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太平豆腐干”走出瓶颈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太平豆腐干走出瓶颈发展”的调查报告
太平镇人民政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生,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着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太平豆腐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在沙湾、乐山、峨嵋、五通、夹江、犍为等地销路较广,销量较大,且久负盛名。太平豆腐干至今仍是小作坊生产,日产量小,市场供需矛盾大。是什么原因制约了太平豆腐干产业的发展?它有没有规模化生产的可能?它是安全食品吗?带着这一连串问题,我们带领学生,对各生产作坊开展了深入的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动手操作、与作坊老板座谈、参与市场销售等形式,就太平豆腐干的生产情况,市场运销情况、食品安全,制约太平豆腐干产业的发展的瓶颈因素等问题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太平共有豆腐干作坊9家(含无证作坊),持有《健康证》、《卫生许可证》及《营业执照》5家,约占56%,日产总量近2万块,日产值近2万元。各作坊产品基本无定型包装。5家持证作坊产品只在正面分别印有“罗氏”、“付记”、“胡记”、“海鲍”、“响簧”字样作为各作坊产品标识。有证的5个作坊,从业人员一般5-8人,并建有固定销售网点30个,销售人员30人。无证作坊仅有从业人员2-3人,一般都是加工和销售环节均由作坊主自主完成,且带有明显的季节性,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均为传统手工工艺。
2、持证作坊目前的生产现状:
“罗氏”作坊:“罗氏” 豆腐干(豆腐干正面印有“罗氏”)作坊位于太平上街(原猪市坝旁边),作坊老板罗德清,作坊始建于1999年7月,师承谭桂枝(罗响簧的传人)。
罗氏作坊面积约50平方米,有作坊工人6人,日用黄豆100-200余斤,日产豆腐干600到800块,选用上等黄豆,经过浸泡、磨浆、煮浆、下卤水、过滤、入箱、压榨、风干、切块、吃水(豆腐干放在鲜碳灰中)、冲洗、煮卤、烘干等 十多道工序。煮卤时配以植物油、食用盐、白砂糖、味精、香料、八角、茴香等佐料。
罗氏豆腐干主要销往沫江煤矿、沙湾城区、峨嵋城,每年都会有在美国、加拿大、坦桑尼亚、英国等国家工作的“太平人”把数千块罗氏豆腐干带到这些国家,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美味佳肴。
罗氏豆腐干成品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入口香醇,细韧耐嚼,回味无穷具有鲜香、筋绵、爽口的独特风味。罗氏豆腐干以制作精细,配方讲究,味美可口,久食不厌,且具有味香、甜、咸、韧、薄等特点。
罗氏豆腐干目前以手工作坊、按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无任何定型包装,保质期短,一般都是当日生产,当日售完,且当日消费掉,方能体现产品特色特点。罗氏作坊,如扩大生产,无厂房,无资金,就是购买一台普通真空包装机,价格也在5000—8000元之间,若要对产品进行包装,则保质期可延长、二次污染可防止、但口感质地的保障等都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进行QS认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因为它手续繁杂,资金花费量较大,各种各样的检测,各式各样的报表、报告是一个小作坊老板无法办到的,也是无承受的,而且目前的生产条件、生产环境,生产环节,也不具备申请QS认证,所以,罗氏豆腐干规模化生产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些都是制约罗氏豆腐干发展的瓶颈。
“付记”作坊:付记豆腐干(豆腐干正面印有“付记”)作坊,住于太平上街上河碥(太平中学向沙湾方向前行约100米)作坊老板付霞,始创于解放初,师承谭桂枝(付霞系谭桂枝之女)。
付记豆腐干作坊面积约100平方米,有工人8人,日用黄豆量300-400斤左右,日产豆腐干2500到3000块。选用优质黄豆,经过浸泡、打浆、煮浆、点卤、包扎、压榨、分割、煮卤、烘干、装箱等10多道工序,煮卤的佐料有食用盐、植物油、茴香、花椒、大料、干姜等调料。
付记豆腐干主要销往安谷镇、苏稽镇和乐山城区各大菜市场,一部分产品销往成都,也经“太平人”带往省外或国外,作馈赠亲朋的佳肴。
付记豆腐干的主要销售方式为批发,当日产品直发自己建立的13个摊点销售,也有不少太平顾客上门求购,多作馈赠品,每日供不应求,本地顾客购50个以上需提前预购。
付记豆腐干继承了传统工艺,成品表面细腻,软硬适中,硬中带韧,色泽浅黄,香气浓郁,口感爽口,是宴席、旅游及馈赠亲友之佳品。付记豆腐干做工考究,配方精良,具有对折不断,撕开有细纹,香气扑鼻,味美质细,营养丰富,回味无穷等特征。
付记豆腐干目前在传统工艺制作上,有一定创新,采用了锅炉烧浆,机压,烤箱烘干等新工艺,既缩短了制作时间,提高了日产量,改进了用碳灰“吃水”,用碳火烘烤的工艺,又保持了传统工艺做法的原汁原味,使食品更加安全卫生。
付记作坊虽对传统工艺有所创新,但仍然无任何定型包装,保质期依然很短,同样存在当日生产,当日销售,当日消费的缺点。扩大生产仍存在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缺乏资金等困难,靠付记作坊单枪匹马进行QS认证和申请绿色食品证书,并最后获证,将是非常困难的,这些都是困扰“付记豆腐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胡记” 作坊:胡记豆腐干作坊位于太平上街,(太平中学向沙湾方向前进150米)作坊老板胡春芳,作坊始建于2005年,师承谭桂枝。
胡记豆腐干作坊面积约100平方米,有工人7人,日用优质黄豆300-400余斤,日产豆腐干2500到3000块,选用上等黄豆经过浸泡,打浆、滤浆、煮浆、下卤、上箱、割块、压榨、卤煮、烘烤等十多道工序,配料主要有植物油、食用盐、白砂糖、丁香、桂皮、大小茴香、八角、山奈等调料。
胡记豆腐干主要在沙湾城区农贸市场、太平农贸市场、峨嵋城区、成都等地销售,生意火爆,日日供不应求。
胡记豆腐干销售方式主要是批发,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运往销售点,也有经“太平人”带往省外省内其它地方,当作美味佳肴,馈赠亲朋好友。
胡记豆腐干味道好,咸、甜、韧、鲜,久食不厌,是一种理想的居家、休闲、旅游馈赠佳品,且具有外韧内嫩,口感颇佳,鲜嫩可口,风味独特,与花生同嚼,隽美可口,唇齿留香的特点,实为佐酒之妙品。
胡记豆腐干虽作坊开得较晚,但已得传统工艺之真谛而久负盛名。胡记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对原工艺进行了一些创新,锅炉煮浆,机压排水,烘箱烤干,既提高日产量,又保持了传统风味,减少了二次污染。胡记豆腐干与其它作坊产品一样,无任何定型包装,保持期很短,几乎是当日生产、当日销售、当日消费,同时资金缺乏,厂房 3 破旧,生产条件差等因素,是制约胡记规模化发展的瓶颈。
“响簧”作坊:响簧豆腐干(豆腐干正面有“响簧”印记),解放前叫铜河豆腐干(因太平地处铜河河畔而得名,是铜河十大美食之一),由清末一个叫罗响簧的人创制,传承至今有100余年,现在“响簧豆腐干”作坊老板为罗响簧第三代传人。
响簧豆腐干,现在作坊位于太平驰骋宾馆对面,有作坊工人8名,作坊面积约120平方米,日用黄豆300-400余斤,日产豆腐干2500到3500块,选用颗粒饱满,色黄细腻,无伤痕疤疾的优质黄豆,经过浸泡、打浆、煮浆、下卤、包扎、成型、压干、煮卤、烘干等十多道工序,煮卤的主要原料有食用盐、味精、肉桂、花椒、八角、豆蔻、丁香、桂皮、白砂糖等十多种调料。
响簧豆腐干,主要销往成都地区和乐山、五通桥、犍为等地,也经“太平人”带往省外许多地方和国外,作为馈赠亲朋的佳品。
响簧豆腐干,主要销售方式为批发,当日产品,随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发送到各地,日日供不应求。
响簧豆腐干外形呈嫩黄色,内是乳白色,掰开豆腐干呈板粟丝状,入口有火腿之味,细嫩可口,香味四溢,余味无穷,是下酒、品茗之佳肴美味,且具有口感鲜美、咸而不涩、甜而不腻,久吃不厌,细细咀嚼,香喷喷、甜滋滋、咸津津,满口留香,回味无穷,色、香、味、鲜俱全等特点。
罗响簧的传人,深得祖传绝技,但也不墨守成规,对祖传工艺有所创新,改磨浆为打浆,煮浆改用锅炉,“吃水”(用碳灰吸水)采用机压,火烤改用电烤箱,既提高了产量,又不损坏祖传口味,且干净卫生,无二次污染。
响簧作坊仍为家庭式作坊生产方式,当日生产、当日销售、当日消费,保质期短。要扩大生产,首先要解决保质期过短的难题,其次包装后如何保持产品原有特色特点。规模化生产将面临厂房建设、设备购置、品牌营销策划、QS认证等环节的大量资金缺口,这些都不是一个个体小作坊能办到的。
“海鲍”作坊:海鲍豆腐干作坊位于太平上街,太平自来水厂向沙湾方向前行50米,作坊老板鲍红燕,作坊创建与2002年,师承谭桂枝(鲍红燕系谭桂枝外孙)
“海鲍豆腐干”作坊面积50平方米,有作坊工人4人,日用黄豆100-200 4 余斤,日产豆腐干500--800块。选用优质黄豆,经过浸泡、磨浆、煮浆、凝固、包扎、压榨、“吃水”(用碳灰吸水)、冲洗、卤煮、烤干等十多道工序,配料主要有植物油、食用盐、白砂糖、大料、香辛料、干姜等调料。
“海鲍豆腐干”主要销往草坝矿区、峨嵋县城、沙湾城区农贸市场,同时,也经“太平人”带到省外或省内其它城市,作馈赠佳品。
“海鲍豆腐干”销售方式为直销,当日生产,由作坊派人到固定的摊点销售,往往供不应求,求购50块以上,需电话预购。
海鲍豆腐干,口感独特,细嚼慢咽,柔韧可口,回味无穷,有韧度和强度,软绵细嫩,是佐酒伴餐之佳肴,休闲旅游之上品,且具有质坚韧,味鲜美,折不裂,甘、咸、香、鲜四味俱全的特点。
“海鲍豆腐干”完全按师承工艺生产,无任何定型包装,保持期短,仍是当日生产,当日销售,当日消费。
“海鲍豆腐干”完全按师承工艺生产,无任何包装,保持期短,仍是当日生产,当日销售,当日消费。扩大生产同样面临保质期、资金、厂房、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包装后口感质地难保持等困难。目前仍然是“只下得厨房,上不得厅堂”。即不能批量生产、批量销售、不能进市场,上货架,停留在作坊式生产,作坊式销售的阶段,因为在严格商品意义上讲,属于“三无产品”,这些都成了影响海鲍豆腐干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存在问题:
1、各作坊均具有家庭生产的共同特点:规模小,产量低,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均呈现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的生产发展状态,不具备产业化生产的特点。
2、保质期短,都是当日生产,当日销售,当日消费,除有作坊标识外,无任何定型包装和产品说明。各作坊产品由于未经过QS认证,不具备市场准入资格,因此,各家产品只下得厨房,上不得厅堂。
3、生产环境的改造、厂房建设、消毒设施的购置、产品包装设备添置、产品宣传、QS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目前各作坊资金严重短缺。
4、品牌意识差,质量意识不强。在与作坊主的座谈中,各作坊主对什 5 么QS认证、认证程序、认证内容、认证对生产场所和设备要求、认证的意义、认证的范围、认证的费用等均不知道。
5、“低、小、散、乱、差”现象突出:我镇豆腐干生产总体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分布较散、管理较乱、生产环境较差。
6、满足现状,无发展眼光。各作坊只看眼前销售,在市场开发、新产品研发、中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均无任何长远计划。
三、几点建议:
1、提请镇政府和相关涉农部门,应该因地制宜,有重点地引导和扶持,尽快建立联合生产企业,为我镇多元化产业化经济发展作贡献,使之成为我镇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
2、加大监管力度,组织各作坊主认真学习QS认证的相关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镇政府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小作坊的普查登记工作,建立作坊登记档案和动态监管。对质量意识较强、生产条件较好的作坊,帮助完善其硬件、软件等基本条件,确保能够获证。获证后,加强巡查、年审,强制检验、监督抽查和回访等监管工作。对无证作坊,要劝其办证和协助办证,否则坚决予以取缔。
3、要着眼于未来,与时俱进,在资金投放,贷款帮扶上给予扶持解决。用于解决革新传统技术和改造生产设备,进行产品技术创新,发展新品种,建立中小型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市场化动作等方面的资金缺口,着力打造“太平豆腐干”这块传统的特色品牌。
4、各作坊采取高温消毒,真空包装,既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又防止向食品里投放添加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使之成为放心食品,安全食品,绿色食品。
5、指导业主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合理设置商业网点,利用小报、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工具,宣传太平豆腐干的特色特点,使太平豆腐干产品迅速占领沙湾境内各乡镇和周边城市消费市场扩张,并逐步向省内其它城市扩张。
太平镇中心小学科技实践小组
2009年7月21日
第二篇:太平豆腐干走出瓶颈发展的思考之三
太平豆腐干走出瓶颈发展的思考之三
发展原料基地,实现惠民强企
太平镇人民政府:
太平豆腐干各作坊目前每天需要的原料—大豆为1吨左右,一年下来就是365吨。豆腐干作坊的生产扩大后,年需求量可达到1100吨左右,而本镇目前大豆总产量约200吨左右(来自镇农经站的统计)。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大豆基地建设的优扶政策,积极引导和协调豆腐干企业和作坊自建本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尽快形成连片成带发展态势,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发展,建立原料基地,也可鼓励企业采取大豆期货交易形式获取原料。主要推行“公司+农户”的形式,实行订单式农业模式,与农民建立较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也可以组建农村大豆生产专业合作社,推行“专业合作+农户”或大户承包供应等多种模式,推进一村一品,形成规模效应,几年后,太平豆腐干产业基地将全面建成,大豆种植大户也随之形成,并将大豆种植业向周边地方扩张。
太平豆腐干产业将扎实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还可以通过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
全方位开拓省内外、国内外市场,从而形成大市场、大营销、大流动格局,着实打造“太平豆腐干”这块品牌,使太平豆腐干上档升位,成为促进太平镇农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
太平镇中心小学科技实践活动小组
2009-7-25
第三篇:“太平豆腐干”实践活动报告
“太平豆腐干”走出瓶颈发展的思考
实践活动报告
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中心小学
指导教师:江登贵、汪金贵、董华发
活动名称:太平豆腐干走出瓶颈发展的思考
活动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生。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着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太平豆腐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在沙湾、乐山、峨嵋、五通、夹江、犍为等地销路较广,销量较大,且久负盛名。太平豆腐干至今仍是小作坊生产,日产量小,市场供需矛盾大,是什么原因制约了太平豆腐干产业的发展?它有没有规模化生产的可能?它是放心食品吗?这一连串问题和种种疑问引发了我校师生的思考。我们确定对各生产作坊开展深入的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动手操作、与作坊老板座谈、参与市场销售等形式,对太平豆腐干的生产情况,市场运销情况,制约太平豆腐干产业的发展的瓶颈因素,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调研,为太平镇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出谋划策。为此,我们开展本次科技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1、太平豆腐干作为宣传太平、让世人了解太平、传播太平饮食文化的使者,我们把“太平豆腐干”的发展历史作为教本教研教材进行开发利用,对学生了解太平、认识太平、建设太平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2、让学生认识绿色食品,了解绿色食品必备条件、绿色食品的标准,绿色食品的认证及申请程序。
3、让学生了解什么QS认证,认证的程序,认证内容,认证对生产场所和设备要求,认证的意义,认证的范围等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使学生学会调查、访谈和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5、让学生了解一些投资、营销和营销策略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通过调查,分析所得数据,提出对“太平豆腐干”这一品牌的发展思考和建议。
指导教师分工:
李俊清(校长)负责活动的安全车辆调度,协调工作
章晓丽(副校长)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和后勤保障工作。
江登贵(少委)负责活动统筹和指导工作。
汪金贵(科技辅导员)负责活动实施和学生培训等工作。
董华发(科技辅导员)负责活动文字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钟永刚(信息教师)负责活动的音像资料的整理工作。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调查5个有证作坊的生产销售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2、难点:写出调查报告。
活动过程与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4月—6月
1、发动学生广泛搜集太平豆腐干的生产、销售、食品安全情况资料。提出问题,增强活动的目的性。
2、组织参加活动的学生学习访谈、市场调查、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3、对学生进行“绿色食品,QS认证”的相关知识培训。
二、活动实施阶段:2009年7月上旬
1、以小组(每组8人)为单位,分别对太平豆腐干生产作坊的发展过程、生产流程、市场运销、食品安全、发展前景等进行调查。
2、分组参与该作坊生产过程,参与和体验销售过程。
三、调查分析阶段
1、指导学生初步对5个作坊的产品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产品生产过程、产品特色特点、产品销售等方面差异。
2、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
3、开展“太平豆腐干走出瓶颈发展的思考”讨论,为太平豆腐干产业化发展献计献策。
四、总结阶段:2009年7月中旬至8月
1、收集整理调查资料。
2、整理活动过程音像资料。
3、撰写实践活动报告。
4、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各作坊发展慨况”的报告。
5、向镇政府提交“太平豆腐干走出瓶颈发展的思考”报告和“太平豆腐干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6、评选和表彰活动过程中优秀学生,由学校给予奖励。
7、对学生个人或小组提出的“建议”进行评选,并给予奖励。
五、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预案。
1、学生写调查报告困难较大,教师认真指导。
2、学生所提建议,可能存在缺陷,甚至不太合理,教师应尊重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六、活动结果呈现方式:
1、活动过程的音像资料(图片、光盘)
2、每个作坊生产、销售、产品特点调查记录(文字)
3、小组调查报告(文字)
4、“太平豆腐干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文字)
5、“太平豆腐干走出瓶颈发展的思考”报告(文字)
七、评价标准:
1、主动参与调查活动,并有调查记录。
2、认真参与制作、销售活动。
3、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4、合作讨论,撰写小组调查报告。
5、撰写活动心得体会。
活动结果:
本次活动历时4个月,有3-6年级学生40人参加活动。在准备阶段,对食品安全知识、绿色食品知识、QS认证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和培训,使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绿色食品,什么是QS认证,认证的意义和内容,认证的程序,为
活动实施打下了基础。
在活动实施阶段,学生分成5个小组分别对5家有证作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对各个作坊的发展历史、生产现状、产品的特色特点、产品销售形式、销路与销量、产品是否安全、作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与作坊主进行座谈。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豆腐干的各个制作环节,有4位学生参与了体验销售的活动。有8位学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到乐山城区的平羌路小区进行了市场调查,其余学生分别参与了踏水镇、沙湾城区5个主要的农贸市场和车站市场调查。
在活动总结阶段,学生分组写出了5个调查作坊的发展概况调查报告共5份,调查记录单5份,学生活动心得和日记共31份。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献计献策,形成“太平豆腐干走出瓶颈发展的思考” 报告4份,向太平镇人民政府提交了“关于太平豆腐干走出瓶颈发展”的调查报告1份。
通过本次活动,了解了太平豆腐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太平豆腐干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在座谈中,许多学生主动向作坊业主宣传了绿色食品知识、QS认证知识,向业主反馈了市场调查信息,得到业主的好评和一致赞赏。
特别是在市场调查中,学生发现:太平豆腐干销路广、销量较大、供不应求。但它的知名度局限于一些固定消费群体,原因是各作坊没有进行任何宣传,只凭借人们的口口相传。靠口口相传来扩大品牌知名度是不行的,必须借助多种信息传媒手段进行宣传,不仅可以指导消费、刺激需求、加快流通、扩大消费,而且是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经济中,是品牌推广的重要营销手段和策略之一。这一观点,得到了各业主的一致认同,并表示要在品牌宣传上加大投入。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亲历了豆腐干的制作过程,并参与其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本次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活动效果,达到了活动目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指导教师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是一次教学相长的活动。
本次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和作坊主的支持,引起了太平镇人民政府、太平社区领导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沙湾教育网、沙湾新闻网、沙湾电视台新闻频道相继报道了本次活动。镇政府领导收到学生们的建议书
和调查报告后,非常重视同学们的建议,当即表示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讨论,会同相关部门对太平豆腐干产业进行整合和整顿,尽最大努力帮助作坊主解决困难,尽快帮助他们取得QS认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产业链,举政府之力,打造好“太平豆腐干”这块传统特色品牌,使之成为引领太平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
2009年7月31日
第四篇:职业规划帮你走出你发展的瓶颈(案例)
职业规划帮你走出你发展的瓶颈(案例)
新闻来源:南方人才网
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产生一种困惑,处于一个瓶颈位置,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事业,却十分困难,这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人力资源专家建议,人们这时应勇于打破职业生涯中的遇到的瓶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重新进行规划,选择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案例一
大学一毕业,文浩就来到了上海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从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员到现在部门的工作能手,也有五、六年时间了。现在的他,更重要的是努力拓展事业的发展空间。然而福祸双栖,负责事务游刃有余的他面对公司晋升环节却头痛不已。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他感到疲惫并影响工作热情,似乎职业发展已经到了瓶颈阶段,怎么也上不去了,对自己如何往下一个阶段发展既迷茫又有点力不从心。如何才能使自己仍然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怎样才能够有进一步的提升、自己接下来的发展方向究竟在哪里……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对自己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地位和发展方向的无法把握,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职业危机感。
案例二
阿利大学毕业后,就只身来到上海,在一家民营的通讯公司做研发工作。但工作了大半年,却失去了当初的豪情壮志。阿利感觉到在现在的企业做研发工作虽然有一定压力,但还能比较好地发挥自己的进取精神。不过从职业性格来看,他觉得自己更适合做突变性强的工作,所以内心里对现在的工作内容感到不满足,总感到工作太过单一,没有前途,在阿利看来,公司基本没有任何培训,完全靠传统的师徒面授方式,而由于阿利在团队协作方面做得不够好,性格与师傅不和,似乎已经到了瓶劲阶段。有时候情绪一低落就会萌生去意,想转型去做别的又怕一时冲动做了决定将来会后悔。所以,是去是留一直困扰着他。
权威规划:职业生涯的4个时段
如果将人的职业生涯比喻成一面时钟,四个时间区显得特别重要。
0时段的人初涉职场,他们忙于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又苦于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方向。往往是什么还都不了解,就懵懵懂懂地走上了一条自己既不喜欢也不了解的职业路。
2-3时段的人有过一段并不算长的职业经历,遇到过种种不顺,对职场虽然有所认识,但却谈不上深刻。对职业定位的概念也算略知一二,一翻误打误撞之后,他们对于行业、企业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处于职业积累过程中的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期待的职业发展方向。
5-8时段的人面临的问题似乎又深入了一步--职业提升。对于专业方面和管理方面的发展问题,他们开始踌躇不安。提高职业声望,追求人生理想的实现是这个时段人的基本目标。
这个时段的人大致可分3类:淘汰一族,安逸一族,准精英族。而那些不愿被淘汰,不愿庸庸碌碌的准精英一族也有3个发展方向可供选择:管理方向、专业方向、投资人。
最后,10时段的人常常会遭遇到职业生涯的瓶颈。他们处于职业调整期,如何保持职业的稳定和持续上升,实现更高的物质利益和价值追求是他们最大的问题。最终的命运往往只有两种:一:淘汰,即使你过去成功过;二:再生,成为真正的精英。
专家分析: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文浩和阿例均属于典型的五八波段的职业人会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那么,当不可避免的瓶颈阶段到来时,退缩放弃、放任自流、盲目武断都是对未来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个时候,及时调整职业规划,勇往直前、突破瓶颈才是科学的做法。
专家支招:找到晋升的砝码
职业顾问指出: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综合能力,经验定位和学历的契合程度决定了你的发展高度和方向。他们既是你晋升的砝码,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你失败的罪魁祸首。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你突破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
其一:提高自己的学历
其实好的学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仍是你找到好工作和晋升的阶梯。
就拿文浩来说,毕业于外省的一所高等学府,使其在寻找工作的过程并没有大费周折,因为学历毕竟是让用人单位先认识你的第一块砝码。然后求职者才能够有机会在工作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才有可能在公司晋升名单中受到重视。但是,要想向更高的层面晋升,除了你的工作经验和实际能力以外,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文凭也可以助你更轻松的达到更高的目标。对于文浩来说:仅有过去的学历背景还是不够的,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才是保持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职业保持热情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之一。
其二:明确自己的经验定位
经验是能力的铺垫,经验是资源,经验是晋升的前提。任何人的职业发展都存在着不可逆转性,任何人的职业定位,都要基于过去工作经验的高度和自身的发展潜质。
文浩目前的晋升问题更多的是在这个环节上。即做专家还是做管理。这类职业问题大多发生在职业经历在5年以上的高阶职业白领身上,这时的他们,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行业积累,做专家?还是管理?这是任何想向高端发展的人都必须去认真考虑的问题。其关键就在看他的经验是往何处去积累的,而文浩在工作中自己并没有明确定位在往那方面发展,所以现在的他更多是想如何取舍。如果往专家方向发展,自己是否有那方面的资质;如果往管理层方向发展,自己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又有哪些是用的着的?
其三:提高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包括你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决断能力、自信力等等,这是判断你在工作的过程中是否可以达到相应高度的重要指标。
以阿利为例,其实在工作中,你能从你上司和同事那学习到很多新知识,新理验。有很多人会认为公司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或详细的培训体制,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误解。作为一个懂得学习,善于学习的职场人士来说,自己也可以安排出一系列详细丰富的学习计划来提高自己。
所以,找到自己能力、学历和经历之间的契合度,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自己的职业含金量,才是突破瓶颈的最终的方式和手段。
职业规划不会一次完成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职业规划是人才与职业进行配对的规划,它不但是人们对职业的选择,也是对企业的选择。在人的一生中,职业规划并非一次就能完成,它可能会随着人的成长与变化而不断出现,是人们经营自己未来的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
人力资源专家饶先生,从大学毕业后就拥有了铁饭碗,成为一名行政秘书。经过两年的工作,他觉得秘书工作并不能满足自己对事业发展的要求,于是主动打破铁饭碗,跳到企业工作。他先到某工厂应聘厂长秘书一职,企业领导问他是否有兴趣从事人事管理工作。这对于他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喜欢与人打交道的饶先生认为这项工作适合自己的个性,于是欣然接受,开始了近十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他说,刚开始接触人事管理工作时,企业对人事管理还不太重视,工作十分琐碎,似乎没有多大的发展前景,但随着对工作的了解,他逐渐对工作产生了兴趣,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专业,期间虽然也辗转过几家大型企业,但职位却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他认为,职业规划对人们职业生涯十分重要,有的人在遇到工作的困惑时往往都选择逃避,这往往让自己的人生浪费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上,而无助事业的发展。只有勇于面对自己在职业规划上出现的困惑,想办法解决它,才能让自己在职场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如何走出自己的瓶颈
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如何走出自己的瓶颈 舞蹈给人的印象好像一直都是经过若干年刻苦训练才能继续从事的一门艺术,舞台寿命极短,而且不经过劳其筋骨的磨砺,在大众视觉里,普通人的一举一动都似乎都与大众的审美有其一定距离,好像并不能够达到其要求。
艺术分很多派别,每个派别都有其精确的区域划分,比如舞蹈,划分的就有:古典舞、芭蕾舞、民族民间舞、爵士舞、踢踏舞、外国民间舞(波兰、匈牙利、俄罗斯舞等),之后为了满足大众要求,又增添了音乐剧专业,音乐剧专业是舶来品,来源于美国百老汇,是集中于声乐、舞蹈、戏剧表演为一体的的艺术,严格的说,他并不完全属于舞蹈单一的总类,包罗万象,整合了各种表演艺术为一体的艺术种类,音乐剧这是后话,这里一带而过,这里需要说的是关于舞蹈学的学生如何走出自己的困境。
为了广大爱好者的要求,舞蹈招生的标准也很灵活,很多学过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舞蹈表演、舞蹈编导、民间舞、芭蕾舞等等,那么很多喜欢舞蹈的广大高中生怎们办?所以我们成立了舞蹈学学科,舞蹈学专业就是以纯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学生们如愿以偿的入学了,但是有个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跟其他专业生相比普遍自卑。
为什么这么说?舞蹈学的学生们由于没有牢固的基本功,或者只是经受过业余的一点点训练就考上了舞蹈类大学,因此在同级部里自身感觉很弱,因为那些学生都是经受了若干年的专业训练,气质高傲,方法正规,无形中给了舞蹈学专业的学生们很大的压力,自卑感也会油然而生,说是纯理论研究的专业,平时还是要学习一些舞蹈技术方面的知识,在给他们上课中我经常的感到舞蹈学的专业学生存在了很大的误区,下面我就一一说出来。
误区一:刻苦练功
刻苦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认为对于舞蹈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刻苦不见得是好事,第一年龄大了,由普高升到大学的时候,年龄普遍都偏大了,按正常途径上学的孩子,小学6岁入学,学制六年,中学、高中各三年,这时候再考大学的时候年龄18岁到19岁了,而专业的学生年龄都是偏小,第一他们大约入学年龄为10至12岁,中专四年到5年,也有的地方是三年,这样他们上大学的时
候,经常会出现年龄14、5岁的时候,这是因为舞蹈演员的舞台寿命比较短,所以提前训练,提前上学,提前毕业登舞台,所以第一就出现了年龄上的差距。
舞蹈表演、编导专业的学生由于常年训练,所以基本上身体不会受伤,试想一下,舞蹈学专业的学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这时候非常刻苦的训练后果是什么?要知道他们的骨骼都成形了,刻苦意味着什么?刻苦意味着他们将要遭受身体的伤害。
所以这时候可以说,刻苦不代表是好事,你拿着自身的劣势跟别人的优势比,那怎么可能成功?不但不成功,第一极大可能身体练坏受伤,第二耽误时间,那么舞蹈学的优势是什么呢?我认为舞蹈学专业学生有其强大的优势,这是一般专业学生无可比较的,那就是思维敏捷,俗称有脑子。
古语说的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成功的人不一定身体不见得都很完善,不见得事事有很优秀,从古到今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身体残疾的人往往比正常的人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吗?这就说明了人的思维是最重要的武器,舞蹈学专业的最大优点就是他们经过了正规的六年中学学习,文化基础比艺术学校中专班的专业学生要深厚,文化深厚了,就意味着理解能力的增大,深厚的理解能力不就是学到学专业学生最大的优势呢?所以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劣势跟别人比,那永远不会成功,要比就拿自己的优势去跟别人的劣势比,这样你才可能获得成功,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误区二:考研
现在的生存环境、就业环境好像考研是唯一的出路了,大家都一门心思去考研,殊不知现在已经有很多北京舞蹈学院的研究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了,你们再去考研,再去竞争,会有几分把握呢?即使考上了研究生,毕业能否找到工作也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当然很多学生都会这样说:考上研再说,走一步看一步,把考研当成了一种理想,一种目标,我一直坚信一句话那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自己的也是独特的,综合的想一想自己的内心需求,自己的实力适合做什么?要不要一窝蜂的再去考研了?
下面我就根据这几年教学工作做出几个可行性建议,供舞蹈学的学生参考,借鉴
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给我的思想上带来一个深刻的转变,那就是思维决定一切,而不仅仅是刻苦。舞蹈学的学生在平时训练中不要总是那么重视软开度的训练、技术技巧的训练,前面我已经说过了,这么大了再去刻苦的训练,很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可以适度的训练,但是千万不能玩命的训练。若是专业有了一点的进步,可随之带来的就是身体的损伤,得不偿失。那么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学习呢?走一个什么样的道路呢?如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呢?
通过这几年给舞蹈学专业的学生上课,我逐渐的总结了一个经验,那就是作为专业舞蹈教师给学生们上课,一定要深度挖掘他们的大脑思维,让他们都开动大脑,比如这学期,我给舞蹈学的学生上课,第一堂课我并没有给上,而是告诉他们思维的重要性,舞蹈学专业的学生不应该自卑,他们也有自我的优势,这种优势就是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普高的学生们理解能力强,那么作为教师来说,第一堂课,让他们正确的认识到了自身的优势,自己的特点所在,扬长避短,之后的课,我告诉他们,你们千万不要害怕练功,老师也不会折磨你们,你们只要动脑就可以,消除了他们对传统舞蹈软开度训练和技术技巧训练的恐惧之后,我开始非常耐心的给他们讲解每一个舞蹈动作的要领和方法,比如拿擦地来说,擦地的用力方法是什么?
做好擦地,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良好的站姿,很多舞蹈学的学生没有经过从小的训练,以至于一位站打不开,这时候千万不能要求他们打开,因为物极必反,很可能会把腿形练坏,所以对于打不开一位的孩子,作为教师的我们千万不要心急,要求他们站好小八字位就可以了,八字位和一位的要求如下:
1、脚后跟对齐、十个脚趾头分开了抓住地面
2、小腿肚子和大腿内侧肌肉向前转开的同时把肌肉拉长,这里我们需要告诉学生的是:千万不能使劲,因为不争取的用力方法极有可能把肌肉练成块状肌肉,那就难看了。
3、再拉长内侧肌肉的同时,把胯打开,把屁股夹进跨中间,这个时候再把腿并拢,这里我们需要考苏学生的就是,千万不要在屁股没有夹到胯里面的时候在并拢膝盖,因为这个时候夹紧膝盖会造成屁股外翘,所以做动作一定要有先后顺序的,那就是小腿肚子和大腿内侧肌肉肌肉向前转开的同时把肌肉拉长,跨打开,屁股夹到胯里面,这时候在并拢腿。
4、腿的要求很关键,下面就是站姿的上身要求了,收腹挺胸,把气放到腹部。
5、肩膀像扇子面一样张开,脊梁沟夹紧,可以让学生们把手指头放到后背上,以夹住手指头为准,但是千万不要把肩膀往后夹紧,还是像扇子面一样张开就可以了。
6、双肩下垂,把肋条骨不要张开,要收进去。
7、眼睛平视、下颚稍稍上扬。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教会学生的第一个动作要求与方法,大家看了我说的这么多,是不是都很明白了,而且通俗易懂吧,理解力就是舞蹈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中的优势,所以我们教师不能单纯的为了推动作而推动作,我们首先做到的就是让他们完全的理解动作的要领与方法,下面我再来说说,我给舞蹈学学生上的第二个动作,有了好的站姿,有了好的发力方法,以后的一切动作基础都来源于这些,那么他们将来就会有质的飞跃,理解是他们的强项,我们的舞蹈学专业学生首先能够良好的理解动作,这就可以与专业的学生等同于走在同一起跑线上了,虽然方式方法不一样,但是还是前面我所提到的话,那就是我们不能够用自己的鸡蛋碰对方的石头,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石头去碰对方的鸡蛋了,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之后,我教会了他们正确的理解一位擦地的要领,蹲的要领,这就是基础,同比于专业学生的软开度训练,我认为有了正确的站姿、擦地、蹲,那么以后的动作再怎么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比如擦地的步骤如下
1、正确的一位站,准备拍的第最后一小节整体移重心,注意事项是主力腿不要坐胯,重心不要移动太大。
2、任何一个脚向前擦出去的时候,记住,两个跨两个肩都不要扭动,一定要放松。
3、动力腿的胯根断开,要完全松弛。
4、动力腿脚后跟先走,经过全脚掌、半脚掌、脚趾头、脚尖、感觉最后延伸出去。注意事项为:在不送胯的同时,尽可能的让动力腿放远,一定要注意细节,细节为:全脚掌、半脚掌、脚趾头、最后感觉延伸。出去的时候可以把腿抬起来,双手松开把杆检验重心。
5、收回来的时候,先收脚趾头、半脚掌、全脚掌、最后直至膝盖夹紧。以上就是向前擦地的要求,那么向旁擦地的要求一定特别注意小脚趾头踩住地面,我发现不管是专业的学生还是业余的学生,大多数脚趾头向旁擦地的时候都不能踩住地面,这样的后果就是大脚趾头旁边擦地,你们试一下,大脚趾头擦地,会不会大腿外侧和屁股使劲,这样的后果就是大腿变粗,屁股增大。
向后擦地与前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擦除去的时候,千万不能变成拉丁舞的跨,拉丁舞的跨是什么样子,就是一前一后,所以向后擦地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跨一定要平行,但是内侧肌肉还需要转开,是不是很矛盾,但是只有这样才能练出正确的肌肉线条,之后还需注意,脚后跟不要对天棚。
之后我再给学生们讲解了蹲的要领,半蹲和全蹲的要求,虽然我耗费了三节课的时间,一直在磨这些动作,加强学生们的对这些动作的记忆,但是我发现,我的课从第四堂课开始变得整齐起来,动作也开始好看了,这是因为我统一了他们的运动方法,这期间我并没有给他们练习软度与技巧,相反的,他们进步的飞快,由此可见,技术技巧并不是唯一的进步渠道,学会了要领就好像地基一样,不要着急盖房子,先把地基打得牢牢的,房子才可能牢固。
我八岁习舞,经历了前进歌舞团、吉林艺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三十多年的舞蹈生活使我得出:刻苦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成功唯一途径,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线,永远不要拿自己的弱点跟别的强项去比较,要善于挖掘自身的优势,我们的成长经历、生活背景、文化程度、甚至包括我们的父母文化、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等,终究决定了我们的不统一,而这种不统一往往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中的最佳途径就是做好细节的处理,每一个动作的严格的分析与掌握,这才是他们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