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12 23:5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篇:浅析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个体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其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使用情景式教学法,寻求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理论解读

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该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看法是有差异性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人的经验。建构主义视野下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取决于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体的经验背景。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背景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教学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学习观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分析、综合、转换、应用的过程,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去构建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容易被限制。建构主义则强调学生主体的理念,要求老师备课前要好好地备学生,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自主或协作来解决问题。

(二)运用情景式教学法

建构主义倡导把语文教学放到实际情景中去,提高学生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老师要尽可能地在教室创设相关的情景或意境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不断利用已有的经验去认知、理解新知识,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

(三)探寻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后进行小组教学,老师抛出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让小组间的学生通过合作,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全方位解读知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原有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这也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尊重、理解学生对于问题解答的多元性,要不断去引导、启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多元解读,不能一味地以自己的讲解为标准,扼杀学生的思维多元性。这在材料作文教学和文学类文本讲授中体现较为明显,一段材料的主题可以有多种,一篇小说或散文的主旨也不可能就一个,学生的解读往往会呈现多元化,这时老师就不能只按自己的标准去讲解,必须尊重学生,让他们来阐释自己得出相应解读的理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创设情景,运用情景式教学

建构主义提倡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去不断理解、认知新知识。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就要创设相应的情景,为学生不断构建新知识做好保障。例如在讲授话剧《雷雨》时,可采用情景式教学,让学生提前熟悉该话剧的台词,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自己选取学生来扮演话剧中的人物。由此创设的情景学生就能较快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重重矛盾的集中爆发,来理解作者想要揭露和批判封建家庭制度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教师还要对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指出表演的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小组表演时其他小组要仔细观摩,通过对比学习来加深认识,不断构建新知识。

(三)创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

建构主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相互间的协作,让学生通过合作去发现、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小说单元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学习研究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去查阅小说的相关知识,弄清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手法艺术等相关知识,然后结合单元具体的小说,去分析该小说的三要素,去探究该小说的主题,去分析该小说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教师在讲课时,让各学习研究小组依次展示小组对于该小说的前期探究,老师进行点评,然后再补充相应的知识。

建构主义倡导的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启发较大,在具体教学中如能较好地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运用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增强交流与互动,将取得很好的教?W效果。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2]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育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欧阳靖.高中语文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4]王永杰.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育研究,2014(8).[5]晋冬梅.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实践,2014(6).作者简介:覃金福,1985年生,湖北来凤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鲍忠荣,1975年生,云南禄丰人,大学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杨营洲,1990年生,河南周口人,大学本科学历,助教,高中语文教学;张航,女,1990年生,吉林长春人,大学本科学历,助教,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编辑:龙贤东)

第二篇: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谢彩冬

[摘要]: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该理论对今天的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将尝试把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关键词]:建构主义

语文教学

建构主义是60年代到70年代盛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其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

1、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将其所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实质性联系,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因此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至关重要。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这篇作文我们做过的呀,怎么写的时候就写成这样或者这种类型的题目明明讲过,可是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依据建构主义分析,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建构过程。“理解”并不是指学生弄清教师的本意,而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所教的——这一“残酷”事实。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教师尽管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某篇课文的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可能是错误百出,等等。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消化”,应该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促使学生发挥其能动性,主动建构知识,课堂教学就不能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一个教师能够教语文,好的教师不是在教语文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语文。好的教学也并非是把课文的内容解释清楚,中心思想阐述明白就足够了。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自己研究语文,或者和学生们一起做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接受每个学生做语文的不同想法;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境,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如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2、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在进行文本阅读时,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感悟和体验,这和本身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知识贮备甚至性格特点等都有着一系列的联系。语文教学除了重视工具性,我觉得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人丰富的体验和感受。有了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见解才会真正领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但作为学生,他的感受可能只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没有深入到文本或者他一时无法体会。我们不要求每节课都把学生的感悟拔到一定的高度,一定的深度,但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做一些恰当的点拨,让学生去体会世界的真善美,让他用自己的心去了解和感觉这个世界。所以我觉得教师也可以说是学生独特感受的引领者和分享者,当学生在课堂中在学习后,有了一点想法、一点感受,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成功之处。

3、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语文教学应当结合现实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形成背景性经验。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使他们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对语文产生亲切感。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运用中的几点建议。

1、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应“主导—主体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交互的设计,那么这种教学必败无疑。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为场外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加,所以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正确的教育思想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要“主导—主体相结合”。

2、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不能忽视。

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认为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因为“意义建构”是指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而“当前所学知识”这一概念是含糊的、笼统的。因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的则属于一般的事实性知识或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知道而无需掌握。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是不适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的“意义建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3、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法。

人类的认识从实践开始,而学生的学习则未必如此。他们可以从实践,从学习直接经验开始,但往往更多的是学习间接经验。因此,我们应对学习间接经验的接受学习及抽象的训练作科学的分析,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以及班级的具体情况选择教法,做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

第三篇: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论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现象法,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高校武术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教师是知识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并在此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分别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方面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为我国高校武术教学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武术教学:教学内容

1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身需求与日俱增的态势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科学健身的教育,同时向学生传授科学健身的知识和方法,为形成科学健身的观念、能终生从事健身打下良好的基础。随之而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其宗旨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使他们能终身受益,为进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高校开设武术课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传统教学的重教于学,重运动技术的掌握,其无论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来看都没有明显的突破,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以什么样的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高校武术的教学,使其在新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传统的教学活动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学生的知识获取是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主,教学再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的结构,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则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3.1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教师先对所讲授的套路进行讲解,然后分解示范、分节训练,待动作基本掌握后再配合音乐进行整套动作的练习。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什么就学什么,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教师指令性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尝试的机会,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能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武术教学要求一切的学习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那么其教学过程应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设置情境,即在教师教授之前出示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例如理论课的武术之功效或实践课上基本步法的教授),并给与学生对该内容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达到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一定程度上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的初步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在对讲授的内容的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指导对所讲解的内容进行重建构,把新的感受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进行交互活动,同化所讲授的内容。

3)小组的合作式学习。继第二个步骤之后学生对新学内容有了一定感受,就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一般以“5人学习合作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性讲解后,由小组长带领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对所学的知识技能的再认识和巩固。

4)个人的自主练习。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再以个体为单位,结合自身的情况,自主地消化、吸收、巩固、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

5)变换练习条件在实践中尝试创新。有效的学习应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知识也是具体的环境下掌握的。学生能按一定要求完成某个练习之后,要增其难度,变换项目、场地背景条件,让学生在新情境之下进行练习。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尝试创新。

3.2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武术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为目的的“教”与“练”,忽视了以锻炼为目的的“教”与“学”,忽视了对练习方法的掌握及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其特点是单纯追求技术动作的掌握,追求群体效果,忽视个体差异,不利于个体的提高与发展。许多高校开设武术课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3~4套的动作套路,讲几次理论课,再考一下已学过的1~2套动作,就结束了课程。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由于开设武术课时有限,一般只进行武术技术教学,而未向学生传授武术的理论知识,致使武术教学过程变成纯动作教学过程,理论知识缺乏,学生对武术的内容分类、作用、特点、素质要求、音乐选配和欣赏、比赛方法和规则等基本知识却不甚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推崇“知识结构的网络化”,知识的结构不一定是直线形的,而是可从网络的任意一点开始。武术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练习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理论知识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在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利用多种辅助工具对其加以建构,尽可能多的、广的搜集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对武术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学生首次课上介绍“武术”这个概念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健”、“美”、“操”这三个字眼加以理解,进行建构。对于技术课的教学,不能单纯的教学生几套操,应更多的教给学生创编动作的方法,在学校体育结束后,可以自觉地、有能力地进行锻炼或指导他人锻炼,为学生进行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3.3教学评价

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处于主导核心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把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的内容,围绕教师的“教”展开,以知识为核心,更确切地说,是考察学习者能够记忆教师所教知识的数量的多少。而武术课的评价方式更是单一,主要以学期考核为主,内容便是教师所教授的几套操中的~两套而已。对学生单纯得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动作的量及准确度则成了评价的标准。学生做得和老师一模一样获高分。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就是单纯的模仿,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能力的评价了。

高校的武术教学,其评价体系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优秀的运动人才,而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提高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武术课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

1)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学生的体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习惯养成的评价。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要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价方法过多的强调了定量地、绝对地、终结性地评价,在今后的教学评价中应多定性地、相对地、过程性地评价学生。

3)评价主体应多元化,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评价主体应由教师转化为教师与学生。应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是其学习活动的直接体验者,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或他人进行积极、客观、有效的评价。

4结论

1)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武术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并能为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武术教学,其教学方式应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方式,而应用“五环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更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3)武术课的教学应该是理论课与技术课齐头并进,理论课的教学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借助多种辅助工具,广泛搜集资料,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技术课的教学应为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服务,围绕这个目的展开。

4)新理论指导下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三个方面。评价内容要多元化,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浅谈在高师音乐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浅谈在高师音乐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根据我国高师教育的现状从建构主义教育观、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浅述建构主义理论在高师音乐教学中运用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音乐教育 教学观 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国际教育界影响较大,并正在逐步深入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对我们深入教育改革,进行学科教育研究和开展教学设计等都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高师音乐教学中,对促进学生知识认知和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十分有效,在未来的教学中也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在高师音乐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进行初步探讨,希望与同仁共同商榷。

1、传统的音乐教学观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区别

建构主义理论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其核心观点是“人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在音乐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观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在学生获取知识方面

长期以来,高师的音乐教学是沿着音乐学院的教学理论研究方向发展的,音乐学院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地被运用到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中,主要是一种偏重技术训练的教学模式。然而,近年来由于扩大招生规模,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一些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音乐教育专业,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音乐的感觉、音乐的理解力等相对欠缺,针对当下高师生源的态势,一味追求纯技术的训练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往往容易使学生丧失音乐激情,尤其在培养高师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修养、综合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对现实世界可能正确的理解和假设,而不是绝对正确的反映,不论是课本还是教师都不能以权威身份,强迫学生接受知识。这是建构主义教学观区别于传统音乐教学观的一方面。

1.2 在教学的中心问题方面

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和教材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退居其次,尤其是音乐教学中。长期以来,沿着师徒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教师是绝对权威的,教师居高临下,无论是表演状态、表演方式还是内心情感,都要听从教师的设计、安排。建构主义教学观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首先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发展有其规律。其次把学生看成是独特性的人。再次应把学生看作孩子,懂得学生与成人的差异,建构主义要求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不能要求学生绝对服从和听话。教师中心只能形成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一切教育行为的最高目标和最高追求,就是为塑造“完人”这一任务,在启发、诱导、促进、监控学生的学习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受到时空和环境的影响,不同时空和环境下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是不同的。然而,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始终不能把学生带到现实环境中。例如近年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了种种教育教学改革,这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而高师却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改革,没有为学生创造应对的时空和环境,这种滞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建构主义反对传统的教学观将知识简单化和教条化,反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无所用的条文和规则,强调通过习惯于情景化和具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认知。

2、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支架式教学

通过“脚手架”的支撑作用和相互连接点来连接、延伸、扩展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水平从一个层面提升到另一个层面。由搭脚手架、进入支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这5个环节组成。借助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独立探索解决问题。在音乐教学中的器乐课,首先教师要将一首乐曲亲自演奏,或通过录音录像让学生欣赏乐曲,教师对乐曲进行计划,搭建相关的框架从作者生平、演奏家、主题、演奏技巧、表达情感、审美等方面,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然后练习乐曲,教师在创造教学环境,扩大教学的范围等方面起督促、指导作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2.2 抛锚式教学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它是由创设情景、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这5个环节组成。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支架式教学,搭建好问题框架,学生在练习中找到了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尽量与同学协商、讨论、相互聆听对方的演奏,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激励学生,触发学生,使学生自觉地学习、练习。

2.3 随机进入教学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务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随机进入教学。它由呈现基本情景、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这5个方面组成。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生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探索和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

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包含着情境创设、协作学习教学环节,都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生搬到头脑中,而是通过学习环境与外界相互作用来获取,通过学习者主动参与的过程发展而来。

3、高师音乐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国家教育部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制定的《艺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定位是课程理念的突破性变革,在淡化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态度,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价值取向,以及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方面。《标准》注重实践与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展示学生的个’胜和创造才能,让学生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美,去个性发挥和情感沟通,对教师在特定环境中的组织能

力和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龟兔赛跑》这个人人皆知的寓言故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演小兔子的学生突然不是躺在树下睡觉,而是一口气跑到了终点,把乌龟远远的落在后面,教师司兔子的扮演者为什么违反了故事的本来意思,这名学生说他不做骄傲的小兔子,要做冠军兔子。类似这样的情境在现在的中小学音乐课中常出现,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对话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音乐进行体验和探究,并在师生互动中交流音乐学习资源。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要积极观察和引导,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感动态,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些都与建构主义珲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相吻合。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对高师音乐教育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培养学生基于问题学习的能力

3.1.1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预先设计好教学思路和过程进行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在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3.1.2 鼓励学生探索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智慧,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享受到探索问题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

3.1.3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例如:一堂好的《视唱练耳》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判断,培养学生视唱和听觉能力,而不只是让学生听对哪几个音,唱列哪几段。

3.1.4 激活学生求知欲望 现阶段,由于扩招,学生素质逐年下降,学生的求知欲淡化,因而如何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在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现代教学不应该是教师 个人讲到底的单向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

3.2.1 在师生互动中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教学过程现已经超越了传统教学观的狭隘,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因素的作用,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又充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既注重智力因素发展,又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这种教学过程更具合理性和说服性。

3.2.2 在效果评价中建构知识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时间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观摩、小型音乐会,建构一个监督与激励体系,使学生之间形成竞争压力,对个人和他人有学习的评价,通过个人及协作学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建构。

3.3 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

在教学原则以及各种教学方法中,建构主义一再强调对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把其放在一个极具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闪光点。

3.3.1 学会自主性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离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任何学习都是无效的。

3.3.2 学会探究性学习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传输的过程,而是一种使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并积极探究的过程。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理解,建构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建构自己的判断和信念。

3.3.3 学会创造性学习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提供给学生创造的时空,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造力,同时要使学生学会建构知识,创造知识,生产知识。

总之,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改进高师音乐教学,能使学生开放思维,养成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的学习习惯 能培养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协作中学习,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能使学生从枯燥的练习、训练转变到自觉突破技能、技巧,增加艺术实践经验,弥补当前学生音乐素质较差的不足,促进高师教学改革,提高高师教学水平,培养社会有用人才。建构主义理论已被运用到许多学科,但在音乐教育教学领域还没有真正被广泛应用,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高师音乐教学中,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推敲。

第五篇: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简介:一,建构主义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n Constructivism)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更是一种学习哲学.建构主义理论将注意力的焦点放在认知的问题上,提出“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

以社会和文化的...一,建构主义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n Constructivism)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更是一种学习哲学.建构主义理论将注意力的焦点放在认知的问题上,提出”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根据这样一种知识的哲学观,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学生知识的形成上.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彻底屏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重新调整了教材,教师,学生和媒体间的相互关系.教材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成了学生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也由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助探索的工具.而教师和学生也分别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和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设计,都应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否则,无异于传统教学.建构主义理论为制定新课程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二,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设计原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思想中,学生被认为是”空罐子“,教师可以往里面灌输信息,学习基于记忆,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被认为是思考者,创造者,建构者,能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验证,并进行思考和探究.基于这一教学设计思想的人教版NSEFC教材在编排上已经为一线教师开辟了一条可行的教改之路.例如:模块1 Unit 1 Friendship 的Warming up 就以Make a survey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来回答What do you do to be a good friend 和Are you good to your friend 这两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这一教学设计原则,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至关重要.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建构主义学习论的一个重要核心就是要积极地学习.学习应该是积极的,因为当学生为了用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教材而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时,他们必须做一定的事情.杜威说过”教育基于劳动.“这就意味着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在做中学“,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正如新课标中所阐述的那样”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 需

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就是说高中英语是一门工具课,它将在学生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学习时间中发挥作用,它本身是用来”做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了Unit 2中的阅读文章Standard English and Dialects 后,可以提问Do you think Chinese English will become one of the world Englishes Give the reasons.这个问题既是文章的后续,又为学生创设了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的情景.2.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化

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权威,用说教的方法来传递指令性的信息;而建构主义教学论却认为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学习伙伴,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以构建自己的知识.学生不是单纯的受教育者,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选择者,使用者,评判者.因此,多数课堂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多数时间里,不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而是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不是直截了当地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学生不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而是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学生不是整齐划一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同样的事情,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目标.新课标人教版的教材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共有以下八个部分: 在热身(Warming up)环节中,通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以探索者的姿态投入该单元的学习,去获取新的信息,掌握新的知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兴趣的激发者和新旧知识的连接者.在读前(Pre-reading)环节中,学生预测课文内容,展开简短的讨论,以便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推测;在这一

环节中,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和讨论的组织者.在阅读(Reading)环节中,呈现了该单元的大部分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阅读课文应被视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词汇和语法应在语境中教学;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语言现象的呈现者和语言障碍的清扫者.在理解(Comprehending)环节中,学生要做一些习题来检验阅读课文的理解程度,有表层理解,也有深层理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题意的分析者和理解的导向者.在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环节中,采用发现和探究的方法,通过词句的提示自己找出书中的重点语言知识及有关规则;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学生探究的启发者和发现语言规则的帮助者.在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环节中,学生要围绕中心话题进行一系列的听说读写综合练习,通过与该单元有关的语言材料,创设运用语言的情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情景的创设者和学生视野的拓宽者.在小结(Summing up)环节中,要求学生自己总结从该单元中学到的内容(Content),生词和习惯用语(Words and expressions)以及语法结构(Structures);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复习巩固的协助者和取得成绩的欣

赏者.在学习建议(Learning Tip)环节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运用学习策略的促进者.3.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行为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方案".传统的教学思想认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与教学是分离的,只有通过测验和考试来评价.在这种理论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往往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略学生本人和学习群体对学习的评价.评价的重点也往往放在终结性评价上,而忽略形成性评价和实质评价.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认为意义建构是由一个学习群体共同协作完成而非一两个学生完成.学生的学习评价与教学相结合,教师通过观察学习状态中的学生,以及学生的作品,观点,行为表现和测试成绩来评价,过程和结果,形成和终结并重,也就是说要实行评价方式多元化.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能仅仅依据纸,笔方式的考试,还要采用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有促进作用的评

价方式;在评价的主体上,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要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例如:在模块1 Unit 1 Friendship 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学生个人的评价:即学生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学习表现,学习态度以及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作出自我评价.结合本单元的Summing up和Workbook中的Checking yourself进行自我评价.看自己是否加深了对友情和朋友的理解,对如何交友,如何解决朋友间出现的问题是否有正确的态度;在语言习得

方面有哪些收获;在学习策略方面有哪些改进.小组集体的评价:小组其他成员对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协作精神,学习态度及在协作学习中的贡献作出评价.通过一系列的pair work 和group work,小组成员彼此成为学习伙伴,对彼此的了解也进一步

加深.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及成绩作出最后评价,并以学生的评价和集体评价为依据.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不等于屏弃书面评价,在单元教学后阶段和完成单元教学后,还应适时加入恰当的书面评价.积极有效的评价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下载浅析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构主义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和数学教学的关系来进一步优化数学教学,通过初步了解,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正逐步成为指导中小学数学教学模......

    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最终定稿]

    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国际教育界影响较大并正在逐步深入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对我们深入教育改革,进行学科教育研究和开展物理教学设......

    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大学信息技术课程 自主学习[论文摘要]以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中开展内容多、涉及面广的大......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5篇范文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带了两年的幼儿园音乐课程,总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有不足,今日重新学习了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才发现,在平时的教学中,似乎缺少了一些......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起源于皮亚杰对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知识论的不满。皮亚杰强调,认识......

    简述建构主义理论(五篇)

    一、 简述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主要观点:(P33) 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究历史教学

    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究历史教学 河北廊坊市大城县第一中学齐建良 新的课程理念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这才是历史教育的归结所在。既如此我......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整体建构教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整体建构教学法 天津教科院 王敏勤 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基本模式: 1.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2. 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3. 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4. 巩固练习,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