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培知行阶段(范文模版)
国培知行阶段,通过聆听教授的“校本研修方法”讲座,有所收获,自身也学以致用,进行教学设计课例研究,在国培学习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通过本次学习,使我的执教观念有了变化,对新课程改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下面就课例研修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师团队围绕一个主题,围绕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的研修过程。课例研修一般流程是: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华。即课例研究分三个环节: 教学设计备课说课(教师表达个人的教学观念,关注的焦点、对学生需求的了解与对课程的理解;帮助理清教师的教学理想)、课堂观察 上课观课(共同搜集课堂教学资料,分析教师实际教学行为;弄清教师教学理想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反馈会议 说课议课(反思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原因,寻找改进的策略; 提出新的教学理想和设计,继续观察、分析和),它具有经验、理论、实践结合、交织、融为一体的特性,是基于前经验的实践与新行为发展为新经验的过程,是对他人经验分析、整合、吸收为自己经验的过程,是将外部教育理论与学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知识结构的过程,是教师把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自觉地转化为课堂上教育实践智慧的过程,是教师把研修体会、收获提炼、整理为文本或视频等形式的主题研修成果的过程,是将研修团队中每个成员个体的隐性知识在相互依存的群体研修中,展现出来成为教师群体教育智慧发展的过程。使教师的学习不止于接受到教育理论,不止于集体观课后的评议,不止于参与体验后的感悟,也不止于作公开课后的反思,而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以深刻的反思带动有效的行为跟进,每一个教师个体都能在群体互助中增长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凝聚专业情谊,获得群体研究中的快乐和成长中的幸福。
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究采用做中学的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学会怎样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究就成为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们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究起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我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课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总之,课例研修这是以课程改革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这类研修活动与平时的教研活动比较接近,但是要比平时的听课、评课之类的教研活动要更深入、更系统。“课例研究„是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课例研究”是教师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课例研究‟能够增长教师的实践智慧,使教师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
第二篇:国培阶段总结
国培阶段总结
国培开始之前,学校通过三会进行动员强调。一是领导班子会,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国培领导小组,要求各学科分管领导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同时全程跟进学科组国培研修期间一切研修活动。二是召开了研修组长及学科组长会,会上主要结合市教研中心会议精神,进行了职责强调,要求研修组长与学科组长紧密配合,及时督促检查本学科组老师国培参与情况。三是召开了全体教师会,会上传达了教研室国培的具体要求,要求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利用此次国培的机会,认真学习,积极教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为了保证研修的时间和效率,我们学校采取了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科组每个周根据国培学习内容,调出两个小时的集中学习时间段,集体观看视频,有专门的领导负责检查监督,其间大家可以结合视频内容共同研讨。然后是个人利用自己没课的时间进行个人学习。
为了保证研修的效果,我们学校实行研修组长和学科组长负责制,由研修组长或学科组长及时检查督促本组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利用每周教师例会的时间进行每个专题的研修总结,表扬优秀教师,并针对研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第三篇:2012国培阶段汇报
泸县实验学校
“国培计划”(2012年)项目第一阶段
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国培计划”(2012年)项目在我校的实施情况。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远程培训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以我校参加国培的教师为引领,帮助全校教师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以国培为契机,丰富和完善校本研修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培养教师养成基于网络持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引领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
二、基本情况
我校有30名教师参加2012年国培计划,年龄30岁至45岁,包括初中小学共13个学科,是2010年国培以来国模最大的一次(2010年23人,2011年13人)。
三、汇报内容
接下来,我从组织领导、外派学员管理、校本研修、资料报送、培训效果、特色创新等方面作进一步介绍。
(一)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我校国培计划的规范管理和有效运作,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成立了相应机构,并赋予了职责。
1.组织机构健全
领导组: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国培计划”(2012)远程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由詹健副校长分管,教科室钟元彬具体落实各项工作。
项目执行组:办公室设在教科室,由钟元彬负责日常事务,并担任学校国培管理员。
研修小组:为了便于线下集中学习,把学员分为五个研修小组,即小学文科组、小学数学组、初中理科组、初中文科组、英语组,分别由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小组长。还为学员建立了个人档案,为培训后的校级优秀学员评选提供材料。
2.制度建设 9月5日,由教科室结合学校实际、听取学员建议,起草我校国培计划培训的实施方案;9月10日,由学校行政会审议通过《泸县实验学校2012年“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方案》【2012】40号,并下发到每位学员和教研组长手中,体现了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方案中明确了各类人员职责,教科室、教研组、国培学员如何利用过配资源进行校本研修。把国培学习的情况纳入教师学期绩效考核,同时也是对备课组、教研组考核的内容之一,加强了管理的力度; 9月20,詹健副校长在我校教科研组长会暨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启动会上对国培学员提出了要求;为加强对国培工作的管理,我们制定了国培计划学员考核细则,分为网上学习、线下研修、县上通报等三个部分,每部分分解了指标进行等级考核。学校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培资源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工作的通知》、《关于参加“国培计划(2012)”远程培训项目开班典礼的通知》。这些文件和制度的制定,有力地保障了我校国培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外派学员管理
1.教科室及时书面通知我校体育教师陈勇参加在西华师大举办的短期集中培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通知中对学员在学习期间、学习回校后都做了具体的要求。该学员按时报到注册,参加学习。
2.学习期间,该学员自觉遵守西华师大学习纪律,无任何违纪情况。3.该学员回校后,积极承担教研组安排的任务,把自己在高校的学习收获进行了认真地汇报传达,发挥了国培学员在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校本研修
1.学校教科室在开学初制定了秋期教研计划。计划中,有如何利用国培资源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专题。专题对学校层面、教研组层面、国培学员个人研修等作了详细地安排。
2.各教研组结合国培工作,在教研组秋期计划中确定了“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内容与教研组活动现结合的安排,如开展专题学习、研究课示范课汇报课、说课竞赛、观摩视频等。
3.教研组按照期初计划结合远程培训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每两周一次,目前多数教研组都已经开展了4次研修活动。有的组开展学科新课标修订版的解读活动,有的组开展新课标理念下的说课竞赛,有的组开展国培学习中专家讲座的视频观摩学习活动,有的组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有的开展师德故事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了国培学习的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校本研修的内容,创新了校本研修的形式。
4.学校组织全体国培学员参加了9月22日上午在泸县教师进修校举行的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开班仪式。开班仪式虽然没有在自己学校举行,但是我们仍然认真组织,进行了考勤管理,学员们从开班仪式上认识到了国培计划的重要性,明确了学习任务和目标;我校聂利华老师还代表全县国培学员在会上发了言;学校也制作了开班仪式的简报上报县国培项目执行组。
(四)宣传报道
1.学校加强对国培工作的宣传报道,其中有一篇在省新闻网刊发。2.我校通过悬挂标语、黑板报、国培专栏、会议传达等形式营造浓郁的国培氛围。
(五)资料报送
开班后,我校教科室每周按时向县项目办报送学校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简报共7期(含开班仪式),其他资料也及时上交。
(六)培训效果 1.学员注册数
所有学员均按时完成注册,注册数为30人。2.学员合格数
目前为止,没有学员不合格(没收到相关通知)3.学员优秀率
学员们已经制定后期奋斗目标即达到85分以上并争取成为学科优秀学员,届时,学校的优秀率应该会比较高。
(七)巡查督导
学校通过研修小组组长对学员进行督促,教科室利用学员账号了解学习情况,利用QQ群、电话等形式及时与学员沟通,督促学员完成学习任务。
(八)特色创新
1.注重优质培训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过去,校本培训的不足在于我们没有足够丰富的培训资源去满足教师们日益增长的需要,而国培计划正好能解决这一难题。它不仅弥补了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的不足,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校本培训的内容,实现了培 训的最大效益。我们在利用国培资源的时候,先是对教师进行调查了解,摸清楚教师需要些什么,我们再通过国培学员掌握国培计划中有些什么资源,把国培计划中对我校教师的发展有用的资源进行下载利用。其实我们的国培学员自身就是非常丰富的培训资源,他们通过学习把专家的理念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结合,在教师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培训理念与学校研培文化相结合
培训,如何吸引教师,这是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如果培训没有吸引力,即使是我们制订了很多的条条框框,那么培训的效果也可想而知。为了让“国培计划”更具吸引力,我校在2011年实施过程中,便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思考和尝试。我们逐渐认识到“国培计划”不能止于让参训教师学习新的思想,也不能止于提升新的技能,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必须,它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构方式,其本质是要追寻幸福快乐的教育生活,只有快乐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我们把这样的认识逐渐地传达给我们的老师,让他们产生认同感。事实上,只有理念到了位,认识到了位,再把“培训”作为一种“文化”来建设,才会超越简单的培训,从而融入教师的成长过程之中。
第四篇:国培阶段总结
国培阶段总结
自9月25开班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国培,线上线下效果都还不错。止前为止,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已经结束,第四个阶段也拉开了帷幕。我校36名学员均参加了学习,其中32人已经合格,15人已达到优分(80分),4人不合格,最低16分,最高80分。
优点:
1、全员参与了培训。
2、听课积极,时长足。
3、积极参加了线上线下活动,线上积极参与评论,发表个人观点;线下结合送教下乡活动、协作区活动以及校内三级炼课活动,将线上所学付诸实施。
4、积极上交了要完成的作业。不足:
1、少数学员没有认真学,收效甚微。
2、少数学员只听课、没有参加活动,没有及时上交作业。
3、少数学员上交的作业与要求不相符,文不对题,甚至有的学员传的微课或课堂实录不是本人的作品。
提醒:
1、网络研修是国培计划五大项目之一,共100学时,其中网络研修60学时,校本研修40学时,参训对象为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幼儿园全体在岗教师。2、12月底网上学习结束。
3、教育局将于12月中下旬组织开展检查考核,检查结果将在全县通报,并纳入年终学校综合目标考核,个人不完成学习任务将影响学校整体。
学情统计: 80分学员:
罗友宝 冯泽波 余晓丽 柳发虎 杨金艳 李明涛 李 健 李平黄 月 王臣楚 周永华 黄修娥 赵红艳 刘晓丽 王启春 60-80分学员:
姜寿生 郝子铎 张继娥 周琴琴 李 朋 刘代华 刘海芳 王昌荣 孙 义 董进成 郭锦山 吴雅溪 姚金波 赵 伟 宋耀杰 樊 晶 杨 帆 小于60分学员:
杨鑫先 汤德平黄佳树 柳祥国
第五篇:国培阶段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阶段*)
每天学习,每天进步。在阶段*的学习中让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每一位老师的讲座都非常的实用,对我来说是难得的经验。但是,针对课堂教学实例,我认为信息技术应更好的为实际教学服务,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并且加大对信息技术或者说是多媒体的运用,使得实际教学向生动性、有趣性靠拢的同时,也注重与当前最新的信息相结合,从身边的素材为出发点。因为**老师的讲解我更明白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注重实用性。
以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没有特别注意控制呈现的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太过于追求表面上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美妙的音乐、二维三维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看起来热热闹闹、新颖,让小朋友大开了眼界,实际上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本质提高。
有一次我在教学儿歌《小鸭子》这首歌曲时,课件表面背景太过于精彩了。所以,当我出示课件的每一幅图时,学生就会激情彭拜的说“哇!好漂亮可爱!”当你让小朋友自己唱歌时,让他们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都放在课件上,没办法把注意力放在你所教授的内容上。课堂表面上是气氛活跃,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课堂。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知道了课件的设计应考虑实用性,不能过于花哨,以免有哗众取宠之嫌,要朴实,素材不能很多、很复杂,有可能会造成自己当堂操作的手忙脚乱。色彩搭配要协调,不能过于鲜艳,对比度不要太大,色彩的搭配,体现的是教师的审美能力和美学修养。各种动态效果,要用在实处,不能喧宾夺主,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