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之探究(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00:3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之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之探究》。

第一篇: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之探究

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之探究

2011-02-25 11:08:35| 分类: 教学随感 |字号 订阅

【摘要】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创设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信息化教学内容;分层次设计开放性作业,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施行开放的教学评价,实现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重构。能使信息技术为优化教学过程,为促进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以及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行性。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既是现代工具的合理应用,把数学学科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可见可闻的现实,依靠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永不满足、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上佳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

开放式教学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充分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记得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正好为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实现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完美的注解。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而在小学教育领域里,合理地应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情境,开发课本资源,使概念落实到有形的状态,无疑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期待。“开放性” 教学,是相对封闭式教学而言,开放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师为辅助的协作课堂。在信息化的社会里,用日新月异的动态现象,紧紧围绕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生成过程”,它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永不满足、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的精神作为主要目标。

而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创设环境到教学内容,从课堂交流到作业评价,使学生在更多的机会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学科的魅力。一段时间以来。我尝试着把现实世界与数学的概念相结合,采用多媒体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情景中快乐学习。

(一)创设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具有课堂教学的共性,它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教师则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教材为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来主演,师生的地位平等。因而,相互的交流更加开放、民主、和谐。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地采用信息技术,设计好一定的问题空间,配以学生喜欢的画面和音响,由学生的知识基础作为出发点,由此及彼,层层推进,直至理解,是在信息化条件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先从“角”这个字认识,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你准备怎么办?根据你的理解不论用什么方法把它表示出来。”(提示:可以画、可以折、可以用语言文字表示,小朋友就纷纷动手画和折、动口表述、动脑在想。在这段时间里面同学们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思考动手,很多同学纷纷得出了自己的看法,折纸的同学折出自己不同的角的作品,而且也讲出了自己的理由;画的同学也画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角;用语言表述的同学也说出了角的基本特点。然后让他们讨论。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角的知识。学生也了解了生活中的角,数学上的角,人民币面值的角和语文课学到的有关角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脑中储存的对于角的有关信息全部暴露出来。然后揭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数学上的角。

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教学中,善于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唤起认识事物的强烈欲望,从而过到数学教学的目的。如教学“加倍与一半”时,我创设了去商店去购物的情境:通过多媒体设计正好遇到商店打折,买一包薯片送一包,买二包送二包,买几包送几包,通过几次让学生反复购物的实践,学生自己找出了“加倍”这个规律,由此引出“加倍”的概念,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也非常容易理解“加倍”的概念,而且练习的正确率非常高,教学效果很好。我在平时的上课时,经常性地用到诸如“你想知道些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来提个问题?”等民主性语言,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在开放的“信息天地里”潜心汲取、交流不同见解、提高自身能力、增长见识才干。

(二)提供开放的信息化教学内容

所谓开放的教学内容,是指对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熟视无睹的场景或事实,因为没有理论的梳理,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事实的真相或引发出科学的结论。教师事先安排好有关内容的信息化课件,是这一环节的必要工作。

1.利用现代科技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无疑是数学教育避免枯燥乏味的一条新路,从而更为学生乐意接受。如,在教学《数学》第六册的《运动会上的小统计》过程中,若运用一般的教学方式,同学们不能领会画统计图的具体步骤,然而通过信息技术使课件做成每一个动作都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知道具体的每个细节,对孩子来说要掌握统计的意思并能灵活使用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只用传统方式教学,学生也许会很不明白教师在说什么,或会花费很多的教学时间。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即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在特定条件下,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信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以开放性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多角度思考,是信息化手段下事半功倍的尝试。“问题是心脏”,问题的设计与解释至关重要。因此,我在教学中以开放性问题来启动开放性的教学。问题的开放是指问题形式、结构的开放:解决问题策略、措施的开放。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我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队列报数的生活情境。让一列学生按1.2.3.4.5„„报数,知道自己在第几个。只要学生说出他在第几个,老师就能知道按一定顺序报数时(如1.2.3.4.5„„)他报的该是几号位,通过多次的游戏,反复练习得出教师每次的结果都是正确的,然后我就问:“你说神不神?同学们想不想学?”,同学们一致回答“想学”。接着我让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学生,每人分到几根?还剩下几根?依次把这13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学生„„平均分给9个学生。让同学们充分地去实践去操作,边操作边列算式,让学生自己悟出“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提高,而且对余数的知识,学得深刻,学生不易忘记。而且使学生知道余数不仅用来计算,还可以用来迅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用信息科技展示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诚然,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用多媒体方法把纸质教材演化为可视可听的问题情境,既是教师烛光效应的体现,也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我在“时间、距离、速度”一章的教学过程中,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可谓用心良苦),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制作成一系列动画课件,分几堂课完成教学目标。之后,学生在这一类题目的解题过程中,时不时地想起看过的片子,很形象地理解了时间距离速度的三者关系。

4.利用现代信息引发问题探究。现代信息借助网络能够把瞬间的动态渗透到每个区域,而利用信息手段也能够把难解的问题溶解于一刹那。在高年级的“比和百分比”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型练习:把生活中“买团体票优惠打折”的这一生活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研究怎样购买更合理、更科学。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想法之多,超出了我的想象,在释疑解难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地展示。接着,我顺水推舟,创设情景:多媒体演示生活化情景,再出示讨论题:“三(1)班45名同学去世博园游玩,每张门票100元,如果买满50张打八折,三(1)班同学买门票需要多少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闸门被开启,出现了多种解题思路,但怎样才是合理的解答呢?在老师的点拨下,通过对这道题的研究、讨论,引导学生最终达成共识:答案并不唯一,可以是4500元、4000元、也可以是3600元、3500元等,只要做到合情、合理又合法即可,况且在网络上也有类似的答案由学生当场检索到了。这道题来源于当天的网络,从我们的生活实际抽象出了数学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教学设计以开放的内容为基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手段,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他们的思想融入社会,创新思维品质得以锤炼。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促进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拓展数学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作业的延伸,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教学环境的支持,而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最理想的环境。

在实践中,我尝试培养学生树立开放的作业观、动态的知识观,学生通过师授和网络检索,开放性地完成作业,动态地接受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最终达到活化丰富思维、不断提高能力的目的。

(1)自主选择。在上课时我会经常让同学们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我会让同学们把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告知同学们,让同学们从中选择自己能够理解的方法,方便自己的记忆和掌握。如:面积单位换算时,我先让同学们熟记长度单位的进率,然后让他们用一平方米的纸,把它的边长用分米表示,数出是多少平方分米?再把边长是1米的纸用厘米来表示,再数出它由多少平方厘米。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悟出长度单位的进率与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既1米等于10分米,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于10000平方厘米。学生通过自己悟出的规律,能容易记住。在以后的换算中很少出现差错,通过这样的教学,这个内容学生的错误率很少。

在教学单位换算时,怎样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我让同学们讨论,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导,单位换算时要移动小数点的位置,那怎么移?我让同学们去讨论,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自己找出规律,通过讨论有的同学说,小换大,小数点往前移,大换小,小数点往后移;有的说小换大,小数点往左移,大换小,小数点往右移;同学们各抒已见,还有我用游戏的方法来讲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根据不同的方法同学们自己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理解和掌握,还有的同学说面积的移位时,不单纯一位一位的移,而是像鞋子似的,二个二个一起移的。还有有时的作业分为A、B、C三个板块,A类为基本题,巩固当天新知;B类为拓展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及时“补氧”;C类为课外延伸题,可以是围绕新知的拓展题,可以是数学日记,也可以是小课题的研究等。例:我会根据课堂的内容布置作业,其中有些是必做题,还有些是挑战题,是课上的延伸,让同学们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还有例:在我完成一年级教材“0-5”的教学任务后,布置如下作业:A、把0-5每个数字抄一行;B、分别用这6个数字说一句话;C、完成一幅画,画中景物要体现这几个数字。第二天,大多数学生交上了一幅画,有的甚至画了2幅。画面有学校的风景、有自己的家、有乡村景色、有城市一角等等,他们还把6个数字恰到好处地引入,并在画的一角用上6个数字用拼音各写了一句话。学生的想象力之丰富,真让我欣喜不已。

(2)共同设计。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此,我在中、高年级教学中经常通过提要求、给范例的形式,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设计形式多样:可独立设计、可同桌设计、可小组设计。作业设计后可让学生互相交换完成,然后选择优秀作业进行展评。例如,我在上课时,有时会首先就会让同学自己对这节课的内容想对同桌说什么?或者想得到同桌什么帮助,然后让同桌进行交流,还有时想告诉小组成员你对这个内容的理解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想得到小组内的帮助„„

(四)施行开放的教学评价,实现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重构。

新课标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过程评价”为重点,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

开放性数学教学重在问题的提出、探索、解释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得出问题的结论。因此,可以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具体做法是:

(1)主体突破:自评和他评互融,兼容并蓄,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上课时,我让同学们互出一些的题目让同桌做,并让同桌间进行交流和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及时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2)形式突破:兼用口试、笔试,既评价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又评价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潜力。如:有时我会让同学们集中精神听课,就采用听我出题,或听同桌和小组内出题,然而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3)内容突破:不但评价学生的智力,还要评价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有时上课时不仅讲数学方面的内容,还会讲一些生活中的内容,让同学们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同学们的数学问题不仅只在课堂上有,而且还会在生活无处不在。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有效运用现代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得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丰富了教学形式。信息技术为优化教学过程,为促进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以及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行性。值得一提的是,我具有多年的信息技术执教经历,对目前的教学探究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而开放式教学的尝试,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开放的教学观念、创新的科学精神。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实施、总结、提高,努力为学生构建数学学习的乐园,假以时日,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创新能力定会有所飞跃。

参考文献:

1.马云鹏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析》.中央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2009.2.郭漫.《中外名人名言录》.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1.3.史可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研究》.2009.11、4.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开放式”教学初探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开放式”教学初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在内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近些年来,计算机和教育网络早已进入校园,这就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提供了硬件保障。当今,以《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南,在加大语文课程改革力度和深度方面,在更好地进行优化开放式语文教学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不可低估。开放式的教学,力图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封闭观念,改变学生学习远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构建语文“开放式”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人才成长的步伐。

一、教学环境的开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教育从传统课堂空间的狭隘性和形式的封闭性中解放出来,学生可以在学校、家庭、社会利用上网机会学习语文,拓展语文教学时空范围,共享语文教育资源,力求营造图文并茂、声情并举、生动活泼、利于创新的学习情境。我所任教的学校是县城内的实验小学,多数学生家里有电脑,虽然家长不希望学生上网,怕孩子们玩游戏或者浏览不良网站,但是我与信息技术教师一起研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学习,与学生约法三章,与家长勤于沟通,争得理解与支持,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网站学习的重要性,也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良好兴趣。比如,我经常布置一些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作者的情况、单元主题的相关内容、课后拓展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家办手抄报时,网络更为他们插上了双翼,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好地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学习毛笔书法时,有很多学生看著名书法家田英章老师的书法教学视频,受益匪浅,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多媒体的教学,为学生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提供了可能与方便。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的优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各种不同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进度来学习,使作品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体验,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个性化阅读效果。近两年,学校为每班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为学生更好地搜集教学资源,增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感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不用像以前那样进行多媒体教学要提前预约多媒体教室或者由学校来安排时间了,我经常完善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努力做到求实效不花哨。比如我在教学《海上日出》这一课时,在没有媒体教学设备时,基本上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师的讲述对于从未见过大海更未见过海上日出的学生来说,要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不可能的,引导他们进行想象实际上是一纸空谈。所以,我们在上这一课时,我通过上网查找相关的大海及海上日出的视频,然后进行剪辑,然后在课堂上择机为学生放送,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媒体的形式,了解大海,了解海上日出,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并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开放式教学内容,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也很好地引领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开放

教学方式不能总是老一套,应该是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为学生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自由自在的教学氛围中表现自我,进行交流,易于个性潜能的发挥,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从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这一角度来看,更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和情景,也可以模拟与教材相似的情境,谋求形似和神似。这就便于学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例如,《桂林山水》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语言也非常优美。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迷人风光,从而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画出自己最喜爱的词句,朗读背诵自己这篇美文,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充分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实现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再如,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师可以放映一段电影视频,展现一团烈火将邱少云整个包围住的画面,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这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看完视频后,再让学生根据画面中邱少云的目光、神情动作展开想象:邱少云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又帮助学生体会到了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顽强的意志。

四、教学方法的开放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将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方式教学方法转变为“情景假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笔者认为,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使学生的活动变成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课程标准》所极力提倡的。

五、思维方式开放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意识地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提倡质疑、启发想象,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独到的见解,使语文学习与学生个性体验、感悟和创新联系在一起,形成敏锐观察、积极求异、丰富联想、综合融化、等良好的思维习惯。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教育媒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我曾经组织学生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卢龙城水资源情况的调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调查小组,到周围的相关部门(如居民小区、老城区的平房、青龙河沿岸、水利局、环保局等)进行调查采访。发现他们除了调查采访以外,更是较多地利用了网上资源,进行收集、汇总、整理,有三个小组还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办了小报,还有的写了建议书。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了写作能力,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了创造能力。学生也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了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开放式”教学,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强了时代气息,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使课本知识与语文实践相结合,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

(责编 张景贤)

第三篇:浅谈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形式化的数学问题、抽象的数学表述、动态的数学问题一一直观呈现。通过以几何画板、Cabri3D等数学软件和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以微课视频为基础,不断更新和创造新的CAI课件,真正为数学教育服务,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问题背景

在全国各地掀起高效课堂建设的时代,大家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让教师在课堂中捉襟见肘,施展不开。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三大弊病1)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讲、听、问、答”的传统方式;2)注重知识形式化的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探究;3)课堂中重视中等生,忽视优等生和后进生。具体有如下表现。

1)课堂效率低下。高中数学的概念慢慢在趋于形式化,诸如公式、计算、图形等使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花大量时间板书,因此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几乎为零。很多教师想改变现状,但是又必须向考试妥协,因此一直在这样的矛盾中教学。

2)数学课堂如何动起来,是新课程关注的重点,但是传统教学“讲、听、问、答”实难奏效。

3)众所周知,高中某些几何问题中的图形、特殊函数问题的图像,教学时费力且难以讲清,学生更听不明白。

计算机带来的数学软件、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知识飞速增长和更新的今天,能够接过传统教学的接力棒,打破传统教学的瓶颈,引领师生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以投影代替黑板,节省了大量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成为趋势是一种必然。利用CAI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传统教学手段,如挂图?p实物模型等,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直观教学作用。但在立体几何教学中,一个几何体内部的线面关系,靠挂图和实物模型难以描述清楚,很难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而通过制作相应的CAI课件,既能给出空间图形,又能较好地演示空间物体的内部结构。这对学生增强立体感、建立空间概念、建立空间想象能力,起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解“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这一知识时,利用Cabri3D数学软件可以作出模型并进行空间位置的任意旋转变换,如图1所示,可以方便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模型的特征,对研究正四面体及其内切球与外接球的性质,简单直观,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提高。

CAI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新课程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紧密结合,特别是一些数学中具备动态思维的概念或问题,利用CAI便能轻松应对此类概念教学或问题教学的突破。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达不到特别的高度,教师在教学中辅以CAI进行动态演示,从图形特殊情形中的位置变化到一般情形,清晰地向学生展示概念或抽象知识形成的过程。这里利用CAI,让学生经历了“特殊→一般→思维整合→吸收”的过程,体现了CAI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性。

幂函数,其定义域和其指数有着重要的关系。将幂函数的变化过程用CAI动态演示进行直觉化的呈现,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还避免了传统教学的低效,步骤如下。

1)新建一条水平射线P1P2,在射线上取一动点P,依次选中(GSP默认为有向线段的比)P1,P2,P,选择菜单“度量/比”,出现度量值“”;选择菜单“度量/计算”,点击按钮“函数”,选择下拉菜单中“round(x)”;再选择刚刚的度量值“,点击确定,绘图区出现度量值“”;右击其属性对话框,将其标签改为“p”,这样就建立了参数p(p∈N)。

2)同理,建立参数q(q∈N)。

3)选择菜单“度量/计算”,计算“”的值,绘制新函数,拖动射线上点P或Q,观察幂函数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人教A版对5种幂函数作了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利用GSP的演示,总结了为正数和负数时的图像特点,交互性和课堂效率大大提升。可以利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动态演示,对区分同种函数下不同的情况有极强的教学效果。CAI的实践性体现

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课前课后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在生本教育的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利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或摄像机制作相应的微课进行预习和课后疑难的解决。高中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形式化难度的,就计算机辅助教学而言,把视?p听觉协调并用,能识记知识的50%左右。在高效课堂的自主学习环节,可以增加课前预习和课后解惑环节。如在讲解二次函数新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观看5~10分钟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进行预习,有个图文并茂、音效和视觉效果俱佳的知识感知过程。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获取数学知识的环境,达到对数学知识的强化记忆和理解。又如在讲完新课后,依据因材施教原则,部分学生有不懂或是可以再拔高的,可以准备相应的习题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到学生的特点。

除了利用微课指导学习,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如正多面体这一节,还可以在课前用数学软件Cabri3D的功能,展开正十二面体等,并打印出折纸图,供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提高实践能力,如图3所示。

CAI在高考应试中的运用

数学软件完全遵循数学原理,运用各种数学软件可以研究并检验高考数学命题,增强学生自信。在高考实施的几十年中,偶尔会出现高考试题不科学甚至解答出错的案例。像江西高考命题就曾出现在命题时命题教师自己选错客观题选项的问题,幸好审题时其他教师及时发现。那么,如何来保证精心编制的题目不出问题呢?数学软件可以为高考命题工作保驾护航。如2018年全国卷文理压轴选择题,都可以通过几何画板编程作图(图

4、图5),来直观解答和验证选项的正确性及科学性。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部分经济落后地区教学中的使用起步不久,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还未深入,还有很多不足需进一步改进;哪怕在实施CAI的地区,也要有新的眼光来看待CAI的变化和革新。比如多年前PPT是CAI的主流,近年来,几何画板、超级画板、Cabri3D、Flash、Authorware等越来越普遍使用在教学中,更为专业的如Mathematica、MathCAD等也在慢慢渗透进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眼光来学习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将来极有可能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每个人手头都有电子终端,里面装有各种教学软件,学习全面向CAI进军。笔者听闻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某年级实验班已经在做浙江省的试点,每位学生都有一台类似iPad的终端,课堂高效、简捷、科学、低碳。

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有信息化的思想,信息化也渐渐成为教师专业化方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化教学的渗透最大的优点在于对教师而言,大大提高了自身将数学知识与CAI结合教学的水平,提高了适应新课改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能力而言,信息化教学势必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开辟新的途径,将传统数学抽象、难解、难表达等形式化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使之渐渐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这对于教师自身的成长都是较为符合的;对长久教学资源整合而言,大量的信息化CAI资源经过梳理和整合,久而久之可以整合到教研组选修课程的开发工作之中,对本身的教学工作也是一举多得。

总之,要“将数学能活动的部分进行充分的挖掘”,要用创新的教与学“来培养学生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而产生的创新能力”,掌握PPT等课件制作,多研究学习数学软件,精通录屏软件制作微课进行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这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光明之路。因此,教师需要多方面重视CAI,既重视观念上的改变、又关注实际操作的尝试,为其在教学中扮演更为重要的作用打下基础。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策略

l.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甚至没有价值怎么办——树立信心,教给方法。

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去深挖教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如;“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新知与旧知进行联系、比较”等。例如在教学?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时,学生提问:“为什么设桃树的课数为X棵而不设杏树呢?我们今天用的检验方法与过去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呢?”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学生提问:“约数与倍数为什么是相互依存的呢?为什么我们以后研究约数和倍数时不包括0呢?今天学的‘倍数’与过去的‘几倍’一样吗?”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渐渐地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提出的问题由少到多,甚至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学生提的问题过少或未触及教学重难点怎么办——突出重难点,增补质疑。

学生的质疑,最能反映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关心,哪些问题最不容易理解;而这些也往往正是教学的重难点,是最应该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学生提出的12个问题中,多数都是关于单位“l”的问题,这正说明学生首次认识单位“l”,最想知道单位“l”的含义。同时单位“l”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当然,学生的质疑,有时不能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都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不全面。这时教师决不能听之任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对本节课重难点了如指掌,并针对重难点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过少或质疑不全面,教师就可增补质疑,力求疏而不漏。

3.学生提的问题过多怎么办——高度开放,鼓励提问。

对于不同难度的教材,学生提出问题的多少往往也不一样。有时对较难理解的教材,在解疑的过程中还有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实在当堂解决不完,不妨放到下一节课接着进行,也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做,不仅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开放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很愿意去质疑。解疑,那么他们的收获要远比教师讲十遍百遍大得多。

4.学生提的问题意思不明怎么办——广开言路,相互补充。

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爱问为什么,这是儿童的天性。课堂高度开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辞不及防的情况,有些问题,教师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例如,有学生在回答“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什么关系”时这样说:“真分数和假分数是类种关系。”这时教师可引导其说的再明确一些,或者请其他同学来说说这个同学的意思,因为同龄人之间最容易沟通,说不定其他同学能听懂他的意思并能叙述得明白一些。

5.学生提的问题老师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实事求是,课外引申。

有些问题教师意料不到,却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结果,是值得高兴的。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要宽容,不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不要随意否定,更不要认为是学生在有意刁难老师。二要民主,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他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想找机会验证一下。有的可能是他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要“广开言路”,不搞“一言堂”。三要谦虚,学生的问题,有时教师也讲不清楚或一时答不上来,不妨明确表态,课后再寻找答案。

在这方面,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两怕”,即学生怕提出来的问题受到责难,老师怕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自己解答不了,从而失去“威信”。这恐怕就是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题”难以真正实现的根本原因吧?

总之,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观上,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解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师生观上,实现了师生角色的彻底转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操作者、观察者、讨论者、交流者和猜测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它既主张在主动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开放;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第五篇: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及反思

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及反思

摘 要 阐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方式,提出信息化教学技术运用的策略,并进行反思,以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画图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027-02

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能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好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然而,当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和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要实现小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必须善于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运用方式

科学地制作课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要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目标与内容适合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科学地制作课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车轴应装在哪里?可以适时地运用动画展示:椭圆形车轮的汽车在忽高忽低地爬行,坐在车里的小动物难受极了。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明白为什么汽车车轮要做成圆形。接着再显示一组车轮同是圆形但车轴位置不同的对比画面,认识车轴正确位置,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画图板讲电子课本 首先,先从教材的出版社网站上下载电子课本,比如下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打开北师大出版社基础教材网,点击“小学数学”,再点击“电子课本”,按照下载图片的步骤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为查找方便,可以对图片进行重命名。上课时,只需打开相应的文件夹,把图片在画图板中打开,就可以指导学生上课了。为使笔迹清晰、醒目,最好用刷子写字,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随时更换颜色。如“小蚂蚁搬家”“送信”等游戏活动,就可以先用“选中”工具选中,再进行拖动,这样就把静态的教材图片变成了动态的游戏活动。如果把这些内容制作成课件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利用画图板就非常方便快捷,很适合平时的教学。

画图板辅导同步作业 在辅导学生同步作业时利用画图板更为方便。低年级学生的作业,图形多,学生不会读题,如一年级的认识物体,观察图形,认识钟表,看图写算式等。于是先把同步作业在扫描仪中扫描成图片,上课时在画图板中打开,教师再辅导讲解,就很形象直观。如果将这些图画在黑板上,不但画不像,还会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对一题多解的题目,利用选中工具,按住Ctrl键进行复制就可以了。讲完题后切记关闭时不要保存,下一次复习还可以用。

画图板评讲试题 在复习迎考阶段可以从网上下载试题让学生做。如果在Word中做,题目排版容易混乱,特别是高年级数学出现分数,更不好打上去。可以把试题复制到画图板中去做,只需在Word中选中题目进行复制,然后粘贴到画图板中;如果版面较小,就点击“放大镜”进行放大,就可以轻松自如地评讲试卷了。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随时画一张笑脸或打上100分以示奖励。信息化教学技术运用的策略

创设情境,要有意地创、创新地创,更要服务于课堂教学而设计。当然,课堂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以生活问题为素材,这是小学数学课堂的特点。然而,教学中存在明显的不同于普遍现象的生活问题,具有学科规则、逻辑性、规范性、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取用生活素材,又要高于生活素材。应该善于“凭空想象”“一切都有可能”地进行创造、自我设计。当然,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学习规律的尊重也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奋点,以当前的热门话题引入数学课,降低自身姿态,以童真的眼光、心态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课堂情境创设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或引入卡通人物以引起共鸣,或插进有明显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或展示学生急迫求知的过程,用信息技术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降低他们在新知认识理解中的抽象逻辑能力要求。

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整合运用,以目的单一要求为上,以直观感觉为佳,以简洁易于操作为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太过多维立体的感官同时综合调动是难以做到的,也是很疲劳的。对于小学数学知识而言,也没必要深挖,更不讲究曲径通幽。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将教学过程演绎成纯粹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展现,更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追求的是在急需信息化教学技术辅助的环节,应该积极主动地加以运用,比如情境创设、动态过程展示、白板讲演的操作、矛盾冲突、形象画面的呈现等。而且,在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过程中,某一环节的信息化教学推进的目的、过程、效果都要单一性、直观性、针对性强。一般说来,一节课中,教学的重难点宜于采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进行有效化解。信息化教学技术运用的反思

把握好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方向、程度、价值很重要。时下,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整合课堂的尝试很多,如展示课、亮相课、比赛课,都极尽信息化技术展示之能事。然而,热度过后冷思,是否有顾此失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是不知轻重之虞呢?还是那句话,智慧性、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就是为了辅助学科教学。

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有效运用不单是对于教师有要求,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考虑,更在于对学情的把握,对学生认知心理、成长规律的尊重。所以,要从备课角度出发,从把握学生学情角度出发,正确地理解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问题。不能逢课便使用信息技术,不论学生年龄、不分阶段地照搬他人课件,这样实现不了信息化教学技术推进“主动有效”课堂建设。

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的积极有效,这对于教师也提出巨大的挑战。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获得新的教学辅助技术。同时,要利用信息技术本身来辅助教学,教师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尊重他们的生活态度,以孩子般的纯真心发现并欣赏学生对生活的一切并感知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如卡通人物形象、热门流行话题、童真的俚语等,虽然不必是信息化教学技术本身,却关乎能否有效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促进“主动有效”课堂的生成。

总之,当前这个信息时代,无论是政策还是社会力量,都是外部因素,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外因,学校自身努力才是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内在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者的信息意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整合、自主创新精神才是加强信息技术运用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刘红侠.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140.[2]姜素玲.激发、协同、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136-137.[3]周蓉,马乃骥.信息技术:数学课堂隐形的翅膀[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151.[4]王艳.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2(9):17.

下载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之探究(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之探究(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阶段性总结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阶段性总结 惠民县孙武街道第二小学数学教研组 刘吉刚 我们学校积极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

    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5篇]

    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松江区泗泾小学 张亚波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色彩板书的运用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色彩板书的运用 摘要:板书是教师利用黑板,运用文字、符号、表格、图形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最平凡、最基本的教学手段。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板书的特点及其在数......

    浅谈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探究和运用

    浅谈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探究和运用 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难度极大。想要给这些学生打下良好的汉语基础,这就需要充足的教学时间。为了教好拼音,学习拼音用了一个半月......

    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一)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得到提升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当中,老师通过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来进行......

    信息化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模版]

    信息化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汀泗中学 郑勇 现代社会发展下的教育教学世界正进入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并将逐渐进步到以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知识经济......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正文: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再加上它的呈......

    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孩子们快速、高效地获得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