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19-05-12 23:4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第一篇: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针对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地方医学院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思路、做法和体会,以期为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培养 地方医学院校

高等医学教育是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医改)和教育改革(教改)的交汇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目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的地方医学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方面还与医药卫生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有较大差距,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存在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以人为本理念缺失、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

一、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毕业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较低下等一系列问题[1,2]。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全面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3]。多年来,我校紧紧围绕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做法和体会:

1.以能力本位理念为指导,切实把握医学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

在教育观念上,坚持“基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统一,医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教育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多样化人才、人人成才和系统培养观念,更加注重整体思维、创新思维、临床思维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力求在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在教学理念上,改变传统的传输式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的转变,由“教会学生什么”向“为学生自学提供什么”转变;促进学生学习理念由“被动学习者”向“主动学习者”转变,全面实现教学理念由“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向“能力本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服务。

2.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2.1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最终要落脚于人才培养方案[4]。学校坚持“学生为本”理念,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完善以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为主线、“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利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传统教学与运行模式过于钢化,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弊端,本着“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共性与个性、人文与科学、校内与校外”密切结合的原则,在不断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打破医学教育“老三段”的课程设置模式[5],构建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融“通修、专业主修、专业选修、任意选修、实践教学”五个模块于一体的课程设置体系和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育体系,使学生压力减轻、课程选择余地更加宽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业等情况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2强化教学资源建设,搭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共享平台。依托网络技术,大力发展信息与通讯技术辅助教学,建设高起点、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强与课程体系配套的网络化教材建设,推进精品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教材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实现教学资源网上开放;整合信息化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校园网、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逐步开设网络课堂、网络课程和远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引进和选用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如超星尔雅公司的通识课程,国道数据的外文课程等);加强网络课程协同开发力度,增加优质网络选修课程和视频公开课,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保障体系,为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提供更大空间。

3.以强化能力培养为核心,打造了有利于知识交融的实践平台

本着“定位明确、功能互补、整体优化、资源共享”的原则,打破专业界限,整合相近、相关专业实验室,合理配置资源,整合优化实验室布局,构筑了多层次实验实训平台协调发展,功能互补,融教、学、研、训、服务五位于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群,为学生自主学习、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提供条件支撑。

按照“整体优化,功能互补”的原则,整合基础医学主体实验室,构建了结构形态、器官功能、创新实践等不同层次功能模块组成,“系统化、分层次、模块化”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群,着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本着“相对集中、相邻相通”的原则,实施跨专业优化整合,将临床技能、麻醉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影像医学和医学检验等六大医学主体专业实验室,整合为“6+1”模式的临床技能实训平台群,着力突出职业素质养成、临床技能训练、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另外,学校还按照不同学科专业群,构建了具有职业仿真氛围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群、管理科学与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平台群和非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群,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强化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锻炼。

4.以加强全程培养为手段,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教育融合

以整体培养理念为指导,按照“基础与临床整体融通”的改革理念,强化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技能实训和临床见习实习的衔接,把职业素养、人文教育、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4.1 早期接触临床医学内容。坚持接触临床前移(如早期接触临床)、医学问题前移(早期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医学重大问题讲座)、临床技能培训前移(基础实验贯穿无菌概念,早期开设实验动物伦理和临床技能课程等),推进人文通识教育与医学教育密切结合、基础与临床医学教育结合、科研训练与医学实践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立临床专业观念和临床思维;多学期反复临床,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4.2临床学习阶段回归基础。在高年级学生,开设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程(如临床药理学、临床病理学、临床电生理学等),或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开展基础医学专题辅导或系列讲座,一方面加强基础与临床的整合联系,另一方面为执业资格考试和学生考研做准备,尽可能减少考研对临床实习的冲击。

4.3完善实践能力促进机制。针对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薄弱或关键环节,发挥竞赛或统考方式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试行多阶段的综合性评价和相关专业的客观结构化考试考核办法,建立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我校每年举办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竞赛、见习学生临床技能理论统考、实习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

5.以提升教学能力为关键,造就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深化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要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教学骨干队伍的选拔、培养和培训,逐步建立起教师队伍长效发展机制,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5.1实施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我校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和中青年教师职业素质和专业发展实际,实施了“青年教师成长支持计划”、“骨干教师能力提升支持计划”。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需要,以强化师资育人意识和教学水平为切入点,加强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切实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意识、教学自觉性、教学能力和水平。

5.2 实施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的全方位对接。目前,尽管各高校采取了早期接触临床、多学期接触临床的做法,但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教师在职业素养、教学能力、临床思维等方面存在“割裂”现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学生系统培养和全程性培养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我校整合师资队伍,加强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的全方位对接,强化基础和临床医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联系与整合,构建医学教育前、后期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教学团队,为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提高的一体化培养提供基本保障。

5.3 加强临床教师和管理人员教学技能培训。针对临床教师和管理人员(特别是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能力、临床操作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定期举办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临床技能培训班,组建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组成的专家团,到附属教学医院巡回培训,切实提高附属教学医院教师的临床执教能力,为提升临床实践质量提供根本保障。

6.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构建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纳入教学管理全过程,进一步完善了系统性、全方位、全过程、多样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长期坚持“三查”、“四评”制度,即坚持开展学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坚持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专业课程评估、实验室与实践基地评估、教学管理部门工作评估,使教学质量管理始终保持常态化、规范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实施的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考试巡考、考试分析制度保持30余年不断线,有力地保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对照国家医学教育标准和专业认证要求[6],进一步建立健全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教学建设,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的监控、评估、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促进教学运行过程的自我优化,形成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多年以来,学校在尊重医学学科和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积极稳健地推进医学人才培养的改革建设进程,也取得了医学教育改革建设的重要成果。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强化内涵建设;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目标定位,从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等进行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构建起高等学校自己的质量保障体系;应针对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面对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医疗卫生改革新形势,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以实现知识向技能和能力转化为目的教学改革,构建切合学校实际,彰显实践教学特色的医学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以医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临床技能实训平台群建构与实践(项目编号:yjkt201114)。

第二篇:宁波大红鹰学院以能力为主线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

以能力为主线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

吴国良 孙惠敏

摘要:以能力为主线、“一主三辅”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新思路。它的内涵包括:突出“应用”、强调“复合”、重视“外向”、推进“创新”、培养“潜力”;主要体现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产学研合作、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实施工作中。

关键词:能力、一主三辅、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都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但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侧重于培养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准确定位,有所侧重,方能形成合理的分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格局。

一、以能力为主线、“一主三辅”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作为专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高职高专院校强调人才培养与岗位技能的紧密接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其毕业生的知识更新能力、专业提升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相对较弱,发展后劲不强的缺陷也相当明显。面对我国目前正处于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重要时期,生产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普通技术管理人员,还需要大量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生产管理经营型人才的现状,单一的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尚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为广大企业所急需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以能力为主线、“一主三辅”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宁波大红鹰学院为规划今后的本科教育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提出的探索性思路。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于始终强调能力(主要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潜在发展能力)的培养,将能力培养作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与“一主三辅”(以应用型为主,辅之于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综合培养要求紧密结合,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二、以能力为主线、“一主三辅”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突出“应用”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型”主要是指“技术应用型”,是对技术、工艺的应用。这里所指的“技术”不仅是指工程背景的技术,也指管理的技术,经济的技术,甚至专业的外语也是一门技术。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集中体现为技术应用能力,它有别于学术原创能力,也有别于工程应用能力。它是将应用理论转化为可通过具体技能操作而制造出产品的关键中介。

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技术指导和工程管理工作;他们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须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调“复合”

所谓“复合型”,就是实现技术交叉、应用交叉以及技术应用与经营管理能力的交叉,实现一专多能。

一般说来,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实现学科交叉的条件还不够,因而应将工作重心放在技术交叉、应用交叉的研究和实践上。比如,在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可要求学生选修一两门工科基础课,使其成为有工程技术背景的国际贸易人才。

同时,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自身具备过硬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有能力带领团队进行生产、创新,成为有技术背景的中高层管理者。为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工科专业要将企业管理类课程列入公共基础课,实现技术与管理的交叉以更好地适应今后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双重需要。

3.重视“外向”

“外向型”主要有两个内涵,一个是开放的意识,另一个是适应涉外环境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创造出的就业机会,使得外向型人才能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能。这一需求体现在高等教育上,就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落实到地方本科院校,就是要求其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和开拓意识;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加大大学英语的教学力度,在各非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将专业英语列为专业必修课并大力推行双语教学,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对涉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涉外岗位的胜任能力。

4.推进“创新”

应用型本科院校所提倡的创新,主要是出于应用目的对技术、工艺的学习、吸收和再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相比专科人才有更宽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地方教学型本科高校所承担的并非高端研究和开发人才的培养,而是大批具有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基础理论较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生产、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5、培养“潜力”

具备潜在发展的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区别于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主要之处。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MIT11条原则中的第6条“基础的价值”原则,我们认识到“知识不断的膨胀对扩充课程设置产生压力,信息革命加剧了重视基础的要求,„„我们的学生将需要坚实的基础去评估信息和应用知识”。〔1〕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通过构建“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确保学生整体素质,实现专业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目标;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拓宽专业以外的知识面,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向高层次专门人才发展的潜质。

三、以能力为主线、“一主三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学科建设

在设定学科建设目标时,应本着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着重办好已有深厚基础并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学科和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学科;同时瞄准学科前沿和区域经济的实际需要,凝练学科方向,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

在学科基地建设方面,首先从教学实验实训室抓起,基础教学实验室、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学科研究实验室的具体规划与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科共性基础平台”的合作与分工;重点建设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继续加强建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研究机构,以更好地为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出贡献。

2、专业建设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方面,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特色培养;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降低必修课比例,建立主辅修制度,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开展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大力培养双语教师,增加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比例,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院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活动,形成国际化氛围。

其次在课程的优化整合方面,各专业要以能力为主线,按照系统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进行知识结构重组和课程整合。创新课程进度安排,将理论与技术、不同的技术进行交叉,并与实践课进行合理衔接,构筑“进阶式”课程体系。通过创建“课程组”和实施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科性、专业性的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形成欣欣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队伍建设方面,要求教师不但有较深理论功底、还应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等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主要措施包括: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研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每年安排一定量的专任教师(重点是中青年教师)通过挂职、合作研发、中短期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操作技能;不断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人才库,聘用能独立承担某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任务的一线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3、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成功办学的前提和标志之一。学院在以往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校企合作资源,并形成了一些较具特色、效果显著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但总体上还停留在产学合作阶段,在进行研发、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方面成果不大。在进行本科阶段的产学研合作规划过程中,学院提出要一方面继续创新合作模式,另一方面加强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以此建立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凝聚大批同学院保持长期、平等、互利合作关系的企业,提高学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项目建设应体现“实践型、应用型”的特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常规实验项目的整合与优化。对原有的实验项目进行认真筛选和重新归类,剔除重复和过时的实验项目,补充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实验,注意增加趣味性、实用性、探索性实验比例;二是将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面向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发建设研究性、技术性、工艺性实验项目。构建宝塔型的认知实验、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与设计创新实验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四个阶段的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Jesus del Alamo.Report of the Presidential Task Force on Student Life and Learning[EB/OL].http://web.mit.edu/committees/sll/tf.html 1998.New Ideas on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s with

Capability as the Main Line Abstract: The under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of “One Principal Type plus Three Secondary Types” with capability as the main line, is a new idea which is used to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mode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foreign-orientation, creation and potentiality.The new idea is to be carried out in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and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so on.Key words: Capability;One Principal Type plus Three Secondary Types;Under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作者简介:

吴国良:宁波大红鹰学院院长、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孙惠敏:宁波大红鹰教育集团总裁、宁波大红鹰学院党委书记

第三篇: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计算机教育》 作者:李 祥

1绪论

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出口额将增至50亿美元。按合理的金字塔型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

目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20万人,而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尽快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中国的软件产业正遭遇着人才悖论的尴尬:软件工程人才过剩。深层次分析表明,软件工程仅仅多的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技术掌握层次低、缺乏诚信的人员。事实上,中国软件工程人才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新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我国软件产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2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层次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时,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需要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设计新的培养规格、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新的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交付社会检验,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用原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

4我院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及特点

软件工程专业是我院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依托计算机类专业优秀的军工特色力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中外教学资源,于2002年建立起来的一个面向IT领域的全新的特色专业。作为一个新型专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在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从最初的两个专业方向,到目前拥有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财务管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科学计算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资源信息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等六个专业方向多样化与个性化教学的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框架体系如图一所示:

整个课程培养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核心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培养四个方面构成: 公共基础:主要从学生整体知识需求出发,按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及高校教学整体框架需求设置,包括语言基础、体育类基础、数学基础、工程基础、经济类基础等课程;核心专业基础:按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需求,重点加强学生在操作系统类、软件方法类、数据结构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按按学生在应用中体会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按照当前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侧重于培养学生工程管理、程序开发、数据库应用、网络应用四大方面的技能,在程序开发技能侧重于系统开发级、应用开发级和网络开发级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技能是与专业教学体系同步,更侧重于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培养的过程性。

作为新型IT类专业,在办学上有如下特点:

(1)双语教学:采用美国电脑行业软件人员最新教学方法和原版教材,大部分专业课程由美国莫斯理工学院派遣专业教师进行中、英双语执教,并配有东华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参与教学与辅导,同时大量增加英文课程及专业英语课程。

(2)职业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参照美国莫斯理工学院软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莫斯软件学

院将实行学历教育与国外权威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合格毕业生须拿到两个以上权威软件专业证书,如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中级)、思科的CCNA、微软的MCP或甲骨文的OCP等认证证书;同时获得东华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3)工程化与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和工程方面的课程,结合最新软件发展潮流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重视案例教学和实用技术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加强CMM、ISO9000等工程管理以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建立多样化教学体系与模式,使学生熟悉现代软件生产的流程,建立起符合软件工程思想和软件生产工厂化要求的培养体系。

(4)双毕业证书:当莫斯软件学院的学生通过了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与学分后,可取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证书,与此同时还可获得美国莫斯理工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5)产学研结合。将与软件园、著名软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途径和条件优越的软件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允许用高水平的开发成果和管理成就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用研发来加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密切教学与软件产业的联系,并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

5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探索

自我院软件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一直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尝试:

(1)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自2002年来,双语教学一直是本专业坚持卓有成效的一个特色。在聘请师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少尝试,曾聘请过欧美外教、印度外教、海归留学人员,现有外教5人,在各年级中共开设了近20门专业双语课程,并先后尝试过中外双师同步授课、中外双师异步授课、外教授课等多种模式,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资源。

(2)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在专业教学中,即坚持专业主线一致性原则,对于重要专业课程要求统一要求,又针对学生兴趣,广泛开展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成多模块、多方向教学。在06级教学计划中,分为英语和日语两个语种进行教学,同时,还设置了信息科学、电子商务、网络软件、嵌入系统四个专业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②在实践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特性进行个性化引导,并通过教师导师制工作模式,将不同兴趣的学生纳入不同的工作小组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小组为中心辐射扩大影响,从而达到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

(3)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首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单项技能水平。课程实验中普通要求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在课程设计的指导与检查中,特别强调学生过程管理及协作精神培养;其次,坚持与企业相结合,将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了企校联合实验室,让学生在校期间直接参与到企业实际的项目中去,现已与北京文思合作成为了联合实验室;再次,在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综合性实践环节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分散模式管理,即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指导学生实习,也将一部分同学送到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去。软件工程专业02、03级的生产实习,都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两部分进行,为保证实习效果,学校除了将一部分同学直接送到软通等大型软件企业之外,还先后从文思、软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携带公司实际分解项目,来校指导学生的实习,模拟公司化的生产与管理流程,取得较好的效果。

6结束语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与应用型人才需求相适应,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高校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培养应用型

软件技术人才的软件工程专业来说,更是如此,这也奠定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第四篇: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很长时期里是以学科教育为中心的普通高等教育。其中,绝大部分的高等专科教育也都遵循着与本科院校大同小异的专业或学科教育的路子,以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而存在。相当一部分高职学校原本想走一条独立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道路,但是由于政策不明,再加上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社会上祟尚学科教育,贬低职业教育的习惯势力,自觉不自觉地步了普通高校的后尘。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认识问题,以及与认识问题相关的政策问题和管理体制问题。认识不统一,高等职业教育就难以顺利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实施学术教育、工程教育为主的类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的类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因此,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必须使政策更配套,体系更成熟,模式更规范,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应用型人才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里所要求的“技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不仅包括经验技术,也包括理论技术。显然,技术型人才的理论水平应高于技能型人才的理论水平。因此,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等方面都体现出对理论知识及素养的要求,都注重加强理论课程的设置及教学。但高职到底传递什么类型的理论知识,传递多少理论知识,什么时机传授为宜,还需要探讨。笔者认为,高职专业理论学习不在于达到掌握“为什么”的水平,而主要在于能够达到通晓“是什么”和学会“怎么样”的层次,即达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即可,主要侧重应用型知识,强调为技术和心智技能及高级技能服务。这些应用型知识以有用、够用、必需为度,适当兼顾一些学科理论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发展作铺垫。

19世纪前,技术仅指技能与工艺,主要依据经验积累而成,至19世纪,技术的科学化、理论化是现代技术的最大特征,到20世纪,技术的性质和功能愈显明确。过去的技术多指生产工艺,现在扩展到营销、管理和服务等多种领域的“手段和活动”。由此可见现代技术除物质技术外还包括非物质性的技术。这里重新审视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以往构成技能型人才劳动的主要成分是动作技能,因此,技能型人才一般由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技能型人才的劳动组成中的主要部分不再是动作技能,其智力成分不断增加,因而高级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日趋接近。所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都应该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目标。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亦可称“银领”。无论是技能还是技术都是为了应用,而且也只有得以应用才有意义。

二、培养模式

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三、模式改革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时,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需要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设计新的培养规格、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新的培养途径。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交付社会检验,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用原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我们只就第二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

四、模式的构建

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地方性,生源的多样性特点,以遵循教育规律和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不同学生合理发展为目标,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择业为主”和“加强基础,目标上移”的“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对不同生源分别定位的应用型教育模式与强化基础理论型教育模式的结合。既培养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和工程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又培养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以此为核心,按照基础模块和活模块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以达到双重培养目标的目的。

五、模式的特点

1.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课程安排尽可能“通,精,稳”与专业设置的“新,短,快”相配合。通,指基础课部分要通用;精,指专业课部分要针对学生就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做到有的放矢;稳,指的是在基础和专业课程时间安排上采取“滚动式”教学。新,指在相应时间内专业课程应该与企业的需要相匹配;短,依照专业更新的频率,在专业学习时间上,比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略短;快,指“滚动式”教学的灵活多变。在课程设置时,首先依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专业特征要求设置“平台”课。不论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还是以择业为主的学生,给予他们可持续学习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设置“模块”课和任意选修课,从而形成以“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突

出了学习者的个性。最后,以双重培养目标为目的,赋予学生按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灵活多样的学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教育,实现共同发展。

2.人文课程与科技课程相结 合,侧重科学技术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改革之一是注重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同样必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毫无疑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突出技能和技术。高职毕业生主要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成熟技术,特别是成熟的高层次技术的应用和运作。因此,要强调技术性课程或课程的技术性要强。但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的同时,也要积极应答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因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是以技术为主的教育,但这并不否定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尤其在当前世界面临共同难题日益增多和棘手的时期,单纯的科技教育往往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离不开人文教育。通过人文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伦理素质,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关心人、注重人的意识,促使他们不断考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着重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着想。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而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相对较深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此外,“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重且相互独立,还可以尝试两个教学体系在时间安排上适当置换,改革用实践来佐证理论的传统教学方式。

4.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遵循“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教育也是就业教育,但不能把高职教育说成是终结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前期趋同为学生的就业和继续学习及深造打下一定基础,后期分化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创造条件。基础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是相互渗透的。

5.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也不仅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因为基础理论过分薄弱,缺少高等教育的理论支持,则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开发应强调课程的拓展性,强调正迁移性和发展性,为受教育者的一生负责,它应该使学生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这也是职业教育正由“需求驱动”向“发展驱动”转变及以人为本思想的根本体现。可以说,高职教育必须向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回归,以便完成一切教育都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6.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理念,适合以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为内容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和辅修制的要求。

总之,高等教育大众化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高等教育必定要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去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有一定的动态性,其动态形式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样性决定,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受旧有运行机制的影响很深,难以培养能够面向国际的职业人才。因此,我们必须突出高层技能人才的培养,调整职业教育课程,借鉴职业经验,加大教育培训设施的投入,减少职业教育成果上的差距,注重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要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积极向世界学习,加强与世界合作。比如,在课程建设方面,就要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注重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发展性等特点。第二,培养国际性人才。高职教育要为经济主战场服务,要满足经济发展及竞争、合作的需要。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主动满足加入WTO后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要求。高职教育要时刻面向世界,为企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与合作而培养“知识工人”。反映在课程上,就是要加强外语素质培养,加强国际法教育,加强国际贸易能力培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等等。不断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从而使先进的知识、技能在国际范围内流通,实现国际范围内信息、资源、经验的共享。

徐琼

第五篇: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各位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大千故里——内江,内江是著名的甜城,山好、水好、人更好。这阵子我们在修沱江河沿江湿地公园,大家没有看到最美的一面,相信过段时间大家再来时,一定会看到一个更加美丽的内江。

同时,我们也由衷地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让我们不仅可以交流学习,还可以畅叙友情。

今天我的发言,主要是想抛砖引玉,把我们的问题、困惑抛出来,把我们的工作向大家做个汇报,希望在与大家的交流探讨得到更多的启发、学到更多的经验。本次院长联席会的主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个话题,对我们经管类学科来说,其实一点都不新奇,几年前大家就在按这个方向在做、在改革。但是,在2014年的今天,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正在酝酿战略性调整的今天,这个话题似乎又是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可以说是我们这类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当前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时表示:我们要让600多所地方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这600多所地方高校,就是99年以后升本的。600多所高校整体转型,从未有过的工程,就在我们还在疑惑、还在困惑的时候,2014年4月25日至26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驻马店举行,178所高等学校聚集驻马店,共同探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的战略部署。在会议闭幕式上,参加论坛的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并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这将地方高校转型的事推上了议事日程。

因此,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加具有时代的大背景以及现实的紧迫性。

当初在确定这个主题的时候,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舆论声势还没有这么大,当初蒋院长说让我们做一个交流发言,我也只想着把这两年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大家做一个汇报。没想到形势变化这么快,就在这一个月里,什么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什么驻马店共识都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仅仅只谈我们基于传统办学定位下所作的一些事情,好像有些滞后了。我想,我们更多的是想听听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这类院校、我们经管类学科该怎么应对。

因此,临时把题目定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由于时间太仓促,思考、探索都谈不上,只想抛砖引玉,跟大家交流交流,同时把我们这两年做的一些事情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背景

(一)回顾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标志性事件

在1999年以前,中国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在这期间,我们都知道,我国高等教育启动了2件重大的标志性工程(远的我们就不多说哈,我们就77年以后的事)。一件是“211”工程,一件是“985”工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自“九五”期间(1995年开始启动)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80亿元,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 学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所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实际高校为116所。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此后,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的高校有34所。2004年,国家又正式启动了“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增补了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4所高校,使进入这一重点建设工程的高校总数达到了38个。这是国家在重点大学建设领域,规模最大的一项工程。

至此,我国高校的六个梯队已经开始初步形成,即“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普通一类高校、普通二类高校、普通专科和高职专科高校等。这就基本决定了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发展格局。

但是2014年伊始,从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讲话以后,我国即将开始启动新一轮高校改革,1999年以后新建的本科院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将整体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就意味着我国高等学校发展格局即将重新排序,就像排队检票进站,大家都按顺序站成了一列,突然,新打开了一道门,容许大家重新排队,这个时候,谁转身快、可能谁就排在前面了,而且越是排在后面的越乐意转身。像我们这样处于前不前、后不后的学校,就比较纠结,也就面临更大大的挑战。

(二)高校就业的主要问题:结构性失衡 见ppt

(三)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职业教育的讲话解读(2014.02.26)

三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四)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河南-驻马店)2014.1 教育部领导同志强调:„„

其实教育部内部关于转型争论应该还是比较激烈的。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并没有任何表态。

二、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挑战

(一)普通地方院校与应用技术大学的主要差别

(二)普通地方院校转型的主要挑战

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之应对

1. 地方普通高校应当在全面、准确理解“转型”政策背景基础上,科学把握“转型”政策的宗旨与要义,突出注意科学定位、特色发展,避免陷入新一轮“千校一面”的误区。

2.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办学历史、不同学科专业结构和拥有不同教育教学资源的学校,“转型”的目标与要求、策略与路径应各不相同,要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寻求与市场对接点的同时,还要基于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等实际,充分利用优势学科专业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学科渗透和专业复合,共同支持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

3. 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在积极应对“转型”导向过程中,尤其注意在发展目标定位等方面不要混同高职院校,特别要合理设计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将其融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由此引导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 基于“转型”的宗旨和要义,地方普通高校应从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等方面,有效服务和充分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同时也要针对性进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还要在突出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要求基础上,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支持与促进作用,科学协调高校“四大职能”之间关系。

5. “转型”路径的选择和展开,要重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准确定位,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有效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系统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等环节。

6. 成功“转型”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人”的问题,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既要注意引入实务部门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以及实验实训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也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由此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7. 为有效推进“转型”,既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自身努力进行政策调整和职能转换,也需要学校内部系统推进观念更新、制度调整和机制改革,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一起有效建构人才需求导向与考核评价机制。

为成功实现“转型”,需要特别注意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解决的主要问题: 1.型”?

2.3.基础性学科专业如何面对“转型”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

现行有关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没有得到全面、彻底改革和调整之前,经济欠发达或落后地区的师范院校等是否存在“转型”以及如何“转学校如何科学处理“四大职能”之间关系?尤其是其中的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

4.现行办学体制下,高校积极应对“转型”的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如何改革和调整财政经费拨款、招生考试、评估考核等体制机制?如何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5.在政府职能转换尚未到位情况下,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和把握自身与“政府”及“社会”之间关系?

四、我校“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模式的基本要素与内涵

我校“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由观念系统、操作模式、评价体系、管理方式、校园文化五大要素组成。

一是观念系统。包括一个核心理念,三个顶层观念。核心理念是,人才培养必须“以发展为中心”,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才能诠释教育的本质属性。三个顶层观念:“三原则”的教育观(人才培养贯彻发展中心原则、主体性原则和爱与尊重原则)、“五统一”的人才观(人才发展实现潜能与发展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自我与环境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品德与才的统一)、“五强化”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学过程的民主性、知识的实践性、学习与生活的相关性)。

二是操作模式。包括一条主线,两个延伸和三个平台。一条主线是指“教学做统一”。两个延伸是教学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向第二课堂延伸,以校内为基础向校外延伸。三个平台是构建以课堂为基础的“教学做”互动的教学育人平台、以校内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活动育人平台、以校内为基础向校外延伸的校地联动育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人才培养空间,形成人才培养合力。目的是以“一个核心理念,三个顶层观念”更新落后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知识观,创新育人模式,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学、做的关系问题;以“一条主红,两个延伸,三个平台”的操作模式,解决传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实现人的综合素质和谐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评价体系:构建以能力为中心,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实现“五个结合”: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一个阶段的最后评价和这个阶段教学过程的评价),知识性评价和能力性评价相结合(知识考试评价与实践活动评价相结合),专业知识评价和选修课、基础课评价相结合(承认选修课),课内教学评价与课外活动评价相结合,客观性评价与主体性评价相结合。

四是管理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重视人的需要,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教学过程管理、班级管理、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

五是校园文化:构建有教育性的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就是要铸造大学精神,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发扬民主、力求创新。倡导真才实学,力戒浮躁浅薄,鄙视弄虚作假,驱除滥竽充数。让大学成为历史文化的源泉、精英人才的摇篮、自由精神的家园、文明儒雅的典范。

(二)工商管理专业改革试点情况

2013年我院工商管理列入全校五个改革试点专业之一,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创新课堂教学改革

——广泛采用案例项目教学法,贯彻“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能动性,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深化教学理念改革

让“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每位老师心中,贯穿落实在行动上,在教学中始终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案例教学等有效方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学过程的民主性、发展的实践性、学习与生活的相关性;充分体现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开放性。

(2)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方法,改变传统的以灌输式讲授为主的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导向法、问题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对话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方法,尤其广泛推广案例项目教学法。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从以“教”为中心转向“教、学、做”统一,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

为了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能动性,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除了创新教学手段方法,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如教学中,应首先明确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然后根据这些目标确定每一章节的知识任务和能力任务,并根据相应的目标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内容、辅以案例教学法、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和组织相应的课堂教学。

(4)强化教师的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将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通过反思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谋划解决问题的预案;课中通过反思自我监控教学过程,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课后通过反思对自身课堂教学中好的经验进行固化和对不足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水平。

2、围绕专业学习分年级开展不同的专业教育活动。

大一以专业认知教育为主题,将开展新生融入校园系列活动,如专业认知教育活动,专业兴趣小组活动,艺体、素质社团活动,暑期社会认知实践活动等。

大二以专业知识拓展为主题,举办企业家讲座,商业学子论坛,从业资格考试培训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参与高年级举办的一系列专业技能和学科竞赛等活动。

大三以专业能力提升为主题,开展创业计划竞赛,专业技能竞赛,ERP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企业家谈经营管理讲座等活动。

大四以创业实践、就业服务为主题,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业项目孵化,就业服务等。

3、校企(地)联动育人

(1)聘请企业老总、高管、行业资深专家等来校讲学、授课。以《专业导论》为突破口,实现由校内教师与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联合教学模式(含实践教学)。

(2)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问题。(3)试行校内学业导师和校外职业导师的双导师制,提高学生职业规划与社会适应能力。

(4)充分利用学校与川威集团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契机,加强与川威集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为校内外联动育人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我的交流发言结束,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下载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济南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坚持传统......

    以诚信教育为主线

    以诚信教育为主线,从严治警,为精神文明创建打造一支精良队伍 高素质的队伍是服务经济和群众的基础,更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生龙活虎的有力保证。为此,元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

    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5篇材料)

    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万在红 向 瑛2013-1-8 17:03:02来源:2013-1-7 人民论坛(总第388期)【摘要】采用新模式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当代大学教育实现教育与职业高度衔接的......

    广播电视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育与探索(五篇材料)

    广播电视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育与探索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11-10 15:58:00 ]作者:李芹燕编辑:studa20摘要:在探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应用型人......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立项依据: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受教育者和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要求趋向于多元化和复杂化,对人才的认识和评价标准趋向于多样......

    会计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会计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一、课题设计1.课题界定现有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尚停留于课堂教学与手工模拟实......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第lO卷第2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期 J0uRNAL OF LIAONINC INSTITuTE OF Sc2008年5月 IENCE AND TECHNOLOcY 文章编号:l008—3723(2008)02—0055一02May.2008V01.10 No.2摘要:阐述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提出“4个模块+4级平台”的理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科学总结材料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 科 学 总 结 材 料 王瑞芳 戴一峰 林育兹 朱智强苏新春 李兰英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