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保护之间的矛盾

时间:2019-05-13 08:0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保护之间的矛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一篇:浅析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保护之间的矛盾

浅析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保护之间的矛盾

—— 以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为例

摘要:目前我国的民族政策向少数民族倾斜,但由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居住格局是大杂居、小聚居,汉族普遍分布于全国,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少数民族与汉族或一个少数民族与其它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共同居住在同一个区域的情况,我国少数民族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笔者对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进行了田野调查,对该地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保护之间出现的矛盾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族团结、少数民族、保护、矛盾

一、引言

我国是个民族大国,境内生活着已识别的56个民族和部分未识别民族支系。我国少数民族的居住格局是大杂居、小聚居,汉族普遍分布于全国,各民族居住地的交叉和重合现象十分常见。56个民族和未识别民族支系各自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但又统一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这要求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然而笔者在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二、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的基本情况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全乡版图面积147.5平方公里,现有9个村,1个社区,62个村民小组,4739户,总人口15920人,其中土家族6380人,占总人口的38%,此外还有少数苗等民族居住。

三、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保护之间的矛盾及其在调查区的表现

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中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内容是:护少数民族人身自由;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确认少数民族成分;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维护和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我国少数民族政策中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是: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民族平等是为了促进民族团结的实现,也只有实现了民族的平等才能保证民族团结的真实性,但是平等的两个民族在相处中应该要采取哪一方的习惯才能体现出平等?又要以怎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有人选择去适应对方的习惯抑或是采取折中的方法,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无论采取其中的哪一个,长久下去都会影响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传承。

在调查中采访笔者到一位包姓土家族妇女,她的丈夫潘某是汉族,他们结婚时没有选择按土家族的传统举行婚礼,而是包姓妇女选择了适应汉族习惯,举行了汉式婚礼。婚后的后代教育问题则采取了家庭成员即汉族公婆、丈夫和土家族妻子协商进行的方式。

少数民族政策中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要求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民族政策中个民族共同繁荣又要求民族间的团结互助,若要团结互助就应该向少数民族的医疗卫生方面注入现代的高科技元素,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传统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这对于少数民族保护无疑是无益的。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潘家湾土家族乡的大部分乡民都参加了农村医疗合作社,看病可按比例报销,多数乡民对这项政策实施的满意度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人会选择相对快速又不超出负担能力范围的现代医疗技术而放弃传统的治疗方法。长此以往,掌握和使用土家族传统医术或治病巫术的人必然会越来越少。

少数民族政策中要求确认少数民族成分,但是在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情况下民族成分的确认也变得复杂。目前普遍使用的民族概念是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所说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各民族交叉居住的地区,不同民族间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以及共同的经济生活,甚至于拥有共同的心理素质,但是他们并不归属于一个民族,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成分只能根据户籍确定,很明显这并不复合民族概念的定义。

四、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保护之间矛盾出现的原因

1、民族意识淡薄

很多人仅仅把自己保持了多年的民族习惯停留在表面,只知道要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去完成某件特定的事,却不知道为何要以这样的方式去完成甚至不知道为何要去完成,这就是由于民族意识的淡薄,而这又是由于民族内部的教育不足造成的。因为不知道民族习惯所具有的特定的意义,当有新的、更简便、更高效的方法传入后很多人会选择抛弃原有的习惯而去学习新的方法,这导致了民族风俗习惯的日益缺失,使得少数民族在与汉族或其它生活方式更现代的民族接触时易被对方的生活方式同化,使各民族之间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

2、长期民族歧视的残余

聚居的少数民族长期受到来自其它生活方式更现代或生产技术更先进的民族的歧视,散杂居少数民族长期受到来自周边聚居民族的歧视,这使他们从心理上想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表现为服饰、语言、生产技术、生活方式上的模仿和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族特征的日益模糊。

3、国家政策对少数民族的倾斜

因考虑到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对少数民族加以照顾的政策,如相对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升学考试加分政策等等。这些使得不少民族成分造假或是民族成分选择时倾向于少数民族的情况出现。如在调查中采访到的包姓土家族妇女嫁入汉族家庭而孩子的民族却选择了土家族。这些与我国少数民族政策制定的初衷背道而驰。

五、结语

由于经验的缺乏,在田野调查中没有收集到足够的、有针对性的材料,导致在阐述观点是没有足够的论据说明,加上专业知识的短缺,在写作时难以找到适用的专业名词,使得观点讲述条理不够清晰同时不能清楚地指出所用材料的出处,并由于水平十分有限,没有提出矛盾的解决方案,深感惭愧。

第一次田野调查是失败的,调查前没有制定好调查计划,直接导致了调查中资料收集的盲目;调查中方法的错误直接导致了资料收集的失败;调查后没有及时地进行总结,直接导致了所收集到的资料在应用是的凌乱。希望在第二次调查时可以把这些不足弥补上。

第一次田野调查虽说是不成功的,但是我还是收获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学了一年民族学的我终于找到了一点学民族学的目的,知道了一点学习民族学的意义;其次是学到了一点田野调查的方法,客观地说是在田野调查后的全班交流会沈老师的总结中学到的;第三是明确地知道了阅读与专业有关的著作的迫切性。这些远远比田野调查本身获得的资料重要。

第二篇: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反方一辩:我们的观点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问题责任在与子女一方。子女总是标榜自己点来教育我们。其实,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来思考,每位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因此,他们会用自己十几年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来指引我们前进,而我们却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他们的观点很俗套,不适应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我们也就不愿意向父母敞开我们的心扉,不愿意跟他们交流,只希望父母单方面的理解我们,但我们从未想过去理解他们。当父母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跟上我们的思维时,我们却选择离开他们而去。造成了代沟责任自然在于子女,这是我方的观点。

一辩攻辩小结:主席,评委老师,在座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我指出对方一辩的几点错误:(临时组织)

代沟,《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两代人之间由于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产生的差异。而责任有两个意项:一是分内应作的事;二是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应当承担的过失。掌握了这些概念,从代沟的产生,表现,发展及本质,我们可以明确:家庭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子女。代沟主要表现为: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和存在分歧,误解,猜疑,抱怨甚至对立。一般随着子女的成熟,代沟会慢慢缓和。

代沟怎样产生?

一是青少年身心状态的剧变。剧变促使我们发现自我,追求独立,对童年的观念进行颠覆,对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开始选择和追求。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在知识和经验上的缺乏,使得他们对子女的变化准备不足,只能按照以前的方式应对。青少年只有让父母明确这种突变,才能带来他们观念意识上的相应变化,才能消除误解和隔膜。

二是时代的烙印。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父母对今天世界大融合的观念需要一个渐进的认识理解接受的过程。家庭中,思想文化更新最快的当然是子女,所以,引导父母接近,认识,理解和接受时代的任务,责无旁贷需要子女来承担。

三是时代迅猛发展为父母带来的紧张,疲惫,焦躁的情绪态度。紧张,疲惫和焦躁的情绪态度是子女反感父母,形成代沟的重要原因。不要让父母在恶劣情绪下作决定,帮助父母消除恶劣情绪,本身是子女的义务。

四是子女的浮躁,赌气和自以为是。见多识广的父母当然不买账了。

代沟解决的途径在于双方。父母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预先了解子女的特点并努力把握时代特点和时代观念;不断学习进步;同时调整好身心状态,争取以乐观开朗和信任的面貌对待子女;子女要体谅,关心父母,采用合适的办法引导父母了解自己,了解时代观念;同时,对自己的年轻和肤浅需要有清醒深刻的认识。但是,父母首要责任是养家;而子女的社会任务是学习。所以,我方认为,家庭代沟,责任主要在于子女。797字

二辩:问题

1、社会和家庭给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问题

2、子女闯祸赔偿由谁支付?

问题

3、吃饭的时候父母和你说话,是沟通的形式吗?

三辩:问题

1、疲惫的时候人是否容易烦躁?

问题

2、父母错怪你之后,主动邀请你逛街,这是道歉吗?

问题

3、回家后,你关上房门。这是希望沟通的信号吗?

子女学习失败,子女闯祸,都会给父母带来压力和损失;很多时候父母频繁发出的沟通信号,子女往往采取回避;家人团聚往往是工作之余,疲惫和烦躁很容易使父母情绪和态度失常;另外我们要理解很多时候父母的生气不是因为我们的过错,而是因为疲惫和焦虑。子女不要只认对不起三个字,父母情绪和状态好转后,可能用关心,帮助,娱乐甚至直接讨好的方式道歉;不要关紧房门,不要沉默寡言,孩子的欢乐是家庭生机的源泉。子女也可以选择写信等方式沟通。这些的意思是,子女须要在了解父母,关心父母上努力。家庭代沟责任重在子女。

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一昧蛮管,就大碍孩子的发展 —— 鲁迅

年龄不等的人,生活圈子不同,接触的事物、人物各异,故此思想方法和行为也有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加以改善而让它扩大,两代人之间便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误会便容易产生。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世代隔阂,套用一句现代语言,即所谓“代沟”。

“代沟”一词从英文generation gap直译过来,由著名女性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创用,由于译法贴切而新颖,加上易于

记忆,所以马上成了常用语。从翻译的角度上看,比起原来的用语“世代隔阂”,“代沟”确是优胜一些。现代翻译的趋势看来是 以短语占了上风,文绉绉的累赘译法似乎是落伍了。

generation gap一词的出现并不久,大约是六十年代后期的事吧。generation是一个总称语,指同一代的人。它所指的一“代 ”,大约是二十五到三十年之间,但没有定限,很可能年纪相差十年的人便会被认为是属于另一代的。至于gap一字的原义,则是缺

口、裂缝或鸿沟,抽象一点的意思是指个性、意见等方面的歧异。

对于generation gap的存在与否,西方学者有过很激烈的争论。初期有些心理学家认为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价值观方面都是接受

传统的,所以不能承认“代沟”的存在。不过,最近几年来,“代沟:的问题越来越显著,越来越严重了,使得持反对意见的人也

为得不正视这个问题。有人提出,要消减成年人与青少年之间的代沟,其实并非难事,只要“读青年人的书报,看青年人的电影与 电视节目,参加青年人的活动”便可以了。

三岁一代沟代沟现象,本来十几二十几岁的年龄差就会有代沟,而现在,快节奏的21世纪,相差三岁,就会有“沟”。便是所谓的:“三岁一代沟”

代沟怎样产生?

一是青少年身心状态的剧变。剧变促使我们发现自我,追求独立,对童年的观念进行颠覆,对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开

始选择和追求。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在知识和经验上的缺乏,使得他们对子女的变化准备不足,只能按照以前的方式应对

。青少年只有让父母明确这种突变,才能带来他们观念意识上的相应变化,才能消除误解和隔膜。

二是时代的烙印。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父母对今天世界大融合的观念需要一个渐进的认识理解接受的过程。家庭中,思想文 化更新最快的当然是子女,所以,引导父母接近,认识,理解和接受时代的任务,责无旁贷需要子女来承担。

三是时代迅猛发展为父母带来的紧张,疲惫,焦躁的情绪态度。紧张,疲惫和焦躁的情绪态度是子女反感父母,形成代沟的重

要原因。不要让父母在恶劣情绪下作决定,帮助父母消除恶劣情绪,本身是子女的义务。

四是子女的浮躁,赌气和自以为是。见多识广的父母当然不买账了。[编辑本段]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以下观点来源于辩论会 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环境的影响使当代青少年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认为父母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一种观点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一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子女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时间长了导致自我中心倾向。而父

母一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却又不被子女所理解。这种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尽管父母在主客观上都有消除代沟的意愿,可

同学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个人真正给了父母机会呢?

二是我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子女长期处于父母的教育下,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代沟也因此形成。

三是父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正所谓外因无法决定内因,根本问题还是在子女身上。子女受到社会上

各种各样思想的影响,思想又不成熟,很难正确地把握自己,而又对父母的话又不以为然,这是导致代沟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正是由于代沟随年龄的增长有不确定性,要父母来适应和消除它很不恰当。

同学们,我们常说与时俱进,其实真正做到这句话的不仅有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啊!只是他们在接受新观点之前总是要经过 一番仔细的筛选,可这并没有错啊!

代沟的产生是由于父母一代和子女一代人不同的知识构成,使他们的思想不同,但是父母和我们处于同一时代,这个社会的主

力军还是我们的父母。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自以为是,使我们认为父母对新事物了解太少,用我们不成熟的观点来评价父母这公平吗? 子女总是标榜自己点来教育我们。其实,我们应该换个角

度来思考,每位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因此,他们会用自己十几年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来

指引我们前进,而我们却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他们的观点很俗套,不适应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我们也就不愿意向父母敞开我们的

心扉,不愿意跟他们交流,只希望父母单方面的理解我们,但我们从未想过去理解他们。当父母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跟上我们的思维时,我们却选择离开他们而去。造成了代沟责任自然在于子女,这是我方的观点。

父母与子女的代沟主要责任在子女,如今的社会纷繁复杂,互联网、追星族、不良电影和小说总是不绝于耳。处于对子女的保护,父母会用自己的想法来指引子女成长。或许其中有些方法不是很适当,但我们更多的是应该体谅他们,而不是一味责备他们、排斥他们的劝告。如果,我们不能接受他们的观点,我们大可以把问题提出来与他们讨论。父母也经历过青春期,他们非常希望能了解我们,然而子女却选择了冷漠和不信任,这使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变成了徒劳。因此,我方认为父母与子女的代沟问题责任在子女。

曾经有一则消息:一个中学生要求妈妈给做干腊肉吃,妈妈因为要去打麻将,说声“你自己做吧!”就走了。中学生想不开,就用菜刀将自己的手掌剁掉,扔到炉膛里,然后自己疼痛得昏迷过去。母亲回来一看,大惊失色。以为是孩子剁肉不慎将手剁掉了呢。

后来找到了手掌才发现,是一连剁了好几刀,由此断定是孩子自己故意剁的。他想用这种方法来报复妈妈。你看这畜生!简直没人性到了极点。有人说责任在妈妈,如果不去打麻将不就好了吗?我认为孩子教育成这个样子,妈妈固然有责任,但是,用自残的办法来报复妈妈,那责任主要在孩子。两代人所处时代不同,年龄不同,需要不同,肯定要有一些思想感性、内心世界等不相吻合的地方,有了不同并不要紧,可以主动沟通。由谁来主动沟通?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当然是孩子应该主动。自由辩论表演设计:

1.对于中国的家庭,我们只常常听说“小皇帝”,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父皇帝”“母皇帝”。

2.父母对子女全方位关心照顾和迁就,子女应当为父母考虑

3.经济没有独立,衣食住行都依赖别人的人,怎么和别人完全平等?不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怎样行使权利?

4.批评你,要求你,那就叫人格不平等吗?

5.人格平等,是要靠自己的人格去争取,决不是靠别人施舍的!

6.对于没有自尊,没有诚信,没有责任感,甚至没有自控能力的人,你愿意信任他,和他平等吗?!

7. 对方辩友从来不否认父母爱子女,但是从来不提子女也应该爱父母!

8.对方辩友一直呼叫父母理解子女,但是就是不提子女理解父母!

9.对方辩友口口声声要民主,要平等,但是就是不提贡献,责任,义务!

10.我们认为,代沟的消除需要民主,平等,关爱的氛围;

11.我们还认为,目前在消除代沟中缺乏民主,平等,关爱是最大的障碍!

12.子女忽视了对父母的关心和爱戴,是代沟大面积产生的重要原因!

13.子女不提责任和义务,只提民主和平等;只关注个人表现和个人感受,不关心家庭发展和父母感受,是两代人关系紧张的导火索!

14.关爱父母,承担责任,是解决代沟最迫切的需要!

15.同学们,亲情是世间最宝贵,最牢固的感情,父母正在老去,不要等到他们白发苍苍,步履蹒跚,才发现自己夺走了他们多少心血和快乐!

16.关爱父母,敢于承担责任,才是新世纪有素质,文明的青年!

17.子女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思考,不平等!

18.子女不考虑父母的压力,情绪和感受,不理解!

19.子女享受父母的劳动,父母的关爱已经习惯,理所当然,不再尊重!

主席,评委老师,在座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前面的辩论中,对方辩友犯了几个错误,使得他们的观点无法成立。

第一是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例如:没有从人不同年龄阶段和发展阶段理解父母与子女在学习能力和环境上的差异。

第二是片面看待问题。例如:只从家庭表现来理解父母,割裂了父母情绪状态与社会和工作的关系;

第三是消极看待问题。例如:在代沟问题上,我们处于主动地位;但是却不要求自己主动解决;漏洞百出,其观点自然土崩瓦解了。

第四是胡搅蛮缠。我方辩友在前面的辩论中,立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认可父母知识的缺陷和态度情绪的失态,并分析了产生原因给出了解决办法。对方辩友对此并没有异议,可是在一些环节还是不断提出父母知识缺陷和情绪态度问题,让我方莫名其妙,不知道对方是否听到了我方发言?

我方辩友在所有环节上都一致论证,探寻代沟产生的原因:父母方面,是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教育方法失当;工作和社会的重压使情绪态度不妥;子女方面,是身心阶段性剧变引发太多要求让父母不适应;社会经验的缺乏导致肤浅,赌气,自以为是。

解决代沟,父母要努力学习,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子女需要体谅关心父母,寻找合适方式引导父母学习和了解。

在代沟问题上,子女主动父母被动;父母对子女关心了解多而子女对父母关心了解少;父母承担的压力大而多,子女相对承担压力要小而少。身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应该理性,公平,积极主动看待问题,我们不应该放任代沟的阴霾笼罩我们温暖的家。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家庭代沟责任主要在于子女。

谢谢主席,大家好。

我先指出对方辩友的几点错误。一是王安石变法未成功是宋神宗之母与宋神宋政见不和而导致的。对方辩友认为此例则足以证明其观点,岂不知评价一历史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且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一个家庭问题。二是代沟是两代人之间产生的是两代人,而不是对方辩友所说的一二特例。三是焦母与焦仲卿那能叫代沟吗?那只是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下的一个悲剧。况对方辩友也说了,代沟的产生是由于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的,那么几千年前的事情,能用来证明我们当代社会的代沟吗?

下面我来进一步证明我方的观点。

一是没听过古代或近代有代沟一说。“代沟”一词,是一个产生于当代社会的新语词。代沟产生于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急剧变革的当代社会。当代社会每隔十年、二十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就有显著的不同。所以不适用我千年不变的古代。

二是代沟的产生是由于父母一代与子女一代人不同的知识构成使他们的思想不同,但父母和我们处于同一时代,这个社会的主力军还是我的父辈,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自以为是,使我们认为父母对新事物了解太少,用我们不成熟的观点来评价父母,这公平吗?

三是代沟产生于青春期,在这个个性化的年龄阶段,子女容易受到社会的一些影响,比如说当今社会那些新新人类,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子女们,不愿了解父母,逐渐与父母产生隔阂。

四是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子女不断变化,对于父母一程不变的爱产生一种逆反心理,难道爱也会有错吗?

五是代沟随着子女的成长有不确定性,父母难以把握。子女更清楚自己的变化,因此,子女更应该去消除或缓解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代沟。代沟的产生主要缘于子女,代沟的消除主要靠子女的努力,因此,我方观点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代沟始终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子女们应该努力去填平这条沟,而不要让父母血汗白白流入沟中而未见其效。

第三篇:浅谈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化解

浅谈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化解

王文云

第一,视老师为朋友,宜坦诚,忌抵触。由于教师具有教育者与管理者的特殊地位,加之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期,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与警惕。学生对某位老师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他就会不自觉地依照自己的看法,去“分析”老师的一切。如果某位学生对老师有意见,总会把不好的因素强往自己身上扯。比如:老师在课堂上向自己提问看成是想出自己的丑;老师叫自己更正作业看成是故意找自己的茬;老师对别的学生进行表扬,看成是含沙射影地批评自己。如果某位学生对老师有好感,在他的心中,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老师对自己的提问是对自己的关心,叫自己更正作业是对自己的爱护,表扬别的学生,是对自己的激励。

由此看来,学生应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要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去接近、去沟通、去信任,主动与老师交流思想,这样必然能和老师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反之,如果人为地把自己放在老师的对立面,以老师抱有猜疑的态度与抵触的情绪,其师生关系一定会不断恶化,因此,把老师当朋友,这是防止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首要条件。第二,把自己当老师,宜理解,忌激化。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普遍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点: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和家长方面,这一心理特点表现的尤为突出。笔者所述的这两位学生,在与数学老师发生冲突后都在我面前诉说老师的不是,我静静地听他们发泄一通,然后以一种平静地语气问他俩:“我承认你们的合理性,但你们站在老师的角度替老师想了吗?”二人顿时不做声了,头垂得低低的。我们的学生要学会理解他人,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具体做法是:进行角色置换,把自己当作老师,学会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分析问题。学生应该明白,老师全部的工作,就是培育学生,教师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国家、民族与人民把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努力培养成才,因而绝大多数老师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了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这些做法有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老师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和自己的学生过不去。当你对老师的某些做法一时不能接受时,不妨置换一下角色,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化解、消散了。第三,把自己当大人,宜理智,忌冲动。我们应当承认,在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个别老师师德修养不高,他们不能够妥善地处理师生关系,因而导致了师生矛盾的产生与冲突的形成。加之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开始对师长表现出不驯服,因而会更加激化这些矛盾冲突,这种局面的出现,对师生双方,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为避免这一局面的出现,除了班主任老师的正确指导之外,学生要学会理智处理这类矛盾的方法:一旦矛盾冲突已经形成,作为冲突的一方,可以把有关问题告诉自己的家长,或告诉自己信得过的老师,甚至直接向有关领导反映,以求得他们的指点、帮助与支持,从而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矛盾。千万不能自以为是地鲁莽行事,或和老师大闹一场,或以后处处找该老师的茬,或再也不听他的课,以致耽误自己的学业。这样的结果,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同情,更会使自己长期生活在紧张和苦恼之中不能自拔,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学生自己。

第四篇:浅谈如何处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浅谈如何处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领导们,老师们:大家好

其实从一接到这个任务,我就有点诚惶诚恐,在座的各位全部都是十分有经验,十分优秀的班主任,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和简校长、胡主任都明确表态,在大家面前我无从开口,但是她们都说只是大家坐下来谈谈,聊聊,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想法,做法。为了支持我们领导的工作,那我只有献丑了,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妥或不对的地方,还希望大家能不吝赐教。

我要与大家谈的是如何处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其实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矛盾的产生是一个认知上的问题,一个方法上的问题,一个沟通上的问题。他们之间的关系危机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如果我们能站在比学生家长认识更高的角度上,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就会转“危”为“机”,重建起学生、家长与教师的“友谊之桥“。

一、打好第一仗:开好家长会

我觉得与其花时间去解决矛盾,不如让矛盾扼杀在摇篮里,在每学期初的家长会我都会有一个给家长定位的环节。如何给家长定位呢?首先是感谢,感谢家长选择渝水四小,让我有缘教他们的掌上明珠,感谢家长一直以来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家长对我有所欠缺的包容。这样一来,做的好的家长因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会越来越好,而做的不好的家长,会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做,有点惭愧,以后可能就会好好的协助老师。我们一直提倡赏识教育,这对家长同样受用,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好家长是捧出来的。其次是亲近,与家长做朋友,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在家长的心里是十分想与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做朋友的,如果我们先表明立场,他们会觉得我们老师很亲切,容易相处,如果我们与家长都成朋友了,朋友之间是互相帮助,互相包容的,那以后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第三是表扬,把家长推到一个高素质的位置,遇到任何事不急不躁,先跟班主任讲,班主任一定尽全力帮忙解决。如果是一直跟班的班主任还可以举一些正面的例子,当着全班家长的面进行表扬。例如我去年就在班上大力地表扬了我们班的一个家长,事情是这样的,在课间玩耍的时候,有两个男孩子由于举动过激,其中一个孩子的踝骨被踩,裂开了,当时我就把情况跟两位家长讲了,踩人的家长当时就说;“梁老师,我现在没时间,先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无论多少钱全部我来出。”后来,这个家长不仅出了所有的医药费,还买了牛奶水果登门致歉。而被踩的孩子父母说孩子之间磕磕碰碰是难免的,表示很谅解。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大力地表扬了这种现象,以点来带动面,把家长们再次推入一个高素质的行列。这样的表扬很快就起到了好效果。就在第二个学期,我班出现了一个小孩在课间把刚长出的恒牙给磕掉了一半,家长到学校来了解了一下情况,也看了录像,由于隔摄像头太远,看不清是谁给压了一下,最后说算了,孩子也不是故意的。看来表扬的作用是超乎我们想像的。这两件事都让我很感动,如果处理不好,不仅是家长之间有矛盾,甚至会上升到家长与老师之间,与学校之间的矛盾。有了这三部曲的演奏,我们与家长之间就架起了友谊之桥,就基本能达到一种和谐。在当今社会,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不能只会教书,要增强与家长的沟通能力,提高和家长交往的质量,要修炼自己与这个社会和谐共存的各种能力。

二、乐观、自信、大胆地晒自身实力。

老师与家长之间发生矛盾,很可能因为家长对教师的实力有所怀疑。所以,我们老师应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所有家长刮目相看。我们可以晒晒老师个人的荣誉、各种比赛的奖状;晒晒班级的获奖情况;也可以晒晒别的老师对班级的正面评价„„特别是我们学校现在正处于课改阶段,更好展现我们的特长,什么教育理念,教育方向,教育策略„„家长听了,敬重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会觉得孩子在这样的班级而感到骄傲。我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每次的家长会也只是泛泛而谈,可我们班有个叫张若菲的孩子,他的爸爸每次开家长会都认认真真的做笔记,还说他不懂如何教育小孩,每次家长会都是一次很好的培训,我听了真是很惭愧。

信任让家长更加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信任也是我们更好工作的动力,源泉。

三、勇于承认错误,品格更上一层

有了信任,我们工作起来更有激情,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老师也只是普通人,也会犯错误的时候,当我们对孩子说了过重的话,或者是对孩子动手了,家长找到老师讨个说法,面对错误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是轻描淡写的遮掩,还是强调各种理由,还是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呢?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当面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让家长知道你把他当自己的孩子看待,太爱他,对他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太希望教好他而犯的过失,其次是以后一定会注意方式方法,把孩子教好。家长听了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敬重你的这份勇气,原谅你的失手,更放心把孩子交给你了。

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在我们与家长建立起了和谐的关系后,还碰到个别刁钻的家长怎么办呢?如果一味地挺近,只会让你感觉到强烈的失败。这就是我要说的第四点:

四、与刁蛮家长打交道,要以退为进。(我分三步走)

1、认真倾听,让家长宣泄

当遇到难缠的家长,首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和家长大声争吵,耐心地听家长讲完。

就在一年级开学不久,我在校门口把孩子们一个一个送到家长手里,突然,一位家长牵着女儿气汹汹地走到我面前,大声呵斥:“你们这是什么班呀,我女儿那么老实,天天被别人打哭,我女儿是从来不跟别人打架的,你这个老师怎么当的,我们把孩子送到你们学校,不是来受欺负的,你看,今天又被打哭了。我女儿的铅笔每天都会弄丢,伞也弄丢好几把,你到底是怎么管班的,会不会当老师。”这种气势,嗓门当时吸引了很多一年级和高年级来接孩子的家长。我只是认真的听着。

“听”是最好的“消炎药”,它可以把家长的愤怒和不满统统“兜”着,也同时把家长愤怒的原因搞清楚。

2、耐心解释,让家长反思

接下来我们老师就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了,我弯下腰亲切地对还在小声哭泣的孩子说“小琦,你今天为什么哭呀,是不是谁欺负你了?”孩子说:“我肩膀有点痛,不是别人欺负我。”我反过头不卑不亢的对这位家长说:“你看,是有人欺负她吗?事情都不搞清楚就下结论。”这位家长还是不依不饶:“就算今天不是被打,以前她经常回来说被别人打了。”我接着跟他谈了孩子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办,并告诉家长你不可能跟他一辈子,现在就要慢慢的让他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解决问题,这才是上策,而不是跑到老师面前来兴师问罪。这是家长的嚣张气焰就有盛到衰,我再跟他解释笔和伞的问题,家长就彻底无话可说了。如果说“听”是前提,是“消炎药“,那么仔细思考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才能把病根拔除,做到药到病除。

3、提出方案,培养孩子

每个孩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普通的一个,可对于家长来说,却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老师有责任让希望之帆飘扬起来。

接下来,我就针对孩子的特性,缺点,提出培养孩子的方案,并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的不足。这时,他就完全折服了,最后说:“梁老师,不好意思,今天心情不好,激动了一点。”原来他是一个修电梯的工人,今天受了业主的气,看见女儿在学校里哭着出来,情绪就控制不住了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要尽量的建造和谐关系。我们老师应该用耐心、爱心、学识、人品、奉献交织出人格魅力,让家长敬重和感激。

老师与家长打交道是一门学问,我们会碰上不一样的人,遇上不一样的事,没有一种方法会是万能的,但我们只要秉着一颗爱孩子的心,一切从孩子出发,并把我们这份责任,这份爱心传递给孩子,传递给家长,我相信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浅陋的认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比我领悟的更透,想的更远,做的更好,我今天献丑了,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第五篇: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方国芳

各位老师,下午好!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瞬间就是一年。犹记得去年的今天,也是平安夜前一天吧,我也是在这个会议室里,聆听张为群老师给我们的班主任自培,还记得当时张老师给我们每一个人还发了一个包装精美的平安果。我也在这里提前祝大家平安夜快乐!今天,将由我和大家一起探讨“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的主题班会课。

说实话,今天我坐在这里,我的心里是诚煌诚恐的,用校长的话说,我当这个班主任是有缺陷的,所以我得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现在,学校就是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与大家一起来学习。回忆在黄中当班主任的这几年以来,有好几件事,关于在与学生矛盾的处理方面,惊动了政教处,现在事后回忆,之所以会与学生起冲突,一个是学生确实调皮可恶,另一个也是因为自己的脾气太急躁,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呢,又对学生太较真。今年与黄遵理老师一起拼班,黄老师多次开导我:当班主任的,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调皮学生都是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作为班主任,看到学生不好的方面,要批语,要教育,但是批评完了以后,还要看到这个问题学生好的方面,对他的好的方面,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这样,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才不会弄僵。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处理真的是门技术,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但要向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们学习,还要向书本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或是一个班级的学生那么简单,无形中,我们也成了一些家庭所寄予的希望者,因为他们相信,有时候,教师可以决定学生的一切。

今天,我要强调的是,在与学生矛盾的处理中,班主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么,班主任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呢?

情绪是人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影响着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人的“七情六欲”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可以有益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健康的情绪能够加强人际合作、增强信心、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好班主任应该保持这种情绪,善于控制情绪,不论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也不要拿学生出气,刺伤孩子的自尊心。要用理智来驾驭自己的情感,努力培养自己的健康情绪。

随着阅读的教育书籍的增多,管理经验的增长,我越来越认识到,班主任遇到学生违反纪律,犯了错误时,不能太冲动,而是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的身份是一个教育者,克制比冲动更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从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当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要发火动怒时,该如何控制好自己情绪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任何一位教师在学生时代时都难免会犯一些类似的错误,对于一个犯错误的同学,不要以为在同学面前对他进行严厉的训斥,让他感到羞辱,就可以让他悔过自新。这种方式常常非但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只有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没看到这句格言前,只要学生违反了纪律,我就立即处理。看到这句格言后,我认为,尊重是相互的,只要你尊重学生,给他留足面子,学生也会尊重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只要我们能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就能成功地防止许多纪律问题的产生。

例如,一天,我正在上课,一个平时上课老耷拉个脑袋,作业也不大认真的男生小岑,突然站了起来,对我说,“老师,我要上厕所!” 清脆的声音在宁静的课堂里显得格外刺耳,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我的思路也被打断了。片刻之后,学生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我,等着看我怎样收场。那个“惹祸”的学生更是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可怜兮兮的看着我,这个时候,气急败坏地大发雷霆,恐怕有损我的形象,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还会耽误上课。我便微微一笑,扫视了一下全班,然后亲切地看着那个学生,呀,你这个孩子,真是讨厌,打断了老师的上课!不过,老师知道你很急了,快去快回,下不为例!”那个学生感激的看着我,冲出教室!学生们也开心的笑了!紧张的氛围就这样在轻松的笑声中化解了,接下来的课进行得异常顺利。下课后,那个学生主动来向我道歉,并十二分感激我保全了他的面子。试想,假如我在课堂上对着他暴跳如雷,那又会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而不是使他难堪。

二、有效地解决问题

有一天,我班上的弱智学生小方来向我告状:老师,最近总有人来打我的头!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是坐在第七排第一个的男生!我对着座位一看,原来是小钟!顿时火冒三丈,非常愤怒,第一反应就是想冲进教室把小钟给拉出来严厉的惩罚,让他也尝尝被欺负的滋味。

可我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愤怒。我知道小钟是班级里的恶作剧头头,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想到他居然会欺负弱小的同学。如果我以暴制暴的话,就会给小钟做不好的示范。我应该用爱来传递爱,用仁慈来教导仁慈。我的目的是要让小钟悔悟,而不是对他进行惩罚和责备。于是,趁着中年办公室没人的时候,我反小钟叫过来,与他聊了小方同学的家庭情况,得病原因,然后告诉他,小方最后很不快乐,因为班里总有人打他的头,问他有没有看到,小钟果然说,没有看到过。然后我说,你能不能帮小方一个忙,下次如果有看到同学摸小方的头,要阻止那位同学,帮助小方,因为我知道你在班级里很有威信,很有影响力,你一定十分乐于帮助小方。我们班级是一个大家庭,缺了哪位同学都不完整,你说是吗?我们应该让每一个同学感觉到班级的温暖。学生是可爱的,小钟果然答应了,并写了一张保证书,保证自己以后不摸小方的头。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避免了批评和指责,而是用一种要求合作的方式,照顾了学生的自尊,激发了他的责任心和正义感,既能使小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至于使他产生抵触的情绪。如果我当时没有克制住自己,而是直接对他进行惩罚,就不一定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了。果然,之后,小方再也没有向我告状了!

三、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人在冲动之下,就会丧失理智。“恼人”的事情一旦发生,很多老师就会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口不择言,拳脚相加。班主任情绪冲动,辱骂、体罚学生,轻则破坏自己形象,降低自身威信,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重则伤害学生身心,导致学生伤残,使自己受到上级部门的严厉处罚,甚至法律的无情制裁。在学校、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有的老师,情绪一上来,就唇刀舌剑,对学生劈头盖脸的狂轰滥炸。要知道,老师尖酸刻薄的语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大敌。老师刻薄的言语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阻碍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受到伤害以后,强烈的报复心理就会一天天地滋长起来。老师对于孩子的职责在于拯救而不在于伤害。

四、避免误解学生

冲动是魔鬼,我们必须克制自己的情绪。可是,遇到比较愤怒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克制住自己过激的情绪呢?下面几个方法可供大家借鉴。

1.回避

一个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如果你一直在他身边,你会越看他越生气,直至你忍不住而爆发。遇到这种时候,为了让自己冷静下来,你要避免和他呆在一起。如果是在教室,你可以让他去你的办公室。如果他已经被叫到你的办公室,你可以到别处去转转。先冷处理一下,给你发热的头脑降降温。

2.倾诉

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我们有的时候常常会犯主观臆断的错误。当你对某件事某个同学的行为感到愤怒的时候,你不妨先不要处理,而是找几个有经验的同事,向他们讲讲事情的经过,听听他们的意见。在你向别人讲述的时候,你的愤怒情绪会倾泻出来,同时在讲述的过程中,你也可以再次理清事情的是非曲直,别人给你的建议,也能帮助你更好的处理发生的事情。所以,何乐而不为?

3.转移注意力

当你愤怒的时候,你会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肝火大动,久久无法冷静。这个时候,你要不断的用言语暗示自己,告诉自己不要冲动,不要发火,默默的对自己说我现在正在气头上,如果我意气用事,或许会带来后悔莫及的结果。为了不让自己的情绪老是专注在这件令你气愤的事情上,你可以去操场散步,数数字,可以去打球,也可以听听音乐,最好是找一个幽默的小品看,慢慢的,你的情绪就会松弛下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班主任要有宽广的胸怀,也要有爱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为了自身的健康,学会克制、幽默、宽容等消气艺术是很有必要的。这就希望班主任遇到不顺心的事应有容错心理,宽容待之,只有自己心身健康,才能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培养出健康发展的学生。

谢谢大家!

下载浅析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保护之间的矛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民族团结与少数民族保护之间的矛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

    解决农村经济问题要有创新,尤其要有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因为即使能够按照原来的成功经验安排政策,也很可能仍然解决不了现在的农村经济问题。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

    浅谈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

    解决农村经济问题要有创新,尤其要有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因为即使能够按照原来的成功经验安排政策,也很可能仍然解决不了现在的农村经济问题。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

    如何解决顾问与美容师之间工作矛盾?

    如何解决顾问与美容师之间工作矛盾? 通常,美容院为了实现现金业绩和客源进店的稳定性,会分别给美容顾问下达硬性的销售指标、给美容师下达硬性的服务人头指标(也就是实耗指标)......

    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之我见

    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之我见 基本情况 作为中国西部贵州省重要的旅游城市,安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全市总人口2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3万人、占总人口的39%;在全......

    如何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

    如何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 前些天,在菜地劳动时,有两名战士为争一把铁锹发生了争执,还动了手脚。这件事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影响却很坏。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问题,大家......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后,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它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它能把被旧生产关系束缚的生......

    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相逢一笑泯恩仇,点点恩仇随风散 ——《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主题班会教案 高一(5)班王丹 一、时间:2011年12月19日 二:班会主题: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三、班会背景......

    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1、同学之间应团结互助,互谅互让,友好相处。 2、同学之间交往应语言文明,行为规范,不说伤害同学感情和尊严的话,不做伤害同学感情和尊严的事,不叫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