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方式应用现状调研及建议

时间:2019-05-13 01:1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应用现状调研及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化教学方式应用现状调研及建议》。

第一篇:信息化教学方式应用现状调研及建议

信息化教学方式应用现状调研及建议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远程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而目前的研究多侧重于信息化教学的成因及其应用前景的预测,缺乏对信息化教学方式在一线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阐述了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9-0081-04

● 问题的提出

信息化教学方式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传播知识的方式。我们国家一直都很重视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2],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并提出“三基本两显著”作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3]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4]

信息化教学方式也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发展现状研究》指出:近年来关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文献不断增多,研究者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关注度是逐年增加的。[5]然而大多数文献只从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对象、不同角度论述其重要性,并提出建议。例如,文献[6]从知识传播者――教师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献[7]从教育手段出发,从理论层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如研究引领、积极适应、优化平台、组织竞赛与创新评价、优化技艺等;文献[8]从知识接受者角度进行研究,提出“要推动从注重教的信息化转向注重学的信息化、研制面向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评价标准、注重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协调性和综合性”。

针对缺乏一线调查资料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调查,了解了当前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一手材料。同时,本文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可操作的建议。

● 调查问卷的设计

笔者选择了目前几种最热的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作为调查对象:①网络课程。这是基于网站式的网络教学方式,主要的教学资料,如课件、作业、期末考核等都可以在网站完成。②微课。文献[9]对微课的概念进行了讨论,该文章认为,“从微课的信息载体――微视频的视角出发,微课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从其教育资源属性出发,一个典型的微课是由目标、内容、教的活动、交互、多媒体等五大要素构成”。③慕课。从字面意义理解,慕课是指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文献[10-11]对慕课的定义、发展进行了较为清晰的分析,并综述了当前各个研究学者对慕课的看法。文献[10]作者认为,“慕课并不会立刻威胁到传统大学的生存,但是通过引入一套新的设计,正在改变着教育景观”。④翻转课堂。它是指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视频,而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文献[12]对翻转课堂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指出了翻转课堂在我国推广的方向。

调查内容主要是研究信息化在一线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在调查对象方面,问卷主要是针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线的教师。为了解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使用是否与教师个人的属性相关,问卷特别设计了一些关于教师属性的选项。

其中,教师相关部分:①您的年龄;②您的职称;③您的性别;④您的专业属于以下哪种类别。

网络信息化教学相关部分:①以下几种信息化教学方式,您是否听说过?②以下几种信息化教学方式,有哪种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过?③您是否知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化教学平台?④您是否知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微课教学平台?⑤以下几种信息化教学方式,您是否曾接受过系统性的培训?⑥您个人认为很多教师不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原因是什么?⑦您对信息化教学的推广是否有信心?⑧您本人是否愿意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⑨您为何在您的课程中使用微课、慕课、网络课程、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

● 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是通过问卷网发布调查的[13],共回收有效问卷203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能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首先,如图1所示的调查结果表明,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普及率差强人意。

其次,信息化教学现状的影响因素,包括:

(1)平台因素。图2中两张图的数据佐证了教师是否使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从图2可以分析出,一个平台的被了解程度与时间有较大的相关性。但下页图3则给出了一个比较违背直观感觉的调查结论:教师是否使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与学校是否有信息化教学平台不存在直接的关联性。

(2)培训因素。下页图4给出了教师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的统计结果。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信息化教学培训。

下页图5表明,信息化培训对教师是否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影响。

除上述原因以外,本文对信息化教学推广是否有前途也进行了调查。结论表明:绝大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持乐观态度,但信息化教学是否能给教师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信息化教学目前的普及率大约有一半左右,且普及率与该方式的推广时间正相关;②信息化教学普及与平台建设关系不大;③信息化教学与教师培训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④绝大部分教师存在使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意愿;⑤在信息化教学优势上,大部分教师能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给知识传播与受教者所带来的好处;⑥在阻碍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普及中,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与所授课程相关,缺少激励和信息化教学优势不明显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从这些结论可以推论出:①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推广仍有很大空间;②宣传、教育、示范、培训等对信息化教学方式推广有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③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优势上,很多教师还未意识到信息化教学方式将对自身带来怎样的好处。

● 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及推论,笔者提出了如下可具体操作的建议:

1.树立典型,示范推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必须让教师能够直观地看到其存在的优势,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推广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个基本原则,即自愿原则。只有学生自愿,其态度、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被激发;如果是被迫的,无论多好的教学方式都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2.增加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培训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培训对普及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是有很大作用的。因此,在培训的具体形式上,可以请树立为典型的身边的同事来传授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另外,笔者认为传统的校外培训、国家培训等可以参加,但是并不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形式。原因有两点:一是经费问题;二是各种高级培训通常重视理论培训,多介绍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发展历史、重要意义等,而对信息化教学方式本身讨论较少,同时,一些具体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微课为例,一些培训教案,所采用的录像、录音设备、后期制作技术等根本不是普通的一线教师在短期内能掌握的。因此,身边的典型、身边的案例,最具有说服性,对推广信息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3.重视制度建设,特别是激励性制度的建设

从问卷的调查结果看,大多数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方式是认可的,这是开展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基础,但也不能太乐观。与大多数调查存在的问题一样,被调查者在假设性调查时给出的回答与被调查的问题真实地发生在调查者身边时给出的回答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从调查的推论也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并未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给教师自身带来的好处。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推广,在教师看来是一种利他行为,而非利己行为。这就会削弱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积极性。

因此,如何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是本文建议的核心。笔者认为,制度建设是所有推动信息化教学方案之首。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笔者提出了两个借鉴性制度建议:一是教师考评对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教师予以倾斜,并视教学效果给予实质性奖励;二是在工作量量化中,加大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权重。

4.部分信息化技术器材与设备的支持

信息化教学方式,必然需要相应器材与设备的支持,也需要技术性的支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将阻碍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原因归咎于信息化教学方式的适用性与制度激励。实际上,信息化教学方式中的技术手段也是阻碍信息化教学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要的器材、设备及技术支持可以大大降低信息化教学普及的难度。

5.适度地开展竞赛交流

首先,竞赛与交流能够促进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提升。虽然无论从工作量看,还是从技术手段看,竞赛中的很多教学方式在一线教学中可能无法做到,但竞赛代表了某种教学方式的最高水平,可以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认知水平。其次,竞赛也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不同学院、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通过竞赛能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教学方式,大家可以相互学习,了解该技术的最高标杆,这对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普及具有一定意义。另外,笔者认为竞赛交流应该适度,因为过多的竞赛交流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也会花费过多的经费。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1/15/c_118164235.htm.[2]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EB/OL].http://.[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5]华子荀.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发展现状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49-51.[6]刘?矗?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31-36.[7]戴晓华,陈琳.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8-83.[8]曹培杰.中小学生信息化教学的学习体验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4(9):24-28.[9]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10]斯蒂芬?哈格德.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5):92-112.[11]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4(11):42-50.[1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13]问卷网.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EB/OL].[2015-12-09].http://www.xiexiebang.com/s/MfamQb/.作者简介:赵建峰(1982―),男,山西阳泉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职业教育、网络技术;崔宏巍(1973―),男,河南商丘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交通运输。

项目基金:2014年深圳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复合式创新型高职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协同实践平台构建”(项目编号:ybzz4067);广东省高职教育汽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度教改课题“高职汽车与交通类专业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实证研究”(项目编号:GDGZQCJZW2014B05);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三育人视角下新兴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例”(项目编号:701522J30044)。

第二篇: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提纲

附件1: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提纲

一、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与应用情况

1.人机比:近五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的计算机人机比与生机比、城镇中小学人机比与生机比、农村中小学人机比与生机比、全市中学的人机比与生机比、全市小学的人机比与生机比。

2.计算机教室建设:城镇中学、城镇小学、农村中学、农村小学的计算机教室数量,其中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数量。

3.校园网建设:建有校园网的学校数,城镇中学、城镇小学、农村中学、农村小学建有校园网的比例。

4.网络连通情况:城镇中学、城镇小学、农村中学、农村小学连入互联网的学校数和主要连入方式、带宽(列举)、接入市教育网的学校数、接入省基础教育专网的学校数。

5.网络安全与监控系统建设:网络安全措施(列出防病毒、入侵等措施与软件名称)、网络运行与应用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情况。

6.教育网利用率评估与主要方式。

7.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与应用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解决措施、成效与典型案例。

8.区域内城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网络建设差距,今后的工作重点,以及对全省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二、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9.门户网站建设:教育网门户建设与访问量。

10.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全市统一建设的电子政务系统有哪些(列举),其中基于网络进行信息互操作的有哪些(列举出系统名称及用户范围)。软件自主开发和采购的比例。

11.电子邮件系统建设:市教育网是否建有电子邮件系统,如果有,则说明电子邮件系统的用户量、用户类型、邮箱容量。

12.电子公文系统建设与应用:电子公文系统涉及的业务功能。

13.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建设:面向社会的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名称及其服务对象。对教育部门提供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农村的公共教育服务有何建议(包括内容、方式等),本地区能够提供哪些优秀的公共教育服务资源。

14.对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用效率尤其是向农村学校普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有何好的做法、意见和建议。

三、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情况

15.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全市统一建设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数量、内容、范围、比例及学科覆盖情况。列出免费资源、集中建设资源、采购资源和其他渠道获得的资源比例。

16.资源库的统一性问题:是否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和资源建 — 2 —

设标准/规范。

17.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的机制:资源建设(征集)的模式、应用方式、更新机制。

18.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应用现状:包括主要用户群、应用方式(备课素材、教学课件、案例参考、文献资料、试卷作业、教研培训资料等),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教师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成效。

19.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模式、资源内容在适应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20.对加快资源建设、促进全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方面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四、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与学科应用

21.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年段(最早开设的时间)、课时数,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覆盖率。

22.信息技术教师的编制与责任范围。

23.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和多媒体软件制作大赛的获奖情况。

24.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效果:课程评价方式与学生能力发展状况。

25.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学科覆盖率、主要学科(列举)。

26.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成效和典型案例进行评价,突出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积极性和效果有何好的做法、经验和建议。

27.本地区开设网络学习课程的可行性与建议。

28.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的实施情况:国家级、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数量与所占学校数量的比例,市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的建设情况,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工作的成效、主要问题与建议。

29.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实验的开展情况:“十五”期间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典型案例(国际、全国或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案例),中央馆、省馆“十一五”课题的立项情况,“十一五”期间课题实验的重点和建议。

五、人员(教师和学生)技能建设

30.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标准(试行)》,教学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达标情况,城区、县镇、农村的达标情况,若不能达标主要原因是什么。

3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在本地区的实施情况(实施部门、计划、已取得的成效、主要问题)。

32.信息技术技能与应用培训的主要对象、内容、方式(分学科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类专业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等分类列举)。

33.对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何好的意见和 — 4 —

建议(包括内容、方式等)。

34.在解决技术咨询和服务专业人员不足方面的措施、经验与成效。

35.在解决教师培训工学矛盾和不同部门重复培训方面有何好的做法、经验和建议。

36.“教师网联”计划在本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实施情况、主要措施与成效、突出问题和工作建议。

37.除信息技术课程外,学生的技能培训情况:培训课程与资源的建设状况,家庭绿色上网支持与技术咨询服务情况。

六、管理体制与运行

38.政策与规划制定的情况:政策与规划制定、发布的时间(年月),规划实施的部门与职责。

39.自2001年以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情况(逐年列举)与来源说明。

40.在硬件、软件与应用平台、资源库、师资培训、应用课题五个方面的经费投入比例状况。

41.教育信息化建设效益的评估情况:评估的标准、方式与效益。

42.对本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总体评价,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下一阶段工作目标、思路重点和政策措施。

43.本地区城乡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差距状况,对缩小城乡数字教育鸿沟有什么看法。

第三篇: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提纲(共)

附件1: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提纲

一、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与应用情况

1.人机比:近五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的计算机人机比与生机比。

2.计算机教室建设:学校计算机教室数量,其中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数量。

3.校园网建设:是否建有校园网及应用情况。

4.网络连通情况:连入互联网主要连入方式、带宽(列举)、是否接入市教育网的学校、是否接入省基础教育专网的学校。

5.网络安全与监控系统建设:网络安全措施(列出防病毒、入侵等措施与软件名称)、网络运行与应用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情况。

6.教育网利用率评估与主要方式。

7.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与应用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解决措施、成效与典型案例。

8.区域内城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网络建设差距,以及对全省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二、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9.门户网站建设:教育网门户建设与访问量。

10.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所使用的电子政务系统(列举),其中基于网络进行信息互操作的有哪些(列举出系统名称及用户范围)。软件自主开发和采购的比例。

11.电子邮件系统建设:是否建有电子邮件系统,如果有,则说明电子邮件系统的用户量、用户类型、邮箱容量。

12.电子公文系统建设与应用:电子公文系统涉及的业务功能。

13.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建设:面向社会的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名称及其服务对象。对教育部门提供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农村的公共教育服务有何建议(包括内容、方式等),本单位能够提供哪些优秀的公共教育服务资源。

14.对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用效率尤其是向农村学校普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有何好的做法、意见和建议。

三、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情况

15.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数量、内容、范围、比例及学科覆盖情况。列出免费资源、集中建设资源、采购资源和其他渠道获得的资源比例。

16.资源库的统一性问题:是否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和资源建设标准/规范。

17.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的机制:资源建设(征集)的模式、应用方式、更新机制。

18.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应用现状:包括主要用户群、应用方 — 2 —

式(备课素材、教学课件、案例参考、文献资料、试卷作业、教研培训资料等),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教师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成效。

19.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模式、资源内容在适应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20.对加快资源建设、促进全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方面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四、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与学科应用

21.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年段(最早开设的时间)、课时数,信息技术课程的覆盖率。

22.信息技术教师的编制与责任范围。

23.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和多媒体软件制作大赛的获奖情况。

24.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效果:课程评价方式与学生能力发展状况。

25.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学科覆盖率、主要学科(列举)。

26.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成效和典型案例进行评价,突出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积极性和效果有何好的做法、经验和建议。

27.本地区开设网络学习课程的可行性与建议。— 3 —

28.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的实施情况: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工作的成效、主要问题与建议。

29.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实验的开展情况:“十五”期间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典型案例(国际、全国或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案例),中央馆、省馆“十一五”课题的立项情况,“十一五”期间课题实验的重点和建议。

五、人员(教师和学生)技能建设

30.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标准(试行)》,教学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达标情况,若不能达标主要原因是什么。

31.信息技术技能与应用培训的主要对象、内容、方式(分学科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类专业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等分类列举)。

32.对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内容、方式等)。

33.在解决教师培训工学矛盾和不同部门重复培训方面有何好的做法、经验和建议。

34.除信息技术课程外,学生的技能培训情况:培训课程与资源的建设状况,家庭绿色上网支持与技术咨询服务情况。

六、管理体制与运行

35.自2001年以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情况(逐年列举)与来源说明。

36.在硬件、软件与应用平台、资源库、师资培训、应用课题五个方面的经费投入比例状况。

37.教育信息化建设效益的评估情况:评估的标准、方式与效益。

38.本地区城乡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差距状况,对缩小城乡数字教育鸿沟有什么看法。

第四篇: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的几点建议

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的几点建议

通过培训有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推进器和制高点,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投入大、难度高、涉及面广,必须引起学校领导及师生的高度重视。

2、加强领导、科学谋划。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分层要求,积极推进。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

3、增加投入、注重合作。

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占学校基础投资的比例要提高;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探索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交流,整合软硬件资源,优势互补。

4、激励优秀、形成机制

对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较高的教师(如课题研究、师资培训、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优秀课例教案、多媒体教育软件课件的制作等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要予以表扬、奖励,并和评先、晋级挂钩,形成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氛围。

5、建管并重、加强培训。要开源节流,使投入得到高效的产出。在抓好硬件软件建设的同时,更要抓好一支高效务实的管理队伍和掌握信息技术的骨干教师队伍,增强信息素养,提高应用能力,加强有关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培训。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

南盘江镇民族小学

黄方明 2016年7月26日

第五篇: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研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研建议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规范进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近期,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截止XX年末,我县共有6,801户农民流转土地面积110,343亩。其中流转耕地的有6,594户,面积108,063亩,分别占流转总户数与流转总面积的97%和98%;流转林地的有46户,面积1,001亩;流转荒地的有135户,面积1,733亩。土地流转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民自发流转的有5,641户,占流转总户数的83%,面积98205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9%;二是经村组织流转的有1,160户,面积12138亩。由此可见,目前农民自发流转占主流。

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有四种:一是转让。共有3,184户农民转让土地面积46,422亩,分别占流转总户数的46.8%和流转总面积的42.1%;二是转包。共有3,443户农民转包土地面积55,870亩,分别占流转总户数的50%和流转总面积的51%;三是租赁。有98户农民共租赁土地2,304亩,仅占流转总户数的1.4%和流转总面积的2%;四是互换。全县仅有76户农民互换土地5,747亩。

二、存在的问题

土地流转不规范纠纷多。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以来,农民承包土地热情高涨,原来外出劳务人员纷纷回村要地、种地,产生外出劳动力回潮。一些人,要求解除已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由于多数流转为自发形式,流转双方没有遵循一定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大多数的流转是私下进行的,未向发包方备案或经发包方同意,有的只是口头协议,没有书面合同,有的即使有合同,但条款不全,双方的权力和责任不明,承包关系不清晰。由于缺乏政策法规和有效的组织形式致使不规范的流转和承包合同潜在大量的纠纷隐患。去年以来,全县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140件。另外由于私下流转多,口头协议多,乡镇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和村委会无法建立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给解决土地纠纷带来难度,甚至导致矛盾的恶化和农民频繁上访。

土地流转规模小期限短。从流转规模看,土地承包时,地块好坏搭配,致使不少农户有多处小块田地,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从流转期限看,由于我县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农民务工经商收入不稳定,农民仍然把土地作为经营风险的退路,种地仍然是农民眼中最保险的。所以大多数采取短期转包的方式流转土地。从土地流转集中程度来看,土地在小户间流动的多,向大户流动形成规模的少。同时劳务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使更多的农民转出土地程度。去年,输出劳 务的农民占25%,其中55%属季节性、临时性打工者。他们工作不稳定,有的甚至干完活拿不到钱,多数人年均劳务收入不足3000元,仅靠劳务难以养家糊口,所以不肯把土地轻易的转移出去。

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仍是主流。在农民收入中63%来自种植业。因此,目前多数农户仍把土地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生活保障,不愿轻易转让土地使用权。对于土地流转的认同感,部分农民对承包权与使用权认识不清,误认为流转使用权就会失去承包权。一些集镇及城郊附近农民看到土地在不断增值及城市发展占地等,怕转让土地以后征用时会失去利益,即使自己无力经营,也不愿将土地转让给别人。特别是当前国家推行农村费税改革以来,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加之近年来种粮收益不断提高,农民更加不愿放弃耕地,甚至外出务工农民也纷纷返乡重新开始经营已流转的土地。

流转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目前,**县农村土地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对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探索的也不够。还没有形成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土地流转对象与范围选择余地小,流转形式比较单一,流转对象更多的局限在邻里和亲属之间,难以通过有效的流转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土地流转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由于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认为土地承包期已经延长30年不 变,土地流转属承包者个人的事,而且上边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和部署,所以对土地流转不过问,也不加强引导和必要的规范,造成流转行为无人监管,流转纠纷无人受理,处于放任自流状态,留下许多弊病和隐患。

三、建议和对策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引导、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县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成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公室,负责土地流转的政策研究,方案制订和业务指导等工作。乡镇以农村经济管理机构为依托,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咨询;贯彻落实土地流转政策,指导流转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办理土地流转合同的鉴证;对土地流转纠纷进行调解仲裁,对土地流转合同的登记、变更等情况进行备案。村级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由村报帐员兼任土地流转信息员,及时掌握村组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信息,协调土地经营权流转双方的利益,督促依法签订流转合同,调解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登记,及时向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提供土地流转动态情况。

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一是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以村组为单位,把农村土地承包情况、流转情况、农村劳动力情况等资料进行全面统计,逐级上报汇总,实行年报制度。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微机化联网管理,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建立科学的农地评定、评估体系,合理评价农村土地价值,保护农民土地流转的收益。三是有条件地方成立市场化运作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以市场为导向,自负盈亏,自主服务,解决土地供需双方因不能及时沟通而使流转受阻的矛盾,搜集统计土地流转的供需和市场价格等信息资料,使农户和有意投资农业的经营者能及时、准确获得可靠信息,提高土地流转交易的成功率,降低流转交易成本。

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一是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中介为补充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有保障的劳务输出格局。二是进一步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放手发展农村第二、三次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转移农业劳动力。对全家自愿放弃所有承包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可以就地农转非。对于全家不再承包地、落户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的可以办理农转非户口,其子女入学、工商营业登记、建房购房等享受国民待遇。三是进一步搞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广泛施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技能培训,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协会组织。对外联结市场或企业,对内联结千家万户,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协会在资源整合,带动农户搞规模经营的方面的积极作用。有能力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协会,也可以探索农户土地入股等流转方式,自创品牌,自主开发经营农业项目。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进程也将严重受阻。因此,要尽快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等等,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性和社会保险功能,为土地出让者解决后顾之忧。

强化管理规范运作。一是推广使用规范标准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目前我县已经制发了标准的土地管理文本和流转文本,已在全县推广使用。推广使用标准流转合同,既能解决口头协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又能解决自制合同不规范的问题。二是实施规范的土地流转程序。我县的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包括转包、委托代耕、互换、转让、出租、入股等形式。按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流转的,必须有承包方的书面委托书。以转包、互换、出租、入股等形式流转的,农户应向发包方备案。以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向发包方提出转让申请。受让方将农户以转包、出租方式流转的土地实行再流转的,应取得原农户的同意。当事人要求鉴证的,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机构依法开展鉴证。凡是以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应及时注销、变更土地经营权证书。三是建立土地流转纠纷仲裁机构。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办法》和《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条例》,县级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负责对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进行仲裁。四是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和实施土地流转的登记备案制度、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制度、土地流转动态监测制度,使农村土地流转步入健康有序轨道。

下载信息化教学方式应用现状调研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化教学方式应用现状调研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研建议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规范进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近期,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

    水资源利用现状调研建议范文

    依照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本人也积极投身于全县紧张有序的学习活动之中,先后参加了县上组织的培训、封闭、讲座、讨论交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时间虽短......

    农村妇女工作现状调研建议

    根据市妇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按照认真深入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中开展调研活动的要求,我们通过发放调研问卷、召开座谈会、现场查看等形式,广泛征集妇女群众......

    信息化现状

    设的现状我国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较晚.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尚处于初级阶段与起步阶段,有人归纳为"我们有21世纪的网络,90年代的软件,但是只有80......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

    信息化建议

    推进信息化应用自查报告 据省公司《关于做好XXXX年整体推进信息化应用重点工作的通知》(皖邮〔XXXX〕XXX号)和《关于自查XXXX年整体推进信息化应用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通知》(皖......

    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应用调研报告

    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应用调研报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市场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市场交易行为和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基层工商所作为市场一线的行政综合监管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