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档案相关知识讲解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
一、干部人事档案的基本知识
1、干部人事档案的概念
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学习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社会关系以及奖励处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后组合起来的以备考查的文字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既是个人相关信息的载体,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1)来源上,主要由组织、人事、教育等有关部门在工作活动中形成,是组织认可的个人材料;
(2)内容上,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学习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社会关系以及奖励处罚等内方面的原始记录;
(3)时间上,是已经处理完毕的材料;(4)形式上,以人头为单位整理和保管。
2、干部人事档案的特点
四个特点:真实性、完整性、动态性、机密性(1)真实性。干部档案是个人历史的真实记录和个人本来面目的客观反映。真实性是干部人事档案的生命。(2)完整性。完整性是指干部人事档案必须反映干部的全貌,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应当反映干部的全面情况和全部历史。
(3)动态性。随着干部职务的变化、干部经历的丰富而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比如考核、奖惩、工资等。随着干部管理权限变动,档案不断地转递,“档随人走”。
(4)机密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条例》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是党的机密”。绝大部分内容只能限于组织掌握,不能向社会扩散,也不得随便公开。这是因为干部人事档案记载着干部各个方面的情况,涉及到本人有关的工作和一些重大事件,反映干部的功绩、过错和失误等。其中既有组织上的考核、考察材料,也有知情人为组织提供的旁证情况,以及本人撰写的材料,有其“隐私”部份。
3.干部人事档案的作用
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人事管理实践活动的产物,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充分显示了它的使用价值。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重要的依据作用。干部人事档案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干部人事档案是在选拔、使用、考察、培养干部的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是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情况的综合记录。因此,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历来是组织人事工作中对干部进行任免、调配、考察、审查等一个重要程序和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干部人事档案为挑选干部、选拔人才起着重要的依据作用。
二是可靠的凭证作用。干部人事档案能为落实党的政策,确定和澄清个人有关问题以及进行正常政治审查提供可靠凭证。干部人事档案收存的材料形成于不同时期,材料上留有组织公章,当事人手迹或印鉴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志,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个人以往各方面的状况。
三是准确的信息作用。干部人事档案是贮存人才资源的信息库,具有信息集中、系统、准确、全面的特点,能为干部人事工作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档案材料中贮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工作经历、职务等各种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能从中探索干部人事队伍的总体变化情况以及规律,为领导决策干部人事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四是珍贵的资料作用。干部人事档案是研究和撰写各类史志、人物传记的珍贵资料。由于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个人革命斗争实践的记录,因此也是我党历史档案资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干部人事档案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涉及党史、革命史等,与一定的历史时期有着一定的联系。它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当事人成长的道路和生平事绩,也涉及社会上许多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很强的“时代痕”,有的是在战争年代中形成的,有的是在及其艰苦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难得的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二、干部人事档案的分类和内容
依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归档规定》,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履历材料主要指本人填写的属于个人经历和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
1、干部履历表、简历表;
2、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知青等各类人员登记表等材料;
3、干部履历变化补充报告表等。
第二类: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1、凡由本人撰写的叙述本人经历、思想变化过程以及交代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内容的材料,均属于自传或自传性的材料;
其实主要是以自传为主的,归入此类。
第三类:考核、鉴定材料;审计工作中形成的材料。这类主要有干部鉴定、工作鉴定、劳动鉴定、社教鉴定以及组织上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材料,年度考核表,推荐入学、参军、招工、转干等的群众评议记录,公务员过渡考核登记表等。
注意:年度考核中形成的述职报告、工作总结或保存价值不太大,属于一般性质的个人总结、自我鉴定、思想汇报、可不入档。
第四类: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考试材料;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反映个人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培训材料。
1、学历、学位、学绩材料;
主要有报考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研究生)登记表(或招生报考登记表),选拔学生(学员)登记表,审查表,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表、卡、册),毕业论文的封面、目录、摘要、参考书目、评语等;初中、高中毕业生登记表,高中学生政治思想品德评定表,成绩表,干部文化补习登记表,成绩表;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各大学授予学位的评定书,晋升学位的审批表和推荐材料;教育部门或学校出具的学历证明;学历学位审核登记表;学历认定表;因缺失学历材料而出具的证明和复制的各种证明学历的材料等。
(四-1也就是证明学历的材料,注意:不需要归档的有:各种考试卷、设计方案、图纸、论文内容等。)
2、职称材料;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材料,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登记表,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教师资格过渡表等。
3、科技成果材料(专利发明)
干部的创造文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等的目录、内容提要及评语;
4、培训材料
主要有各级党校,各类培训班,进修班等学员登记表,学习成绩单,不承认学历的学习材料,计算机、普通话、外语水平等级等材料,学生军训、实习材料等。
第五类:审查工作中形成的材料;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1、审查干部政治历史情况(包括党籍问题)的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代或说明情况的材料、主要证明材料;
2、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依据材料;
3、入党、入团、参军、入学、录用干部等政审材料以及政审性质的备案表;
4、主要社会关系政治历史情况的证明以及有关问题过去档案中有记载现已平反的证明;
5、有组织审查结论的调查表、审查表等;
6、更改干部的姓名、籍贯、入党、入团、参加工作时间、出生时间、民族、国籍的组织审查意见;
7、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
8、关于入伍时间的批注;
9、干部基本信息审核认定表及相应的调查核实材料、有关证明、调查报告和综合研判材料;
10、干部人事档案涂改情况登记表及本人关于涂改情况的说明材料等。
(第五类主要就是政治历史情况审查材料)第六类:党、团组织建设中形成的材料
1、入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团员登记(鉴定)表,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及其他入党材料;
2、延长入党预备期的有关材料;
3、1986、1990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
4、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
5、民主评议党员中形成的组织意见和登记表,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退档材料;
6、退团材料;
7、加入民主党派的登记表;
8、因缺失入党材料而出具的“三个证明”(入党时所在支部、上级党委和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关于党员身份的证明)材料;
9、因缺失党员登记表而出具的证明材料等。这是六类党团材料 第七类:表彰奖励材料。
1、创造发明事迹奖励材料;
2、各种科学技术业务奖励材料;
3、各级组织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等称号的审批表和荣誉证书;
4、立功受勋、嘉奖、通报表扬等材料。
第八类:执纪执法部门形成的涉及个人的材料。也就是处分材料
1、干部违犯党纪、政纪、国法所受到的处分决定(免于处分的处理意见)、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交代材料;
2、甄别、复查报告、决定,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
3、通报批评材料;
4、撤消处分的决定;
注意:政治历史问题与违纪错误混同一起的结论、调查报告、处分决定等材料,一律归八类。
第九类: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1、工资待遇材料;
主要有转正定级审批表、工资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工资档案卡、因缺失工资审批材料而出具的证明或复制的工资变动证明材料等。
2、任免材料;
主要有一般干部任职审批表、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审批表、干部任免审批表及考察材料、因缺失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而复制的任免文件、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等。
3、出国出境材料;
主要有出国(境)、赴台审批表、备案表、政审表等。
4、其他材料。凡是上述三类材料以外的放到第四小类 主要有机关工作者过渡审批表、国家公务员过渡审批表、公务员录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解聘、辞退材料;招工、入伍(兵役登记表)审批(登记)表,入伍批准书,招收合同工、临时工的合同书;复员退伍军人登记表、军队干部转业审批报告表,军(警)衔审批表,检察官、法官级别审批表,以工代干转干审批表、相关材料及相应的审批文件,各种录用干部审批表及相应的审批文件,民办教师转正审批表,士兵提干审批表;退(离)休和提高待遇审批表;党代会、人大、政协、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工会入会申请表等。
第十类: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1、各类毕业生派遣(报到)证;
2、干部档案任前审核确认表;
3、入学、入伍、招工、转录干、公务员录用的体检表;
4、有残疾的体检表、残废等级材料;
5、干部逝世后的讣告、悼词、死亡报告表;
6、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遗书等;
7、计划生育登记表、审批表等材料;
8、干部结婚申请审批材料、离婚判决书;
9、自愿献身国防事业、预备役服役材料、住房需求等材料;
10、干部人事档案流转登记表等。
三、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补充工作
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工作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范围及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范围,向有关部门收集所管理的干部人事档案及形成的干部人事档案的材料,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的工作。收集干部档案材料,不断充实干部档案内容,为组织上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提供依据,是干部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收集工作是干部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材料的收集工作,也就没有档案,因此,干部档案工作的其他各个环节都是在收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保证档案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其干部本人全貌的必要途径。
收集、补充归档材料的途径有:
一、通过组织、人事部门收集各种履历表、登记表、简历表、自传、鉴定等材料、干部任免审批表、退休、离休审批表,调整工资审批表、出国、提干、录用审批表以及干部考核、考察等材料。
二、通过干部审查部门或落实政策部门收集确定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历史问题审查结论,复查、甄别平反的结论、调查报告和本人申诉材料以及落实政策的其他结论性材料。
三、通过纪检、监察、公安、司法等部门收集违犯党纪、政纪、党内处分材料,刑事判决书,个人检查材料,撤消处分,平反决定等复查材料。
四、通过党、团组织和工会、民主党派等部门收集入党、入团和加入民主党派材料,党员登记表,各种党、团、工、妇代会等代表登记表以及各种先进、模范人物的表彰、表扬的审批和事迹材料。
五、通过科技、业务部门收集业务考绩、技术业务的评定材料,著作论文篇目、译著书目以及晋升技术职称、学位等审批材料。
六、通过各类学校、党校和其他培训机构收集学生、学员在学习期间形成的档案材料和成绩单,干部在培训期间形成的鉴定材料以及学历证明等材料。
以上是收集、补充归档材料的途径
(二)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
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收集起来的档案材料,以个人为单位,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等,使之成为系统化和条理化的专门案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两种常见类型:
1、新建档案的整理。
2、是因补充归档材料而对原有的材料进行局部整理,也称“归档”或“归零散材料”。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装订入库 分别介绍一下这六个步骤:
材料的鉴别是以《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归档规定》等有关政策为依据,根据材料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用途及其保存价值,甄别材料的真伪,判定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其是否归入干部档案。材料的分类:是将反映一个干部情况的材料集中起来,经过鉴别、按照材料的内容、性质以及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分类型、相对集中、进行排列组合的过程 材料的排序:将每一类别的材料按其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或根据材料内容的内在联系对其进行排列顺序。总的要求是“编排有序”。
材料的编目,每卷干部人事档案要有详细的档案材料目录,目录是查阅档案内容的索引,按照类别排列顺序及档案材料目录格式,逐份逐项地对每份材料进行目录编码。
材料的技术加工:为便于装订、保管和利用,对一些纸张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的材料,应进行技术加工。
最后材料的装订,装订后的档案,目录在卷首,材料排列顺序与目录相符;做到结实、整齐、美观,不掉页、不倒页、不压字、不损坏文件,方便阅读。
下面结合档案日常工作,给大家介绍一下查借阅档案是由。
3、查阅档案事由
1、查阅干部人事档案的事由?
1、干部考察、任免、调动、政治审查、组织处理、入党、出国(境)、退(离)休、工资待遇、治丧、制作档案副本等组织人事工作;
2、办理案件;
3、办理社会保险、公证;
4、经县委或县委领导同志批准进行的编史修志、撰写大事记或人物传记、举办展览或纪念活动。
2、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应办什么手续?
一般事由查借阅县管干部档案,查借阅单位必须按要求如实填写《县管干部档案查借阅审批表》由查借阅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或党组(党委)印章。 因办理案件查借阅县管干部档案,必须填写《县管干部档案查借阅审批表(办案专用)》,县纪委(监察局)由负责审查该案件的业务室分管委(局)领导签字,盖县纪委(监察局)印章;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由分管院领导签字,盖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印章。 因办理社会保险、公证等查阅县管干部档案,由干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代为查借阅,按规定签批、用印; 因编史修志、撰写大事记或人物传记、举办展览或纪念活动以及编辑其他出版物等情况查阅县管干部档案,由查阅单位事先报县委或县委有关领导批准并签注意见。
3、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应注意哪些具体事项?
1、查借阅人员必须政治意识强、了解干部档案查借阅制度;
2、查借阅人员必须两人以上,且系中共党员和查借阅单位的正式在编在岗干部;
3、查阅县管干部档案查借阅人员中必须有科级以上干部;
4、因办理案件查借阅县管干部档案,查借阅人员必须是案件主办单位的正式在编在岗干部。
干部人事档案主要是供党委(组)、人事部门在干部考察、任免、调动、政治审查、组织处理、入党、出国、福利待遇、治丧等工作时使用,其他一般不予查阅;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非党领导干部和非组织人事部门不予查阅干部档案,所以,因工作需要了解干部员工情况时,须经党委(组)负责人同意后由提供有关情况。
第二篇:2015社区档案管理制度讲解
档案管理小组 组长:XXX 组员:XXX XXX 档案收集制度
1、根据《档案法》的规定,在本社区活动中形成的, 记录和反映本社区工作情况、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门 类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包括图表、簿册、声像材料等 均属收 集归档范围,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2、归档的文件材料应为原件,格式符合国家规定,必 须用碳素或蓝黑墨水书写, 不得用红黑水、蓝圆珠笔、铅笔、复写纸书写。
3、外出学习、开会、考察等活动中带回的文件资料, 应在差旅费报销前移交档案室。
4、移交文件材料应填写移交清单一式两份,双方清点 核对后签字,各存一份备查。
档案整理制度
1、文书档案的整理采用《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或《文 书立卷方法》 ,必须于次年的 3月份以前完成。采用《归档 文件整理规则》应在每份文件上加盖归档章或附上归档文件 封面,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2、会计档案由本社区财务人员按要求整理完毕后,于 次年 2月底前移交档案室。
3、基建档案由负责基建项目的人员在项目竣工、验收 后 3个月内整理、编目、造册,集中统一移交档案室。
4、设备档案由设备采购部门或人员在设备到货后,由 档案人员一起参加开箱验收,并登记、及时归档后再提供利 用。
5、录音、录像、照片、底片等档案由具体承办人员及 时编写说明(时间、内容、地点、人物、摄影者、背景等 后,向档案室移交归档。
档案保管制度
1、非档案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档案库房。
2、坚持档案室温湿度测记工作,高温、高湿季节积极 采取降温、除湿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档案库房放置灭鼠、杀虫药物,做好档案防虫、防 鼠、防火、防盗、防光等工作。
4、保持档案室清洁卫生,确保档案安全。档案利用制度
1、社区档案室要建立档案利用登记表(册 ,利用档案 必须填写利用登记表。
2、利用档案必须在档案室查阅,特殊情况需借出时, 须经社区委会主任批准,严格履行借出手续、按时归还。
3、借阅档案者不得转借、遗失、拆散和损毁档案,不 得在档案原件上圈点、加注、涂改、污损。
4、档案借阅和保管人员要保守档案秘密,不得向无关 人员谈论档案内容和泄漏档案秘密。
5、外单位借阅档案须持单位介绍信,经领导批准,方 能借阅。
6、借出归还的档案,必须认真清点、检查,发现问题 立即上级部门报告。
档案人员变更交接制度
1、社区组织档案人员由社区文书担任。
2、档案人员变换,要切实履行交接手续。
3、交接内容包括档案数量、档案有关设备、参考资料、登记、统计台帐等。
4、交接双方要认真核对档案的内容,并做好检查记录。
5、档案人员变换,要向县档案局备案。社区档案分类大纲示意图 社区级档案:
1、文书档案
2、会计档案
3、科技档案
4、电子档案
5、声像档案
6、实物档案
第三篇:合唱知识讲解
合唱知识讲解
海阳实验小学 范萍
合唱是一种古老而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起源于欧洲,来自民众,合唱是集语言、音乐、演唱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演唱形式。童声具有纯净娇嫩、清脆明亮、甜美动人、充满活力的特点。童声具有纯真的美、自然的美,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当然,只有合唱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才能表现歌曲的意境。那么,如何搞好童声合唱教学呢?
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
一、童声合唱应具备的素质与条件
一个优秀的童声合唱团在音乐素养方面应受到良好而系统的学习,在声音上受过严格而规范的训练,能演唱各个音乐时期、各种风格的多声部合唱作品。
良好的歌唱包括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歌唱状态,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起声、正确的发音位置、圆润优美的音色和集中的头腔共鸣,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等。
二、童声合唱的声音要求
童声合唱的声音要求“直、轻、柔、美、高”,要保护儿童的嗓音,防止喊唱
三、童声合唱的年龄分段:
(一)3—6岁,幼儿期,声音娇嫩,由头声无胸声,适合培养音乐感受能力或学习器乐,不宜作发声训练,可在老师指导下唱一些简短的、音域较窄的单旋律儿歌。
(二)7—11岁,童声期,这是童声训练的好时期,训练时要循序渐进,方法要科学,轻唱而不要喊唱(假声而不要真声)。
(三)12—14岁,变声前期,女比男早大约两年,变声期明显特征为嗓音嘶哑,男孩喉头增大、声带肥厚、讲话吃力,声音低沉、厚实。音,防止喊唱。
(四)14—17岁,变声后期,女声逐渐稳定,男声还在继续变声,男女由原来的同音高变为差一个八度。
合唱队组建
合唱是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组建一支有素质的合唱队,可以给学生的文化增添色彩,以优美动听的合唱,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获得美的熏陶,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高尚的艺术情操,而且合唱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那么怎样组建一支优秀的合唱队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合唱队员的特色
合唱队员都应是学习认真、成绩优良;有较好的音准、音色、音域较宽,音乐听辨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通过自愿报名与推荐,经过考核,择优选拔,也可与各年级任课老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进行挑选、物色。对于初选的队员进行短期预备训练,在训练中再观察、筛选。合唱队员年龄不宜太小
二、合唱队员的招收方法
1、招收对象
注意低、中、高年级人数合理比例,一般是各占三分之一,其好处在于:形成梯队,可持续发展。理由是: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虽吸收、补充进低年级新团员,但保存着合唱团的演唱主力,确保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影响合唱演出。
2、招收要求
招收合唱团队员有下述要求,如视唱能力、乐理知识表演水平等等,但这些可在学生进团后,通过老师的指导、训练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具有:较好的音准概念、较好的声音条件、能胜任本声部的音域、较强的节奏感,这四方面的素质和潜力。
①音准。音准应该优先于其他能力,而作为第一条件来考虑。考查的办法有二种:
一、让学生唱首自己熟悉的歌,老师给一音高而不给伴奏,等学生清唱完时,老师再用钢琴核对其尾音是否准确;
二、老师在钢琴上弹一组音,使其中一个音的音高略有变化,如1 b3(降3)5,135,1#3(升3)5,要求学生模唱,看其能否准确地分辩。
②声音。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可用简单的方法来考查,让学生演唱一首歌,从中来发现他的音质,及是否具有比较自然、舒展的歌唱状态。
③音域。音域的考查比较简单,关键在老师分配队员去哪个声部的选择。对于那些既能上高音、又能唱好低音,音域较宽的队员,指导老师一定要按照合唱团、合唱作品的需要出发,作出合理、有效的安排。
④节奏感。老师可编一些简单节奏、两条近似而又有差别的节奏等,让学生准确地辩别并模仿出来,以考查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
3、招收的条件
①通过对学生个别演唱能力的评估,从中了解这些学生的音乐能力(音准、节奏感、音色、表现力等)。
② 在学校和班级举行文艺活动时经过挑选,可从中发现一些好的苗子。
三、童声合唱队规模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孟大鹏老师在他的《童声合唱训练》一书中讲到:实践证明,以一个学校为单位组建合唱团,其规模(人数的范围)大约在30人―60人之间比较适宜。如果少于30人,那只是一支小合唱或小组唱的队伍,同时在合唱声部的配置上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多于60人,从合唱水平提高和组织工作方面都会增加不少的难度。
一般的规律,学生合唱团的规模与其水平、能力、管理之间存在着反比的关系。规模大,其阵容强、影响力大、普及作用好,但合唱水平提高较难、整体效果偏低、组织管理工作难度加大;规模小,其阵容弱、影响力小、普及作用差,但合唱水平较易提高、整体效果相对高、组织管理工作难度减小。正因为这些方方面面相互制约、相互矛盾,所以要实事求是地来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模。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因为各种合唱比赛较多,有些学校和团队为了保证声势宏大、声音嘹响,比赛时不吃亏,尽量追求人数上的最多。但这恰恰忽略和削弱了合唱团的整体素质和作品的表现能力。单纯追求人数,往往会把乐感不强、发声和音准上有问题的学生吸纳进来。歌唱时这些学生不但增加的音量不大,而且会影响周边队员和合唱团整体水平的发挥。要认识到,合唱团声势大小,主要取决于声乐训练的结果,不仅仅取决于人数的寡众。
四、合唱团声部的配置与划分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品多为二声部至四声部作品,超过四声部的童声合唱作品较为少见。所以合唱团声部的配置一般为:
1、二声部配置:刚组建起来的合唱团,因为在许多方面没有基础性的训练和准备,比较适宜这种声部配置。演唱一些小的作品,队员的演唱能力容易达到,也更能发挥出整体的演唱水平。
2、三声部配置:这样的童声合唱作品比较多,有利于扩大训练、演唱范围,提高队员们演唱能力。同时可以把女声合唱的作品纳入其中,因为女声与童声相近似。这类作品在演唱时,其作品表现力上有一定难度,对队员的音乐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3、四声部配置:这样的作品不少,可以包括由器乐作品改编的、成人混声四部合唱改编的作品。由于声部多、演唱范围广,演唱难度也较大,不仅要求队员有较高的音乐素质,要求指挥也须具有相应的能力。
合唱团声部划分,既要根据个体音域、音质,来确定每个队员演唱哪个声部;又要强调合唱团各声部间的平衡,以及从低声部到高声部之间的力度对比。一般来说,声部从低到高力量的配置,应类似于金字塔形状。低声部声音要饱满、沉稳,人数可多点、声音要大些。高声部声音要清脆、明亮,人数可少点、声音要小些。当然,声部力量的配置有时要视作品要求而定。
合唱队型的设计与应用
我国少年与儿童合唱艺术在这十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合唱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有的合唱团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然而,童声合唱队形一直还未突破,也无任何新的改观。综观所有少年与儿童合唱,除了加入某些表演形式外,少年与儿童合唱队形与成人合唱队形几乎完全等同。少年与儿童不仅在生理、心理上与成人不同,就是在演出形式上也应该有一定区别,这样才能避免成人化。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是儿童自身的要求,也是听众与观众(包括成人听众与观众)的希望。因此,队形设计在少年与儿童合唱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不应该忽视它。
如何进行少年与儿童合唱队形的设计与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根据少儿合唱作品的内容形式,体裁特点以及舞台演出的局限性来看,可以采用直线条、曲线条、直曲线条相结合的三种形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作各自多样的变化(见图)。
一般而言,采用直线条队形可以是歌颂祖国、领袖、英雄、大地山河、以及其他崇敬的对象和心爱的事物,具有庄严宏伟气魄的颂歌(如李群作曲的《中华、中华》等),与曲调比较雄壮、节奏比较明快有力,具有刚毅豪迈气慨的进行曲(如寄明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以及具有宽广的气息并且富于歌唱性,抒发着对所歌颂的事物深情厚意的某些抒情歌曲(如张文钢作曲的《我们的田野》等)。
用曲线条队形设计的可以是直接抒发少儿内心的思想感情,有鲜明的歌唱性,具有诗化情怀,表达对大自然山水风光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歌曲(如吴大明作曲的《春雨潆渫下》等)和具有典型节奏、旋律轻快活泼、词曲均适合歌唱与舞蹈的歌舞曲体的合唱作品(郑律成作曲的《我们多么幸福》等),反映少儿丰富的课余生活,如划船、登山、春游、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等的游戏曲体的作品(如黎英海作曲的《船歌》等)。曲调比较口语化,和歌词结合得比较紧密,唱来明白如话、娓娓动听的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叙事歌曲(如李群的《歌唱英雄刘胡兰》等),和用风趣的笔触逗人笑乐的谐谑歌曲(如苏联波隆斯基的《回声》),以及曲调较生动活泼而口语化,节奏也较鲜明,常常具有说唱音乐和歌舞音乐特点的表演唱曲体的作品(如马可的《钓鱼》等),可用直曲线条相结合的队形来设计。
2.从合唱团员与指挥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效果看,不论采取哪种线条的队形,设计时都应以指挥为中心,团员倾向於指挥,使整个队形成为一个扇形或梯形,这样易使队员的视线集中,彼此能照顾到歌声,所发出的音响比较集中,同时指挥者也更容易发现演唱上的毛病。
3.从观众的审美角度、审美情趣分析,不论队形怎样变化,其队形要设计得对称、平衡、整齐、协调。队团的高矮要排列适当。一般说来,个子高的排在正中间,然后从高到低顺序分别排在两端;也可采用矮个子居中的排法,这样从台上远处看,整个合唱团的行列会显得很深远。如果不利用站台的合唱团,应使个子高的团员排在后排,后排每个人处於前排两个人之间,这样才能使每个团员看到指挥动作。服装的色彩、样式也要认真研究。而其中的对称、平衡在队形设计中又显得极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队形的好坏,影响着观众的视觉美感。因此,设计时要多加考虑。4.经常担任主旋律的高声部一般安排右边靠近钢琴等伴奏乐器处。为了巩固各声部的演唱,一般把乐感较好、合唱能力较强的团员排在声部交又处,演唱能力较差的夹在能力较强的团员中间,这样声音就显得清楚而不致於和其他声部混杂。5.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让各声部中每个人的位置在平时练习中就固定下来。这样,就可以更有把握的和前后左右的合唱团员取得演唱时的默契了。
下面就是根据以上所述,六十人左右演唱二声部、三声部的合唱团进行实例设计,提供参考。
两点说明:
(1).以下队形的声部排列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有的队形即可用于二声部,也可用于三声部,甚至四声部。
(2).以下队形人数可增减,但不要少于三十人。因为儿童或少年的音量,总不如成人;团员人数太少的话,演唱效果可能大打折扣。但话又说回来,闻名世界的维也纳与巴黎木十字架儿童合唱团,每次来华演唱时,人数均不超过三十人,但因训练有素,效果依然良好动听。
一、直线队形设计图
一支合唱队组建成功,那么我们就要进行最重要的合唱技巧的训练,就要从呼吸,发声,音准,咬字吐字,合唱等方面考虑。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无论身高、体重、生理和心理状况都与成年人大不相同,特别是儿童的声带非常稚嫩,且具有清脆、明亮的少年儿童特色。因此,少年儿童合唱的声音训练与成年人的训练原则上就有较大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拿成年人的声音训练方法去训练少年儿童,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甚至会误人子弟。少年儿童训练的基本原则应是: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集中、扩大和美化其少年儿童。
那么,应把握的是按照什么目标来调教少年儿童合唱的声音。这就是,如何使众多的合唱队员的声音集中、靠拢、统一,发出深远、明亮的群声和清纯、悦耳、的和声。
一、运用“轻声”唱法,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
教师在训练初期应时常提醒学生用轻声去歌唱,避免声嘶力竭。“轻声”实际上是人体各发声器官协调发声的基础,符合发声循序渐进的道理,并能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病。学生发出的类似喊、叫、吼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喉部的发声状态拘谨,缺少弹性和灵活性,也有气息不稳定,造成胸僵、喉紧的状态的可能。因此,在合唱训练之前做好放松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如老方法:打呵欠,模拟喝水,闻花香,哼鸣练习等,尽量让喉咙打开,颈部放松,气息流畅自如。
二、正确的气息支持,是形成稳定歌唱状态的关键
少年儿童训练,我是先从训练“呼吸”开始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有位大师告诫说:“会了歌唱的气息就会了歌唱的技术的一半”。首先训练“呼吸”的好处是:呼吸是源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声音,符合事物的规律。同学们上音乐课时,很少专门训练“呼吸”,合唱训练从“呼吸”开始,学得快、记得住、用得上。先练“声音”,后练“呼吸”,容易给学生增加生理负担,精力也无法集中,满脑都是声音的概念,很少顾及“呼吸”,这就必然造成了顾此失彼的现象。对孩子们讲些抽象的声音概念和训练方法,倒不如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打个比方来说明。什么是唱歌的“呼吸” ———只吹嘴上固定上橡皮筋的气球,当给它吹气时,它就会不断地向外膨胀,当气球中的气流在外作用力的情况下从气门流出时,橡皮筋就会发出“吱”——的声响,直到没有气了。那么,人体的胸腹部好比气球,橡皮筋就是喉口的声带,当人体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腹部扩涨,当呼气时,气流通过声带发声。如果象挤压气球一样控制腹部,那么声音就会有大,有小,有强,有弱,这就是歌唱气息的运用和控制。接下来就是气息的基本练习:
1.调动情绪——让同学们站立,两手叉腰(用手感觉腹部是否扩涨),象一只蜜蜂飞到花丛里,看!美丽的鲜花,多么香啊!
2.“闻花”——用闻花香味的体会,用鼻子和口同时快速吸气(大约用2/1秒完成)。
3.保持——吸气后随之憋气,保持四拍(4秒钟)。
4.放气——气从牙缝里发“咝”的声音,慢慢放出,开始一口气数(6秒钟),继而八或到十,也会使学生很有兴趣。
用上述方法通过大约一星期的练习,同学们对歌唱的呼吸有了深刻的印象和理解,三、发声训练,追求音质自然、舒适、优美、清晰 接下来再进行声音的训练。
1.引导少年儿童运用柔声唱法。在少年儿童没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之前,轻声歌唱能使少年儿童自然地体会到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协调活动,能使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能保护少年儿童幼嫩的发声器官,对以后获得轻松流畅的歌声极为重要。但轻声唱并不是松垮无力的歌唱,而应该是在气息支持下的轻唱。轻声歌唱是手段,目的是把“无管制”的童声先“管制”起来,为以后更好地“放开”歌唱做好准备。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第一个目标是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这是指导发声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要避免在解决音质问题之前,首先考虑解决音量问题,这往往会导致训练的失败。2.为了让学生兴趣盎然的进行发声训练,可以借助笑、打喷嚏、打呵欠、吹纸条等形象夸张的训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放松喉咙,下沉喉头,打通腔体,加强腰部力量,自然轻松地寻找眉心的亮点。这种训练“看不见,摸不着”,需要教师运用示范、动作、形象的语言等感性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一)作口型不出声
检查喉咙是否打开。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吸一口凉气的感觉。检查嘴巴是否打开。可以通过让学生用手指顺着左右耳垂的后面摁住,然后张开嘴,感觉这个地方能动,口腔就打开了。练习口腔打开非常重要。在练习时,要求学生笑肌提起(体会小猫在叫,胡子的两脚往上翘),眼睛亮亮的,眉毛弯弯的,头上要有顶着东西的感觉,整个面部呈微笑状态。
(二)辅助练习
(1)歌唱中的打呵欠:它有别于生活中的打呵欠。是积极的,腰围是膨胀紧张的。嘴巴要充分打开。
(2)短促有力的打呵欠:特点是急促、干脆、有爆发力,声音有震动感。(3)保持的呵欠:全身的感觉是紧张的,声音不要太明亮,要集中,从高往低唱。可先短后长。
发声方法是获得最佳声音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唱一些练习曲。小学生发声练习一般都要排在每节课的开头时间,不宜过长,而且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要少而精。
(三)统一歌唱的位置(1)从说开始 即朗诵歌词时,要求学生用气息把每个字连起来,在高位置上说得字正腔圆,然后再在旋律上唱出来。(2)想象远处喊人
此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高位置发声的感觉,然后用气息控制,带感情地朗诵歌词,引导学生咬、吐字时想象打呵欠,使口腔如同拱起的山洞,想象鼻子放大从而使形成声音穿到头腔的通道,也是获得高位置、求得真假声结合的捷径。(3)别的辅助方法
启发学生歌唱时睁眼扬眉,在歌唱中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进入歌唱最佳状态;启发学生用最兴奋的状态歌唱。(画笑脸来直观的表现)(4)练习
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口形,使学生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逐步养成习惯,以保证合唱时声音协调统一,之后,逐步用轻声带假声,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也可用母音“u”为韵母的音色稍暗、柔和的音进行训练,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克服喉音,吼唱等毛病
※从弱声开始练起:首先要有饱满的气息支持,以巩固高位置的头声。如:ⅰ7 6 5 4 3 2(呜)运用轻柔的下行音阶进行练习,不仅可以找到高位置的中、低音区,同时是克服“白声”的有效方法。通过反复训练,逐步把这种共鸣的感觉固定下来。
※哼鸣唱法:利用哼鸣容易获得比较高的位置;在哼鸣的基础上再进行各种母音的发声训练。在练声的过程中教师要切记,旋律和要训练的母音有一个要相对稳定,即:母音变化时,旋律不变,旋律变化时,母音不变。常用的发声练习: A:1=C 4/4 12 32 1-‖ 呜
此条练习要求气息均匀,共鸣位置高而统一。
B:.1=C 1 2 ︱ 3 4 ︱5 6 5 4 ︱3 2 1-‖
Miyi ya miyi ya miyi yaha haha ha 此条要求唱得连跳结合,miyi要把嘴撅起来唱,帮助更好地找到位置,ya要唱得短促,弹跳。
C:.1=C 1 3 5 3 1
呜
啊
呜
要求唱得连贯、饱满。气息深而均匀。
唱好了之后,不妨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觉(这—点比光练声更有收获),并要求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字是怎样唱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尽量保持音色,保持口腔位置。然后,慢慢扩展。长时间的练声易乏味,可以用熟悉的简单的歌,《小星星》这首同学们非常熟悉,音符比较简单的歌,填上“Wu”字演唱,注意速度要慢,待唱好了再提速,这样训练效果非常好。
3.在少年儿童自然音域范围内进行训练。训练少年儿童歌唱时,有的教师往往急于扩展音域,发声练习时常常过分注重扩展音域的练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为了获得美好的童声,首先必须集中力量在自然音域内进行练习,然后在把这种稳定的声音扩展到高音区和低音区。这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了过分偏重大音域训练的少年儿童,往往会把高音的“挤”和低音“过松”的毛病带到歌唱当中去。
三、音准训练
合唱教学难度较大,在教学中为解决音准问题达到和谐效果,总结了几种练习方法。
1、多欣赏
培养浓厚的合唱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认真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和,努力去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好的作品很容易感染人,教育人,引起演唱者的情感共鸣。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从歌曲的音乐性启发,一切的技能技巧都是为表现音乐服务的,音乐是第一性的,是“本”、是“魂”,要以此为宗旨,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升华对音乐表现的理解。所以教师要时常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学唱歌曲,来了解不同国家的歌曲的风格,了解不同的音乐家的作品。我适当选择一些中外优秀歌曲如:革命歌曲《卖报歌》、《长城谣》,优秀民歌《小白菜》、《太阳出来喜洋洋》,儿童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等。如:《乘着歌声的翅膀》、《卡门》序曲、《摇篮曲》、《欢乐颂》、《哈里路亚》等歌曲。引导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培养他们会发现美的音乐耳朵,提高合唱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激发自身学习、参与合唱的兴趣,如此,常常会在训练中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惊人效果!
2、多听辨 有的教师在学生演唱时,唯恐学生唱不准,总是用钢琴等乐器帮助。其实,这些乐器的介入就像拐杖一样,一旦用上,就有了依赖心理。如果去掉了拐杖,学生就会出现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建立内心听觉是第一位的。要发展内心听觉,首先要使学生明确音程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远近之分,那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是怎么表示的呢?很早以前就有人使用唱名台阶,用视觉帮助学生建立内心听觉。视觉的直观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儿童准确地听辨和演唱。所以,先唱好旋律音程是音准的基础。唱好音阶则是基础的基础。练习曲: 1、1 2 1-| 2 3 2 – |3 4 3 –| 4 5 4 –| 5 6 5 –| 6 7 6 –| 7 1 7 – |1 2 1-||
2、以此类推,再作三度、四度、五度„„的练习。
3、多练习
合唱的音准训练应由浅入深地进行,先练习旋律、音程,利用一组唱根音,另一组唱冠音的方法,再过渡到和声训练,要求学生做到监听另一个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例如:两个声部分开唱1 5 再到和声15,逐渐到和弦135,在练和弦的时候可以按顺序也可以不按顺序,总之让学生的耳朵丰满起来。
4、常坚持
合唱训练贵在坚持,合唱训练一定要定时间常练习,使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学会相互聆听声音和音准,并在长期的磨合中建立起默契,最总达到和谐的效果
四、合唱的咬字吐字训练
咬不准字头,归不好字韵,这是少年儿童声音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指导学生用普通话大声朗读歌词,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口形,使学生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逐步养成习惯,以保证合唱时声音协调统一。
五、合唱的统一协调训练
合唱不同于独唱,它创造的是集体艺术、集体的音响。不论它有多少演员,他们的演唱都是围绕表现一个主题,即创造一个共同的艺术形象,描绘同一幅景色,烘托同样的气氛,抒发同一种情感来进行的。因此,从合唱这一特征出发,无论对他的音色、力度、速度还是表现,都提出了特殊要求,那就是“统一”。有了统一的音色、统一的力度、统一的速度和统一的表现,才能创造共同的音乐主题和艺术形象。
1、统一音色的训练:
统一音色的训练:音色的统一主要依靠声音的位置、真假声的比例、气息的深浅等指标来决定,如若将这些指标一一向学生做解释,我能想象出那群孩子们的表情:目光呆滞、一脸茫然。其实,我们在训练时可以帮助、引导孩子想象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的演唱像是一个人在唱,并充分调动他们“顺风耳”的特异功能,让他们学会用听觉辨别声音,从而寻找到合唱时所需要的音色。也可采用“孪生兄妹”的方法,首先找出一些悟性较高,掌握方法较好的孩子,多让这些孩子范唱,使较好的声音在其他孩子的听觉中加深印象,然后再让其他的孩子充当这些孩子的“孪生姊妹”,让他们在互帮互助、互唱互赏中,逐步使大家的声音往好的音色靠拢,从而达到集体音色的和谐统一。
2、声部平衡、和谐的训练:
合唱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各的曲调,同时演唱同一首乐曲。现在的合唱以由过去的两个声部,发展到三四个声部。因此,平衡、和谐各声部是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将各个声部想象成自家的家庭成员(高声部:小朋友、中声部:爸爸妈妈、低声部:爷爷奶奶),虽然各司其职(各有各的曲调),但他们之间是祥和的、团结的(声部的平衡、和谐)。
要训练学生带着“耳朵”唱歌,要求学生歌唱时,不但要听自己的声音,还要听大家的声音,以便相互配合,唱好表现好作品。
3、歌声在速度上与节奏上应当整齐划一,如果在速度上有的快,有的慢,特别在需要变化时,如果参差不齐,那么在音的时值上就会有的长、有的短,这些将破坏合唱的效果。在一些快节奏处或速度变化的地方(比如:渐快、渐慢、突快、突慢处),都属于较难唱齐的地方,要加以注意,多加练习才能保持歌声的整齐,是集体音色更为纯净、透明。在不少力度变化处,也需注意克服分寸的不一致。歌唱的起声与收声,在速度上不一致,那么就会使歌声失去“点”,使得歌声的“线条”不清晰,声音散乱。要做到声音、速度、节奏的统一,主要依靠指挥手势的清楚、准确与肯定。其次在于合唱队员歌唱方法的正确,乐感的训练与相互配合默契的能力。要注意训练孩子们看指挥,指挥有必要对合唱队员尽可能讲清楚各种手势变化的意图,有意识的培养孩子们看懂指挥,以及用歌声反映指挥的意图。
4、表情统一的训练:
表情的统一,就是要求大家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以及思想感情的表现要尽可能一致。比如:活泼、欢乐、舒畅、豪迈、雄壮、刚强、柔和、严肃、庄重等,对于千差万别的歌曲的意境与艺术形象,全体合唱队员应在练唱中取得基本一致的理解与表现。在演唱时,那种多数同学能够从作品的内容出发,歌声热情充沛、表演恰当,但是有少数同学演唱时却无动于衷,缺乏感情,这也是音乐理解与表情不统一的表现。指挥应当对合唱队员进行有充分准备的、生动具体的启发,使每个队员尽可能做到理解与表情的一致,感情性格的基本统一,才能产生打动人心的效果。
表情统一的训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一方面,加强孩子们的乐感培养。多听赏优秀的合唱录音或视频资料,如有条件,到剧场去听更好。
B、其次,让每个孩子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帮助他们在演唱中随着指挥的动作进入角色,投入到歌曲的情境中来。
C、再有,在少数或个别孩子乐感较差、表演跟不上的情况下,多关注启发他们,适时给予个别辅导。使其跟上班集体。
4、训练风格的统一
树立严肃、认真、活泼、主动地训练风格。合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艺术,其统一性和整体性取决于各个合唱队员良好的素质,要调试好童声合唱队的声音,队员之间强烈的相互配合意识及集体的凝聚力是关键。而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前提是合唱队要有良好地纪律,参加训练的态度要严肃。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思想约束力差。而一般的童声合唱团(队)的人数都要在六十人左右,如果没有良好的纪律,训练时很难做到状态的“合”,六十个学生就可能有六十种不一样的声音,甚至于讲话声、打闹声都会出现;或者规定的训练时间,人却到不齐,三三两两,这更是训练中的大忌。因此,新团(队)员一加入,就要规范好行为: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请假,参加训练要认真,严肃但不拘谨,活泼但不放肆……告诫每个学生必须把团结合作的精神放在思想意识的第一位,全体团(队)员在训练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决不能养成松松垮垮、自由散漫的习惯(当然教师也要注意表达方式、方法,不能造成学生紧张压抑的心理),以免影响排练的效率。
曲目的选择
合唱曲目的选择对打造优秀的有特色的学生合唱艺术团体是十分重要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确、适宜的合唱曲目选择是决定合唱团队演唱、演出成败的关键。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合唱曲目的选择要遵循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
1.合唱曲目的选择要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近年来,一些中小学合唱团为了参加一些比赛、晚会,增大难度地去排一些成人混声合唱作品,如《黄河大合唱》、《祖国颂》等等。殊不知,这些成人混声合唱作品固然歌颂了人民、歌颂了祖国,有积极意义。但中小学生演唱起来有可能喊“破”喉咙也达不到预期的演唱效果,而且久而久之,合唱团员的嗓子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长期演唱这些成人化的合唱作品,远离青少年生活情趣的作品,合唱团员就会对合唱失去信心、兴趣。因此,中小学合唱团的曲目选择一定要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
2.合唱曲目的选择要围绕主题思想。在决定选择什么内容的合唱曲目以前,一定要明确你的合唱团所要参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以什么为主题思想的合唱活动:校内的、校外的?广场的、室内的?大型的、中小型的?歌颂党歌颂祖国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歌唱生活、抒发理想的?或是反映儿童生活情趣的、热爱大自然的……这需要一个“围绕主题思想”的内容选择。比如一个主题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合唱音乐演唱会,而你的合唱团演唱的是悲哀凄凉的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无论从演唱内容、风格、情绪还是现场气氛都会给听众带来一种不谐和之感。
3.合唱曲目的选择要尽量做到量体裁衣、扬长避短。古今中外的合唱作品浩瀚如烟,如果你的合唱团没有像样的领唱,就不要去排《歌唱二小放牛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合唱曲;如果你的合唱团音准欠佳、协调感不够,就不要问津《猜调》、《牧歌》等无伴奏合唱;如果你的合唱团离调、转调意识不够,对西方音乐感受不多,就暂时不要排《蓝色的多瑙河》、《拉德斯基进行曲》等有一定难度的外国合唱曲。各方面条件好的团队选用表现力强、艺术水平高的作品无可非议;条件差一些的团队若选择艺术水平低一些的作品也是正确的。以自身水平选择作品,且表现非常完好,也应该是优秀的。因为它代表了自身的水平,这样做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总之,中小学合唱团合唱曲目的选择要根据自己合唱团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二、合唱曲目的选择要遵循合唱作品风格与色彩统一的原则
“色彩”(color)一词,本身来自美术学科,原意指颜色。合唱音乐中的色彩只能体现在音响效果上,它实际上是一种音响的色彩。音响色彩不只是指一般意义的音色,更主要的是指合唱音乐中音响组合的各种手段。“风格”(style)更是使艺术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
中小学合唱团在可能的条件下,各声部应有意识地多做一些风格与色彩的互相靠近的训练。比如排练童声合唱曲《山童》万里、晓耕曲),这是一首采用西南地区风格音调谱写成的童声合唱曲,歌唱色调生动活泼,作曲家在音乐中采用诸多滑音、倚音、变音,构成了作品特有的风格。如果我们完全摒弃作品本身的风格与色彩,完全“遵循”乐谱演唱,演唱出来就没有“山童”的嘻戏与欢乐了。因此演唱时可根据西南地区民族音调的特点,尽量多一些民族化、口语化、生活化、夸张化的东西,真实地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合唱作品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也决定了合唱作品“声响表现”手法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具有什么样风格、什么样色彩的作品,就应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法与形式。如果你的合唱团演唱风格与色彩习惯于演唱“中国化”的合唱作品,在没有进行过音色以及“旋律感受”的专门训练前,要排练一些较难的外国合唱作品,是十分困难的。中国合唱作品与外国合唱作品在旋法、和声、复调、织体及咬字吐字风格上区别很大,所以平常听、唱惯了中国合唱作品的合唱队员往往会怀疑:什么世界经典名作?什么大师作品?难唱难记难听、怪怪的……这实际上是对外国合唱作品风格与色彩把握、运用不够。因此,中小学合唱团在合唱曲目的选择上要注重民族音乐与创作音乐并重、中外兼顾,广泛地、多层次地让合唱团接触丰富多彩的合唱曲目,充实和增加合唱团的曲目数量。
三、歌曲选择的难易分界-----曲调
唱一些歌曲我们一般学习过声乐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一首歌曲本来很好听,但是为了自己演唱的时候不出现高音唱不上去或者不完整度的问题,现在我们一般不是特别重要的演出的时候会降调,可是我们会发现,最后高音倒是唱上去了但是歌曲的风格、味道早已遗失殆尽。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曲作者在作曲的时候是经过千丝万缕的精心设计的,您一旦打破了这种设计,那就算您唱的再完美,高音再没有问题,也是有缺陷和遗憾的。
例如:《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曲,其实是#c大调的,一般人,特别是伴奏的人员感觉太难弹了,就会把它改成c调或者d调,但是当您仔细听的时候,您就会发现其实完全不是个样子了,原因就是我们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首先是在曲调上。
所以中小学合唱队在选择歌曲演唱的时候尽量不要随意的降调或者升调,选择当今流行原创歌曲的时候更应该遵守这个原则,否则就算是移动一个小小的音符可能调式感觉就会立即全变的!
四、反差越大越好
很多的合唱比赛选歌一般要求两首,现在来看应该是两首歌曲发差越大越好,这样的话既体现您这支队伍的实力---我们什么都能唱;又能给评委和观众一个听觉审美上的冲击。
五、找有正谱伴奏的合唱曲
一般的合唱队是不需要很花哨的伴奏形势的,否则会适得其反,一架钢琴足矣,但是我个人认为,即兴伴奏不适合合唱,因为随意性太强的话会破坏音乐的肢体和元素,会分离观众的注意了,会让人觉得伴奏者哗众取宠,给人以谁是主次不分的感觉;正谱的规整性能有效地把整个合唱队提高一个台阶,同时补偿合唱队员在一些地方演唱的不足。
当然,最失败的是伴奏出现了错音,这是最要命的;另外。和声对位时候若是出现错位,从而引发的的刺耳-----也是合唱队最大的忌讳。
合唱作品的艺术处理
在合唱作品排练中,如何让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并将它表达出来,无疑是最为核心、最为出彩的部分。就此,我以为主要是要抓住以下的关节之处:
一、从了解作品和分析作品入手。要了解作品,教师要做必要的案头工作,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案头准备工作,实质上也是教师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过程,主要任务是熟悉和分析作品,包括了解作品的一些创作背景,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领会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取向,研究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特点、声部关系,找出作品的重点、高潮和演唱难点。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在反复的共同体验和讨论中不断形成心灵共鸣,不断拓展联想空间,从而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歌曲的真正内涵。
二、本着从歌曲要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注意艺术处理得当。做到歌曲处理适度,便于学生情感交融。尊重原作,确定演唱的基本情绪和基本速度,进而在歌曲发展中找出声区、感情、意境的变化,安排好乐段和乐句之间的层次,以及起伏与高潮的布局,提出各种强弱、快慢变化的要求,还要合理巧妙地设计和运用领唱、重唱、轮唱、衬腔等各种演唱形式,既丰富艺术表现力,又以表现歌曲主题和情感为主线,注重学生团队整体的任务分配及其协调与配合。在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中,既要讲平衡统一,也要讲对比变化,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使三者有机结合。
三、做到歌曲处理准确,便于学生情感协调。歌曲的艺术处理以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为出发点,要合乎逻辑。通过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使歌曲的音乐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生动,更加准确,当然也须强调学生的形象理解和情感协调。如在排练歌曲《茉莉花》时,告诉学生演唱要有画面感:两句“好一朵茉莉花”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第一句只是一个交代,是个中景,不用过多去刻画;第二句则是一个特写,是个近景,要表现得夸张一点,把那种对茉莉花的喜爱溢于言表、毫不掩饰的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第三句“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是个远景,满园的茉莉花组成了一副由中到近及远的动态的美丽的画面。
四、做到歌曲处理精致,便于学生情感整合。合唱作品是通过歌唱来表现的,这种形式除了音乐表现上要求完美无缺外,同时要求在文学语言表达上清晰达意,因为是集体歌唱,如果不注意语言文字的统一性,各行其是肯定会破坏音乐的表达,这也强调学生在表情达意上的和谐统一。还以《茉莉花》为例,第三句“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中的两个“香”字,第一个“香”字处理成突弱且轻巧有弹性,第二个则要连贯、悠扬,仿佛花香扑鼻而来。还有一个字是“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将我骂”中的“一”字,要唱得很轻,生怕被人听见,言下之意“唉,即使是那么一小朵我也还是不敢摘”。两个“香”字和一个“一”字,就使整首歌曲生动起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临近演出时的排练应做到指挥、合唱队、伴奏三位一体高度统一。应注意提前沟通情况,交流体会,提出要求,达成默契。特别是指导教师指挥的手势,要意图明确,动作简洁明了,使合唱队员一看就熟悉,就明白,从而提高合唱水平。
第四篇:新闻稿知识讲解
新闻稿
新闻宣传稿是组织公关部门(人员)撰写的以目标公众为宣传对象的文字作品,包括提供给媒介的消息、通讯、专访稿等。
新闻亦称消息,是报纸上最常见到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它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篇新闻稿通常包含6个基本要素,也称6个W,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how(何果)。
一:怎么写?
1标题
标题分为几种类型: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当然很多新闻发言稿都是采用了多行标题(囊括了其中的几种标题种类),像是我们的活动新闻稿一般采取单行标题即可。
如: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幅题)
双行标题。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如: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江泽民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2导语
导语:所谓的导语,就是新闻稿中的第一段话或者是第一句话,一般来说,导语提炼新闻精髓并揭示主题,是由新闻稿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因此,导语写作要求开门见山、中心突出、简明扼要、生动有趣,只有好的开头才会吸引读者有继续往下读的欲望。导语的写法一般分为:叙述式,提问式,引用式。而一般的活动中我们通常在第一段话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大体内容。3主体
主体:顾名思义,就是新闻稿中主要部分,它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要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然后要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书写主体时候需要注意:主题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两种:
(1)以事件的重要程度为序组织材料。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倒金字塔结构。它是一种常见的新闻写作方法,多用于动态新闻。
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大头在上面,小头在下面。具体来说,一篇新闻,先是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主体部分的内容则依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较重要的材料往前放,较次要的往后放,最次要的放在最后面。
这种叙述方式主题突出,阅读简便,同时便于编辑删节、修改稿件——如有篇幅限制,编辑可以由后往前删,而不致影响全篇内容的完整性。
(2)以事件的时间先后为序组织材料。这种主体结构形式,通常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顷序来组织材料,事件的开始是新闻稿的开头,事件的结束为新闻稿的结尾。由于这种结构方式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使读者对它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的印象,所以它比较适用于内容较为复杂但线条单一的新闻的写作。这种叙述结构同人的思维取向相吻合,易于人们阅读、理解,尤其适合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口味。而这种“从头到尾”写作方法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4背景
背景:所为背景,就是指活动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的意义就是为了说明活动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为了内容的充实而存在,它出现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书写。背景材料一般分为对比材料,说明材料和诠释材料。5结语
结语:看名字就知道,新闻稿中的最后一句或者最后一段话,它就是用来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加深读者对新闻稿的理解、感受加深,从而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新闻稿中的结尾方式分为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
二典例
1:
郑翔书记出席外国语学院迎新晚会
迎接新生到来浓情欢歌,庆祝孔子诞辰共襄盛举。9月28日晚,外国语学院“筑梦为学,见贤思齐”纪念孔子诞辰2564周年暨2013年迎新生晚会在我校大礼堂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郑翔、副校长陶春元出席了晚会。校团委负责人和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以及师生千余人观看了演出。
外国语学院院长韩琨在致辞中说,孔子的儒家思想和理论是东方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世界文化的遗产,学校正在开展三大特色教育,希望新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多读国学经典,打造国学素养、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晚会在青春靓丽的开场舞《舞动青春》中盛装开幕。晚会设计精巧,异域风、中国梦和青春曲三大元素贯穿始终。歌曲《The Power Of Love》旋律动听;器乐合奏情景剧《音乐无国界》曲调流畅、活力四射;充满浓郁南亚情调的印度舞蹈《狂欢之夜》舞步轻盈、姿态翩跹;一个个节目充满了异国风情。
相声《戏说国学》把一个对国学一知半解却爱炫耀的人表演得惟妙惟肖,风趣而幽默。杨子越老师的京剧《霸王别姬》则充满了文化正能量,她的华彩出场一下就轰动全场,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尽显国粹精华,把晚会氛围推向了高潮;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场面宏大气势震撼,“少年强则国强”的精神理念深深植入每个同学心中,再次掀起“我的中国梦”狂潮;民族舞《喜鹊喳喳喳》欢快热烈,同学们戏言找到了春晚的感觉。
街舞《律动课堂》可谓精彩纷呈,空翻、倒立、机械舞等等高难动作频频轰炸观众的视觉;创意时装秀中同学们利用废弃的报纸、卡纸、塑料纸等素材进行创意设计,模特们身着独特的服装,展示了外院学子环保、低碳、青春的气息观念。最后,晚会在一首唯美悦耳、宛转悠扬的英文歌曲《Hand in Hand》缓缓拉下帷幕。
晚会过程中还设置了微博墙实时互动,微博墙的不断更新则将观众们的实时感受刷出来。台上台下热情互动让晚会在充满快乐、青春气息的氛围中进行到最后。同学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描绘着大学的精彩,抒发着对国学的热爱,展示了外院学子“外显精气神,语藏锦绣文”的大学生风采,体现了外国语学院的浓郁的文化氛围。
最后,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到场的领导和嘉宾走上舞台,与演出人员亲切握手,并与大家合影留念。2:
基础医学院师生共度中秋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让大一新生有“家”的感觉,9月17、18、19号晚,各班纷纷举行中秋晚会,基础医学院院长车向新、党委副书记舒长兴及学生科、团委负责人,来到各班看望、慰问大一新生并共度中秋佳节。
各位助理辅导员和同学们精心策划“中秋”晚会,排练节目、租音响设备、采购彩带、气球、零食,装扮教室等等,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各班的节目不仅独特创新,而且丰富多彩。吉他弹唱、少数民族舞蹈演出、独唱、合唱、激动人心的游戏乐翻天……远远地就听见笑声不断,掌声如雷。院领导也来到同学们中间,献上《中国心》以及《精忠报国》等歌曲,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希望和勉励之情。晚会节目异彩纷呈,充分展现了医学院新生的风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而且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同学们在千里之外也体会到了“家”的温暖。3:
基础医学院男子篮球赛圆满落幕
为丰富大学校园生活,基础医学院团委于4月10日拉开了男子篮球赛的序幕,历经一个月的激烈比拼,最终A1112班与B1256班挺进了5月10日的决赛,比赛在浔东校区篮球场进行。
决赛时,队员们在赛场上斗智斗勇。比赛刚开始,B1256班就连进两球,振奋人心。同时A1112不甘示弱,进攻猛烈,紧追其后。整个比赛过程中,队员们准确的抢断,犀利的突破,花式的动作一次又一次地引爆了现场的气氛,全场的欢呼声一波接着一波。比赛高潮迭起,惊心动魄。
经过激烈的角逐后,B1256以56:51的比分赢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A1112班,A1113班分别获得第二、第三名。随着比赛结果的公布,此次男子篮球赛顺利闭幕。
本次比赛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加强了新老生之间的交流,推动了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基础医学院形成热爱运动的良好风气。4:
基础医学院举行“预防H7N9从我做起”宣讲会 世界卫生组织(WHO)称:H7N9是迄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种异常危险的病毒,为此如何防预,已成为了首要话题。而对于免疫力尚不健全的孩子来说,无疑成为了最需要被保护的对象。4月26日下午,基础医学院志愿者服务队前往新星小学开展预防H7N9知识宣传讲座活动。
面对一群童稚、天真的孩子,H7N9这样的话题显然过于沉重,怎样把此话题简单且清楚的讲给这群孩子成了这些志愿者们的难题,为此,志愿者们采取动画片、儿歌的形式,首先与孩子们搞好互动,活跃氛围。然后以PPT的形式,通过讲解的方式,用简单的漫画以及H7N9的临床症状具体演示的形式,加深孩子们对此病毒的认识。此外志愿者还讲述了一些关于自我防范的措施,比如怎样洗干净手,以及要远离禽鸟等。
此次活动,不仅使我们志愿者更深刻的认识到了H7N9,同时也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H7N9的传播途径及防预措施,从而参与到对H7N9的防预工作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H7N9将不再可怕!也相信我们的志愿者能带动更多的人去关注H7N9,珍爱生命。5:
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基础医学院组织祭拜遗体捐献者
2013年4月1日,基础医学院院长车向新,团委书记淦明南及其他老师、学生代表于贺嘉山陵园举行了祭拜遗体捐献者的活动,为此悼念无私奉献的捐献者。并邀得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九江市红十字会会长吴锦萍及其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捐献者家属出席,并有九江晨报记者、九江电台记者到场采访。
怀着崇敬的心情,基础医学院的院领导及学生代表早早的抵达陵园。他们身穿白大褂,手捧鲜花,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仪式开始。
仪式第一项:全体成员默哀,三次深深地鞠躬代表着我们对捐献者的无限感激与崇敬。第二项:在场人员献花,黄、白菊花交映那是我们对捐献者及家属的美好祝愿。最后学生代表致以敬词,仪式在毛毛细雨中结束。
自古以来,世人总是存在着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思想,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逐渐开始接受文明“医葬”,这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创举,是时代发展的又一伟大标志!
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奉献是永恒的,这世上有的人用一场隆重的葬礼作为生命的终结,而遗体捐献者的行为却让生命之花延续灿烂,永不凋谢。这种唯物而旷达的人生观,这种无私且无畏的大作为,将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第五篇:社区党员档案管理制度讲解
社区党员档案管理制度
一、收集制度。
1、按照党员档案材料收集目录的收集范围,收集党员档案材料。做到:主动及时、全面准确、保质保量、安全保密。
2、了解和掌握形成党员档案材料的信息及规律,并与其建立联系制度和收集网络。
3、归档材料应真实规范,完善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由组织形成的材料有形成时间和组织印章,个人撰写的材料有形成时间和本人签字。
4、对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应按时间顺序,登记在党员档案材料收集目录上,并在当月内归入档案袋(盒。
二、查(借阅制度。
1、查借阅党员档案必须由单位组织人事干部在填写好《申请查阅党员档案报告表》后,经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方可登记查阅;纪检、监察、检法部门因工作业务需要,了解干部人事档案情况时,可提供有关部分内容。
2、任何人不得查阅本人及其亲属档案。
3、需摘录或复制档案有关内容和材料的,应征得管档人员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除代作直接证明的材料外,摘录或复制的档案材料,均不予盖章。
4、查阅档案人员应按要求认真填写阅档情况登记。阅档时,不得随意圈划、涂改、拆散、抽换、污损档案。
5、档案一般不得外借,单位党组织确因特殊情况必须借用的,应在《申报表》中填明借阅理由,报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借出档案一般不超过15天,若不能按期归还,应办理续借手续,续借不得超过一周。
三、传递制度。
1、转递党员档案和档案材料,必须做到及时、完整、准确、安全、保密。
2、党员流动或变换单位后,应在15天内将档案转至新的所在党组织。
3、转出的档案应完整齐全,并按规定经过认真整理装订,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
4、收到的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立即退回回执,转出的档案,逾期1个月未退回执,应及时催收。
四、保密制度。
1、党员档案是反映党员政治生活的重要材料,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保密法》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做到:保守机密,慎之又慎。
2、牢固树立保密观念,严守党和国家机密,不随意向无关人员提供档案或泄露档案内容,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处分。
3、不得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和查阅党员档案。
4、不准带党员档案出入公共场所,不准用普通电话索要或提供档案内容。
5、档案管理人员不得保管本人及亲属档案。
6、查阅档案前,必须弄清查阅档案的用途或理由,查阅者与被查阅人员的关系。对符合查阅档案条件要求的,给予接待,并对其查阅的有关用途,予以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XXX社区 XXXX年XX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