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训心得郑志慧
安徽省初中骨干教师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心得体会 安庆市 郑志慧
2015年7月25日—8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在宿州学院学习的这几天,我们先后学习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破冰之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及其教学指导》、《 综合与实践研讨会交流》、《在自我修炼中成长》、《教师礼仪》 等课程。在这次培训中,我们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理念,现在,我把本次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编辑,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悟与思考,并结合我们学校的校情,谈一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感悟。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角色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是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过去的活动课只是要求教师课上和同学们合作完成一些手工制作,或者讲授一些科技方面的知识,教师还是课堂的总导演,学生围着教师转。现在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转变指导思想和指导策略,由过去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促进者、协调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有较强的专业性,教师可独立完成教学,但综合实践课则不同,它包括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它包含有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各种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充分协作,真正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再有,一节课只有45分钟,课上教师很容易就会有和学生抢时间的现象,尤其是在上观摩课的时候更容易看到教师多讲,希望更多的展示学生收获的现象。这样,课上学生活动较少,学习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指导学生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有关的工作人员并做好调查记录,自己试着整理资料。课上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学习兴趣高涨,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这样才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通过活动,学生亲历了查阅文献,上网查询和实地调查,以及数据整理和统计等工作,培养了学生开展科学小研究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体验和感受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综合实践课必须注重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的全新课程。是让学生将实践、体验的收获整理,形成多种多样的成果如:报告、图片、表演、作品等,进行评价、交流、研讨、辩论。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合作、分享,学会客观分析与辨证思考。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课堂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汇报内容”的质量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这些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亲身经历,自我体验。另外,学生的研究活动可以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
三、综合实践课的选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必须“小”。
学生在选题时大多会偏重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人文性、社会性和自然性这些研究题材,例如:水是生命之源、保护珍稀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这是由“综合实践”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刚刚进行这门学科的教学时,觉得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他们选择什么题目我就准备哪些内容教学。事实上学生还小,不知道该选什么题目,甚至有的学生竟然选择了“我家的小猫”这个题目,显然他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这次挫折也给了我不少启迪,学生的自主选择是在教师有目的引导的基础上进行的,更使我认识到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另一方面,综合实践的选题不要过“大”,因为这样就会使活动内容面面俱到,课堂上虽然非常热闹但是活动的主题不明确。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次的培训学习虽然很短暂,但是我的收获颇丰。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会把本次学到的知识、经验材料、以及成熟的教学成果应用于我的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让综合实践课走进生活,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通过培训,促进了我的专业发展,我将努力争做科研型老师。
2015/8/5
第二篇:郑霞培训心得
专业化培训促我成长
阜康市天龙小学郑霞
2012年7月份我有幸参加阜康市小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因为机会难得,所以我非常珍惜,始终以认真、严谨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培训专题的每一次活动,认真写好培训感言。虽然培训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培训活动给我带来的收获却是无限的。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讲座,有各位教师的教学展示,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互动讨论,更有专家指导、引领的说课、评课、小组讨论。通过理论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带着一颗好奇心和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精彩的讲座一次次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听了专家的讲座,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知道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对于课堂参与式教学的意义,在教学中,多创造互动机会,让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专家的讲座强调了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视,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们,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就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听了专家的讲座“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策略”,让我对小学各学段略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有效教学策略有了更多的认识,为自己理清了各学段的教学思路。通过
专家的指导,我对新课程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对备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说课、评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寻找到了答案。
在培训中无论是每一次研讨学习,还是听专家的课堂教学展示,都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我异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案例和资源,让我从自身出发寻找差距,反复的琢磨和钻研,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对我来说,短短十天的培训,不论从理论还是教学上,都是一个让我锻炼和进步的有效良机。在交流过程中,我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聆听感言,交流自己的心得。从每一次的观摩学习中,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艺都能有一次革新和飞跃,让我对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培训,让我感受到学习的路还很长,但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终身的学习还在继续。这次培训,就像冬日里一抹浓浓的绿意,带给我无限希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处处以身示范,积极主动承担各种教学任务,与学校其它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篇:郑艳红培训心得
“沁源县教育质量提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听李莉老师《语文课程改革之路径》有感
北元小学
郑艳红
2月22日至24日,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沁源县教育质量提升小学语文培训”我有幸聆听了李莉老师《语文课程改革之路径》的讲座,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原来,自己十多年的语文教学都是在教课文,都是低效的。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从理论上讲,我当然毫不犹豫地说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却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上;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内容的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学生的主要收获只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这难道不是在“教课文”吗?
这次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才明白真正的语文课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明确地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教语文”。
“教课文”或“教语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李老师认为主要观察对象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习后在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行为上有什么收获,发生了哪些变化。因此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是用课文教语文。
那么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那就是利用课文这个例子来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而我以往的教学跟大多数语文教师一样,正像李老师说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能追求“教过”,没能在“教会”上花时间,下工夫。因而致使学生语文基础不扎实,也就局限于“学过”而非“学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的,语文课失去语文味的问题。我们是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啊!这才造成我们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科学课的结果。的确,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这一目标应该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渗透的,应该注重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而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就该上成品社课。而是应该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客观上接受思想情感教育,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认同,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当务之急便是找回语文课的语文味。
总之,课文仅是载体,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课文内容,而是学生一生受用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知识。目前的教育现状是教师太强势,犹如教师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孩子坐在旁边,尽管老师喋喋不休,可学生却收获甚微,所以,我们该换个位子,让学生真正学会,真正会学,真正学以致用。让我们共同努力,真正变“教课文”为“教语文”。
2014年26日
第四篇:警钟长鸣(李志慧)
警钟长鸣
----读《廉洁修身文化教育》有感初二(6)李志慧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它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在中华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上,自先秦时就有了廉洁修身思想。加上中国几千年名家思想影响下,内容越为丰富,古代贤人所提倡推崇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思想都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特质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可想而知,廉洁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自强、自立、有着打好结实基础的作用,对于自身的进步,提高更有着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发达的社会,五花八门的工厂不断涌出,它们虽然可以极大的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但是一些工厂为一己私利,昧着良心不顾一切排放废渣、废水、废气,极大的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南丰人的母亲河---盱江。听老一辈说,以前的盱江清澈见底,那可爱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游玩。可是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陆续在江边上建了许多工厂,虽促使经济发展,但工厂排放的污水,加上这里人们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全在这解决。使得旴江水由清变浑,没有了往日的美,有时周边还时不时发出一阵恶臭让过往的人们望而生畏。曾几何时,这里也曾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向旴江这样的事很多,这必定引起关注,保护好环境的同时也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经济的提高与进步。
古人谈廉洁说的好“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日”,现在的21世纪不仅要想着经济效率的提高,还要铭记崇尚廉洁,践行廉洁,现在的我身为一名初二的学生会时刻记着廉洁是立身之本,修身乃做人之道,会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思想观念,做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各有不同、职位各有高低、权力各有大小,也许我们永远不会成长为那强壮的树干或翠绿的枝叶,但这棵大树的蓬勃生长却依赖于每一根最基础的根系。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以勤奋的精神、以务实的态度、廉洁的作风,积极投身到时代的浪潮中。
廉洁修身要修爱国,要修诚实守信、孝悌仁爱,修勤俭节约以及公正廉洁。让廉洁的警钟长鸣
第五篇:《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郑志超
教育的本质
--《什么是教育》读书体会
人是有可塑性的,这是教育产生作用的的基础。教育关注的是将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把人的指向未来的可能性转为现实之成就,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因此,让学生通过学习来获得知识和能力至少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明白所有的可能性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化为现实,即梦想要靠自己来实现,而不是外部因素,而他自己就具备这种不断完善自己,超越昨日之自我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是通过引领学生学习课程或者是教材内容来发展学生的自我能力,并使学生习得社会生存的基本规则,获得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基本品质(或者说是人性)。诚如教学论中所言: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对于这一点教师必须铭记并于教学工作中成为自己的首要教学观念之一。
人类文明历经几千年,在此过程中积累和发现的知识和规律是浩瀚的,是单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遍历的,通往智慧殿堂的道路也不是唯一的,教师不过是学生的引路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最终目标是帮助每个学生走上属于他们自己的正途。文中说“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 教育活动是爱之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不应是简单的单向传递浅表的知识和文化,而是心与心的充满爱的有活力的交流。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而互相尊重的。控制是一种极端的关系,于天性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诚如作者所说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教学相长说的也就是这个意义。人类之所以成为社会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交往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关系,在有计划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开放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真正的对话,苏格拉底式的教育非常值得教师借鉴和学习: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每个人要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华岳学校的教育理念是“成就学生自觉发展的智慧人生”,我们的自我教育课题的最终目标就是指向学生未来一生发展的根本动力之源——自我教育,自觉发展。我的理解就是通过我们学校的教育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自觉发展的惯性(向上性)。文中说到“每一种社会改善的先决条件要求每个人都要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 因此,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只有了解事物的本性,才能获得真理。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身处现代信息社会,我以前曾想过为什么不可以通过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来达到教学的目的而非要每一位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呢?看过此书之后越发觉得那想法真的是太可笑了,这样的认识显示出我是多么的无知和幼稚。
“所谓顿悟,是与人的理智相关的一个概念。它并不呈现为别人的给予、或目所能及之类感官层次。相反,是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知识也必须随着整个灵魂围绕着存在领域转动。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教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合适的情境,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顿悟,从而获得真知。
教育即生成。生成的静态形式即习惯,动态形式即超越。有了习惯人才得以按某种规定来展开自己的生活,也就是生命的生成。生成就是习惯的不断形成与不断更新,这是一个人秉承自持的重要过程,而放任自流就是堕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给受教育者一定的方向和引领,通过持续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形成一个又一个有超越意义的习惯,直至教育者可以有超越的自觉性,教育的目的也就达成了。华岳学校的自觉教育理念与这一教育宗旨相符。
知识可以分为原初知识和现行知识。二者的可教性不同,原初知识指向的多是终极哲学命题,不可能如数学物理等现现行知识那样被简单直接的传递。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教育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有很多是不可绝对计划的,教师和学生必须有自由,这种自由应该是计划之内的,尤其是孩子的自由天性在好的教育活动中应得到保障。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计划一切,那样孩子之于我们就成了玩偶,我们之于孩子就成了机器。有了思想言语交流的自由就有很多偶然状况,这不仅是因为每天都在不断发展更新的学生,也来自己教师自己的即时状态和表现,所谓的灵感基本都是超出计划范围内的。但是这种生成或者顿悟的基础是平时自觉思考习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