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中国古代儿童诗中的儿童观
学士学位论文
系别: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学科专业:学前教育
姓名:杨庆
运城学院
2017 年 月
论中国古代儿童诗中的儿童观
系别: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学科专业:学前教育
姓名:杨庆
指导教师:谢淑莉
运城学院
2017年月
论中国古代儿童诗中的儿童观
摘 要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儿童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然而其价值一直以来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研究,直到近代西方儿童本位思想的传入,才引发了人们对于儿童乃至儿童教育和文学的关注,然而对于中国古代儿童诗的研究,多是从文学角度展开的,从儿童观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儿童诗的相关研究目前还未看到,本文就拟对存在于中国古代儿童诗中的儿童观做一个初步的梳理,并探讨其对于中国现代儿童观的建立及当下儿童文学写作的价值。
关键词:古代 儿童观 儿童诗
On the beliefs on children among the ancient Chinese
children’s poerty
Abstract:China has always been a poetic country since ancient times.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et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times.Children’s poetry ,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have also experienced a long stage of development, yet it’s value had not caught attention and research, until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Western children's standard, people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literature , but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children's poetry, mostly from a literary point of view,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hildren's poems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has not yet been see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dopreliminary comb to the beliefs on children among the ancient Chinese children's poerty, and to explore its valu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dern Chinese bleief on children and the current children's literature writing.Keywords:ancientbeliefs on childrenChinese children’s poerty
目 录
一、引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一)研究缘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二)中国古代儿童诗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三)儿童诗研究现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四)儿童观研究现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五)研究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二、中国古代儿童诗及其中所体现的儿童观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概念界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二)中国古代儿童诗的主要类型及其中所体现出的儿童观分析 ________ 7
(三)中国古代儿童诗中的儿童形象及其中所体现的儿童观分析 _______ 13
三、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一)对于建立现代儿童观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二)对于儿童文学创作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阅读和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长期以来受到教育界以及文学界的广泛重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甚至走向成人图书市场,受到广大青少年甚至成人读者的欢迎。然而,谈到儿童文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安徒生和格林兄弟,当下儿童文学市场流通的文学作品也主要以外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为主①,中国本土的儿童文学作品却长期受到冷落。
当下中国本土儿童文学备受冷落的状况让我对于中国古代儿童文学作品的存在状况产生了兴趣,而谈到中国古代儿童文学,首先进入我脑海的是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的诗歌——《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歌朗朗上口,广为流传,不论是其天真活泼的儿童语态,还是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明亮的色彩美和孩童对于世界(鹅)的强烈好奇心及由此引发的细致观察,都完全符合现代优秀儿童作品所应具有的品格——天真的童趣,从儿童视角出发去写作。从《鹅》出发,我发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大量这样优秀的儿童诗歌作品,它们虽然一直游离于主流文学之外,然而从《诗经》中的《柏舟》肇始,经历了无数个王朝的更迭,儿童诗的文脉一直没有断绝,并且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丰富作品类型和典型文学形象的不容忽视的文学作品类型,许多优秀的儿童诗作品广为流传,并进入教材(如《鹅》《所见》等),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吸引了一批学者的目光。
当下对于中国古代儿童诗的研究已经有了不少成果,然而几乎都是从文学和美学的角度出发去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而对于儿童诗歌创作背后“无形而有力的手”②——儿童观的关注并不够,相应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古代儿童诗研究领域也没有见到。儿童观是儿童文学写作的基础,也是学前教育和儿童研究的永恒主题,那么中国古代儿童诗中体现出来怎样的儿童观?这些儿童观在当下存在怎样的价值?这些问题吸引着我,引导着去探索,去寻求答案
(二)中国古代儿童诗概况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远古歌谣肇始,到第一个诗歌高峰《诗经》,中华五千年的诗脉源远流长,从未断绝。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包括中 ①②鞠艳丽.关于中国儿童文学困境的思考[J]北方文学旬刊,2016,(10):177-177.朱自强.儿童文学与儿童观[J].中国教师.2009(11).国古代诗歌,基本都是以“成人本位”作为写作出发点的,诗歌中蔚为大宗的流派,不论是“婉约派”“豪放派”的风格分类,还是“山水诗”“田园诗”“咏史诗”这样的题材分类,都充满了“成人本位”的思想色彩,在这样的社会思想氛围的引导下,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并不发达。
中国古代出现最早的较为成熟的儿童诗是西晋诗人左思的诗作《娇女诗》,这首诗歌精心选取了几个生活场景(笨拙的学梳妆,读书时的小动作,照镜忘了织布等等)生动地描绘出了两个女儿天真稚气、活泼可爱的儿童情态,然而依然是以成人(即作者左思,也是两个女孩的父亲)的视角,去写儿童,只能算是“儿童题材诗”,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儿童诗(但其中已经体现出来作者左思清晰的儿童观念,所以为了清晰地考察出中国古代儿童诗中体现出来的儿童观的全貌,本文根据中国古代诗歌的实际写作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将现代学科定义下的“儿童诗”概念的边界放宽,使之成为纳入儿童题材诗等非严格意义上儿童本位的儿童诗等类型的儿童诗歌的中国古代儿童诗——宏观意义上的儿童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界定概念)。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儿童诗是牧童诗,牧童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诗人从成人视角出发,包含着对自身理想人格及性情想象的牧童生活的观察及想象,仍然保留着明显的成人文学的痕迹,但是已经能够做到“适合儿童阅读”、“表现儿童生活”、“能够引起儿童感情共鸣”,并且,由于表现的是牧童题材,牧童诗多描绘了田园风光和牧童游戏般的放牧生活,从对《全唐诗库》中牧童诗的考察状况来看,39首牧童诗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意象和词汇是“名牛”“蓑衣”、“笛”、“歌”、“曲”、“青(山)”、“青(草)”,其内容也体现出浓厚的自然美,游戏美和幼儿味,以及柔和的情感美,基本符合现代性的儿童文学审美要求。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儿童诗的源远流长,及其成长的迅速,然而这一类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论是从数量还是分量上来看,都显得十分微弱——《全唐诗库》收入唐诗42863首,牧童题材总共不过39首①。
(三)儿童诗研究现状
儿童诗长期的不受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因此十分滞后,不过陆续也出现了许多观点和视角方法都值得重视的研究,比如王许林《古代儿童诗之我见》提出儿童诗概念界定的关键在于“童真”和“童趣”,并且对中国古代儿童诗进行 ①李秀丽.丰富的童真世界,永远的精神家园:从儿童文学的视角探究唐代牧童诗[J]昆明学院学报,2011,33(2):27-39,37.了初步的题材分类尝试①;陈芳《宋代儿童诗的研究》,对于宋代童趣诗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不但给出了童趣诗的确切定义,而且从主题分类的角度对宋代童趣诗做出了细致的梳理②;刘继刚,李秀丽等人则对牧童诗这一特定题材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非儿童本位的“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这一观点③;涂竣文的《古诗中的儿童》,苏萍的《儿童文学中的顽童形象》等,则对儿童诗中的儿童形象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解读;李丹的《论杨万里的童趣诗创作》,彭萍的《杜甫诗歌中的儿童形象分析》等则对单一诗人的儿童诗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目光主要集中于对诗人的创作观和诗人笔下的儿童形象解读。
以上论文基本可以代表当前中国古代儿童诗的研究现状,从这些研究成果中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中国古代儿童诗研究基本把目光聚集在分类和形象分析上,更深入的也不过是从儿童诗出发去对诗人们的心理或创作观念进行解读,而并没有见到过通过作品解读进一步提炼出当时人们(至少是诗人们)的儿童诗中所体现出的真实而鲜活的儿童观的研究成果,而这种存活于儿童诗中的鲜活而真实的儿童观,是对于存在于教育类专著和法令以及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中的儿童观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本文即欲做这样一个尝试——结合当下中国古代儿童诗的研究成果,尝试着从中国古代儿童诗中提炼出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儿童观,还原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中国传统儿童观全貌。
(四)儿童观研究现状
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④,涉及人们看待和评价儿童的基本态度,影响甚至决定人们对于儿童教育理念的建立和相关教育活动实践的开展⑤,也即是说儿童观对于儿童文学作品写作、幼儿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编订、教学活动的展开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主流儿童观有时甚至对于这些政策和活动的制定和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儿童观的研究也因此成为学前教育及儿童研究领域的一个母题,因此当下儿童观研究呈现出高深度、多角度的特点。
单中惠的《西方现代儿童观发展初探》回顾了西方儿童观的发展历程,论证 ①王许林.古代儿童诗之我见[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07,(3):32-35.②陈芳.宋代儿童诗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③刘继刚.从唐诗看唐代的牧童[J]兰台世界,2009(15):49-50.李秀丽.丰富的童真世界,永远的精神家园:从儿童文学的视角探究唐代牧童诗[J]昆明学院学报,2011,33(2):27-39,37.④ 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⑤任永泽.我们现代需要什么样的儿童观[J]现代教育论丛,2010(4):50-54.了现代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的对于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价值;①季元《中国古代儿童观举隅》对出现在中国古代的三种儿童观进行了梳理②:蒋雅俊和刘晓东的《儿童观简论》在综合各种儿童观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的基础上论证了儿童观研究对于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③;卢乐珍和刘晓东的《当前幼儿教师儿童观、德育观的调查分析》通过对于幼儿教师儿童观的现状分析,论证了现代儿童观的建立对于一个幼儿优秀教师的重要作用④;魏卿的硕士论文《文化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儿童观及其现代化》从文化视角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消极成分对于当下中国现代儿童观建立的阻碍作用,提出了儿童观启蒙的必要性⑤;王泉根的《儿童观的转变与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结合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写作状况探讨了儿童观对于儿童文学写作的重要影响;贾丹的硕士论文《论泰戈尔的儿童观》通过对泰戈尔作品的分析,发掘其儿童观,并对其价值做出分析⑦。
这些研究从各个角度,运用各种方法对儿童观的内涵、儿童观的变化和发展、儿童观对于教育和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等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帮助。
⑥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思辨法和描述性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清晰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于大量古代儿童诗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文本,对中国古代儿童诗的概念和内容做出细致梳理,同时提炼出其中所蕴含的儿童观。
儿童观的提炼是本研究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研究法(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结合一些实例和现象探讨这一类儿童观对于当下儿童教育及儿童文学创作的价值。
①②单中惠.西方现代儿童观发展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17-21.季元.中国古代儿童观举隅[J]心理科学杂志,1992,(4):41-43.③ 蒋雅俊 刘晓东.儿童观简论[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3-8,16.④⑤卢乐珍 刘晓东.当前幼儿教师儿童观、德育观的调查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5,(5);37-39 魏卿.文化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儿童观及其现代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⑥王泉根.儿童观的转变与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J]娄底师专学报,2003,(1);68-73.⑦贾丹.论泰戈尔的儿童观[D]南京师范大学,2013.二、中国古代儿童诗及其中所体现的儿童观分析
(一)概念界定
综观各种对于儿童诗定义,可以得出现代意义上的儿童诗,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以儿童视角审视世界,关注儿童内心世界,使用符合儿童接受特点的语言表现儿童精神世界,并能引起儿童感情共鸣的诗歌作品。儿童诗应当坚守儿童本位,并从儿童本位出发,去审视成人世界①②。
也即是说,儿童诗应当满足一下几个要点:
1、坚守儿童本位
2、以儿童视角观察世界
3、符合儿童身心特点
4、能够引起儿童情感共鸣
5、专为儿童创作
然而这是对于现代儿童诗的定义和要求,中国古代儿童诗,受到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及“预成论”的小大人式儿童观念的影响,除去劝学诗外,不大可能出现专门为儿童写作的诗歌作品。而儿童本位思想,即使在西方,也是近现代才逐步产生并最终确立的,而儿童本位思想在中国的出现和为国人所广为接受则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并且曾经出现过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内很长一段时间的国家本位的儿童观取代儿童本位思想的儿童观的反拨,在古代中国,儿童本位思想作为儿童诗写作的基点和指导思想无论在理论和实际创作情况方面来讲都不可能成立。
然而,作为儿童诗特质重要因素儿童视角、儿童趣味以及儿童情感共鸣,也即“童真”,“童趣”“儿童情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虽然不说是俯拾皆是,却也绝不是难以寻觅的——事实上,中国古代诗歌中虽然没有专门的儿童诗这也分类,但却存在着大量的童谣,童趣诗以及儿童题材诗等充分体现了童真和童趣的优秀诗歌作品,可以说是无名却有实。比如说袁枚的诗歌《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① 谭旭东,谭五昌,谯达摩.中国百年儿童诗选[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3-5.②任溶溶.漫谈儿童诗写作[C]儿童文学论文选1949-1979.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描写了在旅途路上的行人,看见了一个在牛背上唱着歌的牧童,忽然他听到蝉的叫声,于是止住歌声,悄悄跳下牛背,准备捕捉鸣蝉。诗歌语言简洁明白,三言两语便刻画出了一个活泼自然天真的牧童形象,诗歌声调活泼,韵律飞扬,充满了浓郁的牧歌情调,诗中的童趣与童真清晰可见。
这一首诗歌纯为记录,而非专为儿童而作,以观察者(大人)的视角出发,而非儿童视角,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真实的牧童捕蝉的场景,而童真尽显,童趣盎然,并且语言简单明了,声调活泼自然,即使是儿童读来也无任何障碍,诗中的场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虽然是出自成人视角的观察,捕蝉这一充满儿童趣味的游戏和其生动的细节刻画,也能很自然地引得孩童屏气凝神,生怕出了一点声息,就要把鸣蝉惊飞了。即使是最苛刻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首优秀的儿童题材诗,从其对儿童的感染力来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首优秀的儿童诗。
由此可见,现代的儿童诗定义,是根据现代儿童诗的创作作品和写作观念所总结出来的概念界定,并不完全适用于创作观念和作品构成几乎完全迥异的中国古代儿童诗的界定,(因此李秀丽在研究唐代儿童诗的时候引入了“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概念①)对于中国古代儿童诗的概念界定,也应当根据其特点和写作观念,作出新的,有针对性的界定。
通过对于中国古代儿童诗的细致梳理,同时结合各位学者对于儿童诗和儿童题材诗,童趣诗等概念的解释和阐述,我给出的关于中国古代儿童诗的概念界定诗写于1919年以前的,以成人或儿童为创作主体,以儿童或儿童活动和感受为写作对象,语言简单明白,充满童真和童趣的汉语诗歌作品。其要点主要有两个:
1、以儿童或儿童活动和感受为题材
2、体现出浓郁的童真、童趣
由于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中同时满足这两点要求的作品偏少,并且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尤其是第二点,表现出浓郁的童真、童趣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儿童观基本一致,难以展示中国古代诗歌中真实而完整的儿童观全貌,所以满足其中一点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即可视为广义上的中国古代儿童诗,作为本文分析和考察的对象。
也正是因为中国古代儿童诗的特殊情况——与现代概念下的儿童诗存在部分偏差,所以对于存在其中的儿童观的分析和梳理工作,也就不能直接使用现有的现代意义上的儿童观去对中国古代儿童诗进行分类和界定——这样很容易出现理论不使用所造成的无法分类或者是误读的情况,也即是说不能够完全从现代儿童观出发去梳理和整合中国古代儿童诗,而应当通过对于中国古代儿童诗歌类 ①李秀丽.丰富的童真世界,永远的精神家园:从儿童文学的视角探究唐代牧童诗[J]昆明学院学报,2011,33(2):27-39,37.型及其形象的分析和梳理得出其中所蕴藏的儿童观,然后结合现代儿童观的内涵对这些儿童观进行解读,并得出其在当下的价值。因此,对于蕴含在不同类型的中国古代儿童诗和古代儿童诗中的儿童形象之中的儿童观的分析,将会在本文中占到很大的篇幅——这是提炼中国古代儿童诗中所体现的儿童观的必要工作,也是对于这些儿童观价值进行讨论的基础,值得也必须对其投入投入大量精力和篇幅讨论。
(二)中国古代儿童诗的主要类型及其中所体现出的儿童观分析
中国古代诗歌中儿童写作的诗歌留存的很少,而大部分又是小大人式的咏怀诗,模仿大人的语调和思考方式抒写成人式情感和抱负,只有少数作品,如骆宾王的《鹅》,是由儿童写作,并且表现了儿童的思维方式。专为儿童写作的作品也很少,只有少数示儿诗或者劝学诗,如陶渊明的《责儿》,无名氏的《金缕衣》等,大部分的儿童诗歌作品都是以成人作家为写作主体,以儿童或是儿童活动和感受为题材的诗歌作品,除此之外,民间流传的大量童谣也是中国古代儿童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即欲从中国古代儿童诗的分类出发,结合一些儿童诗文本,讨论不同类型的儿童诗中所体现出的儿童观。
根据题材的不同,可以将中国古代儿童诗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1、儿童生活诗
儿童生活诗诗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诗歌的作者基本是成年诗人,主要描绘了儿童的生活活动。纵观中国古代儿童诗,这一类以儿童生活活动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其所描写的儿童生活活动主要集中为四个主题,即儿童的游戏活动;儿童的放牧活动;儿童的采摘活动;儿童的学习活动。
其他活动如节日玩耍,穿衣打扮等也有涉及,但所占比例较小,只有描写这四类儿童活动的儿童生活诗歌,作品数量众多,年代跨度大,涉及诗人广泛,为中国古代儿童诗中之最。仅宋朝一代而言,这四类题材的儿童诗在儿童诗中所占的比例就达到72%(其中游戏主题的儿童诗数量占宋代儿童诗数量的24%,放牧主题的儿童诗数量占宋代儿童诗数量15%,采摘主题的儿童诗数量占宋代儿童诗数量的10%)①。
这一类作品描写儿童生活活动,多截取一个生活场景,做出简洁生动的描绘,刻画出一个个性情各异,姿态各不相同的儿童形象,表现出儿童特有的富有活力的情态和清澈,明净的童心世界,体现出浓郁的童真与童趣。
①李丹.宋代童趣诗研究[D]:[硕士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2.代表作品如雷震的《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诗歌地描绘了,傍晚时分青草包围的水塘、山头的红红落日,放牛回家的孩子(牧童)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意地吹出不成调的曲子。诗人信笔涂抹,描绘出一幅纯美的农村晚景图,置身于这一美景中的牧童,活泼快乐,无拘无束,充满了孩童特有的充足活力。并且诗句简洁明快,明白通畅,儿童读来也毫无困难,适于儿童诵读与传唱。
适中的儿童天真自在,一派天然的情态,丝毫没有被视为中国主流儿童观的“预先形成论”(preformationism,以后简称预成论)的痕迹,诗中的儿童完全是儿童自然的样子,完全契合现代儿童观的基本立场——“把儿童当作儿童”的观念。
纵观各类题材的儿童生活诗,虽然它们所写的儿童生活活动不尽相同,然而其所呈现出来的风貌大致相像——风格基本是活泼生动,所塑造的儿童形象无不天真活泼,明净清澈,带有鲜明的儿童气息和特点。诗人截取儿童生活片段,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加以观察和捕捉,并用诗歌进行生动细致的刻画,从中不但可以看到仕途不畅的诗人们希望在天真无邪的儿童身上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慰藉的愿望,更加直观并且让人印象深刻是这些儿童生活诗中那一个个活泼鲜明的儿童形象之中包含的诗人们的热爱和赞颂。诗人们把儿童视为一个个纯净的精灵,写他们牧牛,垂钓,读书,习字,拜月,学梳妆等等活动,对于儿童在活动中的一言一行,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无不怀着极大的热情加以精心描绘。
这一类儿童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诗人们的儿童观念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几乎代表我国传统儿童观念的将儿童看作是家庭附属物,看成是小大人的“预成论”的儿童观念,而是一种充分尊重和赞美,将儿童当作是完美的人去赞颂和热爱的儿童至上的儿童观念,这种观念一直在文人中间存在,然而没有人对其做出过系统的阐述和自觉的主张。一直到明代,李贽写出《童心说》,对这种儿童至上的观念做出了详尽的阐述和自觉的呼吁,然而在儒家学说学说占据统治地位的当时,李贽的思想一直被当做异端来对待,他的这一主张虽然也同他的其他思想一样受到了一些文人和学者的关注,但在全社会并未成为主流,只是和这些儿童诗一起,默默地存在并且在小范围里流传着,一直到了近代,才和西方思想一起,为五四时期“儿童至上”“儿童本位”的观念的做出重要推动作用,而由于五四时期对于打破传统桎梏的急切任务,避免谈论传统,一味主张西化的思潮,8 当时的文人和学者谈及这些思想时,所引述的基本为西人著作,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儿童崇拜思想几乎没有提及,并且由于这一观念在传统儿童观念之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这几个因素一起,造成了人们对于我国传统儿童观念的偏颇认识,也导致了人们对于我国现代儿童观念建立过程中传统文化(主要是儿童观念思想)的贡献认识的不足,这是很令人痛心的现实。
由于五四一代文人学者对于传统的避而不谈,“传统思想和文学在中国思想和文学的现代化过程中几乎没有做出贡献”这一偏见和误区曾经在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领域广泛存在,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思想和文化、文学对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以及文学的建立所做出的贡献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然而我国传统儿童观念对于我国现代儿童观念的建立所做出的贡献还处于长期被遮蔽的状态当中,这是很令人痛心的——应该看到,我国传统儿童观中,存在着大量积极的,曾经并且仍将继续为我国乃至世界儿童观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成分。
2、儿童咏物诗
咏物诗是指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儿童咏物诗根据其写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儿童创作的以儿童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吟咏事物的诗歌作品,如骆宾王的《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感受活泼,想象天真,以稚气未脱的口吻描绘了白鹅在水面上漂浮的姿态,是典型的儿童咏物诗。
但是这一类的作品本就极少,流传至今的更是寥寥无几,现今能看到的儿童咏物诗,大部分是成年诗人模仿儿童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刻意在作品中追求盎然的童趣的咏物诗,比如明人唐寅的《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以儿童的视角心理和去观察公鸡,并将这种观察用纯口语式的儿童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流畅自然,有一种儿歌的韵味,前二句几乎就是儿童的神态和口吻,9 全诗洋溢着一种稚气的灵动,末二句则充溢着活泼天真的童稚想象,不愧为儿童诗苑的珍品。
对于儿童咏物诗的真切认识,进而对其精华进行吸收,仿照儿童语调和精神写出惟妙惟肖的优秀儿童咏物诗,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人们不但能够认识到儿童的可贵品质——天真,自然,活泼,纯净,并且自动自觉地对其作出吸收和化用,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他们对于儿童的珍视和热爱极其生动地体现在了这些儿童咏物诗之中。
3、劝学诗与示儿诗
这一类的诗歌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着眼于儿童,希望能被儿童接受和理解,并对其起到督促和指导的作用,以此达到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情操教育的目的,所以往往会主动地考虑到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理解水平,通常都是以和蔼可亲的口吻对儿童进行敦敦教导,力求以形象的语言把一些道理传达给儿童。这一类作品按照写作者与写作对象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以作者子女为阅读对象的作品称之为“示儿诗”,以所有儿童为阅读对象的作品称之为“劝学诗”。示儿诗的代表作品如陶渊明《责子》: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诗歌语言平易晓畅,以一种责备与自责的口吻历数五个儿子的缺点,并不一味严厉批评,而是在指出孩子缺点的同时指出这些缺点与自己的管教不严相关,同时并不强求孩子扭转天性发奋读书,而只是主张顺其自然(顺从“天运”),不做强求。从其对孩子特点的熟稔的讲述和诗中表现出来的对于孩子天性的尊重,可以看出陶渊明对于孩子的关注和对于孩子天性的尊重,以及他对于孩子深深的爱意。
劝学诗的代表作品如汉乐府诗《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0 诗歌的前二句以百川到海不能西归,形象地向儿童传达了时光不可倒流的抽象道理,化抽象为具象,意象和语言与日常生活贴近,明白易懂,符合儿童的接受特点,末二句用简单的口语白话,写出了长者对于少年儿童的敦敦教诲,语调深沉,意味隽永,对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鼓舞鞭策作用。其用语简单流畅,形象简介鲜明,生动自然生动,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这一类型的儿童诗,按照人们对于传统中国儿童观念及儿童教育方式的理解,本应当是以极其严厉的训诫口吻,苦口婆心地向幼儿灌输大人社会的规则,理念和知识,强迫幼儿必须接受服从,并加以践行,然而以我们当前所见到的劝学诗歌以及示儿诗来看,这些诗歌并不严厉,反而语调亲切,也绝不枯燥,而是以生动的比喻和亲切的叙谈,将道理娓娓道来,并且绝不强迫儿童接受,而只是敦敦教导,宽厚地包容儿童的天性,呈现出一种温厚敦实的面貌,而人们对于儿童的深沉期许和阔大的爱护,往往透过诗行,扑面而来。
这一类儿童诗中体现出来的儿童观比较复杂,既有将儿童看作是预备成人的“预成论”的痕迹,也有充分尊重儿童个性的一面——陶诗中体现出顺其自然,不强求儿童社会意义上的上进(“天运苟如此”),《长歌行》的顺应儿童思维和语言特点,这与现代的儿童教育观念中,“正常的发展是„„依照孩子本身的发展”①的观点相契合,都体现出“儿童本位”的倾向。
4、童谣
童谣的起源很早,“童谣”一词早在《左传》中就已出现,学界所认为最早的童谣作品之一则是载于《列子》的《康衢童谣》,据《列子》文本所说,这首童谣产生于尧舜时代,歌谣的主要内容也是赞颂尧舜的圣明,可见童谣在最初的时候是作为民间颂歌而存在的,与贵族的赞颂诗章相呼应,它被称之为童谣,只是因为其传颂于小儿之口,而与今天所说的童谣在内容上大相径庭。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对于童谣的确切定义是三国时韦昭在为《国语》中的《丙之晨》做注解时提到的:“童,童子;谣,徒歌曰谣”,也即是说,童谣是在乡间街道里为儿童传唱没有乐器伴奏(或者也没有音乐旋律)的口诵韵文。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代的童谣可能包含着童谣和儿歌两个大类。
关于中国古代童谣的起源,有三种说法,这也正对应了中国古代童谣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说法是天心说,人们把童谣看成是上天的旨意,认为上天借助儿童传递信息;第二种说法是诗妖说,将童谣看做是一种带有预言性质和神秘巫术色彩的前兆,一种类似于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这两种说法将童谣看作某种预言 ①Maria Montessori著,庄建宜译.教育与和平[M]台湾及幼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85.性质的歌咒,往往与政治相关联,如元代至正年间,韩山童编造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歌谣,为其起义制造舆论声势,这两类的童谣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童谣,只是成人借助儿童之口传出的歌谣。
第三种说法是天籁说,这一观点认为童谣是儿童最真实,最自然的情感表达,承载了儿童的情感和思想,最易为儿童所接受,因此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十分重视童谣的文化和教育价值,并做了大量的童谣收集工作,如明代学者吕德胜编有《小儿语》,吕坤编辑有《续小儿语》,清人郑旭旦编辑的《天籁集》等,认为童谣是天籁之音,是“真的诗”,因此也出现了许多成人模仿儿童语调所作的以教育儿童为目的的童谣作品和部分不以教育儿童为目的模范童谣天真情态所作的仿童谣类作品(这一类作品较少,且与文人作的儿童诗多有重合,故本文不拟对其做单独的讨论)。
所以这一类的童谣作品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儿童自发创作,表现儿童真实自然情感的童谣作品,如在常熟和苏州流传着不同版本的“水车沟里一条蛇”,流传在常熟地方的版本为:
水车沟里一条蛇, 游来游去捉花忙, 花忙伴勒青草里, 青草开花蚕豆香。牡丹娘子要嫁人,石榴姊姊做媒人。桃花园里铺“行家”,梅花园里结成亲。谣曲的前四句自然,纯真,质朴,一派天真醇美的意境,完全是儿童的语调和情感,不见丝毫的矫揉做作或者无病呻吟。后四句由花草自然过渡到乡间婚娶,将牡丹花看作是新娘,把石榴花当做是媒婆,体现了幼儿天真的泛灵论思想,并且真实地反映了乡间的嫁娶风俗。全文用于简单,声调活泼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因而得以广为流传。
第二类童谣则是仿童谣体的教育歌谣,多为文人学者仿作以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童谣的体制自由灵活,所以呈现出与劝学诗和示儿诗所不同的风貌,比如流传在张北县一带的《识字谣曲》:
一字好比一根枪,二字下道拉得长。三字好比王字样,四字封口嘴不张。„„ 十字头上填一撇,念来千,赵宋千里送京娘。12 这一首谣曲纯用口语,与劝学诗的偏书面语完全不同,并且结尾句不再严格使用七字句,而是采用自由的7-3-7句式结构,完全是口头文学的自由体式,并且语言浅近,比喻通俗易懂,儿童理解起来并无太大困难,因而能够很好地起到教会儿童识字的作用,可以说是童谣体式在幼儿教育领域的一大贡献。
从这两类童谣以及文人们对待童谣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人一方面认为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个体,自然,自由,淳朴,并且尊重甚至崇拜幼儿的天性,所以将童谣是为“天籁”,但另一方面成人们又将儿童看作是社会人,应当学习一些社会规范和知识,所以费心编写了大量的教育歌谣,但是这一功利性的儿童观又并不绝对,他们没有抹杀儿童的天性,将儿童完全是为只是身体还不成熟的小大人,而是在童谣中认识到儿童的语言,情感和思维方式与大人并不完全相同,而有其自己的特点,所以在教育歌谣的编写过程中借鉴童谣的语言和手法,使得教育歌谣的语言,情感和手法更能为儿童诉接受,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对于儿童本性的尊重,而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残暴地无视和抹杀儿童天性,而与兰德曼“自然只完成了人的一半,另一半留给人自己完成”①的观点暗合,同时充分遵循儿童心理特点编写童谣这一做法中可以看到蒙台梭利“内部教师”理论的痕迹——内在自然在调控着幼儿的成长速度,儿童的学习能力及特点有其独有的特点和阶段性。
(三)中国古代儿童诗中的儿童形象及其中所体现的儿童观分析
通过以上对于中国古代儿童诗的类型分析,可以很清楚地发现,除了流传数量相对较少的童谣和儿童咏物诗,儿童生活诗和示儿诗中大都描绘了一个个清晰生动,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而对这些诗歌中的儿童形象分析,对于弄清儿童在古代诗人们心中的形象如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中国古代诗人们清晰的儿童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将着重对中国古代儿童诗中的儿童形象类型进行梳理和分析,力图得到一个中国古代儿童诗中的儿童形象的清晰面貌,并借此厘清中国古代儿童诗中所暗含的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儿童观。
中国古代诗歌中对于儿童形象的描绘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虽然着墨不多,但确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出现的儿童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其看做是中国后世儿童诗的滥觞。《二子乘舟》之后,中国古代诗歌中以儿童作为写作对象的作品,在题材范围上不断扩大,表现手法也日益丰富起来,塑造出各式各样的儿童形象,但具体说来,主要还是集中在三类②。
①②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7.舒韶雄.古诗中的儿童形象[J]黄石教育学院报,2003,(12):27-32.1、游戏中的儿童形象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是儿童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天生的模仿性使儿童在丰富多样的模仿游戏中得到极大的欢乐,这种游戏的欢乐和美感是为尘事所困顿的大人们所缺少和歆羡的,儿童的游戏也因此得到了诗人们(大人们)极大的关注,诗人(大人)们往往持一种好奇和欣赏的心态去观察和描绘游戏中的儿童们。模仿游戏中的孩子们多是认真地模仿着大人们的动作和活动——或是梳妆,或是垂钓,或是拜月,或是划船,故作成熟的神态与笨拙的动作两相对比,从成人的视角看来,别有一种童真与童趣的美感。
比如胡令能《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描写了一个端坐在草丛中学习垂钓的孩童,他十分认真地学着大人坐在茂盛的草丛里,几乎把自己遮掩起来,以为这样就不会被鱼儿发现了,然而就在他等待着鱼儿上钩的时候,一个路人远远地过来问路了,他的伪装轻易便被路人识破,鱼儿大概也一经发现了他的踪迹,然而他毕竟还是对自己的伪装有一些信心的,认为鱼儿肯定没有发现自己,所以为了不惊动鱼儿,倔强地不去应答问路人,然而又怕路人再出声惊扰游鱼,也对自己的伪装不够自信,所以慌忙地向路人做着各种手势,叫他不要出声,会惊扰了游鱼。本是一件很平常的钓鱼活动,虽然是遇上了问路这一突发事件,但也算不得特别,然而一旦主人公变成了童稚的儿童,事情就变得有趣起来,诗中一个“怕”字,把儿童故作镇定而又无法抑制慌张的情态完美地表现出来,儿童天真直率而又憨厚的童真童趣,在由莓苔,游鱼,村道,行人这样一些意象组成的美好田园风光画面的映衬之下,显得越发的可爱动人。透过这些惹人喜爱的儿童形象,我们很明显地能感受到诗人们对于儿童的喜爱,这种喜爱之中甚至带上了一种崇拜的味道。
2、劳动中的儿童形象
儿童不但是活泼天真自然人,更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社会人,随着他们的逐渐成长,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他们参与社会劳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描写儿童生活劳动活动的诗歌,这些诗歌塑造了一系列劳动着的儿童形象,这一类的儿童诗不再单纯地赞美儿童天性的顽皮,天真和可爱,而是通过对于儿童生活劳动的描写,来赞美他们在劳中所体现出来的 14 勤劳还有机智,这一类儿童诗中的儿童形象有渔童,牧童,赶鸭童还有农忙时在田地里帮忙劳作的儿童等。
代表作品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歌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写出了农家的繁忙劳苦,白天耕地,夜里还要忙着纺织,一刻也不得闲,以至于农人家的孩子早早成熟,还不会耕地织麻的小小年纪,便想着为父母分忧解难,帮上一些忙,于是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下种起瓜苗来。诗歌里的儿童形象仍然天真稚气,惹人喜爱,但是不同于游戏中的儿童那样活泼自由,劳作中的儿童显得极其勤劳,懂事,甚至让人生起一种疼惜的念头来——小孩子本就该自由自在地游戏玩乐的,为什么却要这么懂事地参与大人的劳作呢?
这一类的诗歌,固然赞美了儿童的勤劳,机智和懂事,但是大都也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婉的意味,不但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杨万里的《插秧歌》《舟过安仁》,陆游的《牧牛儿》等诗作里,都透露出这样的感情意味,这是诗人对于在生活的压迫下,儿童天性的部分压抑甚至于消失的痛心。
这一类的诗歌里体现了诗人们矛盾但又清晰的儿童观念,矛盾在于他们一方面很乐于看到儿童们在积极参与劳动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劳,机智和活泼的品质,另一方面,他们又痛感于儿童们在这样的生产活动中部分失去了他们自由,天真的宝贵品质——他们一方面想要并且乐于看到儿童社会化的成长,另一方面又迫切地希望保留儿童天真无邪的童真童趣,然而不论是那一种情感倾向,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们对于儿童深深的爱惜是清晰可见的——而并不像人们一直所认为的那样迫切地希望儿童社会化,成人化,急切地望子成龙,粗暴地漠视儿童的天性。
3、在社会动荡中悲鸣着的儿童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之中处于弱势状态,一旦发生战乱或灾荒等,他们的遭遇和命运最为悲惨,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直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这一传统在儿童诗中的而体现就在于诗人们用自己的诗歌去关注并记录下了一系列在社会动荡中悲鸣的儿童形象,这类诗歌通过对苦难的儿童形象的描写多角度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倾注了诗人们对于受难儿童悲惨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了诗人们对于儿童深沉的爱。
代表作品如杜甫的《北征》写到儿童的部分: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这一部分诗歌写因战乱逃亡途中儿童的境遇,曾经健康的肤色,现在变得惨白,没有袜穿,衣不过膝,母亲的身体虚弱,只能自己梳头,这是千千万万个在战争中流亡的儿童的真实写照。战乱之中,官宦人家,父母还在身边的儿童的生活尚且如此艰苦,穷困人家在灾年难月尚且卖儿鬻女,战乱年代里,穷人家的儿女的命运更加不知要悲惨到什么境地,大概是“今春卖儿空绝叫”(汤国泰《路旁儿》),欲卖也没有人愿买吧。
纵观中国古代儿童诗中这三类儿童形象,可以看出,诗人们对于形形色色的儿童及他们的命运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且从未将儿童视为物品,父母的私有财产,或是小大人,他们充分地关注和赞颂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生命健康和心灵健全,部分写到卖儿鬻女行为的诗篇,也都是以批判和同情的目光控诉了社会的不公,对儿童悲惨的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表现出对于儿童这一群体的热爱,体现出充分尊重儿童个体生命及启发展的儿童观念。
三、启示
(一)对于建立现代儿童观的意义
通过对于中国古代儿童诗的类型及其中的形象梳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清晰的印象——几乎所有类型的儿童诗歌里,诗人们对于儿童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一种爱意,这种爱意,或者如儿童生活诗和儿童咏物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类似于儿童崇拜的赞颂,或者如劝学诗和示儿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即使望子成才心切,却仍然选择充分尊重儿童天性,任其自由发展,有或者如描绘社会动荡中受难的儿童的那一类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站出来,激烈地抨击造成儿童悲惨命运的社会,为儿童命运的改善大声呼号„„尽管姿态各异,表达不同,它们所共同体现出来的是 对儿童深沉的爱,对儿童生存权,保护权和发展权的维护与关注,这与当今世界框架下的儿童观,其内容和内涵,基本是相一致的。
然而谈起中国传统的儿童观,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预成论”,认为在中国古人的眼里,儿童不过是已经造好的大人,甚至于是家庭的附属品,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继续无条件地接受父母的安排和命令,并且同时也认为古代中国绝大部分的成人都是秉持这样的观念对儿童进行粗暴的干预和教育,丝毫不顾及儿童的个性和特点,这无疑是一种偏见。
不可否认,这样的儿童观曾经存在并且现在也仍然存在着,但这绝不是为我国古代儿童观的全貌,就如同“儿童本位”得儿童观不是西方儿童观的全貌一样,至少在浩瀚的中国古代儿童诗之中长久得存在着这样一种尊重甚至尊崇,并且热爱,关注儿童生命及成长的儿童观念。
对于中国传统儿童观的这种偏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在新中国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盛行一种“国家框架下的儿童观”——人们把儿童看作是未长成的成人,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①,学前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教育界所忽视,最明显的体现是,幼儿园以成人式的三餐制代替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的三餐两点制、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普遍、各种兴趣班遍地开花„„而这样的现象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正常的,在1949年到1989年这样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出现过有影响的纠正意见。其他类型的儿童观当然不可能真的完全被消解了,事实上它们仍然在民间,在少部分人之间存在着,然而它们得不到官方的认可,如同这一时期的许多书写个人,干预现实文学作品一样,长期地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很难在大众的视野出现,也很难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古代儿童诗中所体现出的这种尊重儿童个性,珍视儿童特点的儿童观就这样被长期遮蔽,儿童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观念也因此长期盛行于我国——因为人们(包括政策制定者以及民众)都没有认识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尊重儿童的古典“儿童本位”观念,所以他们很自然地认为“预成论”涵盖了中国古代儿童观的全貌,而“国家框架下的儿童观”被顺利地看作是对这种古老的“预成论”的现代继承——中国自古以来便有“袭古”的传统,过去认为合理的即是合理的,过去所推崇的今天仍然应当积极借鉴,孔夫子所编造的上古贤明君主的“逝去的神话”世界一直是为古代儒士所苦苦追求的,以后这样的盲目因袭的心态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国民性之中,当这种遇上了盲目因袭遇上了对于中国古代儿童观的偏颇认识,在那个因为政治原因几乎放弃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借鉴的年代,这样一种偏颇倒退的儿童观成为主流,导致了我国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长期落后的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
①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18.其实这样的遮蔽在某个时期比如说“五四”时期,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的——被视为中国现代儿童观的开端的五四时期的“儿童至上”思想,虽然因为时代历史因素,五四时期的文化先驱们对于对于这一观念建立的过程之中,传统儿童观念的贡献避而不谈,然而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看到以李贽《童心说》为系统阐述,早在中国古代儿童诗流传千百年的儿童崇拜的观念。其中具体的联系由于篇幅和材料的限制,并不在本文的具体讨论范围之中。这样一种隐蔽的借用为后来“国家框架的儿童观”的盛行埋下了隐患——中国古代儿童观中尊重儿童个性和身心特点的这一面并没有被清晰而完整地介绍给世人,它的再次被遮蔽也就不再那么令人难以理解了。
理解之余,充分吸取其中的教训,明确而清晰地承认这样一种尊重儿童个性,发展儿童身心特点的儿童观在我国古代儿童诗等资源中清晰地存在着,甚至于进行一次全民的“儿童观启蒙”①也可能有其必要。这对于全面深刻地去整理和继承我国传统儿童观资源,同时吸收西方现代儿童观中的有益成分,建立起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中国儿童观,并在这基础之上建立起在向儿童兼顾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现代中国学前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于儿童文学创作的意义
同时,儿童观问题作为一个儿童文学领域的根本性文化问题,儿童观的对于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十分显著,比如在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和应试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我国古代主流的儿童观——“预成论”,在这一儿童观念的支配下,我国古代几乎没有出过专门的儿童文学作品,只有少部分文人在另一类尊重甚至是崇拜儿童的儿童观的引导下,创作了为数不多的儿童诗,这部分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仍然可以看作是我国古代儿童文学的重要成绩。
儿童观对于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在近代中国表现得更加明显,“五四”时期儿童本位儿童观获得了文化界的广泛认可,由此促成了我国儿童文学研究和创作的第一次大繁荣——出现了《儿童世界》和《小朋友》等专门刊物和《稻草人》《寄小读者》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②,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对童心童趣进行歌咏,一扫传统文学中的功利色彩,至今仍然是儿童文学殿堂内不可多得的精品。进入三十年代,民族危亡之际,儿童的社会身份——民族的延续者身份被提到空前重要的地位,儿童文学也因此呈现出政治化的色彩,比如这一时期童话作品的代表作品《大林和小林》就是一部典型的政治童话,人物形象阶级画、类型化,几乎看不到童真童趣等优秀儿童文学的特点,这些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为 ①②魏卿.文化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儿童观及其现代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丁帆.中国新文学史(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15-119.人们所遗忘。对照即使长期处于被遮蔽状态却仍然流传至今的优秀中国古代儿童诗,可以知道对于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创作而言,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做体现出来的“尊重儿童个性,尊重童真童趣”的儿童观念是其必不可少前提。
我国当下儿童文学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孩子们不愿意读本土的儿童文学作品,据图书市场调查,我国每年约有600万册儿童文学作品出版,其中本土作品只占到了不到20%的市场份额①。而中国本土儿童文学作品不受广大儿童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在于,受到当下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受传统教化思想影响,多从成人视角出发去写作,作品不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多是教化,缺少童趣,就其根本来说,是大部分本土儿童文学作家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尊重儿童个性,尊重童真童趣”的儿童观念,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归根于他们对于传统儿童观念认知的偏颇——在他们的观念之中把儿童看作需要教育的小大人式的儿童观就是我国本土儿童观的全部内容了,而以本土化的儿童观为出发点去进行本土化的儿童文学创作,于情于理似乎都没有问题。
由此可知,在儿童文学领域,对于中国古代儿童诗中体现出来的儿童观的清醒认识和吸收利用——无论是对于本土儿童文学作家现代儿童观的建立和儿童文学的本土化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许林.古代儿童诗之我见[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07,(3):32-35.[2]陈芳.宋代儿童诗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3]刘继刚.从唐诗看唐代的牧童[J]兰台世界,2009(15):49-50.[4]王伟萍.中国古代诗人的牧童情结[J]南都学坛,2012,32(4):43-47.[5]李秀丽.丰富的童真世界,永远的精神家园:从儿童文学的视角探究唐代牧童诗[J]昆明学院学报,2011,33(2):27-39,37.[6]涂竣文.古诗中的儿童[J]小学生导读,2003,(12):22.[7]苏萍.儿童文学中的顽童形象[J]教育探究,2008,(1):56-59.[8]李丹.论杨万里的童趣诗创作[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6):87-89.[9]彭萍.杜甫诗歌中的儿童形象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03-105.[10]季元.中国古代儿童观举隅[J]心理科学杂志,1992,(4):41-43.①鞠艳丽.关于中国儿童文学困境的思考[J]北方文学旬刊,2016,(10):177-177.[11]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20):16-24.[12]王娟.古代童谣略谈[J]中原文化研究,2016,(1):98-104.[13]李丹.宋代童趣诗研究[D]:[硕士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2.[14]舒韶雄.古诗中的儿童形象[J]黄石教育学院报,2003,(12):27-32.[15]谭旭东,谭五昌,谯达摩.中国百年儿童诗选[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3-5.[16]任永泽.我们现代需要什么样的儿童观[J]现代教育论丛,2010(4):50-54.[17]Maria Montessori著,庄建宜译.教育与和平[M]台湾及幼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85.[18]王立刚.中西方儿童观对比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3,(12).[19]丁帆.中国新文学史(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15-119.[20]鞠艳丽.关于中国儿童文学困境的思考[J]北方文学旬刊,2016,(10):177-177.[21]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22]朱自强.儿童文学与儿童观[J].中国教师.2009(11).[23]王泉根.儿童观的转变与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J]娄底师专学报,2003,(1);68-73.
第二篇:鲁迅儿童观
感受鲁迅儿童观
作者:陈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74
更新时间:2009-11-30
“五四”前后,西方新思潮涌进中国,这其中也包括自l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一直发展着的儿童观。在卢梭《爱弥儿》的译介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家树立的新的儿童观的冲击下,对儿童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当时“人的解放”相呼应,1918年1月《新青年》刊登了征求关于“儿童问题”文章的启事。同年9月,鲁迅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在新文化运动的强大推动下,儿童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1917至1921年,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来我国讲学,他提出了以“儿童本位论”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儿童观,主张儿童是起点,是中心,是目的。“五四”时期的先觉者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杜威思想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鲁迅。
鲁迅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认为儿童“十余年后,皆为成人,一国励衰,有系于此”。鲁迅用他启蒙者的视角发现儿童,关注儿童。儿童,成为他为之“呐喊”的又一群体。
一、救救孩子
鲁迅最为痛心的是那些在封建染缸里身心遭受熏陶并学会了参与“吃人”的少幼者。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该作以它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深刻揭示与批判震撼人心,同时又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的呼喊,显示了鲁迅关心下一代,寻求变革社会新途径的热切愿望。为什么要救救孩子,孩子的危险与错误是谁造成的?如果从这些问题出发,就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孩子的危险来自于他们成长的环境。一句话,那就是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一个“吃人”的社会。
《狂人日记》描写: “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街上竞看见一个不很能走路的小孩,也知道拿了一片芦叶指着他道:“杀!”咸亨酒店专管温酒的小伙计,孔乙己教他写字,小伙计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小伙计很不耐烦,努着嘴走远。不谙世事的小伙计对孔乙己没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小伙计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周围的庸众视角,代表着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冷漠的环境背景。孔乙己被封建制度吃掉了,小伙计和咸亨酒店的人同样被吃而不自知,却讪笑着观看孔乙己的被吃,这就更具悲剧色彩。小伙计是鲁迅笔下 “麻木”的小“看客”。
孩子如果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当然要“吃人”或“被人吃”。所以,要救救孩子。孩子的生活、情趣应是什么样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应该什么样的,鲁迅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充分的表现和描述。
二、快乐的孩子、有趣的童年
在鲁迅笔下,描写得最充分的是闰土、阿发等农家少年形象。鲁迅用注满深情的笔调抒写他们的纯朴、善良、活泼、机敏以及那充满童趣的乡野生活。毫无虚饰地表达了他对这些少年朋友的热爱。
《故乡》里的少年闰土,有着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在这明丽的图景中,闰土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以传奇的手法极其简练而传神地勾画出少年英雄的形象,对这位活泼勇敢的少年朋友充满了热爱。他还能装弶捉小鸟雀,“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社戏》中的双喜、阿发和闰土一样热情善良,对来自书香门第的“我”亲若一家子。来了远客,农家的孩子都来陪伴游戏。我们一起放牛捉虾、摇船摘豆。钓到一大碗虾自己决不吃,照例全要送到客人嘴里,但当看到客人不会放牛,连走近牛身都不敢时,他们却毫不客气地嘲笑起来。最为迷人的是在朦胧的月色中,乘着大白鱼似的航船,嗅着豆麦水草的清香,去观赏社戏。孩子们看社戏。归航肚饿摆不动船,便打主意偷一点河旁田里的罗汉豆来煮着吃。鲁迅在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社戏里,力透纸背地凸现了小伙伴的纯厚、诚挚、善良、机敏能干,这是江南水乡少年栩栩如生的童趣。
儿童对大自然有着成年人所不及的特殊敏感。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我”在草木虫鸟中玩得乐此不疲。注目于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蜂与菜花的“金黄”,聆听到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与“油蛉”的低唱,大自然是如此吸引儿童,在三味书屋读书却向往那杂草丛生的百草园。封建教育关住了孩子们的躯体,却关不住他们天真活泼的心灵。
三、鲁迅的儿童观
鲁迅不仅在作品里描绘了什么样的孩子是快乐的,在理性高度上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启蒙主义的深切呐喊,而且从思想的高度提出了理论主张。
(一)以注重未来为核心的儿童观
鲁迅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深刻指出了:将来是“子孙的时代”,“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1](P295)一言以蔽之,国运兴衰,系于儿童。鲁迅痛恨过去的儿童教育,寄希望于未来:只有全新的儿童才能造就出全新的未来中国。“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2](P566)为未来的新中国,鲁迅呼吁:父母要千方百计地使“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3](P135—136)
(二)“幼者本位”的儿童观
鲁迅痛心地看到:“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4](P135)鲁迅认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他健康,活泼,顽皮,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5](P80)。“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凫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了。”[6](P35)由于鲁迅真切地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中国教育史上,鲁迅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幼者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幼者本位”就是把儿童作为世界的中心,了解儿童心理,尊重儿童人格,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儿童个性,丰富儿童的物质文化生活。“幼者本位”的主张,是当时先进儿童教育思想的代表。它彻底否定了封建“杀子”文化,首次发现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在人类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千百年来,中国的父子关系是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鲁迅从整个人类生命延续的角度来考虑,认为每个人都只是生命延续的“中间物”而已,父子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伦理关系。鲁迅号召人们,“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要做“人”之父,就要求“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7](P135)。
四、对今天儿童教育的启示
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鲁迅的教育主张尊重了儿童的天性,也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下我国儿童教育功利性太强,一味强调专业教育、特长教育,鼓励孩子参加各类特长班,互相攀比,甚至不少学校还大搞提前教育,学前班学小学的内容,小学学中学的内容,选用高一级教材,几乎占用了儿童所有的休息、娱乐时间,培养所谓的“超常儿童”,还美其名曰“不要让孩子输在超跑线上”。看着幼儿园的孩子那稚嫩的小手用力握着笔,写所谓的家庭作业,真为我们的幼教感到痛心,幼儿的胳膊没有足够力量,写字的姿势大都不正确,不良的学习习惯就这样养成。兴趣班上多了,不少孩子反而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时代变了,物质生活提高了,但今天的孩子却不快乐了,没有了玩伴、没有了和自然的亲密接触、没有了美好自由的童年。各种教育美其名曰都是为孩子着想,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成人本位”的思想替代了“儿童本位”的思想,今天的儿童的父母不应该忏悔吗?
八十年前,鲁迅在《风筝》一文中,曾经仟悔他年轻时拆毁弟弟制作的风筝,摧残了儿童的天性。他写道:“偶尔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的儿童观告诉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和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指导,发展他们的智力,养成健全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教给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的儿童才能做好明天的主人。
审视一番今天的儿童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上世纪初的批评于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感。
第三篇:儿童观教育观反思
儿童观教育观反思
我看到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将其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幼儿教育之中,他用自己一生辛勤耕耘的硕果向我们揭示了正确的儿童教育观的内涵。我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确立科学的儿童观是儿童教育的前提条件
儿童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准确地了解儿童的需要和特点,从而正确地认识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陈鹤琴深入到儿童世界之中,通过认真的观察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了科学的认识。他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不是身体较小的成人。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和需要,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因此,只有深入地了解儿童,深刻地理解儿童,才能有效地教育儿童。在陈鹤琴看来,儿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首先,他们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面对这一崭新的世界儿童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不厌其烦地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遇到不懂的事情总想弄明白。好奇心引发出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柏拉图说过:“好奇心是知识之母;了解了儿童的好奇心,就掌握儿童教育的门径。第二,儿童生来都好动。
由于好奇而产生难以抑制的冲动,于是,便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弄弄那个,—刻也不停,什么都想看,什么都要听,什么都希望尝试一下,其行为完全由感觉与冲动所支配。儿童由好动而好玩,由好玩而喜欢游戏,他们以游戏为生命,终日乐此不疲、儿童好动、好玩、好游戏的天性,使其喜欢与外界事物接触,而这种接触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发展 了他们的能力,使他们逐渐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第三,儿童喜欢模仿。
对成人的—有—行和同伴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会主动摸仿。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方式,个体最初学会的种种本领,大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正因为儿童
喜好模仿,所以他们容易接受教育,可塑性很大。
第四,儿童是好群的。
他们不愿意独处。从4个月开始,如果让他独自一人睡,无人陪伴,他就会哭。这哭的用意无非是发泄自己的不满,要求别人宋陪伴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好群的欲望也逐渐增加,3岁以后的孩子,尤其喜好与同伴玩耍,此时若无同伴,必将感到孤苦不堪。儿童的好群性是他们完成社会化的根本保证。
第五,儿童喜欢野外生活。
孩子整天待在家里,就会闷闷不乐,进而“惹事生非”,一旦走出家门,则兴奋不已。尤其当他们到了野外,来到大自然当中,则充分展现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性,自然界的一切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那么神奇和美妙,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他们融入自然之中时,他们的心灵就得到了充分的净化。
总之,儿童期的心理特点具有其自身的价值。我们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权利,保护儿童的天性。这是每个成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的。
二、开展游戏活动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陈鹤琴认为,游戏是极具价值的一种教育方式。首先,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因兴趣浓厚而全身心地投入,一方面可以锻炼筋骨,促进消化、呼吸、循环等内部机能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精神得到休息和放松,以恢复大脑的疲劳。所以,要培养儿童活泼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就必须利用儿童喜爱游戏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其次,游戏中包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能使儿童养成高尚的品德。要玩游戏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而对规则的遵循,实际上就是对理性的服从,这需要克己、诚实、公平、自治、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的维系,故“游戏是一种发展公民道德之利器”。再则,游戏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儿童观察要仔细,想像要丰富,思考要敏锐,判断要准确,动作要迅速,这对于儿童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运动能
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它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三、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课堂
陈鹤琴指出,儿童教育应当“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儿童是最喜欢野外生活的,他们一旦走进自然与社会这个课堂,便完全恢复了自己的天性——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泼愉快,充满生气。在这广阔的课堂里,有着内容极其丰富的、生动形象的、富有生命力的活教材,这对于儿童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千奇百怪的自然界是儿童的知识宝库,变化多端的社会现象是儿童的生活宝库。作为儿童的导师,应当虚心地向这部伟大的活书学习,讨教,并将儿童领人这一充满生机的课堂,学习那些在教室里和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而这些活的知识和本领,正是人生所必需的。
四、发展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是儿童教育的中心任务
陈鹤琴认为,儿童的个性是各不相同的,教育者应当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设置“富于弹性的课程”。即一方面多设一些课程,以适应儿童的不同兴趣和能力;另一方面同一课程的内容也可深浅不一,儿童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选择。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因材施教,引导孩子按照自己的个性去活动,如同欧美的艺术教育那样,“爱护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的自由”、“注重儿童的创作”,由此而引发儿童的兴趣,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
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潜能的发挥而国民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则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重要标志。中国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结晶,是中国人创造力强的明证;而近代中国文化落后的根源则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束缚了人们的创造力。因此,陈鹤琴提出:“现在我们要提倡培养创造能力,并已从儿童时期开始。儿童本来就有一种创造欲,我们只要善
于诱导启发,可以事半而功倍。”
五、注重直接经验,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儿童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而来的,他所接触的环境越广泛获得的经验越丰富,那么他所得到的知识也就越多,他的能力也就越强。儿童的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其中间接经验虽然重要,但直接经验更不可缺少。因为对于间接经验的掌握,只有通过亲自观察或亲身实践,才能加深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例如,要了解蚕的发展变化,最好是亲自养蚕,以便观察其生长过程。陈鹤琴说:“亲身阅历的经验,印象最深刻。”,陈鹤琴之所以特别重视直接经验,是因为这样才能形成“尊重事实、求真求是的态度”,从而“便能够接近科学的真理”。所以,教育者要创造条件让儿童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双手,去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陈鹤琴主张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儿童由于好动,因而迫切希望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教育者应当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事情,如自己吃饭、穿衣,和小伙伴一同玩游戏等等。儿童做事的过程就是和客观事物接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事情越做兴趣越浓,能力也就越强。
六、做现代中国人是儿童教育的根本宗旨
陈鹤琴指出: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困人,做现代中国人”,在他看来,首先要教儿童学会做人,做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人不是古代的,也不是近代的,而是现代的中国人。作为现代中国人,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与事业有成的重要保证。没有好的身体,再有理想和抱负,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天的儿童是未来国家的主人,他们将投身于建设祖国的艰巨事业,任重而道远,只有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第二,要有创新的精神。儿童生来就喜欢创新,并且能够创新,可是,要创新就必然
会打破传统,与陈旧的观念发生矛盾。因为新的东西总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它会遭到传统观念的激烈反抗。教育者必须十分珍视儿童创新意识的萌芽,努力保护他们的创新积极性,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民族的振兴才大有希望。
第三,要有服务的意识。动物是自私自利的,它们只顾自己,一味追求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人与动物不同,人不能只做利己的事情,还应当做利他的事情,为大众服务,为国家服务,这是人生的价值所在。如果我们的教育只让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不知将所学本领为他人服务,为国家作贡献,那么这种教育是毫无意义的,教育者要引导儿童确立为大众服务的意识,指导他们切实地去帮助别人,去报效国家,这才符合一个现代中国人的要求,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各项事业都需要团体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作“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说明中国人在互相协商、团结合作方面尚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使中国强盛起来,必须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孩子互相尊重、互谅互让、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成为新中国的主人翁。
第五,要有世界的眼光。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她不能脱离整个世界而孤立存在。过去因闭关锁国的缘故,中国人如同井底之蛙,对别国的情况知之甚少。由于缺乏不同文化的交流,无法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致使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拉大,以致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相互影响越来越大,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在与其他国家的协调与合作中才能获得发展。因此,生活在现代中国的儿童,应当从小了解中国的国情,了解世界的潮流,成为胸襟豁达,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思想开放的现代中国人。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就是以正确认识儿童,准确把握其特点为前提,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方式,在大自然、大社会的课堂里,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通过“做中学”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促进儿童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实现“傲现代中国
人”的根本宗旨。这一教育观是符合儿童教育发展规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它对于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第四篇:论儿童性教育论文
让爱的光辉更美-----论幼儿性教育
组员:李珊*** 陈春园*** 冯珍双***
摘要
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而性教育的核心目的和内容,绝不只是传授性知识,而是应该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性观念、培养完美人格和减少身心伤害为核心目的。性的意识是从儿童时期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正日益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进行性教育的年龄越来越早,尤其社会的快速变迁,西方文化的冲击,再加上电视、网络、画刊上各种相关的资讯泛滥,让幼儿也越来越早的接触了性问题,伴随着他们的长大。
现代孩子的性观念、性态度已不同于上一代的传统想法。家庭是幼儿接受性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接受性教育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性教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著名性教育专家阮芳赋说过:“性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时期(3到6岁),孩子在周围环境影响下,对事物的各种观念开始逐渐形成,其中包括性观念,性态度、性道德标准等”。性教育不只是狭隘的性生理教育,应该包括认识身体发育、两性差异,以及异性相处之道,是情感教育和亲密人际关系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了解性,不但能帮助幼儿坦然接受自己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变化,而且比较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保护自己免于受到侵害;也更能为自己的人生和爱情关系负责。
关键词:性教育 幼儿园 发展 家庭
目 录
一、什么是儿童的性教育
(一)性教育的定义
(二)性教育的分类
二、为什么要针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目前我国性教育的现状
(二)国外性教育的现状
(三)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目的
(四)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性
三、如何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从家长层面
(二)从老师层面
四、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什么是儿童的性教育?
(一)性教育的定义
性教育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除了教育孩子认识身体各器官、进行卫生教育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对性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人格教育。我国研究者认为“性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性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让他们理解性的本质及社会功能,培养他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正确同异性交往,缩短其社会成熟的进程。”因而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性知识的传授和性道德教育两部分,两者中应以性道德教育为主,除了向受教育者传播性的生理、心理知识外,还要灌输适应社会意识发展与文化层次的性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法律规范,当然还包括各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保健方法的教育。由此可见性教育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不是单纯讲生殖器。
(二)性教育的分期
儿童性教育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五期,叫五期性教育。
婴儿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家长,主要是母亲对孩子的抚育喂养。母亲与儿童身体的接触,可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孩子大脑的分化发育。与成人身体接触不足的儿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将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美国动物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若让离开母亲的两只幼猴由不同的母亲喂养,一个是“棉布毛巾妈妈”(外包毛巾被的人工雌猴,胸前有奶瓶),另一个是“金属刺妈妈”(浑身长满金属刺的有奶瓶的人工做的假雌性猴子)。吃金属猴妈妈的奶长大的幼猴,成年以后不会进行性活动,而且行为退缩,不和群。所以婴儿期的教育特点是满足婴儿食欲的同时,还要满足婴儿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这一时期一般不超过三岁。此时母子同被而眠对儿童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幼儿期性教育为开始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并初步进入性别角色。例如鼓励男孩子的勇敢坚强,鼓励女孩子的温柔甜美、爱清洁等等。还有,男孩子应该穿男孩子的衣服,女孩子应该有女孩子的服饰。那种从自己的好恶出发,男孩女养或女孩男育的做法是极为有害的,因为这或许正是孩子日后发生同性恋的原因之一,或许会成为孩子未来的家庭不和的诱因。此时应该同时开始灌输初步的性
道德观念,如让男孩爱护尊重女性等。学会基本的性卫生知识,例如大小便以前要洗手,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窍中等等。此时为便于关照幼儿,父母亲应该与孩子同床而卧,但必须分被而眠。这一阶段是从断奶起到六岁,即孩子夜间会自己起夜前止。如果孩子独立能力强,什么时候能自己起夜,就应该什么时候分床。
儿童期性教育从六岁起到十岁以前。要教给孩子性卫生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持性器官的卫生。同时应该教会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鼓励孩子的独立倾向,要求孩子要男女有别,特别应教育男孩子要尊重女性。教给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规则,要孩子自尊、自爱。
少年期性教育是从10~20岁性教育内容主要为: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经期卫生知识,男女交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女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初步的婚恋道德原则,明确法律与道德对两性关系的基本要求,防止性罪错的发生,同时对自己既要认识又要接受。
青年期性教育从20~35岁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承担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夫妻生活知识,子女教育知识,家庭经济知识,为建立家庭做好准备。
二、为什么要针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目前我国性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生理早熟,而信息传播造成了心理早熟,因此我国青少年的性成熟比10年前普遍提前了1年的时间。家长和老师有必要从学龄前期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但是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幼儿园的性教育根本不能有效地开展。让老师对幼儿讲“性”往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首先是因为许多幼儿教师自己尚未结婚,一提及“ 性”就面红耳赤,她们不愿在别人面前谈“性”,哪怕是孩子。其次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有的幼儿教师会把性教育与成人的性行为等同。很多家长都会极力回避和孩子谈论有关性的话题,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自己的父母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来面对这一问题,而他们认为自己“还是健康长大了”,也“不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却忽视了当今信息大爆炸这一事实,网上的很多关于性的信息不能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这就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家长消极回避之间产生了一个矛盾。如今的孩子们生长在一个信息极度饱和的网络世界里,各类性信息鱼龙混杂,书籍、电视等媒体中涉及“性”的内容也为数众多,如果正确的性教育缺失,充满好奇又毫无预判的孩子就会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而这些“渠道”很可能
让孩子接触到不良信息从而不能自拔。眼下,传统的性教育观念在面对现代社会丰富的资讯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这正是我前面提到的,对于当前我们80、90后的性教育,其出发点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中国的性教育显得十分被动,所以更要从幼儿园抓起,从小时候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教育幼儿。
(二)国外幼儿性教育的现状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国家之一,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1966年,瑞典又尝试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
荷兰儿童从6岁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尽管荷兰规定12岁以上的青少年可以合法地发生性行为。专家们认为,对青少年甚至儿童开展早期性教育,不仅不会导致性乱,相反可以帮助青少年对性有正确的认识。
英美等国家目前,在英美等国家较为流行的“同伴教育”,是利用朋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这一方式改变了青春期性教育中传统教育者(老师、家长)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障碍。由于教育的双方都是青少年,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便于交流。“同伴教育”以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基础,讲课、讨论、游戏、讲故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并配合多种传播载体和实物模型,既生动又有效。
芬兰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芬兰全社会的“性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政府、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性教育的重要性,一面加强性道德教育,一面从性保健出发进行性知识教育。性教育大大方方地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各种各样的性教育出版物图文并茂,连娃娃都有性教育小儿书。
日本 日本的性教育是通过三个渠道进行的。第一是文部省直属的教育系统,该系统以医疗保健为核心,通过课程、道德教育和一些特殊活动进行性教育。第二是民间团体,其中开展活动较早的是日本性教育协会;最近“人与性”教育研究协会的活动也卓有成效。另外,杂志《健康俱乐部》等作用也较大。第三是学术团体研究活动。
新加坡 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性教育方案,并为中学低年级学生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成长岁月系列》。另有三个《成长岁月系列》教材将在未来两年内相继推出,它们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中学高年级和中学以上的学生。
(三)性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性教育不仅要向儿童传授性器官的基本知识,培养儿童性别角色,还要对儿童进行初步的性道德教育。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指出,婴幼儿具有性的感觉,从出生到一岁左右,婴儿对于唇齿附近所有的触觉和压觉都很敏感,会借由吸吮手指产生快感,也可由母亲喂奶的动做中,受到刺激引起性兴奋。而一岁到二岁间的幼儿,对于肛门附近肌肉活动的感觉和触觉快感,像膀胱的膨胀、直肠内的便意,及粪便排出的快感都会感到快乐。大约二岁半左右,孩子逐渐会把兴趣集中在生殖器上(如阴茎);孩子有时会暴露这部分并探究,且经由此举动得到快乐的感觉。一般来说,儿童从四岁起便开始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外生殖器上的差别,并对成人及其他儿童的生殖器感到好奇。这种好奇感可持续到八至九岁,其间出现与性有关的游戏及对性的探究行为。
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应该是伴随终身的教育。学前儿童早期是儿童性别发展的重要时期,性教育开始的越早越好,儿童早期的性教育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今后一生的有关性的特征、特点,影响到他们的性自认、性别自我表现、性别角色行为、动情反应以及今后的性目标选择。性教育的两个最佳时期是3-5岁和青春期。当前,我国对与青春期的性教育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对于婴幼儿和儿童期的性教育却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实际上,在这一时期是否进行性教育不仅关系到儿童性生理、性心理是否健康,而且关系到他们长大成人后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因此对学前儿童的性教育更不应该忽视。
三、如何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从家长的层面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在“性”问题上到底该怎样做才算是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呢?
很多父母都认为:我小时候父辈也没有对自己进行过性教育,不是隐瞒就是回避,但自己也无师自通了,所以对孩子也如法炮制,等他们长大了就自然知道了。所以不用自己教他这些只是,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让他多练会儿钢琴,学学舞蹈更有用。有些父母误认为“性”是亲子之间谈话的禁区,因此父母往往谈“性”色变,回避孩子的同时还极力封锁这方面的信息。如果发现孩子对“性”的兴趣更浓厚或尝试的苗头那就更不得了了,轻则大发雷霆,重则以打骂的粗暴的方式制止孩子。而孩子的表现则往往是由最初不解、发问到后来来的充满好奇,不敢发问就会用自己的办法去探索“性”的秘密,其隐患不言而喻。而当他们进入青春期后,对性的好奇更进一步增强,就有可能引发各种性犯罪,因此对孩子性教育势在必行。
1、要正确面对幼儿的提问,适时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小孩子的性教育不是我们承认真正意义上的性教育,而是对人体器官的熟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人体的美好而不是到发育的时候觉得害羞。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性教育了。我们可以告诉他人体的各个器官。告诉他他们的用途。很多幼儿觉得不知道的东西喜欢尝试而一旦知道了后就没有那种好奇心,所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早恋也能避免。
2、掌握良好时机、坚持原则、培养科学的性态度、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长期以来的性神秘、性禁忌的传统观念,使大多数父母缺乏必要的性知识和教育方法。对于幼儿的性教育只是偶然的一两次对话,蜻蜓点水,一触即过;有的甚至在孩子整个成长历程中从未涉及过这方面的话题。其实,家庭教育是保障幼儿性健康发育的首要环节。家长对幼儿提出的性问题进行正确指导和解释,实事求是的给予回答,使幼儿解除疑虑,对性意识、性行为有正确的理解,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对幼儿的性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生理知识,还应将幼儿的品德、情操联系起来,价值观的教育。虽然目前价值观的“多元化”给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对于家庭来说,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应脱离社会上绝多数人认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著名的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说,遇到幼儿好奇地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的时候,做母亲的千万不要觉得问题尴尬就躲躲闪闪地避讳回答,而是要直接地告诉孩子真相。知名早教专家林怡进一步解释说,“对宝宝的性教育,实际上应该从零岁开始,而非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才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恶补”。从宝宝呱呱坠地开始,大人们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宝宝正常的性心理发育,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父母应该抓住机会,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话来回答他们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要随时随地解答幼儿提出的性问题。父母应该抓住5岁前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事半功倍的教育。
幼儿的性好奇和性活动是自然发生的一种本能,所以家长要正面回答幼儿的性问题。当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时,妈妈一定要给予正确的解释。幼儿的性问题是他们求知问题的一部分,所以,幼儿的性教育应该渗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在幼儿5岁之前,父母可以利用与幼儿一起洗澡的机会,教给幼儿各种性器官的名称,而不要使用让人联想到污秽和不洁的字眼来称呼性器官,并教给幼儿性器官的清洁方法。这样,让幼儿在极其自然的情况下,了解男女两性的生理特征,消除对两性差异的神秘感,家长还可以收集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让幼儿通过照片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用聊天的方式,自然地解答幼儿的各种性疑惑。此外,家长对幼儿的性教育,应该贯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如教会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擦屁股、对身体清洁的方法,这些属于性生理教育的内容。
5岁前的幼儿处于性探索时期,他们的“性理论”不是完全正确的,因此需要家长的科学教育。成人对性的态度会影响幼儿对性的看法。如果父母认为性是肮脏、下流的,对幼儿提出的性问题,不但不能正确回答,而且还要加以斥责,幼儿就会认为性是不洁,产生对性的厌恶感和神秘感。父母如果认为性是自然的、美好的,能正面回答幼儿的性问题,并坦诚地与幼儿讨论,幼儿就能科学地了解
“性”,并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在科学地了解“性”的基础上,幼儿才能形成健康的性态度。
3、是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家长应该注意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的培养。儿童心理专家认为,5岁以前是儿童身份的确立和性角色的培养时期。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幼儿进行符合他自己性别的身份体验。家长给不同性别的幼儿取的名字、穿的衣服、做的打扮、买的玩具、玩的游戏等都会对儿童确立自己的性别角色产生影响。这些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最初的性教育。如果男孩子喜欢女孩的打扮,家长就要着手进行早期干预,纠正幼儿的“性逆转”现象。如果一个幼儿喜欢持续穿戴异性的衣物,经常表现出异性的仪表、声调,这就需要父母采取措施改变幼儿的变态行为。
研究表明,父母错误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可能会影响幼儿成人后的性意向。例如一些人的同性恋倾向,其根源很可能来自早期经验。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为了确立与生理性别一致的性别角色,父母不能依自己的意愿做与幼儿真实性别相违背的事。例如,不能认为好玩就给男孩子做女孩打扮,也不能把女孩当成男孩教养,这些都不利于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4、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安妮西班斯坦博士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她曾做过儿童对“人类的起源”的认识的广泛研究。她认为不要从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性好奇,并且各年龄层的孩子各有其性探索取向。幼儿四到七岁之间,开始认知婴儿的某种起因,这年龄的孩子相信自己是由成人“组合”而来,或者像商店中购买的货物一般,是被制造出来。父母或者教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正确的性知识的养成,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对孩子未来人格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和其它活动一样,幼儿也有性方面的活动,他们对性有着不同的体验、接触和认识。如,自己的下面的随意触碰,摆动等等。幼儿没有十分清晰的性意识,他们
只是在潜意识的探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像玩脚丫捂耳朵一样,也会玩弄自己或别人的外生殖器,等等。这些动作如果被老师或一些家长看到,就会暴跳如雷,对他们大声斥责,说幼儿没有出息等。老师和家长的这一行为,令幼儿大为困惑不解:为什么身体的这一部位不能说,不能动呢?这有与“没出息”有什么关系呢?因此,老师和家长必须正确对待孩子性方面的提问,以免给孩子造成不正确的性意识。
(二)从老师的层面
(一)抓住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有针对性的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成长阶段及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及时地进行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期是性别角色培养的关键期。性别同一性是儿童获得性别概念的第一步,一些2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分辨出照片上的人的性别。大多数2.5岁—3岁儿童能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但是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3—5岁儿童还不能理解性别的稳定性,随着对性别理解的成熟度提高,儿童在2—7岁期间获得性别稳定性概念。知道性别不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即一个人的性别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保持一样。幼小的儿童是不具备性别自认能力的,因此性教育的前期内容是使婴幼儿形成对自己性别的认识。在学校中老师可以借助童话故事的改编进行性教育,如:《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别,所以虽然跟7个小矮人是好朋友。但是每次洗澡和换衣服的时候,她都会关好门窗,而且每晚都会回自己的房间睡觉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老师既不会教的尴尬,孩子也不会听不懂。儿童性教育必须严格遵循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来进行,否则将适得其反。
(二)尊重孩子,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正面教育
(1)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实施自然教育。如让幼儿通过对动物角的观察,辨别雌雄动物,了解动物的发育过程,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幼儿接受性教育。(2)、根据不同情况,机智解答幼儿提出的问题,点到为止。以科学的语言称谓性器官,消除幼儿对性器官的神秘感和罪孽感,使幼儿对所有身体部位有个正确的认识,并像手脚一样正常自然。
(3)、帮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多种兴趣爱好,克服玩弄生殖器的行为。减少对幼儿的性刺激,避免他们接触电影、报刊等有关性刺激的内容。
(4)对幼儿老师要加强对幼儿教师要加强学习学前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育
(5)要正确面对幼儿的提问,适时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小孩子的性教育不是我们承认真正意义上的性教育,而是对人体器官的熟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人体的美好而不是到发育的时候觉得害羞。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性教育了。我们可以告诉他人体的各个器官。告诉他他们的用途。很多幼儿觉得不知道的东西喜欢尝试而一旦知道了后就没有那种好奇心,所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早恋也能避免。应采取自然、温和的态度,坦诚回答,不要欺骗,也不要详细回答。
(6)应用科学名词解释男女的生殖器,并告诉幼儿如何保护它,不能随便玩弄。回答应该坚决、果断、明了,不要引申,不要联想。分析原因,正确对待幼儿“性活动” 幼儿期性活动的特征常有下列表现:1.男孩偶尔有自慰行为,女孩有时以椅子边角摩擦阴部。2.拉拉衣服或裙子,以显露肢体。3.喜欢与亲人亲吻、贴脸、搂抱等。4.模仿大孩子或成人讲脏话。5.表露性关注和产生性疑问,要求成人给予解答。孩子的这些行为我们可以归纳为“性活动”。教师对幼儿这些“性活动”的表现应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正确引领。还要通过图片让孩子了解到,在穿背心和短裤的部位不能随意给别人看和摸,这就是我们身体的隐私部位。
(7)开展幼儿性教育,家园共护幼儿性健康。其实,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性教育启蒙者。因此家长应了解、正视性教育,树立性教育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观念。幼儿园也可以在“家长园地”中开辟性教育的栏目,每周将幼儿性教育的知识、方法等内容张贴在内,让家长学习与了解;还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家庭性教育的经验,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思想,解决家庭性经验过程中出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幼儿园性教育的活动方案。让我们充分形成家园互补合力,共同对幼儿实施性教育,让幼儿们做愉快的男孩、女孩吧。
(9)在学校可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利用绘本、影视等儿童性健康教育材料,解答儿童的相关问题。江苏无锡的刘芳老师利用《幼儿科学绘本——人体篇》进行性教育,就收到很好的效果。一天,刘老师带了《幼儿科学绘本——人体篇》放在教室前面的桌子上。下课时有几个女孩子上来翻阅,刘老师发现他们翻了几页就愉悦起来:“我妈妈就是这样的。”“你看,这是我们!”„„刘老师轻声应和上来:“你们看得懂吗?喜欢看吗?”他们笑眯眯地点点头。后来刘老师把这本书放在投影仪下面和全部的孩子一起欣赏:我们的乳房、我是从这里出来的„„孩子们结合自身和生活经验大胆发言,丰富的性知识让他们得到了满足,刘老师也第一次尝到了开展幼儿早期性教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幼儿性教育专家指出:“既然人的性发育开始很早,即便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性问题上也不是中性体,所以,性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专家玛丽考尔特博士强调说:
“儿童阶段,特别是5岁以前的性教育特别有效”。可见,性教育开始的关键期是3-5岁,这一时期内接受性教育,对受教育者一生的“性特征”具有决定性作用或深刻影响。性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绕不过去的门槛,也是一个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为此,家长和老师要正真理解学前儿童性教育,并在学前儿童早期科学、合理的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丽丽:《谈幼儿性意识培养》中国先锋教育。2004.7
2、彭燕、杜学元:《对当前幼儿园性教育的几点思考》。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丛中笑:《浅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基本问题》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8
4、戴斌荣:《儿童性别教育中的“扬长”与“补长”》。
5马晓茗《父母如何对孩子谈性说爱》
6程月玲.怎样跟孩子谈性[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8,72.
第五篇:2017观留守儿童开学第一课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今天开学第一天,老师组织我们在教室观看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让我受到很多启发。
这些留守儿童的家里经济条件普遍不太好,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养活整个家庭、给他们交学费,不得不到外地工作,孩子们只能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除了上学外,还要帮爷爷奶奶种田、买菜、做家务,每天都很辛苦。
有一对小姐妹住在深山老林里,离学校很远,每天要很早起床,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她们住着茅草屋,屋子外面是一片一片的菜地。她们放学回家后,不仅要写作业,还要帮着家里种地,姐姐还要照顾妹妹和爷爷奶奶,她们唯一的愿望是盼望着爸爸妈妈能早点回家。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一个会弹吉他的小男孩,他有着阳光灿烂的笑容,喜欢和别人交谈,性格开朗。每天做完功课后和同学们踢踢足球、唱唱歌,吉他弹得也很棒!同学们都喜欢和他在一起。
看了这么多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给我的感触很多。他们虽然家庭条件和学习环境不好,但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成绩也很优秀。相比之下,我的学习条件要比他们好得多。我要学习他们这些自信、勇敢、乐观、坚强的品格,更要珍惜现在宝贵的学习条件,努力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