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西安学习心得
赴西安学习心得
陈红艳
2017年11月27日,我一行三人远赴古城西安参加培训,本次培训内容是:“国培计划(2017)”—陕西省乡村教师工作坊高级研修。培训共四天,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一位研修工作人员对网络研修平台操作介绍,还有几位工作坊主持人的经验分享。仅仅四天也就只是听听专家的讲座,而且大多都是关于怎样国培,怎样培训其他人以后的国培。
在11月28日,朱立祥教授在讲座中对教学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解读,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讲解。在11月29日,袁奋光教授在讲座中对当今政策的解读,新时期国培计划的政策导向与工作坊研修的实施建议进行了解读。11月30日,小学语文工作坊的知名主持人邓丽华老师进行了一个讲座,主要是培养新一届的工作坊的坊主的培训,后来她又示范了一节说课,听了她的说课之后,我才正真明白了到底怎么说课,到底怎样才算一节成功的、完整的说课。
通过本次培训,我感悟到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老师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这样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总之,通过这学年的教师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让领导放心、学生满意、家长信任的好教师就是要以热爱事业为核心,把热爱学生视为灵魂,在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不断进取。
教育的与时俱进,也许这就是脚踏实地走出的第一步。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教师是主力军,课堂是主阵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中国教育,为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赴西安曲江一中交流学习心得
赴西安曲江一中交流学习心得
2014年3月13日——14日我们一行七人在校长邱礼建的带领下赴西安曲江一中交流学习,与曲江一中的老师交流了2014年中考备考策略,观摩曲江一中张翠娟老师和李善婷老师的两节复习课。虽然在西安曲江一中交流学习的日子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我始终牢记使命,抱着一种学习的姿态,与曲江一中的老师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气氛相当融洽。尤其是曲江一中的老师没有把我们的造访当成负担,反而主动分享他们在教学中的经验,更让我们感动。这次交流学习虽然短暂,但可以说是收获颇多。
一、教师要增强责任感。
在交流学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曲江一中老师强烈的责任感,就算是下课也都有老师在教室与学生探讨学习上的问题,交流思想,他们给我的感觉就像上课是老师下课是朋友,使我感受颇深。这也是我要学习的地方。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一名好教师,就必须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位学生。作为教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给学生做好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学校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二、发挥备课组的作用。
曲江一中处三年级有两位思想品德课老师张翠娟老师和李善婷老师,她们在平时的备课中,共同探讨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对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集体备课,使用共同的教学资源,而曲江一中的托管学校——陕师大附中也把教学资源与曲江一中共享,这些做法,集思广益,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三、教学中要注重基础。
思想品德课的中考时开卷考试,因此很多人(包括部分教师)都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因此不认真学习,尤其是忽视基础知识,等到考试的时候翻书抄就是了。而实际上开卷考试绝是不是这么简单,相反考试难度更大了。那么如何学好思想品德课?基础是关键。思想品德课的中考具有“双开”的特点:开卷考试和开放性答案。开放性答案又是以基础知识为前提。因此在中考复习中尤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曲江一中在这一方面做的非常扎实:对一些基础知识,老师不仅要求学生记忆,而且采取了在课堂上听写的方式;不仅要求学生记得住,还要学生写得准,不出错。虽然我在教学中也要求学生记忆,而且做要求,加强了检查,但做得不实,与曲江一中老师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平时好的一些做法,而且还有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把这些好做法做实,形成经验,加以推广,提高我校思想品德课的实效。
总之,对于我们学校而言,这次交流学习将给我校注入一缕清新的空气,于自身而言,交流的经历也赐予我们一段新鲜而又独特的体验和感悟,生命会因它而更加精彩缤纷。这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成为我今后人生的指路明灯与奋斗不息的不竭动力。
第三篇:赴西安曲江一中交流学习心得
赴西安曲江一中交流学习心得
2014年7月6日——9日我们一行八人在校长邱礼建的带领下赴西安曲江一中观摩学习,在此期间我认真听了刘桂光老师的《生命教育与班级经营》报告可以说是收获颇多。
张桂光老师在报告中提出:“人为何而活?我们怎么活?我们重视什么?我们应如何教导学生?我们如何活出我们该活的生命?等等”,指出“班级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提高学生班级生活质量和建设班集体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充满人道、人性的光辉,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育人的功能,才能让每个学生获得自主、全面、和谐、生动的发展,从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在班级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已经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然而,审视现在的班主任工作,我们就会发现,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往往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各项评比、获奖等可见成果,忽视、淡漠的是学生在班级中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提高;班主任工作满足于常规的管理和事务性工作的完成,而忽视了营造良好的班级生活环境;班主任老师往往强调管理、服从和控制,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体验和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学校教育尤其是班主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对青少年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近几年,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花季少年因不能承受挫折或学习压力而出走、自我伤害、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年轻的生命一瞬间就被自己无情地毁灭,多么叫人痛心而惋惜!我们感到:这些青少年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对人生价值的体会是何等的贫乏,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又是如此的脆弱!究其原因,关键就是我们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的严重错位,缺乏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对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以及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淡薄原因的进行深层次思考。
(一)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生命意识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前沿阵地,也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所在地。班级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所以,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基础教育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呼吁班主任“把班级还给学生”,强调我们在班级建设活动中,注意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与班级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集体和个体的生命价值都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提升和超越,形成一个民主、平等、生气勃勃、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集体。
(二)在师生关系中体现生命关怀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发展”。班级是学校机体系统中最具活力的“细胞”,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家”。要使班级成为孩子们充满生命潜力的精神家园,班主任必须在工作中学会理解、尊重、宽容学生,用一颗爱心,一片真情为他们构筑增进生命主体意识的“新家园”。
(三)在集体活动中拓展生命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一个班集体要想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把实践和创造的空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让他们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在活动体验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塑造自己的人格。
总之,教育作为传承文明、启迪良知、陶冶情操、引人向善、催人奋发的工具,在社会历史的进步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教育作为培育生命的事业,真正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必须触动人的灵魂深处。让我们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来滋润学生,用生命的感动和人生的温情来打动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美好,让班级真正成为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温馨场所,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指路明灯与奋斗不息的不竭动力。
李
婧
2014年7月18日
第四篇:赴浙江大学学习心得[定稿]
赴浙江大学学习心得
浙江大学位于“人间天堂”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底蕴的全国重点大学。今年5月,市局安排我们到浙江大学进行了为期4天的培训。虽然说时间很短,那几天的气温很高,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学习热情。一拿到培训资料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来看有些什么课程,除了有一些教育专业方面的课程以外,居然还有《职业礼仪与形象管理》、《易经解读及应用》、《网络时代的舆情监控与危机管理》,心里不由得对这次培训有些暗暗的期待。
果然,大学教授的讲课真是非同一般。首先说说讲授《职业礼仪与形象管理》的老师裴少华教授。裴教授虽然已是五十几岁了,但一身时髦、靓丽的打扮,姣好的面容,再加上始终挂在脸上的微笑,让人不由得对她心生好感。而且裴教授的讲课更是生动、具有说服力,他课堂上举的一个又一个例子都是从自己的身边随手拈来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的课也就对我们更有影响力。而且,裴教授的经典语录很多:“微笑时一种训练,目光是一种心态,主动出手是一种心胸,开放的握手是一种气质”、“对孩子的爱是动物的本能,对父母的爱是家庭的休养,对所有人的爱是一个人的公德和教养”、“最大的沟通境界是摆平自己”、“个人职业礼仪是一种漫长的修炼,需要自律、修炼”、“自尊心不要太大,也不要没有,有时候还要把自尊放在口袋里”„„一上午的时间就在裴教授的一串串妙语连珠中眨眼度过了,好多老师都感叹没来得及记,一个个意犹未尽的模样。幸好,裴教授有备而来,带来了自己撰写的书,被老师们热情地一抢而空。
黄步琪教授的课堂幽默风趣。黄教授的声音不高,语速也不快,但却是侃侃而谈,就像是在谈家常一样随意,我们的注意力一直都被他牢牢地吸引着。黄教授作为浙江大学心理研究所所有,已经研究了十几年的心理咨询学科,这节课他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孩子的成长、分析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对于我们这些已经成为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人来说,这一话题受到了我们很大的欢迎。所以,整堂课上,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冒出来:“我孩子正好处理他说的这个阶段,原来孩子的这些表现是正常的,这阶段我们可以怎么做?”或者就是“那我孩子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了,我没有这么教他,该怎么办呢?”再或者就是“让我好好听着,将来我可以这样教育我的孩子。”黄教授的这堂课使我们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学到了新的教育招数。
给我影响最深的文若河老师,他是中国著名口才理论家与实践家,他的讲课深入浅出,注重实用性与课操作性,重在传授技能,让每一个学员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课堂上,他采用得最多的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在每教一种技能方法之后他都要求学员能主动上台现场演练一番,在他的这种教法之下,我们学到了更
多的演讲技能,知道了一般人在演讲方面存在的问题;知道了演讲要掌握的五个原则、四个认识、三种语言以及两个务必;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演讲开场白的构架、主体的构架、以及结尾的三部曲,懂得了这些我们的演讲也就基本成型了,有几名老师当场就主动上台进行了操练,果然效果很不一般。当然演讲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也将影响到演讲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学习、多阅读了。
短短4天的学习时间一晃而过,俗话说得好:去的最快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在浙大学习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对知识的积累、对生活的体验却永远不会忘记。来这里吸纳了求是、创新、包容、镇定,在通往未来的路途上,我将带着责任,奋斗着、欢呼着,思考着,始终健康、快乐、努力地去面对每一天。
第五篇:赴延安学习心得
【篇一】
“革命圣地延安”吸引了那么多爱国人士、热血青年、国际友人,是什么那么吸引人?这次学习,通过延安革命纪念馆、抗大博物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博物馆的参观、通过梁家河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与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毛岸英父子情几位老师的讲座,真得理解了她之所以具有的吸引力,乃至于离开了延安,仍然激情燃烧,豪情满怀,责任在肩。
早在1968年5月3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在“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社论中第一次公开使用“延安精神”。这次培训一场场讲座、一站站参观,延安精神的原生态: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延安同志们的精神、劳模精神,它们逐渐清晰、系统汇聚成了延安精神,其的内容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它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延安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我读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真正到了梁家河,真正听了老书记朴实的讲座,七年的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梁家河的艰苦锻炼,特别是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为人民办实事谋幸福的梁家河初心。才能理解习近平自己的言说的:“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育了自信心,立志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我人走了,但我把我的心留在这里,今后如果有机会我要从政,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新时代学习型实干型领导干部。以学解惑,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以学正心,做忠诚于党的时代楷模,加强党性修养是身处任何时代的每一位党员的终身必修课,而锤炼忠诚于党的政治品质便是这堂必修课的重中之重;
以学正心,干净为官担当有为,做忠诚于党的时代楷模。
到了延安,去了梁家河,深切体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梁家河的初心:为人民办实事谋幸福。一代代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要求我们,讲求学习是落脚于实践发展的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上原原本本地学,更要在实践中实实在在地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要善于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潜心为学增长真本领,躬身实干方见真本事。
作为大学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教学、科研、管理牢记这一点,大学是培养人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例如,教师的课程,下学期的课程,课程思政,仔细思考,做好课程设计,润物细无声中完成课程。除了做好研究中心的本职工作外,避暑山庄研究中心,作为科研单位,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培养人才上下功夫,在先期(2019年6月)成立的科研社团“春蕾社”做好培育工作,科研实践中锻炼学生,下学期学生科研社团“春蕾社”的工作指导落到实处,以支援服务为新生家长讲解避暑山庄;
创造性开展工作。
“办实事”、“撸起袖子加油干”也是体会颇深的一点,更多的是在具体工作中办实事,放假后与外八庙管理处签订合作框架,假期再框架内,开启合作调研,七月底与外八庙管理处的合作工作开启;
同时查档工作分别两处进行,第一历史档案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满文档案继续,xx市档案馆民国时期热核档案查询启动;
腾出时间带学生前往丰宁的调研非议扶贫,指导完成学生科研实践;
本人新教师入职的讲座保质保量完成;
备好课迎接新学期。作为科研单位的基层管理者,带好这支科研力量,为申硕积聚力量。
【篇二】
在xx组织的安排下,我们一行到延安进行了学习,这次活动是一次生动而富有的党课。
打小时候起,延安就是我心中一块神秘、神圣的土地,延安所持有的历史文化强烈的吸引着我,让我时怀想赴延安的冲动。现在,我有机会到这块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生活的地方,亲身感受一下延安精神。
漫步于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参观了巍巍的宝塔山,清清的延河水,缅怀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真是感慨万千。置身于宝塔山下,心中热血沸腾,心情久久无法不能平静,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卓越功勋。
在凤凰山毛泽东的旧址听了:“白求恩精神与毛泽东白求恩,白求恩不为利,甘于奉献把最大的光和热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而敬畏。无论工作热情,还是对同志的关心,都值得我认真学习,更重要的是他无私奉献精神正是我们年轻人所缺少的精神,学习白求恩精神后,我决心以他为榜样,把平时的每一件工作都做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
延安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思想,增强了党性,磨炼了意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和发扬新时代充满新的希望,事实求是、自力更生,对党的事业更加执着,为人民服务上首先动起来,在艰苦奋斗上严起来,严格要求自己,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贡献,使伟大的延安精神发扬光大,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篇三】
在xx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们有幸去了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党性培训,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枣园和杨家岭和烈士陵园,以及习总数据青年时期在梁家河践行的延安知青精神。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通过专题学习,现场教学,实景感受,我们收获满满。
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稀有的文物,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我的思绪又拉回了革命战争年代,我也再次感受到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会到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归属地,是产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精神最显著特征是艰苦奋斗,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延安精神是我们党长期培育发展起来的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的凝聚和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同时也是自尊、自立、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我们肃立在步枪、大刀、长矛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感受到了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情景。鉴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永远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通过七天的培训和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了:1、要认真学习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但是我党的传家宝,而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在延安铸造的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型和体现。也是我们现在所需的精神食粮。2、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式,努力工作,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忠诚敬业,更加勤奋他是的开展工作,努力为人民服务,坚持与时俱进,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落实贯穿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