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课堂_让语文教学生机无限
农村中学语文二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柘城县惠济乡小吴初级中学
邮编:476200 电话:***
电子邮箱2778105626@qq.com
农村中学语文第二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要实现的目标、课题研究活动应遵循的原则、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搞好语文第二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与人员分工等。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语文第二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继续与延伸,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所以,要协调好语文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关系,合理组织语文课外学习活动,将课堂引向课外,让课外充实课堂,一定会收到良好的功效。语文教学是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其作用而言,语文第二课堂是语文第一课堂的有益促进,是第一课堂必不可少的补充,它使相对封闭的传统语文教学走向开放,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展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空间,使语文教学阵地变得更为坚实、广阔。在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反思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语文第二课堂的重要性,2、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能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和难度,所以第二课堂是第二课堂的补充和延续,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语文课外学习活动中自由探索,自主发现,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3、开辟语文第二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形成团结合作、优势互补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特长,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共享成功的欢乐。
4、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二、课题研究要实现的目标
1、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标出发,不断发现并大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讲究资源的合理投入,努力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
2、探索开辟语文第二课堂的方式和方法,建立崭新的教和学的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并实现“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社会生活的外延”这一理念。
3、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语文素养与文化品味。
4、新的课程,新的理念,课题研究将促使我们的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更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
三、课题研究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注重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现代社会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就要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2、注重实践性。语文就是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离不开语文实践。因此,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3.注重趣味性。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应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有效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注重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所学,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思维的发展。
4.注重多样性。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应该努力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明白语文真正是一个施展才华和体验人生的大舞台。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之一。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语文第二课堂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语文实践的环境,取得了良好的功效。
1、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学生可以储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将所学知识和理论立体化,并综合运用到实践之中则需要第二课堂发挥作用,第二课堂可以巩固和加深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当第二课堂活动需要利用第一课堂所学来指导其完成时,学生就会主动而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无疑会强化、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第二课堂大多不会只要求运用单一课程的知识,因此有助于学生融通所学,打破各门课程的界限,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知识的立体建构层次上,第二课堂会促使学生将已经巩固和融通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检验和完善,从而收获新知。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有生命力,第一课堂的知识通过调研实践、学术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方能日臻完善,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衍生和升华。第二课堂不仅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它还是对第一课堂的衍生和升华。第一,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衍生,即第二课堂可以局部替代第一课堂,使原本偏重于说教性的第一课堂的知识通过第二课堂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其优势在于利用第二课堂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特点,使课程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使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并由于是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记忆更加深刻。第二,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升华,即在经由实践活动而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能从中发现研究课题,找到创新实践的方向,对原本属于第一课堂教学计划内的知识进行升华。这可以说是在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延伸和补充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第二课堂不是仅为更好地实现第一课堂的功能而存在,它有着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独立性,具备第一课堂所无法替代的价值。
举办语文课外阅读,每月举办一次语文课外阅读,交流读书心得。全班同学首先分组交换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然后每组选出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为了促使大家相互学习,共同受益,我们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阅读的书目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依托农村独特条件让中学生走进第二课堂
我在校结合教语文多年的教学经验,又当班主任,组织开展学校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有了经验和保障,让学生从真心课堂走向第二课堂。中学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学会了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多活动,多感悟,去体验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会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所带来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的学习素材来源于生活,去观察第二课堂中体现的真善美,培养兴趣,激发情感。从而做到有感而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我在校即教语文多年的教学经验,又当班主任,团委书记组织开展学校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有了经验和保障,让学生从真心课堂走向第二课堂。研究课题我们主要让学生参与,多体验,善观察,勤训练,体验感悟生活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即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又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历程,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语文成绩。
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调查家乡特有的节日传统习俗,了解节日的由来和文化渊源; 组织学生开展考察活动,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寻访家乡的历史名人。
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可以编写《民间故事集》、《名人故事》等小册子,可以为家乡群众策划一次文化艺术表演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学习和弘扬本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和爱乡之感。
3、语文第二课堂对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语文第二课堂能够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所以,学校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应该适当增开第二课堂,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实践体验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第二课堂是是多种多样的,如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办理手抄报,讲故事朗读比赛,表演课本剧,小制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开展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课,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另外,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有些问题不是学生独立能解决了的,学生之间就必须共同研究,共同商讨方能解决问题,学生之间的这种合作,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这就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学会合作、从而也就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如表演课本剧,指导学生表演课文剧,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温故知新,引导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创意,更充分地利用课外学习的资源。我在讲授《雷电颂》一文时,就采取了读、写、演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次尝试,指导学生编排课文剧,为学生搭建起了真正开放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沟通,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语文第二课堂给中学生更多选择的自由
跟流行歌曲学诗词,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肯定会兴趣大增,比老师单纯的讲解、赏析更具诱惑力。它既符合学生喜爱流行歌曲的心态,又有利于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我国的古代诗词,感受通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老师还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进行递进式的活动设计:搜集相关的流行歌曲,搜集诗人的有关资料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评析乐曲的节奏、韵律,对流行歌曲与古代诗词相结合的现象谈个人见解,褒贬自定。
请你当一名小记者,召开校运会的时候,我抓住这一机会,要求学生当一名小记者,拿起相机和笔记,做一次图文并茂的系列报道。在开展活动之前,我给学生介绍了老师的设想,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一个项目,然后几名同学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作品中的摄影和文字既允许学生用最原始的笔、纸来完成,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图片、文字、声音融为一体。学生们正为完成自己的作品而努力,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同学们都享受到了创作的乐趣。
组织办手抄报活动,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分小组合作编辑一份文学手抄报。首先给小手抄报起个有文学色彩的名字,如“火花” “文学少年” “萌芽” “新视窗”等。要多动脑筋,设计“我与名著” “名家简介” “文学新星”等多样化的栏目。文章篇幅要短小,感情要真挚。编辑时可请语文老师帮助审稿,请美术老师指导设计版面,请英语老师写一段“英语小幽默”,请数学老师提供趣味数学故事。然后在班里交流,并评选出最佳文学手抄报和最佳编辑。在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体验了合作与分享的快乐,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结合课文搞活动,例如,学习《狼》这一课时,可以发动学生搜集有关狼的生物特性、生态平衡常识和关于狼的谚语、传说等文化知识,形成系列专题活动。一篇短小的课本,因活动设计巧妙,就让学生所学知识变得异彩纷呈,而且这样的活动内容带有探讨研究特色,对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有好处。
5、结合农村传统风俗丰富中学生的第二课堂 学习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中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中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中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风劲吹,大众文化愈来愈向自私化、娱乐化、庸俗化等方向发展,这时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因为文化传统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具有现实的精神生命和文化范式,富有时代意义。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性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生存和发展中,逐步凝结巩固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形成了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与民族气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胸怀博大,匡正驱邪。古有岳飞、文天样,今有张治中、杨靖宇,皆此类人物之楷模。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学生广泛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爱国主义的情感,陶冶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美德,从自己做起,孝敬父母、长辈,以一颗仁爱之心面对身边的人,做到长幼有序、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守信用,遵守自己的承诺并积极地去履行,做一个讲信用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中国当代的中学生群体,是中国高素质人才的代表,关于对他们的培养,更是需要传统文化的帮助。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不仅能激励现在的中学生奋起图强,更让他们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来迎接全球化的到来。现在的中国是由传统蜕变而来的中国,相信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和中国传统思想的重新光大,世界的东方将再次站起一位儒雅的巨人。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走向团结统一,生生不息,其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浓厚爱国主义思想,是我们在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思想养分。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文化思想的熏陶下,自强不息,团结一心,抵御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来侵略,反对一次又一次的民族分裂,显示出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民族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当前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浇灌出更加茁壮的中国企业文化的大树!
五、搞好语文第二课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以课外学习代替课堂上的语文训练。课外学习只能起辅助作用,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不能喧宾夺主。
2.开辟语文第二课堂要把握好时机,找准向课外延伸的切入点,使课内与课外自然衔接,相得益彰。
3.开展课外学习活动要适度。语文第二课堂并不是越多越好,要合理,要有度。如果我们对课外延伸这个环节处理不当,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开展课外学习活动要真正落到实处,不能搞形式,不能虎头蛇尾。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
六、课题研究方法与途径
1、问卷调查法:深入班级,对学生关于创新的理解进行调查,明确研究对象。
2、查阅资料法:通过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
3、访谈法:深入学生个体,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学生实际情况分析研究,最后将记录形式有价值的文字。
4、案例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进行有效指导。
5、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总结。
七、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负责人:王玉良
1、查阅相关资料。
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3、组织课题成员,确立研究对象。
4、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4年7月—2015年3月)负责人:王玉良
1、开题论证:按计划开展工作,收集资料。
2、跟踪调查:对研究对象开展工作,了解进度和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进度。
3、验证成果:对阶段性的成果进行验证,并完成全课题的研究任务。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4月—2015年5月)负责人:王玉良
1、对搜集的资料,调查结果整理总结,反馈调整。
2、对研究资料进行理论分析。
3、撰写成果报告,上交有关专家进行评价。
八、人员分工
主持人:王玉良负责申报立项及整个课题研究的开展。
成员:王万宣 子课题 如何让第一课堂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吴勤 子课题 语文第二课堂对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刘秀英 子课题 减负后的第二课堂给中学生更多选择自由。孙秀丽 子课题 依托农村的独特条件让中学生走进第二课堂。邱振平子课题 结合农村传统风俗丰富中学生的第二课堂
结束语: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资源。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提高语文素质。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把这项课题研究搞下去,为语文教学带来的成效也将是惊人的。
第二篇:第二课堂,让语文教学生机无限
第二课堂,让语文教学生机无限
朱崇文
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中心中学
邮编:250217 电话:***
电子邮箱zcw671107@163.com
第二课堂,让语文教学生机无限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探索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合理配置。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语文第二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继续与延伸,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所以,要协调好语文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关系,合理组织语文课外学习活动,将课堂引向课外,让课外充实课堂,一定会收到良好的功效。
2、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语文课外学习活动中自由探索,自主发现,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3、开辟语文第二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形成团结合作、优势互补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共享成功的欢乐。
4、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二、课题研究要实现的目标
1、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标出发,不断发现并大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讲究资源的合理投入,努力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
2、探索开辟语文第二课堂的方式和方法,建立崭新的教和学的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并实现“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社会生活的外延”这一理念。
3、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语文素养与文化品味。
4、新的课程,新的理念,课题研究将促使我们的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更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
三、课题研究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注重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现代社会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就要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2、注重实践性。语文就是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离不开语文实践。因此,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3.注重趣味性。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应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有效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注重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所学,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思维的发展。
4.注重多样性。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应该努力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明白语文真正是一个施展才华和体验人生的大舞台。
四、搞好语文第二课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以课外学习代替课堂上的语文训练。课外学习只能起辅助作用,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不能喧宾夺主。
2.开辟语文第二课堂要把握好时机,找准向课外延伸的切入点,使课内与课外自然衔接,相得益彰。
3.开展课外学习活动要适度。语文第二课堂并不是越多越好,要合理,要有度。如果我们对课外延伸这个环节处理不当,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开展课外学习活动要真正落到实处,不能搞形式,不能虎头蛇尾。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
五、开展扎实而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之一。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语文课外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语文实践的环境,取得了良好的功效。
1、举办语文学习沙龙
每月举办一次语文学习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全班同学首先分组交换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然后每组选出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为了促使大家相互学习,共同受益,我们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阅读的书目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调查家乡特有的节日传统习俗,了解节日的由来和文化渊源; 组织学生开展考察活动,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寻访家乡的历史名人。
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可以编写《民间故事集》、《名人故事》等小册子,可以为家乡群众策划一次文化艺术表演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学习和弘扬本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和爱乡之感。
3、表演课本剧
指导学生表演课文剧,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温故知新,引导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创意,更充分地利用课外学习的资源。我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就采取了读、写、演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次尝试,指导学生编排课文剧,为学生搭建起了真正开放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沟通,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跟流行歌曲学诗词
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肯定会兴趣大增,比老师单纯的讲解、赏析更具诱惑力。它既符合学生喜爱流行歌曲的心态,又有利于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我国的古代诗词,感受通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老师还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进行递进式的活动设计:搜集相关的流行歌曲,搜集诗人的有关资料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评析乐曲的节奏、韵律,对流行歌曲与古代诗词相结合的现象谈个人见解,褒贬自定。
5、请你当一名小记者
召开校运会的时候,我抓住这一机会,要求学生当一名小记者,拿起相机和笔记,做一次图文并茂的系列报道。在开展活动之前,我给学生介绍了老师的设想,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一个项目,然后几名同学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作品中的摄影和文字既允许学生用最原始的笔、纸来完成,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图片、文字、声音融为一体。学生们正为完成自己的作品而努力,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同学们都享受到了创作的乐趣。
6、组织办手抄报活动
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分小组合作编辑一份文学手抄报。首先给小手抄报起个有文学色彩的名字,如“火花” “文学少年”
“萌芽”
“新视窗”等。要多动脑筋,设计“我与名著” “名家简介” “文学新星”等多样化的栏目。文章篇幅要短小,感情要真挚。编辑时可请语文老师帮助审稿,请美术老师指导设计版面,请英语老师写一段“英语小幽默”,请数学老师提供趣味数学故事。然后在班里交流,并评选出最佳文学手抄报和最佳编辑。在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体验了合作与分享的快乐,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7、结合课文搞活动
例如,学习《狼》这一课时,可以发动学生搜集有关狼的生物特性、生态平衡常识和关于狼的谚语、传说等文化知识,形成系列专题活动。一篇短小的课本,因活动设计巧妙,就让学生所学知识变得异彩纷呈,而且这样的活动内容带有探讨研究特色,对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有好处。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经过四年的深入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课题研究的艰辛,更体会到了课题研究带来的无穷乐趣,它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领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水。
1、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延伸到了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视野更加开阔。
2、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课外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探究的状态之中,不再只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具有了高度的自主性、主体性和能动性,学生角色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成了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3、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学生积极地带着各自的问题与客观世界对话,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并且,许多课外活动都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学生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不断地和同伴进行交流、磨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团体协作能力。
4、课题组老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根本的转变。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自觉地走出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旧有教学模式,对语文程资源的开发和配置形成了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认识,对“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社会生活的外延”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结束语: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资源。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提高语文素质。
四年的课题研究时间并不算长,但我们已从中感受到了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感受到此项课题还有十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巨大研究潜力。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把这项课题研究搞下去,为语文教学带来的成效也将是惊人的。
第三篇:《无限生机》观后感
[《无限生机》观后感]
有这样一个看似喧嚣却宁静的世界,有这样一个充满病痛却又被认为近乎天堂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白色与红色的融合,是生命创造奇迹的圣洁之地,《无限生机》观后感。
《无限生机》引领我走进这样的世界,虽然不断经历无数人的受伤、流血、昏迷、甚至死亡,但在我心中,这一片圣地始终是喧嚣尘世的世外桃源,因为在这里,生命是最崇高的!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最简单的渴望——生命!
人性在这里复苏,没有金钱的欲望,没有权利的斗争,所有人都凝聚在一起,面对唯一的敌人——病痛而奋斗不懈,鞠躬尽瘁。工作虽然那样的艰苦,可是目的却是那样的简单,简单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很多人说,做医生是灵魂的救赎。很多人想得太多,追求得太多,最后却发现一切全是身外之物。很欣慰,自己将来也会从事这样的职业,虽然需要花大量精力与时间,虽然这样的工作比别的行业更加辛苦,但因为目的的简单而崇高,所有的疲惫与痛苦都是值得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医生的生活都能那样简单与充实。且不论丧失良心,为了一己之利而置病人生命于不顾的庸医,一个不能用“坏”字形容的医生就能寻得自己坦然安静的人生吗?
记得《无限生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黄律师将死者宋大江就医当天的用药记录复印件给急诊部年资最高的医生苏虹看。苏虹回答说不必了,宋大江是当天晚上10点23分入的院,10点25分开始用的药,10点35分开始抢救的。黄律师继续问苏虹那抢救前的12分钟,干什么去了?并告诉她,要想打赢这个官司,这一点非常关键。苏虹却告诉他输赢并不重要,急诊科大夫是最苦、最累、最担风险、最难评上职称,而且可能被起诉最多的一个行当。医患关系是复杂的,这病情变化是微妙的,但她也相信法律是公正的,不管诉讼结果怎么样,输、赢、胜败,明天我还是一样会高高兴兴的来上班啊。只要你尽到自己的责任。你就会问心无愧的。宋大江对于黄律师是个原告可对她来说,只是个病人,如果明天他再来看病,她一样会对他负责任的。苏虹以一种很自信的表情看着黄律师,观后感《《无限生机》观后感》。◆分享好文◆
这样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只有问心无愧,饱读医书的真正的医生才会如此镇定吧!在室颤病人手术台前,苏虹可以果断拿起除颤仪,镇静熟练地除颤;在休克而脸色苍白的病人面前,她果断命令护士阿托品静滴或是静推;她要求自己下班是允许出错的人,上班是不允许出错的神。
唯有那些以病人生命为最崇高利益并为之憔悴却无怨无悔的医生才能为自己寻觅一个安静平和的简单人生!这种人生对任何人来说也必定是幸福的!
这一群白衣天使在忙碌中拯救无数生命,而这些获得重生之人只有好好活下去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给过他们生命的人。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活着很辛苦,可能会想过在绝望的时候去自杀,还可能在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后悲悲怯怯,可是当他们看到他们的家人焦头烂额,声泪俱下,看到那么多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坚决为病痛作斗争,不抛弃,不放弃,他们的心中理应绽开一朵生命之花,点燃对生命向往的激情。因为活着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很多人直到生命快要走到终点才会感受到它的意义,也有很多人直到经历别人的死亡,才会更加珍爱生命。
杜子同是寄居在苏虹家中的孩子,因吃了冰箱里的坏肉感染菌痢而突然死亡。她很自责,她抱着死去的杜子同,眼泪静静流出来,内心是深深的痛苦,入夜,下班后的她睡在抢救过杜子同的床上再次痛哭,她的自责也是一种无奈,她深深爱着杜子同的父亲,她的老师杜家杰,杜子同的死是他们之间无法逾越的阴影,当她爱了十六年的杜家杰向她求婚时她选择了拒绝,正如她所说:“在死亡面前,爱是无能为力的。”而她的父母却从杜子同的死亡中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开始说了二十年来的第一句话,苏虹看见这迟来的一幕,瘫坐在地上放声大哭,为什么?为什么要以一个生命的逝去来换取一对老人的互相原谅?我们要好好珍惜爱你自己和你爱的所有人,因为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他们会离你而去。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能够简单又朴实高尚的活着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愿现在还是医学生的单纯的我们能够永远铭记自己的光环与重任,怀抱梦想营造自己简单而幸福的人生,更祝愿天下苍生都能精彩绚烂地描绘自己的人生!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携手同心 无限生机
携手同心 无限生机
尊敬的领导、在座各位同事们:
很高兴,很荣兴的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探讨和分享这5个月以来上任村官的经验、教训、感受和其中在城市、城镇里体会不到的成长与快乐,点点滴滴犹如昨日。我们在环境艰苦、条件有限、人际关系陌生的农村中,怎样才能激情洋溢,毫无保留地挥洒汗水,为农村发展拼命、使劲;怎样克服在村内工作底子薄,困难大,为村经济发展找准方向,提高大家的精气神?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村官队伍中的一份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使命,携手同心,不辜负国家对于我们寄予的厚望,不浪费我县领导对我们悉心教育,不轻视工作中同事们热心帮助。
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推进—战略意义,什么是战略意义?战争中它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国家事务中,它是指国家政党对全局性问题的谋划,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具有稳定性,通过相应策略逐步实现。可见我们在村任职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王虎屯乡帜儿岭工作,我自身认为,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出发点对我们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深情地对国家发展大学生村官各地区积极响兴这项决策,而表示由衷的感谢,这样才能珍惜我们拥有的机会,超长规,跨越式的回报支持我们,给予我们施展才华的农村,我的出发点那就是把自已当成村内的一份子,把村看成我新的大家庭,钻石胜出必有所长,秉着不怕急、难、险、重的精神,敢于进行意志力的较量,积极做好村各项工作,认真完成上级政府安排任务,相信我们能够把握机遇,又能挑战成功。成为工作中书生气不重,识实务,顾大局并且能蕴含无尽力量的农村后备干部。
5个月以来的工作中,有村民们不明白相关政策而不能合作,有因私家恩怨久而破坏和谐氛围,有原领导班子遗留的各种经济旧帐,但除此之外,还有更为急需解决的村内基础设施完善、修建,不能解决该问题则村内事业停止不前,其中有一件事情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1、村内因机井少,设备老化、短缺待完善,那么打1眼机井和完善其他设备所需资金短缺,村内无集体经济,只能采取国家扶贫与村民自筹方式解决,这样一来,不少村民有了意见,认为地下水是大家公用的,扶贫款肯定多,不止打1眼机井就能花完钱,村干部们肯定要中饱私囊,这个时候你去解释,村民无论如何都是左耳进右耳出。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我们能否对政策法规有系统了解,履行国家相关政策义务。如果按照“一清四议两公开”的要求去做,该问题迎刃而解。
我们制定议事清单,对如何合理利用机井,如何筹资打井,及以后使用办法,公示于众,由村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这样一来村民对干部是否廉洁和自筹资金打井的问题立即得到解决。
谈到我们的未来,谁都有着自己的梦想,想自己是后备干部中八九点的太阳,十一点该如何做,十二点应到达怎样的程度,我认为有以为人民服务宗旨,找准方向,有内在动力,就会加快发展,未来一定是阳光灿烂,我们兔年有跨越发展,龙年就要有龙腾飞越,不应虚度年华而懊悔,不应毫无作为而羞愧,工作进展如下想法:
(1)争做带头致富人。全方位调查村况,多角度采访群众,掌握文件实质,理解扶贫政策,调整我村产业结构,招商引资引进种、养殖业,优良品种,逐步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工程,使农民增产增收,丰富收入渠道。
(2)服务群众贴心人。积极把自己融入村民队伍中,下得去,做得好,能与群众促膝交谈,争取为群众做实事,解决困难。
(3)政策法规明白人。认真学习政策法规,及时了解新出台政策,通过远程教育站点播放,村内会议宣传
走家入户聊天的方式,让自己成为宣传员,网络员,让群众更懂法,更好的配合村干部的工作。
(4)清正廉洁的人,公生民,廉生威,中国历代很多仁人志士正是以清廉为节操,我们要弘扬民族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理,不谋私利,清白做人。
我的幸福就是为人民服务
第五篇:生活让作文教学焕发生机
生活让作文教学焕发生机
生活与作文息息相关,脱离生活的作文是不真实的,也不具有任何价值。只有将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让作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小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生活阅历少,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有限,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和感悟能力,引导他们睁开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强化在作文意识支配下的生活观察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闪光的东西,把生活中得来的有用材料,及时准确地通过自己的作文反映出来。
写丰富的身边生活
写学习生活 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指导他们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酸甜苦辣,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笔者所在班级的学生曾去过荣获全国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长江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西餐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强化了个人的修养;“农家菜体验”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们的自理自立能力;“团队浮桥”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学生们将实践活动的体验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出来,令人赞叹不绝的美便应运而生。一位学生以《相同的饭菜,不同的味道》为题,写道:“通过今天的‘农家菜体验’活动,我明白了一顿饭的来之不易。以前爸妈辛辛苦苦为我们准备的每一顿饭菜,我们还挑三拣四的,真是太不应该了!我决定,回家后,一定要多替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让爸爸妈妈看到我的成长!”另一位学生在《有感“团队浮桥”》中写道:“汗流浃背的我们收获了许多,‘团队浮桥’的体验让我明白了:当信任作桥墩、团结作桥面时,我们将横跨所有的沟壑,跃过一切的深渊,在通天大道上尽情驰骋!”
写校园新风 在三月,学校掀起了一股“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志愿者”的高潮,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这时,笔者便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写了一篇《“雷锋”来到我们班》的作文。同学们激情在胸,有感而发。
写班队活动 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巧手策化组织少先队活动,本身就是一篇富含诗意的美文。选取班队活动中典型的人和事,作为写作题材。
抒师生之情 每逢教师节、元旦,学生总爱给老师送贺卡:每到毕业班同学离校时,不少同学也总爱送给老师一个自己精心设计制作的留念卡,以表示对老师、母校的挚爱与眷恋。这种师生间感情的微妙交流,在笔者的诱导和点化下,也都涓涓入文。《贺卡情深》《难忘童年岁月》等文也脱颖而出。
写多彩的家乡情
家庭是小学生人生的港湾,故乡则是他们温馨的摇篮。家庭的人和事,故乡的风土情,是小学生最熟悉、最爱写而又常写不衰的话题。倘能用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用深邃的思考对生活素材进行筛选和提炼,定能写出有个性、有新意的作文。
笔者任教班级里有个学生特爱写作。她善于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从家庭日常生活中选取题材。她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也写她自己。她写的《哥哥与鸽子》一文,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哥哥爱鸽养鸽的有趣故事。文章先写鸽子的来历(略写),次写鸽子逗人喜爱的样子(较详),再写哥哥与鸽子的亲密关系(最详),最后,这位小作者引用爸爸的话,写了对哥哥养鸽的看法与评价:“爸爸说哥哥是个‘孬好人’,孬的是鸽子很小时就被他捉到我们家,使它过早地离开了父母;好的是经过哥哥的精心喂养,小鸽子已经慢慢长大。”此文取材真实,详略得当,情趣横生,是一篇有个性的作文。后来,该文被少儿期刊《创新作文》刊登。
描绘优美的田园风光
以写景为主 广袤的原野、肥沃的土地、勤劳朴实的农民,孕育着丰富的田园生活的情趣之美。我们可以用七彩的笔去写景,也可以用多情的笔去赞颂土地的主人农民。笔者在教学《长城》《桂林山水》之后,曾以《夏夜风景》为题,搞了一次“同中求异,仿而出新”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以这两篇课文为范文,运用“求异思维”,在认真观察之后去写作,既展现农村夏夜生机勃勃的优美画面,又穿插描写农民为夺粮夏收而辛勤劳动的场景,从而表现“农村景美人更美”的主题。学生亲自下田实地观察,写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以写人写事为主 农村之景,四季有别;春夏秋冬,农事各异。紧紧抓住季节农事的特点,别具匠心地命题、选材、立意,指导学生练习写人叙事,也能拓展一方纵横驰笔的天地。《春锄》《点化肥》《乡村五人倍忙》《“红领巾”夏收记事》《人欢马叫机声隆》《收获》《冬闹不闲》《不畏寒冷的人们》等题目,都能给学生以启迪,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器物用品,家禽家畜,或奇趣横生,或物寓哲理,都可成为小学生观察、描写的对象。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教会他们经常写观察日记是好方法。例如:《家乡的桃树》《小猫眯眯》《小鸭子长大了》《我有一个储蓄罐》等,就是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出的状物文章。
变幻莫测的风云雨雪,是大自然来去匆匆的信使,它们形影不定,多姿多彩,稍不留意就会转瞬即逝,离你而去。正如摄影师欲留美妙的生活瞬间必须抢拍镜头一样,要摄下风云雨雪的倩影,需时时留心。教师指导学生描摹雨雪之景,既可练笔,又能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