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教学心理
体育教学心理
一般包括下述6个方面。
体育学习的理论与模式 体育运动技能和技术的学习或称运动学习,属知识技能动作学习的类型。它不仅与肌肉、肌腱、骨骼等活动的灵活、协调、强度有关,也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当前有关运动学习的理论模式归纳起来有4种:①一般描述性的学习模式,主要说明技能操作的一般特征,直接指导技能学习。②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模式:说明技能操作中的注意、知觉、记忆和决策能力以及学习者处理一系列线索,并迅速传递信息或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方式。③控制论的学习模式,主要说明人通过自我调节功能进行操作的过程,人被看作是根据反馈原理调节的闭路控制系统。反馈作为调节机制,便于觉察、校正自己的行为,使之与目标保持一致。④分段控制的学习模式,说明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信息编码和行为控制。
关于运动学习理论主要有:①自主系统学习理论。认为各种复杂的动作都是由简单动作综合起来的。各种基本动作通过不同的训练和组合,就可形成不同的技术。②分级控制的运动学习理论。认为一系列连续的运动是由一个运动程序控制的,运动程序使运动系列在没有任何外围反馈的情况下完成。③认知策略使用的理论。一方面是把运动看作专业学习,包括教员、教练员所教的技能、专业知识、战术等;另一方面也包括“支持运动学习”,如自我分析,自我管理的技能。体育学习与其他学习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不同点在于体育学习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学习进行的,学生在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等的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体育学习必须遵循动作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和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体育运动学习动机 根据体育活动动机内容的指向性,体育动机可分为直接动机(指向体育活动本身的动机)和间接动机(指向体育活动结果的动机)。前者与体育活动直接联系,后者则与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有关。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体育活动的动机可分为开始从事体育活动的阶段、体育活动专项阶段和高度体育运动水平阶段。进行动机教育的任务,主要是使学生以社会性的间接动机为主导而将两种动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根据体育运动动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学生的动机内容与水平因材施教。
体育运动知识学习指人对各种运动项目的认识,包括体育运动和各种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动作的属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特点就是思维活动与身体操练结合。体育教学过程首先应引导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掌握动作概念,把知识变为身体活动,从而获得各种体育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头脑里如果没有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就不可能正确地掌握运动的技术动作。表象的形成可分为建立和明晰两个阶段。动作概念是在动作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某一动作的
抽象和概括,反映了完成该动作的本质规律,动作概念的掌握是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理解过程。
体育运动技术学习是与身体形态、机能有密切关系的肌肉运动技术的学习。它不仅与神经系统有关,而且与肌肉、耐力等有密切联系。影响运动技术学习的心理因素包括:①正确的知觉能力;②身体平衡知觉能力;③正确的判断能力;④感觉-运动调节能力和韵律感觉能力;⑤美感受能力。这些因素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除学生本人能力外,所学内容的性质和学习环境等也是影响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运动技能的形成 运动技能要求身心协调地进行活动。要取得动作技能教学的良好效果,就必须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这3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①有意掌握动作阶段:运动表现紧张、牵强、不协调、缺乏控制能力、伴随多余动作。在心理上主要借助视觉表象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动作。但由于注意范围狭窄且过度集中,易造成知觉不够准确、习惯动作干扰以及情绪紧张等。②改进动作阶段:在心理上注意力主要指向改进动作技能,肌肉运动感觉比较明晰和精确,多余动作减少,能作到有意识的视觉和动觉控制,注意过度集中和情绪紧张性减弱。③动作熟练阶段:各种肌肉动作联结成为自动化的系统,有意识的控制让位于动作的自觉控制,多余动作和心理紧张消除,注意范围扩大。
体育与心理发展
体育对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体育实践和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的个性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表现、训练和发展。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影响有所差异,如在集体对抗项目中,学生的互助合作、默契配合、顽强拼搏的意志性格得到发展;高难、惊险的技巧项目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勇敢、果断和顽强的个性品质;通过激烈紧张的比赛,可培养学生控制自己情绪和意志的能力,发展运动智力和品德。体育教师应注意在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促其发展相应的心理品质。体育专项心理
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学生有不同的心理要求,从而形成各专项运动的心理特点,如田径心理、体操心理、球类心理、游泳心理、游戏心理等。随着体育教学和训练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体育运动专项心理品质,如田径运动中的“距离感”、游泳运动中的“水感”,体操运动中的“节奏感”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主要是:①生理心理差异,如体质不同,健康水平不同,身体正常和异常的学生的心理反映有着明显的差异。②年龄心理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动机、态度、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均有差异。③性别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价值观以及在选择运动项目等方面存在差异。④个
性心理差异,学生的气质与神经类型的差异可影响对运动项目的兴趣以及意志品质上的差异。体育教师既要根据体育专项心理特点、又要根据学生心理上的共性与个性科学地组织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体育心理卫生
体育的首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保障身体健康。然而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
辅相成的。体育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使学生的身心同时得到健康发展。一般认为,游戏和竞技体育具有以下心理卫生意义:①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②提高独立性;③消除紧张;④有助于形成友谊、声望和领导地位;⑤提高自己的价值观。体育之所以能促进心理卫生主要是因为:①坚持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体格强健、耐心持久,提高身心适应能力,从而增进热情积极、勇敢坚强等个性品质,克服懒惰散漫、胆怯懦弱等消极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②体育运动常以竞赛形式开展,竞赛中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并争取更高的目标,可以得到同伴和集体的承认,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利于经受挫折考验,保持社会心理平衡。③体育运动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它具有社会性、公开性等特点,有利于人际沟通和培养形成健康的群体心理。④参加体育运动可缓解或转移各种消极情绪,尤其是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某些持续而有节奏的运动项目如健美操、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还可以减缓或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另外,体育对开发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体育教师心理
体育教师除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共有的心理品质外,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品质,主要是:①稳定持久的运动动机和兴趣;②高度的运动信心和对体育运动的强烈求知欲;③充沛稳定的运动情绪和情感;④吃苦耐劳、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⑤敏感的运动感受性和创造性的运动思维及应激能力;⑥正确协调体育交往中的人际关系;⑦能掌握和运用体育心理知识和技能;⑧具有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竞赛心理指导的能力
第二篇:体育心理案例
(二)研究案例2 特质学派及五大因素模型的局限与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
1.研究目的
作者以特质学派和五大因素模型,在理论导向、结构框架、特质定义、因素分析、预测能力、控制策略等6个方面的局限性,综述了以往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在预测运动成绩时遇到的困难。
2.研究结论
(1)特质学派及五大因素模型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缺乏理论导向,不能解释原因;人格因素的数量可能不一定是五大因素;五大因素可能非正交;缺乏对特质概念的明确界定;因素分析技术的限制;过于笼统,难于预测;未能提供控制和治疗方法。总之,特质概念究竟包括了人格的哪些层面和特质理论家们是否对此已有了一致的意见,这类问题仍有待澄清。
(2)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的思路是采用新的研究模式——利用更为具体的人格特质预测更为具体的行为。更为具体的人格特质是指将大特质降解为小特质;将一般情景转为特殊情景;更为具体的行为是指预测行为的个别方面而不是行为的综合结果。
(3)改善移植量表的预测效度主要表现在预测对象水平、一般情景和特殊情景、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主因素和亚因素的确定。
(4)发展运动领域的人格测验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建立综合的中国运动员人格测验。
(5)通过证实性因素分析检验理论。过去,在寻找人格结构中有多少和哪些因素的研究中,特质学派几乎完全依赖于探索性因素分析(ERA)。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利用证实性因素分析(CFA)来对五大因素模型进行检验(如Elizabeth,1996;James,1996)。
(6)反复进行信效度检验。特质学派研究者通过长期的、艰难的探索,已经对人格结构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论认识并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实证研究结果,因此条件已经允许我们更多地利用CFA来进行不同的假设检验。主要结论为:人格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曾是运动心理学的热门话题,但到了80、90年代论文数量明显减少(张力为,褚跃德,1994)。
特质研究未能满足运动心理学家的期望,主要原因可归结为3个方面: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理想的预测效度。如果我们在前两个方面尝试改进,就完全有理由期待更加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因此,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在进行特质研究之前应该注意思考的问题是:研究问题是否是科学问题?理论依据和实证依据何在?研究假设是否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预测关系是否具体?研究方法是否能够满足研究目的的需要?关于第一个问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科学问题可能产生于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差距之中、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之中以及解释某一现象的需要之中;科学问题应当是可解的,即可以得到概率意义上的实证检验(McGuigan,1997)。关于第四个问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新方法的产生总是服务于研究问题的,如前述的证实性因素分析。另一值得注意的方法是多特质多方法的研究模式,这种研究模式综合采用语言评估、非语言评估、自我评估、他人评估来考察多个因素的结构模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化,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关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时候,自然应当联想到与其相对应的方面。我们还需要指出,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学派有着各自的强点和弱点,不要期待特质学派的发展能够解决运动心理学家面临的所有人格研究问题。
但是,特质学派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仍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特质学派和生物学学派在运动员的心理评定和心理选材问题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而心理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以及认知学派在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方面有其特殊的价值。特质学派帮助我们了解运动员在人格的哪些方面有多大程度的差异,而生物学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则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在这些方面会有这样大的差异。我们需要根据研究和应用的不同目的,来寻求不同的理论支持并对不同的理论进行检验。
3.简要述评
本研究以特质学派和五大因素模型在理论导向、结构框架、特质定义、因素分析、预测能力、控制策略等6个方面的局限性为切人点,以特质和五大因素理论为依据,对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在预测运动成绩时所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梳理。发现人格特征在预测运动成绩时所遇到的困难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采用过于宽泛的人格特质预测过于宽泛的行为结果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提高移植量表的预测效度和发展运动领域人格测验的可能途径。本研究以思辨的方式提出论点,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为论据,论述思路清楚、层次分明,所得结论有助于运动心理学家在人格特质的研究中明确方向,最终更好地描述、预测、解释和控制运动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4.文献来源
张力为,李安民.特质学派及五大因素模型的局限与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28~31(三)研究案例3
个性特质与情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
1.研究目的
Bowers K.S以个性与情境之问交互作用的理论为依据,在1973年撰写了一篇题为昏心理学中的情境论者》的文章,强调个性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理论是最令人满意的理论。为证明这一理论的有效性,他研究了1959年以来出版的有关个性特质与情境之问相互影响的ll篇论文和19份资料。
2.研究结论
结果表明,其中占总数12.71%的文章强调个性对行为的作用,只有10.17%的文章强调情境对行为的作用,而强调个性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文章占总数的20.77%(相当于前两类文章的总和)。
Bowers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之一是由EndlerN.S和Hunt J.M.于1966年进行的通过S R焦虑问卷测量产生焦虑行为的原因方面的研究。这项研究要求被试分别将引起焦虑的11种不同情境中的问题与14种不同的焦虑反应相匹配。
(1)这11种情境是:①“你正要出发做一次长距离的机动车旅行”;②“你要迎接一种新的生活”;③“你将参加心理测验”;④“你正在山边沿着岩壁向前爬”;⑤“在一大群人面前你要站起来发言”;⑥“你要到咨询处去求助解决一个私人问题”;⑦“你正要坐小船出发到波涛汹涌的海面上”;⑧“你要参加一场有许多观众观看的激烈的比赛”;⑨“深夜你一个人走在森林里”;⑩“你正参加一门重要课程的最后一次考试”;⑩“你正要为接任一项非常重要的职务去接受面试”。(2)14种反应模式是:①心跳加快;②有(无)不安之感;③动作慌乱;④感到兴奋和颤抖;⑤想回避情境;⑥出汗;⑦尿频;⑧接受挑战;⑨口发干;⑩变得不灵活;⑩胃部有饱胀感;⑩体验到焦虑;⑩想大便;⑩呕吐感。
以上两部分互相组合可以提出154个题目(1l×14)。要求被试用5级量表法对每一题目作出回答。三个样组中大多数被试的反应表明,只有总分的8%是从个性特质维度(P)来分析焦虑水平高低的;6%是从情境维度(s)来分析焦虑水平高低的;大约总分的29%是通过三种交互作用【P×s,P×MR,s×MR)来分析焦虑水平高低的,即用三种交互作用来解释行为的(图1—5)。另有34%的情况是被试未作回答或者做出不正确的回答,这就是说,人对许多行为还不能做出解释。
Endler和Hunt的研究支持了人的行为是由个性(特质理论)和环境(情境理论)之间交互作用所决定的理论。他们的研究表明,如果要理解焦虑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和情境的约束这两方面的因素。
863423未加说明(或错误的)S与MR交互作用P与MR交互作用P与S交互作用反应习惯(MR)情境61013
图1—5引起焦虑的各种变量所占的百分比
个性
(引自EndlerN s和Hunt J M,1965)
Morgan和他的同事于1979年对世界级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包括摔跤、长跑、划船、自行车等)的个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的是心理生理和特质一状态的方法,即在测量心理变量的同时,测量生理变量;在测量个性特质的同时,测量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结果显示,成功的运动员与不成功的运动员具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模式。临床运用的结果表明,用特质一状态测量手段来测量运动员和划分成功与不成功的运动员,其正确度大约可达70%。Silva等人在1981年用同样的测量手段去测查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团体,其正确度可达80%;采用心理生理的方法测量运动员,其正确度可达93%。Lenders和他的同事在1980年也研究发现,步枪射击运动员的心率、呼吸率等心理生理过程以及心理生理同步的度与射击成绩的相关很大。
总之,采用多变量的(即心理的、生理的、情境性的)模式来研究个性,可以更好地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些变量的结合,能更好地反映出运动员比赛情境中的情况。
3.简要述评
本研究以个性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理论为指导,通过S-R焦虑问卷来测量产生焦虑行为的原因,并运用多元分析的方法,对有关个性特质和情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相关论文和资料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其中占总数12.71%的研究结果强调个性对行为的作用,只有10.17%的研究结果强调情境对行为的作用。然而,强调个性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占总数的20.77%(相当于前两类文章的总和)。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个性(特质理论)和环境(情境理论)之间交互作用所决定的理论。如果要理解焦虑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和情境的约束这两方面因素。
本研究理论构架明确、设计合理、方法得当、研究思路清晰、结论准确。这一结论为研究运动员个性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4.文献来源 体育心理学第一次作业:
◆结合专题二 个性与体育运动 中案例2 和案例3 的研究结论,谈谈你对运动员个性研究发展方向的看法。(请两周内交给沈飞)
第三篇: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5-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不仅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调整大学生心理、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帮助大学生走出自闭,建立浓厚的团队意识,更能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帮助大学生应对毕业后需要面临的各种考验。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大学生心理 健康心态 团队意识 抗挫折
一、积极健康心态的有效形成
当代大学生面临社会的整体性变革和转型,自然而然易于产生迷惘和无奈的心理感受,特别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很难保持积极健康的乐观心态面对一切,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体育教学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提供强大正能量。首先,大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自然面对自我的重新认知,大学生在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或者了解一类体育技巧后必然带来极大的自我满足感,而这种自我满足感经过时间的发酵后则成为大学生积极心态形成的助推器。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积极心态的极大活跃和对消极心态的强烈挤压,伴随着大学体育教学的深入与发展,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必然有着质的飞跃。例如:由于中学的课业压力,大部分大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基本上不参加体育活动,由此必然带来大学生体育技能的整体缺失,而当中学生摆脱繁重的课业压力后,在日常生活中必然参加体育竞技娱乐活动,而技能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自尊心的受挫,随之而来的是对自我的单方面否定和严重的精神危机,消极心态压倒积极心态。而此时,大学体育教学则扮演了重要角色,大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竞技技巧,当大学生掌握体育竞技技巧后自然会重新获得自我的认同和自我精神危机的超越,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也就随之而来。
二、从“自闭”到“团队”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自闭心理,这种心理一方面来源于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独生子女的影响,另一方面来源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而大学生的自闭心理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成为大学生融入社会的绊脚石。因此,打破当代大学生的自闭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从自闭走向群体则任重而道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体育教学对改善大学生自闭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融入群体发挥着重要作用。总所周知,多数的体育运动都是团队的竞技,因此,团队作为整体必须要求每个队员都能严格遵照规则,在可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而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需要团队的配合。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在传授体育技巧和方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很好的规避了大学生固有的自闭心理。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真心体味到团队的重要性,摒弃固有的心态,而且随着体育课程的深入和团队队员的磨合,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不知不觉之间收获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这一方面为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更能使当代大学生尽早的心理成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职业竞争的需要。
三、抵抗挫折能力的全面提升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独生子女,从小生长在父母无微不至的溺爱之下,这虽然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物质基础,但是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由于家长过于溺爱,缺少独自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必备心理素质,不敢正视困难,一旦面对困难与挫折则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无法从挫折与失败中勇敢地站起来,更不会从挫折中间汲取必要的经验教训。而且,应该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这些孩子在进入大学之前,家长和老师几乎清一色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学生成绩上,而普遍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抵抗挫折的能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学生尤为需要必备的抵抗挫折的心理教育。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大学教育出于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多元化,疏于注意对学生进行必备的抵抗挫折的心理教育,换句话说,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必备的抗挫折心理健康培训。所以,大学体育教学在这一关节点上就具有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大学体育教学能根据当下大学生的特殊身心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课程,最大限度地帮助大学生形成抵抗挫折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情商。具体来说,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殊身心状况,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这些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是稍微高于大学生的承受能力的,因此,当大学生参加体育课程时,必然会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此时,体育教师及时介入,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大学生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在不断地冲击自我极限的过程中间获得摆脱挫折感的快感。如此的反复多次训练和体育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帮助,必然会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抵抗挫折能力,必然会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敢于挑战,勇于奋进的精神,从而在根本上培养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为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时代新人提供着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孙巍.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6.[2] 王彪,壬保金.高校体育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形式的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5(9).[3] 赵奋军.体育锻炼对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
第四篇: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摘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无处不在,《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把握好时机,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具有博深的知识,奋力拼搏的精神,同时还能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宽阔的胸襟,坚强的个性,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成为我国新世纪强大的后备军。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有机结合。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以此为载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教学作为培养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教师除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思维发展等任务外,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如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及其自身与客观事物相互关系的反映,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几种形式,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自身应当有明确的了解,能正确地对待自发性能够调节的情感与行为。而体育活动恰恰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的适当估计。某一体育动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请这名学生做自我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动作练习的正误,练习达标合格的好坏,及时应用所学的知识、动作的成效等做出自我评估。此后,教师再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助于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正视自己,对自我有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努力程度,激发学习动机。
2体育教学活动过程可协调发展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在人际交往基础上形成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人,最为广泛,最为复杂,最为必须的需要就是交际需要。这种需要在青少年期表现得尤为强烈和突出,但是由于青少年在伴随着自我独立过程中出现的不安感、孤独感和急燥感等人格不完善和心理不成熟的特点,再加上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易感情用事等情绪特点,使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偏差,影响心理健康,体育教师应正视这一点,利用体育活动的团体优势,协调学生的人际关系。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懂得尊重别人,体会每名成员在集体中的地位都是重要的,诚恳热忱地帮助别人。例如:教师可利用足球、排球、篮球、接力等一些比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活动中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团体比赛性质的活动中,每名学生都要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协作,这样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提倡在协调配合的条件下去完成任务,倡导把个人的成功融于集体的成功之中,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责任感、荣誉感,从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活动是人以自身为对象来进行改造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体育对人的改造绝对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运动,体育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显示,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形式和健身的方法来发展人的身心,确立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3.1在体育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意志力。学生的自信心无论对他们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只有有信心的人,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既保持不断的创造力,又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做为体育教师应了解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掌握青少年生长的一般规律,利用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青少年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为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应该建立和制定比较完整和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的标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指标,对照标准找到自己相应的坐标值,给每个学生创造表现能力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以达到在体育活动中建立自信心的教育目的。
3.2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优势,开展耐力训练。在发展学生耐力素质中,在突出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开展耐力锻炼,只有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性的的追逐跑、图形跑、越野跑、跳绳、爬山等来培养他们的锻炼兴趣、发展他们的耐力品质。高年级学生可以适当的进行耐力跑训练。另外,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系耐力素质竞赛,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如举办中长跑班级对抗赛;象征性长跑;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
4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渲泄不良情绪,维持心理平衡
体育活动是社会交流、娱乐、休息调节的一剂良方,是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在一切心理活动中都伴有一定的情绪体验。但是如果一个人喜怒哀惧无常,经常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情绪体验之中,其高级神经活动必然会遭受到侵扰,产生社会适应的困难,心理健康也会被破坏,社会需要人具有对自己情绪的调节和控制的能力,那么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渲泄不良情绪,维持心态平稳,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当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失败、挫折而产生困惑、焦虑。精神颓废时,体育教师应适当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使其合理渲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
综上所述,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必要且有效的。体育教师应把握好时机,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具有博深的知识,奋力拼搏的精神,同时还能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宽阔的胸襟,坚强的个性,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成为我国新世纪强大的后备军。
参考文献
[1]华牧之.《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2]中石.《改变一生的14课堂心理课》――做自己的心理教练.
第五篇:心理情感与体育教学的联系论文
人与人之间交往,必然存在着一种情感色彩。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接触的宏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观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构成人的心理的重要因素。
体育教学是一项以人自身运动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动作、技术、技能、技巧不是单纯地完全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实践练习中,必须不断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并通过自身反复调节,经过多次自我修正后才能学会并掌握动作要领,同时从中受益,从而产生情感。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在身体锻炼的实践中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情感一经产生便会成为相对独立于外部作用的内部动因,它在人的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人的任何意识和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作用推动下实现的。一般公开教学课上得都比较成功,这除备课充分,精心设计外,与师生良好的情绪,饱满的精神状态也有一定关系。反之,平时有些课本来有把握上好的,往往由于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心情烦躁,带着不良情绪去上课,其教学效果就不理想。说明师生情感因素与教学效果有一定关系。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在体育教学中,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必须用心施教。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情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活动,使体育教学充满乐趣和活力。
一、体育教学教师的威信,师生的关系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与需要意识的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锻炼的积极性,教材内容,教育手段等因素,都直接与教学效果有关,而这些因素又和心理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师生关系一一种教育关系,是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如果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诊视的师生情谊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把自己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同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成长、爱护学生健康的真挚情感糅合在一起,使之共同产生动力,形成积极的力量,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1.纯化师生关系,注重引导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是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关系。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教师不能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事事关心,实质上是忽视学生的独立性,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新课程的推进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的伦理关系。新生刚入学,第一次课总是向他们提出许多课堂常规要求,为了保证课堂纪律,可谓约法三章,这种要求也是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把学生完全置于被管教的地位,他们心理上会产生抑郁感,师生之间在情感上会产生一道鸿沟。后来我们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思考,认识到常规的建立与形成,并非学生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们本着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目标责任,把师生放在平等地位,这样很适合学生心理,师生在情感上也很融洽。结果,课堂纪律有明显起色,一些不良现象基本上得到遏制,组织教学工作进行比较顺利,任务完成得也比较好。
2.组织形式、教育手段多样化
根据人的认识规律,体育教学一般习惯常用的组织教学形式,总是按照示范、讲解、练习程序进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示范动作学生看,教师讲解学生听,机械式地模仿、练习,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且不讲动态观察的效果、听讲接受的有效程度,练了半天还讲不清动作要领,学生思想没有介入,注意力没有集中,更谈不上用脑思维。没有情感的投入,很难做到身心参与,要是遇到有的教材不符合学生“口味”时,学生更会感到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我们遵循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依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根据学生心理,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之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收到一定的效果。“一事之见于行为也,必先动其喜为此事之情”。说明情感能使人对事物产生兴趣爱好,在行动上激发出积极主动性。如篮球课,学习行进运球,一开始,我们采用分组运球比赛形式进行,看谁运得快,由于比赛学生很感兴趣,情绪高涨,都想争取第一,结果运球时,球丢的丢,滚的滚,满场地都是球,到处都在找自己的球,使同学们捧腹大笑,看上去好象乱一些,其实是愉快的感受。在一轮运球结束之后,我们再把学生集合起来看示范动作,讲解时,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听讲认真,由于学生情感的投入对动作要领记得住,动作技术掌握快,节省时间,效果好,一般经过激磁练习都能掌握得较好。在中长跑教学中,我们运用注意转移规律,通过减轻学生思想山的压抑感来提高教学效果;速度练习中,我们采用距离追逐跑、追球跑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