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美术教学中要善待
在美术教学中要善待“差生”
河南省济源市梨林一中 李为民
在教学中常会听到有教师在谈到现在学生不好管,某某学生很破,成绩差、经常违规闯祸,是坏学生;某某学生非常听老师的话,成绩优秀、学习刻苦、从不给老师捅炉子,是典型的好学生。作为老师听到这些话,我感觉很别扭,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好学生、坏学生”的提法、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坏学生,靠什么来衡量他们,我们应不应该给他们分类,怎样分类,又应该怎样正确的去看待他们呢?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改变提法,改善师生关系:
能否不叫“好学生、坏学生”,而叫好学生和较活跃的学生。有部分教师由爱生恨,爱之深、恨之切,非要叫坏学生才解恨、才痛快,深不知这样做会破坏师生情感,让“坏学生”在情感上恶性循环。坏学生的提法会让学生听了反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那就是让学生学得更好。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进步,这要求教师的“教”要围绕学生的“学”来做文章,教师教的方法应该是学生最易接受的方法,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最需要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应该有共同的目标、统一的认识、融洽的关系,特别是融洽的关系,初中生年龄小,逆反心理强,看问题做事情易感情用事,很多学生如果喜欢、认同某个老师,他就会认真学习这个老师的这门功课,反之则会消极抵制,故意不学好这门功课,这样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在提法上稍作改变,不叫“坏学生”,而叫较活跃的学生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批评教育、改正错误、端正态度,在感情上也拉拢了学生,更容易达成统一认识,共同进步。否则,他抵制你的话,任凭你教的内容再怎么精彩,他不学也都是白搭,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而师生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融洽的,而不是对立的。
二、合理分类,因材施教:
每位学生的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因而我们不能用相同的教法来教育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要求我们面对不同的学生辅以不同的教法和学法,那么我们首先就要非常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并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只有这样,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但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简单的根据成绩好坏、是否遵守纪律来把学生分成好学生、坏学生,这种分法是及不科学的。“坏”这个词通常指本质较坏,而表现活跃的大部分学生本质并不坏,只不过是太贪玩了一点,或者说是还没有觉醒、还没有意识到念书的重要性,因而贪玩、调皮任性,甚至有时候捣蛋或搞些破坏,所以我认为用“坏”这个词来形容他们有点过;另外在分类时简单的将这些学生分成好坏两种学生还不够妥当、不够深入具体,也没有什么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将所谓的坏学生再细分出他们“坏”的原因在哪里,有的学生表现欲望很强,他们调皮捣蛋可能只是为了引起老师注意,让老师去关注他们,征对这种学生我们可以适时的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及时的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予恰当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就能及时的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有的“坏”同学是因为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缺乏必要的自我控制能力,这部分同学往往表现为经常违反纪律,并屡教不改,对于这部分同学就需要外部强制力量来帮助他(她)们改掉这种坏毛病,一方面要求他们有意识的克制自己改掉坏毛病,另 一方面老师和其他同学也应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提醒;另外我还注意到还有部分成绩差的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其实也非常用功,但长期的差成绩使他们感觉压抑,虽然他们努力地想改变这种状况,但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渐渐地他们开始失去信心、变得厌学、也开始自卑、学习失去了希望、生活缺少了激情,他们开始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们先要找出他们的优点加以表扬,让他们恢复自信,接下来培养他们“玩”的兴趣,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我,找回自信,同时慢慢的引导他们将“玩”的兴趣转移到“学”的兴趣,并渐渐转化较差的状况,使他们走出阴影,在心理上和学习上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的循环;当然,也有及少数个别同学本质很坏,在他们身上存在很多坏毛病和恶习,他们好逸恶劳、欺负弱小同学,上课破坏课堂纪律、甚至有时还和老师对着干。对于这部分同学要打击教育相结合,坚决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同时教育广大同学与他们划清界线,孤立他们。当然,差的学生还有很多类型,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在本质上并不坏,还不至于用坏这个词来形容他们。对于这些所谓的坏学生来说,成绩差、纪律差只是一个表象,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出他们差在哪里,为什么差,怎么样能够帮他们转差为好,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应该做的,这样的分类才是比较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分类,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简单的将学生分成好学生坏学生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分类,它只能让学生反感,破坏融洽的师生情感,毫无现实指导意义。
三、多关注“坏”学生,让“坏”学生越来越少,好学生越来越多。
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刻苦程度、毅力等个人情况不同,最后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一样,通过调查我了解到有很多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非常刻苦上进,他们非常渴望获得好的成绩,并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到最后却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他们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帮助和理解,特别是任课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认可和理解。在平常的学习中,成绩好的学生总是获得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所以他们总是相信十足,能从学习中获取乐趣,在整个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而所谓的差生则相反,他们较少的获得关注,表扬和鼓励,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且较多的获取负面关注,如因成绩不好受到批评指责等,他们在心里上、学习上处于一种恶性循环,这种状况若在长期内得不到改善,学生会慢慢的放弃努力,这样状况越来越糟,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相反会觉得学习是件很痛苦的事情,直到厌学、逃学,有时被逼无奈就只好坐在教室里旷课(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既然他们在学习上比不过别人,就比其他的。例如比化钱谁更潇洒、比打架谁更厉害等。最后直至老师将其划为坏学生一列,他们从好到坏或从不坏到坏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将他们放到这个过程中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为正确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所以我认为我们老师要更多的关注、理解和帮助这些令人头痛的“坏”学生,帮助他们直面困难、走出困境,教他们学会败不妥,不卑不吭的做人道理。
作为一美术老师,我们教的班级多而课程少,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和机会也就比较少,有时会喊不出部分学生的姓名。在课堂上假如老师能一口喊出好学生的名字,学生会觉得很正常,但是,假如一个副课老师能一口喊出成绩一般的学生或差学生的姓名,被点名的学生会觉得很光荣,(哪怕是因为坏事情而被批评)他们认为老师知道他的名字说明老师在关注他们,有的学生心底甚至有一种莫名的窃喜,这是坏学生的悲哀,也是老师的悲哀。所以我呼吁老师们对于这些坏学生不要太吝啬对于他们的表扬和鼓励,要对他们多一点包容和理解,少一点误解和偏见,这样师生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谐,行动会更一致,目标会更明确,效果会更好,这样说“学生越来越难管”的老师也就少了,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第二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善待“后进生”01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善待“后进生”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中心小学
郑邦兵
作者简介:郑邦兵,男,39岁,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四川省美术骨干教师 邮箱:zhengbangbing@163.com
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中心小学
摘要:
一、评价的多样性,树立信心。
二、教学的情趣性,培养兴趣。
三、活动的丰富性,养成学习习惯。
四、文化的视觉性,发展形象思维。
五、表现的自由性,发展个性。
六、操作的技术性,着力终身发展。
七、作品的展示性,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信心 兴趣习惯 个性 自我价值
教育的现状告诉我们,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对差异是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正视“后进生”,关注“后进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那么小学美术教学中怎样发挥美术的教育教学功能去关爱“后进生”,转化“后进生”呢?
一、利用美术评价的多样性,树立“后进生”信心 “后进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历了长期的失败经验,对学习丧失信心,饱受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的种种压力,使他们身心倍受压抑,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导致性格内向、胆小、孤僻,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极大的摧毁。关爱他们,首当其冲的就是树立“后进生”的信心。
艾斯纳指出:“任何一个艺术的问题都不会有唯一的答案,而可以作为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究竟是他不是他的解释才正确。”由此可见,美术作品的不唯一性,评价就不可能整齐划一,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将产生不同结果。美术评价包括:美术活动过程、活动结果(作业)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我利用评价的多样性,以“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的标准,对“后进生” 在活动中、作业里、表现出来的独到之处,以放大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长处,予以肯定,改变他们心中的“自我”,树立自信心。
作业评价时,首先让“后进生”上台自我评价,说说作业的感受:快乐的、难受的、成功的、失败的„„,一吐为快。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敢说心理话,能说心理话,让他们的压抑得到释放。其次,让其他同学点评他们作品,直面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再次,让“后进生”谈谈别人的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结合他们的表现以及作品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并按教学目标提出希望。
由于评价的多样性,一些偶发教学事件,也成了信心树立的契机。在我的课堂中,一八岁男孩的剪纸作业非常粗糙(他没带剪刀,用手撕的),还用水彩笔在黑色纹样的周围添加了不少斑斓图案,虽然不精致,但整体看上去也漂亮。我让他把作品展示给大家,孩子们认可了他的作品,我继续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手撕的形式美,添画的创造性。最后肯定他在工具不齐的时候独立、创造性地完成作业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同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并给予帮助。(实际上该孩子在学习上处于“后进”位置,平常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持续程度短,不愿与人说话,没工具也不敢向别人借。)并运用自我激励法,把成功感带入其他领域的学习。
美术评价形式、结果的多样,让“后进生”画出、做出、说出心中的话,释放内心。并及时与其他学科取得联系,使“后进生”的闪光点移情到所有学科的学习中。
二、利用美术的情趣性,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热爱学习,喜欢学校生活,是“后进生”转化的前提。然而,“后进生”面对众多面孔严肃的学校教育科目,加上已有的知识欠帐足已让他们望而生畏,何来的兴趣?
美术教学所包含的形、色、质、结构、空间等基本元素,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直观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某种情感,而且还直接对此情感进行处理——用美术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美术学习的情感性、趣味 性的体现。美术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的是一种活泼、轻松的角色,直接兴趣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后进生”在这个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独立地表达情感,渲泄内心,不会因为怕错而不敢去想和做,还会因为活动结果——作品的形成产生愉悦情感。进而对下次的学习任务萌发一种期待的欲望,从而引发稳定的间接兴趣。在快乐的学习中,兴趣的产生就会水到渠成。
有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成功的体验,让“后进生”明白:付出一点,收获一点,就成功一点,进而转化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美术活动的丰富性,形成“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良学习习惯是造成“后进”的重要原因,在学习上他们常有现象是:等——教师讲;靠——教师喂;要——教师开小灶。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有的家庭又缺乏辅导、督促、关爱,学习在客观没有良好的习惯支撑,主观上又没有发挥主动性,何不“后进”的道理?
故此,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转化的有效途径。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最主要的是学习责任感和学习独立性的培养。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将激发孩子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活动中增强角色意识,以促进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形成,创造各种机会发挥“后进生”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如:
低年级的造型游戏中,我设计了“墨渍”联象,同方位的两位同学把墨水随意泼洒在纸上,交换“墨渍”进行联象,并把联象的结果在“墨渍”上添画出来。在这一活动中,渗透“我”的重要性和独立性,没有“我”的泼洒就没有同学联象的基础,而我的联象是独立的,靠自己去展开想象添加完成。
中年级,根据童话故事做头饰表演,传统节日的起源探究等活动,让“后进生”担任某个角色,通过准备、了解、表演,产生主人翁意识形成学习的独立性。
高年级,为课文配插图——促使他们去读懂课文,绘画日记——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心声,同时形成语文科的学习能力。
在漫画教学中,让孩子们把他们身边的不良习惯用漫画的形式表 现出来,在学校张贴展示,用诙谐的方式鞭策自己,努力激发自己养成教育方面的积极因素,修正不良习惯。
在美术教学中设计符合各种年龄特征的活动,让“后进生”参与进来,在丰富的美术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责任感、独立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利用美术文化的视觉性,发展“后进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一般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而形象思维是后两者的基础,利用美术文化的视觉性,发展“后进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提高他们思维品质的切入点。
美术是一种直接诉诸视觉的艺术,“是视觉的珍馐美味”(丹纳语)。“是视觉的粮食”(丰子凯语)。这说明美术文化是需要视觉去感受的,是愉悦视觉的。视觉是感知觉的一种,感知觉是思维的前提,没有感知觉,思维将成无源之水。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唯有美术教育在训练人的感知能力方面效果独彰,是其他任何教育科目或方式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术新课程四个领域的学习中,都离不开“形”,都是对“形”进行分辨和处理,人的视觉、触觉、运动觉都得到了训练。发展了他们的感知能力,又为形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促进了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特别是“后进生”,让他们在接触实际事物,具体环境,用“形”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往往比用文字表达更流畅更适合他们。
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后进生”综合思维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这是他们等待转化的保证。
五、利用美术表现的自由性,促进“后进生”个性发展 新课程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后进生”的个性往往是两个极端:胆小、内向、懦弱或者张狂、偏激。正视他们的性格特点,利用美术表现在选题、内容、手法、程序上的自由性,让“后进生”从内在需要出发,享受主宰和驾驽事物的自由感、和自豪感,释放内心,因势利导,促进良好个性的发展。针对“后进生”性格内向这一特点,我引导他们在绘画中运用点、线的造型语言,形成生动细腻的画面,并告诉他们,谨慎、细腻是一种美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诱导添上几笔“粗、野”的线条、色块,画面会更生动、刺激,培养他们大胆自信的意识。针对“粗心”的“毛病”,让他们在画面上进行大色块的组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粗狂的画面,感受粗狂与力量的美,再添加一些精致的细节,体会粗细的对比。逐渐地接受细腻的美,养成细心的习惯。这样既满足了他们内在的需要,又让他们的性格缺陷获得弥补,使个性得以彰现。
六、利用美术操作的技术性,着力“后进生”终身发展 有人说过:“美国的创新+日本的技能”,就是未来社会所需的创新能力型人才。那么对于“后进生”更多的是侧重于技能人才的发展方向,而且我国现在、将来的大工业化趋势也需要技术型的劳动力人才。根据“后进生”的发展状况,从小培养他们的技术意识、能力、是他们以后得以终身发展,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
纵观美术教育活动,无不渗透着眼、脑、手的训练,一条线的绘制,一块色的涂抹,一件手工的制作等等。可以这样说,一件美术作品就是无数技能的综合展示。绘画中的构图经营,语言的选择运用,手工制作中的材料属性,工具掌握,程序安排,以及创造性地主题表现,都充满了操作的意识、能力。如:开展麦秆编织、红薯雕刻、泥塑、叶脉书签、扎风筝等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养成动手习惯、提高动手能力,为日后的技术性人才打下基础。
七、利用美术作品的展示性,实现“后进生”自我价值 “后进生”是一个学习的主体,只是他们的发展程度不同,与所有的学生一样,有自我意识,同样需要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由于学习的后进受到老师的歧视,同学的白眼,家长的打骂。他们往往采取捣蛋、调皮的言行引起他人的注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美术作品的展示性,可以让“后进生”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课堂上的作业展评,教室里的小画家园地,家里的墙壁,学校画廊,甚至自制的画册,都可以见到自己的作品,听到他人赞扬评价,引起别 人的关注和自我欣赏。
笔者在教学中以班为单位,以“一个都不少”的展览主题,按不同时期分班全部展出,引起了“后进生”的浓厚兴趣和崇高的自我感。甚至好多家长都前来观看,反响很好。用这些事例去激励他们,激发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确实起到了“他山之石可攻玉”的效果。
综上所述,“后进生”也是我们重要的教育对象,差异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在新课程理念下,树立“大课程观”,尊重差异,运用美术教育的优势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发展,开发潜能,直至转化。让毎一个孩子都享受到优质的基础美术教育,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书目:
《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张桂木 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走进新课程》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美)科汗 盖纳 著 尹少淳 译
第三篇:要学会善待他人
过去在电视剧中有一条线:对待别人是对待自己。
以下是相同的
我不得不说:治疗别人是对待自己。
以下是相同的
英国有一句名言:所谓的礼貌,也就是说,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中国也有同样的句子:礼物玫瑰,手香。简单地说,也就是说,你对别人有好处,你不能帮助也得到一点回报。
以下是相同的
看到这样的故事:有一次,一个人欠一个人一百一二银,另一个看到他穷人,他们删除了一些债务,这个人幸福出债务回家,只是遇到一个比他更好是穷人很多人,这个人也欠他一两银。他会非常暴力的对待穷人,对他立即,两银之一也出来了,另一个跪着乞讨,这个人不动,一方踢的人,对另一方的威胁只有一点财产也剥离了。这件事是他的债权人知道,很生气,冲到他说,他欠你,我可以付他,然后你欠我,请给我,否则你只是你是如何 他会怎么对待你。那些不对待别人的人,生活也会以对待别人的方式对待他。
以下是相同的
另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美丽的房子,有一个美丽的果园,果树充满红苹果,附近的孩子们看到所有想吃,但房子生活了一个非常自私的老太太,为那些谁阻止周围院子里的孩子,一直非常凶猛和吝啬,使我们甚至不能靠近她的院子。但有一个小女孩是一个例外,她可以总是出去这个房子,经常得到苹果树。她和老太太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自私和凶猛的老太太,但不是她的脾气?原因是她总是微笑着问候老人,慢慢和老太太聊天后,后来才能抱着老太太走路,这就是孤独的老人的需要。所以小女孩也得到了老人的回报。后来,我们也学会了小女孩接近老太太,只有发现她不是自私,也不是一个凶猛的人,老太太的房子成为了儿童天堂附近的公园。小女孩的好意融化了老妇人心中的冰。
以下是相同的
以下是相同的 学会对待别人,我们将永远能够得到别人的善意。
以下是相同的
这是孟子说的:爱人,人爱的爱;尊重谁,人恒景的。
第四篇:要学会善待他人
要学会善待他人
人生路上,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滋润。
无论是善待谁,其实都是温暖在流转,都是爱在延宕,最终,施及别人,惠泽自身。
在顺境的时候,想着去善待他人。己顺,示人以平和;己达,示人以谦恭;己喜,示人以沉静。即使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至少可以做到不张狂、不招摇、不炫耀。
善待,有时候,就是一个亲切的姿态,就是一种温和的态度。
心胸宽广,不是指能装得下几个自己,而是指可以盛得下多少个他人。旋马之地,接纳他人无数,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心。
善待,本质上就是一种心疼。当然了,一个人,心疼了别人,也会被这个世界心疼。
处于逆境的时候,要懂得善待自己。网络上有一句话:人生就像心电图,当你活得一帆风顺的时候,说明已经挂了。这也是在提醒我们,谁都会遇到困难,谁都会遭逢坎坷,生命这条长河,有些暗礁和险滩,是绕不过去的。
但无论发生什么,都要记住:如果这个世界没人疼惜你,你要疼惜自己,没有人看得上你,你要看得上自己,若能懂得始终对自己好,生命就永远没有失败。
善待自己,就是要学会宽恕,不在过去的错误中纠缠;就是要学会退一步,不在不能得的欲望中挣扎。你能宽恕多少、能退多少,实际上,就是善待了自己多少。
善待自己,其实,就是与自己和解。一个人,若能不跟自己较劲,处处放自己一马,就是置心灵于旷野,给心灵以自由。
心灵松绑了,就是最大的不亏待自己。
第五篇:班主任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班主任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性化。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长身体、长知识、增能力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防止误入歧途。作为班主任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使其经历体谅和鼓励;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让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必然各异。但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每个学生的现在都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其意义不可轻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善待每一位学生。
1.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十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何况是人呢?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发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任何老师教授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的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班主任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对于“学困生”,班主任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聪明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其聪明表现不尽相同。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在历史研究方面是个天才,但在数学学习上却差点儿为此上不了大学。“学困生”也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去发现、去捕促“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爱心、诚心,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适时地给他们制订出适当的高而可攀的目标,使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一般都是因为长期的学习习惯不好、不会科学的安排时间而引起的,所以不能指望
一、两次谈心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反复,深入调查和了解反复的原因,不急噪、不嫌弃,要坚持不懈地作工作,并争取与
家长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配合上述工作,考试的试题难度要适中,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成功感。对于考试受挫的学生,要及时地帮他们分析失利的原因,以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如我班有一名姓李的男同学学习较差,进入我们班级是最后一名。因为成绩差,较自卑,只跟几个同学来往。沉迷于电子游戏中,无心学习,一到上课就小声说话。几次谈话都没有效果,后来跟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在家长的配合下,并及时肯定他的成绩,逐渐有了好转:上课不再说话,积极参加学校、班里的各项集体活动,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善待个性特别的学生: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拨好动,有的沉静稳重、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性格特征方面的东西一般来说很难改变。试想一下,如果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因为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潭死水。所以,教师必须持宽容态度,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不断地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就心理倾向来说,学生的爱好各式各样,有的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科,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书法,有的喜欢写作……俗话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正当的爱好,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重视和培养,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开发学生潜能,因为爱好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最直接的动力。在这一方面,我主要作了以下一些工作:(1)创造条件,给学生多一片发展的空间。对于喜欢动手的学生,上课时可让他上台作实验;喜欢思考的学生,可在课外多提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比赛,让他们经历失败的磨练和成功的喜悦……(2)精心培育,让学生多一份创造。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抓早、抓细、抓实,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鼓励早日见识各种题型,鼓励学生超前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学期,我们班的学生在校级举行的各项比赛中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如陈佼、谢心悦同学特别喜欢体育运动,我就一方面鼓励他参加比赛,另一方面,要求他安排好时间,不要影响学习。
3.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犯错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们的学生一般属于失误。要说谁失误最多,恐怕要数科学家了。试问:哪一项科研成果不是经过了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取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
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如有一个男同学。他由于从小跟随祖父母生活,祖父母较宠他,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时做得不好。开始,我和他谈话,他认为我不喜欢他,有意给他难堪,根本不接受,以至于学习成绩大副下降。期末写自我鉴定(装档案)把自己写得很不好。我找到他说:“这份鉴定要装档案,应尽量写优点,如果你要写检查的话,就要深刻一点,好好写一份交给我。”从此以后,学习的兴趣很浓,担任体育委员对班上的工作非常热心。
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中学生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在全体老师的配合下,经过全班65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初三(1)班在学习、纪律、及各项校级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初三(1)班将继续努力,发扬我们班“团结、勤奋、守纪、进取”的优良班风,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让三(1)班成为十六中最优秀的班级体。
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