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和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2 19: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和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和对策研究》。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和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现行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研究,提出树立以人为本、以实用为目的、以实效为原则、以质量为生命的教育培训理念,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的引导作用,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师资管理和教材体系,逐步形成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教育培训 问题 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亿万新型农民的积极参与和能动性的发挥。大力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因素和根本保障。

一、现行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依然突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没有根本提高,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例如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3倍(城镇居民23979元,农村居民6977元),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农民收入整体偏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农村的发展显著落后于城市。虽然国家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但稳定增长的机制没有健全,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方面,农村的发展显著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最薄弱的产业依然是农业,最滞后的领域依然是农村,最低收入的阶层依然是农民。

从总体上看,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整体偏低,据统计,我国5亿左右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接受系统农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农民教育培训普及率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导致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因而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影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和发展规模,进而影响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质量,许多农民无法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和培训。

1.2农民思想意识落后,缺乏主动学习和获取有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思想文化水平有限,受小农意识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的思想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主观上依赖政府和集体。绝大部分农民缺乏变革精神和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缺乏快速有效捕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融入社会经济的知识和能力,面对变革中遇到的困难常常表现出束手无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能力准备。缺乏从事非农岗位工作的经验能力和受传统农本思想的束缚,多数农民不愿意离开土地,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成为农村规模化种植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障碍。

文化科技素质偏低使许多农民对一些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感和观望感,导致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识往往比较淡薄,缺乏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民普遍认为:不参加培训,不拿证书,照样能够在地里干活。不少农民参加教育培训活动是在反复动员情况下或为完成行政任务被动参加的,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存在态度不够积极、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不够认真等实际问题。

1.3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教育培训经费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供给途径主要分为政府行为,学校行为、民间行为,虽然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在总体上农民教育培训供给仍然是以政府行为为绝对主体,且供给相对不足,各种渠道的发展状况也明显地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国家直接用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尽管有所增加,但除了中央财政的投资外,各级财政几乎配套投入不足。而且随着物价消费上涨,农民教育培训任务和费用的加重,相关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经费不仅没有增加,有的还有所下降,严重阻碍了办学条件的改善。

可见,国家为主体的供给总量和途径发展不足,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层次、多结构的农民教育培训的供给渠道。

1.4农民教育培训机制体系、模式、师资、教材和考评等不能适应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要求

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激励、监督、保障等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由于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项目支持,缺乏更多直接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具体计划与有效的措施,使得一些农民培训组织因效益最大化的导向,加速了“离农”趋势。农民教育培训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农科教统筹协作不足,存在各自教育培训内容与对象互相脱节或重复现象,影响了教育培训效果。

农民教育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教育方式落后单一。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缺乏研究,致使学校的教学与当地经济社会需求脱节,与农民生活脱节。在专业设置上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脱离农民及其子女就业与创业需要,专业课程设置僵化,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实验实习基地的生产管理水平缺乏先进性和示范性,办学实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弱。这种学校定位的偏差,导致了农民教育培训在农民眼里可有可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受教育的短期化,忽视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农民教育培训结构不够合理,办学模式单一,教育模式滞后。受导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制度惯性的影响,我国的农民教育培训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单

一、僵化、缺乏特色和活力,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难以有力支撑农民教育培养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师资力量薄弱、水平良莠不齐,培训质量难以保障。农业属于艰苦行业,较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所以农业教育培训的优秀师资人才缺失严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缺乏,直接导致农民教育培训师资水平与培训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的主要对策

2.1树立以农民为本教育思想,健全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和体系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经费为主,因市力导,鼓励工商企业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本等投入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并积极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等外资,调动社会力量保障农民教育培训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以农民为教育根本,培育在思想上有人文精神和自我意识,在科技上有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在生产生活上有市场意识和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按照“求实效、讲实用、重实用”的培训原则,逐步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功能齐全、相互协调、适应需求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形成“政府统筹、农业牵头、企业合作、社会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联动机制。

2.2.树立以实用为目的教育理念,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强调实用为先、技能为主、增收为重,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有机衔接,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农民培训与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岗位实践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以农村为教育阵地,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探索出符合本地民情教育培训模式,根据区域产业和经济的特点特色,建立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动态管理模式。

积极探索“绿证村”、“核心示范农户”、“政府+学校+企业+农户”的产业联动培训等教育培训模式,采用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短期培训和长期教学相结合,推进培训教师下乡,教育资源进村,人才培养入户,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2.3树立以实效为原则教育理念,优化师资队伍管理和实用教材体系

建立由省、市科研院、所、校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实践经验、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培训教师团对,并颁发中央农广校聘书,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拥有一批较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资源。积极推进教育培训课程和教材改革,构建科学实用的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按照“三面向”(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和“两适应”(适应农业技术现代化,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端正教育培训思想,并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努力调整课程结构,改善教育培训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材内容,加强思想文化、科学技能及市场经济意识等方面教育。

建立培训教师下乡进村责任制,每3名教师负责1个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制定培训方案。培训教师进村,要及时将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传送给农民,同时要讲解和传授文化知识、新观念、新风尚以及健康生活、生态环境、经营管理、民主法制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另外,还要积极参与建立乡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面向市场的意识和能力。

2.4 树立以质量为教育生命理念,健全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考评体系

农民教育培训要坚持“质量第一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

培训实施效果的客观考评体系,确保教育培训质量,确保农民学有所成的同时学有所用。

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一定要从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尊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制定教育培训质量监控的对策与措施。要建立科学的农民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质量评估。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教学比重,拓展和丰富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增加实用新技术、市场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建全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考评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提确保农民学习质量,培育合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三、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贵在以人为本,培养新农民,把新农民变成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繁荣的主角、社会进步的主力。通过农民教育培训的机制模式的革新,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质量,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因“市”因“势”利导,使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进而从总体上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增强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近平农民教育培训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探讨 成人教育 2008/04总第255期

[2] 康大海 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方向的思考 湖南农业科学

2OO7,(4).17—l

[3] 朱启臻 农民教育重在提高有效性 农业工作通讯 2008.08

[4] 郭焕波 昆明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南 2008年版

[5] 仇和 “三农”工作与县域经济 2007.12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情况调查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情况调查

寒假期间,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做了一番调查,在这十多天的调查中,我了解了现在农村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我采访了一些农户和村干部,我对农村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首先就是农村中的教育问题。因为从三年前农村中就开始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走又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好政策。而且落实的比较到位.副村支书***说: 为了响应中央号召,我们村为中小学免费发放教科书和免杂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扩大我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资助范围,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免除杂费。“两免”标准为:小学每生每期80元,初中130元,特教95元。按照“一费制”标准,除中央财政负担的免费教科书资金外,其余资金由省、市两级财政各负担一半.2.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在“两免”资助范围内,对贫困寄宿生在校住宿期间补助生活费,每生每天补助1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可逐步落实,2005年受资助面要达到贫困寄宿生的80%,2006年达到100%,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负担。老百姓都说这是一件好事啊。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国利民的大事。老百姓确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第二个老百姓比较关注的就是免交农业税。皇粮国税,古已有之。直到今天,“交公粮”一词,仍是中国农民的口头禅。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以牺牲农民收入、农村发展的代价进行了城市工业化建设,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在经济增长的“大蛋糕”中,占人口总数绝大多数的农民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反而在某些方面还遭受着严重的“不公”。比如在税制方面,城市和农村一直实行的是“双轨制”,广大农民的税负长期高于城市居民。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专门面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总税率达百分之八点四。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全面取消农业税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取消农业税,还在于它破除了对农民的不平等待遇。人民群众对这项民心工程感到非常高兴。村民***告诉我,他家有4口人,耕种3亩地、70株橄榄,还做些生意,年收入2万元左右。他说:“现在农民享受这么多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我们对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由衷地拥护!”村党支部书记***告诉我,从2003年起,村民们免交“三提五统”,去年又免交种粮耕地农业税,今年起全面免交农业税,全村农民每年减轻负担38万元,基本达到“零负担”。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2004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100元。这对我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农村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农民的就医问题。农民就医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我认为应当赶快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就医难主要表现在很多家庭看不起病,还有很多家庭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对此,各级政府也做了很大的工作和努力,也确实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定好位,找准位臵,使其真正起到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功能;第二、要建立农民看病的统筹制度,对于一些特困患者,政府应该考虑解决部分款项,减免他们的就医负担,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第三、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可以选派一些有培养前途的高考分数较低的高中毕业生送医学院校进行培养,入学前与他们签定合同,毕业后回农村基层卫生院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医院还可以定期为农村培养实用性医疗人才,进一步充实农村医疗队伍;第四、要增强责任感,进一步关注农民兄弟的身体健康,有条件、有优势的医院和医护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利于农民就医的活动。

这就是我在这次社会时间中的调查所的得,农村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应该尽快解决,决不能姑息。这次的社会实践我的收获很大,我常常被有思想、有远见、有决策的农民所感动,更被他们的勤劳、朴实的品质所折服。感受也很多。我也感受到了农民的朴素和勤劳。总之,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中国的农村建设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我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社会,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真正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衢州)调查报告

题 目:关于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和特征 分 校: 班 级:学 号: 姓 名:

关于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和特征的调查报告

乡镇是我国政府管理“五级结构”的最末端机构,承担着贯彻上级政策、管理乡镇农村、沟通城乡的重要职责。有道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足见乡镇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乡镇是我国行政体系的最基层一级,是人民政权的基石、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乡镇,工作着力点也在乡镇。乡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水平,直接关系着一个县区、一个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

乡镇管理是以乡镇政府为核心的乡镇组织依法管理乡镇范围内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管理主体的多元性、执行决策的直接操作性、组织运作的综合性、管理环境的中间性和管理对象的涉“农”性。乡镇管理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乡镇设臵现状

统一设党委、政府、人大、人武部、纪检委(监察室)和团委、妇联。一般乡镇内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企业办、计生办等等,同时乡镇设臵司法所、派出所、水管所、计生服务所、劳保所、国土所、财政所,和文化站、林业站、农业站等,这些就是传统的七所八站。站所一般3—5人。

二、现行乡镇管理体制的特征与弊端 乡镇管理属于基层管理的范畴,具有:(一)综合性

乡镇管理的综合性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对象和内容却十分庞杂。每一个乡镇都设有党、政、武、企、群众团体等机构,领导着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工作。第二,从管理方法的运用上看,乡镇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把各项工作加以综合,采取综合性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才能把各项工作推动起来,从而收到明显的效果。第三,从管理职能上看,由于乡镇工作的直接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综合协调和合作是非常必要。乡镇党、政、经各部门只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和帮助,才能使乡镇管理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总而言之,综合性是乡镇管理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二)实践性 乡镇处于我国政权系统的最基础一级,乡镇管理处于广大农村第一线。承担着贯彻上级政策、管理乡镇农村、沟通城乡的重要职责,具体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使之具体化,把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乡镇管理必须具体、实际。因此,乡镇管理必须直接面对乡镇各个部门或行业,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乡镇管理必须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三)群众性

乡镇作为农村基层行政区域单位,实质是乡镇管理机关代表人民群众管理乡镇各项事务。要以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愿望和要求为基本出发点,一切从群众出发,一切为了群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利

益是一致的,管理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乡镇管理不但切实反映和维护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正当利益,同时也体现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愿望和要求。

综上所述,在现行体制下,乡镇政权的运作和管理特征集中体现为:一是执行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党政机关的指令和要求都要通过乡镇来贯彻执行,并具体落实到农民群众中去。二是综合性。乡镇全面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三是直接性。除村民自治组织外,它没有下属行政组织,基本上是直接同农民群众打交道。四是非完整性。不象县以上领导机关那样功能完备、机构齐全。乡镇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能转换不到位。一是管理职能越位。管了许多本应由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管的事。二是服务功能错位。上级将名目繁多的指标分解下达给乡镇,并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有些指标采取“一票否决制”,与乡镇主要负责人政绩“挂钩”。乡镇领导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投放在落实各项指标上,没有足够精力为农民服务。三是社会职能缺位。尤其是免征农业税后,由于财力制约,大部分乡镇只能维持工作运转,无力承担公共设施建设,影响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整体水平。《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的职权为七项。但在实际工作中,目前乡镇承担的工作内容十分庞杂,可概括为八大类近50项,乡镇工作事无巨细,包罗万象,面广、量大、事杂,将有些

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能纳入乡镇管理范围,将有些应由农民做的事情由干部来做,成为“全能政府”、“无限责任政府”。越位、缺位、不到位的情况较严重,有些应该做的工作没有精力去做,而有些不该做的工作却疲于奔命。

(二)站所设臵不合理。站所的设臵大而全,而且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乡镇不论人口多少,规模大小,站所设臵千篇一律,这种状况增加了财政开支,降低了工作效率。有的站所上划由上级主管部门垂管,又受乡镇属地管理,乡镇和部门之间缺乏有机配合与协作,形不成人才、资金、设施、技术的优势互补。同时还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管理型的干部多,服务型的干部少;“万精油”式的干部多,掌握专业技能的干部少;生产型的干部多,经营型的干部少,制约着乡镇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人权事权脱节。突出表现为责权分离,管用脱节。设在乡镇的站所、中心,有的职称评定在县以上部门,考核却在乡镇。不少站所驻在乡镇,人财物却垂直管理,形成“能看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由于乡镇和站所主管部门权责重叠交叉,乡镇责大权小或有责无权,县直部门权大责小或有权无责。《宪法》规定,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一级政权,但《行政处罚法》等法规没有赋予乡镇政府执法资格,疑似乡镇在法律规定方面职权残缺,存在着“责任大、权力小”和“任务多、要素少”的现象。如禁止农用车载客、安全生产、农村环保等,乡镇没有执法管理权,但工作还得干,只有“违法行政”。由于职能的弱化,工作手段和方式只能靠单一的教育和说服,而现在利益多元化的状况下这种手段是越来越不被认可,很多情况下是无效管理。在对经济发展的协调中,最常见的是作为为企业发展征地的主体嵌入,让群众理解为官商勾结的负面行动,阻力前所未有,《物权法》出台更加剧了企业征地发展与群众利益的对立,单有的说服已经完全丧失了功能并且容易让乡镇政府卷入具体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质疑,甚至卷入法律纠纷旋涡,难于在对经济的发展支持与老百姓的利益维护中有所作为,陷入干部无能、政府无用的信誉危机。

(四)政事、政企不分。财权、物权为在县区业务部门,事权留在乡镇,存在着“见到人的管不到人,管到人的见不到人”和“有责任的没法管,有权管的没责任”的现象,造成乡镇职能虚化,责任增大,自主权缩小。一些站所上划后,大都承担着本行业的行政管理职能,肢解了乡镇政府的行政职权,难以发挥应有的行政效能。同时,乡镇政府往往包办了企业、事业单位的事;党委政府也很难把党务和政务分开。条块分割,权责分离,乡镇政府很难统筹、协调,不能有效地配臵管理要素,进而充分履行职能。另外,有法律地位但没有执法权。

(五)乡镇债务多,负担较沉重。乡镇财政实际上是转移支付财政,自身没有财政能力,收钱无门,挣钱无路,要钱无缘,要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实在苦恼。由于债务较多,负担较沉重,偿还难度大,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乡镇的正常管理工作。同时,乡镇偿还能力有限,主要依靠县区财政加大转移支付额度。并且为了发展和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旧债尚未还清,又累欠新债,有的乡镇不得已向社会集 资,向农村信用合作社借贷。花钱去路多,收钱来路少,乡镇领导穷于应对,甚至无可奈何,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管理工作、服务活动和事业发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能归咎于哪级组织、哪个领导,其成因是复杂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经过20年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农村管理体制、管理对象、管理任务、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有现实的原因,又有历史的原因;既有社会条件的原因,又有自然条件的原因;既有体制机制的原因,又有资金等管理要素匮乏的原因;既有乡镇自身工作的原因,又有上级组织的原因。这也是目前需要认真思考并逐步进行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乡镇管理必须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

第三篇:和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宗教问题研究

和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宗教问题研究

——对湘潭县农村宗教信仰的调查与思考

王洪斌

根据我们对湘潭县农村人口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湘潭县农村人口大约116万,其中有宗教信仰或者有宗教信仰倾向的人口约为12万,宗教信仰者占人口的比例为10.34%,可见农民信徒数量上还是比较大的,宗教在农村的传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对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构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农村宗教现象的存在和影响,要积极妥善处理好农村中的宗教问题,维护好广大教徒的利益,保证正常的宗教活动,要以党的宗教政策为指导,支持和引导农村宗教发展与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引导教徒服务和谐新农村建设,保持农村的稳定和谐,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规范农村地区宗教的管理,把农村地区宗教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严厉打击非法宗教、伪宗教在农村地区的传播。

一、湘潭县农村地区宗教信仰现状及特点

(一)湘潭县农村地区宗教信仰现状

湘潭县地处湖南中部,位于湖南省“五区一廊”战略要冲,辖7个乡,15个镇,总面积2512平方公里,总人口116万人,湘潭县以汉族为主,26个少数民族零星杂居。笔者从湘潭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了解到,湘潭县面前有各类信徒大约12万人,宗教信仰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34%,教徒主要分布在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中,在五大宗教中,湘潭县农村佛教信教场所24处,教徒大约6万人,道教宗教场所15处,教徒5万人,基督教宗教场所13处,教徒600余人,天主教只有宗教场所1处,地处易俗河麦子石,教徒不足百人,湘潭县农村中还有民间宗教信仰场所5处,但信仰者不是很固定,人数很难统计,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湘潭县农村教徒主要集中在与佛教和道教,不仅教徒人数占主要部分,而且宗教场所也相对较多,外来宗教在湘潭县农村地区并不是很流行,影响不大。另外根据我们调研得知湘潭县农村教徒主要是以55岁以上的妇女为主,而成年男子相对较少,文化水平整体偏低。

(二)湘潭县农村地区宗教信仰特点

1、湘潭县农村宗教信徒中佛教、道教信徒占绝大多,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所占的比重较少。湘潭地处湖南中部,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湖湘文化形成于两宋时期,两宋时期胡安国、胡宏父子来湘潭碧泉书堂讲学,开创湖湘学派,兴起了理学文化思潮。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思潮,理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综合。它以复兴儒学为旗帜,要求重新解释儒学经典,力图使儒家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振兴。另一方面,它又大量汲收、综合了佛、道两家的宇宙哲学和思辩方法,将其补充到儒家学说中去,将儒学发展为一种具有高深哲理的思想体系。可见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乡民,与佛、道有着文化上的内在关联,因此湘潭县佛教、道教十分流行与繁荣,佛道两家信徒占到91%以上。相反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在湘潭地区的传入时间晚,主要是在清代之后传入,在文化上的异质性与无关联性,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比较小,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传播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湘潭市区,对农村的影响甚少,宗教场所少、信徒也较少。

2、信徒中以老人、特别是老年妇女为主,文化水平偏低。在信徒的性别、年龄构成上来看,湘潭县农村中宗教信徒主要是以老人为主,信徒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上;从性别构成上来看,主要是以妇女为主,男性较少;从性别年龄两个维度上看老年妇女占到整个信仰者的85%以上,从文化构成来看,信仰者文化水平大部分在初中文化及以下。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年轻人、中年人外出务工或者经商,即使极少数在家务农的也是家庭的支柱,忙于农事和打短

工,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和搞好经济上,而大部分老年妇女在家帮忙照顾孙辈,已脱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而适合农村老年人的休闲方式比较少,闲暇之余他们一方面精神空虚,同时抱着很强的为家庭祈福、保平安等功利主义目的就去信仰宗教。

3、信徒的价值取向有着较为浓厚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

在广大农民的宗教信仰中体现着浓厚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主要体现在信教群众信仰宗教的目的方面。据调查大部分农民信仰宗教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境界,坚持什么主张,而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具体问题。在农村的信众中,功利主义主要表现在卜卦寻医、生儿传宗、抽签决疑、托福谋利、弥难消灾、问学保考、征婚觅友、延年益寿等等。不言而喻,这种趋利致用的功利心理可以说构成了当前农村宗教活动存在和广为流传的基础,农民信奉神是途径,关心切身利益是目标。[1]

4、宗教信仰和宗教迷信杂糅。由于宗教和迷信都是有神论,他们之间有联系,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而迷信是指以一种狂迷和狂妄的态度把相对的东西绝对化,对之顶礼膜拜,从而形成痴迷和盲信,其活动方式是利用骗术、巫术来编造所谓“神迹奇事”,通过鼓吹所谓“神力”来达到功利的目的,其组织形式多为非法结社或秘密结社。但由于大部分农民,特别是老年人文化水平相对低,宗教和迷信在村民那里并没有明显的其别,宗教和迷信这两种观念并存于他们的头脑之中,纠缠不清。只要认为对他们有用的,他们就信,因此他们即信仰宗教,也迷信鬼神。

二、宗教在湘潭县农村地区传播的原因

1、宗教传统的影响。湘潭县内宗教传统源远流长,易俗河牛头岭、九华等地一些出土文物证明,湘潭县自商周时代起即开始用青铜器饮酒、祀神。湘潭县自晋代起即有仙真道人的活动。晋时,有彭、何二道人修道于县西南广林桥。光绪《湘潭县志》记载:“彭何者,皆晋时道人也,失其名,尝炼药栖真观,后仙去。因即二姓以号观,至今丹灶不坏。及元末而赵、陈二人来居之,亦皆羽化。”[2]在历史上湘潭县宗教场所较多,例如仅道教的宫观庙殿就颇多,自晋以来,兴建于唐宋,特别是明清两代增建不少,据不完全统计,湘潭县城郊(含今湘潭市)和沿江一带即有宫观寺庙八十多处,乡间一百五十多处,合计二百三十多处。佛教也在晋代传入湘潭,光绪《湘潭县志·佛寺表》所记佛寺共有214座,其中注明了兴建时期的有:唐代2座;宋代2座;明代5座;清代11座。其余年代不详。可见当时湘潭县的佛教之兴旺。该表前言亦云:“县至前明时,士民多造寺。”[3]但由于近代革命的影响特别是文革期间,宗教信仰被禁止,大量宗教场所亦被破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明清之际传入湘潭,宗教传播的历史也教早,但湘潭作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地处内地,与外地相对隔绝与封闭,外来宗教在本地影响较小,例如至民国时期,进行宗教调查时,清真寺只有有回民十九人[4]。改革开放后,党贯彻宗教信仰政策,各类宗教组织和团体得到恢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证,各类宗教教徒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佛教和道教。

2、农村基层组织职能不能有效行使、社会组织缺失。十一届三种全会后,党非常重视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明显,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和成员文化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偏低,对党的宗教理论政策不太了解,在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上,要么放任自流,要么采取强行压制的办法,按照湖南人的说法就是霸蛮。二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和成员因为待遇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很难做到为民办实事,谋福利,带领村民建设新农村,个别干部存在官僚主义作风,甚至损公肥私,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村民在万不得已得情况下,一般有事不找村干部。三是大部分农村经济建设还存在差距,乡村的财政十分有限,条件稍微好的村也把有限的钱投入到村公路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建设上,很难有财力用在文化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由于多年来乡村文化教育的滞后和由此造成的乡村民众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人们长期以来

对命运的非理性理解,致使这些农民群众在社会转型时期,遇到不能理解的社会现象或者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时,最容易与具有深厚传统、且最有吸引力的民间宗教信仰产生共鸣。

3、宗教自身有适应农村和农民的要求。宗教在农村的相对长时期里存在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现代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发挥着其积极的一面,也就是说宗教自身有适应农村和农民的要求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部分宗教理论都有劝导人向善、互相帮助的方面,农民参加一个宗教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和组织上的归属感。二是部分宗教组织积极开展慈善和公益活动,例如基督教教徒捐资办学在当地农民中形成很好的形象,特别是遇到天灾人祸时,各种宗教组织捐钱捐物,能够帮助部分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大部分宗教与民俗民风结合起来,增加了宗教的吸引力。例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民间祭奠祖先之魂的日子,也是道教与佛教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乡村几乎家家户户要准备极为丰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及阴间鬼魂,企望“普渡”众生与亡灵。

4、农村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推动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通过免除农业税、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粮食直补等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另外通过新农村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的交通、水利、生活设施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但湘潭地处中部地区,大部分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还有部分农民生活很困难,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农村已成为老龄型社会,而农村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养老负担沉重,使得生活富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早就开始在农村地区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总体上处于过渡阶段,以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养老保险为主,医疗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五保供养制度三项主要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资金筹集渠道不完善、不稳定,同时覆盖率低的问题,天灾人祸造成的困难很难及时得到保障机制的救济。

三、湘潭县农村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湘潭县农村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

1、存在部分打着宗教旗号行封建迷信之实的诈骗行为。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方存在着村民所谓的“神”“仙”,这些人能够通过抽签问卦、看生辰八字等手段,预知凶兆、福祸,更能够替人消灾解难。当村民遇到疑难杂症时不是积极去正规医院治疗,而是去求“神仙”指点,喝圣(仙)水吃圣(仙)(丹或者药);当人生遇到坎坷不顺心时,去求神保佑消灾解难,而不主动积极想办法奋斗拼搏,这些迷信行为在很多村民那里和宗教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相信不已,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A村的村民对A村本村的“神仙”一般不相信,认为这个是骗人的,但他们对B村的“神仙”认为值得信任,这种舍近求远的信奉现象很值得耐人寻思。部分打着宗教旗号行封建迷信之实的诈骗行为不仅骗取村民的钱财,而且有时候甚至危害到人的生命,同时摧毁了人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麻痹了人的意志,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持久的影响。

2、农村宗教教徒法治观念相对薄弱。这一现象基本上与村民的整体法治素质和观念是一致的。在依法治国背景下,任何人参加、从事宗教活动,必须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和把握,一切活动都必须在遵守宪法、法律和根据宪法法律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根据我们的调研,农民对与宗教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宗教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上,比较了解、了解的的只占10%,了解一点的占到35%,基本不了解的占到55%;二是在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了解上,一般都了解或者听说过,但认识比较模糊,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具体内涵不甚清楚,少部分教徒认为宗教信仰纯粹是个人的私事,政府不应该干涉,甚至还有少部分教徒认为可以任意地进行传教布道等宗教活动;三是在对共产党党员能否信仰宗教的认识上,50%的农民认为党员不能信仰宗教,35%的农民不清楚入党后是否能够信仰宗教或者不清楚信教和入党是否冲突;四

是在对宗教和法律的关系把握上,80%的村民认为宗教活动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20%的村民认为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是个人的私事,与法律无关;五是在对宗教活动场所的选择上,信教教徒有近95%选择合法的较有影响力的场所进行宗教活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看来这些地方求神灵验,效果好。六是很难分清宗教、迷信、邪教之间的区别,即使知道有人打着宗教的幌子骗取钱财,有邪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大部分村民会选择沉默。从以上的调查结果看,大部分村民对法律和相关宗教政策不是十分了解。因而使村民容易成为非法宗教传播的受众,甚至成为非法宗教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二)湘潭县农村宗教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农村宗教的传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宗教在农村地区的存在和发展也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1、对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湘潭县农民的宗教信仰杂糅着封建迷信,信教农民往往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求神赐福,而不是主动的学习、运用先进科技,采用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来谋得发展,宗教思想盛行也不利于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的传播。此外宗教活动会消耗有限的资金,有些教徒本来就不富裕甚至经济很困难,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修建宗教场所、购买香火等上面,不利于增加农业上的投入。

2、对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影响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传统美德和科学文化知识在农村的传播,构建农村的繁荣与和谐。宗教思想的传播和兴盛,对于这个目标的实现显然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宗教毕竟是有神论,与科学思维方式是相悖的,农民沉迷于宗教,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难以开展,科学文化素质就难以得到提高,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也无从谈起,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难以实施。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宗教与迷信的界限较难认清,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盲从性,这就给邪教、非法宗教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信仰宗教也使农民的思想停留在有神论的层次上,一些迷信、离奇的说法容易流传,民俗中的一些糟粕成分会重新流行,这就影响移风易俗工作的进行。

3、对农村自治产生的影响

多数宗教活动都有其自身规则,一般定期开展活动,并常年坚持,组织也很严密,影响很大,每逢大的聚会、活动,能吸引周围数村的信徒参加,规模十分宏大。与此相反,有的村党支部、村委会却活力不足,活动形式呆板单一,甚至个别的干部还存在官僚主义作风,不关心群众疾苦,缺少带领广大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能力和魄力。于是宗教信徒们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是神和宗教团体,从感情上来说,他们已经疏远或者不信赖农村基层组织,基层组织难以开展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必然要付出额外的成本。

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针对农村宗教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利用宗教文化资源,加速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湘潭县由于历史上宗教传统源远流长,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湘潭县拥有湘潭市首家宗教文化旅游示范点五龙山大杰寺,此外还有金霞山龙兴寺、晓霞山中林寺、茶恩寺风景区、仙女山龙安寺等众多的宗教文化旅游地,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湘潭县宗教文化的资源优势,要把宗教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重点扶持,把各类宗教场所特别是传承几百年、上千年的宗教圣地打造成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地,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是新时期推动宗教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个有益的尝试。湘潭县相关部门应该高起点规划,把境内的宗教文化场所与湘潭县境内的自然风光景点、文化资源景点例如彭德怀故居、晓霞山风景区、齐白石故居等景点打造成有影响的有特色的固定的旅游线路,吸引各类大量旅客前往游玩、祈福、观光,推动这些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2、引导宗教社会功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稳定的建设环境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只有团结包括宗教信徒在内的广大农民,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要向广大教徒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使广大教徒进一步增强责任性和自觉性,积极投身到建设新农村建设中来,宗教教徒中有部分人拥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文化水,要引导他们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宗教教义的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共同的道德要求,符合人性对亲情、友爱、正义、公正、德性等等的心理需求,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相适应的。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徒多做服务社会、服务农民的事情,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发挥宗教教化功能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协调农村人际关系。

3、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需要先进文化的引导。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抓产生促发展,改观农村的旧面貌(村舍),还必须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首先必须加大投入,着力兴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之类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加强农村文化生活设施的建设。其次要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农民乐意参加的文化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调研中我们得知,参加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的志愿者们把广场舞推广到湘潭县的农村,受到了村民的广泛的欢迎和喜爱,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在农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创新方式,从本地实际出发。

4、提升基层组织效能,完善新农村的组织制度建设。

基层政权组织和农村组织要从实际出发,从满足农民各种需要出发,注意工作方法,改变工作态度,做到以人为本,下力气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题,使农民得到实惠。推广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保证至少一村一个大学生干部,大学生村官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理论政策水平,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创新思维意识,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他们的到来有利于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提升农村干部带领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业务能力。此外还要对其他村干部进行专门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作风,同时应重视抓好对党员干部的宗教政育,提高他们对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改变对宗教工作不想管、不会管、不敢管的状况。加强农村党的工作,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通过发挥党员范作用,带动群众学习、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有科学思维和意识得到普及,宗教意识才会逐步从人的头脑中褪去。

5、加强对农村宗教事务的管理,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环境。

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受法律保护,但“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和活动,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5] 一是对农民进行普法教育,树立法治观念,如果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法治观念,在实践活动就很难有正确的行为,所以要加强对村民的法治教育,使其在参加宗教活动时,懂得哪些行为是法律允许的、合法的,哪些是法律禁止的、非法的。二是对信教村民正常的宗教活动予以保护和支持,充分尊重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允许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或者违法的方式去禁止村民接触和信仰宗教,要保护好信教村民的合法权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积极支持宗教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维护,为村民的宗教信仰提供条件。三是对各种势力利用宗教在农村地区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制止和打击。在一定条件下,宗教极有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6]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的宗教渗透活动决不是单纯的宗教问题,而是国际上反动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破坏中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我们要教育广大村民增强识别能力,针对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分辨、认识正当宗教与封建迷信、邪教以及非法宗教活动之间区别的状况,村民自治组织要加强对本村村民的宣传教育。任何时候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旗帜鲜明地抵制非法宗教不可告人的目的,切实维护好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和

谐。

引文:

[1] 肖良.当前农村宗教活动的特点分析[J].城乡建设,2008,3:300.[2] 湘潭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光绪刊湘潭县志[M].1986:48。

[3]《湘潭县志》卷7《礼典》,光绪十五年刻本。

[4]《湖南年鉴》之《湖南宗教调查表·湘潭部分》,民国二十二年。

[5] 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385-386

[6] 黄铸.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若干问题[EB/OL].人民网,2002-07-26.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随着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和经济大规模展开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情况下,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正在日趋恶化,总体形势非常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拖慢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而然的就被提上了议程,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将环保建设放在头等位置,与经济建设、村庄建设同步,全面进行规划,研究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现状以及分析其成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环保对策

绪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的总体目标中,体现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尊重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三农”问题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而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不破解环境问题,就难以破解“三农”问题;不破解“三农”问题,也就难以健康有序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至今也是今后政府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农村环境问题则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影响到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和看法。“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众多,但其实质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因此,应在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分步实施,政府扶持和农民集资,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与加强管理,农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关系问题。因此,处理好上述几个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平衡稳定、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在对我国农村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在“重发展,轻环保;重生产,轻生态”的思想影响下,分析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最后,结合当前农村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实际问题,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

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也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规模开展模式,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面貌的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尤其迅猛,乡村居民对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导致乡村面貌杂乱,失去了中国乡村的固有风貌。“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2,城乡体制的改革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是2012年11月8日的党的十八大上。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作十八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武力认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十八大报告一大亮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

我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居世界之首,且单位面积施用量高于发达国家,不同化肥之间使用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化肥使用率低、流失量高,据实验统计,我国农业化肥平均利用率低于30%,相当于施用10公斤化肥,就有7公斤多被分解、挥发、渗漏、淋溶,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周围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是大气和地下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日益严重,以有机磷农药为例,其使用过程中仅有约10%被植物吸收,其余约90%扩散于大气中,直接影响着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1]

(二)、乡镇企业的不合理发展带来的污染

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的格局,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乡镇企业基本以技术含量低、对环境影响大为特点,同时又因规模小、资金与技术有限而难以对环境污染进行防治,使得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此外,一些污染型大中型企业迁建于乡镇,尽管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也成为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据2007年国土资源部资料表明,我国10%以上的耕种土地面积已遭污染,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 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 12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三)、农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农村造成的环境污染

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农村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带来大量流动游客,使人口更为集中,但“农家乐”等新型旅游形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令人担忧,餐饮消费使清洗宰杀家畜的废水、废弃物大量增多,肆意破坏植被、任意盖房搭棚、胡乱堆放垃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暴露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处于散乱、不规范的状态。

(四)、农村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导致有机物质污染严重

农村生猪屠宰的废物、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水渠、河流,悬浮物和含氮有机物分解使水质变黑、变臭,致使蚊蝇繁生,危害人们健康,水中 BOD、COD严重超标,水体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农民放养家禽、猪、羊、牛等牲畜任意在村中排泄粪尿;生物残体固体废物乱堆、乱放,雨水冲刷进入水体,生残体腐烂发酵,有害藻类丛生,使小池塘营养化,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五)、是环境保护机制与制度的缺失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存在严重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具体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趋势,是党中央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建谩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时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应建立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构建体系的重点是保护乡土风貌,田园风情,以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农村建设,使农村生产建设规划、生活建设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与景现生态建设规划相和谙和共生。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景观生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持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走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支持。

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不科学,导致土地、农药、水、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尤其是在近十年的经济大规模开战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都在片面追求着经济发展和GDP数量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围湖造田、开山造田、乱砍滥伐、资源过度开发、水域污染、超载放牧等等许多事例屡见不鲜,森林、水体、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大大降低,农村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以至于我们中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以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为此,我们必须负起生态环境的重任,而且还要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当中,发展农村经济须充分注重运用符合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和规律的方法、手段,来指导当前的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形态,建立生态系统维护改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机制。将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以便实现良性循环。以湿地、森林、水域、草原等的保护为重点,加强新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树立生态型、可循环型和清洁型的农业发展理念,创建绿色中国新农村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中国新农村经济走向科学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和谐新农村。

2,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3,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位置来抓。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实施的重点,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与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3、科学种田,控制化学物质污染。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减少化肥损失和污染,提倡土中施肥和推广测土施肥。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术掌握,科学用药的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尤其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蔬菜、粮食、畜产品的监测,预防重大农药污染。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识,要与当前开展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设工程相结合,真正使我们的环境变得“山青水秀”。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走势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走势研究——以湖北省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为个案

作者:张艳国,胡盛仪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摘 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旨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工程。它对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近年来湖北农村社区发展的实例可见,目前农村社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发展,应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协调机构和组织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社区成员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等方法,逐步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速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和建设力度。

[关键词]农村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势研究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旨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工程。它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繁荣农村社区文化,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满足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村社区试点工作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必然面临一些问题,存在很多困难。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深,组织领导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内容、目标等,认识比较模糊,较多人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城市社区建设经验的复制,忽视了农村社区自身特点及差异化发展的路径选择。试点地方多满足于修房建路,整治环境等外在方面,缺乏农村社区建设各方面的统筹考虑,工作推进难度大,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部门协作机制和工作合力亟待形成。

二是农村社区建设投入不足。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锐减,农村村级债务没有得到有效化解,一些乡镇企业、村组企业倒闭,使得集体经济陷入困境,各县市、乡镇两级财力有限,无力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有效投入,使有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财力保障不力。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是社区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日趋多层次化,这对农村社区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社区服务要通过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为社区成员提供服务保障。但是,不少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如社区活动中心和一些为民服务设施仍相当缺乏。

四是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社区建设各项事业的有力开展都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但就整体而言,社区干部角色尚未成功转型,目前还不适应社区建设的新要求,其观念、思维、工作方式方法都有待转变。

五是农村社区中介组织发展不健全。培育和发展社区中介组织,有利于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深化发展社区服务。目前,农村社区中介组织往往都局限于生产服务方面,而

各类维权、生产生活服务类、休闲类的社区民间中介组织还很少,影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

二、湖北农村社区建设积累的有益经验

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围绕以下 4 个方面展开:第一,拓展村民自治,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第二,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第三,促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开展;第四,探索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新经验。集中在这四个关节点上,进行试点的各农村社区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1.在村民自治方面,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新探索

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有机结合,努力拓展村民自治内涵和外延,把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当做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湖北省农村社区实践,在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予以较大拓展,具有普遍的经验价值。

(1)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村民自治组织模式。湖北农村社区在组织形式上基本上是因地制宜,不拘泥于某种模式。在各社区大多推行“专业协会”或服务中心模式。在石花镇扬溪湾村,由于社区是与行政村合一的,社区组织则是“两委加理事会”模式;宜城市桃花渡社区,是以一个自然村为基础建立的社区,不仅设有社区中心理事会,还成立了诸如志愿者协会、农家乐餐饮协会、红白理事会等多种群众性服务组织;宜城市南河村社区成立了蔬菜协会等,根据自身职能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实施具体服务。社区理事会成员主要由有“双带”能力的农村党员、产业大户和经营能手担任,在村委会的指导下,按照《社区理事会章程》行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职责,大大提高了村民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推进基层民主,实行社区重大事项票决制。凡是进行试点农村社区,不仅坚持社区组织成员都由本社区通过“海选”的方式选举产生,还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创造出重大事项群众代表票决的制度。如扬溪湾社区,对本村数额较大的经费支出、筹资筹劳、项目发包、宅基地审批等涉及群众关注的重要事务,必须召开由本村或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对经过决策的重大事项,村两委要及时组织实施,并通过公示墙或会议等形式,将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向村民代表或村民进行反馈,接受群众监督。

(3)建立“三会四事”制度,完善村民监督机制。为了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农村社区群众合法权益,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三会四事”制度,这是农村基层民主组织化制度化的一个有益探索。“三会四事”就是“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监事会为基本组织构架,以党员(代表)大会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村民监事会监事”为基本运行机制的村务协商监理制度。“三会四事”重点是通过建立村民监事会监督村委会对法律法规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事项的执行,保证村民能够直接参与村里一切重要事务的决定权和监督权。

2.在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方面,积累了各具特色的新经验

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确保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全面领导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党组织全覆盖网络体系。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中,尝试建立党员全覆盖网络组织体系。如石首市小河口镇社区建设中,镇党委指导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区党组织网络:一是构建了网状组织体系,成立了由镇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党支部,下设八个党小组,分片对社区进行管理;二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员生活会,每周召开一次支部碰头会,会议内容主要是通报工作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健全了社区支部工作制度。四是建立了党员活动室等党员活动场所,加强对社区党员的党性教育,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探索建立党员“双促进”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进模范作用,一些地方探索在农村社区党员中开展“双促进”活动,即把促进党员自身能力提高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党员个人先进性提高与促进党组织战斗力、先进性提高相结合,促进党员个人生活水平提高与促进社区发展相结合。这种党员“双促进”活动的开展,密切联系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深受广大党员的拥护。中共宜城市委还结合实际开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活动。至 2008 年上半年,全市通过“三培养”,涌现了 1400 多名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占农村有劳动能力党员总数的 30%左右,大大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性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3.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有切合实际的新创造

在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目标体系中,完善的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龙头和灵魂。全省各试点社区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为原则,以培育社会服务组织网络、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载体,建立了服务中心———工作站、专业协会、理事会等服务组织网络。如谷城县社区服务中心(站),大多由志愿者组成,社区服务中心制订了服务内容、工作职责、服务承诺,积极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服务。县城关镇朱家洲村在试点工作中,村委会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开设了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文化体育、治安调解等服务项目。与此同时,该村还将与农民自身利益较为密切的如民政、劳动、计生、城建、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相关政策、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以及优惠政策等编印成《农村社区服务指南》小册子,发放到农户手中,既方便群众了解政策,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4.在农村社区文化发展方面,有受到居民欢迎的新推进

由于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中心城市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短缺,农村“五乱”现象突出,抹牌赌博、封建迷信、喜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尚未杜绝。同时,村级文化活动室衰微,农民群众想学知识缺资料,想奔富路缺技术,想找市场缺信息,想搞娱乐无场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体贫乏。因此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成为农村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全省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单位为基层文化事业发展进行了大量探索。一是建立农村文化的主阵地。一方面积极投入资金,推动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广播室、图书室、科普活动室,体育健身场、文化活动场,以及有市场需求又能传承民间文化的农民娱乐队即“三室两场一队”的建设。二是推动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各市、县、区加快“使网络进入农户”的建设步伐,送书下乡,建立并壮大“农家书屋”。三是建立文化中心户。四是建设文化墙和文化长廊。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农村社区发展趋势及其路径选择

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它的出现,使农村基层原有的封闭的、分散的、家族式管理的格局被打破,代而取之的是开放的、相互沟通和密切联系的、区域性管理的新模式。这种新型的农村基层组织形式,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农村社区的出现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产物,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助推器。因此,加速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和建设力度,应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当然,在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过程中,也产生了种种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我们认为,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和完善。

1.加强规范,明确农村社区发展的思路和步骤

从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来看,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随意性多,缺乏统一的规范,影响了农村社区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至少制定一个省级范围内统一适用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和方案。要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宗旨、名称、原则、目标、内容、管理方式等方面予以规范,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统一指导;同时,科学制订社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步骤,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指标体系,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新实践。

2.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协调机构和组织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事关农村发展的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要建立省级相应的组织、领导、决策、实施保障机制,各市、区、县要形成推进工作机制。当前,要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各部门配合,乡镇主办、村两委实施,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新机制;要将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起来,将所有涉农事业项目活动结合起来。全省要成立统一的农村社区建设领导机构,与全省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的工作和职能对接,已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市、区、县,在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后,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要从市、县、区直属单位及乡镇选派精干得力的干部驻村,直接负责指导农村社区建设。要将工作业绩纳入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肃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3.强化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驻村联系点紧密结合起来,以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确保新农村建设任务落实具体化。要采取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五位一体”共建农村社区的形式,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农村社区新机制。各部门和相关组织应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切实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方便和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社区发展的瓶颈。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同时也要将各类涉农资金、项目,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新农合、扶贫、培训等资金,统一到农

村社区建设中来,根据社区建设规划方案,集中使用。各涉农部门要统筹涉农资金支持社区建设;同时,制定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资金、设备、技术、信息等方式投入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以各种涉农部门相关资金、各帮扶部门投入为辅助,以农村集体积累资金,农民自愿捐助和社会各界捐献援助为基础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农村社区建设。

4.提高认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

虽然农村社区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许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还很不足,这是影响农村社区建设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不仅宣传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农村社区宣传方案,并且可以考虑将各项涉农宣传工作整合于农村社区宣传之中。同时,要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媒体采取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作用、目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对文明新村、基层民主和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经验等开展正面报道。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农村社区成员教育组织宣传活动。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农村社区网站,宣传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交流各地社区建设经验,提高各方面人士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

5.提升社区功能,增强社区成员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在于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以生产生活“共同体”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经济上逐步形成规模经营,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抵御市场风险;生活上加强联系,提高质量,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因此,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最重要的应该提升农村社区的功能。

首先要搭建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平台,建立广泛的社区居民自治,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其次,要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服务能力,包括生产服务、信息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三是要加强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文化中心户建设为依托,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推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努力构建祥和、文明、生态的和谐社区,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农村社区建设真正成为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梁树发.社会与社会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赵凌云.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3]张艳国“.社会生活共同体”论断的内涵与意义[J].学习月刊,2007,(23).[4] 张艳国,王立京.农村社区:农民家园的崭新形态———湖北省宜城市桃花渡社区建设的启示[J].学习月刊,2008,(15).[5]张艳国,胡盛仪.社区善治:基层民主政治发展途径研究———以武汉市社区建设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6).

下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和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

    农民教育培训及对策

    大通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思考和对策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化水平,这已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近几年来,虽然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的领导力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的领导力研究 摘要:大学生“村官”是“三农”工作的专业储备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为农村基层班子输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保障措施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保障措施研究 作者:顾永梅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5期 摘 要:农村水利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在分析新农村......

    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村务公开问题的研究(5篇范例)

    摘要:中国的“三农”问题是一项紧迫的现实问题,乡镇及村处在基层工作的最前沿,而村务公开则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民主,则是新农村建设工作路径的取向和方式手段......

    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下

    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下) ——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段胜辉  2012-02-21 14:19:39 来源:《农村经济》2011年第11期 4.农民与企业交易:委托代理还是直接参与? 全面推进新农......

    新农村建设重在教育农民

    文章标题:新农村建设重在教育农民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农村的主体是农民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分清对象、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常抓不懈”的原则......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自2004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安远县紧紧围绕省、市工作部署,严格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