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完善县级医院急诊科功能的必要性与方法
谈谈完善县级医院急诊科功能的必要性与方法
【摘要】急诊科除完成一般急诊工作外,还要实施对各种急诊危重病员的抢救,应付各种突发灾害的救护。目前,绝大多数急诊科技术力量、医疗条件和设备均较薄弱,在遇救治伤病员时只能简单处理,不能立刻有效地阻断严重危及伤病员生命支持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贻误了挽救生命的宝贵时间。因此,作为县级医院进一步完善急诊科的功能,将一些确定性抢救治疗措施从住院部前伸到急诊科和院前急救实施,使急救抢救成功率提高,同时又减少医疗纠纷。
急诊科是近20年来兴起的一门多个专业临床独立学科,除完成一般急诊工作外,还要实施对各种急诊危重病员的抢救应付各种突发灾害的救护,目前,绝大多数急诊科技术力量、医疗条件和设备比较薄弱,在遇到救治伤病员时只能作简单的处理,不能立刻有效地阻断严重危及伤病员生命支持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贻误了挽救生命的宝贵时间。现以病人为中心,我院为例,作为县级医院急诊科功能完善谈谈管理体会。
一、完善急诊科功能的必要性
1、县级医院急诊科功能模式转变的势在必行
在国内多数医院的急诊科一般是不被重视的一环,极缺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又不愿到急诊科,一是急诊累,风险大,常要值夜班,二是急诊一般不受医院重视,发展空间小,待遇差,三是急诊医师被认为没有专业本领,样样懂,样样稀松,于是中国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大多数是各科室派下来轮流值班的年轻医生,或是没有好位置去迫于无赖才干急诊的医生。我院作为县级二甲医院,在过去,急诊科大部分医生都是各科医生支援,且不安心急诊工作,待遇差,且对院前急救,乡镇医院双向转诊、自行到院的急危重症患者,没有做到及时相应药物治疗及抢救措施,对急危重患者根本没有发挥急诊急救作用,往往将其送往各专科后开始抢救,将抢救最佳黄金时间白白浪费。在过去,我急诊科被同行戏称为“转运站”,基本停留于原始阶段,仅仅起一个通道的作用,无法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面对如此环境,年轻人,不管医生还是护士都不愿呆在急诊科。如此大大阻碍了急诊医学发展。以创伤为列,多处伤,多发伤和复合伤的比例显著增加,现代战争统计资料表明,多发伤占40%—60%,复合伤占30%左右,伤病员伴有休克的占10%—20%[1]。我科从2008年至2010年出诊,其中外伤病人占出诊80%。面对比例如此重的车祸伤患者,仅靠复苏措施,已难以挽救这些伤病员的生命,需从根本上阻断威胁生命支持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并 1 及时纠正各系统功能的紊乱状态。目前,已认为约8%左右的各种急诊危重伤病员需要采取综合的复苏措施和立即需要实施确定性抢救治疗。
2、急诊伤病员抢救需要和综合医院自身发展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提高,人们对就诊医院医疗技术条件要求越来越高,且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出台,使农村大部分急、危重及疑难病症患者也到医院就诊。
以下是我院近几年来急诊病人人流量图表:
急诊病员的大量增加,而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实施心肺复苏等一般性的抢救措施水平上,而应承担并完成各种创伤、休克、出血及各种急诊危重症的救治、呼吸衰竭和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救治。
二、完善急诊科功能做法
在近几年,我急诊科得到院领导重视,提高待遇,派人到上级医院学习,改变急诊科工作流程、增加各种设备,重视急诊急救工作,将急诊科工作流程基本分为:分诊、挂号及就诊。同时开展急诊“绿色通道”,在护士分诊时将危重病人,如猝死、脑出血、昏迷、严重外伤等患者直接送人急诊抢救室、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同时通知专科医生会诊,在最大程度上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具体从以下措施做起:
1、在思想上明确急诊科工作任务和服务范畴:急诊科的主要任务就是接诊抢救急、危重病人,挽救其生命,解除或缓解其痛苦。急诊科专业服务范畴应该是诊治涉及各个专业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对即刻威胁生命的疾病如心跳停止、窒息、中毒、休克、创伤、大出血的患者进行抢救;对急诊症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对院前急救或其他医院护送来的危重患者进一步诊治。
2、增加投入和改变工作方式:根据不同病情,将病人分别进入抢救区,重症区及普通急诊,配备相应的急救仪器,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吸痰器、移动式抢救床等,一旦有进入抢救室的患者由高年资的医生负责,医生、护士集体进行抢救。为病人争取抢救时间。2010年9月全院实行了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其功能包括急诊病人登记、急诊病人查询、收费系统,大大的方便了病人及医护工作者。
3、建立一支专职急救医护队伍: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一专多能、业务水平较高的专职急诊医师。加强急诊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的配合等,对护理人员除了进行各种操作技能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各自分工、整体伤员救治的演练。定期进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成批伤员救治的演练,以发现和解决各个岗位职责上、整体配合上存在的 问题,不断增强救治工作的时效性。
4、完善院前急救功能和设备:我院已设立院前急救,同时增加院前设备,救护车上配备了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出诊箱、吸痰器,气管插管箱、血糖仪、AED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呼吸机、头部固定器,脊柱板、颈托等急救设备将急诊急救延伸到院前。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需要发展,作为县级医院,唯有不断的努力,找到一种适合自身医院工作模式,既有利于急诊医学的发展,又为病人急诊急救发挥作用,曾有报道,从目前急诊医学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急诊医学模式正从单一的急诊科发展为集院前急救——急诊科——急诊手术室——急诊病房或急诊ICU的一体化模式,以缩短病人的抢救时间,取得最佳效果。作为县级应该以此为理想,不断的努力。
第二篇:大学生理财的必要性与方法
大学生理财的必要性与方法
(一)什么是理财呢
市场经济时代,财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理财这一以前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也如雨后春 笋般遍地开花,银行、网络中到处可见理财这一名词。理财不只是理财,它是一种长远的规 划。它是指通过自己对财富的管理从而提高其效能,也可从广义上理解为使用外界资金使自己的财富增值。理财的目的在于学会赚钱、花钱和管钱,使个人与家庭的财务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理财
许多经常入不敷出的大学生都认为,造成他们财务困境的原因是没有足够多的生活费,但事实却远非如此。重点在于他们是否会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财务现状。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大 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来说,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一种理财的习惯,对他们的生活以 至以后的工作,家庭等等都是有益无害的。理财是一辈子的事,人生阶段包括单身期、家庭 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大学教育期、家庭成熟期和退休期。而大学时代是人生中重要的 阶段,它属于单身期。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没有经济来源,却有一笔稳定的收入。与中小学生相比,我们可以自由支配大量现金,但是在我们这个群体中却普遍存在着消费无计划、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品互相攀比、生活奢侈浪费等问题。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同学都没有消费计划,是否花钱花多少钱完全跟着感觉走,月初“富翁”、月底“负翁”的人不在少数;同时也有很多大学生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把钱主要花在吃喝玩乐上,对书籍等精神物品投资甚少;还有很多同学追求品牌、时尚,相互攀比,形成了奢侈浪费的习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我们大学生大多不会理财。如果我们可以合理的利用这笔“收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会非常有助于我们顺利完成学业、未来事业的成功和家庭幸福。
记得以前在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调查结果,由于理财知识的匮乏,大学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现象。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很快花光生活费、学费而影响了学业的完成。特别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不理性的消费不仅影响了其生活质量,还关系到了其学业的顺利完成。所以是否能合理的分配生活费是较为贫困的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二,有很多大学生知道金钱的魔力,所以用各种方法寻找赚钱的渠道。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自食其力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我们群体中的很多人本末倒置,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经济创收上,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及格乃至不能按时毕业。这些现象并不是天方夜谭,它切切实实存在在我们周围,发生在我们的同学身上,我有一高中同学,高考后在扬州一所高校就学,进入大学脱离了父母的管制,对一切都感到新奇,追随同学吃喝玩乐,但由于家里能给予的生活费有限,不得不寻找各种挣钱渠道,追求所谓的高品质生活。大一还好,浑浑噩噩勉强度过了一年。可到了今年花钱更是“慷慨”,挣的也跟不上了自己消费的脚步,干脆自己主动退学把父母给的学费都拿去“支持”了附近各商店的发展,自寻出路。现在落得个进工厂打工的局面。当然因为挣钱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多门科目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同学就更多了。由此也可以知道理财对我们大学生有多么的重要,如果我那同学能够合理利用父母给予的生活费,科学理财也不至于落得现在这个局面。
理财不仅能帮助我们完成学业解决大学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我们今后的生活也是有巨大影响的二、大学生理财的方法
(一)放正自己的消费观
很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早已不知“柴米”之不易,没有丝毫的节俭意识。家长的资助大多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家里“源头”的充足让他们的支出更为任意。盲目高额消
费,追求名牌,一味攀比是很不好的消费现象。实用加实惠是生活消费中的合理原则。任何所谓的潮流都不会长久地把持整个社会,盲目追求的潮流消费品往往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作为学生,应该把钱花在必须花的地方,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理智的选择。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
(二)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生活中有很多小开支,这里几元,那里几块,看似不起眼,但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大数目。要学会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节俭的习惯。勤俭节约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这个好的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三)养成记帐的习惯
有的学生会抱怨:不知道钱是怎么花光的,也不知道该如何控制支出。这个时候学会建立自己的“小账本”是个很好的办法。尝试记账和预算可以很有效地帮助你安排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也可以避免糊涂消费。
(四)计划消费
您应该有一个计划,月初就把每个月的所有财产根据自己的生活分为三部分:生活费,零用钱,还有流动资金。然后在把各个部分分到每一天,特别是生活费和零用钱,给自己一个每一天的最高限额,当然,也没有必要在这个限额之内去刻意节约。
(五)理智的消费
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理智的花钱,买东西时想好这种东西买了对你的用处大不大?如果不大,就不要买,即使很想买,也要克制自己,多做几次后,你买东西就没有那么冲动了。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意志力,你控制好了自己的意志力,你就会很好的理财了。
(六)理财需要付出 长期的艰苦努力
积极学习科学合理的理财观念,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对当前大学生来说是有必要的,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也不能忘记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影响自己的学业与课程,不能过度沉迷于理财与投资。另外就是要做好理财的心理准备,理财并不像很多大学生所想的一样是一夜暴富或一劳永逸的,理财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三、大学生理财教育对个人素质培养的作用
(一)理财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观点。部分大学生存在享乐主义人生观,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至于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很多人把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他们一生都致力于追求物质财富,完全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价值观是人们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是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大学生理财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帮助他们树立劳动创造财富 的观念,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摒弃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气,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理财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一,理财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首先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物质财富还不充裕,所以大学生应该勤俭持家,科学理财;其次是理财可以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付出与收获 之间的关系,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逐步树立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意识。其二,理财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国家助学贷款的设立为千万贫困学子打开了援助之门,然而数据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也暴露出大学生在个人理财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说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应进行理财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理财理念,这样才能有利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逐渐形成,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还贷难的问题。理财理念及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的形成可以让大学生终身受用。
(三)理财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学生经济行为中主要存在这么几种心理:消费中的攀比和从众心理、生活追求上的求异心理、两极分化趋势下的自卑心理。大学生盲目消费的背后是他们虚荣心驱使下的攀比和从众心理。不顾家庭经济情况,盲目攀比的消费行为既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理财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明晰大学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在社会贡献中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是盲目攀比,以超越 别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更没必要在消费差异对比下,自暴自弃,心理自卑,甚至为此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从这个层面上说,理财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根本的作用。
四、如何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中个人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理财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他们并没有完全独立,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家庭供给;其次,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在比较活跃的阶段,消费观念比较新潮,而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成熟;第三,他们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学习是自我发展的第一要务。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理财教育设计中除介绍有关理财知识,各种理财工具的使用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形成以自我实现和社会贡献相结合的价值观念。要求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思路决定出路。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每一个成功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并且难以做到的习惯而已。理财并不只是有钱人的权利,而是所有人都应该要掌握的一种技巧和方法。理财教育要建立财产为人服务 的观念。财富增量的绝对值不是衡量理财成功的惟一标准,更重要的要考虑如何使财产为自己所享用。成功的理财能手应该是那些能够控制、利用和享受财产的人。只有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理财不仅是投资赚钱,而且是一种花钱和省钱的行为,更是一种从自己所拥有的财产中获得生活乐趣,享受财产所带来快乐的行为。理财不只是一个阶段的行为,而是终身的行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理财目标以及理财行为将会不同。成功的理财不仅表现在财富的增量,而且表现在对待生活的态度、理财习惯的养成、省钱的方式和消费合理时机选择。大学生理财更应该注重勤俭意识的培养,学会理性消费,将理财与学习有机结合,使理财服务于自身的发展。
(二)丰富理财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大学生理财课程是系统化进行大学生理财教育的最直接途径。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理财知识讲座,成立理财方面的社团,营造浓厚的理财舆论氛围也是大学生理财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社团互相学习理财知识,为学生交流理财经验和传授心得体会搭建平台。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宣传栏等传播媒介的功能,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理财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财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开展活动,组建社团,营造氛围多种渠道开展理财教育,既可以培养大学生浓厚的理财兴趣,也可以将大学生理财教育与素质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与中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三)提高理财技能,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
首先理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和技能,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应该包括理财情景教育、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等,主要以实践教育为主。因此实践教育是培养和提高理财技能的重要方式。其次,大学生良好理财习惯的形成、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等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理财实践不断的强化。也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将理财行为的外在约束内化为自觉的个人品质。此外,勤工俭学和兼职是大学生理财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增加大学生收入,又可以使他们理解父母挣钱之不易,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道德品质。通过理财实践教育,可以加深大学生对财富增值的理解,熟悉各种投资品种,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格。
(四)提倡职业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居民的理财意识开始焕发,金融理财成为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行业,可以容纳一定高素质人才的就业。高校可以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参加理财规划师、金融特许分析师、证券、期货、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等各类理财职业资格考试,或考取金融理财类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为将来走上金融理财的职业和创业之路做好前期准备。通过职业化教育,不仅使学生的理财知识更加巩固,理财技能更加娴熟,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总之理财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理财习惯,而且可以改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篇:试论案件管理中心的功能构建与完善
试论案件管理中心的功能构建与完善
建立案件管理中心,是检察机关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深化“阳光检务”,探索检察业务改革,推进“队伍、业务、信息化”三位一体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探索案件管理模式的具体实践中,各地检察机关对案件管理中心的功能构建各有侧重,笔者试从检察改革背景下的案件管理工作要求,论述案件管理中心功能的系统构建和完善途径。
一、案件管理中心功能构建的背景
(一)检察改革背景下的案件管理工作改革
高检院在2003年制定并实行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案件管理的规定》,要求在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加强案件管理工作。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强办案情况统计分析及上报、完善重大典型案件专报及案例编撰、积极推行办案流程管理及质量考核、完善办案信息审查和指导督办、加强案件管理工作的信息网络建设等。之后高检院又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提出建立检务督察制度,要求在检察机关内部“建立以纠正违法办案,保证案件质量为中心的检务督察制度,对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形成统一、全程、严密、高效的执法监督体系”。这些规定成为各地检察机关开展案件管理工作的直接法律依据和构建案件管理功能的基础。
(二)案件管理中心模式及功能构建分歧
近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纷纷从程序控制、质量控制等视角对案件管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有两种方式较为典型:一种是设立专门机构,包括设立案件管理中心模式或检务督导室、督察室模式:如北京市海淀区院检务督导室模式和深圳市院案件管理中心模式;另外一种是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如广州市海珠区院的工作指数管理模式和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院的国际质量认证标准管理模式。单就案件管理中心模式而言,各地因认识上的分歧,在案件管理中心机构设置和功能构建上也各有侧重。仅就笔者去年在广东省检察机关参观考察的几个地区院来看,深圳市院案件管理处分设检察委员会办公室和案件管理中心,显示出对案件流程管理和质量考核功能的重视;佛山市顺德区院案件管理中心挂靠院办公室,各岗位对各业务工作负责,侧重综合服务和信息参谋功能;江门市院案件管理中心与举报控申部门合署办公,则是侧重案件受理和窗口服务功能。从近年来检察系统内部对于案件管理模式的一些论述来看,也有主张由纪检监察部门或法律政策研究部门作为案件管理主体的,都源于功能认识上对检务督察和办案信息参谋的不同侧重。在现有机构设置上,独立设置案件管理中心是一个趋势,也是广东省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中心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这将有利于打破管理分散、职能交叉的局面,综合构建和完善案件管理中心功能,将集中管理贯穿于检察业务的始终。笔者所在的四会市检察院,于2009年被定为肇庆市基层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建设试点之一,经过半年多的考察筹办,逐步探索适应本院实际的案件管理中心运行模式,于2010年3月正式运作。案件管理中心设立六个岗位:其中侦监案件受理、公诉案件受理、综合业务受理、赃证款物管理四个岗位主要是面对公安、法院和本院业务部门,负责统一受理、分配和送达各类案件,以及随案赃证款物受理、登记备案及出入库工作;综合查询岗位主要是面对律师和当事人亲属,接受案件信息查询和律师阅卷预约;统计及流程管理岗位,负责根据案件流转情况,统计审核案件数据,并对办案程序进行监控和预警。在功能预期上,案件管理中心通过统一受理案件、统一分配案件、统一送达案件、统一赃证款物管理、统一案件数据出入口,对案件流程进行全程同步监控和动态监管,为院领导提供办案信息咨询参考,为公众提供案件查询和阅卷等“一站式”服务。
二、案件管理中心功能的系统构建
笔者认为,案件管理中心的功能体系,应该包含管理、监督、参谋、服务四个方面:
(一)管理:实现案件流程管理
案件流程管理是对从案件线索受理到初查、立案、决定逮捕、提起公诉等一组活动进行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的方法。案件流程管理克服了检察长、主管检察长整体管理太难、业务部门负责人直接管理太软、综合部门多头管理太乱、上级部门监督管理太远的管理弊病,是案件管理中心最主要的功能。
一是构建专业管理功能,提高综合管理能效。专业流程管理功能的构建,切实减少了传统模式下案件
流转繁琐、司法内耗加大、工作扯皮增多等问题,案件流转程式简单可行,与实体审查工作的衔接和配合得到加强,减少工作摩擦和诉讼耗费,实现了诉讼的经济性。如文书管理,全院的法律文书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编号,特别是对立案类、人身强制措施类和财产强制措施类法律文书实行重点管理。又如涉案款物管理,由案件管理中心进行备案和出入库管理,确保扣押的赃款、赃物各个环节都在监管之下,有效地杜绝赃款、赃物的流失和不当使用。
二是构建宏观管理功能,弥补法律监督漏洞。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涵盖了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作为某一案件办理的进程是一个整体,但各环节的监督工作却是各管一块,易发生法律监督工作上的脱节和漏洞。如侦查监督部门和公诉部门分别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案件实施监督,但对于公安机关执行检察机关逮捕和不捕决定以及逮捕后未移送审查起诉案件则可能由于各自为政留下监督死角。案件管理中心恰好可以有效弥补上述缺陷,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贯穿案件始末。
三是构建纵向管理功能,推进检察一体化。构建案件管理中心纵向管理功能,正是契合了检察一体化机制的需要。通过统一信息化案件管理系统,加大上级院对下级院的领导和案管业务指导,体现“上下统一”;增进院际之间在案管工作上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体现“交流协作”;加强本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在案管资源上的有效整合,坚实案件管理机制的基础性工作,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案件质量,体现“内部整合”;在案件管理工作中注重发现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认真分析,合理建议,督促整改,促进整体执法水平的提升,体现“总体统筹”。
(二)监督:加强案件质量控制
传统的案件管理功能,一般偏重事后监督,没有把每一个办案环节完全纳入管理之中,更没有实行全程跟踪,导致检察工作很容易因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出现满盘皆输的局面,影响司法公正与效率。案件管理中心监督功能的构建,以各部门之间分权制约、互相配合为前提,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又互相监督制约,为违法办案设置了屏障,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司法腐败滋生的条件。
一是构建受案监督功能,确立轮案机制。将办案部门人员排列编号,作为接收案件的顺序,案管中心在收到公安机关的移送案件后,按照诉讼文书标号从小到大排列,再分别派发给相应序号的办案人员。这样,通过派案环节的规则管理,有效从源头上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派案进而影响案件处理问题的发生,也避免了检察官间忙闲不均、“能者多劳”等传统弊病。
二是构建预警监控功能,确保办案期限。案件管理中心作为“预警监控中心”,利用办案综合管理系统,对各个办案环节、各承办人的办案情况进行同步跟踪监督,对临近办案期限的提醒承办人及时结案;对临近退查期限的提醒公安机关及时送回案件。全程性同步性的监督,提高了承办人的办案效率,有助于缩短办案周期,有效遏制了超期办案。
三是构建考评督察功能,保障办案质量。构建案件管理中心考评监督功能,通过把好案件受理入、出关口等业务来监督和制约业务部门的办案,使案件质量管理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松散变为集中,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监督,提高了案件质量标准。通过对案件管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不规范执法、办案等向有关业务或其他部门提出管理建议,进一步规范案件管理工作。联合纪检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业务工作、案件质量进行专题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通报,督促各部门限期整改,在纠错中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三)参谋:统筹分析办案情况
传统的案件管理模式中,统计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分离,信息统计分散、滞后,案例编撰、办案情况分析缺乏全局性。案件管理中心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对办案信息和资源的综合管理,构建决策参谋功能。通过宏观的程序掌控,将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的案件流程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全面管理起来。案件管理中心每月将全院办案部门情况进行统筹汇总,形成功能强大、种类齐全的办案信息资源库,根据系统自动生成的各类专项指标、特殊指标、效率指标,加以量化综合,使检察长始终了解案件的动向,案件的办理情况,全面指挥,全面了解,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案件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案件研判、量化考核、检委会监督等工作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为理论研究和实务调研提供数据参考。
(四)服务:提供案件信息服务
检察机关传统窗口部门是举报中心和控申部门,负责相关案件受理,未能更好的提供法律咨询、案件信息查询等综合服务功能。案件管理中心服务功能的构建,对推进“阳光检务”,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形象有重要意义。
一是构建窗口服务功能,提供“一站式”集中服务。统一案件出入口,使公安、法院与检察机关联系更加便捷顺畅,沟通更加方便高效,使大量杂乱无章的程序交接工作变得条理清晰,提高案件流转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以案件管理中心为依托,设立多功能检务大厅,可与控申举报大厅相互衔接,提供法律咨询、举报控申、案件信息查询、律师阅卷预约等窗口服务,加强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充分彰显检察机关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价值理念。
二是构建信息化服务功能,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化信息化服务功能,是案件管理中心功能完善的趋势。通过完善网上检务大厅,在进行案件信息查询资格审查后将案件信息及时对相关当事人公开;及时向全部案件的被害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权利告知并听取意见,在告知方法除书面告知外,探索采用电话、短信告知等新形式;设立专门的律师阅卷室,逐步采用电子卷宗阅卷方式,既完善了案卷资料信息化归档备案,也进一步确保卷宗安全。
三、完善案件管理中心功能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案件管理中心作为检察机关新设立的工作机构,其功能构建的过程是对检察机关原来分散式案件管理模式的突破和重构,也是对各业务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部分职能进行剥离重组,势必面临各种困难和阻力。而完善案件管理中心功能的过程,是推进管理运行流程化、监督考评的同步化、信息参谋一体化、服务资源网络化的过程,对案件管理队伍素质、案件管理制度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解决管理思想和原则环节的问题
案件管理中心流程管理和办案监督功能的构建,打破了干警传统办案习惯,对信息化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或多或少地引起业务部门干警的抵触情绪。因此,首先要解决管理思想环节上的问题,引导干警尤其是办案人员充分认识案件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科学规律,充分认识案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充分构建案件管理功能,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和服务科学决策,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大力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要将流程管理、信息管理提高到与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要确立程序控制、有效控制、适度控制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遵循科学管理、严格管理、统一管理的方法和要求,切实发挥案件管理工作的应有效能。
(二)解决管理制度效能环节的问题
建立案件管理中心的各地方检察院,普遍结合了本地工作实际和案件管理中心功能构建,制订了案件管理工作办法和收送案管理、案件信息查询、律师阅卷、赃证物管理、统计管理、流程监控、窗口服务守则等配套工作规范,逐步建立涵盖案件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完善案件管理中心功能效力,还要在规范办案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对案件情况和信息的后续管理工作,整合管理资源,加强案件分析、案例编纂以及信息开发利用等工作,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短期管理为持续管理,变个案管理为整体管理,充分发挥案件管理中心流程监控效能。
(三)解决技术支持环节的问题
大力依托技术进步和技术手段,是提高案件管理工作效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当前各地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中心大部分应用了案件管理软件程序,阅卷扫描仪、查询触摸屏、赃证物管理条码打印机等信息化设备也达到不同程度的配置,但案件管理基本上局限于本院或者地区检察系统,并不能充分发挥案件管理中心效能。为加强案件管理中心与上下级检察院和本院其他业务部门的业务衔接,需要由省级院乃至高检院组织开发统一的案件管理软件程序,完善流程监控、统计分析、赃证物管理、电子卷宗管理等功能,要与高检院案件统计程序相互匹配,保障系统数据生成以及数据分析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减少因各地案件管理系统差别化而导致的重复劳动、数据不统一和数据链接不畅甚至不能等问题。以完善、成熟的管理软件不断推进案件管理中心功能完善,不断适应检察工作改革需要。
构建科学案件管理中心研究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主题,“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是检察机关的工作目标要求,是实现全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探索建立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质量保障体系”为重点的案件管理机制,采取流程监控、督察督办、质量评查等手段对办案过程实行全方位内部监督,控制检察业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检察官正确履行职尽责,推动各项检察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一、案件管理中心建立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检察业务总量的不断攀升,检察机关内部长期存在的案件管理方式落后、内部监督不力等弊端日渐显现并制约着检察机关的科学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内部监督不到位,业务部门的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程序不规范的现象难以杜绝。目前对案件执法的监督,主要来自于分管领导监督和下一检察环节的监督,而这些监督均为事后监督,缺乏提前预防的功能,存在不可避免的滞后性。二是涉案款物监管措施不规范,容易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目前的涉案款物处置缺乏统一标准,普遍存在扣押、冻结、处理款物法律文书不规范、法律手续不齐全等问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执法不规范甚至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均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处置程序的隐秘性,导致对涉案款物的监管难以有效实现。三是缺乏有效的案件质量、办案效果考核机制。由于目前没有专门的案件质量管理部门,案件管理职能分散,导致对案件质量的考核评估失去了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四是检察机关内部横向信息渠道不畅,影响领导统筹决策。目前,检察数据及信息处理由办公室负责,但办公室不是业务部门,而且统计系统软件的功能无法实现对案件的精细化管理,决策层很难及时了结检察业务的开展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各项检察工作的整体把握和决策。五是缺乏统一的对外协调联系机构。由于各级检察机关缺乏统一的对外协调联系机构,致使不同地域检察机关之间的协查工作、与本院业务部门或者下级检察机关有关的辅助侦查等工作,缺乏统一规范的协调和管理。六是举报线索管理分散,制约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除控申举报部门外,检察长、分管检察长、反贪局长、反渎局长手里往往都有一些待查线索,管理分散,一旦这些领导职务变动,很难保证举报线索不流失。
国家森检察长也在去年8月全省检察长座谈会上明确要求:“要创新完善案件监管机制,建设案件管理中心,全程监控案件办理过程,定期分析评估案件质量,实现办案工作由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由事后监督向过程监控的转变,切实防范问题的发生”。成立案件管理中心,就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使我们的法律监督工作更加规范,同时,更加有利于加强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更加符合当前司法改革的要求和方向,更加有利于提高案件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案件管理中心职能和特点
就目前成立的案件管理中心来看,具体职能有:协助院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整理领导对刑事、自侦、诉讼监督等办案活动实施规范化管理、跟踪监督、问题预警和质量评估;负责案件的受理、分案及卷宗材料的接收、移交;负责对办案流程进行跟踪、监督、管理;负责赃款赃物登记及处理情况监督等。特点是实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案件受理、分流,统一流程监控,统一赃证物监管,统一法律文书管理,统一案件质量考评。改变检察业务管理一直沿袭的部门分散、条块管理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通过严把案件“入口关”、分流关、程序关、涉案款物关和质量关,建立起执法办案集约式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多形式监督渠道,加强对业务部门的监督管理。通过个案督办、案件分析、警示提醒等形式,切实履行对各业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变事后监督为同步监督,变柔性监督为刚性监督,变单一监督为全方位监督。在统一案件入口、分案上,对进入本院的案件统一由案管中心受理,案管中心工作人员对所受理案件的卷宗、随卷法律文书进行接收、信息录入后,及时将案件通过案管系统分发到办案处室,并通知相关业务部门办理案件材料交接手续。通过对案件“入口”的把握,中心能全面掌握全院案件的进展动态,及时对办案情况进行监督。在统一流程监控上,实行实时流程检查制度,通过案管系统浏览检查,案管中心工作人员对进入检察机关诉讼流程的案件进行“全天候全程同步监控”。对包括侦监、公诉、监所、反贪、反渎、民行等检察业务部门的案件由案管中心对每一起案件从立案或受理到结案直至判决的整个过程中实行
跟踪、预警、催办和监控,确定每一个环节的办案期限和领导审批等制度,案件每缺少一个环节都会预警,把执法办案的内部监督放在事前和事中,并督促办案部门在法定时限内尽快审结案件;对于违反规定或超时限的行为,实行警示或通报制度,把事后的监督落到实处,随意延长办案期限、随意退回补充侦查、随意延期审理等现象大为减少。发现不符合规范情况的,及时提醒相关办案部门。在统一赃款赃物登记监管上,建立办案部门扣押、财务部门入账保管、案管中心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赃证物监督管理机制。即案管中心负责受理本院自侦部门暂扣和公安部门随案移送的赃款赃物,将信息录入管理系统,并按规定随案移交有关部门管理,中心负责对涉案款物处理情况进行督促和监督,既避免了赃款赃物的丢失、毁损和随意处理等现象,促进了涉案款物管理的规范化,也有效防范了违纪行为的发生。在法律文书统一管理上,对于以检察院名义对外出具的涉及案件各个诉讼程序、人身自由、扣押款物等填充类和叙述类法律文书由案管中心实行文书或文号集中管理,业务部门需要开具相关文书须持分管领导签批意见到案管中心开具,防止和杜绝了法律文书使用的随意和混乱现象,既加强了检察法律文书的规范和严肃性,同时又促进了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在统一案件质量评估上,案管中心作为案件质量评估的常设机构,负责定期和不定期对案件质量进行评估,可以在案件办理的各阶段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意见,确保案件质量。
检察机关设立案件管理机构之必要性探析 案件管理机构作为检察机关对案件实施统一管理的内部机构,对于提高办案效率,强化办案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是当前检察机关深化案件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当前案件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由于专门案件管理机构的缺失,当前检察机关对案件的管理,既面临着内部机构之间资源有效整合、提高办案效率的目的难以有效实现,又面临在横向的公检法三机关关系之间,不能有效沟通,无法实现高效的分工、制约,办理刑事案件的局面。
(一)当前检察机关内部,自侦、侦监、公诉等业务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在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参与对案件的办理,由于没有统一的案件管理机构,形成业务部门办理同一案件,因案件来源途径不同,接触案件的时间不一,形成了对于案件多头管理,重复劳动的局面,各业务部门依照不同的部门案件办理规定,按照不同的案件质量指标,分别办案,案件办理力量分散,管理无序。同时,在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当前案件管理机构缺位,不利于上级院对下级院的办案情况进行监督。
(二)案件管理机构的缺位导致检察机关难以实现对案件全程监管,案件脱离检察机关诉讼环节后,即得不到有效的监督。
按照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施法律监督,在参与办案的公检法三机关中,唯有检察机关享有监督职权,但监督的前提是知情,只有对刑事案件的办理进度充分了解才有可能实施监督,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对于立案的案件不负有通知检察机关的义务,使检察机关不知刑事案件启动程序启于何时,法院也仅在法庭审判之后负有送达判决书的义务,但对于法院判决前的调解、和解等影响量刑的情形,检察机关仍难以知情。
二、设立案件管理机构必要性探析
(一)案件管理中心的独立地位与专门性能够满足对案件有效管理的需要,案件管理中心作为检察机关内设部门之一,必须具备与其他部门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地位,这是管理中心对履行管理职能的前提,是对案件进行监督,对其他部门实施监督的基础,能够起到防止被监督机关与其权力掣肘的作用。同时,管理中心的专门性与人员的专业性可以有效保障高效监督的实现,管理中心的人员配备应是熟悉刑事诉讼流程,具备相应理论功底与办案实践的干警,其专业素质是有效管理案件、监督办案部门的保障。具备上述属性的管理中心才能够胜任复杂的刑事案件管理工作。
(二)案件管理中心的设立可以实现刑事案件的全程管理,是落实法律监督的有效保障。
1、刑事案件立案管理。由于检察机关各部门分别实施部分诉讼行为,导致对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的立案活动缺少专门的机关实施监督,管理中心的设立,可以通过与侦查机关建立通报制度等形式,将管理中心作为侦查机关的立案报告机关,规定详细的通报程序,由管理中心及时发现并查明是否存在立案不当的问题,并及时向侦查机关提出监督意见。同时,对于管辖错误的案件,或者属检察机关管线的职务犯罪案件,及时要求公安机关变更管辖,从而有效实现诉讼程序启动时的监督。
2、检察诉讼环节全程管理。检察机关内部机构之间系分工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但由于各机构均独立对刑事案件负责,导致信息不畅,设立管理中心,建立检察机关内部机构信息报告汇总机制,实现管理中心对案件办理进程的有效掌握,在全程管理之中,及时发现案件问题,有效实施办案提示,避免案件超期等违法情形的发生。同时,全程管理将使案件进度更加明晰,不仅有利于办案人员掌握诉讼进程,有利于主管领导明确办案进度,也有利于保障案件当事人的知情权,其通过咨询管理中心,即能够了解案件处理情况,避免信访等过激行为的发生。
3、公检法不同诉讼主体的横向管理。管理中心作为检察机关的内部机构,依法实施刑事诉讼监督的法定职权,对外代表检察机关实现监督侦查机关、司法机关、执行机关的作用。管理中心应以多种形式,建立机关间刑事案件办理通报制度,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形式,深入办案机关开展案件办理情况调研,及时发现各诉讼阶段存在的问题,除依法提出监督意见以外,对构成犯罪的,应依法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办案单位。此横向管理形成的案件情况汇总,应当及时向当事人公开,缓解当事人等待案件处理结果的紧张情绪,避免不稳定因素的激化。
4、实现物证独立管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检察机关需设立独立的物证保管部门,实现对物证的统一管理,但实践中由于此部门的缺位,此规定难以落实,案件管理中心作为独立于参与办案机构的第三部门,由其负责对物证的统一管理,可以保障物证之完整与安全,通过建立严格的程序,有效规范办案人员接触物证的行为,从而起到保障诉讼的作用。
(三)案件管理中心的设立可以实现检察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办案,保障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1、案件管理中心的设立,可以在更高的层面实现对刑事案件全案的监督管理,通过有效整合案件,达到合理配备检察资源的目的。案件管理中心可以对案件实施初步划分,按照复杂程度,划分疑难案件和可以快审快结的案件,在与办案部门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案件分流制度,由管理中心将案件分配给部门负责人,并同时附案件情况说明表,有效辅助办案。
2、有效控制诉讼期间,保障依法办案。当前司法实践中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管理整个诉讼过程的机构,导致违反诉讼期间规定办案的情形屡有出现并且难以察觉,对于因办案人员疏忽引起的超期现象,管理中心因可以对诉讼全程实施监管,因此可以制定案件超期预警办法,提示办案人员,督促办案。
3、全面掌握刑事案件处理信息是管理中心优越于其他检察机关内部机构之处。当前检务公开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工作,检务公开程度可以说已经成为公众评判检察机关工作的重要指标,刑事诉讼监督活动的公开是检务公开的主体部分,管理中心成立后,其掌握大量刑事案件信息,并由中心专业人员从事检务公开工作,切实可行。此举将使公众了解检察机关,提升检察机关社会公信力。
第四篇: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
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
一、严格功能区域划分
急诊科房屋设施建设应科学合理,包括通风、人流通道等都要规范,并贴上明显标识牌,增添必要的消毒措施;清洁区应禁止病员及家属进入;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应相对分离。
二、健全科室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树立职业安全理念,注重标准预防。科室领导应坚持每月组织全科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的相关规章和最新进展。重点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学习,健全科内的各种预防医源性规章制度,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提高自身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制度,熟练掌握和执行安全操作标准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规范,正确使用医疗器械。
三、改善工作条件
医院管理者提倡人性化关怀,关心体贴急诊科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内外环境,创建一个井然有序、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和谐的工作气氛、要求人员配置充足,工作流程合理,做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保证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保障医疗用品、抢救药品的配备充足,抢救用的医疗仪器功能完好,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心理紧张状态。
四、预防职业暴露
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注意以防为主的理念,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在各种操作过程中,严重遵守操作规范,认真执行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操作前后重视洗手环节,强调洗手的重要性。预防锐器伤,建立锐器伤害报告制度,伤后要规范处理,及时报告院感科,进行评估、建档立案及医学随访。对被HBV阳性患者血液污染针刺伤后应24h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对被HIV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物损伤者应在24h内采取预防性用药,即使超过24h也要实施预防性用药,并定期追踪随访。
五、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科室院感小组成员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对日常环境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实行常规化制度化管理,做好感染管理的基础工作。坚持对治疗室内空气用紫外线或三氧机消毒2次/天、2h/次,每月一次细菌监测,并做好登记;室内门把手、操作台面、床旁椅、桌、转运车、医疗器械用200~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1次/天,救护车、病室地面按规范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及时彻底清除地面、墙壁、床单元诊疗用品及其物体表面的血渍、分泌物等的污染;且对特殊感染的物品做特殊的消毒处理;并做好登记,院感科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科室对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分类、固定存放,用后及时毁形、分类收集,严禁与生活垃圾混放;感染性废物用符号要求的、有警告标示的黄色塑料袋收集,放入标识清楚防渗漏的临时有效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医疗废物在丢弃时发生分类错误的,切忌从新分类,更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如感染性废物误丢入生活垃圾桶内,只能按感染想废物处理。所有医疗废物都有专职人员用密闭运输车统一收集、运输、储存、处置;严禁医疗废物流失、泄露和扩散。加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意识,院感科协同科内感染管理小组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培训,反复宣传医疗废物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对违反规定的按制度进行处罚。
第五篇:医院急诊科设置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医院急诊科设置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设置,加强管理,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急诊科,并按照本规范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医院急诊科是社会急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院内急症救治的首诊场所。急诊科负责24小时为来院的急诊患者进行抢救生命、稳定病情和缓解病痛的处置,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急诊救治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第二章
设置与运行
第五条 急诊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药品等条件,以保障急诊救治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 急诊科应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各类辅助检查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急诊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 急诊科应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有条件的可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和安全保卫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半径。
第八条 急诊科应有明显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清楚明显,紧急救治相关科室的服务能够保持连续与畅通。
第九条 急诊科应明亮通风,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儿科急诊应根据儿童的特点,提供适合患儿的就诊环境。
第十条 急诊科抢救室应临近急诊入口,设置一定数量的抢救床,每床占地面积以14-16平方米为宜。抢救室内应备有完好的急救药品、器械及处于备用状态的心肺复苏、监护等抢救设备,并应具有必要时施行紧急外科处理的功能。
第十一条 急诊科应根据患者流量和专业特点设置观察床,收住需要留院观察的患者,观察床数量以医院床位数2-3%为宜。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
第十二条 急诊科应设有专门传呼(电话、传呼、对讲机)装置。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急诊临床信息系统,为医疗、护理、感染控制、医技、保障等部门及时提供信息。
第三章 人员配备
第十三条 急诊科应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第十四条 急诊科应有相对固定的急诊医师,且不少于在岗医师的75%,医师结构梯队合理。
急诊医师应具有2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能够独立掌握内、外科常见急诊处理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电除颤、呼吸机使用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间期以2年为宜。
第十五条 急诊科应有相对固定的急诊护士,且不少于在岗护士的75%,护士结构梯队合理。
急诊护士应具有2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掌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技能,常见急救操作技术的配合及急诊护理工作内涵与流程,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继续培训,间期以2年为宜。
第十六条 急诊科以急诊医师及急诊护士为主,急诊患者较多的医院,还应安排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医师、护士参加急诊。
第十七条 急诊科主任应由具备急诊医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应具有5年以上急诊临床工作经历的医师担任;三级医院急诊科主任应由具备急诊医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应具有8年以上急诊临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床工作经历的医师担任。
急诊科主任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行政管理工作,是本科诊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
第十八条 急诊科护士长应由具备护师以上任职资格并至少从事急诊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人员担任;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应由具备护师以上任职资格并至少从事急诊临床护理工作8年以上人员担任。
护士长负责本科的护理管理工作,是本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第十九条 急诊科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行政管理、保安和其它人员。
第四章
科室管理
第二十条 急诊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第二十一条 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急诊患者。第二十二条 医院应建立制度,保证相关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
第二十三条 急诊科应根据急诊医疗工作制度与诊疗规范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急救诊疗工作,确保急诊救治及时。
第二十四条 急诊实行预检分诊制,建立分诊程序及分诊原则,按症状鉴别分诊,对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优先。
(一)需要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立即复苏和抢救;
(二)急诊危重患者:应在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
(三)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急诊患者:应在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急诊处理。
第二十五条 医院应制定主要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和处置预案,做到急诊科抢救关键措施及相关医技等科室支持配合有章可循。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第二十六条 急诊医护人员必须应按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急诊、留观患者的医疗文书,确保每一位急诊患者都有病历,记录诊疗全过程和患者去向。
第二十七条 医院应建立制度与机制,保证急诊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优先及时收入病房,相关临床科室不得拒绝推诿。
第二十八条 医院应建立制度与机制,加强对急诊科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急诊科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第二十九条 急诊科在重大抢救时,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的重大抢救,应按规定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医院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处置程序。
第三十条 急诊科应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并对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
第三十一条
医院及医务管理部门应指定专兼职人负责急诊科管理,指挥与协调重大抢救和急诊患者出口问题。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设置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或者有关其他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急诊科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
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组织开展的对急诊科的检查和指导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三十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质量、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通报或公告。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不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设置急诊室,参照本规范设置和管理。第三十六条 本规范由卫生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附件1
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标准
一、仪器设备: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器、心脏复苏机;呼吸机、便携式超声仪、心电监护仪、吸引器、给氧设备、洗胃机;床旁X线机等。
二、急救器械:一般急救搬动、转运器械,各种基本手术器械。
三、急救药品:中枢神经兴奋剂;升压、降压药、强心药、利尿及脱水药;抗心律失常药;血管扩张药;镇静剂;止痛、解热剂;止血剂;解毒药、止喘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类药、各种静脉补液液体、局部麻醉药、抗菌素类药、激素类药物,各类敷料、包扎固定用材等。
附件2 急诊科医护人员配置表
急诊量(日平均人次)抢救量(日平均人次)观察床位数 日观察人次 医师(人)护士长(人)护士(人)护工(人)
≤100 4 10 12 12~14 1 25~30 2 101~200 8 15~20 20 18~21 2 40~50 2 201~300 12 21~30 25 24~26 2 50~60 3 301~400 16 31~40 30 27~28 3 60~70 3 401~500 20 31~40 30 29~30 3 70~80 4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500 20 31~40 30 31~40 3 80以上 4
附件3 急诊科医师和护士技术和技能要求
一、急诊科医师应掌握的急救技术和技能
1.独立处理各种急症(如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急腹症、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血尿、抽搐、眩晕、头痛等);
2.掌握通过心电图判断室颤、宽QRS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动过缓等; 3.掌握心肺脑复苏术、昏迷、各种休克的抢救治疗; 4.掌握创伤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原则;
5.掌握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初步诊断和处理; 6.对暂时未明确诊断的急危重症给予适当的抢救治疗;
7.能开展气道开放技术、电除颤、急诊起搏、溶栓术、深静脉置管、动脉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穿刺、腰椎穿刺、胸腔闭式引流、导尿、洗胃和放置食道三腔管等;
8.熟练使用输液泵、呼吸器、多种生理监护仪、血糖仪及分析血气报告等
二、急诊护士应掌握的急救技术和技能 1.掌握急诊护理工作内涵及流程,急诊分诊; 2.掌握急诊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 3.掌握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 4.掌握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5.掌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6.掌握急诊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药品的管理; 7.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8.掌握突发事件和群伤的急诊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