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某市种植业工作意见
围绕实现我市粮食生产稳面积、增产量,经济作物稳面积、保增收,主要农产品保供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脫贫攻坚战圆满收官提供有力支撑的目标,就推进我市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种植业工作思路
一稳定: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二发展:特色发展拓市场,重点发展某特色高档优质稻、水果、茶叶、中药材和莓茶等优势产业;绿色发展保持续,重点推进循环农业、二型农业等高质量发展模式。三调优:依托资源禀赋,围绕市场调优产业结构、调优品质结构和调优熟期结构。四提高: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竟争力。五安全:提高政治站位,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农药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树牢抗灾减损意识,确保种植业生产安全;增强竞争意识,确保市场安全;强化环境意识,确保生态安全。
二、种植计划及目标任务
全市重要农产品生产计划目标:计划粮食生产面积191万亩、实现总产量64万吨,计划油料生产面积65万亩、实现总产量8万吨,计划经济作物生产面积130万亩、实现总产值40亿元。目标任务分解详见《202X年全市种植业生产目标任务分解表》。
三、全面完成粮食稳面积增产量的任务
粮食产业是基础产业,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保障功能,同时粮食生产又存在很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担当作为,全面完成市县(区)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各项目标任务,为中国人饭碗里装上中国粮做出应有贡献。
(一)千方百计稳住粮食面积
1.层层压实任务。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为抓手,将我市粮食安全各项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区县,由区县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乡镇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到农户,层层压实各级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为确保全面完成全市191万亩和64万吨粮食生产任务,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2.设法完成任务。从春耕备耕着手,引导农民改进耕作方式,合理安排种植结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面积,并力争扩大稳定早稻面积。通过扩大轮作和间作套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确保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作为结构调整的优先方向,着力防止调减粮食改种经济作物的倾向,能够种粮食的要坚持种粮食,确实不适合种粮食的,也要尽量种草养畜,发展油料,确保不损害粮食产能。要通过土地流转和代耕代种代收等方式,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解决种粮难题,杜绝耕地撂荒。
3.督促落实任务。市里将从春耕备耕工作开始着手,对全市粮食生产各个关键环节任务指标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和督促整改,确保任务落实。
(二)强化措施提高粮食单产
今年我市粮食总产任务是64万吨,要在去年61.6万吨的基础上增产2.4万吨,我们必须在种足粮食生产面积基础上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地力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广以品种为核心的关键技术,因地制宜精准用种,确保高产所需的基本苗和有效穗,科学肥水管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水稻鼓励推广早稻集中育秧、简易场地旱育秧、机抛秧和蓄留一季再生稻等技术,旱粮鼓励推广玉米、红薯、大豆分厢间套多熟制技术,同时推广“稻油
”、“稻薯(马铃薯)”水旱轮作技术,以及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防灾减损、绿色防控等综合配套技术,为确保提高全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供物质保证和技术支撑。
(三)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落实好双季稻育秧成本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好省、市两级政府扶持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种粮大户的政策,全面落实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统筹实施好玉米、大豆生产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争取推进稻谷、玉米的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稳定农民收益预期,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给农民吃上“定心丸”。
四、推进种植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全面落实完成全市种植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计划任务,为稳产保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一)压实“菜篮子”稳产保供责任。
推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到实处,稳定蔬菜生产面积45万亩,产能85万吨的产能目标,保障蔬菜供应总量平衡,促进季节、区域、品种结构均衡及质量安全。同时大力发展冬季油菜或“菜、油”两用型油菜生产,完成全市65万亩,8万吨的油料作物生产任务,努力提升本市蔬菜和食用油自给能力。(二)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
根据市场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优化产品结构,防范供需矛盾。在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生产布局,发展一批“一县(区)多特”和“一乡(镇)一品”特色产业。粮食生产继续提高高档优质稻占比,发展适度规模的茶叶、水果、中药材和烟草等优势特色农产品。通过大力开展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品质优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三)推进柑橘优化结构和提质品改。
加大资金投入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积极争取省级柑橘提质品改专项经费,推动市县各级财政设置柑橘品改专项经费,力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品种改良、果园基础设施及农机农艺融合、高品质栽培、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后商品化处理、仓储与物流、加工、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等重大建设项目能落实到位。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柑橘提质品改技术攻关,加快技术配套与集成,加强技术指导、品牌营销和市场对接服务。
(四)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确保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创建一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服务示范基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继续开展测土化验、肥效试验和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历史数据,分区域、分作物提出科学施肥意见。大力实施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推广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逐步替代化学农药,新型植保机械等,扶持发展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推行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广精准高效施药、轮换用药等科学用药技术,着力提升科学安全用药水平。(五)开展农药和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重点在粮油、蔬菜、茶叶和水果主产区开展农药和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示范。督促引导农药和肥料生产企业、经营单位、使用大户等主体落实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责任,在生产基地、村组创建农药和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示范区,探索建立农药和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通过试点示范、落实各类主体回收责任,推动我省农药和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推进清洁种植,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五、强化防范化解风险
(一)加强病虫疫情防控。
全面实施绿色防控,建立健全病虫疫情监测预报、防控指导和防控处置体系,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处置率和效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重点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攻坚战,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切实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的通知》(张农发〔202X〕9号)要求落细落实。切实抓好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柑桔、茶叶等主要农作物及莓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作物的重大病虫防治工作,实现“虫口守粮”保丰收。各区县乡镇要坚持早发动、早部署、早行动,针对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细化防控工作方案,合理布局监测预警网点,落实关键技术举措,全面普及科学安全用药,全力打好关键防控战役,牢牢守住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底线。(二)科学防灾减灾救灾。
顺应天时地利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播期,发展适应性种植,特别是搭配好早晚稻品种,防范春季倒春寒、秋季寒露风等危害,推进主动避灾。密切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提前研判气象和灾害发生趋势,加强灾情监测预警,指导科学制定应对预案。充分发挥水稻、油菜、特色粮油、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产业专家等智库的作用,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及早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强化减灾补损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农民搞好灾后生产自救,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三)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和保障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目的,通过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高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重点,加强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按照《某省202X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某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要求,各区县抓紧制定并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方案。重点在水稻种植等区域,积极推广低积累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土壤调理等安全利用措施,建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示范区,形成较完善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体系。按时完成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面积任务,确保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的目标。(四)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一是完善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各区县乡镇监管站“五个规范化”建设,推进村级质量监督网格化。加快武陵源区、桑植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双认证”,推进永定区申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二是严格管控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深入开展分析研判,及时预警并落实防控措施,严厉打击使用禁限用农药和肥料非法添加,种子无证套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惩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落实“黑名单”制度。三是加强“两证”和追溯体系建设。全市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主体在6月份之前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11月前全面纳入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加快推进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应用,按时完成3个农产品追溯体系整县推进项目的建设和达标验收。(五)严格监管行业安全生产。
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督促全市各级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强化农药行业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安全生产监管,组织开展农药行业安全生产检查,指导督促农药经营、农药使用者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六、采取有效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的要求,区县乡镇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加强对种植业工作的领导,压实责任,担当作为。建立市、区县两级领导干部联点负责制度,每个乡镇明确1名区县级领导、每个农业村明确1名乡镇干部和1名技术人员督促指导蹲点单位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落实质量安全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并将工作责任挂牌公示。(二)强化资金投入。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确保省级种植业生产专项资金落实不走样;三是市区县二级财政增加专项资金投入,用于支持种植业发展;四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确保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三)强化政务服务。
一是稳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绿色防控水平。二是稳步推进种植业生产机械化社会服务,促进全链条机械化服务能力。三是稳步推进e农电商平台服务,提升产销对接效果。四是稳步推进农技社会化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四)强化督查考核。
市里将从春耕备耕工作开始着手,用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强对种植业重点工作的督查,督查结果进行全市通报,并督促进行问题整改,督查结果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推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五)强化责任追究。
督查考核结果实行“三挂钩”,即与种植业项目布局挂钩,与专项奖补资金发放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做到“两兑现”,即考核兑现、奖惩兑现;实行责任追究,即对没有完成考核目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