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时间:2019-05-13 08:2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第一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摘要】 从当前国家建筑节能形势出发,简单阐述了北方供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分析比较了近年来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实例,探讨了我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若干技术问题。分析了节能改造各环节技术路线的基本要求,介绍了节能改造的评估与诊断方法,具体分析了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供暖地区 节能改造 技术路线 技术方案

1.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的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行工况、准确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与措施以达到节能挖潜目的重要手段。目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的完好和准确。2.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显著的节能措施

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正确、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3.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的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鞍山锅炉厂生产的一台10.5MW的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降低至10%以下,而且锅炉燃烧系统的设备故障大大减少,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粉末含量高的燃煤,可以采用分层燃烧及型煤技术。该技术是将原煤在入料口先通过分层装置进行筛分,使大颗粒煤直接落至炉排上,小颗粒及粉末送入炉前型煤装置压制成核桃大小形状的煤块,然后送入炉排,以提高煤层的透气性,从而强化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中原油田锅炉燃用鹤壁煤,粉末含量高,Φ<3mm的煤粒约占60~70%,采用此技术后,炉渣含碳量降低到15%以下,锅炉效率提高了8%,烟尘排放达到环保标准,年节煤8~10%。没有空气予热器的锅炉,因为向炉排上送的是冷风,容易造成大块煤不易烧透,使炉渣含碳量反而略有增加,不宜采用。4.中小型锅炉采用煤渣混烧、减少炉渣含碳量

中小型锅炉、采用煤与炉渣混烧法是一种投入较很小,效果很好的节煤措施。煤与炉渣的比例约为4:1,充分混合后入炉燃烧,煤中掺了颗粒较大的渣,减少了通风阻力,送风更加均匀,增加了煤层的透气性,提高了燃烧的稳定性,使炉渣含碳量显著下降。5.改善锅炉系统的严密性,降低过剩空气系数

锅炉的过剩空气系数是评价锅炉燃烧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只有过剩空气系数达到设计值时,锅炉才能在最经济的状态下燃烧,因此要采取防止锅炉本体及烟风道渗漏风的措施,改善锅炉及烟风道的严密性,降低过剩空气系数以提高锅炉的效率和出力沈阳惠天公司对锅炉除渣系统进行水封,同时对鼓、引风系统、炉墙、烟道等漏风点封堵后,锅炉热效率由68%提高到76%,过剩空气系数从2.9下降为2.1,锅炉不仅升温快,而且炉渣含碳量也能降到12%以下。6.保证锅炉受热面的清洁,防止锅炉结垢

锅炉的水冷壁、对流管束、省煤器、空气予热器等受热面积灰和锅炉结垢是影响锅炉传热的一个主要因素,据有关试验测定,水垢的热阻是钢板的40倍,灰垢的热阻是钢板的400倍,因此要建立及建全锅炉水质管理和定期的除灰制度,保证锅炉用水的水质和锅炉受热面的清洁,以提高锅炉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

7.大、中型锅炉采用计算机控制燃烧过程,提高锅炉效率

对大中型锅炉房应逐步建立微机系统实现锅炉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由于锅炉燃烧过程是一个不稳定的复杂变化过程,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引起工况的变化,只有实现锅炉燃烧的自动控制才能达到锅炉的最佳燃烧工况,热效率达到最高。

鞍山锅炉厂经过多年努力,采用两台PLC工控机对9台35t/h的蒸汽锅炉进行集中管理,实现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根据负荷状况,对蒸汽压力、流量、煤量、炉膛温度、排烟温度、烟气含氧量进行综合分析和寻优调整,以达到人工操作难以达到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根据煤质的好坏,加湿程度等因素适当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燃烧工况。几年来运行工况一直平稳,吨汽标煤耗平均下降9.8kg/t,炉渣含碳量降低1.37%,效果显著。

8.改变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运行方式,提高供水温度和输送效率

目前国内供热系统,包括一次水系统和二次水系统都普遍采用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实际运行的供水温度比设计供水温度低10~20℃,循环水量增加20~50%。此种运行状态使循环水泵电耗急剧增加(50%以上)、管网输送能力严重下降、热力站内热交换设备数量增加。其原因除受热源的限制不能提高供水温度外,主要是因为管网缺乏必要的控制设备,系统存在水力工况失调的问题,为保证不利用户供热而采取的措施。因此,应该在供热系统增加控制手段,解决了水力工况失调后,将供水温度提高到设计温度或接近设计温度,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输送效率、节约能源,并为用户扩展打下良好基础。鞍山市热力公司在太原第一热电厂供热系统上采用了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提高了初寒期的热网供水温度,循环水量减少约25%,一个采暖季循环水泵节电近200万度,减少运行费用近83万元。9.风机、水泵采用调速技术,更换压送能力过大的水泵,节约电能 风机、水泵的选择和配置其能力都有一定的富裕度,这是因为:

1.风机、水泵选型时要求扬程有一定裕度,而且风机、水泵规格不可能与需要完全一致,一般选型结果都稍大;

2.在运行过程中荷载(扬程、流量)常有波动变化,小荷载时风机、水泵的能力会进一步富裕; 3.热网建设有一发展过程,循环水量逐年增加,系统满负荷前水泵能力富裕很大。

风机、水泵采用调速技术,可以及时地把流量、扬程调整到需要的数值上,消除多余的电能消耗。一般都能达到30%以上的节电效果。鞍山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1997和1998两年内,将58台水泵改造为变频调速泵后,节电率达40~60%,投资回收期为1.2个采暖期;鞍山热力公司于1999年在43台水泵上加装变频调速装置后,节电率为40~50%,采用调速技术所增加的投资,一般在一个采暖季内通过减少电费支出就能得到回收。

但对压送能力过大的水泵,采用调速技术来降低水泵扬程,将导致水泵在低效区工作,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因此,应根据实际运行资料的分析更换水泵。鞍山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6年更换了5台循环水泵,节电率达40~70%;97、98年进一步更换155台水泵后电耗比改造前下降46.1%,年节电800万度,两年共创经济效益945万元,投资回收期约为0.6个采暖期。郑州市热力公司96年投资40万元,更换了26台水泵,年节电90万度,节省电费45万元。

目前常用的水泵变速装置有变频器和液力耦合器两种。采用变频器效率高、调速范围大,但投资费用高且管理比较复杂;采用液力耦合器效率低、调速范围小,但投资费用少且维护简单。采用何种调速设备、设备功率如何选定、是否需要同时更换风机或水泵,应根据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0.推广热水管道直埋技术,降低基础投资和运行费用

热水管道直埋技术在国内使用已有经验。《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也已于1999年6月1日起颁布实施。直埋敷设与地沟敷设比较,不仅具有节省用地、方便施工、减少工程投资(DN≤500,管径越小越明显)和维护工作量小的优点外,由于用导热系数极小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保温,热损失小于地沟敷设。尤其是长期运行后,地沟管道的保温层会产生开裂、损坏以及地沟泡水而大幅度增加热损失,而直埋管道不存在上述问题。由于大口径(DN≥600mm)管道直埋的技术数据和使用经验不够,实施时可能会发生问题,使用时要填重。11.推广管道充水保护技术,防止管道腐蚀

国内部分非常年运行的供热系统,采取夏季放水检修,冬季投产前充水的作法。由于系统放水后不及时充水,空气进入管道而造成管内壁腐蚀。所以非常年运行的供热系统应积极推广夏季管道充水保护技术,在夏季检修后及时充满符合水质要求的水,既可省去管道投运时的充水准备时间,又可防止管内壁腐蚀。

12.热力站入口装设流量控制设备,解决一次水系统水力失调现象

目前,供热系统的一次系统,因通过每个热力站的水量得不到有效地控制而造成的水力失调和能源浪费的现象很严重。因此应在热力站入口装设流量控制设备以解决一次水系统水力失调问题。对于当前国内供热系统绝大多数采用的定流量质调节运行方式应装设自力式流量限制器,对于近期即将采用或正在采用的变流量调节的系统应装压差控制器。八十年代末北京市热力公司在热力站入口加装了流量限制器,在热源能力不增加的条件下供热面积由1304万平方米增加到1610万平方米,节约热能约20%。天津市热电公司于1994~1996年在第一热电厂热水管网上安装了148台自力式流量限制器,耗热指标由72W/m2降到44.4 W/m2,扩大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中原油田供热管理处98年在基地北区160万平方米供热系统的16座热力站一次网回水管上,投资26万元加装国产自力式流量控制器后,停用了5台燃油锅炉,年节省燃油费用84万元,循环水量由2300t/h下降到2100t/h。

13.热力站(或混水站)安装监控系统、实时调节供给用户的热量 为了实现实时控制和调节供给用户的热量,热力站应安装监控系统。

热力站(或混水站)内设有采暖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和空调系统,那个系统需要控制,实施什么样的控制水平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当一、二次系统都为质调节、流量基本不变时,根据二次系统的供回水温度控制一次系统的供水阀门,可以使用手动调节阀,自力式调节阀,对于控制要求高、控制过程复杂的,则应考虑配有电动执行机构的计算机控制装置。

先进国家的集中供热间接连接热力站,一般都采用组合式供热机组。该机组包括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装置,监控仪表和设备,可根据室外温度调节二次水供水温度和供给热量。近年来,我国哈尔滨、天津等地的热力公司安装这种供热机组,运行结果表明,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同时还有占地小,安装简单等优点。

国内已经实施监控的热力站,都取得良好的节能效益沈阳惠天热电有限公司沈海热网于1993年在33个间接连接热力站安装了监控系统,并于当年冬季对所辖间接连接热力站进行热耗统计,有监控的热力站,其采暖平均热指标为41.2W/m2而无监控热力站的采暖平均热指标达48.8W/m2,节能率为15%。

14.改善二次水系统和户内系统,解决小区内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房屋冷热不均,能源浪费的问题

在用户楼栋入口(当几栋楼到干管的系统管道阻力相近时,也可在总分支管上)装设流量控制设备,对各楼之间流量分配进行调节,在管路(一般为立管)上装设平衡阀平衡各立管之间的流量,在每组散热器前装设温控阀控制室内温度,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区内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房屋冷热不均的问题,不仅节约能源,还为计量收费,用户自由调节室温打下了基础。北京市热力公司在供热节能示范小区采用上述措施后,有效地解决了竖向失调问题,节约能源20%;山东荣城供热公司在小区供热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85%用户入口安装了流量调节装置,基本实现了网络水力平衡,节约热能8%,减少水泵功率25%,做到了当年投资当年回收;吉林热力公司在户内系统压力损失比较大的环路立管上,安装小扬程、小流量和噪音小的三级调速管道泵以提高该环路的压差,改善了供热状况,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5.加强管理,控制系统失水是节能和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目前国内部分直接连接的供热系统失水情况严重,补水率高的可达循环水量的10%以上。失水主要是用户放水和二次系统以及用户内部系统管网陈旧漏水所致。系统大量失水和热量丢失、影响供热能力,而且一些供热单位还因水处理能力不足,不得不用生水作为热网补水,而造成管网阻塞和腐蚀。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管理,采取防漏、查漏、堵漏等有效措施,将失水率降到正常的水平。唐山市热力总公司大部分为直接连接的系统,多年来补水率一直保持在1%以下,取得了很大成绩。对于大、中型供热系统应考虑将直接连接改为间接连接。间接连接一方面可将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水力工况分开彼此不受影响,便于提高一次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增加输送能力,保证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另一方面也便于发现失水的部位。16.对冬季供暖锅炉,提倡连续运行,分时供暖,节约能源

供暖期热负荷的变化,应采用调整锅炉运行台数的办法解决,即在初、末寒期减少锅炉运行台数,严寒期增多锅炉运行台数,以避免锅炉低负荷运行,提高锅炉运行效率。

利用居民夜间睡眠休息、办公室无人办公采暖房间需要的温度可以适当降低的条件,对住宅和公建采用分时供暖,降低供热参数以减少供热量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包头市热力公司采用分阶段改变一次网供水温度和对用户实施分时供暖的办法;天津市热电公司在热力站中通过控制加热器二次出口温度对用户分时供暖,都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17.建立并完善与供热系统相适应的控制系统

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管网、用户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为使热生产、输送、分配、使用都处在有序的状态下,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需要建立和供热系统相适应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建立可为供热管理人员提供供热系统的运行状况,帮助工作人员选择最佳的运行方式,维持供热系统瞬间变化的水力工况平衡,保证供热,节约能源。控制系统的投资一般在系统初投资的5%以下,但其经济和社会效果是很好的。

建立并完善控制系统时要防止一刀切,一个模式的倾向。应根据系统的大小、复杂程度,实事求是地选择适用的控制系统,合理配置硬件、使用软件和仪表。18.条件合适的供热系统采用多热源联网技术 国内供热系统的规模正在逐渐扩大,部分供热系统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热源。由于各热源的生产设备参数和燃料等不同,因而热生产的单位费用不同(如北京热电联产每吉焦的费用最低为12.85元,而燃气区域锅炉房最高达74元)和效率差异引起的能耗不同(如热电联产供热煤耗一般在44kg/GJ,而集中(或区域)锅炉可达55~62 kg/GJ)。因此,在供热系统运行时采用多热源联网运行技术,尽量使热生产费用低、能耗小的热源作为主热源在整个采暖季中满负荷运行,而热生产费用高、能耗大的热源作为调峰热源提供不足部分的热量,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取得良好的节能结果。

多热源联网运行时的循环水量是连续变化的,应采用可调速的循环水泵,而且全网要有统一的补水定压系统和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的调节和控制。由于此项技术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较大,实施可分阶段进行。

结合我国国情,只要热力站变流量自动控制的手段具备,其他条件可采用辅以手动控制的方式来实现多热源联网运行。抚顺市热力公司采用分阶段改变阀门切断位置,解裂运行的方式以调整主热源和调峰热源供热范围;牡丹江热电总公司采取主热源循环泵采用调速泵,调峰热源配置三种不同能力的定速泵(与不同时期锅炉运行台数和循环水量配套),运行时辅以手工调节阀门的方式实现双热源的联网运行都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因此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条件,经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综合比较后,采用最适宜的方式实现联网运行。

第二篇:门窗节能的几项技术措施

门窗节能的几项技术措施

一、门窗节能的发展及背景

随着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当前人类改善生存环境和社会寻求良性发展的主题,环保和节能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建筑中采用空心砖、夹苯板、PVC塑料窗、隔热幕墙、隔热门窗、钢塑共挤门窗等节能产品。

二、门窗节能的性能

1、关于门窗的节能

建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采光照明以及室内空气净化、调节湿度、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的能源消耗,还包括利用太阳能、地热(水)能源的综合节能技术工程。建筑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物热交换、热传导最活跃、最敏感部位,是墙体热损失的5-6倍。门窗的耗能究竟在建筑物的总耗量中有多大呢?以采暖居住建筑的耗热量进行分析,此类建筑的耗热量由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和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量两部分组成。根据有关实际测量资料分析结果是:窗户的传热耗热量与空气渗透耗热量相加,约占全部耗热量的50%以上,节能的概念在国家标准中包括对门窗的强度(抗风压性)、气密性、水密性的具体要求。

2、门窗传热的几种方式

(1)辐射传热;(2)对流放热;(3)导热(传热);(4)换气传热。

三、门窗节能的几项技术措施

影响门窗保温节能的因素主要是门窗枢扇及玻璃,因此,我们希望门窗的框扇和玻璃能够具有相同的抗风强度、隔声能力、热阻抗能力和装饰效果等。但是随着玻璃工业的发展,应用于门窗玻璃在热工、光学性能上有了显著的改善,这与门窗框扇导热系数过大而产生的热桥(冷桥)现象形成很大的反差,从而促进了门窗设计、制造厂家在型材断面上不断改进和提高。

1、门窗框扇断热型材

在铝合金型材断面之中,使用热桥(冷桥)技术使型材分为内、外两部,目前有两种工艺:一种是注胶式断热技术(即浇注切桥技术),这种技术既可以生产对称型断热型材,也可以生产非对称型材。由于利用浇注式处理,流体填补成型空间原理,其成品精度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要求。另一种是断热条嵌人技术,就是采用由聚酞胺66加25%玻璃纤维(PA66GF25)合成断热条与铝合金型材在外力挤压下嵌合组成断热铝型材。这种型材不仅强度高(接近铝合金),而且它的性能主要是机械性能和隔热性能。由于隔热条的加人使型材形成多种断面形式,有良好的强度,另外隔热条中的玻璃纤维排列有序,能够长时问承受高拉应力和高剪切应力,隔热条的线形膨胀系数接近铝,有非常好的加工性能;同时内、外型材可以由不同颜色和表面处理方式的型材组成,增强了装饰效果。并且可抗多种酸、碱化学物质的腐蚀;另外可在200摄时度的气氛中接受表面处理。隔热条的主要规格有多种,所以可以广泛地应用。

2、玻璃的选用

现代建筑不但对建筑物美观性、适用性提出要求,而且对建筑物的采光节能性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在采用大面积玻璃门窗时,对节能性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节能的要求考虑,门窗玻璃应能够控制太阳辐射和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分为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光,其能量主要集中在0.4-0.7μm。的可见光和0.7一2.5μm的近红外光,分别占总太阳辐射能量的43%和41%。我们在这里所提的黑体辐射,通常讲的就是温度较高的物体散发的热,如冬季暖气设备发出的热、温热的墙壁发出的热等。温度越高的物体发出的热量越大。也就是黑体幕墙招聘网http://mq.job616.com

辐射强度越高。在讨论门窗玻璃的节能问题时,最大的黑体辐射源是取暖设备,另外还有周围环境物体散发的热最。黑体散发的热除了称作黑体辐射外,还称作热辐射、远红外辐射,三者的含义相同。太阳辐射一旦被物体吸收,就会改变辐射波长,变成热辐射,所以进人室内的太阳辐射会提高室温。

(1)玻璃是如何节能的要使门窗玻璃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必须有效地控制太阳能辐射和热辐射,但是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侧面。在炎热夏季的南方地区,采用镀膜玻璃有效地阻挡炽热的太阳能辐射,以减少降温所消耗的空调费用,热反射镀膜玻璃具有这种功能。在寒冷冬季的北方地区,也采用镀膜玻璃有效地阻挡室内取暖设备发出的热量通过玻璃门窗向室外泄漏,同时还要求把太阳辐射能引人室内,低辐射镀膜玻璃(简称LOW一E玻璃)具有这种功能。还有一种折中的要求,即夏季要求有效地阻挡炽热的太阳能辐射,冬季要求有效地阻挡室内取暖设备发出的热量,某些透过率较低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具有这种功能。对于中、低纬度地区夏季要求有效地阻挡炽热的太阳能辐射,冬季要求有效地阻挡室内取暖设备发出的热量,某些透过率较低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具有这种功能,希望镀膜玻璃在夏季主要起阻挡太阳辐射及室外的热辐射的作用,冬季主要起阻挡室内热辐射的作用,这种镀膜玻璃不同于前面所述的典型的创反射镀膜玻璃或低辐射膜玻璃,要求具有低辐射膜玻璃性能的基础上兼顾热反射镀膜玻璃性能。在保留原有的低辐射膜层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其它膜层的厚度适当降低太阳光(特别是其中近红外光)的透过率、提高太阳光(特别是其中近红外光)的反射,得到低辐射率、低遮阳系数的镀膜玻璃。如果选择的适当,这种低辐射镀膜玻璃的综合节能效果相当不错。

(2)中空玻璃玻璃占门窗面积的70%-80%左右,固此控制热量和隔音便成为主要问题,中空玻璃相比单层玻璃具有明显的阻隔热量的功能,中空层在A12时,K值在3.5以下,因此中空玻璃的组成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很大,如果中空层充氢气和氟气隔热效果会更好。如果采用LOW-E中空玻璃将会大幅提高门窗的整体性能,中空玻璃另有一个显著特点是防结露特性,不会在隔层出现露水,而且玻璃朝向室内一侧不易结露,中空玻璃的隔音效果也很好,一般情况下可降低噪音数十分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只要解决好门窗型材断热问题和选配玻璃的应用,就能使它具有高强度、高气密性、高水密性、高精度性、优异的个隔热、隔音性能。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制造出适应保温节能要求的门窗。

幕墙招聘网http://mq.job616.com

第三篇:钢铁企业节水节能技术措施以及发展

钢铁企业节水节能技术措施以及发展趋势

为了缓和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工业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实现发展与环境的融合,国家经贸委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5个高用水行业的《工业企业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对钢铁行业等实行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促使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尽管我国的钢铁工业的产量增长较快,但新水用量一直为负增长,这标志着节水技术和措施已在钢铁工业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应该清楚,取得如此成效是基于初期的落后的用水设施。目前,企业原有落后用水设施改造基本达到完善,加之节水工作是一项环保内容,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不会对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取得明显节水效果,靠企业自发推进节水技术及其应用是不现实的。

为此,国家在制定了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的同时,制定《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行业吨钢耗新水降到8吨以下;到2020年全行业吨钢耗新水降到6吨以下。同时对新建钢铁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准入制。准入条件规定了钢铁联合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吨钢耗新水长流程低于6吨,短流程低于3吨,水循环利用率95%以上。其它钢铁企业指标要达到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水平。

国家已对钢铁企业等高用水行业实行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并出台发展政策,那么推行强制性节水技术及其应用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一、强制性工序节水

目前较成熟的节水工序如下:

1.高炉干法除尘技术

已实施项目有:莱钢2座750m3高炉、首钢1200m3高炉、柳钢1200m3高炉、唐钢3200m3高炉、邯钢380m3高炉、凌源300m3高炉等采用全干法除尘系统;太钢1200m3高炉、攀钢4号1350m3高炉、武钢5号3200m3高炉、邯钢1260m3高炉和首钢3号2500m3高炉等采用干湿混用除尘系统。国外使用干法除尘技术的最大高炉为4000m3。

全干法除尘技术在750m3以下高炉应用较广、技术成熟;对大型高炉采用干湿混用除尘系统,虽然投资较大,但节水、运行安全,从节水角度应大力推广。

2.转炉干法除尘技术

干法除尘系统国外应用已达40多套。如果一半的企业应用转炉干法除尘技术,较湿法除尘系统而言,每年约节水4400万m3。

3.加热炉汽化冷却技术

4.干熄焦技术

5.连铸连轧工艺

二、设备冷却循环水系统——空冷器的应用

闭路冷却循环供水系统取代开路冷却循环供水系统的节水技术将成为发展趋势。

闭路冷却循环系统补水量为其循环水量的0.1%—0.5%,而开路冷却循环水系统补水量(按一般温升10℃、浓缩倍数为3计)为2.6%。开路循环水系统即使采用更高的浓缩倍数、补充高质量新水或者循环水水质为软化水,其补水量也不低于2%的极限值。可见,循环水系统节水出路是采用闭路循环水系统,闭路循环水系统采用空冷器冷却降温是节水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干式空冷器节水效益明显。

闭路循环水系统降温设备采用板式换热器,则必需配备冷水循环水系统,这将失去闭路循环水系统节水的意义。空冷器取代板式换热器的空冷技术在高炉设备、转炉设备等应用较广、技术成熟,在连铸结晶器、加热炉等设备冷却中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三、膜处理技术取代离子交换技术

软化水、脱盐水制备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将消耗大量的盐、酸、碱,同时排出大量的高含盐生产废水,给废水回用处理带来难度,减少了回用水量,相应增加排水量。尤其是北方地区,水的硬度较高、含盐量也高。比如,北方某450万吨综合钢铁企业,按水的总硬度为250dH计,年耗软水约800万m3,年所需工业食盐4280吨。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因制备脱盐水而加到水中的酸、碱量。由于高含盐废水只能回用于有限的用户,多余水不得不外排,降低水的重复利用率低。

软化水、脱盐水的制备采用膜处理技术,正好解决这一问题,只是一次性投资较大。

从长远看,膜处理技术取代离子交换技术制备软化水、脱盐水是发展趋势。目前,该技术在电厂等各行业应用较广,在钢铁行业已逐步开始应用。

四、厂区给排水管网分质敷设

企业扩建、改造或新建厂区的生产给排水管网分质设置是水资源达到合理利用的前提条件。

生产排水管网应分为一般废水排水管网和浓盐水排水管网。前者可将企业一般工业废水、车间废水处理站出水等进行收集,送至厂区废水处理站,处理回用;后者将企业除盐水站、软化水站产生的浓盐水以及废水处理站深度处理产生浓盐水等进行收集,以便经废水处理站简易处理后直接用于可接受高含盐水的用户。采用分质排水,可以减轻厂区废水处理站负荷、减少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使高含盐水因量少而充分利用,减少废水排放。

生产给水管网:除按常规设有工业新水供水管网、软化水和脱盐水供水管网外,还应设中水回用供水水管网、浓盐水回用供水管网。中水来自废水处理站处理后的一般回用水,可供浊环水系统用水、膜法深度处理制备软化水、脱盐水等用水;浓盐水来自浓盐水排水管网收集并进行简易处理后的回用水,回用浓盐水供水管网主要供原料场洒水、高炉冲渣、铸铁机、钢渣场等用户。

采用分质供水,以满足各用户对水质的不同要求,减少不必要的水质浪费,降低运行成本。

五、废水回用深度处理

废水回用深度处理是企业实现零排放的必要条件。

由于直流冷却系统逐渐减少,生产排水大部分为循环水的排污水及车间生产废水处理排水,其含盐量重相对较高,简易处理后一般不能直接回用于其原用水羹系统,使其回用使用面窄,不能充分利用,部分水仍要外排。

只有进行深度处理,降低回用水含盐量,使回用水水质恢复到工业新水水质指标,取代工业新水,才能真正达到回用目的;同时由于深度处理使盐分进一步浓缩,浓盐水水量大大减小,使该部分水水量远小于原料场洒水、高炉冲渣、炼钢渣场等可接受含盐量较高的用户用水量,从而使高含盐废水也不外排,企业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水回用深度处理已在太钢、邯钢等企业有成功的先例。

六、建设综合钢铁企业,降低水耗

建设综合钢铁企业是企业降低水耗、实现零排放的前提条件。

综合钢铁企业一般包括原料场、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车间,各车间用水水质、水温以及排水水质、水温等条件差别较大,为串级用水、串级供水、一水多用、废水回用等提供最大可能,使各种水质能充分利用、从而减少废水排放,以达到零排放。

七、开发海水、雨水利用

在淡水资源逐渐减少,严重制约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开发利用海水、雨水是钢铁企业摆脱有限水资源束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目前,莱钢利用雨水

地下回灌进行储存,利用较好,解决了淡水资源短缺,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

为鼓励钢铁企业节约淡水资源,《工业企业取水定额国家标准》规定,海水用量和雨水用量不作为钢铁企业用水定额考核指标。这为沿海地区及内地山区钢铁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钢铁企业是社会经济实体组成部分,只有加大投人,加强节水技术实施、合理开发水资源、减少排水、实现“零”排放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第四篇:热控技术措施管理规定

热控技术管理制度 总则

1.1 为了加强热控技术管理工作,保障和促进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热控技术管理职能、内容及要求、检查与考核。3 管理内容与要求

热控技术管理是搞好热控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3.1 热控负责人职责:

3.1.1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按照电力系统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公司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检测工作。

3.1.2 贯彻执行有关热控装置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各项指示、规定及规程制度,掌握我公司热控装置的技术状况和人员状况,建立热控装置和计量装置的技术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

3.1.3 参加新建机组、扩建机组热控设备的设计、选型审查和安装、调试的验收工作。3.1.4 参加热控装置的技术改造工作,分析热控装置的使用情况,解决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3.1.5 按照国家计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热工计量标准器的建立、配备、管理和调整提出意见。督促建立健全相应的热控计量标准室,检查本单位热控量值传递、热控计量人员的持证情况和标准装置的考核等工作。

3.1.6 组织热控装置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热工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认证等工作。3.1.7 参加热控设备上发生的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试验工作,提出反事故措施。3.1.8 组织开展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的检查、抽查和考评工作。3.1.9 每年对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的重点工作提出意见,提出工作计划,组织力量贯彻实施。

3.1.10 及时跟踪国内、外热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掌握新技术与先进经验,组织交流、推广和技术培训。

3.2 生产技术部门是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的牵头部门,其主要职责如下:

3.2.1 建立以总工程师负责的热控技术监督网,设热控监督专职工程师一名,负责本单位热控技术监督工作,协调好热控专业和其他部门间的工作。执行有关计量法令、贯彻上级有关热控技术监督工作的指示和规定。

3.2.2 及时填报由热控专业引起的非计划停机事故报表、按时填报热控装置的季度“三率”报表、季度安全报表、年中技术小结、自评分表以及热控监督工作总结,上报省电力系统技术监督检测中心。

3.2.3 组织建立热工计量标准装置及配套设施,根据周期检定计划,按时送检标准计量器具,保证热工计量标准量值准确。

3.2.4 组织和实施对在用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定期对在线仪表的系统误差进行现场抽检。

3.2.5 组织热控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参加上级计量检定人员统一考核。3.2.6 建立安全活动组织并正常开展安全活动。

3.2.7 制定本单位热控装置技术改造计划,审查热控装置的大、小修计划,并负责大、小修标准项目和非标准项目的验收。大修工作安排及时上报省电力技术监督检测中心。

3.2.8 研究热控装置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技术攻关。

3.2.9 组织热工仪表及控制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组织制定技改措施和技术改进工作。3.2.10 负责热控设备的更新改造、检修项目、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与重要检修项目的验收。

3.2.11 参加新建和扩建机组热控装置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和启动试验及质量验收。3.3 热控正、副班长职责:

3.3.1 在所属部门领导下对本班专业人员及所属设备负全部责任。

3.3.2 负责组织热工专业仪表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工作和做到仪表指示正确、灵敏、安全可靠的运行。

3.3.3 负责组织本班大、小修工作,并监督各专业检修进度和质量,保证检修任务按期完成,并组织参加主要仪表及自动设备的验收工作。

3.3.4 负责做好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制定日常维护计划,及时掌握,迅速消除对平时无法消除的缺陷,提供给热控检修技术员,列入大、小修计划。

3.3.5 根据公司或本部门每月下达的计划任务书,订出切实可行的作业计划,月度计划每旬检查、季度计划每月检查。

3.3.6 做好本班原始技术资料记录及改进项目的记录,并及时交班组技术员整理汇总存档。

3.3.7 负责检修中的特殊项目技术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并对工作人员作必要的指导。

3.3.8 根据部门规定的日期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和月度总结,并配合技术员做好材料、设备、备件计划的制订汇总工作。

3.3.9 班内发生局部异常情况、事故、障碍等不安全现象,应及时追查原因,并组织全班分析,认真吸取教训。

3.4 热控班组技术员职责:

3.4.1 协助班长对班内人员进行技术业务指导工作,班长不在时,代理班长职责,接受检修部门热控专职的技术指导。

3.4.2 对班组所辖设备在技术管理上负全面责任,除重大技术性更改需经检修部门热控专职批准外,有权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3.4.3 搞好本班的技术管理工作,编制本班大、小修施工计划,材料消耗定额,协助班长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实施措施;做好技术改进,检修总结等技术文件。

3.4.4 负责健全并领导制定本班组技术管理制度,并督促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3.4.5 协助班长做好经批准更新改造,推广项目,审查班内合理化建议,并推广兄弟单位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经验。

3.4.6 负责建立,充实本班的技术台帐、项目数据齐全;负责监督并收集各专业组对各种原始技术资料及改进记录整理,保管工作收集整理检修技术记录及各项试验报告、数据;按月向部门提供热工设备的完好率、投入率、准确率及设备缺陷消除率、工作票合格率。

3.4.7 负责掌握本班标准仪器,试验设备的健康情况,做好标准传递和定校工作计划的落实及备品备件的管理工作。

3.4.8 机组检修时应深入现场,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督促协助检修人员做好技术记录,检修验收,配合调整重要项目,努力降低消耗,提高工效。

3.4.9 负责绘制本班范围内简单的零件加工图、设备改进草图、施工后的竣工草图,并及时交检修部门汇总审核;做好技术资料的保管工作并严格执行保管制度。

3.4.10 协助本部门做好本班技术培训、技术讲课和技术考核;搞好技术问答。3.4.11 负责班内设备、仪表“三率”统计、公布,并督促设备的定校、定核工作。3.4.12 对班组设备系统的投用及现场试验、参数整定调整,负责组织和技术指导作用。3.5 热控装置现场巡回检查和清洁制度

3.5.1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是否准确指示和动作可靠;直接危及热力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热工人员必须到现场巡回检查和做清洁工作

3.5.2 各班每天应指定专人对所属设备进行现场巡回检查。3.5.3 现场巡回检查必须在每天上午8:30之前到达现场。3.5.4 巡检人员必须执行公司关于记录仪表的使用维护制度。

3.5.5 巡检人员对查出的设备缺陷要及时处理,对处理有困难的缺陷应作好记录,向班长汇报,以便组织处理。

3.5.6 巡检人员应仔细听取运行人员对热工计量仪表和控制装置运行情况的反映。3.5.7 巡检人员有义务向运行人员解释热控设备一些技术问题。3.5.8 各班每周必须对所属热控设备及环境进行一次打扫除。3.5.9 本部门每月对热控设备的清洁工作进行一次检查。3.6 热控装置现场定期校验制度

3.6.1 热控装置的现场定期校验是保证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准确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也是监督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准确率的一项可靠方法。

3.6.2 热工计量仪表必须按计量周期进行周期校验。3.6.3 现场校验方法按省电科院规定细则进行。

3.6.4 定期校验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填写周期校验记录,主周期校验中发现仪表超差,进行了修理、调整或调换备品仪表以后,除了在周期校验记录中说明外,还应按缺陷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好记录。

3.6.5 根据热工计量要求,主要热工仪表当月定校季统计,故每季主要热工仪表仪表校验一次(除“保护”用一次表)。

3.6.6 逢大、小修按常规项目,对已校表按“周检”计划统计报本部门和生产运技术部门。3.7 热控技术资料图纸管理 3.7.1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注册和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技术档案,注册档案应包括:

3.7.1.1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的注册,出厂说明书以及校验调整与试验记录。3.7.1.2 试验室用仪器仪表设备注册,出厂说阴书以及历次校验记录(证书)。3.7.1.3 机组及系统的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图、原理和实际接线图。3.7.1.4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电源系统图。

3.7.1.5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常用部件(如热电偶保护套和插座等)的加工图。3.7.1.6 流量测量装置运行日志(包括运行巡视记录维修和故障处理记录系统改进记录)。3.7.2 热控装置的检修规程,调校规程、运行维护规程以及各种有关的规章制度。3.7.3 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单元图、系统图、接线图做到部门有总图,班组有分图。3.7.4 仪表及控制装置有变动更改时必须出更改图或附更改说明.

3.7.5 新设备的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原本交档案室、部门与班组应有复印件。3.7.6 技术资料、图纸的借出必须履行借还手续。

3.7.7 技术资料、图纸的保管应有专人负责,要防止损坏、丢失。3.8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 3.8.1 评级原则

3.8.1.1 热控装置应结合机组检修,与主设备同时进行定级。3.8.1.2 热控装置必须消除缺陷,并经验收评定后方可按标准升级。

3.8.1.3 仪表测量系统各点校验误差不应大于系统综合误差,主蒸汽温度、压力常用点的校验误差,应小于系统综合误差的1/2。

3.8.1.4 热工自动调节设备的投入累计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以上方可列入统计设备;热工自动保护设备应能随主设备同时投入运行。3.8.1.5 热工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应符合要求。3.8.2 评级标准 3.8.2.1 热工仪表 3.8.2.1.1 一类

3.8.2.1.1.1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原则3.8.1.3规定。

3.8.2.1.1.2 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清晰,带信号仪表的信号动作正确、可靠。3.8.2.1.1.3 仪表及其附属设备安装牢固,绝缘良好,必要时有防震及抗干扰措施。3.8.2.1.1.4 管路、阀门不堵不漏,排列整齐,有明显的标志牌。3.8.2.1.1.5 仪表内外清洁,接线正确、整齐,铭牌齐全。

3.8.2.1.1.6 带切换开关的多点仪表,其开关接触电阻符合制造厂规定,切换灵活,对位指示准确可靠。

3.8.2.1.1.7 仪表技术说明书、原理图、接线图及校验记录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符合。3.8.2.1.2 二类

3.8.2.1.2.1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3.8.1.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3.8.2.1.2.2 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正确、清晰,若有个别点发生超差,稍加调整即能正确指示、记录。

3.8.2.1.2.3 仪表内个别零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仪表性能仍能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3.8.2.1.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3.8.2.1.3 三类

3.8.2.1.3.1 不能达到二类仪表标准者。3.8.2.2 热工自动调节装置 3.8.2.2.1 一类

3.8.2.2.1.1 自动调节系统的设备完整无缺,清洁、整齐、调校合格,达到制造厂出厂技术要求。

3.8.2.2.1.2 取样管路和取样点布置合理,管路、阀门、接头不堵不漏,标志牌齐全。3.8.2.2.1.3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符合安装规定,电气绝缘良好,标志牌清楚、正确。3.8.2.2.1.4 自动调节系统正式投入前应进行对象特性试验,投入后应作扰动试验,试验记录齐全,调节质量符合热工技术要求。

3.8.2.2.1.5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90%以上。

3.8.2.2.1.6 试验报告、检修报告、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相符。3.8.2.2.2 二类

3.8.2.2.2.1 自动调节系统的对象特性试验不全,但调节质量基本符合规程的要求。3.8.2.2.2.2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等有个别地方不正规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3.8.2.2.2.3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以上。3.8.2.2.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自动调节装置标准。3.8.2.2.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自动调节装置者。3.8.2.3 保护、联锁信号及报警装置 3.8.2.3.1 一类

3.8.2.3.1.1 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的机械及电气部分良好,动作正确、灵敏、可靠,能随机、炉及辅助设备连续投入运行,运行中未发生误动或拒动。

3.8.2.3.1.2 整套装置及零部件安装牢固,清洁、整齐,电气绝缘良好,防护措施完善。3.8.2.3.1.3 试验报告、检修记录、系统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相符。3.8.2.3.2 二类

3.8.2.3.2.1 定期校验时,发现整定值有变动,但未发生误动或拒动。3.8.2.3.2.2 个别零部件有缺陷,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3.8.2.3.2.3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3.8.2.3.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者。3.8.2.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 3.8.2.4.1 一类

3.8.2.4.1.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投入率>99%,主要测点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规定。

3.8.2.4.1.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的DRT屏幕显示数据,画面应稳定清晰,信号动作正确,画面切换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3.8.2.4.1.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完整无缺,打印机动作灵活,打字清晰,时间制表准确。

3.8.2.4.1.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事故顺序记录(SOE)分辨率应符合要求,动作顺序正确。

3.8.2.4.1.5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性能计算准确。

3.8.2.4.1.6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机柜内,输入、输出信号二次线路排列整齐,铭牌正确,孔洞严密。

3.8.2.4.2 二类

3.8.2.4.2.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投入率为98%~99%。

3.8.2.4.2.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测点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D1.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3.8.2.4.2.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的打印机和操作系统单元内有个别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不影响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使用要求。

3.8.2.4.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3.8.2.4.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者。3.9 分散控制系统的检修和维护管理

随着计算机产业和仪表制造业的技术发展,机组配备的主要控制设备都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

分散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软、硬件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强、存储容量大的特点,其结构较复杂,对环境的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定期维护、检修,以保证系统在电厂的安全运行。

3.9.1 DCS系统的运行

3.9.1.2 对运行中的DCS系统设备应每天巡检一次,检查及处理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3.9.1.2.1 DCS设备室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应控制在19--23℃,湿度控制在35%—50%之间,如发现超出范围,应及时处理。

3.9.1.2.2 过程控制柜内的温度,一般应小于30℃,对带有冷却风扇的控制柜,应检查风扇是否运转正常。发现故障应立即处理,对某些设备在运行中不能处理,则应采取必要措施,每天观察柜内温度。

3.9.1.2.3 滤网的清洁完好程度,必要时进行清理,如有损坏则要更换。

3.9.1.2.4 模件工作状态。此工作分两部分,一是检查人员直接查看模件,利用模件指示灯等观察模件工作是否正常,发现故障,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另一部分检查工作是利用DCS控制系统的自诊断手段,检查模件运行情况及故障记录,并对故障作及时处理。

3.9.1.2.5 电源情况。主要是查看电源指示灯的状态,如DCS的自诊断功能检查电源情况,发现故障,如能处理的应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直至正常。

3.9.1.2.6 顺序事故追忆装置是否正常,打印机是否正常,打印纸是否充足,打印效果是否良好,否则立即进行处理。

3.9.1.2.7 操作员站的模件、电源、风扇、滤网等是否正常,发现故障按有关规定处理,滤网应每周清洗一次。

3.9.1.2.8 检查完毕,柜门应关好,所有设备应恢复到需要状态,对检查内容、处理情况和结果应做好详细记录。

3.9.2 DCS系统的检修和维护

对DCS控制设备的全面检查和维护应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安排在机组检修时进行。3.9.2.1 对过程控制柜的检修和维护 3.9.2.1.1 拷贝所有模件的组态或程序。

3.9.2.1.2 对控制柜进行防尘、密封处理,并清理防尘滤网。3.9.2.1.3 检查、紧固控制柜接线及固定螺丝。

3.9.2.1.4 清扫电源及控制设备,包括柜体和各种模块。3.9.2.1.5 检查接地系统,使接地系统符合DCS要求。

3.9.2.1.6 对电源进行测试,测试应按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

3.9.2.1.7 对控制设备室的温度、湿度及含尘量进行测试,如不合格,应在检修期内进行处理,使其合格。

3.9.2.1.8 核实控制模块的标志和地址及各种硬件组态。

3.9.2.1.9 消除运行中出现的全部故障和缺陷,恢复和完善各种标志。3.9.2.1.10 送电后预运行48小时,运行期间须加强观察,发现故障,分析原因,即时处理。

3.9.2.1.11 各种功能测试,如冗余功能测试(电源冗余、模件冗余等)、报警及保护功能测试、旁路功能测试(通信节点、手/自动站等)。

3.9.2.1.12 对整个检修过程及处理结果作详细记录。3.9.2.2 模件的清洁

DCS控制系统都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由于环境的影响,需经常对模件进行清理,如处理不当,会损坏模件或影响其使用寿命。

模件清洁主要清除模件上的灰尘、污垢、腐蚀性油污及其他污染物,以提高模件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清洁按以下方法进行:

3.9.2.2.1 所有的清洁处理应在“防静电工作台”上进行,以防静电放电,损坏模件。在清洁处理、搬动模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带上接地防静电环,在每次工作前应检查防静电环及其接地是否良好。

3.9.2.2.2 印刷集成电路板表面污物可用经干燥、清洁过滤、除静电处理后的压缩空气吹扫,或用防静电的真空除尘器清除。

3.9.2.2.3 对一些用空气吹、吸无法去除的污物可用80%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与蒸馏水混合,将不起毛的绸布浸泡其中,然后取出用来擦洗模件,重复操作,直到干净为止,再用干净的麂皮或不起毛的绸布将模件擦干。

3.9.2.2.4 如果确实需要,可用集成电路板专用清洁剂喷扫,但不宜反复使用,以防污物流入插结脚。

3.9.2.2.5 对于印刷集成电路板的边缘部分或插接件部分,也可按上面的方法处理。3.9.2.3 电源及风扇的检修和维护 3.9.2.3.1 电源应清扫(如使用的是非模件电源,则解体清扫),减少积灰,延长电源使用寿命。清洁完毕送电前,应仔细检查电源有无异常损坏痕迹,电源电压等级切换开关或跨接器是否正常。电源清洁方法可参照模件清洁方法进行。

3.9.2.3.2 电源检修中更换的元件应严格挑选,不可使用温度稳定性差的元器件、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芯片,应选用进口的同类型产品代换,分立元件应尽可能选用金属电阻、钽电容、聚丙烯电容等参数稳定的元器件。

3.9.2.3.3 修复后电源应进行不少于24小时通电实验。投运前应进行输出电压和保护定值校对。保护定值不可随意变更,必需变更要有审批手续。

3.9.2.3.4 对运行电源,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输入、输出电压测试,并做好记录,检查并紧固电源接线端子、接地母线螺丝(注意不要将螺丝松动或紧固过头)。

3.9.2.3.5 每年检查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

3.9.2.3.6 每两年一次检查所有电源内外,对所有螺丝进行紧固,同时校验电源输出应达到规定值,校验值必须记录。

3.9.2.3.7 24V开关电源,每五年应更换电源,因电源上的部分器件(如电解电容器)已到其运行寿命,应予更换。

3.9.2.3.8 对运行中的电源更换应做好隔离措施,避免影响机组运行。

3.9.2.3.9 风扇应每半年清灰一次,如风扇故障须更换,更换前应仔细检查绝缘情况、电压等级、功率、转速等是否相符,更换风扇的电源接线应用焊接或其他可靠方式连接,不宜采用导线绞结。

3.9.2.3.10 风扇投运后必须确认其运转方向正确,防止反转。

3.9.2.3.11 DCS系统运行中,风扇故障如无法更换,应加挂临时风扇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并加强巡检,注意柜内温度。3.9.2.4 操作员工作站的检修和维护

操作员工作站是操作员与DCS系统的人机接口。它能监视过程参数,对参数的越限作出报警,并做趋势记录,能记录历史数据,打印各种报表,为操作员提供全部操作、控制和有关画面。

3.9.2.4.1 操作员工作站的全面检查应每年进行一次。对检查和维护,首先要利用工作站的各种测试和诊断程序进行,并保存有关诊断数据,以利查找故障,分析故障原因。

3.9.2.4.2 每年应对工作站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3.9.2.4.3 检查和清理的设备应包括主板、模件、总线、网络服务器、监视器、电源、键盘、硬盘、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打印机等各种设备。

3.9.3 现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制度 3.9.3.1 现场设备巡检

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保证设备处于健康状态,将 事故消灭于萌芽中,需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在最佳方式下运行。

对现场设备的巡检,每周应进行一次,巡检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3.9.3.1.1 电动和电液执行机构

3.9.3.1.1.1 执行机构电源及外部接线是否正常。3.9.3.1.1.2 执行机构连杆是否完好无损。3.9.3.1.1.3 执行机构罩壳是否完好无损。

3.9.3.1.1.4 执行机构的位置状态和手动自动离合器的状态。

3.9.3.1.1.5 对电液执行器除按照电动执行机构内容外,还应对油位、油压及油管路泄漏进行检查。

3.9.3.1.2 气动执行机构 3.9.3.1.2.1 检查执行机构所需气源及气压设定值是否正确,实际气压是否正常。3.9.3.1.2.2 检查执行机构连杆及插销是否完好无损。

3.9.3.1.2.3 检查执行机构进出气仪表管是否完好,有无泄漏。

3.9.3.1.2.4 检查执行机构罩壳是否完好无损,设备标牌应完整、清楚。3.9.3.1.3 现场仪表、仪表柜、箱

3.9.3.1.3.1 检查仪表两次阀门和排污门应完整无缺,接线完好。3.9.3.1.3.2 所有仪表接头和管路是否泄漏。

3.9.3.1.3.3 如是仪表柜、箱,应检查柜内照明,冬季应检查柜、箱内加热保温装置是否正常运行,保持柜内适当温度。

3.9.3.1.3.4 柜内应保持清洁,密封应完好,检查完应关好柜门。

3.9.3.1.3.5 应对巡查内容和线路制定专门表格,巡查发现的故障、缺陷应及时处理。对巡检情况和处理结果有详细记录,班长和班组技术负责人应对巡检记录进行验收。

3.9.3.2 现场设备的检修

现场各种仪表和执行机构应利用检修机会每年检修校验一次。一年一次的检修校验应是较彻底、全面的。至少应包括以下设备和内容:

3.9.3.2.1 差压和压力变送器的校验。包括对电缆检查、接线接头紧固、变送器管路检查、接头紧固等,对校验不准的变送器高水平修理或更换,并做好校验前和校验后记录。

3.9.3.2.2 压力、温度开关和各种位置开关的校验,并整理、紧固接线,规范管路,做好校验记录。

3.9.3.2.3 对电动、液动等各种执行机构进行解体检修、清洁。包括电缆、接线、管路、电源、气源的检查、维护。

3.9.3.2.4 对特殊仪表也应进行校验,如振动、偏心等仪表,本单位无法校验,应送有关单位校验。对有些特殊仪表,可根据实际情况缩短校验周期,如炉膛氧量表,应半年检修、维护一次。

3.9.3.2.5 对温度测点、各种热电偶和热电阻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每年抽查、抽校一批,五年应全部校验一次。

3.9.3.2.6 就地指示仪表(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每年校验、维修一次,对其接线、管路也全面维护一次。

3.10 自动调节控制系统管理 3.10.1 自动调节系统

3.10.1.1 火力发电机组的自动调节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可靠的调节品质、优良的自动调节系统能代替运行人员管理和控制机组的运行。

3.10.1.2 自动调节系统应定期做试验。一般自动调节系统应每年进行两次试验。通过试验发现调节系统隐患,提高调节品质。除定期试验外,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也应做调节系统试验:

3.10.1.2.1 自动调节系统发生异常。3.10.1.2.2 调节参数改变之后。

3.10.1.2.3 设备大修或控制策略变动之后。

3.10.1.3 调节系统出现异常,通常系统性能下降,动、静态偏差增大,当遇到扰动时出现震荡,甚至会被调量大幅度变化,出现跳闸事故,对机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一般来讲,造成调节品质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0.1.3.1 调节设备特性不好,如变送器、执行传送机构性能不好等。

3.10.1.3.2 被控对象特性发生变化,原有的调节参数不再适应,如检修更换过热器后,对燃烧给水、温度等控制系统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3.10.1.3.3 控制策略不完善,即调节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当受到扰动后,被调量就会发生较大偏差,甚至系统不能稳定运行。

3.10.1.4 由于采用DCS控制系统,在自动调节系统中,也含有开关量(逻辑量)的控制。在自动调节系统试验中,应特别注意调节系统的逻辑量及保护定值。另外,复杂的调节系统,其调节参数也不仅仅是调节器的PID。其中会增加许多辅助参数,如为了提高调节系统抗外扰能力,增加外扰作用通道,往往会有函数发生器F(x)和加法器∑等,其中会有很多可调参数,通过扰动试验同样会发现这些参数的好坏。

3.10.1.5 采用负荷扰动试验主要参数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滑参数运行机组,则在定参数运行区,参数也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调节品质才能算合格。

3.10.1.6 有条件情况下,自动调节试验应先在仿真机上进行,在仿真机上取得足够的数据后再在机组上试验,这样可提高实际试验的质量,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防止盲目试验造成不必要的停机,同时对仿真机的仿真性也是一个检验。

3.10.1.7 试验前应编写好试验措施,试验结束后应填写试验报告,试验结果如达不到规定的调节品质,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处理,使其符合要求。

3.11 热工保护系统的试验管理 3.11.1 热工保护连锁装置的试验

3.11.1.1 仪控保护连锁是为保障热力设备和系统安全运行而设计的,当某一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时保护连锁回路动作,自动地使该设备停运,进入安全状态,防止设备损坏。同时向相关的设备发出信号,使其作出相应的反应,以保护整个热力系统的安全。

3.11.1.2 保护一般包括两大类,即主机保护和辅机保护。主机保护包括气轮机跳闸保护、锅炉跳闸保护和发电机跳闸保护及机、电、炉的连锁保护,辅机保护一般指重要的辅机保护,如给水泵、小汽轮机、磨煤机、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3.11.1.3 保护连锁试验是防止保护误动和拒动的必要手段,是保护机组安全运行和提高检修质量的重大措施。

3.11.1.4 根据保护连锁的重要性,热控保护连锁试验可分为三级实施 3.11.1.4.1 班组负责的试验项目

3.11.1.4.1.1 所有测点的校验(即静态校验)。3.11.1.4.1.2 一般辅机保护连锁试验。3.11.1.4.1.3 所有挡板、阀门的试验。3.11.1.4.2 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试验项目 3.11.1.4.2.1 主要辅机保护连锁。3.11.1.4.2.2 功能组试验。

3.11.1.4.3 公司级组织安排的试验项目 3.11.1.4.3.1 汽轮机跳闸保护。3.11.1.4.3.2 锅炉跳闸保护。

3.11.1.4.3.3 发电机跳闸保护(仪表控制保护是指发电机非电量保护,如发电机定冷水流量、发电机线圈温度等)。

3.11.1.4.3.4 机、电、炉大连锁保护。3.11.2 保护连锁试验的时间和周期

3.11.2.1 一般保护连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遇下列情况应进行保护连锁试验: 3.11.2.1.1 设备检修后应做保护连锁试验。

3.11.2.1.2 保护系统(设备、定值、逻辑等)变更后,应进行试验,以验证其正确性。3.11.2.1.3 保护连锁试验一般安排在全部检修工作结束后,机组启动前进行。为了保证保护连锁试验的顺利进行,机组检修后必须留有足够的试验时间,大修后应有5~7天,小修后应有3~5天。保护连锁试验项目必须明确列入检修计划中。

3.11.3 保护连锁试验方法

3.11.3.1 试验方法尽量采用物理试验方法进行实校,即在测量设备处加入被测物理量的方法。如凝汽器水位低脱扣凝泵,采用凝汽器放水直至水位低凝泵动作;汽轮机润滑油低压,采用停油泵法等。

3.11.3.2 当现场采用物理试验法有困难时,在测量设备校验准确的前提下,可以在现场测量处模拟试验条件,如短接、拨动开关等。严禁在控制柜内输入端子处模拟条件,这种方法只试验了逻辑,未包括整个保护回路。

3.11.4 保护连锁试验项目

3.11.4.1 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试验项目,3.11.4.1.1 机组小修后应做的保护连锁项目: 3.11.4.1.1.1 锅炉保护连锁试验。3.11.4.1.1.2 汽轮机保护连锁试验。

3.11.4.1.1.3 小修中变动的设备的保护连锁试验。3.11.4.1.1.4 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的设备的保护连锁试验。3.11.4.1.1.5 机、电、炉大连锁试验。

3.11.4.1.2 机组大修后应做的保护连锁试验项目:

3.11.4.1.2.1 大修全部工作结束后,机组启动前(部分辅机的保护连锁试验可穿插在大修工作中进行)对全部主机和辅机进行保护连锁试验,试验开始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3.11.4.1.2.1.1 仪表控制部门应将所有主机和辅机的所有保护测点定值进行校验完毕。3.11.4.1.2.1.2 有关辅机的分步试运工作已结束。

3.11.4.1.2.1.3 试验应用厂内标准试验单,完成所有试验准备工作,应有完整的试验项目,试验内容、试验方法和技术措施。

3.11.4.1.2.1.4 试验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3.11.4.1.2.1.4.1 汽轮机跳闸保护。

3.11.4.1.2.1.4.2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保护连锁试验。3.11.4.1.2.1.4.3 汽轮机液压油系统保护连锁试验。3.11.4.1.2.1.4.4 汽轮机盘车功能联动试验。3.11.4.1.2.1.4.5 抽汽逆止门开关保护试验。3.11.4.1.2.1.4.6 高、低加保护连锁试验。3.11.4.1.2.1.4.7 所有给水泵保护试验。3.11.4.1.2.1.4.8 真空系统联动试验。3.11.4.1.2.1.4.9 锅炉跳闸保护试验。

3.11.4.1.2.1.4.10 送、引风机保护连锁试验,送、引风机润滑油系统联动试验。3.11.4.1.2.1.4.11 一次风机保护试验,一次风机润滑油系统联动试验。

3.11.4.1.2.1.4.12 磨煤机保护试验,磨煤机油系统保护试验,给煤机保护试验。3.11.4.1.2.1.4.13 风烟系统联动试验。3.11.4.1.2.1.4.14 机、电、炉大连锁试验。

3.11.4.1.2.1.4.15 对试验中发生的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查出问题,并彻底解决,然后重新试验,直至全部试验合格后机组才能启动。

3.12 热工仪表及热控计算机软件权限管理

3.12.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安全管理、日常维护、备份制作、存档管理和软件修改程序。本标准适用于#

1、#2机组的所有控制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管理。3.12.2 引用标准:NETWORK--6000系统软件手册、DEH系统设计手册、FSSS系统设计手册、输煤程控系统设计手册等。

3.12.3 内容和要求

3.12.3.1 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范围定义如下:NETWORK--6000系统、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12.3.2 PLC编程软件和PLC应用软件。3.12.3.3 智能式外部设备的编程软件。

3.12.4 Password 作为软件的特殊部分,分级定义,分级使用,注意保密。修改时需办理 Password 修改申请单。改动完成后,Password 修改单由案存档,存档级别为绝密级。紧急调用或借阅时需公司领导批准。

3.12.5 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用户级别定义如下:

3.12.5.1 技术管理人员为管理级。

3.12.5.2 仪表控制一般值班人员为维护级。3.12.5.3 运行人员为操作员级。

3.12.5.4 NETWORK--6000 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由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管理。

3.12.5.5 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软件的日常维护工作。

3.12.5.6 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外设的运行情况,遇到外设编程故障时需立即解决。3.12.6 软件的日常维护和备份制作

3.12.6.1 在机组正常运行工况下,下列软件每月复制一次,保存三个月:NETWORK—6000、DEH、FSSS、输煤程控系统的系列数据库、PLC在线逻辑、运行环境。

3.12.6.2 机组消缺需修改软件时,修改前对所属软件系统制作备份。修改完成后即做备份。经运行证明正确后,再做备份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一个月。

3.12.6.3 在进行技术改造、软件开发时,技术管理人员需在未改动软件之前作备份,修改后即做备份,直至完全成功,经公司认可后,再做全面备份并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一个月。

3.12.6.4 对于NETWORK--6000系统、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的画面。在机组移交时做全面备份并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两周。

3.12.7 软件存档管理

3.12.7.1 机组移交时,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档案室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2 机组大、小修后,进入正常运行工况时,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公司技术档案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3 在技术改造、软件开发取得成功后,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公司技术档案室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4 历史数据存盘后,送公司技术档案室存档。3.12.7.5 上述软件存档级别为机密级。3.12.8 软件备份的保存

3.12.8.1计算机所用外部存储介质属高精设备,需放于防磁、防尘、防灰、防静电的专用盒子里,并存放于专用的柜子里,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3.12.9 软件修改程序

3.12.9.1 在日常机组消缺时需修改软件,由消缺人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提交技术管理人员。

3.12.9.2 在技术改造、软件开发中需修改软件时,首先按《设备异动管理标准》、《仪控逻辑管理标准》进行技术审核。批准后由申请人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提交技术管理人员。

3.12.9.3 技术管理人员接到软件修改申请单后,进行软件功能审核。若软件功能不能实现技改要求,技术管理人员需及时将信息通知有关人员。否则应及时修改软件,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申请者。

3.12.9.4 软件修改由技术管理人员或技术管理人员指定人员实施操作。操作步骤和内容需详细、清楚地写在操作记录本上。

3.12.9.5 夜间值班或技术管理人员不在时,需紧急修改软件,值班人员向有关领导汇报后,得到授权后进行处理,在线修改。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后,把操作步骤和修改内容详细、清楚地写在操作记录本上。移交给技术管理人员后,由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并消除软件修改申请单。

3.12.9.6 技术管理人员应妥善保管好软件修改申请单和操作记录本。3.12.9.7 具有修改软件权限的有关人员名单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3.13 #1#2机组蓄能器定期试验

3.13.1 为了保证新机组的安全运行,必须对重要设备所使用的蓄能器进行定期试验,根据哈尔滨汽轮机厂提供的HA100电液执行器说明书和沈阳东北电力调节技术研究所提供的电液控制快速关断阀说明书,特制定如下蓄能器定期试验。

3.13.2 蓄能器为安全压力容器,蓄能器的使用与定期试验必须遵守蓄能器使用规范。3.13.3 蓄能器为安全压力容器,必须充氮气。3.13.4 蓄能器充氮气完成、投入使用一周须进行检查,若无氮气泄漏,则下一次检查为四个月后,若仍无氮气泄漏,则下一次检查为一年后。

3.13.5 主设备大修时,须对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

3.13.6 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结果须报检修部与生产技术部门。3.13.7 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责任人为蓄能器的设备主人。4 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的执行情况由生产技术部门进行检查与考核。

第五篇:保证节能、新工艺、新材料的技术措施

保证节能、新工艺、新材料的技术措施

保证节能的技术措施

本工程工期紧张,施工现场场地较大,施工过程中的节能主要为节电、节水、节约钢筋等方面,现分别对以上方面采取的措施加以介绍:

节水方面

现场配置节水型龙头,杜绝使用螺旋式上升龙头。

厕所间的冲水箱不用自冲水箱,每天耗水量大,不节约,应用手动冲水箱来冲洗。循环水收集及利用:雨水经场内排水沟汇入三级沉淀池后接至水箱;生活区食堂洗菜水、职工生活用水等收集至水箱,该水可用作冲洗厕所,控制扬尘等。

节电方面

生活办公区节电:现场办公室及生活区宿舍内安装节能灯具,不使用大功率白炽灯具;生活区每个宿舍配置电表能有效的控制与掌握每个宿舍的用电动态,有效地对每个宿舍进行奖罚;生活区照明与插座线路进行分路控制,目的在于对插座大功率电器使用的控制,在插座线路上安装智能型荷载限位器,当插座线路上使用大功率电器而断电时不影响宿舍的照明。

施工现场生产区节电:施工现场镝灯采用光电控制;采用节能型镝灯;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的情况出现,以出现用电及人工浪费的现象。

节约钢筋方面

钢筋节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钢筋接头的型式改进以体现节约,现场多采用真螺纹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以及气压焊接头等,其接头型式与搭接接头相对比较而相应节约钢材;其二是废钢筋的利用,废钢筋注意收集,并且尽量使其简易加工后可制作排水沟盖板、临边洞口安全防护门、大重量钢筋绑扎时的钢筋支架等。

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方面

对于一些常见的简易工具、现场安全节点等进行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如楼梯扶手、电梯井门、地下室基坑垂直上下、茶亭、排水沟盖板、灯架、施工区域与办公等区域的分格、深基坑四周的围护、氧气瓶、乙炔气瓶的瓶座、电表箱等采用工具化。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本工程为办公楼项目,单层面积较大,并且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针对上述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我公司长期施工类似结构的施工经验,决定在此工程上采用一次性成型地坪施工技术,该技术对于地坪等一次成型,使得粗地坪的施工过程中表面能达到精地坪的施工标准而无需另行施工面层地坪,在工程成本节约、建筑空间的增加(主要是层高净空的增

加)等上面有较大的帮助。

下载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精选合集)

    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 1 事故预想及反措 2 汽机保护系统反事故措施 6 3 DAS系统反事故预想措施 4 DEH反事故措施 5 防止模件烧损措施 6 顺序控制系统(SCS)反事故措施 7 BMS......

    2468系统安装技术措施(精选五篇)

    II468系统机电设备安装 安全技术措施 我单位根据矿生产安排,现对II468系统内机电设备进行安装,为确保施工的安全有序的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准备工作 1、施工前,矿......

    空气压缩机系统投运技术措施

    空气压缩机系统投运技术措施一、空气压缩机系统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1.空压机、冷冻干燥机、储气罐(包括就地压力表)及其连接管道、阀门等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合格。2.空压机、......

    保障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技术措施

    保障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技术措施 矿井通风管理是我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矿井通风管理又是矿井瓦斯防治、矿井防灭火和煤尘防治的基础,选择矿井合理的通风系统是提高矿井防......

    锅炉供暖现状分析及运行节能技术措施

    锅炉供暖现状分析及运行节能技术措施 摘 要:供暖成本已是成本支出的一个大项,认真做好锅炉供暖的运行管理和节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应该看到锅炉供暖节能潜力是很大的,重要的是......

    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精选5篇)

    +1015m回风斜井贯穿 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1015m回风斜井贯通,通风系统将发生变化,为了确保贯通前后矿井通风系统稳定,防止发生风流紊乱,确保井下各地点用风量稳定且满足......

    机电系统节能减排技术措施

    机电系统节能减排实施细则为打造节约型企业,搞好节能降耗,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执行《义煤集团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管......

    系统回撤工字钢安全技术措施

    系统回撤工字钢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根据省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取消整合、技改煤矿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的通知》(黔能源发【2021】451号)的要求,以及盘县煤炭工业管理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