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预算监督在预算审批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预算审批程序设置不合理。从时间上看,预算年度的起算点设置不科学,预算先执行后编制的情况客观存在,削减了预算之权威性。当前,我国法定的预算年度规定为每年的1月1日起至当年的12月31日结束,实行历年制,这与我国预算审批的时间规定不协调。我国地方各级人代会通常在每年的1中下旬至2月下旬间召开,其中议程之一就是批准本年度的政府预算草案。可见,我国的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与预算批准执行时间之间,存在着1至2个月的时间差,采取历年制的预算年度制度,无法与我国权力机关在预算批准的时间实现衔接,造成在财政年度开始之日至预算批准之日这段期间,无正式的预算可以执行,而在客观上预算却已经在执行的矛盾冲突现象。虽然我们从预算法的规定对上述“未批先执”的预算作了例外规定,但这种“被制度割裂的预算”实实在在地削弱了年度预算的权威性。
其次,各级地方人大对预算的审查时间不足。当前,各地的人代会会期大多为五天至七天,由于会期短、议程多、任务重,期间还有审议其他法定事项,导致安排进行预算审议批准的时间极为有限,人大代表很难对预算的草案进行详细和全面的审查,对人大对预算的监督进行了严重的弱化。再次,预算审查监督流于形式。在预算运行中,相对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而言,政府全面掌握着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等预算运行过程中的所有预算信息,但是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提供什么预算信息、提供的数量多少、提供信息的精细度如何等,政府都有自己的决定空间,加之预算编制的政策性、法律性、专业性强等特点,造成人大预算监督预算信息掌握与运用的不对称,集中表现就是人大代表对政府预算看不懂、说不清、道不明,难以对预算开展有效审议。
同时,由于对预算的审议方式、过程等均缺乏相应的程序性规定,在对预算草案的审议中缺乏针对性、审议质量难以保证。实践中,预算的表决批准作为预算监督权之集中体现,它有效行使的前提是建立在充分的审议之基础上的,但是由于未设置相关的审批辩论程序,对预算案的审议缺乏实质辩论和质询程序,这使得当有代表对预算草案部分内容存有质疑时,处于“既不能全部否决、也不能发表意见”的两难境地,导致监督权力无法实质行使、难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