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讨式、项目式三种教学方法的参考解释
案例式、研讨式、项目式三种教学方法的参考解释
1.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传授了基础知识之后,通过科学的案例选择,在课堂上采用问答式的讨论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论证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从中得出合理的结论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大量的案例,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向,激励学生的创新活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真理,而不是完全依赖于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来习得知识。这种方式得出的真理,会给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经过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往往会比传授型教育得来的知识理解得更彻底,记忆得更深刻。
2.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是用研讨的方式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和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自主学习;二是研讨活动的实践性,即活动内容来自“现实世界”;三是问题性,即研讨的目的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研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工作重心从“授”转变为“导”,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的模式,体现了教学民主化、个性化。
3.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法尝试通过实施一系列完整的教学项目,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它以任务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第二篇:参与式教学方法
关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报告
报告人:骐骥小组
一、文献综术
参与式教学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种进行教学、培训和研讨的方法。它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起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一些英国的社会学专家在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认为:在援助过程中,只有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才能使项目取得成功。后来这种方式被引进到教学领域中来,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进年来,参与式教学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由于其新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概念性、记忆性的知识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改以前死记硬背式的记忆性学习,变成游戏式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性。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及应用价值。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应用到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中。关于与研究参与式教学的文章很多,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明确界定了参与式教学的概念及其教学过程。有些文章还着重介绍了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弊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做了明确的说明,对教学实践有着很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我们查阅了李臻,《浅析参与式教学方法》,王瑞麟,《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途径—参与式教学》,丁莲梅,《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李霞,谭谦章《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与效果评价》。其中,李臻,《浅析参与式教学方法》李霞,谭谦章《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与效果评价》研究的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参与式教学的问题,王瑞麟,《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途径—参与式教学》,丁莲梅,《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研究的领域是基础教育中的参与式教学应用。我们对这些文章仔细分析提炼出以下观点。
李臻谈到了参与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模式两个不同的概念,他认为:“参与式教学方法是指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积极的交往和互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创造性地完成教育实践活动。它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体的行为参与,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从而教会学生学习”在他的定义中,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方法。是和参与式教学不同的两个概念。王瑞麟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后者把教学看成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前者只允许一种层次的学生存在,后者允许多种层次的学生存在,允许学习成绩不及格现象的存在”。在他的观点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观点。丁莲梅认为:“参与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根本的区别,过去的教学注重给学生传授知识,而参与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教师高高在上的思想,尽量与学生沟通交流,多在学生中间走走,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助、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参与式教学是一种理念,一种教学模式。李霞,谭谦章没有对参与式教学作明确的界定,着重介绍了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也提及民主平等关系,宽
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他们对参与式教学的看法各有不同,但都认为参与式教学方法,就是指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积极的交往和互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创造性地完成教育实践活动。它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体的行为参与,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从而教会学生学习,强调游戏性,趣味性,民主性。宽松的课堂气氛。李臻《浅析参与式教学》对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作了说明:“一.为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性人才以修养课为平台引入参与式教学, 帮助大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义事业建设者;二可弥补传统教学中缺少的实践环节,改变以死记硬背过关的表面形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三.教育要以人为本。体现个性。要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到对“人”本身的关怀,要针对学生个体,注重个性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王瑞麟提出的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观点是比较合理的。在实际的参与式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最好是引路人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控制好课堂活动,防止课堂活动偏离教学内容,造成课堂纪律过于松散。
二、观点与评论
我们小组经过查阅文献,研究讨论认为:参与式教学是所采用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形象直观,一般有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示范和指导练习、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讲故事、辩论等方式将教与学融为一体,执教者充当主持人,引路人的角色,让学生在教的过程中进行有趣高效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方式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大多数课堂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式模式,学生在课后复习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在参与式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讲授的比例大大减少,并且学生往往是在课前进行准备,把找到的相关资料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学习。
(一)、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
1.为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性人才以修养课为平台引入参与式教学, 帮助大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可弥补传统教学中缺少的实践环节,改变以死记硬背过关的表面形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3.教育要以人为本。体现个性。要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到对“人”本身的关怀,要针对学生个体,注重个性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参与式教学模式不仅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着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重视师生间的交流,而且着重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索,不仅重视结论的掌握,更着重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重视知识本身的获取,更着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学生本身能力的发展。因此,富有成效的参与式教学应具以下特点:
1.课堂气氛:宽松、开放、活泼
与传统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循规蹈矩、惟命是从的僵化格局不同,参与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体。而要激发学生参与欲望就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允许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课堂呈现出一个“海纳百川”“、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学生有了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必然促使他们阅读课外书籍,搜集案例素材,观察社会万象,思考热点问题,以期用充分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封闭的“、万马齐喑”的课堂就变为开放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在愉悦的参与和投入中,尽情地吮吸知识的玉液琼浆,内化成智慧和才能。
2.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
大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强烈,对“居高临下”式的空洞抽象的权威说教厌倦和反感,要求民主和平等,因此,在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善于“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抱着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态度,从传统的“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要求教师必须从一个讲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指导者、组织着、协助者的角色。他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平等身份与学生一起自由地选择问题、设计方案、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给学生以启发诱导,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这样,学生就会由衷地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积极大胆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兴
趣等也能够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实现主体行为参与与情感参与的和谐统一。
3.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传统教学通常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因此,学生不被看作教育的主体,而被看成是知识的接受器,学生时时处处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挥。参与式教学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如互换角色式参与中,他们要翻阅参考资料,设计教学环节,制作课件,登台讲课;师生对话式参与中,他们要搜集相关材料,提出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说出新颖独到的见解,与他人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还会广泛搜集材料,查经据典,以求说服对方;专题研讨式参与中,他们要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己动手查阅索引,研读资料,撰写论文并积极开展交流和讨论;实践体验式参与中,他们要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访问,撰写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总之,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必须动脑、动手、动口、动笔,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求知积极性充分调动和激发起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我们知道,《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更要求学生把理论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做到知行统一。这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完整地知晓课程对自己知、情、意、行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把着力点放到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以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实践证明,人的素质与内化最为相关。没有内化过程,任何教育影响都无法转化为人的素质。而参与是内化发生的前提,也是内化发生的最重要机制。这是因为无论知识、情感、价值观,若没有学生亲身参与、感悟、体验,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只要学生亲历体验,客体才会进入主体的内心结构,在主体内心扎根、繁殖并与主体产生融合,进而内化为己有,成为自身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参与式教学模式不是以简单方式把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研讨、归纳、推测等发现结论,从而使学生亲自感受结论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养成素质,教学效果远胜于教师的灌输,难怪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如是说“:一两重的参与重于一吨重的说教”。总之,参与式教学模式使传授知识者由指挥者转变为“助推器”,使接受知识者由“容器”转变为知行合一的学习主人,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 触摸生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协调发展[2]。
(三)、参与式教学法及其优点
有关参与式教学法的解释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大学参与式教学就是以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为主旨的教学;另一种认为大学参与式教学就是注重学生在学业中生理和心理能量的投入,发展其主体性的教学。尽管角度不同,强调的内涵不同,但这两类定义却有共同之处:其一,在参与目的方面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其二,在参与形式上注重学生的行为参与;其三,在参与范围上注重课堂参与。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参与式教学法就是在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较之传统灌输式教学法而言,具有显著的优点: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教育者,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者,是被灌输教育的对象。在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参与式教学法则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信息传递与思想交流的过程,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是带着兴趣、充满乐趣地学习。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也是一种直接的、稳定持久的“内驱力”。人们只有对感兴趣的事,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会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学习新课程时,会遇到各种困难,而兴趣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原始动力之一。比如,讲授的内容超过学生的认识水平,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介绍学术上有争议的不同论点,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独立批判的思维辨析能力;有意识地给学生造成一连串的悬念,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由机械地听、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许多大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的现状。
2.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现代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构建的结果,而非外塑的结果。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是有相当的文化知识水平,二是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对事物辨析能力提高,使他们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总是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将学生看作被教育和任意塑造的对象,提倡学生对教师的一味服从。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威依赖关系,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阻碍学生个性能力的自由发展、挫伤和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传统教学的塑造
性使学生成了目的与手段的奴隶,使得学生个体失去个性,成为一个模子出来的“好学生”。参与式教学则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教师不是将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能力,因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参与式教学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大学只有充满了自由的学术空气,才能使新思维、新观点得以萌芽和生长,才会有创造性产品问世。大学生创新意识强,受传统的习惯势力的束缚较小,敢想敢说敢做,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参与式教学则保护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自由自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淡化知识的权威性,树立没有绝对真理、没有绝对知识的学风。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创造力生长的最佳土壤,自由的学术空气能给创新者以安全感,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和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导致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的不顺畅。学生和教师交往的机会很少,学生之间则是只讲竞争而不愿合作,相互嫉妒且自我封闭,学生感到压抑。参与式教学讲究合作,合作的多方必需建立科学的交往观。大学教学过程作为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使大学教学中的交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学参与式教学关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群体间人际关系和交往活动,注重建立群体合作学习关系。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更容易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建构水平,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效沟通。
5.有利于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
当代大学生较早使用网络、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反对墨守成规、有创新意识、参与意识、敢于实践、敢于表现自我,鉴于学生以上的特点,参与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给学生以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四)、引入参与式教学的途径及对教学的影响
途径:设置较宽松的环境——以学生为重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备学生.备好课,学生积极准备与老师资源共享
影响:
①把简单的教学变成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形成一种多方位、多角度、多手段的综合立体的课堂;
②学生求知欲增强,会主动质疑且互相协作讨论,无形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据以上得结论:参与式教学就是在宽松的环境中,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积极参与和互动达到认知共振,情感共鸣,且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构建的新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的特点:民主、互动、活跃
评论:提倡了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师生关系更加融合,避免了传统教中学死板的教学模式,但是只运用于高校的教学中具有明显的狭隘性,使人以为只有文化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其可行性,并且这种教学方法又要求具有很强的自制力使学生在无形中产生了压力。
(六)、参与式教学的弊端及解决方法
顾虑:乡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异.花时间多但在一定的时间里学到的少,课堂纪律松散,理念难以转变;
解决方法:
①教师不必像过去那样把课程和教材当作“圣旨”忠实地实行,而是利用教材教学生怎样学习,也可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②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解决问题
③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一点点获取知识,一步步走向成功。
据上得出参与式内涵: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实现“探索方法、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开发思维、进行再创新”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张扬个性并建立起平等互助、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的教学方法
特点:主动、探究、合作
评论:描述出了具体的实施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兴趣,但是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且对教师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老师备受压力。
(七)、实施参与式教学及因材施教的途径
1.给学生多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
2.给学生多提供表达独特性思想和感情的机会 3.给学生多提供思考问题的机会 4.给学生多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 5.给学生多提供自治锻炼的机会
(八)、参与式教学法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把握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参与式教学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它是指教学内容除了包含该学科已经有定论的内容,还要注意给学生介绍一些前人未能解决的或者教师正在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第二,提问式的讲课。提问式的讲课是指在讲课中鼓励学生提问题,由其他学生或教师做出回答。中国有一句俗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学生设疑、学生向老师质疑,创造出人人动脑、共同参与的活泼、热烈、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第三,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入一些解题方法和结论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使学生独立思考,寻找新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新的解题方案。第四,论文形式的考试。以论文形式进行课程考试,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载体。论文题目可以由学生自己出,教师也可以从自己的研究课题中抽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做。教师把握了这四个基本特征,就可以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参与式教学。
2.教师以平等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员,宏观上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而是协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教师要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内容和形式的主动创造者,也是教师的合作伙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参与者的姿态面对学生,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与他们交流;既不能居高临下批评他们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应包办代替,为学生提供现成答案。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自由地选择问题、讨论问题、设计方案,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给学生以启发、诱导,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参与活动要切忌简单地给学生“对”“错”的评判,应让学生毫无顾虑地展现自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3.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参与式教学表面上使教师卸掉了讲课的沉重负担,实际上却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民主、开放的思想,还要求教师占有大量的本学科信息资源,熟悉每位学生的情况,有掌控课堂的能力。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何选择“参与载体”、如何设置“参与热点”、如何创新“参与手段”等一系列问题要进行认真思考和精心策划。其次,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学技巧。要钻研业务不断拓宽知识面,及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拥有高超的沟通技巧和艺术。第三,做一名创造型教师。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关键还要有创造型的教师。因为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创造型教师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创造型教师具有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相吻合的现代教育观念,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热爱学生、兴趣广泛、自信心强、胸怀宽广、幽默感强等个性心理特征。创造型教师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其教学艺术上。美国学者哈尔曼(R.Hallman)总结了创造型教师的教学艺术,列举了其中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几个方法:第一,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第二,放弃权威态度;第三,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拓视野;第四,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第五,延迟判断;第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第七,鼓励学生独立评价;第八,训练学生的感觉敏锐性;第九,重视提问;第十,尽可能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概念;第十一,注重对学生挫折忍受力的培养;第十二,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
4.信任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学生的经验,关注他们的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教师要明确知识不仅是自己已有经验的建构,也是学生已有经验的建构,不要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已有的经验支撑下,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同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起点水平是有差异的,要照顾不同起点水平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自身能力较强的学生踊跃参与能力更强,而自身能力较弱的学生羞于参与或不愿参与能力更弱的现象,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加以避免。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创设恰当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不漏掉任何一个学生。但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速度有快有慢,这就要求教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分层对待,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在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层次性,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总之,参与式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把握参与式教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才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九)、意见及建议
1.这一教学方式开展的还不够充分,由于各种原因只在部分学生中或某些教学阶段进行,不能够做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因此收到的效果也很有限。
2.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有很多课堂上的互动,更适合小课堂教学,而我们现在多为几十人的大课堂,所以常常会有少数学生没有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导致这部分学生游离 于教学活动之外。
3.缺少评价体系。完整的参与式教学方式,在结束时都要进行评价,由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全部进行评价,以使得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从而不断进行改进。由于课时有限,再加上只是在部分教学活动中采用参与式方式,因此一直没有加入规范的评价体系,只是在学生中对部分内容进行过调查问卷。对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尝试性运用,使笔者受益匪浅,它不仅使我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也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管它在使用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它仍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在此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希望更多的人能对它有所关注。
三、参考文献
[1] 李臻,《浅析参与式教学方法》,科技信息SCIENCE INFORMATION 2007年第9期○高校讲台○.[2]王瑞麟,《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途径—参与式教学》,第1期第46一49页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0卷(1990年).[3]丁莲梅,《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第26卷 第1期
Vo.l 26 No.1.[4]李霞,谭谦章,《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与效果评价》,1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1期2008年01月.
第三篇:关于专题式研讨教学方法的体会与心得
工商管理1002班
赵娟
201007080213
关于专题式研讨教学方法的体会
在最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了一次新的教学活动并教给我们一种新的教学与学习方法:专题式研讨法。本次的学习活动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也使我们收益匪浅。
专题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它包括阅读自讲式、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课题制式、案例和讲授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班级被分成两个组,任务是由我们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制作两小节课本的PPT并且进行自我讲解。而此次活动我的任务是整理资料。以下是我对本次活动的体会及心得。
首先,本次实践印象最深的就是自我动手实践。研讨法体现的主要教学原则是学生主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及和谐性原则。它要求学生成为学习行为的主人,始终处于稳定的自主地位,发掘创造的潜力,施展才华,让学生占据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我们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动手,自我思考,提高了我们的自主实践能力。
其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都是老师的“权威课堂”。学生只是在讲台下被动的接受与参与。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讨式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课题的了解与探讨,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作业变成属于自己要做好并喜欢的事情。当我们一群人在对某个专题进行深入探讨时就会不自觉的投入进去。
再次,研讨式教学有利于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大学生相比之下课程比较少,一般老师上完课之后再布置一点作业,学生剩余的时间比较多。而研讨式教学方式要求我们自己收集和整理资料,准备好课堂要用的东西,充分利用了我们的课余时间,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课堂知识的了解。
最后,加强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与任务。同学之间需要共同的努力来完成共同的作业。在活动的开始,我们先迅速的分好组,有收集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制作PPT的以及讲解人员。大家都按流程做事,并且相互帮助,相互协调,最终做出了比较好的成绩。
专题式研讨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的模式,创设了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体现教学的民主化,形成和谐共进、教学相长的境界。我们从中所学习到的东西是很多的,很感谢学校,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这一次的学习活动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种新的方法。它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也将更加努力的学习,同时也希望老师可以给我们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第四篇: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
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
【摘 要】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探究式教学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一项新的教学模式。文章首先阐述了探索式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探究式教学的步骤,最后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列出了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实例,以期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学 意义 步骤 设计
高中地理是一门具备科学性、综合性、地域性、复杂性特点的学科。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地理环境,地球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还包括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分布、发展规律,地理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使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言论,通过实践来消化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力,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地理学科探索发现的要求。
一、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要求
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高中地理教师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要教会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规律来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通过思考、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探究式教学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地理知识有的比较抽象,如果教师讲课枯燥,学生很容易走神,无法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课堂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则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自己只需要把控好全局即可;学生对地理知识更加感兴趣,学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探究式教学能够将教材、课堂、教师、学生有机融合起来,使四者之间相互作用,构建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打造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探究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教师引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去自主发现探索,提出问题,在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获得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判别,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评价提取信息,整理归纳信息,再通过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等探究方式将自己整理的信息表达、分享出来,最终将问题解决。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加工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三、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探究式教学的基础步骤是创设情境。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况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是一种有趣的地理现象,也可以是一种奇妙的地理景观。情境的??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关注度。要使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顺利导入课题,教师就需要对情境进行精心设计。
(二)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后,教师就要设计一系列问题来解决课题。可以是课本中固有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提出的问题,这些都是探究式教学要分析的对象。
(三)分析探究讨论
根据提出的问题制定探究的方式。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在正式讲课前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探究讨论;对于内容复杂、相对较难的问题,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进行分析探究,然后在课堂上讨论,给学生留充足的思考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考能力。
(四)得出结论
在探究讨论过后,师生共同归纳讨论结果,总结问题答案,总结学习成果。
(五)迁移拓展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美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设计
以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
(一)导入课题
太阳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外界放射着能量,那么我们地球上不同地区获得的辐射能量是相同的吗?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气候类型?南北半球为什么会有差异很大的植物类型?这和太阳辐射有关系吗?
(二)提出问题
读《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提出问题一:看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设计意图:学会读坐标图。
读《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提出问题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问题三:问题一和问题二有什么联系?设计意图:学会读景观图和统计图。问题四:描述这两个地区自然景观差异。设计意图:由生物量差异进一步拓展到动物、气候等要素的差异。
(三)分析讨论
学生各自提取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做出评价。
(四)归纳总结
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一般说来,太阳辐射量大的地区,其相应的生物量也大。
(五)迁移拓展
热带雨林的动植物数量、种类十分丰富,是生物的乐园。你们能解释一下热带雨林为什么如此生机勃勃吗?
五、结语
探究式教学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学习任务明确,教学过程脉络分明,学生的思路也会相对清晰。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课堂内容,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第五篇:研讨式教学方法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影响
研讨式教学方法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影响
摘 要: 研讨式教学法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广泛应用此法将对高中生物教学产生巨大影响,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还可以解决教育工作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难题,同时还能使学生养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分析了目前生物学科研讨式教学方法的现状,对现阶段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 创新 研讨 主动性
研讨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学习、讨论、探索的教学方法,利用这种创新式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达到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效果。把研讨式教学法进入课堂使学生不再一味接受填鸭式教育,而是充分地让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一、高中生物研讨式教学现状
1.部分学校对研讨式教育方式认识不足
虽然现在国家提倡培养新型人才,新课程教育也提及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但由于众多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学校长久以来习惯了接受传统教学方式,片面追求升学率,所以研讨式的新式教育很难全面顺利普及。因此,目前只有部分提倡并响应创新活跃教育方式的学校在开展研讨式教学法,而其他学校对此方面的重视还不够充分。这就造成研讨式教学法无法全面普及,同学们还是不能接受到开放自主、创新活跃的教学氛围,使研讨式教学无法有效地造福于学生。
2.实验设备不足致使生物学习环境缺乏
生物学这门学科需要充分的实践学习,因此想要学好生物就要有良好的实验环境、精准的仪器和充足的材料资源。可是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拥有良好的硬性条件,导致一些同学还是在破旧落后的实践环境中学习生物,这必然导致他们对生物知识的认识不够清晰充分,同时这样对高中生物研讨式教学法的开展也有很大阻碍。
3.知识结构和教育方式无法完全契合
新版高中生物教学材料中的知识含量和分布情况都有创新提升,其中部分知识适合开展研讨式教学,这点相对于原本的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跃升,可是对新课程的改革又有不足之处。例如,当前的新课程高中《生物》教材只注重了知识内容和框架有利于研讨式教学的开展,而忽略了教学量的分配,这就导致研讨式教学法虽然颇有成效,可是教学任务却不能完美地契合整个教学知识结构。这种情况造成了高中生物教学依然不能高效开展,同学们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依然会存在缺陷。
二、高中生物研讨式教学的优化策略
1.准确认识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认识的教育方式,通过这种教育方法使学生拥有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工作者要秉承研讨式教学的实质来展开高中生物的课堂教育,围绕新型教学观念给学生传授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自我认识,只有自己先深入了解了研讨式教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正确指导学生接受知识。其次教育工作者还要对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多加研究,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以及智力特征开展教育。由此对教师的各方面要求就更加严格,不仅要拥有专业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具备独到的见解和活跃的思维来引导学生进行研讨式学习。只有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环境同时达到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状态,研讨式教育的开展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才能灵活地应用于高中生物的教育。
2.采用活跃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新形势下的高中生物课堂学习中,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出值得思考的有价值性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结合专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设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从而展开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提供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材料,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地开展。再一方面是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结对相互帮助,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最终完成实验。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起到真正让学生动手学习,从实际现象中认识抽象的知识内容的目的,还可以达到锻炼同学们的交流能力和增强团队意识的效果。
实践教学完成以后教师还应及时给学生以反馈,应针对每一个团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单独分析讲解,必要时还应针对每个人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教师要始终鼓励和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学习和积极自主学习。这就是研讨式教学方式下应有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刺激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展现自我而不断地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通过相互的交流与帮助克服传统教育中老师一味传授知识的弊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3.改进高中生物教育的知识内容
虽然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高中生物教育知识框架结构上有所改变,相比于传统的教材有所不同,但还是存在一些传统内容的束缚。因而对于教师开展研讨式教学就很不利,在课堂上更无法充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新式教育。所有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充分重视教育一线工作者的意见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安排科学适当的教学内容,帮助教师计划安排研讨式教学。最终实现新课程改革所希望的充分开展研讨式教学,从而达到科学有效地进行高中生物教育的目的。
4.改进实验环境增加课外实验机会
从目前相对困乏的实验条件来看,这对于研讨式教学非常不利,想要有效开展研讨式教学,实践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在生物教学课堂上尽量多提些发散式问题,并结合实践教学和课外实验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从中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开动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尽量自主解决问题,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展实验,而且可以让他们在趣味横生的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引起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发散思维,积极创新。这种最终能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课外实验学习法,反而比传统的一味灌输知识来得更加有效。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扩大了学生的见识以及知识面,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现象使学生更加印象深刻。
5.提高教学反馈评判
单纯的研讨式教学并不是都会给学生带来积极作用的,研讨式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结合科学的教师反馈环节,因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引导和肯定学生学习成果的作用。想要学生真正产生学习兴趣并积极投身到研讨式学习氛围中,就需要教师进行一些有效的反馈方式。教师反馈的内容要有价值,尽量精简,以定性评判为主,同时结合定量评判,重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判。在反馈评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给予意见建议和鼓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真正达到研讨式教学的最终目的。
研讨式教学法对高中生物的教学起到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和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方式的作用。教师和同学们都应积极响应研讨式教学,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和生物学科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