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单元复习与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构造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填充3p、3d、4s能级的顺序一般为3p→4s→3d
B.某基态原子部分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
C.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不一定是原子最外能层上的能级
D.从第三能层开始出现能级交错现象,即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与能层顺序不同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云通常用小点的疏密来表示,小点密表示在该空间的电子数多
B.已知的价电子排布式为,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C.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所以位于s区
D.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用于鉴定元素,从跃迁至时吸收能量
3.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违反了泡利原理的是
A.基态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13p3
B.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2
C.基态钪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4s3
D.基态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44s2
4.下列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
A.Na:1s22s22p53s2
B.S2-:1s22s22p63s23p6
C.N:1s22s22p3
D.P:1s22s22p63s23p3
5.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氢气化合;②甲的气态氢化物比乙稳定;③甲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④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⑤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⑥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只有④
B.只有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6.前四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Z同周期,Z、W同主族;X、Y、Z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三种元素,X、Y、Z、W、Q五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60。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原子半径X B.电负性Q C.这些元素组成的三元化合物都可溶于水 D.它们基态原子最外层上都有未成对电子 7.R、X、Y、Z为短周期元素,室温下,浓度均为0.01mol/L的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pH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大小:X 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 C.R与Z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中性 D.X和Y可形成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共价化合物 8.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E同主族,且二者能形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X>Y>E B.ZY的水溶液pH>7 C.Z与X、E都能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D.该化合物除元素E外最外层都满足8e-稳定结构 9.已知T、W、X、Y、Z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 相关信息 T T元素可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 W W与T同周期,核外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X X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Y 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固体,其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Z Z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是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2个键 B.W的氢化物形成的水溶液是强酸,可以刻蚀玻璃 C.在、101kPa下,已知的X固体单质在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419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Z的单质能在冷的Y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钝化 10.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Q、T、W为原子序数在20以内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主族元素,Z、Q属于同一主族,W+与Q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W2YZ3与XTZ反应生成YZ2 B.该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C.Y、Q、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Q>Y D.Y、Z、Q、T分别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Z的化合物沸点最高 11.化合物R可用于农药生产,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W位于第三周期,其最外层电子数与Y相同,X、Y、Z位于同一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X>Z>Y B.简单离子半径:W>X>Y C.元素M和X形成共价化合物 D.W的一种氧化物能用于漂白织物 12.已知W、X、Y、Z为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元素且Z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X同主族,X、Y、Z同周期,X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Z元素不可能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B.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Y的最高价氧化物一定能与溶液反应 D.W、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离子键 二、多选题 13.X、Y、Z、M、W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36号元素。X、Y是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价电子数之和为11;Z为第3周期元素,价电子数为2;基态M原子有6个未成对电子;W属于ds区元素,有1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X>Y,电负性Y>X>Z B.M为ⅥB族元素,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C.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酸根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D.X和Y的简单氢化物分子间均存在氢键,二者均可以作为配合物中的配体 14.下列各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排布式为的基态原子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 B.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为Cr C.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D.2p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一定为 15.X、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R为同主族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Y、Z、R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Z+[XRY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Y>X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R C.Y与X、Z、R均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D.Y、R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6.已知A原子中只含1个电子;B原子的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半满结构;C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原子3d能级全空,第四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E原子的核电荷数为B、D核电荷数之和。 (1)按要求书写下列图式。 ①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简式:_______; ②C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_______; ③D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 ④A和B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 (2)写出由A、B、C、D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至少写出3种)。 (3)写出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制得A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个)。 (4)写出E的元素符号:_______,它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 1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已知元素⑩的一种核素,其中子数为45,用原子符号表示该核素为_____________。 (2)由元素②和④形成的三核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⑤和⑦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含有三个原子核)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元素④和⑤构成的淡黄色固体,该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填“离子键”、“极性键”或“非极性键”),④和⑦的氢化物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⑧和⑩的氢化物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5)元素⑦、⑧、⑨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元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6)铍和⑥二者的单质、化合物均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BeCl2溶液与Na2BeO2的水溶液混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设元素⑧的对应元素符号为X,若在一定条件下,X单质能够与硫反应生成一种用途广泛的硫化剂S2X2。该硫化剂S2X2与足量水反应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同时生成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X请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 四、结构与性质 18.(1)元素的焰色试验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________。 A.404.4 B.553.5 C.589.2 D.670.8 E.766.5 基态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 (2)氮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 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氮元素的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 (3)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元素与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_;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根据构造原理判断,A项正确; B.根据构造原理可知,3s与4s能级之间还有3p能级,B项错误; C.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不一定是原子最外能层上的能级,如某些过渡元素,C项正确; D.从M能层开始,电子填入的顺序是3s→3p→4s→3d……,与能层的顺序不同,D项正确; 故选B。 2.B 【详解】 A.电子云通常用小点的疏密来表示,小点密表示电子在此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A项错误; B.是由原子失去3个价电子形成的离子,该原子中轨道上的2个价电子在最外层最容易失去,轨道上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故的价电子排布式为,B项正确; C.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所以位于区,C项错误; D.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至较低能级时,释放能量,D项错误; 答案选B。 3.C 【详解】 A.硅是14号元素,基态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13p3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A不符合题意; B.碳是6号元素,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B不符合题意; C.钪是21号元素,基态钪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4s2,4s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1s22s22p63s23p64s3违反了泡利原理,C符合题意; D.铬是24号元素,基态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3d轨道处于半充满稳定状态,属于洪特规则的特例,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4.A 【详解】 A.Na最外层有1个电子,基态N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1,而1s22s22p53s2不是基态Na原子,A符合题意; B.S2-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6,1s22s22p63s23p6为S2-的电子排布式,B与题意不符; C.N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基态原子排布式为1s22s22p3,C与题意不符; D.P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基态原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A。 5.C 【分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剧烈、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详解】 ①非金属元素甲比乙容易与氢气化合,依据非金属性递变规律,非金属性甲比乙强; ②非金属元素甲的气态氢化物比乙稳定,依据非金属性递变规律,非金属性甲比乙强; ③甲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甲的阴离子和乙单质,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甲单质的氧化性比乙单质强,非金属性甲比乙强; ④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乙强,依据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 ⑤氮和氧的单质都能与镁反应,氮原子获得3个电子,而氧原子获得2个电子,但非金属性氧比氮强,所以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的非金属性不一定比乙强; ⑥氢气的熔、沸点比氧气低,但氢的非金属性比氧弱,所以虽然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低,但甲的非金属性不一定比乙强; 综合以上分析,①②③④正确,故选C。 6.D 【详解】 X、Y、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三种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是氢,Y是碳,Z是氧;W和氧同族,所以W是硫;五种元素核外电子数之和是60,所以Q是铜。 A.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大,A项错误; B.氧的电负性比硫大,B项错误; C.由其中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碳酸铜、氢氧化铜都不溶于水,C项错误; D.上述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都不是满电子,所以一定会有未成对的电子存在,D项正确; 答案选D。 7.C 【分析】 由已知信息和图可知:浓度均为0.01mol/L的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pH,以及原子半径可知R半径最大,对应pH为12,所以R为Na元素,X,Y对应的pH都是2,根据半径大小关系,X为N元素,Y为Cl元素,Z对应的pH大于2,所以Z为S元素。 【详解】 A.原子序数大小为N B.因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NH3>H2S,B正确; C.R与Z形成的化合物Na2S溶于水呈碱性,C错误; D.X和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NCl3,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正确; 故选C。 8.A 【详解】 W为C、X为O、Y为F、Z为Na、E为S。 A.氢化物的稳定性:Y>X>E,选项A错误; B.ZY的水溶液这种。氟离子水解,所以溶液pH>7,选项B正确; C.Na与O、S能形成Na2O2、Na2S2,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选项C正确; D.根据图可知,硫元素周围有两根双键,两根单键,不满足8e-稳定结构,其他元素最外层都满足8e-稳定结构,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9.C 【分析】 T、W、X、Y、Z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T元素可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则T为碳元素;W与T同周期,核外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则W为F元素;X原子的第四电离能剧增,所以X原子最外层有三个电子,则X为铝元素;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固体,其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所以Y为S元素;Z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则Z的质子数为63−34=29,所以Z为铜元素,据此回答; 【详解】 A. 化学式是CS2,其结构式为S=C=S,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其分子中每个双键中含有1个σ键,所以CS2分子存在2个σ键,A错误; B. W的氢化物HF形成的水溶液是弱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可以刻蚀玻璃,B错误; C.的X固体单质即铝为,在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419kJ,则4molAl在O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出的热量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 D. Z的单质即铜单质和浓硫酸不能发生钝化,故D错误。 答案选C。 10.A 【分析】 其中X、Y、Z、Q、T、W为原子序数在20以内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主族元素,根据图中信息可知,Y为C,Z为O,X为H,Z、Q属于同一主族,故Q为S,W+与Q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为K,T为Cl;故X为H,Y为C,Z为O,Q为S,T为Cl,W为K。 【详解】 A.W2YZ3为K2CO3,XTZ为HClO,两者发生反应,并无二氧化碳生成,A项错误; B.该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H键为极性键,C-C键为非极性键,故该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B项正确; C.Y、Q、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碳酸,硫酸,HClO4,非金属性T>Q>Y,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Q>Y,C项正确; D.Y、Z、Q、T分别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分别为CH4、H2O、H2S、HCl,由于水分子间有氢键,故水的沸点较高,D项正确; 答案选A。 11.D 【详解】 W位于第三周期,且形成了6个共价键,则W为S,最外层电子数与Y相同,则Y为O,X、Y、Z位于同一周期,且Z形成了4个共价键,X形成了1个共价键,故X为F,Z为C; A.非金属性F>O>C,即X>Y>Z,故A错误; B.O和F对应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简单离子半径应为W>Y>X,故B错误; C.M为+1价的阳离子与X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W是硫,它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织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D 【分析】 由于W、X、Y、Z为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并且Z为金属元素,故XYZ不可能处于第二周期,故XYZ处于第三周期,Z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故Z为Na,X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故X为S,W、X同主族,故W为O,X、Y、Z同周期,故Y可能为P也可能为Si;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X、Y、Z元素不可能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A项正确; B.因为非金属性O>S>Si或者P,故氢化物的热稳定性O>S>Si或者P,B项正确; C.Y的最高价氧化物二氧化硅或者五氧化二磷均可以与溶液反应,C项正确; D.O和Na形成的过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D项错误; 答案选D。 13.AD 【分析】 由X、Y、Z、M、W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36号元素,X、Y是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价电子数之和为11可知,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第3周期元素,价电子数为2,则Z为Mg元素;基态M原子有6个未成对电子,则M为Cr元素;W属于ds区元素,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W为Cu元素,据此解题。 【详解】 A.N、O同周期,原子半径,Mg 位于第3周期,故原子半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氮元素,则电负性,故A项正确; B.元素位于周期表ⅤB族;元素位于周期表IB族,铜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故B项错误; C.为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中N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故C项错误; D.水分子和氨分子中的氧原子和氮原子电负性强,原子半径小,分子间均存在氢键;二者都含有孤电子对,均可以作为配合物中的配体,故D项正确; 故选AD。 14.BC 【详解】 A.基态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能级的轨道表示式为,没有空轨道,A错误; B.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为原子,B正确; C.铁为26号元素,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正确; D.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该原子能级有2个或4个电子,价层电子排布为或,D错误; 故选BC。 15.AC 【分析】 X、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R为同主族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Z为Na,X、Y、Z、R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Z+[XRY4]-,故X为H,R为S,Y为O; 【详解】 A.原子半径S>O>H,A项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S,故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O>S,B项错误; C.O与H、Na、S均可形成多种化合物,例如水,过氧化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二氧化硫,三氧化硫,C项正确; D.O、S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化物不一定是强酸,例如亚硫酸是弱酸,D项错误; 答案选AC。 16.[Ne] 3s23p2 1s22s22p63s23p64s1 H2SiO3、H4SiO4、KOH、K2SiO3(任写3个) 2K+2H2O=2KOH+H2↑(或KH+H2O=KOH+H2↑) Si+H2O+2KOH= K2SiO3+2H2↑ As 第四周期第ⅤA族 【分析】 A原子只含1个电子,故A为H,根据题意,B得1个电子后形成3p3结构,故B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所以B为Si;根据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知C的2p能级为2p4结构,故C排布式为1s22s22p4,即C为O;由题意知D的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1,故D为K;E的核电荷数等于Si、K之和,即33号元素As。 【详解】 (1)①B为Si,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排布简式为:[Ne] 3s23p2; ②C为O,外围电子排布式为2s22p4,故其排布图为:; ③D为K,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 ④A、B形成化合物为SiH4,电子式为; (2)由分析知四种元素为H、Si、O、K,其中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H2SiO3、H4SiO4、KOH、K2SiO3等 (3)A的单质为H2,可由K与H2O、KH与H2O、Si与KOH反应制得,方程式为:2K+2H2O=2KOH+H2↑、KH+H2O=KOH+H2↑、Si+H2O+2KOH= K2SiO3+2H2↑; (4)由分析知E为33号As元素,根据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知其在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ⅤA族。 17.O=C=O 离子键、非极性键 H2O H2O HBr r(S2﹣)>r(Cl﹣)>r(K+) Al(OH)3+OH﹣= [Al(OH)4]- BeCl2+Na2BeO2+2H2O=2Be(OH)2↓+2NaCl 2S2Cl2+2H2O=3S↓+SO2↑+4HCl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这10种元素分别是①-H、②-C、③-N、④-O、⑤-Na、⑥-Al、⑦-S、⑧-Cl、⑨-K、⑩-Br。 【详解】 (1)Br的原子序数=质子数=35,中子数是45,质量数是35+45=80,故其元素符号为; (2)C元素和O元素形成的三核物质为CO2,其结构式为O=C=O; (3)钠最外层是1个电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S最外层是6个电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两种元素容易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进而形成离子键,其形成过程为; (4)Na和O形成的淡黄色固体是Na2O2,Na+和之间形成的是离子键,中O原子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O的电子层数比S少一层,O的半径小,O的得电子能力强,O的非金属性强,所以H2O的稳定性高;H2O分子间有氢键,沸点更高;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更强,其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所以HBr和HCl中还原性较强的是HBr; (5)S2-、Cl-、K+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序小径大”的规则,半径大小为r(S2﹣)>r(Cl﹣)>r(K+);K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KOH,A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3,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H)4]-; (6) 铍和Al二者的单质、化合物均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eCl2溶液与Na2BeO2的水溶液混合和AlCl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相似,都是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化学方程式为:BeCl2+Na2BeO2+2H2O=2Be(OH)2↓+2NaCl。 (7) S2Cl2与足量水反应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该淡黄色沉淀为S,生成的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为SO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HCl生成,根据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2Cl2+2H2O=3S↓+SO2↑+4HCl。 18.A N 球形 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 原子的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 (或) O Mn 【详解】 (1)紫色对应的波长在,因此A项正确;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故其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轨道(能级)上,其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故答案为:A;N;球形; (2)原子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价电子是最外层电子,依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可知其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根据题图可知,由至(除外),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逐渐增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结合一个电子释放的能量依次增大;的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故答案为:;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原子的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 (3)为27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是活泼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小,而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故第电离能;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轨道中有5个未成对电子,而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轨道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和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故答案为:(或);O;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