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共5篇)

时间:2019-05-13 00:1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

第一篇: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试行)

一、总

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教学(含计算机上机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高素质创新人材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成学生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启迪学生严谨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较为完整、系统地了解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实践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第三条 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材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实验教学必须不断吸收和引进科学发展和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优化实验内容和结构,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扩大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比例,建立科学、先进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行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二、实验教学计划与实施

第四条 实验教学计划是专业培养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教学院应按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原则与要求来制定(修订)实验教学计划,教务处负责审定和管理。经教务处审定编印的各年度本科教学计划中所反映的实验教学计划,是学院相关实验教学中心(室)开展本学期实验教学活动的法定依据。

第五条 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要体现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同(近)学科的实验课程应进行重组和优化,组成实验课群,建立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完整、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计划要有实验教学的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和开课时间等,以便实验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安排。

第六条 独立性较强且学时较多的实验课应独立设课,每24学时实验课计1学分,最小学分单位0.5学分。教学实验项目根据所需学时一般按2学时为最小基本单位。

第七条 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的实验课程,都必须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是进行实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应明确规定:

1.本课程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材培养中的作用; 2.本课程实验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学生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基本技能;

4.实验项目的选定,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类型,每组人数。

5.采用的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实验教学质量的考核方法。未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其实验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大纲的子大纲附于课程教学大纲之中。第八条 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由各分院、实验中心(室)组织人员制定(修订),并组织专家论证,经教务处批准后实施。实验指导教师要根据大纲制定出详实的指导计划(即授课计划),并相应写出实验指导教案。

第九条 基础或覆盖面大的技术基础实验中心(室),实验教学大纲应根据所承担课程在各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作用,分大类或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训练目的与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模块地组合实验题目,形成不同专业的实验内容体系。

第十条 实验项目要按层次设置:基本型实验教学(包括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提高型实验教学(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各实验中心(室)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占计划总学时30%以上设计性和(或)综合性实验,逐步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式教学。

第十一条 实验中心(室)必须建立建全实验项目卡片。实验项目卡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料之一,是实验开出的基本依据。

第十二条 实验课程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高质量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也可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和要求组织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编写实验教材。实验教材的编写列入学校教材建设的范围,按照教材建设有关管理办法执行。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基本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任务、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原理等。实验教材内容应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科学与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十三条 实验教学应按计划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实验项目的增减,实验内容和分组人数的变化,应由实验中心(室)开学初提出书面申请,经各分院主管领导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各实验中心要根据全院课程表编制实验课程表,并根据实验课表和教学计划编制出实验课程分组实验安排表,经系部同意后报实验主管部门备案。

三、实验教学过程与质量监控

第十四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应根据教学计划和(或)教务处下达的下学期实验教学任务书,于期末前具体落实教学任务。

第十五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应于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本单位本学期所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的详细安排,包括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和学分、教学专业和班级、教学日历、课表与任课教师安排汇总报教务处。

第十六条 实验中心(室)应根据教学任务安排,认真准备和按时开出实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净化实验教学环境和教学场所是育人的需要。各实验室内部要布局合理,整洁卫生,配套设施(实验台、凳、黑板、器材、规章制度等)力求标准化和规范化,墙面无污损,通风设备完好,各项指标达到标准。

第十七条 实验中心(室)要加强管理,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设施,及时维修仪器设备,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教学需要,提高资源效益。实验设备应保证:基础实验课应达到一 人一组;技术基础课(含专业基础课)达到两人一组(特殊设备除外);专业课达到开出实验的基本要求,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4人(特殊设备除外)。

第十八条 实验教学人员在实验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实验指导教师配备:原则上各类实验课15~18名学生配一名实验指导教师(特殊实验必须同时多名指导的除外)。

第十九条 学生要听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第二十条 建立建全实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和管理制度。每个教学实验室都要设置《实验教学日志》,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必须如实记录实验准备、学生预习和实验教学进行情况,明确实验教学质量责任。定期组织专家对实验课教学质量进行听课检查,并认真填写《实验课听课表》;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由学生填写《实验课学生调查表》,对实验室和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教学质量测评与监控。

四、实验教学人员资格与职责

第二十一条

实验指导教师包括实验主讲和实验指导人员,任职资格为:

1.实验主讲人员应由副教授或高级实验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有实验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能够统筹、协调和指导实验指导人员各教学环节的工作。

2.实验指导人员可由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担任。

3.首次上岗主讲或指导实验的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试讲和试做实验,提供教案、试作记录和实验报告等材料,分院、实验中心(室)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指导实验。

4.实验教师任课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实验中心(室)选聘。第二十二条

实验指导教师职责:

1.努力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因材施教,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材培养,以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2.要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并写出实验教案。实验教案包括: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实验的原理或理论基础,实验的难点及易出现的错误,需要演示和规范基本操作,仪器设备出现异常和处理方法等。

3.实验前要与实验技术人员一起做好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和教学资料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并进行预实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4.每班学生第一次上实验课前,负责宣讲实验守则和有关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5.提前一周将实验项目通知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实验前要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报告,未预习或未达到预习效果者不准参加实验。

6.严密组织实验教学过程,实验中认真巡查学生操作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认真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态度和记录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示范指导,检查学生的实验原始记录,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学生实验的原始记录指导教师要有记载,以便批改 实验报告时进行核对。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不得擅离实验室或从事与实验指导无关的事情(如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7.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搞好实验室整理和卫生工作,会同实验技术人员切断有关的电源、水源、气源,关好门窗,做好安全工作,认真并准确填写《实验室工作日志》。

8.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做好实验成绩的考核和登记,写出实验评语。批改和给出评语的实验报告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不合格的实验报告退回重做;对抄袭他人者应予查处。

9.实验课程结束后,两周内将学生实验课成绩一式四份交实验中心(室)。

10.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更新陈旧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第二十三条

实验技术人员职责:

1.积极参加实验中心(室)的建设和管理,认真完成实验中心(室)主任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2.掌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相关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努力提高实验技术水平。3.积极参加实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能够协助实验教师或独立完成学生实验技术、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使用的指导工作。

4.实验技术人员要按照实验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药品、材料、试剂配制和仪器设备等的准备)。

5.实验过程中实验技术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岗位,要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试剂等实验用品出现的问题,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并作好实验后的整理、检查和验收工作。

6.作好仪器设备维护、保养、送检、报修和一般修理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7.负责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并做成实验台卡片便于学生阅读。8.做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配件、器材、低值易耗品、材料、说明书及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作到帐、物、卡相符。对进实验室的学生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如实验用品、仪器、仪表、玻璃仪器、实验台、实验凳等均要编号,按实验组落实到每个学生)。负责损坏丢失赔偿的收缴工作。每学期结束后作好仪器设备、材料的清理和核对工作。

9.负责新进仪器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工作。及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和编制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软件,落实计算机管理制度。

10.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学生实验后要与实验教师交接,检查值日生的工作情况,使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整齐;认真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及时与实验教师沟通并记好实验室工作日志,方可离开实验室。

11.努力完成实验中心(室)主任交给的实验技术管理和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

12.填好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日志,包括工作内容、安全、环境检查情况及中心建设情况等。

五、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 第二十四条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尊重指导教师,服从安排,自觉维持实验教学秩序。2.上实验课应提前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经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实验。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独立完成规定实验内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4.按教师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实验目的,简明实验原理,所用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解释与分析讨论。

第二十五条 实验课必须进行考核,学生实验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该课程学分。1.单独设立的实验课考核按百分制或五级分制评分,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实验原理和实验两部分。其考核成绩单独记载,考核不及格的实验课,必须重修,并在学籍处理时计入不及格课程门次总数。

2.不单独设课的实验考核成绩,根据实验学时在课程总学时所占比重分别按10%~4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课程考试,待补做合格后方能参加考试。

3.实验考核内容包括:1)实验预习;2)实验操作;3)实验记录;4)实验态度和表现:5)实验报告等。原则上根据上述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学生未取得1)~4)项成绩时,第5)项成绩无效。

4.实验中心(室)可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验课程特点制定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第二十六条

实验课不及格者应重修,并按重修课程的规定执行。实验课程不得申请免修。

六、实验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第二十七条

实验课程的建设应立足于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在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突出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

教学分院、实验中心(室)实验课程建设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改革与创新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2. 设置与更新实验项目,适当反映本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成就; 3. 编制和修订符合教学要求,形式规范的实验教学大纲; 4. 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5. 改革与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 检查和监控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7. 规划和建设实验仪器设备、教学场所等硬件设施;

8. 建立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基本信息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系统,实现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 9. 健全各项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10. 编制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及课程建设总结。

第二十八条

实验中心(室)应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实验教学档案。实验教学档案资料包括:

1. 实验教学计划(包括变动情况); 2. 历年教学任务安排表和课表; 3. 历年实验教学日历;

4. 历年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情况统计; 5. 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 实验项目卡片;

7. 实验试作、试讲记录与教案;

8. 实验设备改造及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更新和改革情况; 9. 实验教学检查和课程建设总结;

10.近三年来实验指导教师实验课记分册、学生成绩单和有代表性的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师部分典型的实验教案。

第二十九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要重视和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组织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等进行研究与探索,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成果的鉴定和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十条

计算机上机课:

1、无论课内上机还是单独设置的上机课,都要保证上机课时,按授课计划严格执行。

2、上机课教师要有指导书和授课教案,在指导上机课班级多需分机房上课时,每个机房教研室都要按排指导教师,不得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多个机房的上机课。

3、上机课中指导教师不得擅离指导机房或从事与上机指导无关的事情。

2004年3月1日制定

2005年7月10日第一次修订

第二篇: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教学(含计算机上机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高素质创新人材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成学生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启迪学生严谨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较为完整、系统地了解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实践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第三条 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材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实验教学必须不断吸收和引进科学发展和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优化实验内容和结构,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扩大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比例,建立科学、先进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行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二、实验教学计划与实施

第四条 实验教学计划是专业培养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教学院应按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原则与要求来制定(修订)实验教学计划,教务处负责审定和管理。经教务处审定编印的各本科教学计划中所反映的实验教学计划,是学院相关实验教学中心(室)开展本学期实验教学活动的法定依据。

第五条 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要体现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同(近)学科的实验课程应进行重组和优化,组成实验课群,建立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完整、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计划要有实验教学的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和开课时间等,以便实验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安排。

第六条 独立性较强且学时较多的实验课应独立设课,每24学时实验课计1学分,最小学分单位0.5学分。教学实验项目根据所需学时一般按2学时为最小基本单位。

第七条 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的实验课程,都必须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是进行实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应明确规定:

1.本课程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材培养中的作用;

2.本课程实验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学生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基本技能;

4.实验项目的选定,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类型,每组人数。

5.采用的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实验教学质量的考核方法。

未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其实验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大纲的子大纲附于课程教学大纲之中。

第八条 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由各分院、实验中心(室)组织人员制定(修订),并组织专家论证,经教务处批准后实施。实验指导教师要根据大纲制定出详实的指导计划(即授课计划),并相应写出实验指导教案。

第九条 基础或覆盖面大的技术基础实验中心(室),实验教学大纲应根据所承担课程在各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作用,分大类或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训练目的与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模块地组合实验题目,形成不同专业的实验内容体系。

第十条 实验项目要按层次设置:基本型实验教学(包括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提高型实验教学(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各实验中心(室)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占计划总学时30%以上设计性和(或)综合性实验,逐步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式教学。

第十一条 实验中心(室)必须建立建全实验项目卡片。实验项目卡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料之一,是实验开出的基本依据。

第十二条 实验课程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高质量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也可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和要求组织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编写实验教材。实验教材的编写列入学校教材建设的范围,按照教材建设有关管理办法执行。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基本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任务、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原理等。实验教材内容应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科学与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十三条 实验教学应按计划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实验项目的增减,实验内容和分组人数的变化,应由实验中心(室)开学初提出书面申请,经各分院主管领导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各实验中心要根据全院课程表编制实验课程表,并根据实验课表和教学计划编制出实验课程分组实验安排表,经系部同意后报实验主管部门备案。

三、实验教学过程与质量监控

第十四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应根据教学计划和(或)教务处下达的下学期实验教学任务书,于期末前具体落实教学任务。

第十五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应于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本单位本学期所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的详细安排,包括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和学分、教学专业和班级、教学日历、课表与任课教师安排汇总报教务处。

第十六条 实验中心(室)应根据教学任务安排,认真准备和按时开出实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净化实验教学环境和教学场所是育人的需要。各实验室内部要布局合理,整洁卫生,配套设施(实验台、凳、黑板、器材、规章制度等)力求标准化和规范化,墙面无污损,通风设备完好,各项指标达到标准。

第十七条 实验中心(室)要加强管理,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设施,及时维修仪器设备,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教学需要,提高资源效益。实验设备应保证:基础实验课应达到一

人一组;技术基础课(含专业基础课)达到两人一组(特殊设备除外);专业课达到开出实验的基本要求,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4人(特殊设备除外)。

第十八条 实验教学人员在实验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实验指导教师配备:原则上各类实验课15~18名学生配一名实验指导教师(特殊实验必须同时多名指导的除外)。

第十九条 学生要听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第二十条 建立建全实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和管理制度。每个教学实验室都要设置《实验教学日志》,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必须如实记录实验准备、学生预习和实验教学进行情况,明确实验教学质量责任。定期组织专家对实验课教学质量进行听课检查,并认真填写《实验课听课表》;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由学生填写《实验课学生调查表》,对实验室和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教学质量测评与监控。

四、实验教学人员资格与职责

第二十一条实验指导教师包括实验主讲和实验指导人员,任职资格为:

1.实验主讲人员应由副教授或高级实验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有实验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能够统筹、协调和指导实验指导人员各教学环节的工作。

2.实验指导人员可由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担任。

3.首次上岗主讲或指导实验的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试讲和试做实验,提供教案、试作记录和实验报告等材料,分院、实验中心(室)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指导实验。

4.实验教师任课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实验中心(室)选聘。

第二十二条实验指导教师职责:

1.努力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因材施教,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材培养,以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2.要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并写出实验教案。实验教案包括: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实验的原理或理论基础,实验的难点及易出现的错误,需要演示和规范基本操作,仪器设备出现异常和处理方法等。

3.实验前要与实验技术人员一起做好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和教学资料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并进行预实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4.每班学生第一次上实验课前,负责宣讲实验守则和有关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5.提前一周将实验项目通知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实验前要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报告,未预习或未达到预习效果者不准参加实验。

6.严密组织实验教学过程,实验中认真巡查学生操作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认真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态度和记录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示范指导,检查学生的实验原始记录,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学生实验的原始记录指导教师要有记载,以便批改

实验报告时进行核对。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不得擅离实验室或从事与实验指导无关的事情(如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7.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搞好实验室整理和卫生工作,会同实验技术人员切断有关的电源、水源、气源,关好门窗,做好安全工作,认真并准确填写《实验室工作日志》。

8.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做好实验成绩的考核和登记,写出实验评语。批改和给出评语的实验报告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不合格的实验报告退回重做;对抄袭他人者应予查处。

9.实验课程结束后,两周内将学生实验课成绩一式四份交实验中心(室)。

10.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更新陈旧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第二十三条实验技术人员职责:

1.积极参加实验中心(室)的建设和管理,认真完成实验中心(室)主任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2.掌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相关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努力提高实验技术水平。

3.积极参加实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能够协助实验教师或独立完成学生实验技术、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使用的指导工作。

4.实验技术人员要按照实验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药品、材料、试剂配制和仪器设备等的准备)。

5.实验过程中实验技术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岗位,要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试剂等实验用品出现的问题,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并作好实验后的整理、检查和验收工作。

6.作好仪器设备维护、保养、送检、报修和一般修理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7.负责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并做成实验台卡片便于学生阅读。

8.做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配件、器材、低值易耗品、材料、说明书及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作到帐、物、卡相符。对进实验室的学生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如实验用品、仪器、仪表、玻璃仪器、实验台、实验凳等均要编号,按实验组落实到每个学生)。负责损坏丢失赔偿的收缴工作。每学期结束后作好仪器设备、材料的清理和核对工作。

9.负责新进仪器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工作。及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和编制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软件,落实计算机管理制度。

10.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学生实验后要与实验教师交接,检查值日生的工作情况,使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整齐;认真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及时与实验教师沟通并记好实验室工作日志,方可离开实验室。

11.努力完成实验中心(室)主任交给的实验技术管理和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

12.填好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日志,包括工作内容、安全、环境检查情况及中心建设情况等。

五、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

第二十四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尊重指导教师,服从安排,自觉维持实验教学秩序。

2.上实验课应提前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经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实验。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独立完成规定实验内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4.按教师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实验目的,简明实验原理,所用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解释与分析讨论。

第二十五条 实验课必须进行考核,学生实验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该课程学分。

1.单独设立的实验课考核按百分制或五级分制评分,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实验原理和实验两部分。其考核成绩单独记载,考核不及格的实验课,必须重修,并在学籍处理时计入不及格课程门次总数。

2.不单独设课的实验考核成绩,根据实验学时在课程总学时所占比重分别按10%~4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课程考试,待补做合格后方能参加考试。

3.实验考核内容包括:1)实验预习;2)实验操作;3)实验记录;4)实验态度和表现:5)实验报告等。原则上根据上述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学生未取得1)~4)项成绩时,第5)项成绩无效。

4.实验中心(室)可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验课程特点制定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第二十六条实验课不及格者应重修,并按重修课程的规定执行。实验课程不得申请免修。

六、实验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第二十七条实验课程的建设应立足于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在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突出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

教学分院、实验中心(室)实验课程建设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改革与创新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2. 设置与更新实验项目,适当反映本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成就;

3. 编制和修订符合教学要求,形式规范的实验教学大纲;

4. 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5. 改革与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 检查和监控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7. 规划和建设实验仪器设备、教学场所等硬件设施;

8. 建立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基本信息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系统,实现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

9. 健全各项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10. 编制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及课程建设总结。

第二十八条实验中心(室)应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实验教学档案。实验教学档案资料包括:

1. 实验教学计划(包括变动情况);

2. 历年教学任务安排表和课表;

3. 历年实验教学日历;

4. 历年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情况统计;

5. 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 实验项目卡片;

7. 实验试作、试讲记录与教案;

8. 实验设备改造及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更新和改革情况;

9. 实验教学检查和课程建设总结;

10.近三年来实验指导教师实验课记分册、学生成绩单和有代表性的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

师部分典型的实验教案。

第二十九条各分院、实验中心(室)要重视和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组织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等进行研究与探索,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成果的鉴定和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十条计算机上机课:

1、无论课内上机还是单独设置的上机课,都要保证上机课时,按授课计划严格执行。

2、上机课教师要有指导书和授课教案,在指导上机课班级多需分机房上课时,每个机房教研室都要按排指导教师,不得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多个机房的上机课。

3、上机课中指导教师不得擅离指导机房或从事与上机指导无关的事情。

2004年3月1日制定

2005年7月10日第一次修订

第三篇:技工学校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某某技工学校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为了规范实验教学,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特制定本要求。

第一条 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受到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研究和创新的初步技能。

第二条 实验教学依照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由教务处统筹安排,相关系负责实施。

第三条 实验课程均应选聘课程负责人,负责实验课程的建设、改革与教学组织工作。课程负责人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

第四条 实验课程均应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由课程负责人组织相关教师共同制定,经系批准后实施,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五条 实验课程开课前必须向学生发放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开课单位可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高质量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也可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和要求,组织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实验教 材或实验指导书。

第六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任务安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不得随意变动,如有特殊原因需调整,应事先按规定程序申请报批,并做好教学安排。

第七条 开课前,实验指导教师应编写实验教案,认真备课,准备仪器设备、器材、工具、材料等,并预做实验项目。

第八条 实验指导教师上课时应带齐教案、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并提前10分钟进入实验室,做好课前各项准备工作,与实验室管理员完成实验室交接。

第九条 每门实验课首次上课时,实验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和纪律教育。

第十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当遵守《课堂教学教师基本要求》。实验课期间,不得离开实验室,不得从事与本次实验教学无关的任何事情。

第十一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严格管理学生,对学生到课情况进行考勤,维护课堂秩序,督促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检查学生实验准备情况;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检查学生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检查、规范学生仪器设备使用操作。对违章操作不听劝告者,指 导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如有仪器设备损坏,应及时报告实验室管理员并查清原因。

第十三条 实验结束后,实验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整理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器件、材料、工具、用具等,与实验室管理员做好实验室交接,填写实验室使用记录。

第十四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对实验报告提出规范化的格式要求,要求学生在每个实验项目完成后提交实验报告。指导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批注评语并评定成绩。对实验报告中反映出的共同性问题应在下次实验课时向学生讲解。对不交实验报告、编造篡改实验数据、抄袭实验结果、抄袭实验报告者,该项实验成绩以零分计,并要求其重做。

第十五条 实验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从学生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考试和出勤情况等方面综合考察评定成绩。

第十六条 实验课程结束后,实验指导教师应填写实验课程总结,并连同课表、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报告、考勤表、成绩单等实验教学档案,提交所在系存档。

第十七条 各系应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管理实验教学档案。每门实验课程都应独立建立档案,包括教师提交的实验教学档案、实验教师情况统计、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试讲记录、实验设备改造及实验内容更新、教学 方法改革情况、实验教学检查和课程建设总结等。

第十八条 本文件自颁发之日起执行,由学校授权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关于规范教案编写基本要求

关于规范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教案,即教学方案,是教师上课的直接依据和整体安排。为了上好课,老师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具或媒体资料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周密筹划,制定出的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它是教师备课中最为全面、系统的具体设计,是保证教师有计划,有条理上好课的必要步骤。教案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能力。写好教案对每个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风格、锤炼教学艺术有着重要意义。

一、1、编写教案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遵循教学规律,涉及教与学的双方互动,体现教学相长原则。

2、规范性:结构完整,教学步骤条理清楚,语言清晰,书写工整,格式美观大方。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学习对象优化设计,合理运用媒体和教学方法。

3、实践性: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进展,不断在实践中评价,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二、1、目。

2、教学时间安排:一般一课时编制一个教案,部分两课时连编写教案的基本内容

授课的课题:指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课时的章节题上的课程可以两课时编写一个教案。

3、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中要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目标”及一个授课单位预期达到的效果和目标。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指课程重点、章节重点或教学单位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5、教学的基本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

应包括:(1)(2)(3)教学内容的有序展开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例题、事例、案例的介绍分析。每一知识点的讲授方式、方法和手段:包括根据教学目的进行的教学方式(讲授、实验、实训、演示、讨论等)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师生互动板书等设计。(4)板书设计要求: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纲目,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醒目易记,关键性词语则打上重点标记,理工科的作图、解题式板书,需规范、工整、醒目、步骤分明。板书设计要布局合理,在一课时教学中,尽量不擦去全课正板书内容,便于本课小结。

6、作业及课外训练:指为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而进行的辅助性的工作。作业、训练安排难度要适中,真正做到有用有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布置阅读背诵作业或复习、预习口头作业。

7、授后小记: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指教师对本课或本章节全部教学工作的分析总结,自我评价,既包括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及对学术观点的分析总结;还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等情况的分析评价,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课后小结可以根据情况随着备课、授课进程写入教案,也可在教案之外单独形成材料。

8、三、1、授课日期:教案内容的课堂教学时间。编写教案的两种基本课堂教学过程 传统式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指复习提问上一节课或章节所学的重点内容以及与本课新授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知识点。

(2)[导入新课]指运用恰当的过渡性语言将复习提问的知识与新授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为新授知识做铺垫,将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导到新授知识中来。

(3)[讲授新课]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以及边缓学科的基本原理,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清讲透新授课的基本原理、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纵向贯通、横向辐射,帮助学生构造知识体系。同时要恰当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教学效果。

(4)[本课小结]指运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课的知识点,突出其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5)[布置作业]:见编写教案的基本内容6(6)[授后小记]:见编写教案的基本内容7

2、课改式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 : 参照传统式课堂教学过程。(2)[导入新课]

: 参照传统式课堂教学过程。

(3)[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根据教学大纲和新授课内容,提出问题或列举现象,组织学生阅读理解,展开分析讨论,实验演示,交流感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的本质,寻求规律或解答提出的问题。(4)[分析点评]对学生交流的感知逐一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点评。

(5)[归纳整理]围绕教学目标,在分析点评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合乎教学目标要求的系统性知识体系或结论。(6)[布置作业]

:见编写教案的基本内容6(7)[授后小记]

:见编写教案的基本内容7

上述规范教案编写基本要求,供参考。

教学督导处

2010.4.19

标准教案书写的基本要求及结构

一、基本步骤

1、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

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包括知识教学目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学生的一般发展目的);

3、教学进行的步骤;

4、确定课的结构;

5、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

6、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

7、板书的设计;

8、最后写出课时计划。

二、基本结构

1、班级:初中二年级八班

2、学科名称: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二年级语文

3、授课时间:2009年5月27日第六节

4、题目:如甲申三百年祭

5、教学目的:

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等等。难点:

6、课的类型:单一课或综合课

7、教学方法:提问法、因材施教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8、教具:直尺、挂图、地球仪等。

9、教学进程:(50分钟)

(1)组织教学:如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用品准备情况、学生的注意力状况等。()

(2)检查复习: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情况。方法,口头回答、黑板演算、检查课外作业等。目的是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3)讲授新教材:这是教学过程的最基本部分,要注意贯彻所选择教学原则和所选用教学方法的要求。

(4)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当堂及时巩固。方法,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5)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要求,难度较大的作业,要向学生提示。教师要认真检查、批改和评定。(6)备注 考试作业:

1、我国师范教育存在的弊端有哪些?

2、学习研究性课程的意义是什么?

3、一堂好课的评价基本标准。

4、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5、课时计划书写的基本要求与结构。注意:

1、按教师讲课内容写;

2、网上下载与雷同者作废。1讲授法 2讨论法 3直观演示法 4 练习法 5读书指导法

6、任务驱动教学法

7、参观教学法

8、现场教学法

9、自主学习法

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1)讲解教学方法

(2)谈话教学方法

(3)讨论教学方法

(4)讲读教学方法

(5)讲演教学方法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探究教学法

(3)发现教学法

三、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

2)、模拟教学法

3)、项目教学法

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

新知探索课 知识梳理课习题 训 练 课 检 测 讲 评 课 实 验 探 究 课

⒊知识点、重点与难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及其重点、难点。重点是教学大纲要求熟悉和掌握的内容;难点一般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

⒋教学媒体。包括实物、标本、挂图、模型、课件、幻灯、录像、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⒌教学方法。教师授课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案例法、读书指导法等等。既可以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⒍教学过程设计。是教案的主体部分,要根据教学目的,既设计出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又划分出若干环节或步骤,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提问、课堂讨论、作业布置及对本节课的归纳总结等,并考虑它们的时间分配、具体方法和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相互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板书的协调等,充分反应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风格。

㈡可选内容

⒈教学中的创新点。主要是指加强基础与实践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开展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⒉师生互动的设计。主要有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可以包含在教学过程设计中。

⒊教学后记。是教师课后的心得体会,是教师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四、教案编写的参照程序 教案编写的步骤大致如下:

⒈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了解学生情况;

⒉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说应包含知识教学、能力发展、思想教育三个方面;

⒊确定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⒋将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与教学对象的认识结构有机对应,构架教学内容的逻辑录像,设计讲述策略;

⒌准备好教学资源(即媒体)。

5、课后小结: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三、基本格式

授课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说应包含知识教学、能力发展和思想教育三方面内容,教学要求是指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言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即可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教时安排:(本章节或主题授课所需的教时数)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步骤,包括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

这一部分是授课的重点,因课程和不同的教师教法各异。应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这一部分的编写要做到教学步骤、内容纲要和教法设计相结合,不仅便于教师自己课堂教学,也便于别人(甚至外行)亦能通过阅读教案而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情况和本堂课讲授的内容要点。建议包括三方面内容:

1、引言

导入新课,注意本次授课与上次课的内容衔接

2、阐述、分析、推导等

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3、总结

主要是本堂课的要点归纳,应写出结论性的文字。

作业布置:(含思考题、讨论题)

教学后记:(因为教学后记是教案实施效果追记,课前还不能打印,只能课后用笔手写)物理课型

根据具体内容不同,物理课可分为下列几种课型:概念规律课、学生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等。

课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的,有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另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的,有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新授课: 复习课: 讲评课:

第五篇:新闻宣传稿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

新闻宣传稿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

新闻宣传稿作为宣传性质的文章,有着自身独特的写作规范与要求。新闻消息的写作,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如果缺失任何一个结构,该稿件可以说是不够完整的。按各行各业新闻报道的共性来分,有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报道、调查报告、新闻述评等。新闻宣传稿的基本落脚点在于宣传,根本目的在于宣传,因此如何把握宣传力度和在宣传方面如何下工夫,是新闻宣传稿写作的基本问题所在。以下简单阐述一下新闻宣传稿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大家共勉。

一、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规范

新闻宣传稿的写作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特殊的要求。1.新闻宣传稿要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

新闻宣传稿的根本目的在于宣传,因此在写作新闻的同时需要尤其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同时需要明确一点的是,新闻宣传稿是新闻而并非纯粹宣传稿件,也就是说,新闻专业性的书面语言是新闻宣传稿必备的一个基本性内容。因此,如何把握新闻和宣传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如何在新闻基础上体现宣传的基本作用,是写好新闻宣传稿的一个基本前提。新闻宣传稿具有宣传的多种功能,因此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是新闻宣传稿写作所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2.新闻要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突出报道事件的重点

新闻报道离不开事件本身,事件构成新闻报道的主体,即常说的新闻素材。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突出报道事件的重点,其意义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只说明一点潜在的作用构成。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事件,不是要否定事件发生的主体行为人,因为新闻五要素的基本理论常识规定了新闻事件主体行为人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的地位,本身对于主动性极强的活动主体就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定位,不必在乎上述这种否定所可能发生的几率性;相反,突出事件本身,往往起到意外的遮眼障目的作用,即在突出行为人地位和作用的同时,能够遮掩新闻报道本身从属于行为人、完全为行为人宣传服务的“奴性面目”,即使新闻报道本身丢却了从属与主观的嫌疑,更加突出新闻宣传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注重在规范形式上的创新,尽量避免新闻宣传稿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现象

新闻宣传稿最大的弊端恐怕在于规范形式上千篇一律的呆板和新闻报道方面千人一面的尴尬。这种弊端的形成既与新闻写作理论本身内在的规律性和机械性有关,同时又是宣传稿所必然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麻烦和窘区。从理论本身来说,新闻宣传稿需要有这样呆板的规律,则必然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因此,如何在实际运作中充分调动新闻宣传稿写作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在规范形式上有大的创新,是避免新闻写作出现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举措。

4.注意新闻语言的专业性和书面化,做到字斟句酌,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新闻宣传稿本来形式是新闻,运用专业性强、书面化的新闻语言,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规范。做到字斟句酌,主要是体现写作人的新闻素养和职业要求。常识性错误出现是新闻写作人的大忌,是时时刻刻需要注意、需要完全避免的。常识性错误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几类:错别字类;语法错误类;组织表达错误类等等,这些错误是写好新闻宣传稿的致命硬伤,因此是绝对要避免出现的。为避免出现宣传对象的表达错误,可以将新闻宣传稿交由组织内部相关人士确定,或通过掌握组织详尽材料等途径解决,而作为内部宣传的写作人,则对于此类问题应有更高的敏感性和严谨性,杜绝此类错误在任何时间的任何宣传稿件上发生。

二、新闻写作坚持的基本标准 新闻,是以宣传为手段反映当前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报刊、广播、电视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是消息、通讯、新闻特写、速写等体裁的统称。由此对于新闻稿件的书写也要求具有一定的标准。

1.真实性:新闻稿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的原则,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生活实践活动的事实; 切忌假、大、空;华而不实。

2。政治性: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从全党工作大局,服务社会民生;宁缺毋滥。

3、时效性:充分考虑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做到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及时快速地投递新闻稿件;

4、重要性:充分考虑所投递新闻报道的影响范围、影响深度,力求发布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

5、内涵性:切合本地方、本部门和本单位的性质和特点,言之有物,传达信息丰富,叙述事实清晰,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6、严肃性:符合新闻稿件的基本写作格式,具有新闻语言风格,结构清晰、合理,语言规范、简练,表述准确、流畅,讲究遣词造句。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稿件因其作用的特殊性,除了要求具备一般文章的要求外,还有自身的特殊要求。具体说来新闻稿件要求有四个字:真、快、短、活。

1.真即是坚持真实性。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1)新闻真实性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都要确凿无误。也就是说,新闻事实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准确。这些情况若有出入,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新闻真实性还要求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细节和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任何一种用来修饰和渲染素材的虚构在新闻写作中都是要不得的,那是对新闻真实性的忽视或者说轻视;

(3)新闻作品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也必须确切无误。总之,新闻以求真标明自己的价值,就是要坚决杜绝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为了追求生动感人,凭主观想象增加许多不真实的细节,更不要进行主观的“合理预言”,夸大其词,胡编乱造。

2.快即是坚持时新性。时新性是时间性与新鲜性的合称。新闻写作不但要讲究时间性,还要给人以新鲜感。新闻姓“新”,时间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记者采访必须雷厉风行,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写作上则要坚持新鲜性:内容新(角度新、主题新),形式新(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新闻的最前面、寻找“最近点”)。

3.短即是坚持简明性。简明是一切题材的新闻作品的最显著的特征。简练也是最高级的写作技巧,对记者来说,更是语言文字方面的最基本的基本功。具体地说,简明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求通俗明了。这是新闻作品写作上一个主要特征和主要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消除生僻艰深的字句,控制句子长度。二是要求简洁凝练。这是比“短”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如何把新闻写短? a、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b、空话少说;c、一事一报;d、语言准确、简练;e、善于删改等等。

4、即是要坚持灵活性。如何把新闻写活,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觉得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二是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即择取事实点面结合,跳跃式行文;段落简短,叙事简洁,讲究思想的递进和丰富;讲究逻辑衔接,省去铺垫过渡等等。三是要多写视觉新闻。要始终地清醒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各个层次的读者,比我们高明、聪明、专业的读者多了去,不说公道话、不讲实在话,用居高临下的空话对待群体或者自己的读者,甚至公然攀附、不跟基层百姓站在一起,其结局只能是被社会所唾弃。在公民意识正全面觉醒的今天,我们在“恪守政治家办新闻”的理念前提下,应当努力做到新闻事件不失语、不乱语、少错误,坚守起码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无论何时决不说违背事实真相和良知的话。

下载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及操作规范

    主体探究式课堂学习模式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及操作规范 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快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形......

    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一、目的要求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三年所学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检验,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专......

    员工操作规范基本要求

    员工操作规范基本要求1、 称呼别人,应该用“您”而不是“你”; 2、 在客人面前,与客人及同事之间一律使用“普通话”,不可说方言 和不文明的语言; 3、 音量应以对方能够听清为限,......

    议论文写作基本要求和规范.

    议论文写作基本要求和规范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

    关于规范教案编写基本要求(本站推荐)

    关于规范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教案,即教学方案,是教师上课的直接依据和整体安排。为了上好课,老师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具或媒体资料等......

    中小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5篇)

    中小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主讲人 万亮 2014.10.13 实验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检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独立思考......

    青山中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推荐5篇)

    青山中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实验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检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

    规范礼仪服务中基本要求

    规范礼仪服务中基本要求: (一)客服代表在规范礼仪服务中应该有的行为: 1、 专业化; 2、 具备产品知识; 3、 工作时,要积极、专注; 4、 联系到其他的客户; 5、 注意放松自己的情绪;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