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输液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适应症:1、肿瘤患者化疗药物的输注;
2、长期反复输注血制品、营养液、抗菌药物等;
3、造影剂推注。
禁忌症:1、穿刺部位确诊或疑似感染;
2、患者体型、体质不适宜任意规格输液港的尺寸;
3、患者确诊或疑似对输液港的材料有过敏反应;
4、严重的肺阻塞性疾病;
5、预穿刺部位曾经放射治疗;
6、预插管部位有血栓或经过外科手术。
并发症:
1、导管阻塞
原因分析:导管堵塞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并且随着静脉输液港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根据堵塞原因分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性堵塞。在使用输液港过程中,若发现输液速度变慢、冲冠时阻力变大,要考虑堵塞的可能,应暂停输液并查明原因。
护理对策:①输液压力不高于25Psi,过高压力会损伤导管的三向瓣膜结构,②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先输注刺激性大、浓度高的液体,再输注常规液体。在输注高粘滞性或刺激性药物前后,以及从输液港抽血、输血后、输注胃肠外营养液期间均应及时用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确保导管彻底冲洗干净。③冲洗时穿刺针的出液口应背对注射座的导管出口,这样在冲洗时可以在注射座内形成涡流,从而有效冲洗注射座内的残留药物。④必须正压封管,防止拔针时血液反流。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以脉冲式冲干净输液港内的血液或药物成分,再用肝素生理盐水5ml封管,当药液剩下最后0.5ml时,边推注肝素生理盐水边撤出头皮针,达到正压封管的目的。⑤在输注不同液体前后均使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沉淀引起导管堵塞。⑥治疗间歇期应按操作规程每月冲管一次。
2、输液港相关性感染
原因分析:输液管相关性感染分为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导管冲洗不彻底是发生输液港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冲洗不彻底导致感染凝块集聚在注射座的硅胶隔膜下,成为输液港相关性感染的来源。颈内静脉置管发生相关性感染的危险率高,因此对于成年患者,锁骨下静脉对控制感染来说是首选部位。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护理对策: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输液港维护。②需长期输液者无损伤针必须定期更换。③间断输液者若每次输注完后应即时拔除针头以减少局部感染的机会。④嘱咐患者保持输液港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出院期间当输液港周围皮肤出现红肿表现时要及时返院就诊。⑤一旦发生感染,应该即时从输液港及外周静脉抽血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果经过合适的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持续菌血症应及时拆除输液港。
3、药液外渗
原因分析:①为未按规定使用配套的无损伤穿刺针。②导管阻塞使药物进入周围组织。③蝶翼针固定松脱、导管锁脱落,或穿刺隔损坏。④导管损坏断裂、输液座及导管接口断开,导管末端移位。
护理对策:①严格按照规程使用配套的无损伤穿刺针。②发生输液部件松脱时,要及时重新固定。③严格按照护理规程进行冲管及封管,每次输注前应确保管道通畅后方可输注,一旦发生堵塞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④在输注过程中嘱咐患者减少活动,尤其是术侧上肢避免剧烈活动或者负重运动,防止针头脱出注射座引发药液外渗。⑤输注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输液港局部有无肿胀等不适,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4、导管夹闭综合症(Prnch-off综合症)
原因分析:由于植入的导管所处的解剖空间狭小,患者在剧烈运动或采取特定体位时,导管受到挤压所致。主要表现为输液困难、推注费力、锁骨下不适,当患者上肢放下时,或采取某种体位时输液不畅。有导管断裂的潜在风险。
护理对策:知晓患者发生Prnch-off综合症时有导管断裂的可能,嘱患者减少上肢活动,尤其是术侧上肢避免剧烈活动或者负重运动。输液时嘱患者抬臂,输液过程中如果患者输液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立即停止输液,并拍摄胸片确定导管位置及受压情况,必要时拆除输液港。
5、导管脱落或断裂
原因分析:导管脱落或断裂主要表现为肩颈部疼痛,可以冲管但不能回抽到血、穿刺点可见漏液。主要与导管长期受到挤压、Prnch-off综合症以及植入过程或护理方式不当有关。
护理对策:立刻联系医生取出脱落或者断裂的导管。
6、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导管末端位置、创伤、血管直径过小以及既往置管造成的疤痕。形成血栓的原因包括:血管壁受损或炎症、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高凝状态、血小板粘附管壁。血栓形成时输液速度明显减慢,患者肩颈部疼痛或同侧上肢肿痛,患者可以出现发热。
护理对策: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血栓形成情况;遵医嘱进行溶栓治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