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背景下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研究
新农村背景下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106-01
摘要 新?r村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图远景,教育是关键。体育教学作为支撑农村学生专业体育知识获得和竞技技能习得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理念,还将为他们的更高阶段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并可能会在回馈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体育教学 新农村
一、引言
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概念,因切合当下中国农村建设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而命名。其框架图景由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给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定位。“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作用尤为突出。研究当前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总结经验指出问题并给出切合时代需要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二、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初级中学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体育教育
按照我国现行学制,初级中学属于基础教育学段。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我们是要培养身体健康,体质强健,有自信心和积极心态的青少年,一方面实现自身身体机能的全面成长,同时要关注身体作为工作和学习之基础载体的能力。但新农村背景下,这一定位必须得到推陈出新,才能适应农村近年来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变革,文化大创新和社会的大进步。那么究竟,新农村这一时代背景下,农村该有一个怎样的体育教育呢?我们认为,可以定位上,可以逐步向专业人才储备方向靠拢,在教学上适度以兴趣为导向,辅之一必要的课堂管控,在评价上综合运用学生自我评价、社会评估、家庭反馈和学校既定教学评估的手段。旨在培养利用高水平运动员这一专业型人才来带动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体育健康理念。
三、当前新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成就、问题、对策
(一)取得的成就
正如一切教育都有广义和侠义之分一样,体育课也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在专门场合如各大中小学校乃至于少年宫训练场等集中开展体育教学的属于侠义的体育教育,而无论地点、时间突破时空限制都可开展的就是广义的体育课堂了。这里以我国农村初级中学为例,重点而扼要讨论的是狭义的体育教学近些年来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从新中国在农村开设体育课以来,中国的农村体育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代际体育技能的习得来比较,因为体育课堂的教学和熏陶,我们已经从“斗鸡走狗”、“玩泥巴、“过家家”、“摔跤”等极为原始粗暴的体育活动技能逐步成长为懂得甚至是精通各类现代体育技能的新农村人。从基础设施开,改革开放前我们在泥土上打篮球,烂木板铁圈作为篮板,而现今绝大多数的农村都用上了硬化球场,并且大都安置有钢化玻璃的标准篮板。一句话,体育项目由单一而丰富多长,体育基础设施取得长足进展,几近国际水准,而农村的孩子们的体育专业节能也呈现出几乎级数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定位不够清晰。农村的体育教学工作不是说没有定位的问题,而是存在着定位不够清晰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农村教育的决策者们认识的滞后性。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向农村的大幅度倾斜,农村经济出现重大转型,社会关系正在经历巨大调整,农村具名群体的知识增长速度和认识水平的提升幅度超出了决策层认识。这是一种突变,但是决策者应该尽快沉下去,到农村去进行田野调查,以便于为农村体育教学的重新定位刷新理论误区,做到“定位要能推动和引领行动”,而不是拖行动的后腿,制约我们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其次是,作为一线教育工作的体育老师。要么是执行上级决策的时候不够到位,不然就是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不够好。一般而言,政治决策尤其是教育层面的重大决策都必要具有前瞻性,某种程度上是有开放空间的,它可以容许实际操作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进行必要的探索和创新,因此教师体育教师必须牢牢抓住契机,增加对体育教学定位的动态认知和实践活动。而当下农村体育教学的定位,我们认为适度地向专业化方向努力已经具备了条件,进一步践行全民健身,终身体育。
二是教学模式稍显滞后。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形式上依然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所需人才定制化生产之间的根本化冲突。但改革是大势所趋。未来中国的体育教学必然合乎世界的潮流和趋势,走兴趣为导向的个性化体育之路。所谓“全面教育”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部个性化需求,选择的权利必须属于学生知己,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特长,培养他们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走上正规化的路子。
三是评估体系不够健全。目前学校体育的评估主体是学生及其教育部门,单一缺乏有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是不健全和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必须引人社会、家庭特别是学生自己的评估,某种程度上,我们还要更加重视学生们的自我评估。有没有进步,特别是有没有培育期体育兴趣和爱好,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有没有植根进身体骨血里面,这些只有学生自己才能真正了解。
(三)合乎时代背景的对策:用好政策,做好方案,评估
目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这些以新农村建设为宏图愿景的重大举措都在不断地改造和改变着农村。农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巨大变迁。因此,农村体育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利好,从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打造,到教育理论层面的推陈出现和自我突破,农村的教育工作者们都要抓住大好契机,做好教学方案的调整、规划,动态考察和评估现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和成效,做好第三方评估信息的整合尤其是学生自我肯定性评价和批判性的声音的思考。
第二篇: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研究
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研究
摘要:以“农为本”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实践中发现,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对破解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村民是否能够有效地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中,既涉及到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服务性政府的转变,也涉及乡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居民 公共服务 参与机制
以“农为本”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党和国家对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农村和谐美好生活,是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公共事业的受益者。农民参与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破除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体制性障碍和观念壁垒,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体系,构建良性的参与机制,畅通的参与渠道,发挥广大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问题的提出 新农村建设呼吁均等化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成果,除了解决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滞后等系列问题,还应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不足等现实问题。政府在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不足,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养老保障的供给。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客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行政体制改革为农民公共服务参与提供了保障。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公共行政改革已经进行近30年。尽管各国改革的模式不尽相同,但一个共同之处都是把提高政府管理质量和效能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再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明确强调:“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这些转变与表述中,可以感受到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挥的重要影响。政府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从控制者角色转变为服务者角色,即促进公益达成和公益实现者角色、尊重公民,保障公民参与角色、公共事物和公共议程安排者和仲裁角色。行政理念的确立,政府角色转变宏观上保障了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新型农民的诞生推动了农民公共服务参与。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并非没有,而且有大量发展的趋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提供的权威数据表明,由于经济衰退,全国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农村居民”返乡潮”事件,从社会学上来看。这是一次大的社会流动。有人认为,这次流动有助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缓解城市就业和其他社会矛盾;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中国粮食储备,增强中国在粮食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然而,也有人认为,这次流动是被动的,会造成失业和农村生活困厄,因此给社会秩序带来冲击。不论是积极看待还是消极看待这一社会现象,农村居民本身在这次流动中发生了许多变化。农民工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生活,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发达城市受到洗礼,使他们具备一定意义上新型农民的特征。他们有的掌握了技术。有的学到了管理经验,有的受到了先进文化的熏陶。这些变化,带来法律意识、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的明显增强,对民主观、权利观的日渐觉醒,因此,他们回到农村,会同“留守”的发家致富能人、文化人一起对农村基层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提出挑战,也必将是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机遇。
二、农村居民公共服务参与现状 村委会的“缺位”。村委会是农村的一个基层组织,也是农村居民参与村务公共事务的一个平台。根据199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转发<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和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第三条规定,村委会是一个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个群众组织是为村民公共服务,也可以说它应该是村民利益表达的渠道和平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组织的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2008年7月19日,云南省盂连县发生暴力冲突事件,公安机关在对该县公信乡、勐马镇部分农村地区开展社套治安整治过程中,依法对勐马镇5名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时,遭到500多名胶农用长刀、钢管、棍棒等工具围攻殴打。冲突中,41名民警、3名干部和17名胶农在冲突中受伤,2名胶农死亡。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村民没有通过村委会这一组织来解决他们关注的利益,村委会在这个事件上是处于失语状态。
农村居民为什么没有选择村委会这一组织呢?根据学者任艳妮、吕翔在陕西省某县的调查发现:“……有重大村务都由村民群众直接参与决策,56%的村民认为选举过程不能程序规范、畅通渠道、发动群众,60%的村民从未被邀请参加村里的重大问题决策。”甚至农民被问到“如果选举委员套无故不让你参加选举时,你将怎么办”时,回答“无所谓”或“求之不得”的达30%。这些数字表明,农村居民对村委会认同度不高。参与意识低下的假象。在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中,农村居民参与意识表现较低。有学者认为,村民不参加公共事务管理是参与意识不强的表征。笔者认为,村民不参与并不说明不想参与,不想参与并不就说明参与意识不强。为什么如此一说呢?村民不参与公共事务只是结果,造成这一结果有多种原因。我们不能只归结到参与意识不强。尤其是返乡的农民工,他们在观念变化、视野开阔、经济上取得一定地位后,他们对农村公共事务会有更大的热情。我们在莱镇调查得到“40.57%的村民认为自身具有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意识一般的占54.45%,仅4.98%的村民对公共服务意识表示可有可无”中可以得到说明。
当前农村居民不愿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宗族控制的村级组织和村级事务;其二,村委会干部与村民争利;其三,当前的政治文化和制度缺陷。要么是村委会功能弱化直至无权力;要么是村委套自行其是,完全摆脱掉农民群众的制约,这两种情况造成农村居民在心理上不认同村委套是一个他们表达意见扣利益诉求的组织。
三、保障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措施
保障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服务,既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政府民本价值的实践。如何通过“无断层”的村治模式,来正确引导与培养农民公共服务意识,通过疏导性的沟通合作机制、畅通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搭建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平台,真正确立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重构村委会的职能。首先,村委会应该回归到群众组织性质上来。村委会应从为政府服务的角色向为人民服务的角色转变。因为它是人民群众选出来的,它应依赖自己的选民,是选民的“代言人”。其次,村委会组织与政府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让村委会组织能忠实为村民服务,真诚地代表村民的利益,让村民在内心上认同村委会组织。只有这样,农村居民才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当中,村民才会通过村委套组织来表达自己利益意愿和利益诉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998年11月4颁布的《村组法》需要做出修订。其一,确立村委会为村民利益诉求表达的平台。根据《村组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村委员肩负着保护村民的合法财产和利益的责任。但在谊法中没有相应规定如何保护村民的合法利益,村委会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来保护。当村委会通过组织的形式,表达了村民利益诉求之后,哪个部门应做出回应,应当在多少个工作之日内做出回应。如果没有部门回应,它是否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披露引起上一毁政府或者全社会关注。
其二,确立村民委员为代表村民合法利益的法律主体地位。村民委员是否能代表村民成为在法律诉讼中原告地位,在《村组法》的规定中没有确立。在当前农村改革时期,利益呈现多元局面。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个体经营较为独立、村民间联络淡化。当村民面临侵害时,他们很难以形成共同的抵制力量来保卫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涉及多敷村民他们会选择非常态的方式或者其他极端的方式来对抗,如果被人利用还可能对抗政府和社会。笔者认为,如果村民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如果凭借个人的力量无法得到法律的救济,经村民提出申请,村委会通过召开全体村民会议表决;如果通过,村委组织可以代表村民成为原告的主体资格。
其三,应当增加“临时村委会”内容。《村组法》的第十六条规定赋予了村民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利,提出罢免的主体的要求。但在实践中操作性不强,村民遇到村民委员会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能很好地代表自己的利益,他们很难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因为。本村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必须提出罢免的理由,如果村民委员认为理由不能成立,村民还有什么办法呢?该条文中还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度时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要求。如果村委员不召开村民会议,村民又该怎么办呢?仅仅制定权利是不够的。必须制定相应的保证权利能够实现的程序。因此,《村组法》应该增加如果经村民三次提出罢免要求,村委会不召开全体村民会议。村民有权解散村民委员会,成立临时村民委员会的权利的相关内容。农村居民公共服务参与意识的培养。公共服务参与意识不是先天产生的,它的强化,需要培养和引导。我们在仪陇县某镇调查发现,“认为政府对农民公共服务意识培养重视、比较重视占30.6%,不够重视占44.84%,认为不重视和说不清楚的分别占17.44%、7.12%。”这说明政府在农民公共服务参与意识的培养、引导上任重道远。实现农村居民公共服务参与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其一,加强对各级干部尤其是乡村干部进行公共服务的教育培训,强化他们的公共服务职能、意识和能力,实现对农民公共服务参与意识的支持与引导,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其二,加强农民的公民素质培养。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科学素质的同时,应加强民主意识,公民身份意识,公共服务参与及管理的教育,主动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公共事务的参与能力,使他们敢于参加村民自治机构的竞争和竞选,敢于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他们知道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有那些救济渠道和救济途径,如何利用这些渠道和途径。
其三,建立合理的公共服务参与运行机制。如何使公共服务所涉及的各方通过平等参与公平协商,实现良性互动和谐发展,这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实现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迭权、监督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并在很多地区推行的农村社区建设、村民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得以实践。
制度的完善。参与意识、民主观念在很多地区,并非不强。村民不是不想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无机会、无渠道。造成问题的是制度缺陷。从人性上来讲,每一个人都有表达的愿望,否则人类就不会出现文字、艺术等文化。问题是,如果人经常性表达自己的想法,却得不到关注,或者知道自己表达了和没有表达没有区别,还会选择表达吗?另外一个问题是表速的成本问题。这个问题与村委会作为村民利益表达的组织有很大的关系。当村委会组织表达村民利益不是基层政府所期望的,或者让基层政府“不高兴”,整个村民和村委组织的正当利益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些都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另外,村委组织是否保证了村里的公共事务都由村民参与到了,如果村委组织剥夺村民的参与权,或者说,村委组织的决定违背了大多数的村民的意识,村民有否权利解散村委组织,重建村委组织,通过什么渠道来救济自己的权利。笔者认为,一套适应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转变要求、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体系可保障农民公共服务参与的权利,政策实施者的理论政策学习制度可提高农民公共服务参与的主导性,定期不不定期的农民专项培训制度可提高农民参与公共服务的自觉性,推进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理财为主要手段的民主监督制度可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完善与落实农村公共服务的经费保障制度可保障参与的平等性,公共政策决策的问责制可保障农民公共服务参与的实效性。
从管理性政府到服务性政府的管理转变过程中,政府原有的一些职能推向社会组织时,农村居民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是否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事务中,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从管理性政府到服务性政府的管理转变过程,也必将影响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随着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和经济大规模展开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情况下,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正在日趋恶化,总体形势非常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拖慢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而然的就被提上了议程,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将环保建设放在头等位置,与经济建设、村庄建设同步,全面进行规划,研究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现状以及分析其成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环保对策
绪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的总体目标中,体现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尊重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三农”问题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而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不破解环境问题,就难以破解“三农”问题;不破解“三农”问题,也就难以健康有序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至今也是今后政府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农村环境问题则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影响到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和看法。“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众多,但其实质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因此,应在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分步实施,政府扶持和农民集资,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与加强管理,农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关系问题。因此,处理好上述几个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平衡稳定、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在对我国农村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在“重发展,轻环保;重生产,轻生态”的思想影响下,分析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最后,结合当前农村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实际问题,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
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也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规模开展模式,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面貌的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尤其迅猛,乡村居民对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导致乡村面貌杂乱,失去了中国乡村的固有风貌。“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2,城乡体制的改革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是2012年11月8日的党的十八大上。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作十八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武力认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十八大报告一大亮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
我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居世界之首,且单位面积施用量高于发达国家,不同化肥之间使用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化肥使用率低、流失量高,据实验统计,我国农业化肥平均利用率低于30%,相当于施用10公斤化肥,就有7公斤多被分解、挥发、渗漏、淋溶,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周围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是大气和地下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日益严重,以有机磷农药为例,其使用过程中仅有约10%被植物吸收,其余约90%扩散于大气中,直接影响着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1]
(二)、乡镇企业的不合理发展带来的污染
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的格局,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乡镇企业基本以技术含量低、对环境影响大为特点,同时又因规模小、资金与技术有限而难以对环境污染进行防治,使得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此外,一些污染型大中型企业迁建于乡镇,尽管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也成为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据2007年国土资源部资料表明,我国10%以上的耕种土地面积已遭污染,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 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 12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三)、农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农村造成的环境污染
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农村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带来大量流动游客,使人口更为集中,但“农家乐”等新型旅游形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令人担忧,餐饮消费使清洗宰杀家畜的废水、废弃物大量增多,肆意破坏植被、任意盖房搭棚、胡乱堆放垃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暴露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处于散乱、不规范的状态。
(四)、农村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导致有机物质污染严重
农村生猪屠宰的废物、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水渠、河流,悬浮物和含氮有机物分解使水质变黑、变臭,致使蚊蝇繁生,危害人们健康,水中 BOD、COD严重超标,水体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农民放养家禽、猪、羊、牛等牲畜任意在村中排泄粪尿;生物残体固体废物乱堆、乱放,雨水冲刷进入水体,生残体腐烂发酵,有害藻类丛生,使小池塘营养化,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五)、是环境保护机制与制度的缺失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存在严重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具体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趋势,是党中央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建谩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时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应建立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构建体系的重点是保护乡土风貌,田园风情,以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农村建设,使农村生产建设规划、生活建设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与景现生态建设规划相和谙和共生。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景观生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持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走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支持。
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不科学,导致土地、农药、水、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尤其是在近十年的经济大规模开战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都在片面追求着经济发展和GDP数量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围湖造田、开山造田、乱砍滥伐、资源过度开发、水域污染、超载放牧等等许多事例屡见不鲜,森林、水体、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大大降低,农村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以至于我们中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以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为此,我们必须负起生态环境的重任,而且还要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当中,发展农村经济须充分注重运用符合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和规律的方法、手段,来指导当前的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形态,建立生态系统维护改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机制。将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以便实现良性循环。以湿地、森林、水域、草原等的保护为重点,加强新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树立生态型、可循环型和清洁型的农业发展理念,创建绿色中国新农村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中国新农村经济走向科学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和谐新农村。
2,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3,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位置来抓。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实施的重点,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与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3、科学种田,控制化学物质污染。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减少化肥损失和污染,提倡土中施肥和推广测土施肥。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术掌握,科学用药的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尤其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蔬菜、粮食、畜产品的监测,预防重大农药污染。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识,要与当前开展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设工程相结合,真正使我们的环境变得“山青水秀”。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走势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走势研究——以湖北省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为个案
作者:张艳国,胡盛仪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摘 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旨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工程。它对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近年来湖北农村社区发展的实例可见,目前农村社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发展,应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协调机构和组织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社区成员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等方法,逐步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速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和建设力度。
[关键词]农村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势研究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旨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工程。它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繁荣农村社区文化,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满足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村社区试点工作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必然面临一些问题,存在很多困难。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深,组织领导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内容、目标等,认识比较模糊,较多人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城市社区建设经验的复制,忽视了农村社区自身特点及差异化发展的路径选择。试点地方多满足于修房建路,整治环境等外在方面,缺乏农村社区建设各方面的统筹考虑,工作推进难度大,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部门协作机制和工作合力亟待形成。
二是农村社区建设投入不足。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锐减,农村村级债务没有得到有效化解,一些乡镇企业、村组企业倒闭,使得集体经济陷入困境,各县市、乡镇两级财力有限,无力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有效投入,使有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财力保障不力。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是社区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日趋多层次化,这对农村社区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社区服务要通过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为社区成员提供服务保障。但是,不少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如社区活动中心和一些为民服务设施仍相当缺乏。
四是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社区建设各项事业的有力开展都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但就整体而言,社区干部角色尚未成功转型,目前还不适应社区建设的新要求,其观念、思维、工作方式方法都有待转变。
五是农村社区中介组织发展不健全。培育和发展社区中介组织,有利于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深化发展社区服务。目前,农村社区中介组织往往都局限于生产服务方面,而
各类维权、生产生活服务类、休闲类的社区民间中介组织还很少,影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
二、湖北农村社区建设积累的有益经验
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围绕以下 4 个方面展开:第一,拓展村民自治,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第二,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第三,促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开展;第四,探索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新经验。集中在这四个关节点上,进行试点的各农村社区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1.在村民自治方面,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新探索
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有机结合,努力拓展村民自治内涵和外延,把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当做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湖北省农村社区实践,在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予以较大拓展,具有普遍的经验价值。
(1)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村民自治组织模式。湖北农村社区在组织形式上基本上是因地制宜,不拘泥于某种模式。在各社区大多推行“专业协会”或服务中心模式。在石花镇扬溪湾村,由于社区是与行政村合一的,社区组织则是“两委加理事会”模式;宜城市桃花渡社区,是以一个自然村为基础建立的社区,不仅设有社区中心理事会,还成立了诸如志愿者协会、农家乐餐饮协会、红白理事会等多种群众性服务组织;宜城市南河村社区成立了蔬菜协会等,根据自身职能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实施具体服务。社区理事会成员主要由有“双带”能力的农村党员、产业大户和经营能手担任,在村委会的指导下,按照《社区理事会章程》行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职责,大大提高了村民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推进基层民主,实行社区重大事项票决制。凡是进行试点农村社区,不仅坚持社区组织成员都由本社区通过“海选”的方式选举产生,还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创造出重大事项群众代表票决的制度。如扬溪湾社区,对本村数额较大的经费支出、筹资筹劳、项目发包、宅基地审批等涉及群众关注的重要事务,必须召开由本村或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对经过决策的重大事项,村两委要及时组织实施,并通过公示墙或会议等形式,将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向村民代表或村民进行反馈,接受群众监督。
(3)建立“三会四事”制度,完善村民监督机制。为了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农村社区群众合法权益,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三会四事”制度,这是农村基层民主组织化制度化的一个有益探索。“三会四事”就是“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监事会为基本组织构架,以党员(代表)大会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村民监事会监事”为基本运行机制的村务协商监理制度。“三会四事”重点是通过建立村民监事会监督村委会对法律法规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事项的执行,保证村民能够直接参与村里一切重要事务的决定权和监督权。
2.在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方面,积累了各具特色的新经验
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确保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全面领导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党组织全覆盖网络体系。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中,尝试建立党员全覆盖网络组织体系。如石首市小河口镇社区建设中,镇党委指导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区党组织网络:一是构建了网状组织体系,成立了由镇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党支部,下设八个党小组,分片对社区进行管理;二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员生活会,每周召开一次支部碰头会,会议内容主要是通报工作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健全了社区支部工作制度。四是建立了党员活动室等党员活动场所,加强对社区党员的党性教育,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探索建立党员“双促进”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进模范作用,一些地方探索在农村社区党员中开展“双促进”活动,即把促进党员自身能力提高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党员个人先进性提高与促进党组织战斗力、先进性提高相结合,促进党员个人生活水平提高与促进社区发展相结合。这种党员“双促进”活动的开展,密切联系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深受广大党员的拥护。中共宜城市委还结合实际开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活动。至 2008 年上半年,全市通过“三培养”,涌现了 1400 多名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占农村有劳动能力党员总数的 30%左右,大大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性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3.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有切合实际的新创造
在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目标体系中,完善的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龙头和灵魂。全省各试点社区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为原则,以培育社会服务组织网络、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载体,建立了服务中心———工作站、专业协会、理事会等服务组织网络。如谷城县社区服务中心(站),大多由志愿者组成,社区服务中心制订了服务内容、工作职责、服务承诺,积极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服务。县城关镇朱家洲村在试点工作中,村委会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开设了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文化体育、治安调解等服务项目。与此同时,该村还将与农民自身利益较为密切的如民政、劳动、计生、城建、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相关政策、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以及优惠政策等编印成《农村社区服务指南》小册子,发放到农户手中,既方便群众了解政策,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4.在农村社区文化发展方面,有受到居民欢迎的新推进
由于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中心城市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短缺,农村“五乱”现象突出,抹牌赌博、封建迷信、喜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尚未杜绝。同时,村级文化活动室衰微,农民群众想学知识缺资料,想奔富路缺技术,想找市场缺信息,想搞娱乐无场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体贫乏。因此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成为农村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全省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单位为基层文化事业发展进行了大量探索。一是建立农村文化的主阵地。一方面积极投入资金,推动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广播室、图书室、科普活动室,体育健身场、文化活动场,以及有市场需求又能传承民间文化的农民娱乐队即“三室两场一队”的建设。二是推动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各市、县、区加快“使网络进入农户”的建设步伐,送书下乡,建立并壮大“农家书屋”。三是建立文化中心户。四是建设文化墙和文化长廊。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农村社区发展趋势及其路径选择
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它的出现,使农村基层原有的封闭的、分散的、家族式管理的格局被打破,代而取之的是开放的、相互沟通和密切联系的、区域性管理的新模式。这种新型的农村基层组织形式,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农村社区的出现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产物,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助推器。因此,加速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和建设力度,应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当然,在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过程中,也产生了种种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我们认为,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和完善。
1.加强规范,明确农村社区发展的思路和步骤
从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来看,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随意性多,缺乏统一的规范,影响了农村社区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至少制定一个省级范围内统一适用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和方案。要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宗旨、名称、原则、目标、内容、管理方式等方面予以规范,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统一指导;同时,科学制订社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步骤,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指标体系,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新实践。
2.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协调机构和组织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事关农村发展的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要建立省级相应的组织、领导、决策、实施保障机制,各市、区、县要形成推进工作机制。当前,要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各部门配合,乡镇主办、村两委实施,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新机制;要将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起来,将所有涉农事业项目活动结合起来。全省要成立统一的农村社区建设领导机构,与全省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的工作和职能对接,已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市、区、县,在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后,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要从市、县、区直属单位及乡镇选派精干得力的干部驻村,直接负责指导农村社区建设。要将工作业绩纳入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肃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3.强化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驻村联系点紧密结合起来,以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确保新农村建设任务落实具体化。要采取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五位一体”共建农村社区的形式,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农村社区新机制。各部门和相关组织应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切实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方便和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社区发展的瓶颈。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同时也要将各类涉农资金、项目,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新农合、扶贫、培训等资金,统一到农
村社区建设中来,根据社区建设规划方案,集中使用。各涉农部门要统筹涉农资金支持社区建设;同时,制定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资金、设备、技术、信息等方式投入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以各种涉农部门相关资金、各帮扶部门投入为辅助,以农村集体积累资金,农民自愿捐助和社会各界捐献援助为基础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农村社区建设。
4.提高认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
虽然农村社区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许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还很不足,这是影响农村社区建设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不仅宣传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农村社区宣传方案,并且可以考虑将各项涉农宣传工作整合于农村社区宣传之中。同时,要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媒体采取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作用、目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对文明新村、基层民主和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经验等开展正面报道。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农村社区成员教育组织宣传活动。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农村社区网站,宣传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交流各地社区建设经验,提高各方面人士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
5.提升社区功能,增强社区成员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在于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以生产生活“共同体”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经济上逐步形成规模经营,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抵御市场风险;生活上加强联系,提高质量,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因此,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最重要的应该提升农村社区的功能。
首先要搭建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平台,建立广泛的社区居民自治,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其次,要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服务能力,包括生产服务、信息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三是要加强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文化中心户建设为依托,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推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努力构建祥和、文明、生态的和谐社区,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农村社区建设真正成为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梁树发.社会与社会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赵凌云.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3]张艳国“.社会生活共同体”论断的内涵与意义[J].学习月刊,2007,(23).[4] 张艳国,王立京.农村社区:农民家园的崭新形态———湖北省宜城市桃花渡社区建设的启示[J].学习月刊,2008,(15).[5]张艳国,胡盛仪.社区善治:基层民主政治发展途径研究———以武汉市社区建设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6).
第五篇:学案导学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研究
学案导学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更新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学科。在当今信息平台不断创新和改革中,课堂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选择,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较高的敏锐度和其他相关综合能力。在江苏省,由于受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影响,在教学中只注重实践,为考而教,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一普遍现象,从客观实际出发,结合高中教学实际情况,钻研与探索信息技术教育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案;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序言中指出: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信息时代,无论学生将来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都将终身使用信息技术。因此,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掌握数字化生存本领至关重要。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高效学习?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必须从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下功夫,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目前,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比较多,在模式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
一、国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乔伊斯(Bruce Joyce)和威尔(Marsh Aweil)等人在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定义。他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我们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都柏林三一学院David Little教授所撰写的《自主性学习:定义与问题》(Learners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是自主性学习研究中的经典之作。在他之前,许多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指的是独立于传统课堂的“独立”学习,但是David Little教授提出,“合作”和“互动”才是培养自主学习的根本。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者们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新的教学方式的研究中,强调教育方式的适应性、有效性。著名的“发现学习”理论就是强调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被动地接受知识得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些都为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国内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现状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后,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打造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等。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世纪60年代北京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20世纪70年代上海顾泠沅的“尝试回授”教学模式,20世纪80年代江苏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模式、魏书生教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北大附中张思明“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以及后来的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都属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笔者对相关文章进行研读梳理后发现,总体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高中信息技术学案设计与编制的研究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涉及学案的设计与编制,如山东师范大学李继红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学案编制研究》、河北大学吕秀芳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学案设计与应用研究》等。研究多数涉及学案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依据、原则、构成要素等。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也有不少研究提及学案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作用,做法也不尽相同,但理论大体相似。
2.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这一类的文章比较多,笔者从文章研读中发现,这些文章主要是从学案导学的理论、应用实践、效果评价等方面,系统地研究学案导学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及作用。如,山东师范大学秦雪丽的硕士论文的《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等。其中,湖南师范大学易李平的硕士论文《学案导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中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学案导学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吴永军教授在《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一文中详细地指出了导学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导学案的研制及其使用主要由教师操控,并未体现真正的自主课堂;三是导学案本身的研制以及呈现模式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这些都值得借鉴和注意的。
参考文献:
[1]David Little.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M].邱永忠,林?S,江琴,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王文瀚.“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3]邹金梅.学案导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江苏:苏州大学,2009.[4]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6-10.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