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实制度 细化管理 服务师生 2
落实制度 细化管理 提升服务育人水平
——随县唐县镇第三中学创建“放心食堂”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高级小学,在校学生1000余人,寄宿学生800人,这给我校的工作提出了极大挑战。后勤管理工作日益繁重,在整个后勤工作中,学生食堂管理处于核心位置,它是家长、社会了解认识学校的一个窗口,是检验后勤工作好坏的标尺。如何办好师生满意的食堂,让学生吃得好、留得住,身体得到健康成长,是学校管理者一直思考的课题。近几年来,该校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强化食堂管理,努力创建师生满意食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6年底,襄樊市教育局领导在对该校后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时,对食堂工作给予“食品卫生安全,食堂餐厅亮丽,饮食文化氛围浓厚,工人服务态度热情,服务质量优质高效”的评价。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和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后勤工作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和上级部门的表彰。尤其是食堂工作,更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全县学校食堂卫生检查评比中多次受到表扬;食堂管理的先进材料也发表在《勤工俭学》杂志2006年第6期上;今年又被评为市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校“落实制度,细化管理,服务师生,争创先进”的食堂工作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
一、落实制度
1、建立健全制度。在历年的食堂工作实践中,我校以教育部2002年第14号令《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精神为蓝本,不断制订和完善各项制度。现在,我校的食堂工作管理制度已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包括《食堂工作管理领导小组》、《食堂管理制度》、《工友考勤制度》、《食堂卫生管理细则》、《食堂管理员工作细则》、《食堂财经工作细则》、《早餐部工作细则》、《中晚餐部工作细则》、《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流程图》、《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及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食堂工作人员实绩评价表》等十余项工作制度和细则。
2、严格落实制度。我们把制订的各项制度及时做成牌匾,挂在相应工作人员的醒目处,期初组织工作人员讨论、学习管理制度。让全体工作人员树立“以人为本、后勤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从而理解制度,对照制度实施自我管理,相互监督。学校食堂工作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在工作时间内随时根据制度,检查相关人员的工作,及时提醒,随时监督。对违规操作的人员,指出问题,作好记载,在工作例会上通报情况,并根据相关制度予以处罚。
二、细化管理
1、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在食堂工作中,我校不仅强化管理,更是细化管理。学校食堂管理分工明确,由4人管理,即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和早餐管理员、中晚餐管理员。每个人都有相对明确的分工,每个岗位都有详细的职责。
2、严格物质采购、保管和使用。在原料采购方面,实行定点采购和集体采购制。期初由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和食堂工作管理领导小组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大综物质的市场行情,确定采买地点和价格。每次采买前做好计划,填写好采购申报表,并由主管校长审批,采购过程均由3人实施,采购手续齐全(索证,填写入库单,经手人,证明人),星期一及时审核报帐。对临时用的物资,如青菜、豆腐等易变质的原料,采取定人、定时、定物的购物方法,把对食品的要求提供给供货方,管理员严格检查供货方送来的原料,一旦发现供货出现问题,就及时退货并取消供货资格。食堂所用物质杜绝个人采买,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物质的使用也有严格的管理程序,有出库单和领物质的人签字,一周一清理、一月一核对,做到有计划支出使用食品原料。无论是早餐,还是中、晚餐,都由管理员做好预算,计划用餐,跟踪销售,了解情况,核准原料用量。每天每餐检查收支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随时检查食品原料情况,及时增减,保障供给。这样,保证了食品价格的合理和食品的卫生安全,增强了采购工作的透明度,有效预防了物质采购、保管和使用过程中的个人因素和浪费现象。
3、确保食品安全与卫生。根据食堂工作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要求做到饮食卫生“五四制”,即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保管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成品存放实行“四隔离”(生食与熟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自来水隔离)、餐具用品实行“四过关”(洗、刷、冲、消毒)、环境卫生采用“四定”(定人、定时间、定质量)、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勤换工作服)。同时,做好
“三防”(防尘、防鼠、防蝇)工作,配合技术监督部门做好食品的质量检测,不让不合格的食品进入食堂。
三、服务师生
1、努力提高服务素质。食堂所有工作人员,不仅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还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炊工的身体检查,只有颁发了健康证的员工才能上岗。为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服务素质,食堂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坚持每周星期五下午召开工作例会,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要求牢记服务宗旨,一方面通报平时工作情况,研究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各组人员之间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使工作人员团结向上的气氛更浓了,工作劲头更足了,责任感更高了,奉献精神更强了。
2、热情服务全校师生。学校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各司其责,严格操作程序。按照食堂工作要求,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和口罩。在打饭打菜时,不管是面向教师还是面向学生,都要微笑服务。学生因事来迟,也要耐心等待,若出现饭菜短缺,哪怕只有一个学生,也要立即开工做好饭菜,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吃上热饭热菜。进餐时,学校值日领导和老师,以及学生会、团委会的值日生,还有食堂管理员,都要维持秩序,确保就餐的有序进行。食堂根据疏菜的季节特点,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定期的了解学生的饮食需求,制定出既营养科学,又经济实惠的食谱,保证了学生能吃得饱,吃得好。锅炉房每天早晨供应开水,晚上供应热水,派专人管理,优先无偿供应所有学生,结束了以往“喝生水、洗冷水”的难堪局面。
四、争创先进
1、加大投入,搞好硬件建设。以前,我校食堂采取的是个人承包方式,七八家摊点各自为阵,惨淡经营,吃跑了学生,吃来了隐患,搞得全校师生怨声载道,社会舆论极差。2003年秋,校委会决定收回学校食堂。在学校负债累累的情况下,投资10万元新置了锅炉及早、中、晚餐的炊具如蒸汽柜、蒸饭车等,根据食堂管理的要求修缮了从业人员更衣室、储藏室、早点室、操作间等共13间,还翻新了饭厅,使食堂面貌焕然一新。随着就餐学生的日益增多,又相继添置了和面机、绞肉机、粉碎机、土豆去皮机、切片机、消毒柜、冰柜等,基本实现了食堂工作的机械化操作,大大减轻了工友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2、立足现实,争创先进单位。从2003年秋季开始,我校食堂工作开始有了明显改观。但由于学校自身条件的约束,不可能在硬件上有大的突破,只能立足现实,严格管理,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即使在学生人数最多的2005年,学校食堂不仅能保障供给,让学生有饭吃,吃饱饭,还受到了县教育局和卫生局的联合表彰。现在,随着学生人数的自然下降,尽管仍然远远超过学校的正常容纳水平,但我们一定会立足校情,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争创先进单位。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学校食堂工作涉及到师生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领导关心,社会关注。我校将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学习引进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努力工作,继续落实制度,继续细化管理,继续服务师生,继续争创先进!
谢谢大家!
切实强化学校后勤管理 努力创建师生满意食堂
宜城市第二高级中学现有在校学生37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一、完善硬件设施,为师生创建良好的饮食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办成一流的师生食堂,必须要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做保障。近年来,学校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努力改善食堂服务设施。2005年春季,学校投资300余万元,兴建了一栋建筑规模为4000平方米、可容纳3000学生同时就餐的学生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内部布局合理,餐厅操作间、备餐间、食品库房等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购置了高档次的不锈钢炊具,配置了消毒及冷藏设施,接通了的天燃气。餐厅内部安装有不锈钢餐桌椅,配备有电视机及电子屏,四周张贴有各种饮食文化宣传标语、图画,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厉行节约、讲究卫生、关爱他人等良好行为习惯。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烹饪技能
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的厨师队伍,是有效提高师生饮食质量的重要前提。该校一直十分重视提高工人的烹饪技术,并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每年春秋两季请饮食卫生部门人员来校对炊事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烹调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开展业务考试,成绩记入工人的业务档案,其成绩的好坏与工资直接挂钩。对新聘的工人,必须持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才能从事餐饮工作。对他们的管理,平时与教师一样,每周组织集中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内容主要是国家、省、市以及上级卫生、教育部门关于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等。并要求每名炊事人员每月汇报一次烹饪工作体会。二是每学期组织工人开展一次烹饪技术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在活动中,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评比、有记载、有奖惩。对少数新参加工作、技术不达标的同志,开展结对子、师带徒活动,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三是走出去引进来,充实业务骨干。每年暑假期间,学校都要从食堂挑选一部分优秀的同志到大宾馆、大饮食酒店进行学习、观摩,从而培养了一批技术冒尖的工人。同时也从社会上择优聘请一部分具有厨师证书、技术过硬的工人,充实到食堂炊事员队伍中来。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该校培养了一批技术扎实过硬的厨师队伍,为提高师生饮食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食堂员工积极性
学校新的食堂建成并投入运行后,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和对工人激励约束管理,力求以制度来管理人,用数据来激励人。该校先后制定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安全管理制度》、《操作间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培训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岗位职责》等各种管理制度,并装订成册镶框上墙。这些制度覆盖了食堂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显明的特点就是用数据来衡量工作的好坏。在人员的管理上实行班长负责制,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用制度来规范行为。校总务处根据校行政安排,做好调控,负责检查督促落实。工人工资实行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与班组营业额所占食堂总营业额比例挂钩,总务处每月分三次不定期组织学生会成员对工人的服务态度、饭菜质量、饭菜价格、个人卫生等情况进行综合量化评估,评估结果与其技术等级工资相挂钩,与评选当月优秀厨师挂钩,实现多劳多得、质优多酬,评选出的优秀厨师其照片、姓名在餐厅醒目位置张榜公布,以充分调动食堂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一)提高认识,警钟常鸣。为了有效的防止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学校一班人首先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把学生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求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落实。学校和总务处、总务处和食堂采购组、各班组长,层层签订食品卫生安全责任状。出现问题,对责任人坚决实行责任追究。学校分管后勤的校长更是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大会讲、小会讲、逢会必讲,让每位食堂工作人员在思想认识上筑牢安全工作的防线。
(二)严把关口,规范程序。一是严把食品采购、入库、加工和销售关。学校成立了由四人组成的食品原料采购小组,共同对要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验质询价,对供应商实行登记造册,微机存档,并坚持做到索要“三证”,确保不采购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食品入库前,由保管员进行复称验质,分类分层入库,隔墙离地存放。对于保质期短的蔬菜,限量入库,通风保管,优先加工。对于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坚决拒收,切实把好出入库关。对食品加工,采取“ 一洗、二浸、三烫、四炒 ”的烹饪程序 ,精粗加工分开,荤素加工分开,确保不销售变质食品。二是严把餐饮具消毒关。学校配有三个大消毒柜,每餐完毕后,由班长负责,将小型餐具放到消毒柜由专人负责消毒,大型的盆、桶等在餐车内进行蒸汽消毒,并不定期请防疫部门对学校食品餐饮具进行化验检查,确保餐饮具卫生安全。三是严把内外环境卫生关。积极完善 “三防 ”(防鼠、防蚊蝇、防灰尘)设施。经常对“三防”设施进行检查,在下水道及通风口用铁网封闭,当天的剩余的饭菜加盖保管。变质的剩食,坚决倒掉,绝不允许加工后再卖给学生。此外,每餐完毕后,固定专人对餐厅及操作间卫生进行彻底冲洗、打扫,确保食堂地面无垃圾、油污,墙面、屋顶无蛛网,桌子、椅子无灰尘,切实做到一尘不染,为师生营造一种整洁、舒适的就餐环境。四是严格食品试尝留样制度。对于每餐供应的食品,坚持每次提取100克,在冰箱内2-8摄氏度的温度中留样48小时,以备应对紧急事故处理提供依据。同时每天坚持饭菜试尝,由管理人员指定专人分别进行试尝,并进行逐项登记。学校分管领导不定期进行抽查,若发现食堂没有坚持试尝留样制度,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五、注重信息收集与反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搞好信息收集与反馈是确保食堂食品质优价廉、丰富师生饮食品种、改善师生营养结构的重要举措。学校总务处要求食品原料采购小组加强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及时掌握价格波动情况,同时加强与供应商家的联系,确保供应的蔬菜价格相对稳定,并尽量减少采购供应环节。该校在对学生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上采取了多种形式,首先是定期召开学生生活委员会,收集解答学生对食堂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是通过校长信箱来收集师生意见。第三、对于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到班组,并督促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在餐厅电子屏上通过文字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书面信息沟通。遇到影响面较大的问题时,一方面通过电子屏解释,另一方面通过召开生活委员会解释,并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学生满意为止。如针对学生反映的饮食品种单一,不能满足不同档次学生的生活需求问题,学校积极做好窗口供应和服务,丰富供应品种,要求每餐供应的蔬菜品种不低于8种,并分低、中、高三个档次供应,确保低价菜的比例,满足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需求,稳定饭菜价格,确保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学生生活。
由于该校注重了强化学校食堂管理,因此,在校就餐学生比例始终位居我市寄宿学校前列,学生在校普遍感到吃得好,家长感到满意,社会各界及上级领导多次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4月被襄樊市教育局授予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第二篇:细化服务环节
市中医院细化服务环节,加强人性化服务
近日,市中医院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全省各级各类医院,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的文件通知后,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结合医院管理年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的要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便民惠民的服务举措,不断细化服务环节,加强人性化服务。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人性化服务的高潮,各科室积极行动起来,结合本科室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标准,努力让患者在看好病的基础上感受到医院浓厚的人文气息。
为方便病人就医,门诊大厅的导医台实行开放式导医,变被动咨询为主动服务。看到有需要帮助的患者,导医人员就主动走上前提供帮助。他们在较好履行原有导医、分诊、方便门诊、发放检验报告的基础上,还开通了120急诊病人入院绿色通道,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补办手续。医院继续实行就诊“一卡通”,交费、取药、化验、办理住院手续,只要刷一下卡就可以了,大大简化了就医流程。医院还在各门诊病区增加候诊椅和纯净水。让每一位来院就诊的患者有椅子坐,有杯水喝。为有效应对就诊高峰,长假期间,财务科还专门加强了人员配置,增开收费窗口。工作人员放弃宝贵的休假机会,加班加点为患者服务。优质的服务态度受到患者普遍称赞。
长假期间,医院各病区患者数量居高不下,医务人员十分忙碌。但是为了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护士们宁愿自己多走几步路,也不大声说话。在给患者换药时,护士们也尽量减少小推车发出的噪音,尽最大努力将影响患者治疗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由于患者数量较多,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污物,再加上陪人较多,往往是刚打扫干净的走廊过了一会就变脏了,卫生维护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
下,保洁人员不怕脏、不怕累,自觉加大工作量,不放过每一处卫生死角,及时打扫各种医疗和生活垃圾,尽力保持一个干干净净、赏心悦目的病房环境。
在人性化服务过程中,该院的医护人员不断进行换位思考,用一名患者的眼光加以审视,不断提出要求,做到严格要求,不断完善自己,为医疗服务争取时间赢得主动。在医疗服务中,用“假如我是一名病人”和“假如我是病人的家属”的态度去对待病人、服务病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他们在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基础上还不断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给患者除治疗外的更多心灵上的关爱和慰藉。通过语言沟通、形体沟通、心灵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加强对焦虑患者的心理疏导,在医患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默契和心灵的共鸣。
为扩大社会监督,切实提高和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该院行风办每月按病案室详细登记的出院病人信息,以信函形式进行回访出院病人进行跟踪服务,征求病人对医院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架起了连接医患关系的桥梁。
医院在做好疾病治疗工作的基础上始终不忘加强科普宣传,提供患者的疾病预防意识。近日,各病区的墙上纷纷悬挂上了新制作的知识画板,使患者们了解到更多通俗易懂的医学知识。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第三篇:1.10.1常态化服务师生制度
张家集镇中心学校
联系师生、服务家长工作制度及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领导及教师的联系,有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水平,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以下具体制度及工作措施:
1、按要求定期公示党务相关内容及教育收费情况,此项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2、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家长会,时间确定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第二周周五下午,该项工作由德育处和教务处共同负责,德育处牵头,办公室协调相关事宜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确定每月第二周周二下午为校长接待日,该项工作由办公室协调;
4、确定每月第一周周二为教学活动开放日,社会各界朋友可以到校参与学校各类教科研活动,该项工作由教务处协调负责;
5、建立随时联系机制,社会各界可以随时与相关处室、相关教师联系,在严格遵守学校门卫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可通过电话、会面等方式与学校取得联系;
6、学校通过校讯通及时向家长发反馈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家校沟通,该项工作由德育处负责,具体责任人为各班班主任老师;
7、通过校园网站公告、留言以及微博等形式与家长、社会各界朋友、学生等进行沟通和交流,该项工作责任人为德育处及办公室;
8、实现教师家访常态化,及时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具体责任人为德育处及各班班主任;
9、定期开展座谈会和现场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责任处室为办公室。
10、建立师生谈话机制,定期与不同情况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心理等方面问题,让他们能专心学习,责任处室为德育处及教务处,责任人为各处室主任及每一位教师。
11、完善心理咨询工作制度,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为心理工作室开放时间,学生可以及时与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交流,责任处室为德育处,责任人为马世忠。
第四篇:XX镇细化基层服务管理实施方案
新市镇新达街社区细化基层服务管理实施方案
(草稿)
为实现社会管理服务端口前移,进一步明确职能下放,全面强化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以社区管理服务创新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服务群众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整合有关职能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等力量,通过加强领导、完善机构、健全机制、整合资源、规范流程等措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目标
以强化社区服务和管理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骨干,社区社会组织和驻社区单位协同,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体系,有效强化社区社会管理,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探索以社区服务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三、总体构架
通过建立社区管理站、便民服务站,整合社区服务管理 1
资源和力量,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组织部门和社会力量、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强化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提升社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水平,让社区的功能和服务得到完善和补充,实现社区主导、群众参与、多元共治的社区服务管理新格局。
四、试点内容
(一)便民服务站 1.计划生育
责任单位: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计划生育各项服务措施,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工作措施:一是办理《生育服务证》;二是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三是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四是办理《再生育一个子女审批》;五是办理病残幼儿鉴定申请。
2.劳动保障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社区居民求职登记与职业介绍,办理就业与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等,为城镇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等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
工作措施:一是个人求职登记与职业介绍;二是办理就业与失业登记;三是办理社会保障参保手续等。
3.民政事务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对社区居民低保申请、医疗救助、困难救济和特困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等工作,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
工作措施:一是办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申领;二是办理低保和特困群众的医疗救助申请;三是办理老年优待证的相关手续;四是办理困难救济申请;五是办理特困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等。
4.教育文体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体体育新闻出版局 试点目标:通过协助中小学、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申请,让困难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指导社区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
工作措施:一是协助辖市常住户中的低保学生、残疾学生、孤儿、优抚对象、困难或意外灾难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困难、难以维持子女正常学业的困难家庭学生,办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申请;二是指导社区登记辖市内各民间艺术团体、协会、表演队伍等文化群体队伍,并协助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
5.住房保障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试点目标:通过办理《经济适用房》申请,逐步解决住房困难群众居有所住。
工作措施:协助本辖市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的困难 3
家庭,办理政府组织建设的公开发售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申请。
6.残疾人事务
责任单位:市残疾人联合会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残疾人服务,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体现社会的关爱。
工作措施:一是办理《残疾证》;二是办理贫困残疾人救助申请。
7.户口办理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试点目标: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户籍办理服务,强化户籍管理。
工作措施:一是办理复员、退伍军人回原籍户口登记;二是出具婚迁准予迁入证明;三是新生儿入户;四是办理符合分户条件证明等。
8.法律服务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试点目标:通过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宣传咨询服务,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
工作措施:一是向群众进行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二是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三是为符合法律援助的群众进行申请。
9.社区党建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
试点目标:坚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坚持灵活多样开展活动、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坚持服务中心服务群众、实现党的凝聚力全覆盖。
工作措施:一是突出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对社区“两委”干部进行专项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热情。加强大学生社区干部培养管理,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二是加强社区“五大体系”建设。加强社区组织体系建设,扩大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富民惠民水平;加强社区民主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基层党建的生机和活力;加强社区维稳工作体系建设,构建城市和谐稳定的坚固防线;加强社区党建考评体系,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三是开展社区“五找”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开展给无业人员找“岗位”、给流动党员找“新家”、给弱势群体找“保障”、给群众文体活动找“舞台”、给居民安居乐业找“保安”的“五找”活动,扎实开展便民富民利民活动。
10.职工帮扶 责任单位:市总工会
试点目标:通过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会组织和工作制度,探索多种工会组织形式,提高工会组织覆盖率;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关心劳动者生活,全心全意为各行业劳动者服 5
务。
工作措施:一是强化宣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工会工作宗旨,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内的工会组织,探索多种工会组织形式,提高工会组织覆盖率。成立社区工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组织、女农民工组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小组)、市惠民帮扶中心社区帮扶点。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工会有牌子、有印章、有制度等。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建立社区工会活动室(职工书屋)。四是完善社区工会工作登记制度。建立完善社区《工会活动记录簿》、《会议、学习记录簿》、《送温暖扶贫济困活动记录簿》、《维权、来信来访记录簿》、《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记录簿》、《工会名册》等“五簿一册”软件资料。五是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协调关系,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积极探索代表职工为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积极维护好劳企关系,维护社区的稳定。六是为社区劳动者送温暖办实事,关心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推进社区各行业劳动者参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
11.留守学生之家 责任单位:团市委
试点目标:通过不断探索拓展团的组织覆盖和活动覆盖的方式方法,开展志愿者关爱童活动,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给他们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该社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工作措施:一是建立标准的“留守学生之家”。抓好硬件和软件的完善工作,重点放在正常使用与后续维护管理上,确保留守儿童之家正常开展活动,发挥应有作用。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档案,对留守儿童情况登记造册。三是做好留守学生之家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保健、心理辅导、精神抚慰、经济扶助、学习帮扶等方面的服务;举办主题教育、组织亲情关爱活动、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读好书等活动。四是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组织发动企事业单位职工、师范校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志愿者开展活动创造条件。五是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联系与管理。对家长或临时监护人进行联系沟通,促进与留守儿童的双向管理。
12.妇女儿童事务 责任单位:市妇联
试点目标:通过进一步完善社区妇女维权投诉、预防青少年犯罪等管理机制,对社区内妇女儿童的现状做到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服务好、管得住;同时,促进党政为主导的社会矛盾“大调解”格局基本形成,矛盾纠纷、上访案件逐年减少。
工作措施:一是加强宣传。积极动员社区妇女宣传和学习有关维权的内容法律法规,增强维权的意识。二是开展排查摸底。定期对社区中刑满释放人员、涉毒人员、重点青少年等特殊群体中的妇女集中开展排查梳理行动,适时摸清家底,逐人建卡立档,并纳入教育管控范围,切实做到行知去 7
向,动知轨迹。三是对辖市内的特殊群体实施分类教育管控。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针对精神病患者、刑满释放人员、涉毒人员、少年犯、老年犯、过失犯等轻微违法犯罪妇女群体的不同特点,探索教育管控措施,落实教育管控责任。四是建章立制。积极探索总结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经验和做法,按照全局性、战略性、长效性、常态化的要求,研究制定各项制度,建立加强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体系。五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深入开展加强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力争取得实效。
(二)社区管理站
13.流动人口管理和社区治安防范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和社区治安防范,进一步健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和维权机制,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同时预防、控制和打击流动人口犯罪活动,实现“秩序好、案发少、社区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使社区群众安全感增强。
工作措施:一是加强“以房管人”工作,以出租房屋为抓手,对散居在各租赁房屋的流动人口逐户逐人建立租赁房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流动人口,由管片民警直接落实管控措施。二是对雇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 8
单位,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要求,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责任。三是加强对中小旅店、娱乐场所、洗浴场所等流动人口落脚点和活动场所的管理。四是根据流动人口的现实表现开展分层次管理服务。五是推进“平安小市(单位)”建立,争创“零发案小市(单位)”活动,带动社区平安建设。六是强化巡逻防范。充分发挥 “六张巡逻网”巡防力量,加强社区的治安防范。采取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等有效模式,实行24小时错时、弹性工作制和步、车、网综合巡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14.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
责任单位: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机制,从思想上教育、生活上关心刑释解教人员,有效预防重新犯罪,建立完善中国特色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
工作措施:一是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组织体系。成立以市综治委牵头、以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和市民政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强化与刑释解教人员家属的衔接。即时书面通知刑释解教人员家属按期前往监狱接回刑释解教人员,避免直接流入社会,与亲人失去联系。三是增强与刑释解教人员的联系。密切掌握其动向,帮教工 9
作做到及时性、延续性、多样性,切实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困难。四是强化协作配合。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对执行机关的失职或渎职行为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工作纪律,努力在宏观层面上统筹规划、全程监督,微观层面上细化监督环节,实现衔接配套;注重与其他机关、组织的紧密配合,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化管理水平。五是建立完善社会评估、个案矫正、奖励等机制。六是强化对“重点人”的跟踪监督。把不服管教、有脱管漏管倾向、有轻微违法行为或有重新犯罪可能的矫正对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逐一进行诫勉谈话。注重协调帮助解决个别矫正对象的生活困难,有劳动能力的,为其联系打工、公益性岗位或接受劳动部门的再就业培训,以解决其生活出路问题。
15.特殊人群帮教管理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卫生局、市防邪办、市民政局、市禁毒办
试点目标:通过对特殊人群的帮助教育和管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工作措施:一是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要密切协作,指导社区对辖市内服刑在教人员子女建立档案,通过走访调查,及时了解掌握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的动态变化情况,切实解决其生活、教育和医疗等困难,开展结对帮扶,实行特殊关爱,使其健康成长;二是团市委要指导社区对辖市闲散青少年建立档案,掌握日常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内容。要 10
创造条件,组织志愿者开展结对“一助一”活动,进行法制宣传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对有不良行为的闲散青少年,要督促其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教育管理。协调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落实闲散青少年家庭的低保政策,努力做到在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正、就业上扶持。三是市卫生局要指导社区对身患爱滋病人员了解掌握其家庭情况,生活上关心、思想上帮助,使他们正确面对社会和家庭,增强生活信心。四是市防邪办要指导社区对参与过法轮功及其它邪教组织的人员,随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内心思想和行为表现,及时进行帮助教育,防止其思想行为的反复反弹。对有生活困难的要多关心帮助,对有非法活动嫌疑的要及时向有关机关报告。五是市民政局要指导社区对有暴力倾向或危害公共安全倾向的精神病人及时发现、报告,并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随时与其家属联系。六是市禁毒办要指导社区对解除劳教的吸毒人员和有吸毒倾向的人员保持经常性联系,与其家属一道共同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信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6.维护群众权益
责任单位:市委群工局、市委维稳办、市司法局、市“大调解”协调中心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群众权益维护,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积极排查调处民间纠纷,协调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切实做到小事不出居民小组,大事不出社区,疑难事不出街道。
工作措施:一是市委维稳办要指导社区认真组织实施《四川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凡辖市内的重大事项实施前,对其合法性、合理性进行评估,重点关注是否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否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或引发群体性问题,是否有相应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试点街道办事处、镇乡积极配合责任单位,发挥信息来源广的优势,多渠道、多方式,广泛收集重大事项实施前的涉稳信息,及时整理上报,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之前。二是市委群工局、市委维稳办要指导社区建立社情民意调查机制,拓宽群众意愿表达渠道,注意发现和收集与社会稳定和治安工作有关的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群众心理、社会心态,疏导社会情绪,正确处理群众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有效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市委群工局、市司法局要指导社区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排查辖市内的矛盾纠纷,突出关注重点地市、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矛盾纠纷,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涉稳突出问题,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和专案督导,超前化解、及时稳控,做到“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防止社会矛盾堆积、激化。四是市“大调解”协调中心要指导社区推动“大调解”创新发展。深化人民调解,扩展人民调解的覆盖面,完善组、村(社区)、镇乡(街道)三级逐级调处三次的“三三调解制”。创新行政调解,在试点街道 12
办事处、镇乡的政府及其行政部门设立调解室,建立机关内部“接待人员调、责任部门调、分管领导调”的三级调解机制。提升司法调解,法院要把调解的理念贯穿审判工作始终,特别要指导派出法庭和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对试点地的涉法案件实行全程调解,依法确认各类调解组织对民事纠纷调解后达成的调解协议。完善社会调解,鼓励和帮助试点地具有矛盾纠纷调解职能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市“大调解”协调中心发挥好指导作用。
17.“两新”组织管理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工商联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对“两新”组织的管理服务,发挥其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
工作措施:一是市委组织部要指导社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按照“一建三抓三增强”的基本思路,通过多种组建方式,在试点街道办事处、镇乡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和重点行业、重点市域的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抓好党建带“三建”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深化党建“1+3”活动,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协调发展。二是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工商联要指导社区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健全社会组织协同管理机制,探索并逐步完善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登记管理制 13
度,逐步推行社团与业务主管部门脱钩,积极在社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反映民意、维护民权的积极作用。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要督促社会组织在法律许可和行政审批的范围内活动,引导其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建立民政、业务主管单位和公安等部门内部会商机制,加强对敏感类社会组织的管理。
18.社会治安重点地市整治
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文体局、市住建局 试点目标:通过开展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市突出治安问题的重点整治,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工作措施:一是市综治办要指导社区大力开展排查整治。以 “城中村”和 “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市排查整治工作,对排查出的治安乱点,制定措施、强化整治、加强管理。二是市文体局要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强化文化娱乐场所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三是市公安局要加大对指导社区建立完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组建社区、小市治安巡逻队,开展邻里守望、守楼护院、治安巡逻等自我防控活动,依托小市保安、社区民警等,实现治安防控“零盲市”。深入开展“平安小市”、“平安楼栋”、“平安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规范小市门卫、保安和守护人员的职责,实施视频监控、市域警务协作防控网,形成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全方位、全天侯、立体化的社会治安 14
整体联动防控体系,把防控触角延伸到社区、单位内部。四是市住建局要加快重点地市治理改造步伐。把社会治安重点地市特别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治理改造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经济建设和基层设施建设,努力将社会治安重点地市改造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安全和谐的地市。
19.社区居民自治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试点目标:通过社区居民自治机制的建立,达到强化社区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目的。
工作措施:一是自我决策。设立院落自治管理小组,推选院落民情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居民代表会议,收集社情民意,向社区民情议事会报告;二是自我管理。推荐院落管理人员,公推居委会成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等,监督管理居委会、居民小组及业主委员会工作;三是自我服务。社区向居民提供就业服务、志愿者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物业类服务、居住生活等服务;四是自我教育。开办市民学校,向居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五是自我监督。向居民实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接受居民的监督;设立院落公开栏、民表意见箱,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听证会等。
第五篇:管理要细化
管理要细化,活动要落实
河北乐亭县新寨初中黄树平063602
2012年5月28日上午10时22分,大地的突然颤抖,惊动了正在精心上课的师生,“地震了”随着一声惊呼,有的班级教师先行冲出了教室,学生则紧随其后;有的班级学生自顾逃离,根本没有听教师的指挥;还有的班级,教师沉着若定,学生也温丝未动。。。各种表现不一而足,平时疏散演练的秩序全部被打乱,有幸的是,地震级别小,房屋没受损,撤离过程中也未发生学生踩踏事件。
事件过后,不能不让人反思,我们存在的安全隐患还有多大?平时的活动能
不能经得起事实的考验?以后我们又该怎么去做?这时又让我想起了在四川
“5.12”地震中表现最牛校长叶志平,通过网络搜索又让我重新温习其生前事迹。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半大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
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
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知不足,找差距,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要细化,活动要落实。这时,让我想
起了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活动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在关键时刻能拿得出的训练有素的师生团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安全至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