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阅读文化素养的培养
英语阅读文化素养的培养
北外之行,使我对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王老师的“立足文本解读,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核心素养”中着重指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今天,我将重点理解的是文化品格的方面,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文化素养。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大量的英语语篇,要接触大量的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英语学科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文化品格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虽然文化品格的某些方面显得抽象和宽泛,但文化也是可教授的,教授的重心在于通过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为不同的文化信念寻找合理性解释,从而增补、丰富自己的知识信念系统。
反观当今的英语教学现状仍然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词汇和语法教学,知识点的讲解等等。而学生文化品格培养严重缺失,因此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堂教学活动注重知识技能,忽略活动内容的深层含义的探讨。
例如在牛津五B教材Unit7 Open Day中,老师教学环节活动的设置过分注重强调表示活动先后顺序的词First, Next, Then, After that, Finally及句型的操练,而没有根据阅读的文本去深层的引导,如开放日的渊源,当天可以设置的有趣的活动,亦或是中西方(中国称作“Open Day”,英国叫做“Parents Evenings”)的等文化对比的渗透和培养。
2、情感交流过于简单,没有触动学生内心。
有位老师在教授牛津英语五A教材Unit3 My birthday时,除了要求学生记住月份,序数词和询问生日这个句式等语言目标之外,对于和生日相关的文化品格培养没有涉及,这里有很浓厚的中国传统生日文化可以和孩子分享,像抓周,长寿面等等,以及孝文化也可以渗透在教学中。情感交流的深入,可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更好地作用于教学。
3、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很好地渗透与教学中。
近年来,人们热衷于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尤其对英美文化的介绍津津乐道。然而,在现实交际,在国际交往中屡屡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中国本土文化需要通过英语实现“全球化”,而大多数课堂上,师生谈起节日文化,就是万圣节,圣诞节等等,谈起饮食就是三明治,沙拉等等,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不应偏废了本土文化的培养。
二、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在今后的教学中来加强文化品格培养。经过学习和思考,我意识到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需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在教师和学生交流中,在学生和学生交流中,在学生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文化品格培养。具体的教学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同样是教学牛津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My birthday生日这一课,我想可以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借用中央电视台的公益节目:一个小男孩端一盆水给妈妈洗脚的故事,很好地向孩子们传授了“孝文化”,儿的生日,娘的苦日,培养孩子们尊敬父母的文化品格。
又如王老师举例,在教授The Elm Tree时,通过理解故事The Elm Tree is ill,阅读的策略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以文为本,发散思维,想出了挨家敲门求助,寻求政府帮助,借助媒体等等办法去帮助The Elm Tree,很好的在学习阅读文本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深钻教材,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语言学习的工具性目标功能外,还要注意语言的人文性目标功能。每个单元的编排,每篇文章的用意,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钻研,在完成语言知识点之外,我们更应带着我们的学生深入文章主题去思考,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育人,让孩子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自我完善,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而不仅仅是完成考试的应试器。例如有一篇文章是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这篇文章单单去讲讲几个短语,几个句型就太辜负编者的本意了,这里讲的是美国登山运动员AronRalston的一次登山经历,遇到困难,遇到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他的那种不放弃,拼搏的意志力品质。有位老师还给学生推荐放映了以AronRalston为原型拍摄的电影“127小时”让学生加深理解,学生进一步真正理解不放弃,坚毅,拼搏这些性格特征。而一旦孩子们在学习中养成了这些美好的文化品格,对其今后的成长大有益处,绝不是几个知识点,语法,考点等等所能比拟的。
3、注重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
目的语文化在课堂中的导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一门语言以及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思想及生活,更顺畅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和位置来更深刻地理解本民族文化,从而建构起更完善、更全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为教师,我们要端正自身的价值观,提升文化素养。英语教师应该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明确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正确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和语言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中,无论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都应是为了学生文化品格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育人目标!
第二篇:浅谈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今天的孩子要培养哪些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培养兴趣,创造氛围,敢于去说。
孩子无论学什么,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英语学习也没什么两样。相信大多数的家长朋友们都在烦恼:我家孩子一看到英语书就一副深仇大恨的样子,这该如何才能学好呢?其实,英语学习兴趣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要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习英语。事实上,也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孩子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激情,就可以比较持久地坚持玩下去、学下去,做到玩而不厌,学而不倦。
学习英语的目标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自信地开口说英语,那不间断的练习和语言环境是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改变方法,变课堂为学生的课堂
原来我们搞的“填鸭式”教学,得到的结果是学生被动“换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学习,我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儿童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设计儿童乐于接受的趣教,在课堂中做到少讲精练,着力体现训练过程,提问问在重点上,问在难点上,问在语言文字上。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把练习有机地结合在讲问之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近年的中考看,阅读理解题的分值也很高,占总分的30-40,可见,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呢?
一、指导学生记忆单词方法,扩大阅读量。
词汇量对阅读能力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词汇与阅读速度效率成正比。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必须扩大词汇量,这可以通过以下两种主要途径来实现。
二、培养学生阅读技巧,促进对语篇的理解
阅读技巧很多,这里主要谈谈常用的跳读、略读、和细读三种技巧。
跳读又称浏览,是为获取某些特定的信息而进行的阅读,它要求跳过大量的与所找信息无关的词、短语、句子或段落,从语言材料中迅速地捕捉到有关信息。
略读又叫掠读或扫读,是以一个人可以达到的最快速度来进行的一种阅读,它要求快速浏览全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首先,要快速阅读文章的主要段落,抓住主题句,以找到文中“五w-h“为主要目的。即:了解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和how(结果怎样)这样,文章的大意基本理清。
细读属于精读的范畴,又称深读或研读,它是为了准确地寻找所需要的细节,并理解细节,更进一步把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间的联系弄明白。教师要指导学生会运用上下文推测,推断难词难句,促进对篇章结构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提高学生推测能力,拓展想象与思维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规定,阅读理解材料的生词率不超过3,并且考纲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判断生词词义的能力,即猜词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推测词语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2、通过对比猜测词义;3、通过定义或解说猜测词义;4、通过因果关系猜测词义;5、通过上下文的语境及相互关联猜测词义;6、利用常识猜测词义等。猜测词义要指导学生根据语法知识先猜测词性,然后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哪个类别的词,最后根据句意、文意推测它的大致意思。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不仅能提高阅读效率,而且也能够拓展学生的想像与思维,长期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推测能力,学生的感知、体验、实践、参与等能力都将得到加强。
第三篇: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素养浅谈
浅谈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多年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写作一直都是教、学双方感到头疼的事情,写作已经成为英语教学取得突破的一个瓶颈。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素养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素养的问题进行探索,以期找到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一、克服写作心理障碍,树立学生写作信心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语言的输入,即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词义的辨析,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少写作方面系统的训练,其结果是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往往是一动笔就担心出错。这种心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树立学生写作信心是培养学生写作素养的第一目标。在写作训练的初始阶段,要鼓励学生们大胆用英语表达思想,让他们明白写作也是一种交际的手段,其主要的目的是交流思想。正确的写作是为了更有效地交流思想,不应单纯地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在进行写作课的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画和一些启发性的讨论题来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语言场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这一环节的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写作主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
写作主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的感想就越多,所要表达的内容便随之丰富了。因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便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写作话题,鼓励他们大胆地构思,从不同角度和立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例如,在高一年级下半学期时,我鼓励学生与英语国家的中学生交笔友,学生对我的建议很感兴趣,班级中有一大半的同学纷纷响应,他们在与笔友的信中谈学校生活、熟悉的人物、文化体育、风土人情等年轻人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表达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使写作具有真实性,同时也可以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
2、写作主题所涉及的词汇和表达法
写作主题所涉及的表达法不应太难,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致。因此,在设计写作任务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范文,在学生阅读范文后再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来搜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法,这样可以为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做好了词汇方面的铺垫,为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生开始接触篇章写作的时候,教师应在词汇方面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这样他们才有条件学习写短文,而不至于由于词汇的限制产生畏惧的心理,对写作失去兴趣。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用”字当头,学以致用的目标理念,把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中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大行其道,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方法上的指导,以致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少正确的方法,写作结果不尽如人意。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调整写作教学方法,采用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的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法就是将写作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突出强调如何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写作行为中提高写作能力,而不再以学生能否交上一篇按规定写好的的作文为教学目的。写作过程教学法将写作大体可分为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和修改三个阶段。
1、指导学生进行写前准备
写前阶段是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写作任务的要求来组织学生采取全班讨论或分组讨论的形式认真探讨主题和计划写作,既可以通过搜集写作材料来掌握足够的信息,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和辩论中集思广益,共同开拓思路,博采众长。而课堂上的交互氛围,往往能为学生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并有利于学生学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写前准备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再理顺思路,考虑一下如何开头、扩展和结尾。写前准备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做到有准备地写作。
2、搞好写作阶段的指导
写作阶段成败的关键,在于确立好文章的框架结构、观点布局。由于在写前阶段学生已经针对挖掘题材、广泛搜集素材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尝试写出文章的主题句及文章的内容提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他们分成小组,并就文章的中心和文章进一步展开的设想交换意见。这样的讨论便于学生再及时发现提纲中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文章结构的完整性、观点布局的合理性、观点与文章主题的逻辑关联度不够等方面的不足。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发挥自己的辨证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在讨论中达到完善提纲的目的。
3、正确把握修改、批改、讲评环节
作文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写作教学过程的结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也是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修改阶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的整体把握,除了要对文章的框架结构、观点布局等展开做出评估外,还要检查文章是否具有统一性、连贯性、简洁性、强调性和变化性(表达法和句式是单一还是富于变化的)。措辞、语气、文体、语法、标点符号的运用等问题都应该在修改阶段得到较好的解决。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作文的批改任务通常是由教师来完成的,但由于班级人数多,批改的工作量大,使大多数教师望而生畏,批改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当然也就谈不上给学生多大的指导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两个班级的作文收下来之后,首先第一件我常要做的事情是:将A班的作文拿到B班利用课前4-5分钟的让B班的学生阅读打分(百分制)。然后大体上粗粗浏览学生作文,先将其分成好、中、差三大类,再从各类中抽出一定数量的作文进行批改,通常可选择1/4到1/3的量。在选择的批改的作文中,有的开头写的比较好;有的文章的立意比较新;有的选词用句比较丰富、恰当。好的和差的作文,教师都应该说出好和差的理由。比如说差的作文可能是文法结构混乱;作文空洞无内容,语言不流畅;不该错的语法错的太多,词不达意、措辞不当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在作文课上进行讲评时,可以从宏观上提出修改意见。
另外,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和督促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之间互改、互评。学生的自改可以帮助其克服写作过程中由于粗心而犯的语法和拼写错误,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的互改、互评不仅增加了写作时的真实感,更重要的是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意识和合作意识。
三、进行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毕业生的英语写作能 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写作教学方法,重视写作教学,进行形式多样写作训 练,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1、结合课文阅读,进行缩写、改写
短文缩写可以是就所学课文进行缩写,也可以采用其它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但要求被缩写或改写的材料难易程度不超过所学课本。教师选择的材料必须生动有趣,层次分明。学生在缩写时应做到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不要拖泥带水,没有主次。初级阶段训练用的缩写材料不宜太长,以不超500词为佳,缩写文以不超过200词为佳。句子基本上由原文各段落的主要内容构成。在指导学生缩写时要求重点突出,前后连贯,学生在练习时可以采用原材料中的词语和句子,这样做的好处是改写以后的文章文字通顺,语言流畅,基本没有语法错误。学生这样的练习做多了,作文自然会好起来。
2、听短文并进行仿写、续写
教师精选一篇英语短文或一个故事,让学生先听二三遍短文,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口头复述所听的短文或故事,然后让学生复写短文,每组中抽出一名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短文。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朗读一篇故事的主体部分,然后让学生根据上文预测下文,并笔头完成故事的结尾部分,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3、围绕单元主题,确定写作话题
在单元教学的基础上,寻找与单元主题有关的写作话题,这既是提高阅读理解、主题教学的好办法,又是开展写作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可将每个单元的话题为作为主线,依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并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每周设计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写作作业。例如,在学完《新世纪高中英语》第三册 Unit8 Advertising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写作话题供学生选择:(1)TV advertisements(2)How to be a successful advertiser(3)The advertisement I like most(4)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dvertisements(5)An advertisement for my product 学生可以从以上话题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写作,可以改变以往作文教学中因为话题单调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从而显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的写作教学模式。
4、建立写作档案,培养写作意识
高中学生普遍感到用英语写作文非常困难。这其中除了用英语表达有其自身的难度之外,还因为他们平时接触的写作内容和主题大多单调、呆板,而且写作的内容和形式限制很多,久而久之便挫伤了他们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建立写作档案,则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学生可以独自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并按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编排设计,最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平时的写作材料、习作、范文整理成册形成档案。建立学生写作档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发掘学生的自我潜能,使学生重视写作过程,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英语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操练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就能全面提高学生写作素质,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第四篇:文化素养
高频考点速记
一、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一)原始社会 1.原始人群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2.氏族公社时期
①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②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二)农业社会
1.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夏一西周)
(1)夏朝
夏朝的建立
(2)商朝
①盘庚迁都
②甲骨文的出现
③武王伐纣
(3)西周 封邦建国
西周分封始于周武王,为了巩固统治,成王时大规模分封诸侯。
2.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东周一秦)
(1)春秋战国
①“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②商鞅变法
③“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秦
①秦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陈胜、吴广起义
3.封建制度的巩固到灭亡时期《汉一清》
(1)汉
①楚汉之争
②文景之治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张骞通西域
⑤汉匈和亲
⑥王莽改制
⑦官渡之战
⑨赤壁之战
(2)三国
(3)西晋
(4)东晋
(5)南北朝
(6)隋
①科举制
②开凿大运河
(7)唐
①贞观之治
从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统治的贞观年代。
②玄奘西行
③武则天改唐为周 ④文成公主人藏
⑤鉴真东渡
⑥开元盛世
在唐玄宗的治理下,社会政治比较安定,生产继续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期,史称“开元盛世”。
⑦安史之乱
⑧黄巢起义
(8)五代十国
陈桥兵变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东京(河南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9)宋
①杯酒释兵权
②澶渊之盟
③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即位后,锐意改革,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④靖康之变
(10)元
①元统一中国
②马可•波罗游历中国
③红巾军起义
(11)明
①明成祖迁都
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正式迁至北京,改北京为京师,改应天府为南京,成为留城。
②郑和下西洋
③戚继光抗倭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
⑤李自成起义
(12)清
①康乾盛世
②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
③册封**喇嘛
④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使禁烟运动达到最高潮。
⑤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⑥太平天国运动
⑦英法火烧圆明园
⑧洋务运动
⑨戊戌变法
④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三)工业文明
1.辛亥革命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清王朝专制统治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易名《新青年》),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中国共产党成立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7.红军长征
8.“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之后中国东北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9.“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称丢失一名士兵,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史称“七七”事变,拉开了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
(四)现代文明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年一1956年)
(1)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2)抗美援朝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
(4)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7)“文化大革命”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1)香港、澳门回归
(12)党的会议
①中共十二大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②中共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的基本路线
③中共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共十五大与邓小平理论
⑤中共十六大与“三个代表”理论
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与科学发展观 [page]
二、世界历史重要事件
(一)人类的起源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南方古猿阶段。
(2)能人阶段。
(3)直立人阶段。
(4)智人阶段。
(二)古代史
1.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
3.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
4.《汉谟拉比法典》
5.特洛伊战争
6.梭伦改革
7.大流士改革
8.马拉松之战
9.古希腊哲学的诞生
10.伯罗奔尼撒战争
11.奥林匹亚赛会
12.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崩溃
13.基督教的创立与传播
14.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15.玛雅文明
16.拜占庭帝国的崩溃
(三)近现代史
1.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圈地运动
4.启蒙运动
5.彼得一世改革
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改革是当时俄国社会提出的要求,也是俄国历史本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6.第一次工业革命
7.美国独立战争与建国
1776年7月4日,由资产阶级民主派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正式发布,正式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1789年1月,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同年4月,华盛顿在纽约宣誓就职,组成联邦政府。
8.纽约股票交易所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0.拿破仑帝国的兴亡
11.滑铁卢之战
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1815年6月18日,法军和英普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决战。由于种种原因,英普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拿破仑帝国覆灭。
12.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13.1848年欧洲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是指1848--1849年主要发生在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
14.欧洲神圣同盟的瓦解 1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6.沙俄争夺世界霸权
17.日本“明治维新”
18.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它的任务是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在工人运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建立联系并把它们联合起来,保卫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斗争。
19.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成立,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施行了许多重大措施,宣布公社委员会是取代旧政府的唯一政权,实行民主选举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民主制度;公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劳工的法令。这些措施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0.美西战争
21.苏伊士运河
22.第一次世界大战
23.俄国十月革命
24.巴黎和会
25.国际联盟
26.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7.罗斯福新政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先从整顿金融人手。
28.第二次世界大战
29.联合国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1946年1月,联合国正式开始工作,总部设在纽约。
30.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
31.北约
32.朝鲜战争
33.欧盟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34.人类登月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1960年4月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
35.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1961年一1973年),是越南共和国(南越)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
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36.两次阿富汗战争
37.冷战结束和东欧剧变
38.第二次海湾战争
39.美国“9•11”事件
“9•11事件”,指的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
40.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美国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疑似)而发动的全面战争。美国从2003年3月20日入侵伊拉克到2010年8月撤出全部战斗部队,历经7年零5个月。[page]
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一)天文历法
1.四象
2.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黄昏、一鼓、甲夜——19—21点
二更——人定、二鼓、乙夜——21—23点
三更——夜半、三鼓、丙夜——23一1点
四更——鸡鸣、四鼓、丁夜——1—3点
五更——平旦、五鼓、戊夜——3—5点
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4.四时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5.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于支纪法”。
6.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建元)。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等。
(3)于支纪年法。于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卵、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传统纪年法依旧沿用于支纪年。
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卵”指公元1627年。
(4)年号于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二)古代称谓
1.年龄称谓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牮
24岁(女)——花信年华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男子三十岁
不惑:男子四十岁
知命:男子五十岁
2.别称
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岳父、泰山。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老师称先生、夫子、恩师。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堂称寒窗、鸡窗,同学为同窗。
女婿称东床、东坦、娇客。
父母死后称呼上加“先”字,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亡妹。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称妻为寡、孀,妻死称夫为鳏。
3.讳称
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佛道徒之死称:涅檗、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三)传统思想文化
1.秦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学派纷起林立,形成“百家争鸣”,为中国思想文化之源。《汉书•艺文志》列出学派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2)先秦代表思想流派
先秦代表思想流派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在当时影响也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儒家说“爱人”,墨家说“兼爱”。思想看似相近,但有差别。儒家“爱人”是“有差等”的,墨家“兼爱”是“无差等”的。
(3)“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天人关系是中国先秦哲学争论的重要问题。天人关系的核心是人作为主体同他的周围世界客体的关系,也是思维同存在的关系。中国思想家很早就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
(4)先秦重要著述
①六经
六经指儒家奉为经典的六部先秦著述,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六经亦称六艺。不过“六艺”另外一种含义是指六种基本能力,即礼、乐、射、御、书、数。
②《论语》
孔子弟子编纂,主要记述孔子言行。
③《孟子》
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④《道德经》
老子著,也有人说此书后人编纂。
2秦汉魏晋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借以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2)东汉道教产生
道教产生于东汉,但是与神仙方术及各种先秦思想有关,特别是奉老子为教主。
(3)东汉佛教传人
佛教从印度传入,一般认为是东汉明帝派人访求佛教经卷,以白马驮至洛阳,建白马寺。
(4)玄学
魏晋时,何晏、王弼等以道家的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
3.宋明
(1)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起于宋,是宋以后影响中国社会数百年的儒家学术思想。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是“理”。“理”是一种理论抽象,其概念内涵复杂。理学家的思考,有探索意味。但宋明理学的历史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2)宋明理学代表人物
①周敦颐
②程颢
③程颐
④程朱学派
⑤陆九渊
⑥王守仁
4.清
(1)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代表作为《日知录》,反映了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其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2)戴震
清代思想家,对程朱理学持批判态度,其代表作为《原善》,梁启超、胡适称之为近代“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3)严复
清末启蒙思想家,积极介绍西方思想,其翻译的《天演论》,将进化论思想引进中国。
(4)康有为
近代中国推进思想变革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戊戌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5)粱启超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戊戌变法时期重要的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饮冰室合集》。
(四)古代地理
1.中国
2.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3.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4.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社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5.五岳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6.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嵋山。
7.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五)传统科技文化
1.四大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九章算术》
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专著,成书于东汉初年。
3.《黄帝内经》
春秋战国时即成书,是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
(六)传统艺术
1.书法
书法讲究线条、对称、变化、章法、风格美等。
2.“书圣”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兼善隶、草、楷、行各体。
3.“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严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颊。
4.“岁寒三友”
中国绘画中常以“松、竹、梅”为题材。
5.“四君子”
中国绘画中常以梅、兰、竹、菊为题材,寓意“高洁”等。
6.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7.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有六百多年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
8.京剧
清代道光年问,在各种戏曲声腔影响下形成的新剧种,近代以来发展很快,成为中国传统代表剧种。
9.武术
《辞海》的解释为“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武术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10.少数民族传统艺术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留存下来的宝贵的传统艺术作品,包括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和民间工艺,比如蒙古族民间乐器、维吾尔族歌舞,藏戏和唐卡等。
(七)科举制度
1.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科举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3.及第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4.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5.状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6.八股文
7.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8.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9.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10.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八)传统习俗
1.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2.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4.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
5.中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6.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
7.十二生肖
8.少数民族节日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有自己的不同节日,譬如,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藏族的藏历新年,傣族的泼水节等。少数民族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中的一部分。
(九)物质文化遗产
1.十朝古都
西安,自周朝开始至唐,有十个王朝在此建都,故称十朝古都。
2.九朝古都
洛阳,自东周开始至五代后唐,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故称九朝古都。
3.六朝古都
南京,自三国东吴开始至南朝宋、齐、梁、陈,有六个王朝在此建都,故称六朝古都。
4.五岳
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5.宋五大名窑
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第五篇: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所谓英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英语课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的相关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等。可见,英语核心素养包含很多方面,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面针对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具体分析。
一、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
在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思维引领工作。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等,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情、情感以及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进行,不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而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学习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有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例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不应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步一步让学生回答,当学生无法回答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启示,学生跟着教师的启示回答出问题。
二、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所谓的问题引领主要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评价问题的方式进行。由于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学科,学生对于英语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特点不是很了解,导致对英语的学习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不利于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与学生在课堂上探讨西方国家的文化,如此餐桌文化,让学生从中对西方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可以问学生:哪位学生了解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会将平时学习中或者是生活中了解的西方餐桌礼仪文化进行汇总,然后回答。但是,由于学生对于西方餐桌礼仪了解甚少,因此,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补充,补充要全面具体,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对西方餐桌礼仪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学生在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其英语核心素养也在不断提高。此外,由于西方的餐桌礼仪较为复杂,很多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课外的资料,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通过在互联网以及图书馆查找一些关于西方国家餐桌礼仪的资料,供学生学习之用。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全面地学习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在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核心素养也会不断提高。
三、利用情感素材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情感素材进行培养。所谓的情感素材培养主要是指,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那些既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这些素材进行多元的解读的素材,同时启发学生把理解和体验外化,用个性化的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的内心感受,让自己的情感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升华。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部经典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汇集了很多的西方元素,有真挚的爱情,有在危难时不离不弃的亲情,也有危难时被抛弃、被人背叛的感觉。由于电影是全英语,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研究人物的对话,对人物的语气、表情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对人物所说的英语台词进行记忆。此外,教师还需要学生了解电影中的背景音乐、人物关系。教师在提出要求之后,开始与学生共同观看电影。学生在观看的同时,需要结合教师的要求将重点内容记录在本子上。观看结束后,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电影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电影进行点评,学生在对电影诸多方面进行点评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
四、为学生创造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
由于英语与汉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教师英语教学水平有多高,学生依然学习的是中国式的英语,对学生核心英语素养的培养非常不利。针对此种情况,为了使学生学习到地道的英语,充分了解英语文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可以组织座谈会,邀请外国好友参加。学生可以向外国友人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而学生在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中最好采用全英语,而当外国友人发现学生发音不规范的时候,也可以及时地进行纠正。此外,学生可以与外国友人交流家乡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等等,学生在了解外国友人家乡的风俗文化的同时,会对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有所了解,而这也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与外国友人交流结束后,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同进行总结,总结的内容主要就是学生在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中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及文化,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也在不断地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上的更大进步。从某个角度来讲,为学生创造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也是一种用情感素材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方式,通过与外国友人的交流来了解西方文化,不断拉近学生与英语文化的距离,促使学生热爱西方文化,主动对西方文化进行探索,对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作用。
总之,英语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及长远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告知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了解自身在英语核心素养方面的缺陷,并且有计划地提高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以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进而实现自我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