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典型案例 1美国运通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典型案例
美国运通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美国运通旅行社是美国最大的旅行社,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旅行社。该旅行社于1850年在美国的纽约州包法罗市建立,起初经营货物、贵重物品和现金的快递业务。1882年,美国运通公司推出自己的汇票,并且立即获得成功。
1891年,美国运通公司推出第一张旅行支票。美国运通公司以其良好的信誉为其所发行的旅行支票作担保,并且保证接受这种支票的人不会蒙受任何损失。假如支票被盗或是支票上的签名被人仿冒,美国运通公司保证承担损失。公司不靠发行旅行支票的手续费营利,而是靠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浮存进行投资。同年,美国运通公司建立欧洲部,并于1895年在巴黎建立了第一家分公司,随后又先后在伦敦、利物浦、南开普敦、汉堡、不来梅等城市建立了分公司。很快,美国运通公司的办事处和分公司遍布整个欧洲。
在旅游市场巨大发展潜力的诱惑下,美国运通公司于1915年设立了旅行部。1916年,旅行部组织了很大旅游团,其中包括分别前往远东地区和阿拉斯加的旅游客轮和前往尼亚加拉大瀑布和加拿大的包价旅游团。1922年,美国运通公司开始经营通过巴拿马运河的环球客轮旅游。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美国运通公司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国内旅游业务计划,公司创办著名的乘火车前往美国西部地区旅游的“旗帜旅行团”,项目包括交通、住宿、游览观光、和餐饮等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运通公司获得了巨大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行和金融集团。除了旅行部和旅行支票部之外,美国运通公司还设有银行部、投资部、和保险部。另外,美国运通公司发行的信用卡还是国际上使用的主要信用卡之一
通过案例说明旅行社业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 旅行社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旅行社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选择题(1.ABC
2.ABCD
3. ABCDEF)1.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在旅游发展史上是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有许多创举()A:他创建了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家旅行社
B:他整理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指南》 C:他组织了第一个包价环球旅行团 D:他发售了第一张旅行支票
2.在我国,旅行社的旅游业务主要包括()A: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 B:招徕和接待旅游者
C:向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
D:为旅游者安排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娱乐等活动 3.旅行社的行业特点包括()A:劳动密集性 B:智力密集性 C:季节性 :关联性 E:脆弱性 F:服务性
二、问答题
实训: 1. 分析中国旅行社行业产生、发展及成长的历史过程 2.分析旅行社行业的职能
第二篇:美国运通及信用卡
美国运通及信用卡.txt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我帅的不明显。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令堂可是令尊表姐?我是胖人,不是粗人。美国运通,创建于1850年,现已成为多元化的全球旅游、财务及网络服务公司,提供签帐卡及信用卡、旅行支票、旅游、财务策划、投资产品、保险及国际银行服务等。
美国运通-简单概述
中信美国运通信用卡美国运通公司总部设于纽约市。主要通过其三大分支机构营运:美国运通旅游有关服务,美国运通财务顾问及美国运通银行。美国运通旅游有关服务(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是世界最大的旅行社之一,在全球设有1,700多个旅游办事处。美国运通旅游有关服务向个人客户提供签帐卡,信用卡以及旅行支票,同时也向公司客户提供公司卡和开销管理工具,帮助这些公司在管理公干旅行、酬酢以及采购方面的开支,公司同时还向世界各地的个人和公司提供旅游及相关咨询服务。美国运通财务顾问(American Express Financial Advisors),以财务计划和咨询为业务核心,与零售客户建立紧密的关系和长期财务战略。为了满足其零售客户的需求,美国运通财务顾问亦同时开发和提供财务产品和服务,包括保险、养老金和多种投资产品。美国运通银行(American Express Bank),在以美国为基地的银行中,美国运通银行拥有其中一个最大的国际分支机构网络,通过40个国家的77家办事处,提供私人银行服务、个人理财服务、同业银行以及外汇交易。
美国运通公司纽约证
券交易所代表道琼斯工业指数的三十家公司之一,是世界最大的独立发卡机构并拥有最大的自成系统的特约商户网络。美国运通公司是美国的百年老店,但银行也并非他的本行。1850年运通以快递业务从纽约州布法罗市起家,1891年发明并发行了运通旅行支票——关于运通的支票,我以前曾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二战以后已经运通是世界知名的公司。它当时最赚钱的业务就是通行于全世界的旅行支票。其实,运通考虑是否进入银行卡业务已经有好几年了。令它犹豫再三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怕影响公司良好的声誉,二是怕银卡业务会蚕食自己的盈利主业——旅行支票业务。到了1957年12月,它才终于决定推出自己的银卡,可以说是被形势所迫。1958年10月1日推出了American Express Card——运通卡。运通公司享誉全球,特别是它的旅行支票被公认为与美元一样可用,所以运通要发行银卡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得到了广泛响应,尤其是经常旅行的生意人,更是积极申请。
本来,运通预测在5年内达到20万卡户,结果在开业前两个月就突破了这个指标。在此之前,DinersClub和其它银行卡在大型、知名的连锁系统中开拓市场时,几无斩获。可对于运通银行卡来说,情况是倒过来的:由于它在旅行服务业的主导地位,许多商户生怕搭不上这一班扩展业务的快车。在运通卡开业时,签约入网的商户便超过了17000多个;特别是美国旅馆联盟的15万卡户和4500个成员旅馆的加入,标志着它的银行卡终于被美国主流商界所接受。运通的战略从一开始就是树立一个为上流社会有钱人提供方便的银卡形象。它的年费一开始就定在6美元,比当时DinersClub的5美元高1美元,这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档次更高一层。这一战略后来被证明非常成功。在以后的近30年内,运通卡一直保持了自己的“精英”形象,高人一头,得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避开了银卡业中其它发卡公司的直接竞争。但在最初,这一战略背后的重要动机是为了减少对本公司主导产品——已经得到大众广泛应用的旅行支票业务——的蚕食。
美国运通-百年起落
美国运通信用卡2004年10月4日,将是载入全球银卡业发展史册的一个日子。这一天,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布:拒绝受理Visa及MasterCard对美国司法部的指控垄断而提出的上诉,决定维持地区法院的原判。最高法院的拒绝,结束了历时六年众所瞩目的诉讼案,也宣告了主导银卡市场近30年的银卡联盟双联制的寿终正寝。
从快递起家
在进入付款卡行业之前的100多年,运通最初起家是由三家快递邮件公司合并而成的。它的邮件与货物快递运输服务,因快速与可靠而获得信誉。特别是美国内战期间,运通以可靠方便地传送快递包裹和信件而大为出名。美国内战之后,铁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地区市场的全国化,跨区域的全国性货币流动变得更为重要了。但是,现金很容易被盗。在美国没有全国性银行的情况下,资金的传运只能依赖于邮寄系统。
美国的邮局应需发明了一种简单的支票—汇票。邮寄汇票很快就成为一个普遍受欢迎的资金传运方式。美国运通也立即引入了富有竞争性的汇票产品。但很明显,汇票缺乏现金的灵活性,还同样面临被盗与伪造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891年美国运通的一个雇员发明了旅行支票,两次性的签名对证,减少了由偷盗带来的损失。旅行支票很快就成为公司的重要产品之一。运通花了很大力气说服美国国内和欧洲的银行及商家接收它的支票,保证不收取商家的任何费用,并为防止伪冒对商家进行担保。
内战结束后,随着美国大众到国外旅行的人数日益增加,运通在欧洲的网络发展非常迅速。1955年,运通为客户提供了约125亿美元的旅行支票,占据了全世界旅行支票行业市场份额的75%。到了1977年,运通发放了全世界所有旅行支票的50%。直到今天,运通的旅行支票依然可以开出任何数额的金额以替代现金,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使用。
1950年,在运通步入100年之际,大莱俱乐部(Diners Club)成立了。开始,大莱俱乐部引入了以餐馆客户为目标对象的大莱付账卡(Diners Card—世界上首次推出的付款卡)。付账卡不提供循环信贷,持卡人必须每月偿还全额欠款;没有预先设定的固定的信贷限额。
很快,大莱俱乐部把它的付账卡生意扩大到其它旅游娱乐方面,如旅店、餐馆和鲜花业。1960年前后,大莱卡持卡人数已达125万人。美国运通曾有几次考虑收购大莱卡,都由于种种原因而放弃。运通也考虑过从头建立自己的卡,但因担心当时的主要收入来源——旅行支票受影响而犹豫了好几年。
到了1958年10月,运通听说大莱正在酝酿发展旅行支票,终于坐不住了,决定自己进入付账卡行业。运通为它的付账卡设计出具有特征色调的形象。由于运通具有旅行支票业务的商家网络与客户群基础,运通卡刚开始运行,就有了17500个商家和25万持卡人。
运通卡的市场目标是收入较高的阶层,特别是经常旅行的商务人员或其他人。但运通的商家折扣收费略低于大莱卡。为了与大莱卡区分,显示运通卡是更“时髦和高级的”卡,运通有意从开始就为运通卡定下了瞄准高端客户的基调——其年费为6美元,比大莱卡的5美元高20%。
运通卡一开始也是用硬纸卡片制作。第二年,运通推出第一张塑料制作的卡。塑料卡上的卡
号、持卡人姓名等主要信息,都制成凸纹,可以在刷卡机上把这些信息通过复印纸印到收卡单上。这一创新,不仅明显降低了伪冒风险,而且收款员也不必再用手抄写信用卡信息,大大简化了刷卡程序。
最初,由于没有发卡和运作经验,一些客户到期不付款,运通没有盈利。到1961年,运通几乎想将运通卡生意卖给大莱俱乐部,或与其合并,但考虑可能通不过美国司法部的检验而停了下来。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运通雇到了后来被称为“付款卡之父”的乔治·瓦特来管理运通卡的运作。瓦特将年费增加到10美元,并对不按期付款的客户施加压力,严格管理。局势很快向好的方向发展。1962年底,接收运通卡的商家增加到82000个,持卡人也翻了近4倍,达到90万人。运通的付账卡首次盈利。
到1969年,运通卡持卡人发展到300万,近70亿美元的交易量使运通的付账卡业务获利5000万美元(注:这里和下面的美元额都折算成1998年价值)。运通卡在这一年采用新设计,把卡的主调变成美元一样的绿色,从此,也被称为绿卡。
绿卡的业务成为了运通最夺目的单一产品。到了1977年,运通已具有一定规模——在美国有了630万的持卡人,200亿美元的交易量。绿卡的持卡人为大莱卡的5倍以上,并多为经济方面的精英。近50%的年收入在55000美元以上的美国家庭,都持有运通的绿卡。绿卡广泛地被与旅游业有关的商家接收,如高档餐馆和高级商店,绿卡成为在旅游娱乐消费方面占统治地位的优越的付账卡。
有趣的是,运通的“出门不能没有它”和“你知道我吗?”的经典电视广告,强调了绿卡在世界范围内被热捧以及绿卡持卡人的优越性——他们总在某一方面很出名。持有运通的绿卡,几乎成为了一种优越身份的象征。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的早期,可称作是绿卡的黄金时代。1980年代初,运通的商家折扣几乎比Visa及MasterCard的高出50%。持卡人的年费,也升到了标准绿卡60美元,金卡85美元的水平。
走到折翻点
由于运通相信消费者及商家会愿意继续为“优越的”运通卡多付额外费用,1980年代中期,运通又推出“运通会员有优越性”的广告,以强调运通卡的优越性质。但在“价值”观念引入消费者的时代,当发现卡开始推出消费百分比现金回扣奖励办法的时候,运通的广告带给客户更多的是迷茫。
因此,到了1980年代末,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得运通那曾30年持续有效的战略逐渐失灵了。这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90%的运通卡持卡人同时也持有银行发的Visa或MasterCard的普适信用卡。渐渐地,接收信用卡的商家已多于接收运通的付账卡,因为运通卡的持卡人可以不用付账卡,而且信用卡似乎还更好用。另外,信用卡的即时信贷和循环信贷也是付账卡所不具有的。再有,普适银行卡的两大协会,由于要促使银行多发它们的卡,给了银行更多的利益,也在商户中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因此,在两个价格方面运通面临着与Visa或MasterCard的严峻竞争——
持卡人的年费和商家折扣。当然与此同时,运通的付账卡也还有一些优势:比如持卡人花费上限灵活;另外由于运通的闭环交易中心系统,它可以有很多的数据,发展出更多的企业卡。
运通面临的挑战是信用卡与付账卡的企业经济的冲突。信用卡可以实现付账卡所有的功能,而且还多。然而,运通似乎没有意识到客户在日益经济增长过程中对价值的追求。结果是,1980~1990年代,信用卡的高速发展限制了付账卡的发展,运通付账卡的持卡人失去了用付账卡的动力;商家也不愿意付额外的费用继续保持运通卡。
1990年代早期,运通面临着严峻的问题。1993年,哈维·科拉贝(Harvey Colub)成为运通新的执行总裁,他一上任,就在商业运作模式上了展开了几个大的变革。
首先,推出了基于运通最优标志下的各种系列产品,以同银行卡日益普及的认同卡竞争。比如他们推出一项奖励方法:当卡户加入了会员奖励计划后,用运通卡付款的每一美元可以赢得一个奖励点,而奖励点可以用来换取与运通公司有合同的航空公司的常飞里数、旅馆的常客优惠计划、租车优惠或购物回扣等等。
其次,运通的广告也从强调卡的精英性质转移到运通系统比其它系统相对优越的方面。
第三,降低商家折扣,加大投资,以扩大商家对卡的接收点。
第四,努力与属于银卡协会的银行建立联盟,以增大卡的发行。
1990年代中期,作为一项联合战略,运通准备通过属于Visa或MasterCard的成员银行发展它的付账卡和其它的卡。但是1998年下半年,由于Visa和MasterCard协会在美国采用了禁止它们的成员银行发放运通和发现卡等其它“注定成为竞争的系统”的卡,运通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Visa和MasterCard协会因为忌讳欧盟的反垄断行为,没有在欧洲采用这个法则。于是运通在美国之外的30多个国家的40多个银行形成了联盟,发放运通卡。
美国运通-运通模式所谓运通模式,可以从两个不同层次上去理解:一个是运通卡的产品和交换网络运行模式。另一个是运通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而这两个层次相互之间又是密切相关的。
运通模式过去半个世纪,运通卡产品和交换运行模式的起落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1950年代,发展信用卡的不仅只有大莱和运通两家,而且还有许多银行。但除了美洲银行卡后来演变为VISA的前身之外,其它的银行信用卡都失败了。例如大通银行也是1950年代开始推出信用卡的,但到了1962年就因不堪亏损重负而卖掉了信用卡业务。关键原因是,当时的美国银行法禁止跨州银行业务。由此,这些银行卡无法用于最需要信用卡、也是最早接受信用卡的行业——旅游业,使其在银行法允许的区域范围内,很难达到经营信用卡所必要的规模效益。
大莱和运通当时发行的都是签账卡,其实也要提供短期信贷,以在持卡人每月付账之前支付商户。但因算作是“支付业务”而非信贷业务,因此不受银行法的地域约束。所以,大莱和
运通从一开始就是面向全国市场发展的业务,并积极拓展国际业务,能很快达到规模经营。
1966年,两大银卡联盟的成立突破了银行法的地域限制,使银卡业的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那时起,所有的银行都可以加入银卡联盟。因此,VISA和MasterCard集所有银行的实力与大莱和运通卡竞争,其后来居上并进而称霸银卡市场的大趋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两大银卡联盟从一开始就受到反垄断法诉讼的挑战,但它们初起时力量都不大,没有市场影响力,而且没有它们,银行无法突破银行法的地域限制,所以它们多次胜诉。
这一次两大银卡联盟败诉,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们已经太强了,有明显的市场影响力。而且美国银行法对跨州经营银行业务的禁令已经取消,银卡联盟已经失去了作为唯一的补偿体制缺陷的机制功能。
运通从1986年就推出了循环信用卡。但到目前为止,它的旗舰产品仍然是签账卡。随着运通交换网络向其它发卡公司开放,运通卡的产品结构组成和网络运行模式都有可能发生根本改变。因此,运通卡近半个世纪树立起来的运通模式到底还能维持多久,还是一个问题。
1.运通卡模式对中国信用卡市场目前发展的启发意义。
首先,中国的商业银行当前正在大力推动信用卡市场的发展,而且大家的注意力大多放在循环信用卡上。然而,目前银行力图开发的还是收入高、信用好的超优质客户群体。这些客户几乎并不需要信用卡提供的信用。事实上,不少卡户还习惯性地在账户里存入大量现款,把信用卡当成代币卡来用。即使禁止他们预存款,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也会当月付清欠款。对于这一消费者群体中的相当多数来说,也许大莱卡和运通卡的签账卡是目前更合适他们需求的产品。
第二,运通交换网络今后是独家经营系统运行和商户支付,但与其它发卡商共享网络的交换功能,这和中国银联目前的运行模式相近。中国银联模式近来遭到许多批评挑战。今后可以和运通互相借鉴了。
第三,运通与中国工商银行今年宣布的战略合作令人十分瞩目。如果中国建立第二个银卡交换网络,具有最大服务网络系统的工商行是最具条件的。工商行可以从运通网络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经验。
运通公司作为整体而言,是美国企业史上的一个典型范例。美国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大公司有很多,像运通在其中占有一个十分独特的位置。可口可乐也成立于19世纪,但它今天的主要产品和公司成立时没什么本质区别。花旗银行成立快200年了,但它一直主要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向运通这样从包裹传递起家,历经汇票、旅行支票业务、旅游服务公司、信用卡、综合性金融服务公司等等多次脱胎换骨式的改造,仍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大企业,还真是不容易找出第二家。
2.运通公司能够经久不衰,不断推陈出新的要素是什么
第一,运通始终强调优质服务。不管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运通服务的可靠和效率是著名的。当然,运通为了使客户满意,有时超出了经济规律允许的范围,也产生了问题。
例如运通卡早期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愿意及时催收和惩罚拖欠卡户。虽然签账卡规定的是当月还款,但当时运通往往等到拖欠三个月之后才催收。这些问题到乔治·瓦特主管运通卡业务之后才逐级得到了解决。
第二,运通特别注意形象塑造。有了优质服务,还得让大家知道才行。自从1880年代尝到了广告对促进汇票销售的巨大好处之后,运通一直不遗余力地投入广告和其它宣传。运通的“出门不能没有它” 的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史上的经典。
第三,是创新和挑战现实的勇气。运通一个半世纪以来的许许多多发明创新,给它提供了不断的活力。运通成立早期,就挑战美国邮政局,推出廉价邮费。运通的竞争是后来美国邮政局实行联邦统一邮费的重要原因之一。旅行支票的发明,则使运通在众多传递公司中最终脱颖而出,奠定了后来发展壮大的根基。而运通对两大银卡联盟多次推出法律挑战,终于导致联邦司法部出面胜诉银卡联盟的结果,开创了运通在21世纪发展的广阔天地。当然,运通并不是每次都是主动的。它推出的运通卡就是犹豫多年,最后被迫采取行动的。但是它毕竟改弦更张了。而且一旦作出决定,它就全力以赴,没有半途而废。世界上有多少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公司,因为不能应对时势变化,割舍过去,或虽然说要改变但作起来拖泥带水,最后被历史抛弃了
第三篇: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范文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总第32期 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杨巍朱正元
提要投资银行是美国金融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金融机构。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出现美国第一家投资 银行至今,这种金融机构在美国历经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其一直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甚至曾经被喻为“证券市场的心脏”、“华尔街的法条”。然而,进入90年代,美国投资银行在不断扩展的同时也
面临着来自各方面日益加剧的竞争与挑战。本文拟对这些情况进行探讨。关健词金融投资银行发展历程
作者杨巍、朱正元均系武汉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
一、美国投资银行的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美国投资银行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两种看法。狭义看法把投资银行视作一个理
论名称,通常是名为xx公司,如美林公司(MerrillLyn。h吕一Co.)。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投资银行是
指专门在证券初级市场上从事证券发行代理业务(主要是证券承销业务)的金融机构,其实质是长期资
本市场上的金融中介。他们将投资银行定义为“政府、商业证券发行者与投资公众之间的中介人’,①“在
私人资本市场上开展经营活动,并帮助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相互敲定或相互落实的机构”
或“为客户筹集资金以资助新投资的项目的机构’,②;“证券推销商’,等等。狭义看法在西方颇有代表性,投资银行被简单看成了证券承销商(Se。盯itiesUnderwiter)的同义词。而持广义看法的学者则主要是从
那些被公认为投资银行的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具体业务出发对之作出质的规定性的概括。在他们看来,投
资银行是“以承销业务为中心,并从事法人金融业务的大型证券业者’,④;“主要从事证券发行与二级市
场交易的非储蓄金融机构„„帮助公司、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外国机构获得资金;帮助投资者在证券
市场上买卖证券„„还从事着保险、信用评估、资产管理和抵押贷款等项业务”⑤。美国金融学者罗伯特 ·
库恩(Robertkuhn)在他主编的《投资银行百科全书》中曾对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进行宽狭不同的四
种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投资银行下了四个定义。他所界定的投资银行业务,最宽泛者“包括国际海上保
险、不动产投资等在内的几乎全部金融业务;最狭义者“仅从事初级市场的资本保值和增值、二级市场的
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⑥。本文对美国投资银行的概念持广义的看法。结合当今美国投资银行的具体经
营特点,我们认为美国投资银行就是:在美国金融体系中,从事与证券有关的各种业务,提供较广泛的金
融服务,并不断进行金融市场开发或创新的金融机构。
二、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美国投资银行起步于19世纪初,在南北战争期间迅速成长起来。从19世纪70年代至1919一1933年大危机,它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曾经盛极一时。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影响深远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推行银行业与证券业分离的金融体制,高筑“防火墙”(Firewalls),使投资银行的发展受到诸多制约,美国投资银行遂还原成为.‘纯粹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但进入本世纪80年代,美国投资银行重新在国内外急剧扩张,实力与规模大为增强,目前仍不失为美国金融市场的主角之一。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从19世纪20、3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中涌现出一大批
规模空前的新兴铁路公司、保险公司和公用事业公司。美国的证券市场因而迅速地扩容起来。这有力地
推动了美国投资银行在这一时期的产生和加速成长。在美国金融史上,第一家投资银行是成立于1826 年的普莱姆一伍德一金公司⑦。该公司首先从证券零售经纪业务中脱离出来,成为最早开展证券批发业
务的机构,亦即投资银行。南北战争期间,南北双方的各级政府发行了巨额政府债券以筹措战争经费。这给年轻的美国投资银
行带来了可观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机会,从而为后者的起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19世纪60年代,美
国最大的投资银行家杰伊·库克就是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而暴发起来的。他原是一名银行家,在南北战争 的第一年才进入投资银行业。1861年,他作为一个辛迪加牵头人成功地为宾夕法尼亚州包销了300万
美元的债券。在随后的数年,他又屡次牵头组建承销辛迪加,集结起一支2500人的销售队伍,运用报纸
广告等一切可以运用的推销手段,总共承销了3.6亿多美元的政府债券和大量的军费国债⑧。2.膨胀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1933年)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19世纪70 年代以后,美国工业迅猛地发展,只用30多年就完成了工业化过程。与此同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在美
国的发展达到顶峰,生产与资本集中在此基础上加速进行,以股份公司为主要形式的近代企业制度得到
普遍的推广。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投资银行迅速膨胀起来,并演变为美国金融资本的一翼。从19世纪70年代到1929一1933年大危机的这段时期是美国投资银行发展的鼎盛时代。当时的一
批投资银行首先在铁路公司股票的承销与投机活动中大获其利,有的甚至乘机谋取了不少重要铁路公 司的实际控制权。此后,它们又将业务和影响拓展到新兴的产业部门,业务内容从证券承销、经纪到信托
投资、企业创立与改组、企业兼并、培植新兴企业,乃至大额存放款、汇兑、外汇等几乎无所不包。美国国
会在1913年发表的《货币托拉斯调查报告》中就指出,摩根财团以摩根公司为核心,控制着美国钢铁公
司、通用电气公司等53家大公司,总资产达127亿美元,包括金融机构13家(资产30.4亿美元)、工矿
业公司14家(资产24.6亿美元)、铁路公司19家(资产57.6亿美元)、公用事业公司7家(资产14.4亿
美元)⑨。投资银行家摩根被时人喻为“单人联邦储备银行(one一manFRB)”,并被公认比当时的美国
总统更有影响力,而美国投资银行则被公认比美国政府更有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其他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人寿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也通过设立证券子
公司或投资银行部的方式承办投资银行业务。当然,投资银行也大量涉足这些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从
而使彼此之间的业务界限非常模糊。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29~1933年大危机。
3.调整阶段(1933年至本世纪70年代)1929一1933年大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金融
业体系受害尤重。1933年,作为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的一个重要步骤,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一斯 蒂格尔法案》,将美国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界限明确地区分开来,规定商业银行仅限于从事政府证券
业务以及公司证券经纪、结算业务,除此以外不得从事其他证券业务,亦不得与投资银行联营或设立投
资银行子公司;投资银行也不准承办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如存贷款、支票等业务。其后,美国国会又先后
通过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1935年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1938年马罗尼法》、《1939年信托合同 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40年投资顾问法》、《1964年(证券法>修正案》、《1970年证券投资保护
法》等重要金融立法,并依法成立了有关的联邦证券管理机构如证券与交易委员会、全国证券交易商协
会、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等,从而在原来就存在的各州《蓝天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投资银行的政
府管制。受其影响,投资银行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有所削弱,发展势头受挫并进入调整阶段。
然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首先,规模愈来愈大的美国企业
纷纷大搞负债经营,外源性筹资比重显著上升,筹资方式与筹资工具日趋多样化;其次,市场利率的攀升
促使了大量公众存款从商业银行“脱媒”,并转入证券市场投资来生息获利;再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 提高,个人对金融资产的投资需求增强了,并成为证券市场上的重要投资主体;最后,为实行扩张性财政 政策,弥补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联邦、州及地方各级政府发行的公债规模逐年扩大,等等。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给投资银行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与收益,美国投资银行亦不失时机地调整了经营战略与管理制
度,加紧推行金融创新,一些重要的创新金融工具如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现金管理帐户等均是由投资银
·41·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当前面临的挑战
行在70年代推出的。结果一度不振的美国投资银行重新扩张起来。
4.重新扩展阶段(80年代至今)进入80年代,美国投资银行重新急剧扩展,其发展进入一个新阶
段,并呈现如下特点:(1)规模急剧扩大。1980年美国投资银行资产总额为640亿美元,仅相当于该年全美金融机构资产
总额的2%,而1988年其资产总额则增至4760亿美元,并占全美金融机构总资产的8%。⑩从个别资产
规模来看,1994年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是所罗门兄弟公司,它的资产额达172.73亿美元,在
1995年美国《幸福》杂志500家最大公司资产额排名中位居第8名,与商业银行相比,仅次于花旗银行
(第2名)、美洲银行(第4名)。从个别总收入来看,1994年美国总收入最多的投资银行是美林公司,它
以总收入182.3亿美元,名列1995年《幸福》杂志500家最大公司收入排行榜中的第40位,与商业银行
相比,仅次于花旗银行(第17位),而高于美洲银行(第46位)@。
(2)经营国际化。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里出现了资产证券化、金融自由化和证券市场国际化
(全球化)等新特征。美国投资银行趁机在海外广设分支机构,突破国界与国内金融制度的限制,实行经
营国际化。当前,海外经营在美国投资银行的整体经营格局中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以所罗门兄弟公
司为例,1992年该公司的海外资产占其总资产的29.2%,而海外净利润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重更高⑩。
美国投资银行还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拓展业务,并在国际同业竞争中拥有明显的优势。1991年,欧洲债
券市场上最大的20家牵头承销商中有6家系美国投资银行,所占市场份额最多;国际股票初级市场上
名列前6位的牵头承销商都是美国投资银行,市场份额高达70%⑩。目前,美国投资银行的优势地位仍
然存在。仅在跨国企业购并顾问(Cross一borderM乙AAdviser)业务方面,以所经办的购并成交额计,1995年前9个月间排名世界前10位的投资银行之中美国独占了6家,其中第一波士顿公司以其经办 的总成交金额268亿美元、业务笔数33笔而居于首位@。
(3)业务多样化。如前所述,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在历史上一度十分广泛,但在1933年后受到有关 的国内金融法规的诸多限制。为摆脱这些限制,不少美国投资银行选择采取国际化经营战略,大力开展
金融创新,使其业务呈现多样化特征。80年代,这一特征愈益强化。现在,一般美国投资银行不但经营传
统的证券承销与经纪业务,而且拓展了证券投资、公司理财、资产管理、兼并顾问、项目融资、抵押贷款、风险投资、保险等业务。其业务结构也有很大的变化。据统计,1973年美国投资银行的佣金收入占总收
入的比重为56%,1986年则降至21%。传统上,投资银行对公司股票的投资非常少,至多只保有少量的
股票存货而占用很少的资金。可是,目前它们投资、持有的公司股票规模仅次于养老基金,而超过人寿保
险公司等其他机构投资者⑩。以美林公司1990年的业务收入情况为例,这一年该公司的传统投资银行
业务收入包括证券承销佣金、证券及其他经纪手续费等在内共约占其总收入的20%,而证券与货币市
场投资所赚取的收入则占总收入的59%左右;同时,其他的多样化业务如保险、资产管理与托管等在其
收入结构中也达到相当的比重。
(4)专业化水平较高。美国投资银行在互相竞争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各自的比较优势,业务专业化
水平较高。例如,所罗门兄弟公司长期以来就以专长于商业票据发行、公司证券私募及政府债券交易等
而著称;而摩根一斯坦利公司从70年起就崛起为尤其擅长巨额证券承销(包括独家承销)以及公司购并
顾问等业务的主要投资银行。不过,近年来随着业务多样化的发展,加上竞争的加剧,各投资银行提供的
业务种类比较趋同,各项业务的专业化水平差异不再如过去那样突出。
(5)高度集中。高度集中是美国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投资银行业亦不例外。1986年,所罗门兄
弟、第一波士顿、摩根斯坦利、美林、戈德曼一萨克斯、伦巴特、莱曼兄弟、皮波迪等8家最大投资银行拥
有美国投资银行总资产的71%以上⑩。由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最大的几家投资银行在力量对比 上常有变动,但个别投资银行的实力消长并不能改变美国投资银行业高度集中的特征。目前,美林、摩根
—斯坦利、所罗门兄弟等主要投资银行仍几乎垄断着全美国的证券业务。
三、当前美国投资银行面临的竞争与挑战 八十年代,美国投资银行东山再起,发展引入注目。至今,它凭藉卓著的声誉、灵敏的信息、丰富的专
业经验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在美国证券市场上仍居于核心地位。然而,近十几年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42·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当前面临的挑战
美国投资银行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竞争与挑战。这主要包括: 1.来自美国商业银行的竞争。美国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互相都是对方的主要
竟争对手。在80年代商业银行不断要求取消对其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限制,并取得较大的进展。到80 年代中后期,除公司股票和债券承销业务以外,商业银行已能合法地从事其他大部分投资银行业务。
1991年初,美国政府提出《银行改革方案》,建议允许商业银行成为可以提供投资银行等各种业务服务 的金融超级市场。翌年,联储又授权30家银行持股公司建立证券子公司,承销公司债券、可转让银行存
单、抵押证券等,其中有3家还被准许承销公司股票。据有关资料,截止1995年上半年,美国最大的商业
银行—花旗银行持股集团的投资银行业务已占其业务总量的30%左右⑩。可以预计,一旦投资银行
业务对商业银行全面开放,后者以其庞大的经营规模、广泛的客户网络、关于客户及市场的充分信息、先
进的技术手段和全方位的服务,必将对投资银行带来极大的挑战。
2.来自公司内投资银行的竞争。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许多一流的非金融公司被金融业的较
高利润率和资产增殖速度所吸引,又出于经营多样化、减少筹资成本以及促进主业产品的销售和收益增 长等目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向金融业包括投资银行业渗透。它们利用已有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条
件组建公司内投资银行,甚至购并现存的投资银行来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从而由投资银行的顾客变成竞
争者,不仅不再利用原来投资银行的服务,而且还相互争夺客户。如全美最大的百货零售商西尔斯公司
就兼并了曾是美国主要投资银行的迪恩一维特公司而直接介入投资银行业的竞争。
3.来自新交易技术的挑战。如今,美国的证券投资者已越来越多地通过美国通用的POSIT;CAPI-TALINKSECURITES;INSINET;THECROSSNETWORK等高技术信息系统直接进行证券交易,这当然会使美国投资银行的经纪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
4.来自自身的挑战。随着美国投资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成本开支也越来越高,而激烈的竞争又造
成边际收入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银行若不能采取适当而有效的经营管理对策,降低成本,吸引
住高级专业人才,则其发展必定受到制约。1994年,所罗门兄弟公司由于施行一项有争议的工薪计划而
导致一些高级人才流失,并引起管理层内部分裂与改组,结果该公司当年税前亏损达831亿美元⑩。投 资银行自身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对其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美国投资银行能否保住其现有的市
场地位和发展势头,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把握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有利时机,继续有效地引进金融创新,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并在竞争中取胜。【注释】
①DOugall,H.乙Corrigan,F.Investments(llthEd;t旧n).Prentiee一Hall,Ine.,一954.②Kaufman,G.TheU.5.FinaeialSystem(3rdEdition).Prentiee一Hall,In。.,1986.③⑨参见贝多广等著:《证券市场与金融机构》,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年版。④〔日〕井手正介、高桥由人著:《美国投资银行》,蔡辰男译,台湾国泰信托投资公司发行,1978年版。
⑤朱宝宪、赵家和编著:《当代金融市场》,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⑥参见〔俄〕阿·康斯坦诺娃:《美国投资银行与初级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载于《世界经济译丛》1994年10月。
⑦〔美〕罗伯特·索贝杀著:《华尔街内幕》,周友皋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版。⑧Myers,M.AFinaneialHistoryofTheUnitedStates.ColumbiaUn,versityPress,1970.⑩⑩⑩何良桥:《美国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载于《世界经济》1994年5月。@参见〔美j((幸福》,1995年5月31日。⑩参见〔英〕《银行家》,1995年n月。⑩⑩参见王继祖著:《美国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⑩⑩参见〔英〕《银行家》1995年6月。责任编辑邱玲
从国外大型投行的国际化实践来看,国际化程度和成效取决于三方面:第一、制度环境。经常项目开放— 资本项目放开—证券市场国际化;第二、产业环境。国民经济—证券市场地位—发达的国内投行产业;第三、产业竞争力。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拆除—投行效率提升— 比较优势。
美国投行国际化成效较为充分体现了以上投行国际化的发展逻辑。美国是战后少数资本项目没有加以管制的国家,这使得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要快于其他经济体。到世纪年代末,美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融资中心并保持至今。美国在年后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过程中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对英国的超越,工业化对金融依存度不断提升令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地位益显重要,美国投行业很快在这年的股市繁荣期成长起来,并在世纪初也成功实现赶超欧洲同行。海外投行国际化经验与教训
国内市场地位和资本实力是投行国际化的先决条件
英国与日本投行的国际化几乎同时起步,两国主要投行同样借助本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契 机参与国际竞争,但结局迥异: 短短年间,英国商人银行不仅未在国际市场取得一席之 地,反而在本土市场亦遭受了全军覆灭的厄运(见表。
一个深刻的教训是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券商不能同时经营承销业务、经纪业务和做市商(交易)业务。因此,英国券商普遍市场份额有限、业务空间狭小、资本实力弱,这些因素导致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低下。
日本券商与英国同行相比,先天缺乏英美文化同源优势,后天缺乏跨国经验。世纪 年代,国际业务取得长足进展,一方面,与日本政府在证券市场开放的态度较英国谨慎 有关,逐步放宽外国证券经营机构在本国持股比例限制,为日本券商适应国际化竞争争取了时间; 另一方面,日本四大券商(野村、大和、山
一、日兴)当时巳垄断了国内证券市场,仅野村证券一家在国内市场份额巳超过世纪年代初,野村资本金超过了美国五 大投行的总和,其国内业务迄今仍保持领先优势(见图。强健的业务基础和资本实力是 日本券商有能力走出国内的关键。
二)自建海外分支是独立投行的主流模式
国际大型投行在海外扩张时,独立型投行和混业型投行的组织结构模式选择是相异的,前者以自主发展模式为主,而后者通常习惯采用并购方式。
独立投行的国际化路径一般是先期通过建立海外联络点(非法律意义上的独立经营机 构)加强与当地证券经营机构的代理合作关系; 在国际业务规模发展起来后,则考虑设立独资子(分)公司构建自己的业务运营平台,只有在东道国对外国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有明确法律限制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合资公司的形式—危机前美国五大独立投行中除美林证券外其余四家均采用了自主发展模式为主的发展模式。独立投行发展国际业务倾向于自主模式的原因有几个:
并购对资本金的消耗较大,后期整合成本较高,容易对独立投行脆弱的现金流构成压力。总部对子(分)公司的资源统筹、人员调派、业务协同方面具有高度控制权,能够确保国际战略贯彻的有效性。投行产业的特点是技术创新速度快,业务模式多变,这就使得自建模式相比并购模式顺应新的竞争环境下更具有调整灵活、退出成本低的优点。独立投行最初都从合伙制企业发展而来,在不断接纳理念相同的合伙人基础上才形成了各家投行特质性的管理文化,而跨国并购则很难保证企业文化的相承性和相容性。三三)国际分工定位是决定国际化战略成败的关键
投行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自身在国际市场的清晰定位: 如果企业国 际化的愿景仅着眼于收人规模增长而非国际业务质量的话,就很容易为业务发展的难易所左右,被挤到国际分工的低端环节; 从中长期的角度上来说,战略实施的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高盛伦敦公司在年前后每年亏损超过亿美元,巨额的亏损由所有合伙人分担,但公司国际化的愿景并没有因此而动摇:“ 我们的挑战是在伦敦及整个欧洲复制高盛,使我们看起来更像高盛„ „ 我们只有一个选择: 公司必须在能力及承诺上都做到真正的国 际化。”
四)研究影响力确立投行国际市场地位 无论处于国际化的哪一个阶段,投行的市场形象都应该建立在: 对内应展示其精于国际市 场资本运作的一面,对外则应显示其国内市场地位的权威性和对业务地市场的深刻理解。投行进行跨国经营的初期普遍都会受到异域文化、法律、商业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面临市场开拓上的困难—从欧美投行的实践经验来看,在当地树立公司市场影响力最为有效的方式则是打造一支能力出众的本地研究团队,增强市场对业务能力的信任并高效获得业务资源。
高盛建立欧洲研究团队的“ 头雁效应”。高盛进入欧洲发展初期市场认知度较低,公司 通过打造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唯一一家名列欧洲研究实力前位的美国公司。绝大多数的顾问和行业专家都是顶尖的欧洲人才(见表这一团队对所在国市场了解的深度、业内人际关系和政府资源都帮助高盛在欧洲市场开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① 査五)东道国区位条件将最终影响投行国际化战略实施的效果 东道国的区位条件对投行国际化战略实施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对投行国际化扩张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东道国市场的业务规模和容量;(东道国对证券经营机构的准人限制;(东道国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文化的同源性。欧洲和美国投行的国际化取得的成功,即与彼此文化背景相似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都选择了对方市场作为国际化首选目的地,实现了业务对东道国的成功融合。
第四篇:美国运通—彼得·格罗斯曼 读后感
《美国运通—强大金融帝国的创造者》
—彼得·格罗斯曼
美国运通是当今全球最大的金融公司之一,在该公司提供的众多金融服务中,美国运通卡为知名度最高的产品。美国运通也是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公司,通过在全世界120多个国家近2300个办事处网络,向顾客提供了一流的旅游服务。
美国运通在创立之初只不过是一家不起眼的快递公司。美国运通是怎样活了136年,并成长为今天这样的巨人?它是怎样与时俱进实现变革的?美国运通的故事是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司成功的公式?
在我们这个讲究商业学问和管理理论的时代,这个问题似乎与我们尤其相关。理论家已经对成功的公司集中作了分析,试图从中找出系统性的经验教训,以供其它公司效仿。分析家们已经努力描绘了公司的蓝图,并界定了旨在提供成功钥匙的管理概念和哲学。常常,他们用作成功公司样板的历史都不到10年。那么,一个经历过136年风雨的公司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它的故事是不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成功的秘诀呢?
在许多方面,美国运通的故事似乎是与当代的管理理论矛盾的。虽然理论家们有兴趣指出,公司引导自己的命运,但世上没有一家公司是完全自我引导的。公司,甚至那些最大的公司,都不可能创造出任由它们为所欲为的世界,所以他们不可避免的都是被动的组织。他们比逊对之作出反应的力量是不可预计的,例如战争,政治,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的和技术的变化等。所有这些对美国运通都产生过影响。例如,美国内战使它成了一家富裕的公司,19世纪末期的政治气候令它兴旺发达起来,大萧条挽救了它免遭解体。确实,美国运通的历史充满了环境艰辛和历史以外的例子。公司是部分自我引导的。美国运通不得不作出决定和选择,采取步骤和实行政策,以影响自己的命运。确实美国运通比逊作正确知识多与错误之时,它必须在136年中作出足够多的正确决定才能生存下来。正是因为那些决定,美国运通菜演化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公司——一个不论按哪种尺度来衡量,不论按时间或利润来衡量,都是成功的组织。
然而,乍一看,我们似乎不可能为他的成功概括出条条框框。这家公司有过这么多不同的体制,实施过这么多不同的经营方法。让我们来考虑一下现代管理理论的几个概念,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被追捧的最多的概念之一是企业家管理。事实上,这个概念是罗宾逊和格斯特纳几乎在每次接受采访时都特别强调的。但是,在历史上,美国运通却有过若干不同的管理体制。在他的历史中,曾有一个生性好斗的执行官主导的岁月,若干个专制独裁统治的年代,也有两段鼓励企业家精神的时期。其它的理论家把分析集中在企业成功的不同关键要素之上。一个普遍受到欢迎的观念是,公司需要建立一个强大和统一的“公司文化”。但是,美国运通却有过几不同的文化。仅在过去的25年中,他就经历了从公司是个大家庭到一个现代的,咄咄逼人的机构的变化。今天的美国运通实际是以几种单独的文化来运行的,他们在罗宾逊的推动下相互展开竞争。在这家公司,这算不得什么新鲜的是,在以往的时代,这家公司就有过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方采用不同企业文化的事。还有一些理论家指出,战略规划是企业成功的一大关键。但再一次,美国运通的历史给出了五花八门的回答。在有些时候,他严格的实行计划;在其它时候,它断断续续的实行计划;在其它时期,他完全没有计划。
那么,这些不同的阶段所产出的效果又怎样呢?公司有些最好的决策是在今天所认为的最不时髦的体制下作出的。发行旅行支票和信用卡的决定都是由专职的独裁者做出的。20世纪10年代的开放和企业家精神导致了公司的思想活跃和蓬勃发展,却以“玻璃眼时代”悲惨告终。这家公司也曾在其他方面实行过现代管理理论,大部分取得了与预期相反的结果。斯莫尔要求美国运通“坚持加强凝聚力”,这比企业管理咨询大师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波特·H·沃特曼将此口号提高的一句格言的地位差不多早了60年。但是,斯莫尔政策的结果却使公司进入固步自封之中,错失了公司反战的重大机会。引用彼得斯和沃特曼的另一个管理概念来说,霍华德·克拉克没有“行动的倾向”,特别是在涉及重大的的和战略性的决策时。克拉克会痛苦和分析,却什么行动也不做,可是公司的利润却以几何级数增长,因为他的产品碰巧是人们需要的,所以卖的很火。
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和信用卡——公司的俩个最大的产品——似乎都并不来自任何系统的计划。它们两者似乎都或多或少有点是反直觉的,并且也许是危险的。在里德想咨询顾问请教信用卡该怎么办时,他们说的是忘掉它,他们要求他去保护旅行支票。关于旅行支票,它的设计者在1891年可能告诉了詹姆斯·法戈些什么,人们只能到想象中去寻找答案。这是一个正在寻找市场的风险巨大的产品,极易遭受欺诈和伪造。然而,詹姆斯·法戈那一瞬间的感觉却被证明是一种比任何商业逻辑都更加灵验的指南针。与霍华德·布鲁克斯在创建一个贸易办事处只是走过的科学道路——谨慎的,战略的思考和进行市场调查——相比,他们的反差何其之大。然而,旅行支票最终变成了数十亿美元的大事业,而美国运通的外贸业务却在几年之后寿终正寝。
但是,美国运通的历史没有颠倒整个世界。他并未证明当代的优秀管理观点都是错的,并为证明坏的管理就等于好的管理。为国运通稀奇古怪的,别具一格的管理体制产生的结果有好有坏。虽然里德创办了信用卡,但他一人独断却造成了信用卡数以百万计的亏损,而他的强烈自尊心也终于酿成了大豆油事件的混乱局面。詹姆斯·法戈的情绪和偏见导致公司走出旅行支票这样的漂亮棋步,但与此同时也使他在快递业务中执行了促使他走想毁灭的僵硬政策。
尽管要系统的归结出美国运通成功的原则不可能,然而对贯穿于她整个历史的决策过程做一个总结还是可能的:归根结底每一个决策都部分的来自一个个人的计划和选择,是个人的意志的表现。这些掌控全局的人,这些首席执行官,并不是独自作出了这些选择或强迫通过这些决定;级别较低的执行官,如贝利,达里巴,布鲁克斯和汤姆森都在美国运通加上了他们思想的烙印。所以,最后,美国运通采纳了哪一种管理体制都不重要。总之,是这些人,是他们通过或绕过存在着的结构,将他们有关公司应该怎么做和应该成为怎样一个公司的看法烙印到美国运通的身上。这并非一种“伟人”创造公司历史的理论。有些时候,同样的这些人未能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有些时候,他们取得了成功,但他们的思想有瑕疵,他们的说理立论不精确,他们的判断方式也并不完美。但是,他们成功发挥了影响或逼迫了变革的决策,并在此过程中对美国运通的结构和命运产生了影响,这也都是不争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美国运通是他们个人想法的综合,他们个人意志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才是美国怒通的故事。
这样理解历史不能为其他公司提供预测的工具。与管理理论和经济分析不一样,研究历史不可能预见今后决策将会或应该如何做出。我们甚至还可以论证,越深入的解剖单一的决策,研究问题越深入具体,这个决策就会变得越不是用于其他的情况。然而,美国运通的故事却在一个意义上适用于其他企业;决策是一件关乎于远见和选择的事。其他企业面临的问题很可没能与美国运通的不同,他们所具有的历史很有可能不那么古怪,所以走的发展历程也可能更为平缓。但是,每一个公司都要面临无清晰答案可循的决策难题。没有一个体质会给予你现成的答案,没有一种哲学会保证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也没有一种规则和提供你一把确保成功的万能钥匙。
美国运通的故事并没有玩,他将续写他的辉煌,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再过一百年后我们再来看着这公司,也许我们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但就今天的我来看,一个优秀的企业更像是一个古代帝国,不论有多少才华横溢,精力无限的管理人员,做决定的只有一个人,而这个人的优秀与否将决定在他的“统治”下,公司的发展状况。因而,完善自己,不断的挑战自己,提高自己是一个管理人员必须有的素质和决心。
第五篇:美国典当行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分析
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美国典当业的生存时间亦显得微不足道。然而,美国却是世界上惟一的尚未建国就有典当行的国家,并且是银行与典当行始终并驾齐驱的国家。经过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美国已成为全球典当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如同美国是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经济霸主一样,美国典当业在各个方面也都走在世界的最 前列。www.xiexiebang.com
2.3.1 美国近代的典当行业
美国典当是欧洲移民带入的,1657 年最早出现在纽约,但起初发展不快。美国独立战争后期,由于连年战争的巨大耗费,造成在发展工业经济相对外贸易过程中资金融通的迫切需要。1781 年12 月,经北美大陆会议批准,美国最早的商业银行——北美银行成立,以后又相继出现了若干商业银行,主要负责办理存款、发放短期贷款等 金融业务。尽管这些银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其数量太少、分布不匀,而且对普通个人几乎不放贷款,不提供这方面的金融服务,所以不能满足战后广大社会下层人民日益膨胀的货币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许多城市便于18 世纪末期开始大力兴办典当,由此打开了美国典当业迅速发展的序幕。www.xiexiebang.com 19 世纪初期,美国典当业逐渐走向比较繁荣的阶段。1819 年,纽约市有10 家典当行,均为依法向州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金融机构。那年,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大批工人陷于困境,纽约失业工人高达2 万其中许多人只得以贫穷之身,向典当行伸出借贷之手。
在典当行数量方面,由于典当市场的逐渐扩大和膨胀,美国典当行的数量亦随之增加。到1911 年,美国全国共有注册典当行1976 家,按全国人口计算,平均约合4.57万人一家。1914 年,美国典当行的数量达到近代史上的最高峰,成为许多中小客户借贷资金的主要渠道。
在典当行性质方面,尽管美国传统上以私立典当行为主,但仍有一些政府和社会团体创办的半慈善性典当行,类似于欧洲大陆国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所谓公立当铺或公共当铺。www.xiexiebang.com如美国的纽约州、伊利诺伊州和马萨诸塞州等州政府,都明文规定允许和支持这类典当行的兴办。而这类典当行在美国几次经济危机时期也出现得特别频繁,如雨后春笋一般,如1915 年全国共有38 家。
在当物类型方面,近代美国典当业的经营范围非常广泛。通常所见的当物为动产,主要包括早期的钻石、珠宝、玉器、手表、服装、及后来的汽车等。而在19 世纪当中,特别是在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广大贫困农民还以粮食进行典当,甚至以不动产土地通过出典方式向典当行借贷。
2.3.2 美国现代的典当行业
美国现代典当业的分期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至20 世纪80 年代。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美国典当业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伴随着拂之不去的明影。进入20 世纪后,美国国力增强,金融业空前发达,而位居民间金融领域中的典当业亦出现良好成长的势头。如纽约节俭贷款社,典当生意越做越大,其各方面的影响借助20 多个分支机构辐射到国内许多地区,在美国家喻户晓,具有相当高的企业知名度,在美国典当界极具代表性。二次大战后,美国典当业迅速衰落,兼并、破产此起彼伏,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80 年代。个别城市在10 年中有1/3 的典当行倒闭;许多城市的典当行则在典当老板退休或者死亡后因后继无人而歇业;另有一些城市的典当行被迫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扩充商业零售业务才能勉强生存下来;等等。如以纽约市为例,1906 年曾有典当行250 家,到60 年代则减至150 家,至80 年代已所剩无几。
2.3.3 美国当代的典当行业
美国典当业的重新崛起是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期,即指近10 余年来的当代美国典当业。在此期间,美国典当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典当业,无论是典当行数量、市场容量、发展战略,还是管理方式、营销手段、经营效益,都令世界各国的典当业望尘莫及。
1988 年美国全国共有持照典当行6900 家,其数量相当于全国商业银行的1/2,超过全国储蓄银行和贷款银行总和的2 倍,当年典当业的贷款总额为3500 万美元,约合2.9 亿元人民币。然而10 年后的1998 年,美国共有持照典当行1.5 万家,市场主体的数量足足增长了117.39%,增长速度之快,令人膛目结舌。与此同时,美国典当业的贷款总额则更有超大幅度的增长。目前美国全国共有典当从业人员7.8 万人,直接为3450 万社会公众提供典当服务。
美国典当业在短时期内的迅速膨胀,有以下三点十分值得注意。
1、当户人数众多,典当应运而生
在美国,没有银行帐户或者虽有银行帐户但却不想经常与银行打交道的人很多,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社会群体,故其一旦表现出融资欲望,便会成为典当行的潜在客户。1988 年美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的比例由1978 年11.4%上升到13.1%,后又增至1994 年的14.5%。1989 年美国全国只有69.8%的家庭有银行储蓄帐户,这个数 字最多只能达到65.9%,一些家庭没有储蓄帐户是因为他们没有储蓄。美国年均1 万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的家庭年均收入从1983 年的3800 美元跌落至1989 年的2300美元,而这正是80 年代末期美国典当业快速增长的直接根源,它与人口贫困化的扩大和银行储蓄的衰减互为因果。1993 年美国全国有2500 万个家庭、超过7500 万人口没有银行帐户,这部分人很难获得信用卡或消费信贷,因此大多通过典当贷款,以达到日常融资的目的。7500 万的确是一个很大的人口绝对数。它已经占到了美国人口总数2.5 亿左右的30%,这就为美国典当业的发展和典当市场的扩大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基本条件。
就是到了90 年代末朗,美国家庭收入的两极分化也仍在加剧。尽管美国经济连续多年出现繁荣,但90 年代末收入最高的1/5 家庭的年均收入为13.75 万美元,是收入最低的1/5 家庭的年均收入的10 倍。在美国46 个州,最富的20%的家庭和最穷的20%的家庭间的差距大于20 年前。在10 年时间里,最穷的1/5 家庭的年均收入比80 年代增长了不到1%,而最富的1/5 家庭的年均收入增长了15%。
关于典当的市场需求问题,美国典当业潜在客户的典型特点是:年轻、受教育程度低、婚姻破裂、但职业比较稳定、急需提高养家糊口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虽有银行帐户,但其银行的信贷额度已经用完,只得转向典当求助。就是信贷额度尚存的人,若想从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贷款也十分困难,诸如要过信用审查、债权担保等关,迫使客户宁肯走向典当。作为典当行的目标客户。所有这些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在1.8 万-3 万美元之间,其中有些家庭的年均收入为3.8 万美元,而且至少有14%的家庭的年均收入在7.5 万美元。这表明,美国典当业具备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强大基础,但如此参差不齐的典当行潜在客户,在典当市场开发过程中自然是处于不同的市场定位。他们能否成为真正的典当客户,能够成为哪种类型的典当客户,尚需不同地区的典当行通过自己典当市场营销的努力运作去争取。
此外,美国富裕的中产阶级也是典当不可忽视的一支潜在客户群。更有趣的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比佛利山庄的好莱坞明星聚居地,近年来一家开设于山上的“担保贷款者”典当行,也如同这座世界头号电影城一样而声名鹊起。
众所周知,住在比佛利山庄的都是身着华服盛装、生活优裕奢侈、浑身珠光宝气、出门以享受轿车代步的社会名流,但他们也会因一时手头桔据又不想求人告贷而走进这家典当行。于是乎,人们经常可以发现,典当行里的劳斯莱斯轿车、直升飞机、皮衣、水晶、艺术品等总是琳琅满目,还有众多影星们梦寐以求的奥斯卡金像奖奖座,亦曾沦落在典当行的货架上。再就是有段时间,被银行驳回借贷请求而又要支付公司雇员工资或急于付帐的一部分富有商人的典当业务量有所增加。
美国“中产阶级上当铺”这种现象表明:“„„当铺已经成为面向低收入阶层的银行家时,更多的中产阶级消费者也转而向典当商求助。”此言可谓对美国典当业日益走红状况描述的点睛之笔。
2、当铺分布合理,典当方便快捷
现今美国典当行遍布全国各地,从地域分布上看,尽管不够平衡,但总体上属于合理。
如位于美国本土最南部的佛罗里达州,目前是美国50 个州中典当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超过任何一个州,共有各类典当行1300 家,约占全国典当行总数的1/10。在该州,行人漫步街头,代表典当的三个镀金圆球标识满眼都是,甚至比全球快餐大王麦当劳的金色双拱门标识还多。其中在该州南部,典当行的密度更高,如在布鲁沃德市有典当行122 家,棕榈滩县有70 家。相比之下,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也才仅有80家典当行。自80 年代以来,佛罗里达州典当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在典当行数量方面,劳德代尔堡市的典当行10 年内翻了一番,1997 年达到28 家;而布鲁沃德市的122 家典当行中,有70 家是90 年代以来陆续开业的。至于美国其他许多州的典当行,也都具有开业晚、成长快、布局合理的特点。
退回到80 年代末期,当时美国典当业的情况还尚未如此。在对美国28 个州的统计中,1998 年时,美国每百万州公民的典当行拥有量为:新泽西州2.1 家、宾夕法尼亚州3.1 家、印第安那州5 家、得克萨斯州75.7 家、俄克拉何马州113.1 家等。但时过境迁,目前美国各州的典当行发展及其分布已经趋于比较合理。如1984 年印第安那州仅有典当行28 家,但至1998 年,该州已有持照典当行148 家,百万州公民典当行拥有率与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开始日益协调起来。
美国典当行的选址,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位于繁华地段,如一些典当行喜欢在郊区商业大道上安营扎寨,或在闹市商业区影剧院周围建点,旨在干方百计招揽顾客,于迎来送往中做“火”典当生意。另一类则位于居民社区,通常是在典当行方圆1-2英里的范围内,沿带有宽敞停车场的高速公路而建,为社区中的广大居民提供典当服 务,由于“2 英里半径”之内,能使美国的当户感到最为方便,人们去典当行融资就如同去到处都是的麦当劳快餐连锁店一样舒心、快捷。故尔当户客流不断,典当行车水马龙。另外,无论典当行选址在何处,典当行老板都一致认为必须绝对安全,只有方便加安全,才能使典当行更吸引社会公众。
由此可见,典当企业区域分布上的合理性,是当代美国典当业日益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同银行业的经营方式一样,美国典当业的市场网络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借鉴了美国其它一些行业拓展市场的有效做法,从而使美国国内的典当市场越做越大,具有超强的生命力。
3、连锁经营红火,企业效益显著
美国是全球企业连锁制的发源地。近年来,连锁经营方式地广泛渗透和应用到典当业。在美国,典当行既有单店经营或联店经营模式,也有公司化连锁经营模式。但美国的许多典当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典当行,纷纷采取连锁经营战略,以图扩大市场规模,保持优胜地位。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美国国际典当有限公司”。该公司建于1984 年,1990年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典当连锁公司和美国最大的跨国典当公司及典当上市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沃思堡市,其连锁典当行不但分布在美国国内,而且在英国、瑞典也有分支机构,如该公司在全国共有连锁典当行465家,平均每州可达9.3 家,其中在佛罗里达州有49 家连锁典当行。而且,这400 多家连锁典当行中有近一半都是在1995-1997 年这三年中开张营业的。由于通过连锁经营和管理能够较快地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故该公司目前已成为美国典当业名列前茅的“龙头板块”,每年典当放款额最高约为4.4 亿美元,如1995 年全年共发生典当生意94.4 万笔,截至12 月31 日贷款余额为8800 万美元,远远超过所有的竞争对手。另外,目前美国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典当连锁公司,其总部也都设在得克萨斯州,这使该州成为地道的美国典当业连锁之父。这些大典当公司在美国的典当行中,至少已经占到7%的典当市场份额,生意十分红火,经济效益显著。如美国典当业季军——1991 年4 月组建、位于得州阿灵顿市的“第一现金服务有限公司”(原名“第一现金公司”,1999 年1 月21 日更改现名),在20 世纪最后几年中,其连锁经营发展迅速,令人刮目相看。1997 年5 月,该公司公有连锁典当行57 家,但截至1998 年6 月,其连锁已经达到了86 家,包括以新建、收购等不同方式进行典当行的有效规模扩张。1998 年8 月1 日,是该公司1999 年财政的开始,亦是其连锁经营再创佳绩的前奏。同月,该公司分别在弗吉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开张1 家和2 家典当行;不久,又于同年10 月大获丰收,在得州最西端城市埃尔帕索建立5 家典当行,攻下了该州比较偏远的典当市场;与此同时,还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一举增设12 家典当行。于是,经过3个月来的不懈努力,该公司在短期内就新增连锁典当行20 家,致使其在美国11 个州总共有连锁典当行106 家。1998 (1997 年8 月至1998 年7 月),美国这家重量级典当行发放的当金总额高达4000 万美元,净增了600 多万美元,收取典当综合费用(包括典当利息、鉴定评估、保管、保险等费用)计381.5 万美元。第一现金服务公司还是目前美国仅有的5 家上市典当行中的佼佼者,1997 年其股票每股市值6 美元,而1998 年6 月时,其每股市值已经翻番为13.63 美元,上涨了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