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江苏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研讨会有感校本教研资料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综合实践教研组学习资料
有一种精神叫坚守
——参加江苏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研讨会有感
4月22日到23日,我参加了在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举办的江苏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研讨会,收获颇多,感觉亦深。我不仅观摩了两节高质量的活动课,也聆听了各大市教研员那高水平的精彩点评,更看到了许多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坚守和坚持。
一点感触:两位活动指导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观摩和研讨课型,已经从原先单一的成果汇报,走向具体的各类课型和方法研讨。
这次研讨会所展示的两个活动,一是主题生成课《走进低碳生活》,二是方法指导课《BRT和我们的生活》。
两个活动,均能紧贴学生的热点生活实际和当今社会主流话题,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参与兴趣、乐于实践表达、合作分享快乐。
万丽老师执教的《走近低碳生活》选题活动指导课,紧扣“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中国确定的“低碳生活”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日益严峻的生活环境:南极的冰化、冰岛的火山爆发、新疆大雪、玉树地震、西南地区干旱、森林在慢慢消化„„我们已经做了:3月27日我们熄灯一小时。我们还需要持续做:少扔一些垃圾;少用一些水;少用一些卫生筷;少开一些车„„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通过呈现一段普通市民养成低碳生活习惯的录像,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低碳生活并不神秘,它只是一种科学生活态度的改变,融合在我们生活当中。从而激发起同学们研究低碳生活的热情。通过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全班交流归纳记录,从中产生出一系列切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研究的小主题。
教师对周边世界敏感敏锐的观察力,大雪无痕般地激励引导,小主题产生和归纳的分层递进,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钟桂芳老师执教的《BRT与我们的生活调查问卷设计》,更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调查情况交流,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各社会阶层对BRT这种新生事物的态度。
她首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类调查问卷,真切感受到调查问卷的重要性。接着出现《漫话语文》读者调查问卷样卷,让学生阅读后试着划分一下可分为几个部分,从中了解调查问卷的各组成部分,即由标题、个人资料、导语、题型、结语各部分组成的特点。
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畅谈调查问卷几部分的作用。然后分组合作,自由设计调查问卷的某一部分,并一一展示。
钟老师不仅仅对学生提出方法上的要求,而且引导学生结合活动需要,经历方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一种感动:分享一线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的成长经历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综合实践教研组学习资料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詹兆华老师,今年已经56岁,可他依然执着于综合实践活动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他的发言朴实无华,真实感人。“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自2002年投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以来,他“边学习,边提高”;“边实践,边快乐”;“边思考,边进步”。他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09年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咬定青山不放松”,他立根在综合实践活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迎接着万紫千红的春天。
毋庸置疑,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没有教参、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给一线指导教师留下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八年来,有许多老师迎难而上,不畏艰辛,苦苦跋涉在布满荆棘和希望的探索之路上;也有许多老师畏缩退却,“临阵脱逃”,用各种托词回避和推卸综合实践活动的“束缚”和“羁绊”。
詹兆华老师,无疑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位普通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往情深,矢志不渝。
一份感谢:湖塘桥中心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展示
走进湖塘桥中心小学的校门,那高大漂亮的楼房让人惊叹,那别具一格的景点让人留恋,那独具匠心的布置让人敬佩。更让人耐人寻味,是“这里走出一品平民”这条标语。“信以教育,优及平民,成在学生,益于社会”,他们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平台,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种植园里快乐多”、“科技引领我们成长”、“蔬菜总动员”、“美丽约会走进外教零距离”、“感恩的心感恩的情”、“寻找一元钱的价值”„„这一个个活动,就像颗颗闪烁的璀璨星星,照亮了一个个孩子前行的脚步;也似粒粒珍珠,彰显出一个个孩子独特的价值„„
为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整体性价值,学校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整个学段,不同年级,各个领域,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
多方感受:汲取更多营养,坚定前行脚步
这次研讨会,高手如云,让我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勃勃生机;博采众长,让我享受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阵阵芳香;与时俱进,让我更坚定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步步足印„„
沉思之余,我扪心自问,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还有热情吗?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还有激情吗?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还能坚守综合实践活动阵地,不离不弃吗?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更多的守望者,更多的领航人,更多的喝彩声„„
几点收获:怀揣平常心,步入常态课
当综合实践活动从热闹回归平静,从走秀步入常态时,“区域推进,常态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在省教研室万伟博士和市教研室张小亚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与教学指导研究》进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所展示的两节高水平的课,给大家许多启发,具有典型性。
1、综合实践活动选题要具有时代性,生活化,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2、情境的创设可千差万别,关键是能否拓展学生的视角,从中延伸出许多问题;
3、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可供教师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综合实践教研组学习资料
作为深入探究的主题;
4、在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中,许多一线教师都在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们的成长都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关爱和支持。
它是靶子——引发大家研究的焦点,不再好高骛远,追求脚踏实地的研究; 它是标尺——引领大家探讨的视点,不再游离偏航,追求科学规范的研究。主题生成课怎么上?一是主题拓展要科学合理。在从内容上延伸和拓展,逐步推进,进行点线面网络辐射时,按一定的规律,有序推进。二是学生实践要自主有效,触及到思维,引发心灵共鸣。三是方法指导要适时恰当。
在主题生成课中,完成三个主要任务:一是主题拓展、尽力向学生的学习、社会、家族生活拓展;二是活动内容筛选,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切入口;三是科学规划,预设活动的大致走向,预测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利用什么资源,借助哪些外力,提供怎样的保障等,逐一落实到位。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进行方法指导,如何进行集中指导?有哪些基本课型?教师指导的落点在哪里?方法指导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情境诱导、帮助学生感受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需求,引导学生聚焦研究的主题。
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细致有效的帮助下才能达成。
在选题指导课中,要全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教师积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二是激发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敢提问题,会提问题,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注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问题有效。三是对所提问题的梳理。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因为学生不是一无所知,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教师要耐心一点,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探究的时空,帮助学生归类修改,教师做好相应引领。注重思维的拓展,思辨问题的价值。孩子的兴趣爱好是永远是无法预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儿童的课程,是一门解放儿童的课程。”
我们要蹲下来看儿童,课程要体现儿童特点,用儿童视角提出问题,设计主题。当问题情境的创设聚集热点、难点、焦点现象时,要思考呈现方式的丰富性、呈现角度的多元性、呈现层次的思维性。
几点期盼:让研讨会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1、希望这样的省级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能经常举行,开阔眼界,避免近亲繁殖、“圈地运动”。
广大一线教师只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开展实践和研究,长期以往,势必造成自我反思的浅层化,同伴互助的近亲化,专家引领的空置化。
2、希望活动中多给一线教师研讨和展示的机会,多听听一线教师的心声。可能由于时间有限,课堂教学的点评,只是几个大市的教研员在侃侃而谈,听不到大部分一线教师的话语,少了一点儿草根化研究的氛围。
3、希望沙龙活动可更开放些,鼓励百家争鸣,围绕某一主题,各抒己见。形式可不拘一格,光脆性思维碰撞,鼓励观点交锋。
4、教学研讨的举办学校,希望能有更多的一线学校参与。从原来自上而下的行政贯彻,到现在自下而上的教学研讨,更需要密切关注和放大身边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有益探索,树立典型,放大效应。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综合实践教研组学习资料
让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让教育真正回归到教育的本真,让学生的各种素养得到锻炼。用我们的实践精神支撑这门课程,看清这门课程的本质,真正体现这门课程的价值。注重课程的整体规划,注重活动的操作细化,注重过程的实践体验,以我们的微薄之力,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它都有哪些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基本理念是什么?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目标包括哪些?
总目标: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活动方式有哪些? 1.考察探究
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
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3.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设计制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与改进。4.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为主,兼顾其他方式;
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贯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课时如何安排?
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要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安排、有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并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学习场域。老师们如何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当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 在活动准备阶段 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活动主题选择以及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选题,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及时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活动目标内容。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实施方法和路径选择,对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及活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等,增强活动的计划性,提高学生的活动规划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内及组间讨论,吸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方案。■ 在活动实施阶段
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在现场考察、设计制作、实验探究、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加强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教师指导重在激励、启迪、点拨、引导,不能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料的整理。■ 在活动总结阶段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鼓励多种形式的结果呈现与交流,如绘画、摄影、戏剧与表演等,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表达、同伴交流与对话。
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并根据同伴及教师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明确进一步的探究方向,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如何对学生活动作出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各学校和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坚持评价的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原则。■ 突出发展导向
坚持学生成长导向,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促进学校及教师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依据。
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要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要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杜绝对学生的作品随意打分和简单排名等功利主义做法。■ 做好写实记录
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等。
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必要基础。■ 建立档案袋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排、汇总、归档,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档案袋是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招生录取中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 开展科学评价
原则上每学期末,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和档案袋,结合平时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观察,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写出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评语,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
高中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办法,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进行认定。各地各校如何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重大,各地和学校要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予以加强。■ 一是多措并举确保开设到位
各地和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所需要的教师、场地设施、网络资源、经费投入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为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必要条件。要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课程实施过程督查、师生安全保障等机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二是不断提高研修水平
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指导纲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防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教师培训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三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按照《指导纲要》精神,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管理和指导的机构及专业人员,推动建立校际间及学校与社会相关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实施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为重要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各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活动主题汇总,供各位老师参考:
第三篇:参加实验基地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研讨会有感
参加实验基地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研讨会有感
河南省基础教研室主任李海龙意味深长地说:优秀教师应能成为专家,谁能走得更远,在于他能不能研究。
研究什么?当然是基于学生、老师、学校发生问题的研究。
研究的源头在哪里?在教学反思。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同,收效相差甚远,为什么?自己反思,与他人交流,如果大家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这个问题就值得研究。可见,要研究自己悬而未决的问题,研究大家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本校教学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可以解决的问题。
篇幅较长的文章怎样教,怎样学,会让老师得心应手,让学生醍醐灌顶,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如何长文短教,交流会上商丘市实验小学做了深入地研究,并结合研究做了示范课《黑孩子罗伯特》。
教师在引导孩子课前预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疑问。有的疑问,读一读文章就能解决,有的要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学生的问题要靠学生来解决,要引导学生防偏离题目。教师要善于提炼学生的质疑。要引导学生深思熟虑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质疑其实就是围绕着这三个方面来提出。
商丘实验小学这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核心是学生思考力的培养。课前查阅资料,课中积极探究,课后拓展学习,学生、老师在问题的驱动下,齐心合力逐个击破。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写了什么,是文字层面的问题,学生用心去读,可以迎刃而解。怎么写,用了什么技法是文学层面的问题,这是学习的重点,要抓住小说的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这几个要素来解决。而为什么写则是文化层面的问题了,需精心预设问题引领学生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上学生迅速画出情节曲线图,短时间内梳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了解了一下,是他们在小学中段就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令人惊诧莫名的表现,源于教材的不同,使用的教材不同训练的结果也不同。
我以为要敢于使用那些实践中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高效教材。
一种类型的课,已经不是一个老师智慧的结晶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要落在实处。
善于总结各种学法,先是半辅半放,再就是给方法,相信学生,放给学生依法解决。
如如何理解词语或者文中的句子?这是一个棘手问题。
洛阳市的小学就总结推广了“体验式学习办法”,助力学生解决对词语或者文中句子的理解问题。
“体验式学习办法”:
1、读一读,想一想XX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2、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懂XX的话。
3、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
4、用朗读展示自己的理解。
一些名校,请进国家级名师来帮助搞教研,有的直接与省教研室联系搞教研,有的与国内研究所联系搞教研,这种做法起点高,见效快,教师队伍成长快。
别人研究了好东西,我们要借鉴,要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芬兰人将教师定义为:教师是基于研究的职业。他们的教师学历以研究生为起点。
相信我们只要不务虚名,实事求是就可以学会在教改之路上且行且学且思且研,就可以走得更远,就可以为孩子健康、幸福生活服务得更好。
第四篇:参加实验基地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研讨会有感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参加实验基地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研讨会有感
参加实验基地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研讨会有感
河南省基础教研室主任李海龙意味深长地说:优秀教师应能成为专家,谁能走得更远,在于他能不能研究。
研究什么?当然是基于学生、老师、学校发生问题的研究。
研究的源头在哪里?在教学反思。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同,收效相差甚远,为什么?自己反思,与他人交流,如果大家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这个问题就值得研究。可见,要研究自己悬而未决的问题,研究大家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本校教学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可以解决的问题。
篇幅较长的怎样教,怎样学,会让老师得心应手,让学生醍醐灌顶,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如何长文短教,交流会上商丘市实验小学做了深入地研究,并结合研究做了示范课《黑孩子罗伯特》。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教师在引导孩子课前预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疑问。有的疑问,读一读就能解决,有的要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学生的问题要靠学生来解决,要引导学生防偏离题目。教师要善于提炼学生的质疑。要引导学生深思熟虑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质疑其实就是围绕着这三个方面来提出。
商丘实验小学这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核心是学生思考力的培养。课前查阅资料,课中积极探究,课后拓展学习,学生、老师在问题的驱动下,齐心合力逐个击破。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写了什么,是文字层面的问题,学生用心去读,可以迎刃而解。怎么写,用了什么技法是文学层面的问题,这是学习的重点,要抓住小说的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这几个要素来解决。而为什么写则是文化层面的问题了,需精心预设问题引领学生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上学生迅速画出情节曲线图,短时间内梳理清了的脉络。了解了一下,是他们在小学中段就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令人惊诧莫名的表现,源于教材的不同,使用的教材不同训练的结果也不同。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我以为要敢于使用那些实践中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高效教材。
一种类型的课,已经不是一个老师智慧的结晶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要落在实处。
善于总结各种学法,先是半辅半放,再就是给方法,相信学生,放给学生依法解决。
如如何理解词语或者文中的句子?这是一个棘手问题。
洛阳市的小学就总结推广了“体验式学习办法”,助力学生解决对词语或者文中句子的理解问题。
“体验式学习办法”:
1、读一读,想一想XX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2、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懂XX的话。
3、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
4、用朗读展示自己的理解。
一些名校,请进国家级名师来帮助搞教研,有的直接与省教研室联系搞教研,有的与国内研究所联系搞教研,这种做法起点高,见效快,教师队伍成长快。
别人研究了好东西,我们要借鉴,要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芬兰人将教师定义为:教师是基于研究的职业。他们的教师学历以研究生为起点。
相信我们只要不务虚名,实事求是就可以学会在教改之路上且行且学且思且研,就可以走得更远,就可以为孩子健康、幸福生活服务得更好。
第五篇:解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解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成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必修课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人民教育 2017-10-30
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它都有哪些活动方式?随小编一起来看↓↓↓
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基本理念是什么?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目标包括哪些?
总目标: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活动方式有哪些? 1.考察探究
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3.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设计制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与改进。4.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为主,兼顾其他方式;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贯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课时如何安排?
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各学校要切实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在开足规定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活动需要,把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有机结合起来。要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安排、有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学校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究时空环境,保证学生活动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并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学习场域。老师们如何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当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在活动准备阶段
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活动主题选择以及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选题,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及时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活动目标内容。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实施方法和路径选择,对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及活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等,增强活动的计划性,提高学生的活动规划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内及组间讨论,吸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方案。
■在活动实施阶段
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在现场考察、设计制作、实验探究、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加强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教师指导重在激励、启迪、点拨、引导,不能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料的整理。■在活动总结阶段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鼓励多种形式的结果呈现与交流,如绘画、摄影、戏剧与表演等,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表达、同伴交流与对话。
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并根据同伴及教师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明确进一步的探究方向,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如何对学生活动作出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各学校和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坚持评价的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原则。■突出发展导向
坚持学生成长导向,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促进学校及教师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依据。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要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要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杜绝对学生的作品随意打分和简单排名等功利主义做法。■做好写实记录
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等。
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必要基础。■建立档案袋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排、汇总、归档,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档案袋是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招生录取中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开展科学评价
原则上每学期末,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和档案袋,结合平时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观察,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写出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评语,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
高中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办法,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进行认定。各地各校如何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重大,各地和学校要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予以加强。
■一是多措并举确保开设到位
各地和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所需要的教师、场地设施、网络资源、经费投入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为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必要条件。要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课程实施过程督查、师生安全保障等机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二是不断提高研修水平
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指导纲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防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教师培训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三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按照《指导纲要》精神,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管理和指导的机构及专业人员,推动建立校际间及学校与社会相关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实施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为重要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各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