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Cu监测指标分析
扎旗人民医院
ICU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与分析
2014 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现将医院重症病房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监测指标分析如下:
一、ICU质量监测指标
1、ICU质量监测指标 按每季、每年,统计每类重症医学(ICU)单元的重点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了解医院ICU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总体情况。
2、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率对象选择:过程监测指标 指标改善:比率升高设置理由:在ICU接受呼吸器治疗的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无禁忌,应提高床头至30度或更大,有助于防止和降低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与压疮、溃疡的风险。
3、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液感染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中心静脉臵管。留臵中心静脉臵管患者的细菌血症,具备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和/低血压),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液感染源。
4、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留臵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定义: 显性尿路感染:有尿路感染症状、体征,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患者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等。
维护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尿管留臵时间、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监测对象:全部住院手术患者或部分种类手术的患者。指标类型:结果指标。指标改善:比率下降。
1、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CRBSI)千日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千日感染率;尿路感染(UTI)千日感染率(工作量,感染率,数据来源追踪)
2、手术部位感染(%)按手术风险分类,年手术量、切口感染率数据来源追踪。
3.相关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臵预案知晓率达100%
4、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5、洗手方法正确率≥95%。
6、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年度统计分析。
7、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微生物检测种类年度统计分析。
8、有上述细菌耐药监测变化趋势图。
9、有Ⅰ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品种选择、用药时机、术后应用时间等)。
10、有多部门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联合干预措施,全院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均符合规定。
11、定期对消毒剂的浓度、有效性等进行监测
12、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达到相关规范,灭菌合格率100%。
感染管理科 二0一四年
第二篇: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一、解读
按每季、每年,统计每类重症医学(ICU)单元的重点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了解医院重症医学(ICU)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总体情况。
二、监测指标
(一)ICU-1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指标名称: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对象选择:所有自重症医学科转到其他病房的患者。指标类型:过程指标。指标改善:比率下降。设臵理由:在重症患者转出重症医学科之前需要对患者有一个评估。如果评估结果提示目前患者病情稳定,转入重症医学科的病因已经去除或得到控制则患者具备了转出条件。但如果转出24小时或48小时病情就再度出现恶化,并且需要转回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说明转出前患者潜在问题没有被发现或未受到重视,之前的评估存在缺陷。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是衡量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分子:单位时间内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的例数。分母:单位时间内重症医学科转出患者的总数。
(二)ICU-2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率(‰)指标名称: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率(‰)。对象选择:ICU中所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指标类型:过程指标。指标改善:比率升高。
设臵理由:在ICU中,接受呼吸器治疗的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无禁忌、应提高床头至30度或更大,有助于防止和降低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与压疮、溃疡的风险。
分子:ICU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情况下抬高床头部≥30度的日数(每天2次)。分母:ICU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计算公式:
ICU患者在使用呼吸机下抬高床头部≥30度的日数(每天2次)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率(‰)=---------------×1000 ICU所有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
(三)ICU-3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指标名称: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对象选择:ICU中所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指标类型:结果指标。指标改善:比率下降。设臵理由: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机械通气的一个频繁发生的医源性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炎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医疗资源的消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极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所在科室的医疗和护理质量。呼吸机相关肺炎定义:
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呼吸道感染的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胸部X线症状及实验室依据。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所有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分母:单位时间内ICU所有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计算公式: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1000 ICU所有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
(四)ICU-4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指标名称:中心静脉臵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对象选择:ICU中所有使用中心静脉臵管的患者。指标性质:结果指标。指标改善:比率下降。设臵理由:
中心静脉臵管是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手段,但也给感染打开了通道。臵管和使用过程中无菌操作和管理是预防和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临床上必须给予密切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不断改进相关措施,持续降低中心静脉臵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中心静脉臵管相关血液感染的定义:
是指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中心静脉导管。留臵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细菌血症(真菌血症)和至少有1次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具备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等],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液感染源。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中中心静脉臵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例数。分母:单位时间内ICU中所有患者使用中心静脉臵管的总日数。计算公式:
ICU中心静脉臵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例数
中心静脉臵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1000 ICU所有患者使用中心静脉臵管的总日数
(五)ICU-5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指标名称:留臵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对象选择:ICU中所有留臵导尿管的患者。指标类型:结果指标。指标改善:比率下降。设臵理由:
由留臵导尿管导致的泌尿系感染是重症医学科最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但经常会被忽视。注意无菌操作和尽早拔除不需要的尿管是降低发病率的主要措施。留臵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定义:
(1)显性尿路感染:有尿路感染的症状、体征,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5CFU/ml。(2)无症状菌尿症:无尿路感染症状、体征,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5CFU/ml。分子:单位时间内ICU中留臵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例数。分母:单位时间内ICU中所有患者留臵导尿管的总日数。计算公式:
ICU留臵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例数
留臵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1000 ICU所有患者留臵导尿管的总日数
(六)ICU-6重症患者死亡率(%)指标名称:重症患者死亡率(%)。对象选择:所有收住ICU的患者。指标类型:结果质量。指标改善:比率下降。
设臵理由:住院患者死亡率向来是衡量医疗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对于危重患者同样如此。因为患者的危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评价危重患者死亡率时不同危重程度患者之间要区别计算。
(1)患者的危重程度是指APACHEⅡ评15分以上的患者,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或其他评价分类归属于重症的患者。
(2)患者的危重程度是指APACHEⅡ评15分以下的患者。分子: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死亡人数。分母: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总人数。计算公式:
ICU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死亡人数
重症患者死亡率(%)=---×100 ICU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总人数
(七)ICU-7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指标名称: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对象选择:所有收住ICU的患者。指标类型:结果质量。指标改善:比率下降。设臵理由:压疮的主要原因有局部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受到剪切力和摩擦导致损害。患者本身因素如营养状态、局部分泌物、排泄物、汗液的浸渍等使压疮更易发生。这些因素都是重症患者频繁存在的。一旦发生压疮,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以及后续一系列医疗和护理问题。通过合理的医疗和护理,压疮的发生率是可以明显下降甚至是可以避免的。所有压疮发生率是直接反映病房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1)患者的危重程度是指APACHEⅡ评分15分以上的患者,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或其他评价分类归属于重症的患者。
(2)患者的危重程度是指APACHEⅡ评分15分以下的患者。分子: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发生压疮患者数量。除外病例:进入ICU时已判定有“压疮”病例。分母:单位时间内收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总数。除外:进入ICU时已判定有“压疮”病例。计算公式:
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发生压疮人数
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100 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总人数
(八)ICU-8人工气道脱出例数 指标名称:人工气道脱出例数。
对象选择:ICU中所有臵入人工气道的患者。指标类型:结果质量。指标改善:比率下降。
设臵理由:人工气道是重症患者呼吸路径,一旦脱出可直接导致窒息并威胁生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后果严重,直接以发生的例数作为指标而不是发生率,是评价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发生的人工气道脱出总例数。分母:没有分母。
第三篇:ICU目标性监测分析2012下半年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ICU 内医院感染,我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ICU 兼职感控人员密切配合,对ICU 开展了目标性监测,现将2012年下半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一、数据与方法
1、监测对象 2012年7-12月所有入住ICU的患者,并对转出ICU的患者有专人到相应科室随诊48小时。
2、监测方法 每日对ICU进行调查,填写ICU患者日志,再将数据汇总。
3、诊断标准 按照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感染率的比较 ICU 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 各等级患者临床病情分级总分/ 同期ICU被评定患者总例数;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 医院感染发病率/ ASIS。
二、结果
1、感染率 同期入住ICU患者总数197人,医院感染16例(22例次),感染率为8.12%,感染例次率为11.17%。16例感染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同期ICU患者住院日数为668日,日感染率为23.26‰,调整后日感染率为7.11‰。(详见 表一)
2、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率 ICU常用的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日感染分别为: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VAP)89.74‰,调整后日感染率为27.44‰;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UTI)1.51‰,调整后日感染率为0.46;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详见 表二)
3、部位感染率 感染发生部位一下呼吸道为主,感染率95.45%;其次为泌尿道4.55%。(详见 表三)
4、医院感染病原菌 16例(22例次医院感染)治疗用药,送检率为100%。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检出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真菌1株,其它(为单发少见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7株,故不做详细统计分析。(详见 表四)
ICU医院感染率(%)及日感染率(‰)表一
月份 调查 例数
例数 8 9 10 11 12 合计
医院感染
感染率 5.00 9.38 5.88 14.81 11.54 5.26 8.12
住院日
ASIS 评分
感染例次
感染例次率
日数
日感染率
调整日感染率 5 3 5 3 2 22
10.00 15.63 8.82 18.52 11.54 5.26 11.17
128
131
120
15.63 28.85 15.27 36.36 25.00 21.05 23.26
14.47 8.88 5.28 11.84 7.74 7.09 7.11
4.08 3.25 2.89 3.07 3.23 2.97 3.27 40 32 34 27 26 38 197 3 2 4 3 2 16
688
ICU 器械使用率(%)及日感染率(‰)表二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
留置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
月 日 感使份 数 染 用
例天次 数 使
用 率
日 感 染 率 感使
调整
染用
日感
例天
染率
次 数
使
用 率
日 感 染 率 感使
调整
染用
日感
例天
染率
次 数
使
用 率
日
调整
感
日感染
染率
率 128 4 52 40.63 76.92 18.85 8 104 1 60 57.69 16.67 5.13 9 131 3 47 35.88 63.83 22.09 10 110 5 23 20.91 217.39 70.81 11 120 3 27 22.50 111.11 34.40 12 95 2 25 26.32 80.00 26.94 合688 21 234 34.01 89.74 27.44 计
0 0 1 0 0 0 1
92.97
93.27
0 0
0 0
0 0 0 0 0 0 0
99.22
78.85
27.48
30.00
33.33
6.3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97.71 7.81 2.70
99.09
95.83
97.89
0 0 0
0 0 0
661 96.08 1.51 0.46
324 47.09
ICU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表三95.45下呼吸道 n=21泌尿道 n=14.55
ICU病原菌分布情况 表四
病原体 真菌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其他 合计
菌株数 1 10 4 7 22 ICU 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比(%)18.1845.4531.824.55真菌 n=1鲍曼不动杆菌 n=10铜绿假单胞菌 n=4其他 n=7
三、分析
1、ICU 医院感染现状 2012年下半年对ICU 监测显示,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12 %,例次感染率为11.17 %,日感染率为23.26 ‰,明显低于2012年上半年ICU医院感染率(16.20%),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相应部位感染的95.45%,提示气管插管等相关侵入性操作是ICU 医院感染最主要的高危因素,应严格掌握指征,及时去除不必要的导管。ICU 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师应及时送检病原学,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以有效控制感染。ICU 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各种侵入性操作多、常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住院时间长等多种易感因素共同存在,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因此应重视对ICU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进行有效干预。
2、侵入性操作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21例,感染率为11.73%,日感染率为89.74‰,调整后日感染率为27.44‰。较2012年上半年感染率(12.29%)有所下降,仍是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引起VAP 相关危险因素一方面是由于患者本身的原因,如存在脏器功能不全、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高龄、昏迷、误吸;另一方面也与各种诊疗措施有关,如体位、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应用抑酸剂、镇静剂、免疫抑制剂、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均有可能影响到VAP 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诊疗 护理操作规程;严格落实手卫生规范;随时做好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在患者病情允许下将患者床头抬高45,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等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定期评估呼吸机使用的指征,及早撤机,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留置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1例,感染率为0.56%,日感染率为1.51‰。留置尿管时间长短是影响其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而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基础疾病等也影响留置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尽可能缩短尿管的留置时间,降低感染率。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本次监测期间发生率为0,导管留置时间、留置部位、导管类型、存在感染灶等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鉴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及时拔除导管。
总之, ICU 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3 种导管相关性感染是ICU 的主要医院感染类型,需要重点监控。在ICU 内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可及时获得准确资料,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控制和预防ICU 医院感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感染科整改建议
具体整改措施:
1、每日认真执行本院制定的环境消毒隔离制度。
2、增加日常消毒频次;在监护区无患者情况下,将所有仪器、物体表面及地面、墙面(2米以下)用1000mg/L文华消毒液擦拭,有效清除杀灭多重耐药菌,防止多重耐药菌定植。
3、按要求及时清洗层流洁净系统初、中、高效过滤网。保证空气的洁净程度。
4、认真执行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5、认真执行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标准操作规程(SOP)。
6、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落实手卫生规范。
7、定时召开科室医院感控小组会议,对照制度规范,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8、主治医生应积极送检,根据药敏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9、加强培训,科室内对手卫生规范、无菌操作原则等相关制度进行再学习。
五、目标
1、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2、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其他侵入性操作感染发病率。
第四篇:2013 第二季度 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汇总分析
2013年第二季度 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汇总及分析 为给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医院内涵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强化科室质量意识,根据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科室日常工作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动态监管和科学评价,要求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落实。
一、临床住院科室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1、住院重点疾病的总数逐年上升。
2、住院重点疾病的死亡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3、两周或一个月内再住院同比下降或合理。
4、患者安全类指标:(1)手术安全核查率100%。(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漏报率0。(3)各类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5、合理用药监测指标:(1)全院药占比≤30%,各科药占比不超过医院定标。(2)1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委30%。(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呈60%。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例数
总例数 死亡例数 二周内再 一月内再 住院例数 住院例数 50 2 3 1.急性心肌梗塞 l2 2.充血性心力衰竭 371 3 3 3.脑出血和脑梗塞 156 l.4.创伤性颅脑损伤 23 5.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7 6.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 0 7.细菌性肺炎(成人、无并发症)158 4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2 3 9.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 0 10.结节性甲状腺肿
11.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 脓肿 l2 12.前列腺增生 6 13.’肾功能衰竭 l 14.败血症(成人)} l0 15.高血压病〔成人)10 16.急性胰腺炎 127 0 7 31 17.恶性肿瘤术后化疗 25 8 18.恶性肿瘤维持性化学治疗 综上所述,2013年第二季度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呈下降趋势,考虑与病种季节性发病有关,死亡例数和一月内在住院例数均在正常浮动范围内,符合临床住院科室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二、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逐年上升。
2、住院重点手术死亡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3、术后非计划重返手术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4、手术后并发症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5、手术后感染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一)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
总例数 死亡例数 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 术室再手术例数 1.髓、膝关节置换术 l2 2.椎板切除术或脊柱融合术 3 3.胰腺手术 O 4.食管手术 l 5.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3O 6.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0 7.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0 8.颅、脑手术 29 9。子宫切除术
4l 10.剖宫产
536
11.阴道分娩 884 :12·乳腺手术 69 13.肺切除术 I 14.胃切除术 l 15.直肠切除术 9 16.肾与前列腺相关手术 14 17.血管内修补术 0 8.恶性肿瘤(乳藤,:’肺、胃、22 直肠、结肠、甲状腺癌)手术 700 600500400住院重点手术例数300死亡例数200术后非预期再次手术10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综上所述,2013年第二季度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呈上升趋势,术后非预期
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仅I例,死亡例数为零,符合临床住院科室质量与安全 量化指标要求。相关科室要对非计划再手术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改进措 施,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率,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二)手术并发症与病人安全监测指标 并发症与安全事件 例数 发生率(%)* 1.压疮 l 2.医源性气胸
0 3.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伍(第二诊断)0 4.输血反应 l 5.产伤一新生儿 O 6.产伤一器械辅助阴道分娩 O 7.产伤一非器械辅助阴道分娩 O 8.手术并发症(严重但可治疗)导致的死亡
0 9.手术后伤口裂开
10.手术后肺栓塞或深静脉血栓
l 11.手术后出血或血肿 O 12.手术后骸关节骨折 0 13.手术后生理与代谢紊乱 0 14.手术后呼吸衰竭 O 15.手术后败血症
O
16.手术/操作过程中异物遗留
0 17.心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0 }l8.手术后病人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l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整改措施 目前医疗质量与安全有所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个别科室在内涵质量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为进一步提升医院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医院内涵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应做到
1、进一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指南、操作规程,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 为。
2、要充分发挥院科两级质控体系作用,尤其是科室质控小组要充分履行其 职责,并积极调动全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规范临床医技科室日常工作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动态监管和科学评价。
4、要求科室按报表内容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纠,按时上报到医务科。(注意:数据上报时务必认真核对)监测与评价是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增强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监测与评 价,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情况汇总反馈
我院按规定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分析临床
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6月份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表
统计时间:20 13一05一26 00:00:00至2013年6月25日23:59:59 科室名称
患者人数 抗菌药物使用人数 抗菌药物使用率 内一科 817 163 19.95 内二科 705 118 16.73 内三科
922 174 18.87 内四科
576 43 7.4 外一科 943 211 22.37 外二科 627 121 19.29 外三科 648 105 16.2
妇产科 1042 214 20.53 儿科 629 120 190.7 眼科 914 196 21.44 口腔科 234 51 21.79 中医科 241 13 5.3 康复科 277 24 8.6 皮肤科 238 41 17.22 合计: 8813 1594 18.09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在院使出院使科室名称
在院人数 出院人数
在院使用率
出院使用率
用人数 用人数 内一科 18 10 109 67 61.11 61.46 内二科 12 7 98 53 58.33 54.08 内三科 19 11 134 86 57.89 64.17 内四科 26 4 6 1 15.38 16.67 外一科 33 21 158 96 63.63 60.75 外二科 19 12 125 74 63.15 59.92 外三科 15 8 97 52 53.33 53.61 妇产科16 149 77 55.17 51.68 儿科9 103 61 60 59.22 眼科 8 5 139 83 62.5 59.71 ICU 4 2 34 18 50 52.94 3 49 25 60 51.02 急诊科 5
合计: 203 108 1201 693 53.2 57.7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统计时问:2013-05-26 00:00:00至2013-06-25 23:59:59 科室名称 同期出院同期患者平同期收治患累计抗菌抗菌药物使患者人数 均住院天数 者人天数 药物 用强度 内一科 109 5.27 574.43 211.62 36.84 内二科 98 6.94 680.12 244.63 35.97 内三科
5.83 781.22 332.4 42.55 内四科 6 22 132 15.6 11.82 外一科
158 5.64 891.12 325.26 36.5 外二科 125 6.18 772.5 296.56 38.39 外三科
7.53 730.41 298.29 40.84 妇产科
4.41 657.09 201.72 30.7 儿科 103 6.59 678.77 293.77 43.28 眼科 139 4.17 579.63 175.05 30.2 ICU 34 6.28 213.52 98.49 46.13 1.95 95.55 29.87 31.26 急诊科 49
6.02 合计 1201 6787.91 2522.39 37.1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制度规定: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当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清洁手术用药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根据卫生部要求,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超过30%,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得超过60%,门
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20%,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40%。逐步达到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超过
40DDD值的目标。我院在几个月的调整后,现在已全部达到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希望各科室保持下去,控制好抗菌药使用率使用强度。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统计时间:2013一05一26 00:00:00至2013一06一25 23:59:59 科室名称 患者人数 抗菌药物使用人数 抗菌药物使用率(%)1483 24,25977425 急诊科一组门诊 6 1 13 0 0 急诊科一组 17 1483 24,19 2从华4j_ 6 1 30 ‘习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质量管理指标统计表
监测指标
监测值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l、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28.22 23.46 17.99 17.15 1 8.34 18.97 率(%)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7 1.28 70.14 64.92 48.71 47.40 5 1.44 率(%)
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59.23 56.77 42.64 29.69 29.41 35.00(DDD)
4、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30.55 28.26 22.36 22.56 16.66 24.19 率(%)}
抗菌药物使用率上升超过20%科室: 科室 五月 六月 急诊 16.66% 24.19% 妇科 39.36% 54.55% 儿科 54.85 70.31% 内一 16.33% 22.30% 外三 37.50% 54.5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制度规定: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当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清洁手术用药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根据卫生部要求,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超过30%,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得超过60%,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30%。逐步达到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超过4ODDD值的目标。综上所述,我院1-5月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至4月份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达到要求,6月份上述监测指标均增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望各科室认真分析总结本科室6月份抗菌药物各项监测指标回升的原因,尤其是急诊、妇科、儿科、外三科、内一科,要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各科室质控小组加强对抗菌药物监管的力度,不可使我院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的努力付诸东流。
第五篇:[ 中医医院监测指标及说明(2012)]
附件3
中医医院监测指标
(2012年版)
一、概述
(一)目的与意义
监测指标体系的修订,是为执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颁布新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的需要,同时为各中医行政管理部门动态了解和掌握中医医院的现状、制定中医药发展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并促进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工作的不断完善,提高中医医院的管理水平。
(二)确定指标
修订后的监测指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根据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院管理的相关要求及国家医改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使指标体系具有更大的兼容性。所选指标具有代表性、可比性、确定性、独立性、实用性的特点,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
(三)报送日期、方式
报送日期:监测内容每年报送一次,数据上报期限为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数据,每年1月22日前由各个监测点将上一年全年监测数据上报本省省级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收集、整理、校验无误后于1月31日前报送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其中:部分指标(标示“一周”的指标)考虑数据采集的难度,只上报一周监测数据,即12月1日至7日的监测数据)。
报送方式:登陆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网站,直接填报。联系地址:上海市普安路185号 邮编:200021 联系电话:021-53829018-603 传 真:021-33080118 E-mail:tcmjczx@163.com 网址:http://222.66.201.34:8080/bvsnctcm
二、指标体系与说明 1.基本情况 1.1基本信息
1.1.1级别(1一级 2二级 3三级 9未定)1.1.2等次(1甲等 2乙等 3不合格 9未定)1.1.3行政管理归属(1省级 2地级 3县级 9其他)1.1.4类别(1中医医院 2中西医结合医院 3民族医医院 4专科医院)1.1.5分类(1民营 2公立)1.1.6性质(1营利 2非营利)1.1.7房屋建筑总面积(m2)1.1.8平均开放床位数(张)1.1.9总收入(元)1.2医疗设备情况
1.2.1五千元及以上医疗设备台数(台)1.2.2医疗设备种数(种)
1.2.3五千元及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台数(台)
1.2.4中医诊疗设备种数(种)1.3中药品种情况
1.3.1小包装中药饮片品种数(种)1.3.2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数(种)1.4开展的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数(种)1.5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种)1.6医院信息化管理
1.6.1是否应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是□ 否□)1.6.2是否应用检验系统(LIS)(是□ 否□)1.6.3是否应用影像系统(PACS)(是□ 否□)1.6.4是否应用医院临床信息系统(CIS)(是□ 否□)1.6.5是否应用医院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P)(是□ 否□)1.6.6是否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OA)(是□ 否□)1.6.7视频网络平台
1.6.7.1是否建立专科视频网络平台(是□ 否□)1.6.7.2 是否建立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
(是□ 否□)
1.7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1.7.1配备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品种数(种)1.7.2配备的地方新增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品种数(种)2.人员情况
2.1在职职工人数(人)
2.2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人)2.2.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数(人)2.2.2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人)2.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人)2.3.1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人)2.4注册护士人数(人)
2.4.1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护理人员数(人)2.5医院领导人数(人)
2.5.1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数(人)2.5.2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但具有中医药专业学历或学位的人数(人)
2.5.3接受国家级中医医院管理培训的人数(人)2.6临床科室负责人数(人)
2.6.1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但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的人数(人)
2.7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人)3.服务情况
3.1总诊疗人次(人次)3.1.1门诊总人次(人次)3.1.1.1一周门诊总人次(人次)
3.1.1.1.1一周门诊中医非药物治疗人次(人次)3.1.1.1.2一周治未病科(中心)服务人次(人次)
3.2出院人次(人次)3.2.1一周出院人次(人次)
3.2.1.1一周病房中医护理技术治疗人次(人次)3.2.1.2一周使用中药饮片的出院人次(人次)3.3门诊药物处方总数(张)3.3.1中药饮片处方数(张)3.3.1.1散装中药饮片处方数(张)3.3.1.2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数(张)3.3.2中成药处方数(张)
3.4是否成立治未病科(中心)(是□ 否□)3.5治未病科(中心)配备的专职医护人员数(人)3.5.1中医类别医护人员数(人)4.临床路径
4.1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室数(个)4.2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种)4.3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次(人次)4.4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门诊人次(人次)5.综合治疗情况
5.1门诊是否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区(是□ 否□)5.2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病区数(个)5.3实行多专业一体化治疗的病种数(种)
中医医院监测指标说明
1.基本情况 1.1基本信息
1.1.1级别:指一级、二级、三级或未定。1.1.2等次:指甲等、乙等、不合格或未定。1.1.3行政管理归属:指省级、地级、县级或其他。1.1.4类别:指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或专科医院,只能选择一个类别填报。
1.1.5分类:指民营医院或公立医院。1.1.6性质:指营利或非营利。
1.1.7房屋建筑总面积(m):包括自有产权房屋、租赁外系统房屋和私房、其他产权房屋的建筑面积。
1.1.8平均开放床位数(张):指报告期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床位数之总和,被同期内日历日数除所得的商数。不论该床是否被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床位,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床位及临时增设的床位。即:平均开放床位数(张)=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同期内日历日数。
1.1.9总收入(元):指医院全部收入的总和。1.2医疗设备情况
1.2.1五千元及以上医疗设备台数(台):单位实际拥有的2五千元及以上可供调配的医疗设备台数,包括单位所有的安装和未安装的设备。不包括已经批准报废的设备和订购尚未运抵医院的设备。
1.2.2医疗设备种数(种):单位实际拥有、可供调配的设备种类数,包括单位所有的安装和未安装的设备。不包括已经批准报废的设备和订购尚未运抵医院的设备,参见附件1。
1.2.3五千元及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台数(台):单位实际拥有的五千元及以上可供调配的中医诊疗设备台数。中医诊疗设备(含民族医诊疗设备)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及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软件)。具体品种可以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设备评估选型推荐品目。
1.2.4中医诊疗设备种数(种):单位实际拥有,可供调配的中医诊疗设备种类数。
1.3中药品种情况
1.3.1小包装中药饮片品种数(种):指医疗机构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品种数。
1.3.2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数(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是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的中药处方制剂,在注册有效期内的品种数。
1.4开展的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数(种):中医诊疗技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以简、便、廉、验为特点的,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临床实用技术,包括针刺、灸类刮痧、拔罐、推拿等中医诊疗技术。中医诊疗技术参见附件2。
1.5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种):指医院开展的由护理人员操作的中医技术项目数。
1.6医院信息化管理。
1.6.1是否应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指是否应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药房收费管理等基本系统)。
1.6.2是否应用检验系统(LIS):指医院是否应用检验系统。1.6.3是否应用影像系统(PACS):指医院是否应用影像系统。
1.6.4是否应用医院临床信息系统(CIS):指医院是否应用医院临床信息系统。
1.6.5是否应用医院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P):指医院是否应用医院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1.6.6是否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OA):指医院是否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1.6.7视频网络平台
1.6.7.1是否建立专科视频网络平台:指医院是否建立重点专科视频网络平台。
1.6.7.2是否建立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指医院是否建立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
1.7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1.7.1配备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品种数(种):指医院配备基本药物中,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成药的品种数。
1.7.2配备的地方新增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品种数(种):指除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以外,按照本省(市、区)新增基本药物目录中涉及的中成药的品种数。
2.人员情况
2.1在职职工人数(人):在职职工按支付监测期内最后一个月工资的在岗职工(固定工、合同工)人数统计,包括卫生机构中幼儿园、托儿所、药厂等附属机构的职工。不包括临时工、计划外用工、离(退)休人员、停薪留职人员、返聘人员;也不包括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服务公司职工,但包括服务公司设立的各种卫生机构中的固定合同工。
2.2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人):指所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在职人员数。
2.2.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数(人):指所有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在职人员数。
2.2.2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人):指所有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的在职人员数。
2.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人):指所有取得药学(包括中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在职人员数。
2.3.1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人):指所有取得中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在职人员数。
2.4注册护士人数(人):指所有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在职人员数。
2.4.1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护理人员数(人):指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小时的人员数。
2.5医院领导人数(人):指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医院院级领导的人员数。
2.5.1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数(人):指院级领导人员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数。
2.5.2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但具有中医药专业学历或学位的人数(人):指院级领导人员中,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但具有中医药专业学历或学位的人数。
2.5.3接受国家级中医医院管理培训的人数(人):指院级领导人员中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中医医院院长培训班的人数。
2.6临床科室负责人数(人):指由医院发文任命的担任医院临床科室的负责人数(包括正职和副职)。
2.6.1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但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的人数(人):指临床科室负责人中,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但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的人数(人),培训要求参见附件3。
2.7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人):指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数。
3.服务情况
3.1总诊疗人次(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包
括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和出诊、下地段、赴家庭病床、到工厂、农村、工地、会议、集体活动等外出诊疗的人次数以及外出进行的单项健康检查(针对某一疾病进行的检查如结核普查等)人次数。并包括本院职工的诊疗人次数及局部的单项健康检查人数。病人来院诊疗人次数按挂号数统计。为了简化手续,同一患者一次就诊多次挂号者,应按人次数进行统计,但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外出的诊疗人次数,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数统计。(总诊疗人次中不包括健康检查人数和观察室收容病人数)。
3.1.1门诊总人次(人次):指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总人次数。
3.1.1.1 一周门诊总人次(人次):指12月1日至7日的门诊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3.1.1.1.1一周门诊中医非药物治疗人次(人次):指12月1日至7日的采用非药物方法治疗的门诊人次数。
3.1.1.1.2一周治未病科(中心)服务人次(人次):指12月1日至7日的门诊治未病科(中心)服务人次。
3.2出院人次(人次):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次数,包括病人和非病人次数。
3.2.1一周出院人次(人次):指12月1日至7日的住院后出院的人次数,包括病人和非病人人次数。
3.2.1.1 一周病房中医护理技术治疗人次(人次):指1月1日至7日的出院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治疗的人次数。
3.2.1.2 一周使用中药饮片的出院人次(人次):指12月1日至7日的出院患者中使用过中药饮片的人次数。
3.3门诊药物处方总数(张):指门诊所有药物处方总数(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处方、西药处方数。如果中成药、西药开具在同一张处方上,需拆开后分别计算,每人每次就诊最多只能有一张中药饮片处方、一张中成药处方、一张西药处方)。
3.3.1中药饮片处方数(张):指门诊所有中药饮片处方总数。
3.3.1.1散装中药饮片处方数(张):指门诊散装中药饮片处方总数。
3.3.1.2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数(张):指门诊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总数。
3.3.2中成药处方数(张):指门诊中成药处方总数。3.4是否成立治未病科(中心):指医院是否设立治未病科(中心)。
3.5治未病科(中心)配备的专职医护人员数(人):指设立的治未病科(中心)配备的专职医生和护理人员数之和。
3.5.1中医类别医护人员数(人):指设立的治未病科(中心)配备的专职中医类别医生和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护理人员数之和。
4.临床路径
4.1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室数(个):指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临床科室数。
4.2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种):指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
4.3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次(人次):指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进行治疗的出院人次数。
4.4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门诊人次(人次):指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进行治疗的门诊人次数。
5.综合治疗情况
5.1门诊是否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区:指在门诊是否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
5.2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病区数(个):指在病区设立的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病区数。
5.3实行多专业一体化治疗的病种数(种):指采用多专业一体化治疗的病种数。多专业一体化是指针对选择的病种,整合医院的相关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等,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在一个科室就得到全面的综合性的诊疗服务。
附件1 诊疗设备品种参考目录
1.C型臂X光机 2.HPV-DNA检测系统 3.TCT液基细胞学检测设备 4.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 5.包装机
6.鼻内镜及手术系统 7.鼻咽喉镜 8.便携式心电图机 9.便携式血气分析仪 10.标准筛
11.表明污染检测设备 12.冰点渗透压计 13.冰帽 14.步态检测设备
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包括便携式)
16.彩色图文工作站 17.层流病房设施 18.层流净化设备 19.肠道灌洗设备
20.超低频治疗设备 21.超低温冰柜 22.超短波治疗设备 23.超高频电波刀 24.超声波洁牙机 25.超声波清洗器 26.超声波治疗设备 27.超声刀 28.超声聚焦刀 29.超声内镜 30.超声清洗设备 31.超声乳化治疗设备 32.超声穴位治疗设备 33.超声诊断仪 34.超声治疗设备
35.称量用具(药戥、电子秤等)36.冲洗车 37.储物柜
38.床边经颅多普勒血流仪 39.床边血滤机
40.床边支气管镜 41.床单元臭氧消毒机 42.纯水系统 43.磁场效应治疗设备 44.磁疗罐 45.磁振热治疗设备 46.担架 47.胆道镜 48.胆红素测定设备 49.蛋白电泳设备 50.倒置显微镜
51.锝气体发生器或者气溶胶发生器
52.低频经络治疗设备 53.低频治疗设备 54.低速冷冻离心机 55.低温等离子消毒柜 56.低温等离子治疗设备 57.低温气体灭菌设备 58.电冰毯 59.电测听器 60.电动骨锯
61.电动磨钻 62.电动吸引器 63.电动羊水吸引器 64.电刮痧设备 65.电滚针治疗设备 66.电火罐 67.电解质分析设备 68.电脑验光设备 69.电热疗设备 70.电热培养箱 71.电泳分析设备 72.电针设备 73.电针治疗设备 74.电子冰帽 75.电子冰毯 76.电子喉镜 77.电子结肠镜 78.电子十二指肠镜 79.电子胃镜 80.电子小肠镜
81.动脉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设备
82.动脉硬化测试设备 83.动态喉镜 84.动态脑电监护设备 85.动态脑电检查设备 86.动态心电监测系统 87.动态血糖监测设备 88.动态血压监护仪 89.毒麻药品柜 90.多参数监护设备 91.多导电生理纪录设备 92.多功能超声波治疗设备93.多功能罐疗设备 94.多功能牵引设备 95.多功能抢救床 96.多功能手术床 97.多功能治疗床 98.儿童智能测量设备 99.耳鼻喉动力系统 100.耳鼻喉科手术显微镜 101.耳鼻喉综合治疗台 102.耳科旋转椅 103.耳鸣治疗设备
104.耳针治疗设备 105.耳钻
106.二氧化碳培养箱 107.发光免疫分析设备 108.防褥疮气垫 109.仿灸治疗设备 110.放射性计量活度计 111.肺功能仪 112.分析天平113.分证型治疗设备
114.粉碎用具(铜缸或小型粉碎机)
115.辐射防护设备 116.辅助排痰设备 117.负压病房设施 118.负压抽吸装置 119.妇科检查床 120.妇科检查台 121.腹膜透析设备 122.腹腔镜 123.腹水超滤设备 124.腹水浓缩机
125.伽玛免疫计数器 126.干扰电治疗设备 127.干式生化分析设备 128.干燥箱
129.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设备 130.肛门肌电图 131.肛门镜 132.高频电刀 133.高频治疗设备 134.高速冷冻离心机 135.高温灭菌器 136.高压气吹干设备
137.高压清洗枪(水枪、气枪)138.高压水清洗设备 139.高压氧舱 140.高压注射器 141.供氧设备 142.骨科手术床 143.骨髓活检装置 144.鼓气电窥耳镜 145.刮痧板 146.刮痧设备
147.关节活动度训练设备(套)148.关节镜 149.关节康复器 150.罐疗设备 151.光敏固化灯
15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设备 153.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设备
154.贵重药品柜 155.过敏原检测仪 156.毫针、梅花针、三棱针 157.恒温水浴箱 158.红光治疗设备 159.红外偏振光疗设备 160.红外热像检测设备 161.呼叫系统 162.呼吸机
163.呼吸机(有创、无创)164.呼吸机(有创、无创、便携)165.换药车 166.肌电图设备
167.肌力、精细运动训练设备
(套)
168.肌松监测设备 169.激光相机 170.激光穴位治疗设备 171.激光治疗设备 172.计划生育手术设备 173.甲状腺功能测定设备 174.间接鼻咽喉镜 175.间接喉镜 176.监护设备 177.煎药锅(壶)178.煎药机 179.检查床 180.简易呼吸器 181.简易手术床 182.胶囊内镜工作站 183.角膜曲率计
184.结肠灌洗(透析)设备185.结扎治疗设备 186.睫毛电解器 187.经颅多普勒血流仪 188.经络检测分析设备
189.经络诊断设备 190.经皮胆红素测定仪 191.经食管心脏超声诊断仪 192.精子分析系统 193.颈椎牵引设备 194.灸疗器具 195.灸疗设备 196.菌落计数器 197.康复训练设备 198.客观视力设备 199.空气波压力治疗设备 200.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201.空气消毒机 202.空气压缩雾化泵 203.快速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器204.快速血糖仪 205.困难插管装置 206.蜡疗设备 207.冷藏柜 208.冷光源头灯 209.冷针针灸设备 210.裂隙灯
211.流式细胞分析设备 212.颅内压监测设备 213.麻醉机
214.麻醉气体监测设备 215.麻醉深度监护设备 216.脉氧设备 217.脉诊设备
231.凝血检测设备 232.膀胱镜 233.抛光机 234.泡洗设备 235.喷砂机
236.铍针、带刃针、埋线针、钩鍉针、小针刀、水针刀、筋骨针、218.芒针、火针、揿针、磁圆针、锋钩针 磁极针、金银针、浮针、滚针、塑柄针灸针、耳针 219.酶标设备 220.母婴监护设备 221.脑地形图设备 222.脑电图监测设备 223.脑电图设备 224.脑功能监测设备 225.脑循环分析设备 226.内镜储藏柜 227.内镜影像工作站 228.内窥镜清洗消毒设备 229.尿沉渣工作站 230.尿液分析设备
237.平衡设备 238.普通X光机 239.普通黑白超声诊断仪 240.普通火罐 241.普通离心机 242.普通显微镜 243.普通针具 244.其他电疗设备 245.其他电针设备 246.其他光疗设备 247.其他牵引设备 248.其他望诊设备 249.气管插管切开设备 250.气管插管设备 251.牵引设备 252.前鼻镜 253.前列腺电切镜 254.前庭检查设备 255.抢救车 256.抢救设备 257.清洗机 258.清洗消毒器 259.全瓷/铸造烤瓷设备 260.全自动酶免免疫分析系统 261.全自动细菌培养系统 26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设备(三分类)
263.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设备(五分类)
264.热敷(干、湿、陶瓷)装置 265.人工肝 266.人流吸引器 267.乳腺钼靶X光机 268.乳腺微创真空旋切系统 269.嗓音声学分析、矫正设备 270.舌诊设备
271.射频发生设备及心脏程控电刺激设备
272.射频控温热凝器 273.射频消融设备 274.射频治疗设备 275.神经刺激监测设备 276.生化分析设备 277.生物安全柜 278.生物刺激反馈仪 279.生物反馈治疗设备 280.生物培养箱 281.生物显微镜 282.声阻抗设备 283.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机 284.石膏床 285.石膏剪 286.石膏锯 287.石膏模拟切边机 288.石膏振荡器 289.食道电生理设备 290.视觉诱发电位设备 291.视力灯箱
292.视野设备 293.手术交换车 294.手术器材 295.手术器械及器械车 296.手术无影灯 297.手术显微镜 298.输卵管镜 299.输卵管通液设备 300.输液泵 301.输液加温装置 302.术中伽玛探测设备 303.数据传输系统 304.数字X线摄影 305.数字化血管机 30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307.数字胃肠X光机 308.双能X线骨密度仪 309.双筒显微镜 310.水处理机 311.水温箱 312.睡眠呼吸监测仪 313.碎石设备
314.胎心监护设备 315.糖尿病足病诊断箱 316.特定电磁波治疗设备 317.特种蛋白设备 318.体内心脏起搏器 319.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 320.体外循环设备 321.体重身高测量仪器 322.调剂台
323.听觉诱发电位设备 324.透视机
325.推拿辅助治疗设备 326.推拿设备 327.推拿治疗设备 328.吞咽功能治疗仪 329.微波治疗设备 330.微量注射泵
331.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设备332.胃电治疗仪 333.胃动力检测设备 334.温热电针治疗设备 335.温热中频治疗设备
336.温湿度控制设备 337.闻诊设备 338.雾化器 339.吸痰器 340.吸引设备 341.吸注套扎器 342.洗片机 343.细胞分离机 344.纤维宫颈腔镜 345.纤维喉镜 346.纤维膀胱镜 347.纤维支气管镜 348.显微镜 349.相差显微镜 350.消毒隔离器械柜351.消毒锅 352.消毒机 353.小夹板设备 354.小型炒药机 355.小型煅炉烘干机356.小型切片机 357.小针刀设备
358.心电工作台 359.心电图机 360.心理测评系统 361.心理治疗沙盘 362.心脏除颤仪 363.心脏复苏机 364.心脏起搏/除颤仪
365.心脏三维标测系统和冷盐水灌注系统 366.新风除尘设备 367.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 368.新生儿监护设备 369.新生儿淋浴设备 370.新生儿抢救台 371.新生儿听力筛选设备 372.新生儿微量输液泵 373.胸腔镜 374.穴位磁疗设备 375.穴位探测设备 376.血沉设备 377.血管内超声诊断仪 378.血培养设备
379.血气分析设备 380.血栓弹力分析设备 381.血糖测定设备 382.血透机 383.血小板聚集设备 384.血型鉴定及配血设备 385.血压计、体温计、体重计386.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387.血氧监测设备 388.血液动力学监测设备 389.血液流变设备 390.血液透析滤过机 391.熏洗设备 392.熏药设备 393.熏蒸设备 394.牙科X光机 395.牙科技工装置 396.牙科综合治疗台 397.亚低温治疗设备 398.亚低温治疗设备 399.氩氦刀 400.氩气刀
401.眼底镜
402.眼底荧光造影设备 403.眼科AB超声设备 404.眼科治疗床 405.眼压计 406.眼震电图设备 407.厌氧菌培养箱 408.腰椎间盘镜 409.腰椎牵引设备 410.药斗(架)411.药罐
412.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413.医用冰箱
414.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 415.医用冷库或冷藏柜 416.医用婴儿氧舱 417.胰岛素泵
418.移动床单元消毒设备 419.移动式X光机 420.移动式负压吸引器 421.移动式手术灯 422.阴道镜
423.婴儿辐射保暖台 424.婴儿培养箱 425.婴儿体重计
426.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 427.荧光显微镜 428.营养输注泵 429.语言训练设备 430.运动负荷系统 431.运动平板 432.针刀设备 433.针灸电麻设备 434.针疗设备 435.真空拔罐器具 436.真空灭菌器 437.诊疗设备 438.振荡器 439.直接喉镜
440.直接喉镜(支撑喉镜)441.纸塑包装封口机 442.痔科套扎器 443.智能中药存取系统 444.中频经络治疗设备
445.中频治疗设备 446.中心负压吸引设备 447.中心供氧设备 448.中药灌肠设备 449.中药离子导入设备 450.中药泡洗设备 451.中药外治设备 452.中药雾化治疗设备 453.中药熏洗设备 454.中医磁疗设备 455.中医电疗设备 456.中医膏方制取设备 457.中医光疗设备 458.中医热疗设备 459.中医四诊设备 460.中医四诊综合设备 461.中医体质辨识系统 462.中医外治设备 463.中医专家系统 464.种植机
465.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泵466.主动脉球囊反搏泵
467.铸造机 468.转运车 469.转运床
470.子宫输卵管通液设备 471.子午流注治疗设备 472.紫外线治疗设备
473.自动焦度设备 474.自动洗板机 475.自动洗胃机 476.自体血回收装置 477.综合产床
附件2 中医诊疗技术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 1.毫针技术 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 4.腹针技术 5.眼针技术 6.手针技术 7.腕踝针技术 8.三棱针技术 9.皮内针技术 10.火针技术 11.皮肤针(梅花针)12.芒针技术 13.鍉针技术 14.穴位注射疗法
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 1.直接灸技术 2.隔物灸技术 3.悬灸技术 4.天灸技术
15.埋线疗法 16.平衡针技术 17.醒脑开窍技术18.靳三针疗技术19.贺氏三通技术20.子午流注技术21.灵龟八法技术22.飞腾八法技术23.电针技术 24.针刺麻醉技术25.鼻针技术 26.口唇针技术 27.浮针技术
5.温针灸技术 6.热敏灸技术 7.雷火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 1.刮痧技术 2.撮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 1.留罐技术 2.闪罐技术 3.走罐技术 4.针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 1.针刀技术 2.带刃针技术 3.刃针技术 4.水针刀技术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2.脏腑推拿技术 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 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1.穴位敷贴技术 2.中药熨敷技术
3.放痧技术
5.刺络拔罐技术 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
5.钩针技术 6.长圆针技术 7.铍针技术 8.拨针技术
6.导引技术 7.小儿推拿技术 8.器物辅助推拿技术9.耳鼻喉擒拿技术
3.冷敷技术 4.湿敷技术
5.熏蒸技术 6.泡洗技术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 1.理筋技术 2.复位技术 3.正骨技术 4.夹板固定技术
九、肛肠类技术分类 1.枯痔技术 2.痔结扎技术 3.挂线技术
十、其他类技术目录 1.砭石治疗技术 2.蜂针治疗技术 3.中药点蚀技术 4.经穴电疗技术 5.经穴超声治疗技术 6.经穴磁疗技术 7.经穴光疗技术
7.淋洗技术 8.中药灌洗肠技术
5.石膏固定技术 6.支架固定技术 7.牵引技术 8.练功康复技术
4.中药托管技术 5.注射固脱技术
8.揉抓排乳技术 9.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技术10.脐疗技术
11.药线(捻)引流技术 12.烙法技术 13.啄法技术 14.割治技术
附件3 中医医院非中医类别医师系统培训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工作方案
中医医院非中医类别医师
系统培训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工作方案
(供试点参考使用)
一、工作目标
通过系统培训,普及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理论思维能力和中医临证能力,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较高、人员结构合理、具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储备。
二、人员范围
中医医院未系统接受中医药院校或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的西医学习中医(民族医)学习班一年以上中医药(民族医药)专业培训的在临床科室工作的非中医类别医师。
三、培训方式
中医医院非中医类别医师系统学习中医药(民族医药)知识和技能可采取学历(学位)教育、西医学习中医(民族医)学习班等多种形式。
(一)学历(学位)教育
鼓励非中医类别医师参加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学历(学位)教育。
(二)西医学习中医(民族医)学习班 1.全脱产学习班
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理论课程一年半以上,完成不少于10—14门的中医必修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临床实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工作日。办学资质达到要求,中医理论课程必须由中医药院校或符合条件的地市级以上中医药机构等承担;临床实习必须由具备中医药院校教学实习资质的教学医院承担。授课及带教教师应具备中医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半脱产学习班
非中医类别医师在职半脱产系统学习中医理论课程一年半以上,完成10—14门中医必修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自学时间不多于300学时);临床实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工作日。中医理论课程必须由中医药院校或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上中医药机构承担;临床实习必须由具备中医药院校教学实习资质的教学医院承担。授课及带教教师应具备中医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县级中医药机构举办半脱产学习班,授课教师中地市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或中医药院校专家所占比例应不少于60%。
3.半年学习班
在手术科室工作的非中医类别医师可参加半年学习班,在职半脱产系统学习中医理论课程半年,完成7-8门中医必修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300学时(自学时间不多于100学时);临床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工作日。中医理论课程必须由中医药院校或县级以上中医药机构
承担;临床实习必须由具备中医药院校教学实习资质的教学医院承担。授课及带教教师应具备中医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县级中医药机构举办半年学习班,授课教师中地市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或中医药院校专家所占比例应不少于60%。
西医学习中医(民族医)全脱产学习班、半脱产学习班和半年学习班需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并批准,结业证书统一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