人等签字或盖章。

1.封面

(1)“申报编号”、“项目名称”、“所属专项”、“专业机构”应根据重点研发计划管理程序确定的有关信息填报。

(2)“申报单位”必须填写项目牵头单位全称,并与单位公章一致。

(3)“项目负责人”应该按规定签字盖章。(4)“项目预算期间” 按项目实施周期填报。2.承诺书

项目牵头单位、课题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需对项目(课题)预算申报书各项内容的真实、客观负责,并在承诺书上签字或盖章。

3.表A1:项目牵头单位基本情况表(1)“项目牵头单位”

应填写项目牵头单位全称,必须与单位公章一致。(2)“单位开户名称”

单位开户名称应与单位名称一致,如有开户名称不一致等特殊情况,必须提供证明文件。

(3)“单位主管部门”

单位主管部门填写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如无主管部门的,则不需填写。

(4)“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的信息必须填写全面,必须写明银行所在省、市等信息。填写顺序为:××银行××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支行(分行)××分理处(营业部等)。如: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支行新街口分理处。

(5)“银行账号”

银行账号必须经项目牵头单位财务部门确认,应填列单位基本账户,不能填报零余额账户。

(6)“银行机构代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资金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需提供12位的银行机构代码,具体可通过单位财务部门咨询开户银行获得。

(7)项目负责人、项目联系人、财务负责人和科研财务助理的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微信号必须真实、准确,预算管理过程中将以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方式与相关人员进行联络。

4.表A2:项目预算表

(1)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应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程序确定填报,课题名称应为全称。

(2)本表反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资金预算的整体情况。采用资金支出和资金来源同时编制的方法进行编制,资金支出预算合计须等于资金来源预算合计。

(3)项目预算表中数据应与课题预算表、课题预算说明中 — 4 — 的数据前后一致。

5.表B1:课题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1)“课题编号”、“课题名称”

课题编号、课题名称应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程序确定的有关信息填报,课题名称应为全称。

(2)“执行周期”

课题预算执行周期应与课题实施周期一致。(3)“课题承担单位”

课题承担单位应填写全称,必须与单位公章一致。(4)“单位主管部门”

单位主管部门填写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如无主管部门的,则不需填写。

(5)课题负责人、课题联系人、财务负责人和科研财务助理的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微信号必须真实、准确,预算管理过程中将以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方式与相关

人员进行联络。

6.表B2:课题成员基本情况表

本表按参加课题研究的各类人员分别填列,一名研究人员投入本课题的累计全时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本课题的预算期。

(1)“固定研究人员”

课题固定研究人员指全程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按技术职称分为:A、正高级;B、副高级;C、中级;D、初级;E、其他。按所承担的任务分为:A、课题负责人;B、课题骨干;C、其他研究人员。课题固定研究人员需按本表所列要求填写明细。

(2)“流动人员或临时聘用人员”

流动人员或临时聘用人员不需要填写明细,只需填写该类人员投入本课题的总人月数。

7.表B3:课题预算表

本表反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资金预算的整体情况。资金支出和资金来源应同时编制。

8.表B4:设备费——购置/试制设备预算明细表

设备费是指在项目(课题)实施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购置/试制单台设备价值达到或超过10万元(含)人民币(包括用其他来源资金购置或试制的设备),应在表B4中填列明细;单价10万元以下的仅填报总数。表B4中“设备分类”是指将设备费分为:A、购置设备,B、试制设备。

9.表B5:测试化验加工费预算明细表

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项目(课题)实施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项目(课题)研究过程中需测试化验加工的数量较多或单位价格较高、总费用在10万元及以上的测试化验加工,需按 “表B5:测试化验加工费预算明细表” 的要求填列明细,其他测试化验费需在表B5中填列预算总数。

10.表B6:承担单位研究资金支出预算明细表

本表反映共同参与课题任务研究的各单位预算情况,需简要说明所有单位分别承担的任务和资金安排。各单位名称、承担任务及任务负责人等信息应与项目(课题)立项申报材料一致。

所有承担单位均需填入表B6中。执行过程中,项目牵头单位、课题承担单位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参与单位,不得向表中未填列的单位转拨中央财政资金。

第五篇: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2016年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国家科技部

附件一

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2016 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项目公开任务申报指南

作为最具可持续性的交通运输模式,轨道交通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和现代城市运行的骨架,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全局性支撑作用。轨道交通科技持续自主创新更是国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支撑“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制造强国”和“走出去”战略的全局性重要基础保障;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在交通领域技术预测及关键技术遴选工作成果以及面

向相关部门、地方和机构广泛征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需求建议的基础上,科技部会同国家铁路局、交通运输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编制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启动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并发布本指南。

本专项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既有轨道交通科技发展成果基础上,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主要模式,强化国际合作创新,通过在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综合效能提升、可持续性和互操作等战略技术方向进行覆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应用示范”的全链条部署、聚焦支持、有序推进,全面提升我国轨道交通系统技术、设施、装备和运营的安全、效能、绿色、体系化和国际化水平,支撑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创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原则下的国际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到2020年,在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 — 2 —

障、综合效能提升、可持续性和互操作等战略方向形成包括核心技术、关键装备、集成应用与标准规范在内的成果体系,满足我国轨道交通作为全局战略性骨干运输网络的高效能、综合性、一体化、可持续发展需求,并具备显著的国际竞争优势,支撑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全面实现。

具体目标:

1.形成具备“凝聚、辐射、转移和协同”功能的全球化轨道交通创新能力网络体系;

2.形成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对轨道交通高效能、综合性、一体化、可持续需求的交通系统安全保障、综合效能提升、可持续性和互操作核心技术、关键装备、集成应用与标准规范体系;

3.形成足以支撑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和“制造强国”战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国际化轨道交通技术、标准、装备和服务能力体系;

4.形成具备“超越遏制”和“战略高地”特征的新型导向运输系统技术、标准、装备和集成能力体系。

到2020年,我国要具备交付运营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车及相关系统,时速120公里以上联合运输、时速160公里以上快捷货运和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货运成套装备,满足泛欧亚铁路互联互通要求、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因技术原因导致的运营安全事故率降低50%以上、单位周转量能耗水平国际领先、磁浮交通系统技术完全自主化的技术能力。

本指南围绕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创新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部署基础前沿研究内容列出若干子任务。

各申报单位针对子任务的研究内容,以子任务为单位进行申报,每个子任务设1名负责人。各申报单位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内容进行申报。

本专项2016年拟启动公开择优的重点任务为:

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总体目标:通过对中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集成、车辆、牵引供电与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和系统共性基础技术的研究,为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国际普遍适应性的新一代中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集成示范工程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重点研究内容:中速磁浮交通系统共性基础技术研究;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共性基础技术研究。

1、中速磁浮交通系统共性基础技术研究

按照时速200公里的系统要求,开展面向工程应用中速磁浮系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1中速磁浮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建模分析与控制 完成混合悬浮系统建模分析,提出永磁悬浮控制策略和防吸死控制方法,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与既有电磁悬浮系统相比,悬浮能耗减小60%,发表论文5篇,专利1项。

1.2磁悬浮控制系统高可靠性分析技术研究

探究悬浮控制系统失效机理,实现故障诊断及寿命预测,提出考虑多种失效机理竞争情况下的悬浮斩波器联合状态监测方案,研究悬浮控制斩波器的可靠性预测模型,提高悬浮系统的可靠性。

实现故障检测率大于90%,虚警率小于5%,关键部件寿命预测误差小于10%。发表论文5篇,专利2项。

1.3中速磁浮交通全局全过程故障安全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研究开展中速磁浮全局全过程故障安全运行控制策略,建立仿真验证平台,进行实验验证。

全局响应参数大于300项,形成系统技术规范。发表论文5篇,专利2项。

2、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共性基础技术研究

按照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要求,开展面向工程应用自主化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2.1复杂环境下列车-轨道-隧道多元耦合与控制

提出基于复杂环境的列车-轨道-隧道多源耦合控制的一体化设计理论和参数匹配设计指导方案;给出时速600公里以上车-轨耦合振动控制理论。申请专利至少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至少3篇。

2.2高速磁浮交通系统运行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及系统服役性能与环境可靠性关键技术

以线路运行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时速600公里系统服役性能评价方法和体系。提出系统服役性能与环境可靠性影响因素和指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至少3篇。

2.3基于“气动力-结构-驱动力-配重”多目标的一体化系统设计理论

开展高速磁浮列车气动性能/噪声优化设计理论和试验研究,研究磁浮列车车辆结构轻量化优化设计理论与技术,明晰磁浮列车的气动性能、车辆结构、电磁力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建立基于“气动力-结构-驱动力-配重”多目标的一体化系统设计理论。

提出基于“气动力-结构-驱动力-配重”多目标的一体化系统设计理论和指导方案。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至少10篇。

2.4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空气动力学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磁浮列车高速运行时空气阻力、升力、气动噪声及表面压力分布等气动性能研究,横风对磁浮列车磁浮间隙、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影响研究,磁浮列车与隧道耦合气动效应研究,时速600公里条件下来流的脉动对列车动力学及运行安全的影响。

建立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空气动力学系统分析方法,提出满足磁浮列车以600km/h运行时对安全性、经济性及舒适性要求的指标。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至少3篇。

2.5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建模、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 建立系统控制模型,研究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的控制方法,给出系统故障安全设计指导规范,搭建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单转向架的实验验证。申请发明专利至少1项,发表 — 8 —

核心期刊论文至少3篇。

2.6时速600公里条件下高速磁浮列车控制模型及主动安全防护理论与技术

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控制模型,建立列车主动安全防护理论体系,搭建仿真验证平台,完成实验验证,并给出系统设计规范。申请发明专利至少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至少3篇。

2.7牵引、悬浮和导向耦合关系建模与理论分析

建立高速磁浮列车牵引、悬浮和导向系统模型,研究牵引、悬浮和导向系统的耦合关系,搭建仿真分析平台,给出耦合关系影响因素和解耦控制策略。申请发明专利至少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至少3篇。

支持年限:不超过5年

下载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项目申报-国家科技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项目申报-国家科技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