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琴基本技术训练
钢琴基本技术包括音阶、和弦、琶音、八度等技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基本功”,是钢琴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但不少钢琴学习者都对这些内容缺乏认识或不感兴趣,没有予以高度重视,以致在钢琴学习中遇到越来越多的技术障碍。所以,只有当你正确认识学习基本技术的意义和作用,并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打好钢琴演奏的基本功,才能轻松愉快、得心应手地去弹奏各种高难度的艺术作品!
一、重要性
伟大的钢琴教育家卡尔·车尔尼有一句名言:如果你问我,怎样才能成为好的钢琴家,那么你告诉我,你练了多少音阶?!伟大的作曲家、举世瞩目的钢琴大师——拉赫玛尼诺夫也指出:出色的钢琴家,必须具有干净、快速、清晰、灵活的基本技巧,一针见血地高度概括了钢琴基本技术学习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精彩动人的音乐需要演奏者全身心投入的演奏,细腻地刻画音乐形象,而这一切往往需要出色的、辉煌的技巧,可以说,没有过硬的技巧,音乐表现就无从谈起!而基本技术包括了钢琴演奏中所遇到的几乎所有技术问题,渗透于几乎所有音乐作品的每一个句子当中!钢琴学习者必须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基本技术的训练,尤其是在早期学习阶段进行系统的练习,对于手指、臂、腕等生理机能的潜力,将得到最好的发掘,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极其坚实的基础!在你的钢琴学习生涯中,你在基本技术训练中的每一分努力,都将得到加倍的回报。打个比方:你在基本技巧训练中多花一小时的时间,你完全有可能在音乐作品的练习中节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却得到更好的效果。全国考级直至任何一个地方的考级都规定音阶、和弦、琶音等基本技术是必考项目,已经足以证明这些内容的重要性,但不少学生却几乎从来都不练或者很少进行基本技巧的练习,直至为了应付钢琴考级才匆匆忙忙练出必考的几个调的音阶。这一切所带来的后果则是“营养不良”、技术生疏、进步缓慢、学习效率极低!而不少令人感到“进步神速”的学生却在基本技术上暗下功夫,他们尝到苦练基本技巧所带来的甜头后,更进一步在这里下功夫,这种良性循环使他们达到了令人望尘莫及的成就。许许多多的钢琴家更是从小起直至整个演奏生涯当中从没停止过一天的基本技术的练习。在这一切证明之后,难道你还能怀疑钢琴基本技巧训练的重要性吗?!那么,到底需要多少时间进行这一训练呢?答案当然是越多越好。总之,在学生时代每天拿出你练琴时间的1/3进行基本技术训练绝不过分!
二、训练方法
1.慢练为主,结合变速练习
首先,不论哪种技巧,在初学阶段都必须用很慢的速度进行练习,这一点尤为重要!只有用很慢的速度,才能把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准确地奏出,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去注意指法等问题。慢练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最有效的方法;慢练犹如“放大镜”,把所有细节都扩大,让你真正体会到各个关节的动作,使动作简练,下键力度集中,并体会到触键的细微感觉,使每个音都充满“美”„„慢练需要极大的耐心,真正做到持之以恒地慢练,将让你受益终生,慢练是弹好钢琴的秘诀!慢练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始终坚持以慢练为主,在掌握正确触键的基础上,能够把每一个音弹得均匀、清晰、集中之后,利用节拍器结合变速练习,快慢循环结合,把各种技巧弹得飞快而保持每个音的均匀、清晰,对于克服手指连续跑动的困难是十分有效的方法。2.分手练
经常分手练习,可以使每个音都达到要求,学习效率更高。不但在练习的初级阶段要分手练,而且必须随时穿插分手练习。在初学阶段,分手练有利于提高准确性,如指法、下键的准确性等。尤其是许多初学者,左手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一味地跟着右手走,在触键的力度、音色把握等方面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所以,经常进行分手练习,并特别注意倾听左手弹出的声音,改善触键,你会感到受益匪浅。
3.高抬指练习与贴键练习相结合 触键练习中,适度的高抬指练习是很重要的,这可以使手指第三关节积极运动,手指动作迅捷有力,以发出扎实、均匀的声音。然而,手指的真功夫不在于抬得高,而在于控制住每一个手指,使其依靠微小的精确动作,把每个音都弹得结实、集中而均匀。可以说,抬高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不抬高(贴键)。因为在高难度的快速经过句中,手指是不可能高高抬起的,这时速度虽然很快,却要求每个音都保持清晰、干净、有颗粒性,这都是通过高抬指练习后才可能达到的结果。然而,并非所有的快速音符都需要很有力度的声音,有许多经过句就需要快速而又异常柔美的声音,这就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贴键练习而达到目的。因此,可以说经常做贴键练习,训练手指第一关节,加强手指对键盘的控制能力,对于获得集中而圆润的“美”的音色是非常重要的!个别教师过分强调手指高高的抬起,使学生把注意力和力量都用在抬高手指上,而忽视了下键力度的集中,做了许多无用功。所以说,适当的抬高手指练习是必要的,但应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手指集中力量下键上,这样才能用最经济的手段、最节约的动作达到最好的声音效果!
三、触健与音色
有关触键原理及各种触键方法运用方面的问题,笔者在(如何创造“美”的音色)一文中已有较为详尽的阐释,因篇幅关系,笔者就不再重复,在这里重点谈谈触键方法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手腕的运用以及一些尤其重要而又在教学中极易出现偏差的触键问题: 手腕的运用是重量弹奏法中最为重要的课题!手腕是连接手指与手臂最直接的中转站,手腕运用得好,手臂甚至上半身的重量就能直接传递到手指、琴键,从而产生丰富多彩的音色,轻而易举地弹奏出铿锵有力的、柔和甜美而又饱满、富有穿透力的音色,同时也能轻松自如地弹奏各种快速经过句。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就如汽车的减震器,乘坐高级轿车和低档汽车,舒适性截然不同,而起决定性作用的首先当然是减震器,它带给你的不仅是舒适,还保证你的安全。可以说:不能正确的运用手腕,你的演奏就永远不可能达到钢琴演奏的巅峰!1.在弹奏音阶、琶音、分解和弦时,应注意手腕上下与左右的运动。一般来说,弹奏一指(拇指)时,手腕总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就如手臂自然落下时的高度;从二指(食指)过渡到五指(小指),手腕逐渐升高,整只手的重心向四五指转移,这时你就会感觉到手臂的重量很自然的从手指输送到琴键上,击发出饱满、圆润而迷人的声音!尤其在弹奏较宽的音程时,手的重心转移尤其显得重要!由于任何人的四五指都天生的较一、二、三指薄弱,所以在弹奏四五指时适当地抬高手腕有助于把手臂的重量更好地传送到指尖,使每个手指弹出的声音一样均匀、饱满、统一。
在钢琴普及教育中有两种极为常见的触键方面的错误: a.手腕僵硬。个别教师片面要求学生的手腕平稳,完全限制手腕的上下运动,甚至使用极其古老而早已淘汰的方法,长期要求学生在手腕上面放一枚硬币进行弹奏而不允许掉下来,使学生的手臂、手腕愈发紧张,最后变得僵硬。这样的结果必将严重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他们将永远无法去演奏那些高难度的作品。
b.用手腕直接去“压”出声音。年纪小的学生手指力度较小,如果教师片面要求音量,却不能用正确的触键方法去弹奏,学生就用手腕去帮忙“压”出每一个音。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弹琴时手腕不停地上下抖动,手指弹每一个音手腕都往下压,弹得很吃力,速度却始终上不去。
以上两种错误的触键方法都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需特别注意。只有放松、自如、优美而正确的手腕动作,才能使你把各种高深的技巧,不论怎样的速度和力度要求,均弹得轻松自如、精彩绝伦!2.为了最终能够把音阶、琶音弹得飞快、均匀、连贯而清晰,除了掌握上述正确的触键方法之外,需注意三个诀窍: a.弹奏音阶、琶音右手上行和左手下行时,应注意拇指的动作提前。即:拇指每次一弹完自己所属的琴键后,应迅速转移至最接近后面应由它弹奏的琴键上,而不是等其他手指弹完之后再突然跳至下一个琴键上;b.弹奏音阶、琶音右手下行与左手上行时,应运用手腕的上下左右的动作使声音连贯,而并非利用大臂外甩的动作来帮助手指把音符连起来。在弹奏右手上行或左手下行时,大臂自然放松下垂,弹至最后一个音时,大臂略微外摆,利用横向动作带动,肘部略微提高(其幅度是大臂不必外甩而手指跨指时能顺利地把声音弹得连贯,同时大臂、肩膀不应感到疲劳),弹奏右手下行或左手上行;c.注意手指的准备动作:一次性抬起(稍微抬起即可,不必高抬指),需要马上弹奏的手指,随时做好往下弹的准备,而不是每弹一个音抬起一个手指,影响弹奏速度(只有最经济的动作,才能创造出作品所需要的最快的速度)。利用手指的爆发力,加上手臂的重量(通过手腕动作传输到指尖),迅速下键(如锤子敲钉子般),即可弹出飞快而清晰的音符。
值得注意的是:弹奏半音阶有一定的特殊性,白键和黑键频繁的转换,要求手腕动作非常平稳,上下的动作比弹音阶、琶音等小得多,特别强调拇指更高的站起来,配合三指在黑键上的高度,以保证声音的统一和快速的演奏。即使如此,也应注意手腕是放松,而不是僵硬的!3.弹奏强有力的和弦时,应注意用往前推的力量去弹。手指贴键,运用手臂本身的重量加上爆发力,通过手腕往上的动作,瞬间发力,使所有的力量毫无损失的集中到指尖,并在发力之后(几乎同时),迅速放松手腕和手臂,从而弹奏出强有力、声音集中而不刺耳的音色。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不能使往下用力压手腕的方法来弹和弦,这样力量会集中到手腕的下方,而不是指尖,并导致小臂的紧张,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经常见到的错误的触键方法。或许有些学生还会觉得疑惑:为什么应该用往前推的力量而不用往下压的力量去弹?事实上,意念中是往前推,但手指是自然弯曲的,力量到达弯曲的手指之后一转弯就变成往下的力量去击发琴键。运用这种触键方法(注意:手指贴键弹),能够弹奏出极具震撼力而不炸、不破、不刺耳的声音。而在弹奏较为轻巧的和弦时,手的架子仍应牢固,手指贴键,指尖有一种往后“抓”的感觉,弹出来的声音轻巧而又集中,不散、不虚,有生命力。
4在弹奏和弦及八度时同时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手型。在弹奏和弦及八度时往往需要较大的力度集中到指尖,这时就需要一个非常坚固的手型(架子)去支撑,否则再大的力量经过疲软的手型后不可能产生坚实、有力、集中的音色。因此,在弹奏和弦及八度时,应该创造一个牢固的“架子”,想象手里抓起一只名贵的碗,或想象自己的手就像老鹰的爪子或芭蕾舞演员的足尖绷紧一样坚固有力,同时,手臂就像老鹰的翅膀一样在空中自由的飞翔,或像芭蕾舞演员的身躯一样放松自如地画出优美的线条。手臂和手腕松紧结合,并且在必要时把手的重心偏向小指,创造出辉煌、震撼的和弦与八度技巧。
5.音色的控制:掌握正确触键方法的最终目标就是让钢琴产生良好的音色,不论任何技巧、任何力度的触键,都必须保持音色的“美”!不少人认为基本技术的训练主要是提高手指的速度和力度,只要能弹得很响就行,音色无所谓,这正是钢琴教学中一个很大的误区,而且这个误区相当严重,随处可见。他们丢掉了一个重要的原则:钢琴的音色应作到“强而不炸,弱而不虚”。钢琴技术中最难的不是速度和力度,而是音色。尤其是中国的钢琴教学,不少业余教师片面的、过分的强调高抬指练习,音色完全不考虑。表面上手指的功夫似乎练出来了,事实上,真正的功夫在声音的控制上,他们完全忘了。中国确实出了不少钢琴人才,毋庸置疑。在庞大的学琴队伍中,许多孩子能把高难度的作品弹得一个音不落,但能弹出好音色的孩子则不多。对比欧美国家,也许有不少孩子弹奏一首小曲都不是非常熟练,但他们却能发出你喜欢的声音,而且他们弹得很快乐,让你爰不释手——因为他们弹奏的是音乐,而不仅是键盘!许多年纪很小的学生就能演奏不少钢琴家在舞台上演奏的难度很大的音乐会作品,那么他们和钢琴大师的区别在哪里呢?显而易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音色。音色,是音乐表达中最重要的手段,没有正确的、好的音色,音乐表现就无从谈起。钢琴技术包括的不仅是速度和力度,最重要的还包括对声音的控制能力!所以,在练习基本技巧时,必须用你的耳朵仔细倾听每一个音的音色,从此,美妙的琴声便伴随着你。
总而言之,钢琴基本技术的训练贯穿了钢琴艺术学习生涯的整个过程,对于最终钢琴演奏能否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位钢琴学习者都必须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触键方法,持之以恒地坚持每天进行钢琴基本技术的练习,做到“十年如一日”,你一定会发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朗《钢琴技巧练习》
[2]阿尔弗莱德·科尔托《钢琴技术的合理原则》 [3]哈农《钢琴练指法》
[4]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
第二篇:钢琴训练步骤
钢琴训练步骤
初级阶段:
初学钢琴,可用拜厄《钢琴基本教程》。汤普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第一册等教材:这阶段主要是学习用手臂重量弹琴,学会手指支撑手臂的重量。运行基本的五音位置的手型训练以及初步学习音阶、琶音、与分解和弦的奏法:主要教材是小型乐曲、和练习一些基本功练习。接着就可以学习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钢琴简易练习曲》(作品139)、《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前奏曲与赋格曲》;《小奏鸣曲集》;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25曲》。(作品100)、汤晋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第二册等也可选用。这阶段学习的内容,是演学生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步扩充技术范围在速度、力度、耐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巴赫作品中复凋的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弹奏小奏鸣曲以及接触各种中外乐曲,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中级阶段:
常用的练习曲有车尔尼的《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钢琴练习曲50首》(作品740),克拉莫的《60首钢琴练习曲》。复调作品可用巴赫的二部、三部创意曲、《法国组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一些较容易的作品。大型作品可以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柏特等作曲家的奏鸣曲中挑选一些程度较浅的作品来学习。乐曲方面又可从格里格的《钢琴抒情小品选》、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柴科夫斯基的《四季》、肖邦的《圆舞曲》、《波罗涅兹舞曲》、《夜曲》等作品中挑选。
高级阶段:
选的教材面就可以更宽了,大部分实际上已经是音乐会曲目了。
练习曲方面,常用的有:克列曼蒂的《钢琴练习曲选29首》、莫什科夫斯基《钢琴巧技练习曲十五首》(72号)、肖邦、李斯特的《练习曲》。
复调作品方面主要学习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英国组曲》、《古组曲》等。奏鸣曲、协奏曲和乐曲等方面的范围就更广了,除了选用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外,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如舒柏特、舒曼、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拉威尔和近代作曲家的作品都可选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三篇:足球基本技术训练目标
足球基本技术训练目标
颠球
1.挑球
2.双脚脚背颠球
3.双脚内侧,外侧颠球 4.大腿颠球 5.头部颠球 6.肩部颠球
1.助跑
2.支撑脚站立 3.踢球腿的摆动 4.脚触球
1.脚内侧踢定位球 2.脚内侧踢空中球
3.脚内侧踢各种方向来的地滚球4.脚内侧踢反弹球
1.脚背正面踢定位球 2.脚背正面踢侧面半高球
3.脚背正面踢反弹球
4.脚背正面踢倒钩球 5.搓击球 6.抽击球
1.脚背外侧踢定位球 2.脚背外侧踢地滚球 3.脚背外侧踢反弹球 4.脚背外侧踢香蕉球 5.脚背外侧弹踢球 6.脚尖踢球 7.脚跟踢球
1.脚内侧停地滚球 2.脚内侧停反弹球 3.脚内侧停空中球
1.脚背外侧停地滚球 2.脚背外侧停反弹球 3.脚背正面停球
踢球
脚内侧踢球
正脚背踢球
脚外侧踢球
脚内侧停球
脚外侧停球
脚底接球
1.脚底接地滚球 2.脚底接反弹球
大腿接球
1.大腿接抛物线较大的下落球 2.大腿接地平球
腹部接球
1.腹部接反弹球 2.腹部接平空球
胸部接球
挺胸式接球 2.收胸式接球 3.头部接球
运球
1.脚内侧运球 2.脚正面运球 3.脚外侧运球
其他 1.拨球 2.拉球 3.扣球 4.挑球 5.颠球
运球过人
1.利用速度强行过人
2.利用身体的掩护强行过人 3.利用变速运球过人
4.恰当的组合推、拨、挑、扣、拉、颠等动作过人 5.利用传当过人 6.人球分路过人 7.运球假动作过人
前额正面头顶球
1.原地头顶球 2.跑动头顶球
3.原地跳起头顶球 4.跑动跳起头顶球 5.鱼跃头顶球 6.向后蹭顶球 7.跳起头顶球
假动作
1.传前假动作
2.接球前的假动作 3.接球前假顶 4.顶球前的假接 5.运球过人假动作 6.抢球假动作
阵型战术
1.二二式阵型 2.三一式阵型 3.一二一式阵型 4.二一一式阵型
1.技术动作结构 2.常用的运球技术 3.运球过人技术
4.运球过人的注意事项 5.运球过人的基本要求 6.直线运球练习示例
7.曲线,变向运球练习示例8.护球,过人练习示例 9.运球过人射门练习示例
1.抢劫球 2.断球 3.抢球 4.选位 5.盯人
1.斜传直插二过一 2.斜传直插二过二 3.直传斜插二过一 4.直传斜插二过二 5.踢墙式二过一 6.踢墙式二过二 7.交叉掩护二过一 8.前交二过二 9.后交叉二过二 10.回传反切二过一
1.第二空档 2.连续二过一 3.连接与插上
运球
战术训练
二人配合
三人进攻配合
全队进攻战术
1.边路进攻 2.中路进攻 3.移转进攻 4.其他进攻方法
全队防守战术
1.区域防守 2.盯人防守 3.混合防守 4.围抢与夹击
5.集体防守应注意问题 6.防守训练示例
7.攻守战术运用中的几个因素
角球攻守战术
1.角球进攻战术 2.角球防守战术
3.踢界外球进攻方法及注意事项 4.界外球防守方法及注意事项
球门球战术
1.进攻方法 2.球门球的防守
开球战术
1.开球进攻战术 2.开球防守战术
罚球点球的进攻战术
1.主罚队员 2.守门员防守
小型分队与成队战术示例
1.一对一攻防 2.二对二攻防 3.三对三攻防 4.四对三攻防 5.四对四攻防
进攻原则
1.制造宽度 2.传切渗透 3.机动灵活 4.随机应变
防守原则
1.延缓进攻 2.对口平衡 3.收缩保护 4.紧盯控制
第四篇:提高个人篮球基本技术训练计划
提高个人篮球基本技术训练计划
提高个人基本技术
1、移动、滑步
2、传接球、断球
3、运球
4、投篮、跳投
5、个人防守、集体防守
6、抢蓝板球、夹击
7、三步上篮、变向
8、提高弹跳力
第一天上午 08--10下午16--18
基本功练习:移动、滑步
1、进攻技术:a.传接球b.投篮c.运球d.突破
1)传接球:a.持球手法b.传球用力 c.球的飞行路线 d.球的落点训练方法:a.熟悉球性练习b.原地传接球练习c.移动传接球d.有防守情况下的传接球
第二天上午 08--10下午16--18
投 篮:a.持球b.瞄准c.出手速度d.抛物线训练方法:a.原地投篮b.跳投c.行进间投篮
第三天上午 08--10下午16--18
运 球:a.身体姿势b.手臂动作c.球的落点 d.手脚协调配合训练方法:a.原地运球b.行进间运球c.过障碍运球
第四天上午 08--10下午16--18
突 破:a.假动作吸引b.脚步动作c.转体探肩 d.推放球加速训练方法:a.无防守练习b.有防守练习c.对抗练习
2、防守技术:a.防守移动b.抢、打、断球 c.防有球队员d.防无球队员
3、抢篮板球:a.一侧45°抢b.二对二、三对三抢
二、技、战术训练、身体素质练习
1、传切:一传一切空切
2、突破分球
3、掩护
4、策应
第五天上午 08--10下午16--18
上午力量训练; 弹跳训练 篮下跑位训练、投篮练习; 提高有氧能力。下午篮下投篮练习;中远度投篮练习,专项耐力训练
第六天上午 08--10下午16--18
上午速度训练; 投篮练习篮板训练、防守、个人技术练习;
下午中远度投篮练习;三分球练习
第七天上午 08--10下午16--18
上午运球练习; 快攻练习控球、传球练习
下午对抗训练,跑位训练;投篮练习对抗训练,跑位训练;投篮练习
第八天上午 08--10下午16--18
上午耐力训练; 柔韧训练防守练习,运球练习,快攻练习,投篮练习,下午篮下技术练习,跑动投篮练习
第九天上午 08--10下午16--18
上午弹跳训练 速度训练 运球练习,投篮练习; 跑位意识训练; 下午实战对抗训练战术理论教学、实战教学
第十天上午 08--10下午16--18
上午力量训练; 耐力训练; 速度训练
下午投篮练习;战术理论交流
第五篇:基本句式训练
基本句式训练
一、基本句
1、谁(什么)是什么
2、谁(什么)有什么
3、谁(什么)干什么
4、谁(什么)怎么样
二、量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 三、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句子训练一 如下面例句: 1 姐姐学打字。2 妈妈是优秀教师。3 菊花真好看。
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姐姐学打字”; 第二句告诉我们“谁是什么--妈妈是优秀教师”; 第三句讲“什么怎么样--菊花真好看”。
如果少了一个部分,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又如: 你星期天去图书馆吗? 2 房子建好了吗? 3 爸爸下班了吗? 第一句问:“你星期天干什么”; 第二句问:“房子怎么样了”; 第三句问:“爸爸是不是下班了”。
为了表达出发问的语气,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明白了。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例三: 这棵白杨多高啊!2 我 玩儿得多么开心啊!
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开心”,都是讲“谁”或“什么”“怎么样”。
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美和“我”的高兴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1、谁干什么 例:学生写字。1 农民___________。2 __________扫地。3 小鸟__________。4__________吃害虫。
2、谁是什么 例:爸爸是工人。我是_________。2 _________是英雄。3北京是_________。4 _________是益虫。
3、谁怎么样 例:解放军很勇敢。1 弟弟_________。2 _________勤快。3 菊花_________。4 _________凉快。
想一想,练一练:
1.按三种基本句式写句子,回答问题。①______ ______(谁干什么)②______ ______(什么干什么)③______ ______(谁是什么)④______ ______(什么是什么)⑤______ ______(谁怎么样)⑥______ ______(什么怎么样)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同学们()。②小猴子()。③太阳()。④()是我的好朋友。⑤()真大。⑥()在海上航行。
句子训练二
怎样把句子写通顺 例如:
1.我告诉妈妈,鸡生蛋了。2.妈妈告诉我,鸡生蛋了。3.弟弟告诉我,妈妈生蛋了。4.告诉弟弟我,生蛋妈妈了。例如:
1.春天到了,种子在发芽、生根、长叶。2.春天到了,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把句子写通顺,可以经常做如下练习:
1.扩词成句。
例:树→松树→两棵松树→栽了两棵松树→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我在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2.整理词序。
例:好孩子/是个/小勇/懂礼貌的 小勇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想一想,练一练: 1.照样子扩词成句。
例:球:足球→踢足球→国安队踢足球→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中国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
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加上标点。①走来走去 大草原上 在 羊群 一眼望不到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军民联欢晚会 我们 兴高采烈地 庆祝
八一建军节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话应怎样排列?排好后把它写下来,加上标点。①分给大家吃 妈妈让我把葡萄洗一洗 吃过晚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吹得树叶乱摇 一只蜘蛛垂落下来逃走了 忽然一阵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训练三 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例如:
1.翠鸟掠过湖面。
2.机灵的翠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例如: 1.我们高兴。2.我们高兴得跳起来。
练习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很多,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的,有下列三种基本方法: 1.加定语。
例:队旗在空中飘扬。
“(鲜艳的)队旗在(蔚蓝色的)空中飘扬。”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定语。加上这些定语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样的队旗,在怎样的空中飘扬。表达的意思更明白具体了。如;给下面的句子加上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①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②人群热烈欢呼起来。
()的人群热烈欢呼起来。
上面句子中括号里要加的词语就是定语。加上什么样的定语,能使这两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呢? 2.加状语。
例:弟弟跑来了。弟弟是怎样跑来的? 弟弟(摇摇晃晃地)跑来了。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状语。加上状语就把弟弟跑的样子写出来了。句子就具体了。
例:给下面的句子加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战士们完成了任务。
战士们()完成了任务。3.加补语。
例:飞机飞。飞机飞得怎样呢? 飞机飞得(又高又快)。
括号里的词语就是补语。加上补语,就把飞机飞得怎样写具体了。
想一想,练一练:
1.照“例”把句子写具体。
例:燕子飞过田野。(什么样的燕子?飞过怎样的田野?)黑色的燕子飞过绿油油的田野。
①天空飘着白云。(什么样的天空?飘着什么样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阳升起来了。(什么样的太阳?怎样地升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西北风刮着。(什么样的西北风?刮得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青蛙爬出来。
(从什么地方爬出来?)青蛙从洞里爬出来。(它是怎样爬出来的?)青蛙从洞里慢慢地爬出来。
(洞是什么样子的?)青蛙从又黑又湿的泥洞里慢慢地爬出来。①鸭子游过来。(从什
么
地
方
游
过
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
怎
样
游
过
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溪
是
什
么
样
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数星星。(什么样的孩
子
数
星
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什
么
地
方
数
星
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是
怎
样
数
星
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星
是
什
么
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使每个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①()太阳冉冉升起,照在()草原上,草原到处洒满()阳光。牧民们怀着()心情,放牧着()牛羊。
②在()土地上,长着()庄稼。那()玉米,()高粱,还有那()谷穗,真惹人喜爱。
想一想,练一练: 1.把样子写具体。①原句:熊猫真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晚霞真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动作写具体。①原句:老爷爷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山羊跑得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程度写具体。①原句:西瓜真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天气真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