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卡片)(2018.3.22)

时间:2019-05-13 00:1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6.3 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卡片)(2018.3.2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6.3 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卡片)(2018.3.22)》。

第一篇:16.3 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卡片)(2018.3.22)

卡片式五环节教学 使用班级:高二(2)班 姓名: 制作者:雷建勋

§ 16.3 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预习卡片】 一.典型题目: 1.如图,小球a、b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让球a静止下垂,将球b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从静止释放球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60°。忽略空气阻力,求(1)两球a、b的质量之比;(2)两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球b在碰前的最大动能之比。

2.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1 m/s,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 m/s和2 m/s.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

3.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 m/s2,求(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

不超过多少。

二.人船模型 系统在全过程中动量守恒(包括某个方向上动量守恒),人在船上走动的过程中,每时每刻人、船速度之比均与他们的质量成反比,因此,两者平均速度之比也与他们的质量成反比,由动量守恒可得

,这是个重要的结论。4.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在静水中,质量为m的人从静止开始从船头走到船尾,不计水的阻力,求船和人对地面的位移各为多少?

5.质量为M的汽球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气球静止于距地面为h高度处。从气球上放下一根不计质量的绳。为使此人沿绳滑至地面,绳的长度至少多长?

三.多物体组成的系统

有时候对整体应用动量守恒,有时只选某部分应用动量守恒,有时分过程多次

卡片式五环节教学 使用班级:高二(2)班 姓名: 制作者:雷建勋

应用动量守恒,恰当选择系统和始、末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所示,甲车的质量是2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物体.乙车质量为4 kg,以5 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以后甲车获得8 m/s的速度,物体滑到乙车上.若乙车足够长,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在乙车上表面滑行多长时间相对乙车静止?(g取10 m/s2)

7.如图所示,A、B、C三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0.5kg,mB=0.3kg、mC=0.2kg,A和B紧靠着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以v0=25m/s的水平初速度沿A的上表面滑行到B的上表面,由于摩擦最终与B木块的共同速度为8m/s,求C刚脱离A时,A的速度和C的速度。

8.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A=3m、mB=mC=m,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A与B碰撞后分开,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大小.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

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A=2 kg、mB=1 kg、mC=2 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相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

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碰撞.求A与C发生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

10.如图,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A、B、C,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轨道上。

现给滑块A向右的初速度v分别以

0,一段时间后A与B发生碰撞,碰后AB、的速度向右运动,B再与C发生碰撞,碰后B、C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滑块A、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定值。两次碰撞时间极短。求B、C碰后

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

第二篇:3《白杨》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抓住“沉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白杨》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请找一找“沉思”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Δ”号标出,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

二、抓“沉思”一词学习课文

(一)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内容。

1.默读1~4小节,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沉思。

2.课件展示,带学生入境。

出示课件:画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情景,老师画外音:看!这就是车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这就是铁路沿线的一行白杨树!(画面上出现一排挺直的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就在这时,兄妹俩的一番对话打断了他的沉思。

3.学习文章的5~13小节,分角色朗读,以读代讲。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分角色把兄妹俩的对话读一读。男同学扮演哥哥,女同学扮演妹妹,老师就读爸爸说的话和叙述部分。注意要把兄妹俩争论时那份天真、固执的语气读出来。

(2)学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文章第14小节,细细品读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三句话。

过渡:哥哥最后一个问话: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出示课件: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话,运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抓关键词品读这三句话。

①学生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一句后,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从来”一词后,老师启发学生:你从中读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吗?

学生品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一句后,老师更进一步引导理解,老师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又能读懂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把白杨生命力如此顽强的特点读出来吗?

③学生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还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品格吗?

◇当堂完成课堂小练笔: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悟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特点,咱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风沙刮来,白杨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雪打来,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干旱,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洪水,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朗读第14小节。

5.学习第15小节,抓三个“只知道”体会爸爸的心。

过渡:爸爸的这番话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板书:画上一颗心的图案。)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在心形图案上画一个“?”)

出示课件: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1)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后启发学生: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你们知道吗?请把爸爸的经历和白杨联系起来考虑,谈谈自己的看法。

(2)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

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

(3)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

可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爸爸为什么要把孩子带到艰苦的地方去呢?

(4)小结:看来,你们都知道了兄妹俩的三个“不知道”,那么,你们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学。

(二)学习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内容。

出示课件: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鼓励学生针对这段话大胆质疑。

2.归纳学生的质疑难点并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解疑难。

设想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

(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爸会想些什么?

(2)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3.学生交流讨论。

4.理解爸爸的心。

(1)出示“心”在字典里的两种解释:①指心脏。②指思想、感情等。

(2)请学生为文中“爸爸的心”选择正确的解释条后用“心”字来扩词,老师相机板书:心情、心思、心愿。

(3)学生用上“心情、心思、心愿”这三个词来领悟“爸爸的心”。

(4)老师小结:

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种心情,他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思,当他深情地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时他就怀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思,孩子们不知道,而你们已经从孩子们的三个“只知道”中知道更多的内含了;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愿,那就是──(学生回答: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同学们这回对爸爸的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指板书回答,并擦掉心中的“?”号。)

三、想象拓展,布置课后小练笔

1.大胆想象四十年后,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的第三次沉思。

老师启发:学完《白杨》一课后,我们难忘当年在那趟西行的列车上,爸爸那番意味深长的话。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机上有不少来自国内外的志士仁人,他们正准备奔赴西部边疆。飞机内还坐着当年的爸爸,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带着两个在新疆出生的小孙孙刚从上海探亲归来,此时他搂着两个小孙孙,俯视着舷窗外的茫茫戈壁,又陷入了沉思。同学们想想,这位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四十年后可能在沉思什么呢?这位爷爷和两个小孙孙之间又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呢?

2.布置小练笔作业:同学们可根据以上的设想大胆展开想象,完成小练笔作业《第三次沉思》

板书设计

枝干挺直

白杨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

第三篇:练习3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读贴练字,引导学生赏析汉字美,创造汉字美。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2、指名朗读。

3、说说如何写好横线上的字。

注意:

(1)写单个字,要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观察的主要参照不再是“格子”,而是字的笔画与笔画,偏旁与偏旁之间的结构关系。

(2)写一行字,还要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穿插、避让和布局。

4、读贴,书空,交流写好字的诀窍。

5、指定时间内独立描红,临贴。

二、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

1、读一读口语交际的题目要求。

2、归纳所列话题:

(1)同学过生日,要不要送礼物?

(2)爸爸妈妈要我们星期天参加补习班,我们要不要参加?

(3)广告上说的,我们该不该相信?

3、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问题,有时甚至常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你还遭遇过什么问题?

4、学生再举例,教师继续罗列于黑板。

5、你对哪个话题最有看法,请你来发表你的看法。

6、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写下同学的看法。

7、代表心里“编”写提纲,试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以及同学们的看法。

8、教师及时指导:

(1)恰当地点拨,使讨论逐渐深入。

(2)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肯定。

(3)鼓励不善发言的大胆表达自己观点。

板书设计:

我来说一说

先在心里编好谈话提纲

再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第四篇:孔繁森第二课时教案3

《孔繁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突出了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本环节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倡导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而整个课堂是生动的,开放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教学目标】

1、感悟文本语言,紧紧抓住文章情感主线“优秀的援藏干部”,让学生体会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知道孔繁森为加强汉藏两族团结作出了杰出贡献。

2、用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挖掘文章的空白处,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学重点】 :

1、从孔繁森为资助孤儿读书献血,抚养孤儿的故事中体会他的无私与伟大,关心藏族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2、让学生的身心与朗读内容融为一体,在诵读中“悟”出一点,学生体验文本角色,近距离接触文本。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孔繁森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孔繁森》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孔繁森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过渡:孔繁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为什么会被编进了语文课文里?他到底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到底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孔繁森,进一步的了解他好吗?

二、走进孔繁森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孔繁森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西藏,领略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吧!(出示西藏的图片)孔繁森曾经在这儿生活了10年,10年来孔繁森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课文里面有一句话对他进行了评价,你能很快地找出来吗?

学生打开书,到课文中找句子。

2、指名回答并板书:优秀的援藏干部。

自由读读这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中有没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可以提出来考考老师。

帮助学生理解“援藏”的意思。

出示填空题:孔繁森是一个()的援藏干部?(优秀)你能把“优秀”这个词换成另外一个和他意思相近的词吗? 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应该读重一些?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课文接着给我们讲了两个感人的故事。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感人的故事吧。

1、快速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抚养孤儿

2、怎样的孩子被称为“孤儿”?是什么让这三个孩子成了孤儿的呢?

师:5.12汶川大地震,小朋友一定还记忆犹新吧,你们看(课件展示地震画面),就在1992年,西藏的拉萨市附近也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在这次地震中许多藏胞失去了可爱的家园,许多藏胞被夺走了宝贵的生命。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这3个藏族孩子在这次无情的地震中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看到自己家的房子倒塌了,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倒在了血泊中,一动不动,他们此时的内心是多么悲痛和恐惧啊!你能想象出,当时的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吗?(面黄肌瘦、衣服破烂、满脸泥巴、满脸泪水,号啕大哭„„)

3、多可怜的三个孤儿呀!你能用朗读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吗?出示第一二句,指名读,齐读。

4、他们的声声哭泣、声声呼唤深深刺痛着援藏干部孔繁森的心,他做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是什么决定呢?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5、出示句子: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孔繁森到底是怎样抚养这3个孤儿的呢?请看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孔繁森抚养孤儿的资料)

6、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父亲啊!三个孤儿虽然不是孔繁森亲生的,但他却像亲生儿女一样来抚养他们。

出示第3句话,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

7、(课件出示图片),你们看,他们依偎在孔繁森的身边,笑得多么幸福啊!

小朋友,那么知道吗?当时孔繁森是拉萨市市长,他白天的工作忙不忙啊?现在为了抚养这3个孤儿,孔繁森连晚上也得不到好好的休息了,必须为他们洗衣、做饭,还要辅导他们功课,这要花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呀,他完全可以让别人来收养他们,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他要亲自抚养他们,让3个孤儿能再次的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温暖,你们说孔繁森算不算是个优秀的援藏干部呢? 让我们一起赞美他!齐读: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为了抚养这3个孤儿,孔繁森除了要花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之外,还要花许多的钱。他们吃的、穿的,用的、上学等等都需要用钱,那么孔繁森有这么多的钱吗?我们再来看一段小资料。(课件出示孔繁森的经济情况)

钱不够花,怎么办呢?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1、快速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段主要写了孔繁森的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板书:献血

3、孔繁森是怎么献血的呢?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的内容(1)孔繁森是在什么时候?怎样来到医院的? 课件突出“夜里”、“悄悄”二个词语

提问:孔繁森为什么要在夜里,悄悄的来到医院呢?

(孔繁森是为了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怕给别人添麻烦,更怕被那三个孩子知道了,如果他们知道了,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这个比父亲还亲的孔繁森去医院献血的,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花这用父亲献血换来的钱去读书的。所以他趁孩子们都睡熟了,才——悄悄地来到医院。)

(2)孔繁森来到医院,他要向医生要求献血,课文里面用了一个什么词?(请求)想象一下他会怎么请求呢?

告诉医生自己要献血,希望医生答应,这就是“请求”。(读词)面对孔繁森的请求,医生同意了吗?为什么?(孔繁森年纪太大了,头发都白了,身体又不好,献血对他的身体健康很不利。您这么大年纪了,不适合献血。)

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3)见医生不同意,孔繁森更着急了,他想,如果不献血,那孩子们吃什么呀,孩子的学费怎么办呀?于是他就——“再三恳求”,想象一下孔繁森会怎样的“再三请求”呢?

孔繁森这样一次又一次诚恳的请求,就是“再三恳求”。谁来读好它!(读词“再三恳求”)

孔繁森这样诚恳地再三请求,医生实在是没办法拒绝了,只好很不情愿地答应了,医生这是——勉强答应。(齐读)

4、出示图,大家看,孔繁森挽起了衣袖,医生正要给他抽血呢!多感人哪!

5、让我们满怀深情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过渡: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孔繁森用鲜血所得的营养费原本是应该自己补补身子的,可是他自己却一分钱都没有用,而是把所有的营养费都用在了——这几个孤儿上学所需的费用上。

1、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指名读,齐读。

原来孔繁森是用献血的钱来为收养的这几个孤儿上学的呀。板书:助学

2、出示孩子们上学的图片。看,曲尼,曲印背上了新书包,能去学校读书了,他们是多么的开心啊!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上学的学费,是孔繁森用自己的献血所得的营养费换来的呀。

3、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抚养三个孤儿的一年时间里,孔繁森不止献了这一次血,他共献血三次,献了900毫升的血,你们知道900毫升有多少吗?有两瓶啤酒那么多!这900毫升的血对于正常人来说其实也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的孔繁森来说却是非常宝贵的!

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感动,这一点泪花,齐读这句话:

4、孔繁森用献血得来的营养费,帮助三个孤儿上学读书这件事,让藏族同胞们知道了,他们也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他们对孔繁森的深深感激和无限热爱,听,悠扬深远的歌声传来了,那是藏族人民在用歌声表达对孔繁森的热爱。(听歌曲)让我们伴随着悠扬而有深情的歌声,一起深情地诵读这一段(师生配乐诵读)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5、“汉族和藏族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孔繁森是汉族人民的儿子,也是藏族人民的儿子,正因为有了孔繁森这样优秀的援藏干部,才有了汉藏一家亲的情谊,是孔繁森架起了汉族和藏族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我们为祖国有这一样的优秀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讴歌孔繁森

1、孔繁森在西藏工作了十年,他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藏族同胞,和那里的藏胞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出示图片)孔繁森逝世后,成千上万的人自发地悼念他,许多的藏族群众都长跪不起,失声痛哭,老百姓献上的哈达堆成了一座雪白的小山,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孔繁森(齐说)

2、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忘记,20世纪90年代,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有这样一位援藏干部,他的精神,他的品格,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文人为他写作,乐师为他谱曲,诗人为他作诗(出示诗句,播放歌曲)。

3、学到这儿,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你想对孔繁森说些什么?(练习说话)

【板书】 抚养孤儿

孔繁森

优秀的援藏干部 献血助学

【教学反思】

《孔繁森》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16课,本课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为文题,通过描述其援藏工作期间收养孤儿并为孤儿献血、交学费这两件感人的事,颂扬了孔繁森关心爱护藏族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孔繁森实在是一个距离遥远,感觉陌生的人物。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人物品质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中心句是“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怎样才能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这句话呢? 首先,我帮助学生了解新词“援藏”的意思,以此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再让学生观察孔繁森的照片,结合文字资料介绍他的生平,说一说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接着打开书,轻声读第一自然段。通过抓住“优秀”一词,指导学生联系自己先前初步的体会,对孔繁森产生一个总体印象。这时大家都明白了,课文是围绕“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这句话而写的。

接着,我引导大家联系实际,说说爸爸妈妈在生活中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通过回忆、发言,同学们都体会到了父母的关爱和辛苦付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及时过渡:“孔繁森就是这样,对待三个孤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很自然就让学生理解了“孔繁森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这三个孤儿。”这段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允许他们产生自己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感悟。因为学生的情感积累、生活经历、理解程度、思维角度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我力求做到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在学习课文第三段时我是这样过渡的:孔繁森每次下乡见到生活贫困的藏胞,就要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他们。往往只过了半个月,他的工资就没了,有时连伙食费都交不起。自从他收养了三个孤儿,他的生活就更艰苦了。于是他想到了献血。在理解这一段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哪儿最让你感动?学生抓住了“悄悄地”一词,紧接着我就让学生思考孔繁森为什么要悄悄地去献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总结出孔繁森只想苦自己,不想麻烦别人的大公无私的品质。在理解“请求”、“恳求”时,我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来演一演,孔繁森是怎样请求医生给他献血,医生不同意,孔繁森又是怎样恳求医生的。通过表演,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请求、恳求”共同的地方是都有要求的意思,“恳求”比“请求”程度上要深,态度是诚恳的。

在教学中,我还穿插了歌曲《公仆赞》,利用歌曲伴奏指导孩子们朗读课文,在歌声中播放孔繁森生平事迹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他在西藏的工作经历。音乐是灵空的,它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歌曲的插入,使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补充介绍的两个关于孔繁森的故事,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他。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孔繁森关心爱护藏胞的形象深刻地印在了学生幼小的心灵中。

最后,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再次体会到孔繁森对汉藏团结所作的贡献。音乐、图片、文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用所学的目标语言进行口头交际。

2.学会用结构be(not)allowed to谈论家规——Family rules。

教学设计

热身(Warm-up):

Play a game复习结构be or be not allowed to。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看哪一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列出最多的校规,明确学生必须用所学结构be or be not allowed to。

(通过这种小游戏,既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为下面的新课作好铺垫)

呈现(Presentation):

①教学3a.(1)让学生先描述图画,预先知道要谈论的话题——Family rules。

(2)让一对学生大声朗读对话。

(3)让学生再次阅读对话,单独完成填写表格。(帮助学生明确任务要求.提醒学生用“Don’t”和“You can”归纳信息。)

(4)让不同的学生说出答案,教师帮助纠正。

(5)最后,将学生分成二大组,分别扮演Sun Fei和WuYu朗读对话。

②教学3b.通过投影,展示对话。让一对学生朗读对话。

A: 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home?

B: Well, I’m not allowed to go out on school nights.How about you?

A: I’m not allowed to go out on school nights, either.But I can study at a friend’s house.接着,多媒体课件提供3a表格的正确答案,学生不看书本,充分利用表格中的信息模仿之前投影出的对话进行结对练习。

让两到三对学生展示对话。

巩固和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①Activity 4对目标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明确活动要求,并且让学生朗读表格中的rules。

教师和一学生进行示例对话,以便让学生明确怎样进行调查。

T: Do you have to go home after school, Wang Ling?

W: Yes, I do.T: Are you allowed to stay up until 11:00 pm?

W: No, I’m not.T:...允许学生在课室走动,各自调查三位同学,并且填好表格。(通过任务型的活动设计,让学生把英语用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两到三位学生读出他们的调查结果。For example,a student might say,Wang Ling has to go home after school.Li Ping is allowed to stay up until 11:00 pm and so forth.②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自由辩论——Students should or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use mobile phones at school.(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全班同学的参与,气氛将热烈,活跃。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观点的时间,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想法。)

作业的布置(Homework):

1.用结构be(not)allowed to和have to各造五个句子。

2.模仿3a编造一个对话,谈论family rules。

下载16.3 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卡片)(2018.3.22)word格式文档
下载16.3 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卡片)(2018.3.2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繁森第二课时教案3范文

    《孔繁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3英英学古诗第二课时

    灌云实验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3、英英学古诗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2012年9月29日 总课时数:19 教学过程: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静的夜晚......

    识字3 (第二课时)教案

    识字3(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9月29日 上课记录:30人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熟读与交流中了解祖国,感受祖国的伟大。 一、导入 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

    小学英语单词卡片电子版3

    flower:['flauə] grass:[grɑ:s]lake:forest:['fɔrist]path:[pɑ:θ]picture:['piktʃə] bridge:[bridʒ]road:[rəud]park:[pɑ:k] house:[haus] tree:[tri:] building: ['bi......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1、让学生自学,了解课文结构及作者的观察顺序,运用热键自学生字词,能流利朗读课文(第一课时)。 2、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主题,在协作环境中在网上搜索有关长城资料,感受长......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介绍家乡的景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本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的专题,安排这个话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

    3《梅花魂》第二课时说课稿

    《梅花魂》第二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语文组~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梅花魂》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梅花魂》是......

    3、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教案[范文大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第二首古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解释词语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理解《峨眉山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