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子课题:”变废为宝之创意纸盒教学的实践研究“的方案
十三五课题:“变废为宝之创意纸盒教学的实践研究”方案
中三班
臧圣芳
查月琴
一、课题的提出:
废旧物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各种不同包装的纸盒,在幼儿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在吃完、用完后,往往是一扔了事,而幼儿们年龄小,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较差,而幼儿环保意识培养需要成人的提醒及表率作用,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如何让幼儿切切实实地感觉到“废品是有用的”,懂得“废品不废”的道理呢?但是在园外,孩子们却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随手扔垃圾、浪费水等等,这些说明我们开展的环保活动还无法让环保意识深入幼儿的内心,还停留于念儿歌、唱歌曲的阶段当中,环保意识并未在孩子的内心中扎根。因此我想,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我们通过亲手制作一些手工活动,让幼儿切身的体会到创意纸盒的魅力,在环保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本课题的研究基于“变废为宝”的课题研究,纸盒是幼儿容易收集到的,在实践中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也提高幼儿的审美观,促使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此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1、变废为宝的定义: 某事物之所以被称之为“废”,是因为它已不能发挥自身的使用价值了,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具有使用价值,而是因为它的使用价值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能发挥出来。变废为宝的方法有两种:
(1)改变自身属性。正所谓“变则通”,如果对此“废物”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拆分或重组,它就有可能释放潜在的使用价值,变为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石油——刚开采出来的石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黑乎乎、粘乎乎的,没有什么用处——但经过层层地蒸馏、减压蒸馏,却可以获得各种汽油、柴油、润滑油、航空汽油、聚乙烯„„就连剩下的残渣都是生产蜡烛、沥青的主要原料。所以不存在绝对的废物,只是我们还没找到改变它们的方法。
(2)改变外部条件。中国有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说明,对于同一个事物,外部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其发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在某处被认为的“废物”,移到另一个地方,就可能变成“宝物”。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黑白电视,在中国早就淘汰了的东西,可是在非洲市场却大受欢迎,因为黑白电视廉价、实用,它对于贫穷的非洲国家,是最经济的选择。所以不存在绝对的废物,只是我们还没找到能让它们发光的地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以“变废为宝”的眼光来看待各种垃圾,不能盲目、随意地丢弃,要看到它的深层次价值,最大限度开发它的价值。什么是节约?变废为宝就是最大的节约!
2、创意纸盒:所谓创意纸盒,就是将废旧的纸盒,再次创造,经过加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让纸盒的价值有所改变。在创造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其更加的美观,更加的有价值存在。
3、教师具备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具有丰富的内涵。然而任何好的教育思想必须首先由教师吸收,掌握并且转化为教师的自身观念,然后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策略,从而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即在不同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因此,要想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突出创新教育,把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观转变为以幼儿为主体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主体的作用。时时处处为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想象,充分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其次,教师必须注重自身创造力的修养,通过不断学习,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掌握更多更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并运用到具体教学中,以达到提高创新教育的效果。再次,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教育评价来促进幼儿发展创新能力,以激发和促进幼儿的创新一时、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
1.如今幼儿园的经济条件虽然在不断改善和提高,但自制玩具仍然是幼儿园推崇的一种做法,废旧材料的回收与使用正响应了我国建设节约型经济社会的口号。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让他们参与到废旧材料的收集中来,以真实、生动的方式帮助她们真正做到了保护环境、节约自然。在收集废旧材料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幼儿大胆的探索精神。
2.利用废旧纸盒自制玩具、装饰品以及收纳盒的过程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经验,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关系,资源得到了共享。自己动手制作对于购买的其优点是节约资金、能够及时更新。而且废旧的纸盒种类很多,通过这些可以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材料,而不会像购买的材料那样单一。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
2、个案研究法:对幼儿的个案跟踪,及时记录幼儿动手能力,分析动手操作对孩子的影响与相关性,并寻找适意的指导策略与方法。
3、经验总结法:将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教师同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提升。
五、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的时间定为五年,从2017年1月——2021年12月。
(一)研究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7年1月)
1、选题讨论、申报、设计方案。
2、成立课题组,组织实验人员学习、探讨。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21年12月)
1、落实子课题,实验人员运行操作。
2、收集实验中反馈的信息,调整、充实、完善实验方案。
3、积累资料,阶段小结,并进行调整、充实。
六、成果表述
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教师对“变废为宝”有了深刻的理解,撰写有关课题方面的论文,研究经验。
2、在本课题与研究过程中,使幼儿的各方面都有所发展、提高。
七、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出版
2、《学前教育心理学》
3、《学前教育学》
4、《教育大辞典》教育出版社第二卷
5、《变废为宝》2010年出版,作者禹智恩
第二篇:礼仪实践活动探究子课题方案
南环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的探究子课题实施方案
容桂南环小学德育子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一向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但毋庸讳言,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有辱人格甚至国格的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实施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做文明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家庭及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他人,“不懂礼貌,做事不计后果,自私任性,不善于和同伴合作”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少数孩子身上还较为严重,因此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传统养成教育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中华文明赋予我们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
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入手,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做事,丰富和发展了养成教育的内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新探索。我们的研究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熏陶、影响乃至改变目前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素养,为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尽责出力。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期望通过新理念的教育、新视角的教育,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系列切合学校实际的礼仪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构新的德育模式,进一步弘扬古今“礼仪文化美德”,增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研究礼仪养成教育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礼仪习惯的人,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礼仪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校,能够使师与生、生与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友善,使校园的文明氛围更浓,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充满关爱,更加温馨、和睦、幸福;在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人情味,少一些矛盾,多一份温情,使人们的行为受到自我约
束,使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三、研究目标
(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讲文明、懂礼仪、有教养的人,让学生成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文明得体、受欢迎的人。
(二)本子课题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明细目标:
1、强化礼仪意识:使学生知道礼仪对于一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一个知礼、守礼、行礼的人,才是一个道德高尚、文明的人。
2、深化礼仪情感:激发学生对礼仪的认同感,知道一个遵守礼仪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不断强化礼仪的成就感,感受到礼仪的乐趣,从而自觉地实践礼仪。
3、培养礼仪技能: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哪些礼仪规范,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通过反复的实践,掌握社会交往技能,成为知礼、守礼、行礼的人。
4、培养礼仪品质:通过反复、长期的礼仪行为训练,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在交往实践中自如地表现出得体的礼仪品质。
四、本子课题实施的主要内容
1、明确社会公共礼仪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2、学会用礼貌、得体的语言与同学、朋友、长辈及陌生人交往。
3、掌握与同学、朋友、长辈的礼仪交往技能,养成尊敬、孝顺长辈及尊重他人的礼仪品质。
4、掌握交通、购物、外出、电讯及网络的社会公共礼仪交往知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在公众场合做到文明有礼,成为知礼、守礼、行礼的社会小公民。
5、初步了解国际礼仪知识,并掌握与国际友人交往的基本礼仪技能。
五、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是道德启蒙教育,应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为实践的理论依据,在要求上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依据《纲要》、《守则》、《规范》的框架,遵循我校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和文明礼仪表现情况,研究制定适合各学段学生水平和礼仪规范层次目标等内容系列,使之具有科学性,以防止步入超前化和成人化误区。
2、系统性原则:在学校主课题下落实到各年级,每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相应的研究计划、阶段总结,形成课题研究的系统性。
3、一致性原则:教师、家长、学生对研究实践的目的、意义有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中保持行动的统一,特别是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4、渗透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各学科、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渗透教育。在时间上渗透于校内外一日生活的全过程,空间上渗透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场所,形式上渗透于环境创设、学科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家庭生活之中。
5、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管理,充分发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该实验充满生机和活力。
6、可操作性原则:课题中选择的内容、要求、方式、方法、手段途径以及有关资料收集、应用研究、效果检测都尽量不增加过重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力求做到操作简便、行之有效。
7、效益性原则:力求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努力,尽快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8、实践性原则:在校内并联合家庭、社区开展礼仪实践活动,通过有实效的实践活动,掌握礼仪技能,内化学生的礼仪需要,树立学生做文明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六、研究方法与策略
(一)实验方法
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因此,总体上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践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探索教育机制,具体采用调查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多种
方法结合进行研究探索。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以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选取典型案例,建立研究档案,进行跟踪研究。
5、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二)实验策略
1、文献法与行动研究法相结合,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从行动中来,到行动中去。
2、科研骨干班主任的带头作用与其他班主任的自主参与相结合,以科研骨干班主任为主。
3、本子课题结合校德育课题的发展策略为:启动、探索期——反思、完善期——成熟、总结期——成果鉴定与推广期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时间是: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2009年2月至2009年3月(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小组,建立课题档案,制定研究方案,调查分析小学生礼仪现状,完成现状调查报告。(09年2月至3月)
——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完善实验方案,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研讨、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阅读。(09年4月)
第二阶段: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研究阶段)
——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
第三阶段:20011年2月至2011年7月(总结阶段)
——继续研究探讨,撰写研究报告,接受结题评审。
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本子课题的研究重点,行动研究即实践体验教育是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在校园、家庭、社区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礼仪技能,以此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礼仪常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文明礼仪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分清是非,辨别善恶,相互影响促进,品行得到提高共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本子课题组具体实践活动途径与内容如下:
1、校园实践活动:
(1)、以“感恩”为主题,结合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重阳节、新年等传统节日开展亲情礼仪教育活动;结合妇女节、教师节开展师生情礼仪教育活动;结合劳动节、国庆节开展爱国教育、社会公共礼仪教育活动。
(2)、结合各学科特点,渗透礼仪知识,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如在音乐课中,实践体验表演、观看礼仪;在体育课中,实践体验游戏、活动礼仪;在电脑课中,实践网络、电子邮件礼仪等等。
(3)、设立礼仪讲坛。宣传礼仪知识,创设礼仪氛围,以手抄报、演讲、摄影、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方式在校内开展礼仪教育活动。
2、建立家、校、社区立体式礼仪实践活动网络:
(1)、创设礼仪报。向家长宣传礼仪知识,向家长提供交流礼仪教育心得平台,展示学生礼仪实践活动心得、收获。
(2)、建立家校礼仪评价手册,评选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家长、文明教师,树立文明礼仪典范。
(3)、开设“礼仪开放日”。邀请家长参加礼仪课堂、与学生共同体验礼仪活动。
(4)、以手抄报、摄影展等形式在社区进行礼仪知识宣传,展示学校礼仪风采。
(5)、开展“我是文明小公民”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工活动。
九、研究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实验小组
(一)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杨锦洪副组长:曾素芳 肖秦湘
(二)“礼仪实践活动探究”子课题成员:
罗巨明、曾英瑰、汤肖颜教师为子课题研究组负责人,全体师生参与课题研究。
第三篇:“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子课题研究
“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子课题研究
一、关于汉语拼音教学
1.现状及原因分析
这些年来,有关汉语拼音教学的反映一直比较强烈,主要是汉语拼音难教,教学时间长,学生负担重,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等。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主要是汉语拼音教学功能的定位不适当。教学汉语拼音,抄写字母的作业普遍较重,即使是抄写生字也总要带上拼音。其实,汉语拼音只是识字的拐棍,主要是认,有什么必要抄这么多遍呢!20世纪80年代推广“注•提”实验,因为要提前读写,所以“大纲”又在“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基础上增加了“帮助阅读”,并提出了直呼音节的要求。汉语拼音的教学时间由本来的四个星期增加到六七个星期,有的甚至要用八九个星期,使本来就比较难学的汉语拼音雪上加霜,一年级师生普遍感到苦不堪言。
未来的课程标准应如何给汉语拼音定位呢?我们认为,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来看,只能将其功能定位在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上。
2.改革汉语拼音教学的突破口
首先是降低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
在哪些方面降低要求呢?
(1)重认读不重书写。认读什么?认读声母、韵母,要读得准、记得牢。有个问题值得研究,开始阶段,声母、韵母、音节是不是可以只认不写?识字可以先认后写,汉语拼音为什么不能先认后写?
(2)求拼读不求直呼。汉语拼音以训练拼读能力为重点,要确保拼读练习的时间。
相关的语音知识不讲或少讲。如教声母,就读呼读音,只是要读得轻一点儿。不要讲声母的读音跟音节的不同,也不要讲呼读音后面还有个元音。非讲不可的要尽可能地深入浅出,最好是用童话故事或歌诀的形式。有的可以推到以后去讲,不要都集中在开头,希图毕其功于一役。
其次是要减轻负担、激发兴趣。
在安排上,允许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集中在开始一气呵成,也可以将拼音教学分为若干单元,拼音与识字交叉安排,以拼音助识字,通过识字又进一步巩固拼音。如学过了拼读单韵母音节,遇有单韵母音节的生字,如“木马”“大米”“拔河”等,就借助拼音来读准字音。在这个过程中,拼读的技能也得以巩固。然后再接着学复韵母音节,练习给复韵母音节的生字注音。依此类推。
编写拼音教材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并要有趣味性。汉语拼音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以前既没有见到过,也没有听说过,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编写汉语拼音教材,要注意从儿童已经熟知的事物引入,并尽可能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或儿歌的形式。如学习一组字母,除了为每个字母配上形象的表音表形图外,还可以将它们组织在一幅图中,用故事的形式来表现,并用一首包含该组字母的儿歌来巩固。这样寓教于乐,儿童学起来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
二、关于识字教学
1.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大纲”规定,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2500个。我们曾对毕业班学生的识字情况作过调查,其结果是识字回生率高达29.1%,学生毕业时,实际上平均掌握一千七八百个字。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识字教学中,未能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其主要方式是靠大量的机械重复,学生的内部活动未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和写话,学生学过的生字无法通过大量的读写实践予以复现和巩固。
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认为将来电脑普及了,用不着再练习写字了,尤其是毛笔字,更以为学了没用处,相当一部分学校是不抓的。他们没有看到书写训练对培养思维、形成良好行为方式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认识到书写训练在培养人的意志力、耐力和稳定神经系统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如不在课程标准上加以强调,则要不了多久,就可能在学生写字上出现“沙化”现象。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电脑失写症”,这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
2.小学阶段的识字量
小学阶段究竟以识多少字为宜呢?由于各地各校的条件不同,师资与生源不同,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是不尽合理的。然而面向全国制定的课程标准总要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数值。80年代后期,陈良璜先生以当时采用的各种课本的生字量为依据,求出的小学阶段识字量的相对合理值为3091个。此数值是这样求出的:先取各种课本的生字平均值,然后用优选法决定它的上下限。因为各种课本都已经在相当范围内使用,使用它的班级也多数能完成其识字任务,所以各种课本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取它们的平均值,再用优选法定出它的上限和下限,这样得出的数值应当说还是相对合理的。(陈良璜《对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生字量的研究》,《教育研究》1990年第9期)1986年,朱智贤等曾就“中国内地城市各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作了大规模的调查,其结果为:小学毕业的男生平均识3004个字,女生平均识3007个字。可见,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定为3000个左右是适宜的。
在这3000个左右的生字中,可确定2500个左右的高频字作为要求“学会”的字。国家语委和教委1988年1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是面向社会的,与小学生在读写活动中接触到的常用字并不完全一致。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全套教材共排出要求学会的生字2568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有255个字未能进入。1996年,陈良璜先生统计了11种小学语文课本的生字表,按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出了2502个字。两相对照,《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有252个字未能进入小语课本的前列。《小学新实验课本•语文》共收字3232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有124个字未收入。我们拟以现行的8种小学语文课本所收生字为基础,再参以传统蒙学识字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所收的字,编制一个适合小学语文需要的常用字表,供编写小学语文教材使用。
然而,怎样才能既保证达到3000个左右的识字量,又不致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采取的识字教学策略是“识写分流,多识少写”。因为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负担重,不是重在识上,而是重在写上。低年级小学生手部的小肌肉群还比较稚嫩,手的力气小,加之刚开始学写字,尚未形成熟练技巧,写字既缓慢又吃力。相对说来,认字的负担就比较轻。天津市谷锦屏老师实验“听读识字法”,幼儿园的孩子三年内一般都能认读常用汉字500个以上就是证明。
原“大纲”低年级的识字量定为1150个左右,这个规定显然偏低,必须要大幅度地增加。
为什么要增加低年级的识字量呢?这主要是为了缓解识字与读写的矛盾。要读书、作文必先识字。字识得太少,读书、作文必将遇到很大困难。
我国传统蒙学就是采取先识字后读写的做法。蒙童先用一两年的时间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杂字”等,可认识一两千字。然后再去读“四书”“五经”,再去学习做文章。可是自20世纪初我国实行新学制以来,片面强调识字要合乎儿童兴趣,要贴近儿童生活,造成低年级识字量锐减。解放后,小学低年级每课只学三五个生字(即所谓“三五观点”)。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正草案)》规定的低年级识字量仅700字,其阅读覆盖率为63%。这就造成了识读的矛盾,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至于写话,就更谈不上了。
根据陈良璜先生用各种课本的生字量数求出的相对合理值,一年级为690字,二年级为924字,合计为1614字。我们统计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前四册课文,其总用字量为1610个。据此我们认为,将低年级的识字量规定为??1600??个左右是可行的。试用修订版“大纲”规定低年级的识字量为1800个,是否偏多了?
第四篇:小学多音字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
小学多音字教学实践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多音字读音掌握不准,以至于在语言表达时,常常出现错误现象,多音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个重要问题。在识字教学中,多音字是个难点,学生难学,难记,难应用。不少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把已学过的多音字读错。该读甲音时,他们却读成乙音,该读乙音时,却读成了甲音。造就这种错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其一就是多音字难学,难应用,容易被混淆。其二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对路,学生在学习时,根本就没学会。再者是受地方的方言所影响,学生在未入学时,学习到的方言在脑子中影响较深,一时不好纠正过来。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多音字教不好,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工作。因此,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课题设计与操作实例的分析,为学生提供语文素养支持,特此提出本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准确掌握多音字的读音、意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更准确地理解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使学生应用起来得心应手,进而产生愉悦感,对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产生更深的感情。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多音字的分类
说起字的读音,在众多的汉字中,多音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常用汉字中,多音字就有近三百个单字,六百多个音。单就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统计,多音字就有近二百个单字,四百多个音。而其中了、的、着、地、教、行、和等二三十个多音字,在汉语中利用率又较高,在报刊书籍中随处都可以碰到他们。就是在日常用语中,随时都会应用到它们。所谓多音字,是指字形相同而字音不同的字,它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同义多音字。一个字有几个读音,但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是场合不同,条件不同,因而读法各异。
第二类是多音多义字。一个字有几个不同的读音,代表着几个不同的意义,这样的字叫做多音多义字。如“着”有四个读音,表示四种不同的意义。这个字应该读什么音,必须看它在什么词或词组里。如果两个都读相同的音,别人就不懂是什么意思了。
(二)、识记多音字的规律
1、根据词意定音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多音多义字的各种读音,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在具体的词汇里只能使用一种意义;利用读音和意义的这一对应关系,据词意定读音,分辨多音多义字。足球赛”就能区分清楚了。“攒”、“泊”、“散”“鲜”、“槛”、“参”等这样的多音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复习记忆。
2、根据词性定音
有的多音字一身兼有多个词性,其词性与其读音也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词性不同,读音便不同,即“音随词转”。对于这种多音字,我们可以借助它的词性来确定它的读音。
3、根据词的使用范围定音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古今汉字读音的变化,造成了许多字的读较为生癖,产生误读的机会较多,尤其古今音变还保留在姓氏、地名中。所以我们据词的使用范围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来确定读音。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归纳法:整理收集的多音字,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并分类。
2、传授法:详细介绍多音字的一些规律,并鼓励学生抓住规律去识记,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介绍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己发现规律。
3、范读引路法: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让学生受到启发
4、顺口溜法:就是把多音字的几个音先教给学生,然后把几个音分别组词,再把几个词编成顺口溜,以强化学生的记忆。这样化难为易,学生既感到学有所乐,又牢固地记在脑子中。
五、课题预期成果
1、部分学生能够比较正确的理解并准确地读写多音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经过优秀文化成果的滋养和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学生语言素养进一步提高。找到提高和积累识记多音字的有效途径。
2、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阶段性成果及实验效果进行汇总,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第五篇:2009年反思型教师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工作计划
反思型教师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工作计划
根据区教科所“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用文化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的安排及我校09年教育科研工作计划,确定我校2009年实验研究子课题“反思型教师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以《校长、教师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反思型教师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为主线,带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促进教师自我教育,真正提高教师的的素质。
1.“反思型教师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是我校今年刚申报的课题,本学年将全力组织全校骨干教师和实验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
2.科研活动和教研活动尽量整合,科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进行。每次教研活动完成科研的一次活动。教研活动要针对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点收获。教导处做好服务、指导。
3.以科研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4.积极完成科研论文集、反思集集及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为我校更名仪式做好准备工作,全面推进学校“学雷锋”特色建设,不断提高我校课题的知名度。
5.开发校本资源,营造校本文化,积极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区科研所组织的各级各类科研成果、论文评优活动,并争取在相关刊物上发表。
6.做好科研成果推广工作。本学期立足校内推广,通过实验教师的示范课、引路课等,全体教师观摩,课后进行研讨、反思。并吸纳好的经验与方法在全校内推广。
7.继续“反思型教师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作为我校教育科研的总课题,使教师对教学中自己的活动以及学生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并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讨论,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
8.完善课题档案,做好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阶段总结和结题积累资料。每学期末上交课题公开课教案、课题论文及课题小结各一份。
9.加强对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的跟踪管理,努力创造条件优先让教科研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听课、学习,增大对优秀苗子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现有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校教育科研质量的提高。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