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
初中电教参评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初中物理课程改革更加突出实验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实现实验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快物理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那么到底怎样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呢?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中,我得出一些比较浅显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观点是以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为目的,对实验在实现三维目标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因此实验教学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演示实验教师做、学生看;分组实验则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活动。而按照新的课程理念,演示实验应该重视学生参与,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则要尽量采用探究式,让学生真正进入科学探究的学习状态,扮演研究者的角色。这就要求实验不能只限于教科书规定的有限几个,而要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实验室活动,为他们创造接触和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机会;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可利用视听资料、网络资源等加强实验教学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超文本链接优势,又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实验教学的不同环节,多媒体技术都可发挥独特的作用:在观察环节极大地扩展实验的可视性和可重复性,在数据采集环节使物理量的测量不但简单方便,而且精度提高,在数据分析环节则让学生从机械、繁琐的数据处理过程中解脱出来,投入更有创造力的方面„„因此,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以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二、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 1.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的演示
实验课不仅要让学生记住实验步骤和相关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传统演示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多媒体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可使静态过程动态化、微观现象可视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完成难做实验的仿真模拟、进行物理过程的动态分析。多媒体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主要应用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实验现象基本清晰,但实验过程所反映的物理规律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对此,要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叠加分析信息,为学生搭建由形象思维迈向抽象思维的“桥梁”,使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客观物理规律及其应用。二是实验所包含的物理现象本质不够清晰,需要用动态模拟予以补充。如“以声消声”的实验。以教学“物体的运动”为例,教科书用一幅频闪照片来显示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三是在一般实验室中不可能做出的实验,可用计算机科学模拟和视频资源来支持教与学。如可以仿真传统实验无法涉及的、条件要求很苛刻的实验,比如高温、高压、强电流、强磁实验等;可以使一些微观物理现象变得栩栩如生、一目了然。
2.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理的实验数据的处理
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作为多媒体展示工具来使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得信息处理高速化和智能化,在实验数据的获取、分析、处理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来处理实验数据,能够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给出,并显示出最终的结果。用记录表中的数据创建数据表,可以方便地生成点线图,有助于学生发现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学生研究橡皮筋的伸长长度ΔL与拉力F的关系时用该软件描绘的图像,从图像可看出伸长长度ΔL与拉力F的关系。3.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作为实验教学交流工具
在网络环境下,可通过下载、复制或建立友情链接的方式,将互联网上成型的虚拟实验及其他关于物理学家、学史、规律、趣闻、生产生活等资源为我所用,学生可以边学习边交流。如采用网络版“仿真物理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同伴交流。
4、运用多媒体视频展现生活中的物理场景
视频是多媒体电教课经常采用的一种信息表达方式。教学视频材料也是课堂教学的很好补充。例如在进行关于“惯性、惯性的应用”一节教学中,老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汽车启动、加速、及刹车的过程,使学生从上课一开始就进入了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情景中,自然对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提出疑问,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心中的疑问,得出惯性的定义。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其他的惯性现象比如惯性小车等,让学生体会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这样的授课方法要比老师干巴巴的讲解要生动的多!又如在讲授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专题时,播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环绕地球圆周运动、回收等视频,使学生对“超重”、失重、匀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能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5、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物理仿真模拟实验 中学物理中,有很多抽象的物理过程,物理模型。即使有平面的示意图也无法形象的进行描述。教师在讲解这些物理过程及模型时就很难让学生形象的感悟到这种模型,理解上就会不到位。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情景,通过动态的画面将一些看不见、摸不着、课堂教学中不便演示的实验现象物理图景,物理过程展示出来,再现物理情景,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物理形象,使视觉参与思维,促进对问题的感知与探究。如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追赶、牛顿第一定律、波的干涉、电流的形成、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电源内部电子和离子的移动、电动势的方向、两球碰撞时先压缩后恢复过程中两球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微观结构展示如:α粒子散射、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等过程都可用电脑模拟再现物理情景,都可将物理教学中许多死的,抽象的、微观的,再现为活的、形象的、宏观的物理情景,使得学生一看就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也就有了发现问题,探究的形象模型。
6、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
学生认识事物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和知觉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教学要适应和促进这个过程,就要加强直观教学。而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对直观教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讲电流表、电压表时,可以把电表放在实物展示台上,把它的图像调节到占满整个银幕,这样可使每一位同学都看清电表的表头构造,同时还可以反复改变电流(电压)来练习读数。又如在讲“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尽管大家对网球都很熟悉,但由于网球和网球拍接触时发生的弹性形变只是瞬间的,不易观察,很多同学都难于理解。为此,用Flash动画把打网球的过程模拟出来,并且制定相应的按钮来控制动画的播放、暂停、单步进行等。使学生能看清楚网球运动过程中每一瞬间的形变,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三、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两种教学模式 我认为,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一要发挥传统实验与多媒体技术各自的优势,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并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二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这样的理念,我认为在实践中采用如下两种教学模式。
1.物理实验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基本不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只是将多媒体技术作为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教师要致力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一般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现象的物理过程,使学生获得的表象得以强化,促进学生识别实验现象发生及变化的条件,然后再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找出规律、特征。有些规律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模型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它无法做实验,无法直接观察,若用语言叙述,学生很难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物理过程的动态形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则可以展现这个动态物理模型。
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搜集、处理数据,拓宽交流渠道与信息量,把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和探究学习结合起来。如通过数字化实验系统,不仅可以进行数据采集、测量,而且还可以通过多模显示、组合显示、视图放大、图线分析、自定义变量和表达式等有效手段,使实验数据的处理、显示更加便捷。高精度的数据,形象、直观的图线图形有助于学习者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能力。
2.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为主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的探究欲望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多媒体技术环境能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有利条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和工具软件创设的虚拟仿真环境,学生能在动态情景空间中观察现象、读取数据、探索和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物理学习应指导学生尝试用“几何画板”、“仿真物理实验室”等工具软件研究问题。如几何光学中的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线通过玻璃砖与三棱镜的传播特点、观察水中物体(视位置及路径)、光学元件成像规律以及与光的折射等相关的光学小实验等,都可以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这样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它既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起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实验仪器的局限性,补充、完善真实实验的不理想之处。
从演示实验方面看,多媒体技术可以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再现,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特别是有些物理定律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在正常条件下不能实现,应用多媒体技术则可弥补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使之变得容易理解。把模拟实验与传统实验结合起来,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学生实验角度看,为防止发生意外伤害、实验仪器损失,或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有一些实验像电流表反接、短路、用小量程测大电流、人体导电等,一般是不能做或不允许做的,这势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虚拟实验环境则可解决这一难题。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严谨的、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态度,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模拟是被理想化的模型,对一些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实验,无论从真实性还是从效果来看,都不宜用计算机模拟。若不加区别、一味用虚拟的过程替代真实实验,将会弱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意识,背离实验教学的初衷。
第二篇:浅谈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教学的有机结合
摘要:文章以物理?n为例,研究分析了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结合的优势与不足,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板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1-0201-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把课程中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公式、模型等生动、直观和具体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近些年多媒体愈发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板书教学基本被摒弃。笔者现在就读高二,从高一开始,学校进行课改,大部分课程都单纯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开始感觉到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具新鲜、直观、易理解,比起初中阶段的板书教学来说,多媒体更受欢迎。经过一年多的接触,感觉单纯的多媒体授课或是单纯的板书授课都存在缺陷,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讲解,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教学效果会更好。
一、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结合运用的优势
(一)多媒体化难为易,板书浓缩重点
高中物理知识更加难懂、严谨,知识面也比初中更加广泛,而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但并不是每一个物理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实际例子,比如一些物体运动原理、实验模型、物质结构等,虽然现实生活中接触过一些,但仅知道些表象,对实质不能完全靠主观的联想想象出来,从而造成思维障碍。多媒体技术解决了这一障碍,将复杂的原理简单直观地呈现出来,有助于我们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加速度的时候,尽管老师讲解了很多,但是我们就是难以想象出来,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对每种运动轨迹进行概要的讲解说明,最后介绍根据轨迹推导公式的最佳方法,并以板书的方式进行具体的讲解。这个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抽象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了原理。不足之处在于,课堂上老师不停地操作着多媒体,学生像看电影一样不停地盯着视频,稍微注意力不集中,就可能错过某些重要环节,一节课上总是留有知识盲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老师在放视频或图片时,如果将多媒体课件中的一些关键的、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重要的概念公式、重点原理写在黑板上,效果大有不同。老师在板书的过程中,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逻辑推理条理性地呈现给学生,不仅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加深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对于课堂多个平行的知识点,运用多媒体直观再现,运用板书归纳整理,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概括总结、独立思维的自学能力。
(二)多媒体活跃气氛,板书强化学习过程
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结合,一是有利于学生视角和听觉结合。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来接收信息,板书是老师把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内容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突然而至的灵感系统性地讲解以刺激学生的听觉,有助于学生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获取信息。二是有利于课堂教学“动静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工作量大,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不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呈现原本枯燥的知识内容,从“动”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板书从教师的表情、语言、姿态和动作等艺术角度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从“静”的方面启迪学生思维,减少学生接收新知识的压力。三是有利于板书教学的被动和多媒体教学的主动有机结合。板书授课中,老师虽然用最丰富的语言表达公式的推导原理,但对一些物体运动轨迹虽然能想象出来,但却用语言无法形象地表达出来,多媒体教学则能够弥补语言的缺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传授知识者,老师如何用最佳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等,是课堂的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结合,打破了多媒体技术“机器本位化”现象,增强了学生和老师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如果全堂课都用多媒体课件讲授,老师就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操作者”,快节奏无缝隙的“满堂灌”,学生在接收新知识时,往往要经过多个环节,如对比、记忆、理解和运用等等,而在这种快节奏的机器式的“一言堂”灌输过程中,学生只能同“搬运工”一样不加仔细思考的记笔记,一堂课下来学习效果甚微。这样的课堂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处于分离状态,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适当加入板书教学,有助于巩固学生观看课件后形成的初步的知识框架,可以给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想象和理解的时间,也有了和老师探讨问题的机会,因此,板书和多媒体结合利于调节课堂节奏和增加师生互动,便于形成教学信息与教学情感的互相渗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创新思维。
二、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结合的不足
一是二者结合的度不好把握。多媒体仅仅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存在,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板书能够浓缩主题,但比较费时,课堂使用多媒体和板书分配时间的度难以把握。二是学校要完善课堂评价体系。在课堂质量评价中,不能单一评价是否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而是需要评判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进来、是否将教学内容的本质揭示出来以及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等。三是多媒体课件的质量需要审核。老师在做课件时,参考或者拷贝网站上一些课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和验证,直接应用于课堂,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课堂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知识建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老师的表情、动作、声音和姿势对师生双方都很重要。作为学生,我不喜欢老师不停地讲或者一直播放课件,这样感觉课堂很枯燥乏味。课堂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气氛活跃了,我感觉对学习更有激情,也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特别是老师提问问题时,成绩好的同学回答得很清晰,能听懂对人更是一种鼓励。总之,老师在授课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板书两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冬来.浅析物理课堂板书、板画、投影和模型的运用[J].读与写杂志,2013,(10):146.[2]王庆和.高中物理课堂整合现代多媒体的利与弊[J].亚太教育,2016,(14):162.[3]郑富波.谈初中数学中多媒体与板书的教学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2):134.Abstract:Taking the physics class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s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blackboard writing,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Key words:multimedia technology;blackboard writing;teaching effect
第三篇:浅谈历史学科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谈历史学科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
结合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历史学科的的教学。于是,教学手段现代化成为当今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的兴起,向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挑战的同时,更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引起了教学模式的飞跃。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正以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功能被越来越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所采用。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要求,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历史学科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在信息技术渗入的新课改中,多媒体教学与历史学科能否有机结合,已是历史教学的关键,而就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对此我谈谈个人体会:
(一)要了解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首先通过多媒体手段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输送包括有正文、录像、动画、声乐、高质量的图表等综合内容。把本已僵硬的历史灵活地演示出来,这就能帮助我们教师开拓思维,利用新科技,生动、形象地设计鼓励学生学习探索的学习任务,争取深入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发展。此外,CAI还能为教师提供测验结果和有关学生成绩倾向性信息,帮助教师根据对错的比例作出正确的决策,以便有针对性地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特别是对于完全以专题性质出现的新课程来说,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适合师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由于教学的模式、内容和形式的变化,新科技使学生能接触到过去传统教学中不能有的丰富的信息与新颖的教学方式,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时间、空间、动态概念,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实现历史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指导,更能培养学生单向阅读到互动式阅读以及高效率检索式阅读等能力,这使得他们能更好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用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制作新授课类型的CAI课件
对教材中那些地名多,空间跨度大的章节,用地图和地图上的动画表现,效果应该更好。如在讲述《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时,可先用不同颜色体现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再用箭头动画地体现他们争霸的先后顺序。在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中的商业危机时,先在欧亚地图上从东到西动画地演示了新航路开辟以前从亚洲到欧洲的主要商路,接着把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在地图上变换为另一种颜色,这样就将商业危机问题中的空间概念十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同时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以动画效果形式划出开辟新航路的四条主要路线,这使得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基础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生动、形象而具体。
高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逐步成熟,认知能力已处于较高的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增强,独立性格初步形成,知识面大大开阔。目前我们使用的高中新教材层次性提高,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就更要求我们历史学科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特别是CAI可为我们提供更多“理智型”的教学方式。它完全可以帮助历史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这种综合实践活动,使教学与学习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三)制作CAI课件时,应遵循的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各种信息加工的主体,当教师利用CAI课件设计出仿真直观情景,再现生动、形象的历史画面时,就为学生创造了学习知识的实际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其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学习。
2.针对性原则
首先CAI课件的制作应针对教材内容和和教学大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重要的教学内容,用突出的方式加以显示,或用恰当的媒体加以处理。其次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出适合他们的问题,并结合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构思好每一节课。
3.开放性原则
在交互式多媒体环境中,信息的组织呈非线性形式,信息的结构始终是动态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验来组织教学材料,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性的、界定了知识应用范围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所学主题,理解知识的使用情境,发展自己灵活的可应用的知识,自觉思考,自觉讨论,并能很好地迁移到其他问题情境之中,这对学生而言,轻松、愉快、创造、有回味感。
4.科学性原则
根据教材内容,要科学地设计、制作CAI课件,避免在文字、图象、动画的运用过程中出现科学性偏差或错误,以免影响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同时要力求课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识心理的发展。
5.强化性原则
在制作课件中,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时,要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基础知识逐步强化。可通过设问,也可通过练习甚至讨论等多种方式及时逐步强化,教师通过强化每一步的成功来引导学生达到目标。
(四)精心制作CAI课件
根据电脑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的特点,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选取各种材料。如在《二战的爆发和扩大》的制作过程中,可运用VCD碟片截取一段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精彩片段,仅用两分钟时间,便能将其插入,或者利用扫描将世界地图扫入课件,再用动画制作体现德国进攻主要路线,增强教学效果。又例如讲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专题中的“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的有关剪辑片断,讲“朝鲜战争”内容时可播放国防大学录制的资料片《抗美援朝战争》等,并将战争过程同时用动态电脑来表现,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掌握了有关知识和空间概念。
(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历史科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多媒体手段在这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它通过剪辑了的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复习《美国国别史》时,一方面可通过电影、电视画面再现美国历史上华盛顿、林肯、威尔逊、罗斯福、尼克松等总统的风貌及文字说明;另一方面可通过多媒体屏幕显示出他们的主要外交活动和观点等,这多种方式的结合使得教学效果显著。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还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教学方式,如讨论式、启发式等,既能提高综合素质,又能培养创新思维。
(六)注重图表示线索纲要
在讲授理论性较强,头绪较多,关系复杂的教学内容时,要注重运用图表示线索纲要。特别是在单元复习、专题复习时,图表示线索纲要就更加重要了。如讲授关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等内容时,可编制图示线索纲要,配合教材编制图表(含文字、数据、图表)及课堂练习题,设计成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既能把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他们之间的矛盾以简单的线条图表显示出来,还能通过图表把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时期及其阶段特征随课堂教学进程逐步显示。可让学生随着线条的流动说出要点,当然也可通过电视屏幕播入各种说明性的辅助板书,需要时主板书再出现,这就使得图表示线索纲要式的板书显得清楚明了。大量信息通过图表显示出来,学生不但对教材内容理解得更透彻,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面对属于调查和解释疑难的学习任务时,能展开更有意思的讨论。通过观察图表及主板书的演示,还提高了学生理解教材线索、编写逻辑提纲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此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多媒体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不断推广,多媒体教学也已不再是新话题,但多媒体教学和历史学科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特别在完全专题性内容进行的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这种有机结合更应该引起历史教学者的重视。我的认识虽很粗浅,但深信:电脑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不管对教者还是学者都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它能使教材上那些抽象的、枯燥的东西转化为有趣的历史画面或精彩的历史镜头,直观生动,扩大课堂容量,加快教学节奏,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下
化
中
学 柴
晓
明
第四篇:多媒体与板书有机结合论文提纲(最终版)
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题目: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与板书的配合艺术
[摘要]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深化,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充盈了农村小学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大有将传统板书取而代之之势。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那些精彩纷呈的画面,动感十足的音像难免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而板书这一传统的结构教学技艺,与之相比虽显得呆板,却也是几千年教学模式的精华所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其教学效应不容忽视。鉴于此,本文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与板书的配合艺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言课堂教学多媒体板书
[目录]
[正文]
一、多媒体与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优中有劣
(二)板书利中有弊
二、多媒体与板书的配合艺术
(一)精彩呈现,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中有静,促进知识升华
(三)相辅相承,彰显教学艺术
三、结论
[参考文献] 配合艺术
第五篇:多媒体教学应该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应该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技能。特别是对年轻教师而言,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被他们忽视或弱化,似乎要下岗休息、退居二线了。尤其在公开课等比赛型教学中,大有“开讲不用多媒体,板书再好也枉然”之势。然而,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多媒体技术是他们的弱点,于是就产生了很强的排斥心理,仍坚守着自己的“黑板”阵地。
事实上,我认为传统的黑板板书与多媒体教学各有优势和不足,板书与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多媒体滥用,会降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目前,许多教师在制作的课件时总是不分重点难点将自己整堂课的教学思路,各个教学环节,甚至课堂中需要提出的问题及答案都事先设计在课件上。有些教师将教材或教案的文字、图片大量的罗列,简单地做好课件敷衍了事,使教学由过去的“人灌”变成现代的“机灌”,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时间长了,也会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媒体信息多而杂,干扰因素较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制作课件时要合理选择信息,课件不要过于花哨。
3.多媒体教学内容较多时,随着页面的切换,多数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并且,过多的屏幕板书还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错误地抛弃板书这一传统教学手段,一些教师一堂课下来在黑板上只写上标题,或象征性地列了点提纲,或随手涂上几个词,有些教师一字不写,极少能做到课件与板书有机结合。
现代教学手段固然有它不可抗拒的魅力,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它无法取代的价值。板书作为传统教学手段并不代表着落后,更不是可有可无。优秀的板书,清晰的条理、新颖的结构,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好的导向功能。简洁明了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使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能有一个完整、清晰、明了的轮廓和印象。若离开了板书而完全依赖于课件,难免会让学生有一种模糊混乱、一堆乱麻的感觉,由于缺乏条理性,学生如坠云里雾里,懵懵懂懂。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坚决排斥多媒体技术,也不可以不假思索、漫无目的地滥用多媒体,而是要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巧妙整合后加以运用,使各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