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多媒体教学应当做到五个注重

时间:2019-05-13 01:3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多媒体教学应当做到五个注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多媒体教学应当做到五个注重》。

第一篇:地理多媒体教学应当做到五个注重

地理多媒体教学应当做到五个注重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对老师信息技术、知识储备、课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地理教学课程目标,必须多方面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

五个注重

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三个维度并进,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又要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地理情感,让学生通过对地理课程的学习,掌握并应用地理知识,树立正确的地理意识,培养科学的地理修养,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多媒体教学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方便,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习兴趣培养

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较为枯燥,不便于学生理解,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普遍不强,对于课本上的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也导致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对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拓展,特别是把一些美丽的风景、有趣的地理故事引入到地理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愿意学、愿意探究其中的奥秘1。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多想一些办法,多查阅一些资料,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通过视觉、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课堂开始的导语部分,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归纳提示,让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记得住、掌握得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地理知识的拓展

地理知识包罗万象,仅靠课本知识远远不够,需要教师紧紧围绕课本知识,有意识、有选择地进行拓展、优化,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知识点,有必要传导给学生,增加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要结合地理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拓展,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与课程相关的地理知识告诉学生,让大家明白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人文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等,有机地融合地课堂内容中来,让地理课堂丰富起来、生动起来,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各学科的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整体。

三、注重地理知识的贯穿

地理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有很强的连贯性,需要前后衔接,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扩大课堂容量,将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向学生展示,达到复习的效果。一般来说,地理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占比较少,有些地区虽然已经将地理课程纳入到中考范围,但所占分数不高,甚至有些地区根本就没有把地理课程纳入到中考试卷之中,学生、学校、家长为了升学,普遍对地理课程学习重视不够,更不用说占用更多的学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师有必要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足用好,既要按部就班地学习新知识,又要利用课堂时间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扩大课堂容量,教师在准备课件的时候,有必要把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也重视起来,利用课堂前的几分钟,或者授课中间的合适时段,把前前后后的地理知识连贯起来,防止学生获得的地理知识“碎片化”,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学习效果。

四、注重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贴近学生,使重要的知识点易于学生理解、记忆。遇到学生理解有难度的知识点,应当尽量采用动画演示、图文对比等方式,把复杂的地理现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生动的展示过程中对地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部分老师,要么图省事,要么过份重视课件的美观,没有把地理知识点的解读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导致华而不实、简而无用的结果,并没有对课堂教学带来多少帮助,这是应该避免的。实际上,课件的制作应当以简洁为主,突出重点,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五、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编地理教材简化知识层次,突出人地关系,图像系统增多,增设了“读”、“想”、“做”栏目,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进,有利于地理教育功能的发挥及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特别是“做”的能力,如果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就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互联网和学生之间协同研究,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尽量避免教师过多地依靠多媒体课件“单兵做战”“自导自演”,而应当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氛围。

六、注重与生活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

地理教育是生活教育,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当把课堂知识点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有机结合,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了解当地和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地理现象,使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既能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又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成为地理老师的好帮手、好伙伴,但同时也对地理老师掌握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把多媒体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应有的效果,有必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必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并且把地理知识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注重课堂教学技巧,通过丰富课堂内容、丰富课堂形式,来实现知识与技能提高、过程与方法有效、培养地理素养三位一体的地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向芳,多媒体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J],社会科学论坛,2005(11):109

[2]周卉,浅议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月刊),2007(5):94

第二篇:浅谈多媒体地理教学

浅谈多媒体地理教学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方法的应用为解决地理学科知识时空跨度大的教学特点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我国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已明确要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多媒体地理教学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寻找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探索多媒体教学的具体模式,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 地理教学 课堂效率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信息量大,知识开放性高的特点,既有大量的地图,示意图,地理数据需要学生记忆,又有许多自然现象,地理规律需要向学生解释,地理知识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让学生感到难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方法的应用为解决地理学科知识时空跨度大的教学特点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我国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已明确要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多媒体地理教学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但是,是否进行多媒体教学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满意的教学效果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拟对多媒体地理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地理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同一学科之间教师协同备课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多媒体恰恰能够为教师协同备课创造条件。在Internet上,同一学校、不同学校同一学科的教师可以进行协同备课,而且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非常便捷地获得日常教学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Internet上资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备课时既可以有选择性的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教师的优秀课件,这样就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在进行中国地理《青藏地区》的复习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几个“青藏地区”的课件,并针对我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这些课件进行了适当删、补,并,从而做到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安排多媒体授课.实效性是多媒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是不是每一堂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呢?对于教师而言,首先是要通读,钻研教材,确定出本节教学内容及其重点,难点,了解本节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然后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互相衡量一下,分析该节内容更适合采取那一种教学模式。不是每节课都需要用多媒体软件,对一节课而言也不是从头至尾都需要用软件来帮助教学。而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要用,必须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需要而定。否则易造成为多媒体教学而教学,形成教师、学生围着软件转的被动局面,只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各自发挥特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大陆的漂移、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等,如果用传统方法来讲授这些内容,往往教师又是图,又是字,写满一黑板,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还是听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软件制作出模拟这些现象的动画,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我在讲“地质构造”时,利用flash软件制作的“褶皱和断层”,岩石受力变形的过程“加速”展现在学生眼前,生动明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没有必要用多媒体进行讲述了。

三、注重备课,精心设计课件结构。

要上好一堂多媒体电教课,其前提条件是必须认真备课,多媒体教学的备课与一般课堂教学的备课方法有所不同,它涉及的面更广,准备须更充分,考虑须更周到,投入的时间更长。如在学习《青藏地区》一节中,教材不惜篇幅介绍了青藏地区的交通情况,何不就以《天路》这首歌的MTV导入,从而吸引学生迅速走进课堂,进入角色呢?为此,我在Internet上下载了《天路》这首歌的MTV,但这首歌时长4分钟之多,于是我又用软件对其有选择性地进行了剪裁与合并,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逻辑结构,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授课过程中,伴随着动听美观的MTV,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迅速调动起来,我适时引导:这首歌为什么叫“天路”呢?大家想一想,这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有何关系呢?地理位置又对当地气候带来哪些影响呢?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在思考和探究中完成了本节教学。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上的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如果要把图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会影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教材中的一些图形、运动过程等内容的主要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德智兼收

心理学认为,学习情境是指学习者认识自己和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环境,也指任何影响学习者或过程的因素或条件。学生只有对该学科产生了兴趣,才会有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而这种兴趣的激起,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教学情境之中。如在高中地理“地质灾害”这一节中,由于学生从未亲临地震,总觉得地震与自己生活环境毫不相关,既不了解地震,也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是我在上课前首先播放一段地震录相,让学生亲睹灾区的情况,了解地震时人们逃生的场面,以及震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困苦,学生的心一下子被揪起来了,产生了强烈的疑问:地震到底是怎么回事?发生在哪些地方?可不可以预知?然后带着这些问题,顺理成章的把地震的相关知识掌握好,甚至有的班级课后还讨论了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怎样抗震减灾赈灾?怎样体现人文关怀?这样在教学的德育功能落实中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如沙尘暴的知识,通过播放北方沙尘暴录相,动画演示沙尘暴发展过程,再选用一组组动人的画面展现中国北方人民植树造林、防风固沙、齐心协力、造福于民的事迹,使学生产生一种震撼,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建设祖国的雄心。

六、注意创设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多媒体地理教学时,教师应把展示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课堂上真正的主角还是学生,不能为展示课件眼不离屏幕,手不离鼠标,使自己成为一名播放员,让学生成为观众,一堂课死气沉沉,不仅起不到采用多媒体教学应有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多媒体教学逐渐失去兴趣。

多媒体教学应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的载体,比如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这些手段的应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潜能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积极参与,积极思维,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捷的方法得以解决。

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在不同的阶段设计一些活动,诸如“想一想”、“讨论”、“分析”等具体的行为动词,若需重点强调某项活动,也可直接在课件中显示。教师应走到学生中去,倾听一下讨论话题,了解一下课堂动态,有必要的话,还可让学生直接到电脑展示台前亲自操作,体验一下点击鼠标答题的乐趣,使学生字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让学生觉得地理课不是索然无味,而是韵味无穷。

五、多媒体教学不便于学生做笔记。

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播放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或是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给学生讲课时,要在图片和文字之间进行切换,这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而且,在播放时,为了更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光线相对较弱,也不利于学生笔记。所以我认为,一些重要的板书依然应该写在黑板上。

六、过分依赖多媒体,遇到停电或机器故障容易手足无措,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具都要用到“电”,比如某节课设计好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一遇到停电或者机器故障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我们平时备课除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之外,也应该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备而无患。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明显的优势,深入探究这一技术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职责。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寻找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探索多媒体教学的具体模式,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第三篇:农村的地理教学应当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运用

农村的地理教学应当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运用

贵州省罗甸县云干中学 王启弼

[摘要]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的教与学。根据地理学科教材特点,使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或设计、制作出适合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容易,对知识的掌握、记忆更牢固,从而使用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学生动机及需要的分析,论述多媒体网络资源组织教学符合学生的心里需要,阐述了农村地理教学应当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资源、学习动机、需要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地理学科中体现得更加充分。事实表明,有较强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学生出于好奇,迫切的想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成为激发个体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是教学质量提高这一杠杆的支点。

一、农村的教育现状

近年来,农村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子女多是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诱导。具体表现在:(1)学习上发生了转变,有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降低,导致学生对学习毫无压力,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2)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影响,家长的教育意识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随着社会的发 展,家庭状况的转好,家长不但放低了对孩子的要求,而且过分地溺爱孩子,使得他们娇气十足,依赖性极强,自理能力极差;农村的空巢家庭、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也使得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从而变得孤僻、自卑、自闭和偏激;留守家庭的家长只顾及孩子们的温饱,而忽视了沟通和交流以及适当的引导的教育机会,任其孩子自由发展,以致迷失了方向,乃至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还有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对学生的成长也不利。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不用为交不起学费而发愁,也不用为将来的生计而担忧,父母早已做好了安排。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他们的身心受到极大影响,丧失了斗志。(3)厌学风气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学校里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厌倦学习。有的逃学、有的旷课、有的在上课时无事可干、有的学生上课“昏睡百年”。这些厌学现象的产生与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我们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农村的素质教育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开展不够,学生只能学习一些枯燥的书本知识。学生要是没有希望,心态就变老了,长期这样下去,他们对学习哪来兴趣?

二、农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事实上就是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关系,这跟奥苏贝尔的认知内驱力是一致的。现在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的动力。学习动机支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需要,有需要就会有梦想,学习行为是满足学习需要促成梦想的进程。

所谓认知内驱力,就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里派生出来的。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在农村中有60%的学生的好奇心,并不因为完成了某一学习目的而减少学习动机,也不是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取悦老师等,可以在没有奖惩或评定的情况下努力学习,在乎学习中自己得到满足。然而,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是以学习需要为轴心的,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由于学生对教育的认识和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它会引取学习需求方面的减少,就表现为厌学情绪。

所以应当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教学过程应当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实施的前提。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当然,学习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教学效果高低都有密切联系。学生在各种动机的驱使下产生学习行动,是学习动机推动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因。如有的为了满足好奇心、求知欲而学习,有的为了兴趣(在农村中至少40%)而学习,有的为了得高分、评三 好而学习,还有的为了获得父母的称赞、老师的表扬而学习„„。求知欲望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人类的好奇虽然也有与生俱来的一面,但他们的好奇心会转变为求知欲。当新奇的刺激出现时,人们会引起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来源于对知识的好奇,来源于认知过程中发生的认知冲突,也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知识魅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当然,教师高水平的教学,学生独立钻研精神的培养也是发展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此外,自我有效感是学生对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影响学业成绩所持有的有效或无效的主观体验。优秀的学生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形成较强的自我有效感,较强的自我有效感又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进一步证实和加强最初的自我有效感;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容易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即使努力学习也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便有可能形成较弱的自我有效感。自我有效感强的表现就是有上进心,有上进心的学生乐于竞争。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自己的正当利益、要求和需要同他人(或群体)争胜的行为特征或心理倾向。竞争包括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同龄人的竞争,尤其是同学之间的竞争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对学生的自尊、荣誉构成威胁,因此是强化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心理学家斯金纳就非常主张通过奖惩对学习行为起强化作用。

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并没有直接地卷入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但它却通过集中注意,做好学习准备和调控学习努力程度等影响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地理教学符合学生认知需要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多媒体网络教学思路常采用:情景导入→自主探究→网上讨论→反馈评析→巩固练习→思维拓展流程。教师设计可以采用目标式教学,把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成思考题,作为学习任务上传送。然后在网上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围绕课堂内容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充分利用网页、网站及网络课件,相互协作、寻找结果、提出见解、展开讨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归纳问题。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打开网络课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对相关网页进行访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控,对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布置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留言等方式进行交流。多媒体网络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四、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运用符合地理学科教学的需要

多媒体网络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且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其作用如下:

1.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认识兴趣。当广泛的认识兴趣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时,他们将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来的奖励,而能自觉进行学习,甚至离开学校以后仍然能坚持学习。学习兴 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布鲁纳所重视的学习动机,就是指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集音、文、图乃至触觉和嗅觉信号于一体。例如,在交流过程中演示“袋鼠”这一动物时,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有袋动物?除了袋鼠外,有无其它的有袋动物?”有些学生举出“袋熊”和“卷尾袋鼠”。于是学生就围绕这三种有袋动物的异同点进行讨论,从而在相关背景下,锻炼与发展了儿童对事物的辨别、对比能力。这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作为认知工具,实现建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又一范例。以动静结合和可触可感的方式,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外部刺激,控制性好,交互性强。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广度和深度也大大增加。

2.改革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提高

多媒体网络教学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并且根据教学的要求,对现有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实现对知识信息的加工、组合和整理。用户使用浏览器不仅可以看到这个仿真页面,还可以与之进行互动,利用这种动态可执行用户在检索到某些重要文献或教学 资料时,不仅能看到静止页面还可通过点击某个图标或热键而看到图文声并茂的彷真实验或算法执行过程的直观演示。在对多媒体信息的发现、搜索、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成为真正用心于钻研教学的专家,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教学,而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所实现的知识、意义、思想、价值、理念、情感结合于一体的教学。

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的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的作用。经过这一准备过程,不仅使学生受益无穷,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教书育人。3.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通过网络去寻找知识、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以及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顾及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

利用Internet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优势便是交互性,它使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同时还是发送者、说话者,不仅是事后的说话者,还是适时的说话者,从而适应了现代人崇尚自由、渴望参与的心理要求。

现在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使得许多学生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因而对学习表现为积极健康的心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希望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有希望,人才会活下去;只有有希望,才能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肖川博士在《基础教育该为学生奠定怎样的基础》的文章中曾经指出:“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人生负责。基础教育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然而,激发、点燃学生希望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信心,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中,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这样,既推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可以全面提高农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适应农村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4年第3期 2.陈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3.海德《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归因理论》 4.班杜拉 《自我效能:一种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 5.奥苏贝尔 《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中 应当做到的

班主任工作中 应当做到的“四勤”

丰宁县黄旗中心校陈霞068363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如何当好班主任呢?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后,一直担任班主任,十多年来,我深切感到要做好班级工作,创建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做到“四勤”,即手勤、嘴勤、腿勤、眼勤。

一、手勤

班主任要勤动手,班级日常的很多事情,只要班主任动动手,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打扫卫生,班主任带头来做,哪怕仅仅是一次、几分钟,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班主任的行为能感化学生,学生的行为就能感动班主任。班主任抓班级工作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而不是动手体罚学生。

二、嘴勤

班主任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各科学习情况,家庭状况,特别是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波动时,与学生谈心,找出其原因,鼓励其努力,迎头赶上,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每周的班会,每一次班会都应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利用学生的自尊心诱导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个好办法,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让每个学生的优点在班上亮起来。当班级出现不好的现象时,班主任要及时的讲,防微杜渐。事实上班级日常工作的很多事情,只要班主任讲到了,学生多数都能做到、做好。

三、腿勤

班主任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家访,班主任家访的目的不是告状,而是让家长帮助自己找到让学生改正缺点的方法。如果班主任能够主动上门家访,学生家长会十分感激,家长能切身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和重视,一定会配合老师,齐抓共管好自己的孩子,使其在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都有良性的发展。

四、眼勤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班主任要经常到班级看一看,下课时看看班级每个学生在做些什么事情,上课时如果班主任有时间可在教室窗外关注教室里每个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即使是几分钟,但作用是巨大的。当学生知道老师在关心他,他一定会集中精力听课。

多年来,由于我做到了“四勤”,班级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营造“师视生如子、生敬师如父母、生助生如姐妹”的家的氛围,班级每个学生都有“班级是我家,荣誉关系到你我他”的理念,他们互帮互学,共同求进步,处处、事事想到班级,因为生活、学习在这样的班集体中而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第五篇:加强党性修养 做到“五个正确对待”

加强党性修养 陶冶思想情操 钟健能

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国家政权结构以及全局工作中,县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左右的枢纽作用。作为县委书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人生有两大课题,就是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做人与做事。做人靠什么?靠修养。做事靠什么?靠学习力。现在的领导干部缺的不是知识和水平,不是做事的能力,而缺的主要是内在素养和修养。今天,我想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生活的体会,就修养的问题同大家一起交流,与大家共勉。

我国从古到今的历代统治者都非常强调人的修养问题。被称作东方“圣经”的《四书》,其中的《大学》就提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曾说,他最忧虑的事就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孟子则更明确地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尽管封建社会中倡导的修养,带有不少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从自身的修养着手。古人尚且能够领悟到修养的重要性,共产党人更应深明此理。刘少奇1939年在延安马列学院所作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第一次回答了共产党员为什么及怎样锻炼自己、修养自己,做纯洁的共产主义先锋战士的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加强修养,是领导的必修课。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修养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我个人的体会,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要做到“五个正确对待”。

一、正确对待组织

任何个人都存在于集体之中,个人的一切都与集体紧密相联。作为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以组织需要为第一需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组织,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一是要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决定。领导干部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党规党法,对于党的决议、决定,对于党组织作出的指示,要全心全意、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不能讲条件,讲价钱;不能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如果认为党组织的决定有不当之处,可以按照组织程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在党组织改变决定之前,必须坚持执行,不允许以任何借口阻挠和延缓党组织的决定的贯彻执行。当然,我们强调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决定,并不意味着抹杀个性,不要特色。恰恰相反,一个好的集体、成功的集体,总是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个性和特色发挥得最充分、配合最默契的集体。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捧回世界冠军奖杯时,袁伟民教练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队十二个队员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打起球来才有声有色。如果把她们的性格磨平了,这个队也就没有希望了。”他虽然是在谈女排的成功经验,是在谈打球,可对我们的启发就远远不止于女排、不止于打球了。

二是要自觉服从组织的工作安排。领导干部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要由组织上根据党的利益和需要,根据本人的德才表现和工作能力来作出决定。本人不能对组织上分配的工作挑三拣

四、拈轻怕重;不能斤斤计较个人的升降去留;不能以种种理由和借口拒绝到基层、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工作;更不能公开向组织上伸手要官要权,争地位,闹待遇。

三是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进步。领导干部个人的进步,虽然与他自己的德才、他自己的努力、他自己的表现有关,但重要的是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帮助。没有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没有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个人本领再高,也成不了什么大事。党组织的培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当你走向社会时,在众多的求职者中,是一个单位的党组织选择了你,接纳了你;当你进入单位工作后,有一批人与你一样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是党组织发现了你,并列为后备干部或通过其他方式开始培养你;当你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时,是党组织把你送到党校或其他院校进修深造;当你的能力阅历还不足以担当领导重任和得到群众认同时,是党组织把你放到艰苦地区锻炼,摆在关键岗位培养;当一个领导岗位出现空缺,又有几个人条件基本接近时,是党组织经过认真考察、综合评价和慎重决策,及时提拔了你,重用了你。正是党组织的精心培养和呵护,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才能健康地成长为领导干部。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党怀有深深的感恩之心呢?!领导干部进步了,千万莫忘了组织的培养,不要把功劳全记在自己的账上,也不要把组织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所得到的成果一股脑儿归功于某个领导。我常常听到有的同志说:“我能够提拔,多亏了某某领导的信任和栽培,没有某某领导的推荐提名,我个人的条件再好,也难以进步。”把个人的进步归功于某个领导,是不客观的、不公正的。一个干部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并表现出较高的领导能力,往往要受到领导的赏识乃至提拔重用,这是自然的。得到领导的赏识本身是一件好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有利于一个人干好工作、成长进步。但是,一个人的成长进步、职务升迁并非某个领导来决定,并非是某个领导的个人行为,而是党组织依据党的组织原则和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来进行的,是一种组织行为。某个领导因所处的位臵和工作关系,会对一些人了解得多一些,能在干部任用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或者积极向组织推荐,这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但是被推荐者能否被任用,还要经过组织考察、民主测验等程序,最后由组织上来决定。如果干部把个人的成长进步看作是某个领导的单个行为,那是不公道的,也是本末倒臵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现实生活中有少数领导干部在用人问题上搞任人唯亲的现象,但这毕竟是少数的,而且一经查实,会受到党纪的严肃处理。我们要相信组织的公正,不管哪一级组织,都致力于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合适的岗位担当重任。

二、正确对待群众

领导干部如何对待群众问题,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这方面,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解决头脑中的唯物史观问题。历史证明,一个政党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一个人心里有老百姓,一切为了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在心里给他留下崇高的位臵。乾隆十三年,湖南衡山人聂焘出任镇安知县。他满怀一腔亲民之情,他在诗中写道:“官民父子情,欣戚如同屋。饥者待我饱,寒者待我燠。饱燠我何能,抚心恒粥粥!”他在任八年,勤政为民,造福百姓,招游民、垦荒地、修水利、兴桑蚕、辟道路、倡集市、建义学、办社仓、除虎患、惩恶强,政绩卓著,深受老百姓拥戴。他离任时,老百姓攀辕痛哭,深情寄念。从聂焘这里,我深深感受到,惟亲民者才能爱民,惟爱民者才能为民造福。我们共产党人应有比聂焘更高的思想境界,有比聂焘更宽广的精神胸怀。过去的聂焘能做到如此的勤政为民,我们今天还有什么私心杂念不能抛弃,怎么能不比他做得更好呢? 二是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人是有感情的,共产党人最深的感情,就是对人民的热爱。对待人民群众,没有一种深厚的感情,没有一种深沉的爱,就不会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封建时代有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封建士大夫都能从内心视百姓为衣食父母,刻骨铭心地自比百姓,可以说志存高远,光明磊落,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境界更高。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多交几个普通百姓中的知心朋友,甚至不妨在百忙中抽点空闲,臵身于老百姓之中,过过普通百姓的生活,这样,不仅能呼吸一些清新的空气,感受一些生气勃勃的群众实际,汲取一些思想政治营养,而且能在了解群众中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领导干部本是普通一员,但又不同于普通百姓,天天去过普通百姓的生活是不现实的。但是,适当地过过普通百姓的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过一些,肯定大有裨益。举一个小例子,领导干部上下班,或许有小车可坐。如果像普通人一样或乘公交车或走路,那么,不仅能体验普通群众的生活,而且对于职位的依恋也会少得多,“能上能下”也就容易得多。

三是解决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问题。恩格斯在谈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时,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前提”论,即人民群众只有先解决了吃、穿、住等问题后,才能谈得上创造历史。试想,如果人们连肚皮都填不饱,御寒的衣服都穿不暖,住宿的地方都没有,他们怎么可能从事发明创造,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呢?怎么可能谈得上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呢?同样,一个政党,不能首先解决跟随他们的人们所需要的吃、穿、住等最起码的生存问题,人们怎么可能跟随他们的政党去打天下、搞建设、谋发展呢?所以,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牢记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作为自己的第一责任,把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当务之急。当前,尤其要帮助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城市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群众、受灾地区群众等困难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温家宝总理在3月16日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就说到,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困难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三、正确对待领导

领导干部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靠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但上级的关心、支持也至关重要。领导干部在处理与上级的关系上,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出发点,做到服从而不盲从,尊重而不奉迎。

一是服从而不盲从。“下级服从上级”,是党的组织原则之一。上下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下级在工作中要服从上级的领导。但服从并不意味着对上级的盲从。上级不可能做到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判断都准确无误,在工作中难免有考虑不周、安排不当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一味附和,一概听从,一律执行。要从党和人民利益的大局出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大胆进言,对上级也要有批评的勇气。不过批评要注意讲究方法,注意场合,考虑效果,尽量做到“忠言”顺耳,“良药”可口。向上级进谏时,应心平气和地解释自己的想法,不可意气用事,与上级争得面红耳赤,更不要当着下级的面与上级争吵。当自己的进言不被采纳时,要回过头来冷静地思考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如果对的,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巧妙地表达。

二是尊重而不奉迎。人都需要获得他人的承认,受到尊重。无论上级的年龄、资历、学识、能力如何,既然是自己的上级,就应该尊重。当然,尊重并不意味着对上级的奉迎。我们有些同志对上级的尊重过头了,不管上级对错,都百依百顺,无原则地给上级吹喇叭、抬轿子,说的话都很肉麻,使别人产生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感觉,这就不好。

这里也有必要声明,我们反对对上级的奉迎,并不意味否定对上级的恭敬。俗话说,好马在腿,好人在嘴,赞美之词人人爱听。有这么个笑话,某拍马专家,连阎王都知道他的大名,死后见阎王,阎王拍案大怒:“你为什么专门拍马?我最恨这种人!”马屁鬼叩头回道:“因为世人都爱拍马,不得不如此。大王是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谁敢说半句恭维话!”阎王听罢,连连说是啊是啊,谅你也不敢!实则阎王也是爱听恭维话的,不过说恭维话的方式,与普通不同罢了。因此,我这里要告诉大家:不要吝啬赞美的言辞。如果笑脸永远对着上级绽放,说一些恰如其分、适合其人的赞美之词,他一定会高兴,对你便有好感,产生一种认同感,拉近双方的关系。赞美别人的实质,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送给别人最好的礼物和报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笔暂时看不到利润的投资。当然,赞美时必须记住:赞美要真诚,要客观,有分寸感。如果你的赞美毫无遮拦,就会让人感觉你曲意奉承,难以接受。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才能打动人。

四、正确对待同志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之间的关系是人际间最无私、最纯洁、最高尚的关系。我们每一个干部都生活在同志之中,每天都要与上下左右的同志打交道,这样就有一个怎样正确对待同志的问题。

一是要多看对方的优点,少看对方的缺点。一个人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衡量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尺,但与“掌尺人”度德、量品、衡才的角度和方位也有一定的关系。用灰暗的心理看人,瞳孔中阴云密布,看到的缺点往往会多于优点;用明快的心态度人,目光里阳光灿烂,看到的优点通常会多于缺点。对待同志,眼光里不妨多些“阳光”,要多看对方的优点,少看对方的缺点。我曾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对同志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睁一只眼,就是要多看对方的优点,说实在的,有的人你不睁大眼睛去看,也许你就发现不了对方闪光的地方;闭一只眼,就是要少看对方的缺点。当然大的原则不能让步,至于一些不妨碍大局的缺点,如果闭着眼,装点糊涂,宽厚敦和,也许效果会好一些。古有名言:“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古钱币的圆形方孔,大家都是知道的,为人处世,就要像这钱一样,边缘要圆活,但内心要守正,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

二是要有容人、容言、容事的宽阔胸襟,学会宽容。说起宽容,让我想起古书记载的一则故事。安徽桐城出了两个人在京城做官,文官姓张,当宰相,武官姓叶,当侍郎。有一年两家因建私宅发生了纠纷,叶家把邻居张家的宅基地占了三尺宽。张家非常气愤,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京城的张宰相。宰相没有仗势欺人,而是写了一封回信做家人的思想工作。“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认为宰相说得有理,不再与叶家纠缠三尺宅基地了。叶家一看权势比自家大的张家不再争地,就自觉退还这三尺宅基地,还主动往后退让了三尺地。当然张家也不会要那三尺地,这样三尺加三尺就变成了六尺,张家和叶家之间出现了一个象征和睦相处的六尺巷。这个故事说明,只要大家都宽以待人,相互之间的矛盾就可以顺利化解。林则徐有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这样说道:“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与同志相处,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就多一分挫折;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如果不宽容而去伤害,只能导致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那么就会出现“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后果。同时,不肯宽恕别人的人往往使自己吃苦,使自己陷在痛苦的深渊。我看过林光常博士的《无毒一身轻》。书中说,引发慢性病有34因,其中一条就是急躁、郁闷、情绪剧变。美国耶鲁大学门诊部对所有求诊病人作病因分析发现,因心情不好致病的占76%。心理因素影响健康、引发癌症的原因是:每个人的细胞都有可能因受体内体外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基因突变产生癌变细胞,但是在大脑皮层的调节下,通过内分泌由免疫系统来监视和识别,癌变细胞可随时被NT细胞吃掉。但一旦心理失衡,长时间焦虑、郁闷,就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功能大乱,这样免疫功能被削弱,失去了对癌变细胞的监视、识别能力,癌变细胞就会迅速分裂、增殖,形成肿瘤。三是要善于求同存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人与人的矛盾在于人的多样性,人世间的精彩也源于人的多样性。与同志相处,如果总是强调差异,彼此就不会相处融洽,甚至最终走向冲突。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别人与自己的共同点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会产生同化,与人相处就会容易一些。同化就是找共同点。和一个陌生人交谈,意外地发现两人是同省同县的老乡,而且一方放弃讲普通话,另一方马上也操起了老家话,那么两人就会倍感亲切,沟通起来就非常容易。如果发现双方有着共同的性格、爱好、习惯,就会不知不觉去掉戒备与生疏感,谈话变得非常投入、专注与忘我,把自己融进对方世界。这时,无需恳求、命令,两人自然就会合作做某件事。与同志相处求同存异,首先是求同,然后才是存异。要能够容忍同志的缺点,不要一发现同志身上的缺点就大惊小怪起来,重要的是你要通过适当的手段、选择适当的时机向同志提醒,帮助其改正缺点。要保留同志的自我,不能主观武断地要求同志的性格、爱好、习惯等与你一样,这样不仅常常有新鲜感,还能获得对方的尊重。

五、正确对待自己

有位作家说过,自己把自己说服了,这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这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这是一种人生的成熟。说服自己、感动自己、征服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人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知道你自己!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习惯于观察别人,而疏于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审视。人往往容易对自己的认识不符合自己的本来面目和实际情况。有的人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的人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一点长处。可见人对自己的认识,也与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有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并不像照镜子那样简单。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和环境,才能使自己树立起力所能及的目标,使自己保持清醒头脑而立于不败之地。

一是要对自己有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不仅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只看自己的长处,不看自己的短处,甚至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就容易出问题。我们有的同志,自命不凡,总觉得什么都比别人强,别人什么都不如自己。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别人是豆腐渣。其实,你看不惯别人,别人也往往看不惯你。你看不惯的人越多,看不惯你的人也越多。如果你总是看别人不顺眼,就得好好反思:自己的眼光是不是有问题? 二是要严格要求。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做到廉洁自律。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能产生巨大的威力,博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清朝道光四年,湖南人蔡信芳在陕西蒲城县做知县,清正廉洁,重士爱民,颇有政声。离任之时,民众拦道挽留,蔡信芳十分激动,留诗相赠:“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秦川一寸绵。回看群黎终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 封建士大夫都有如此的境界,作为共产党的干部,理应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正确对待金钱,自觉做到清廉若水,两袖清风。人不可无钱,但绝不可贪钱。这就要学会一个“忍”字,时时刻刻“心字头上一把刀”,割去心中随时可能滋长的贪欲。应当承认,欲望与生俱来。从生命进化的角度而言,人类绵延不绝源于欲望的驱动。有人曾问马克思:你最喜欢的格言是什么?马克思回答:“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他说出了整个人类的内心渴望。但是,也要看到,私欲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常常讲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无底实难填。物质上的欲望一旦冲垮堤坝,便会陷入名缰利锁而无法自拔,最后就会滑向错误甚至犯罪的深渊,成为人生的灾害。说到这里,我想起老子“少私寡欲”的道德观。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文明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毋庸臵疑,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概括到一点就是“少私寡欲”的道德观。在老子看来,人类最大的祸害是人的私心欲望,“祸莫大于欲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修道的关键在于去掉人的私心欲望。去掉了私心欲望,人就可以获得身心健康,获得幸福。虽然历史已跨越千年,但老子的这一思想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依对世人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刻启迪。

三是用平常心来对待职务升迁。人生总有进退,当官自有升降。一个人自走上从政道路开始,一生中会经常遇到提拔和不提拔的问题。干部有时难免会考虑个人的职务安排,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干部经过自己的努力,不断使职务得到提拔,是进步和提高的表现,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我想,一个人想当官并不是坏事,关键是要看他当官的动机。如果一个人有才能,乐于为人民谋利益,那么,他的官当得越大,则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工人干好了工作要长工资没人非议,科研人员出了成果要评职称没人非议,而干部只要表达想当官的愿望,就不分青红皂白,说成是思想意识有问题,这太不客观了。

我们党提拔任用干部,主要看德才,看实绩,看一贯表现,看工作需要,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程序和纪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差别是一种客观存在。那种要上一起上,同坐一班车,才觉得“公平”、“合理”的看法,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由于工作需要和职数限制等因素,有的干部提拔快一些,有的干部提拔慢一些,这是很正常的。许多同志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但不一定能够提拔。很有可能原来的一些同学、朋友,自己单位的一些同事,条件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条件不如自己却早已得到提拔,而自己年复一年地待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面对别人的提拔,不会也不可能认为事不关己,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关键要保持平常心。《小窗幽记》有一幅对联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是平常之心的形象写照。所谓平常之心,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发生的涉及自己名利的事件和人物。有人曾问一位禅师:“什么是平常心?”禅师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问者又追问:“不平常心又作何解释呢?”禅师说:“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折腾;该睡觉时又不肯睡,千般计较。”平常之心的实质是淡泊名利,不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作为领导干部,常怀平常之心,是一种党性修养,也是成熟人格和官品的体现。一个人如果常怀平常之心,才能具有宽阔的胸怀和平实的风格,才能减少生活中的烦恼,减少内心的仇恨,才能把浮躁的心安顿下来,体会到海阔天空。一个人如果没有平常之心,眼睛只盯着一官半职,把职务升迁看得很重,以致搞一些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形式主义,甚至会想方设法投机钻营,走到跑官要官的歪门邪道上去。

在职务升迁的问题上,我也遇到过一些困惑,但在经历短暂的痛苦后,很快就调整了心态,这得益于庄子提倡“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人生境界。庄子的思想总体上是消极的,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归之于精神的鸦片,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生超脱现实苦难的理性阶梯。人不能没有一点目的和愿望,这是人生活与事业中的动力和压力。但目的和愿望,或者说动力和压力,却绝对不可以成为自己实现目的和愿望的包袱和障碍。只要我们学会随遇而安,自然就会活得自在,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福分、一种境界哩!

修养是门大学问,是伴随终身的长期任务。修养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加强修养,就要努力学习。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增强本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陶冶情操、加强修养的一个基本环节和重要途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沐浴,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美德的过程。学习,能够提供伦理规范,促进领导干部不断塑造完善自己的人格;能够提供参照,促进领导干部高山仰之,景行行之;能够提供镜鉴,促进领导干部不断反省自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样,你才能真正体味到纯净如初、一尘不染的自然与人生,从而领悟那种超越时空、心旷神怡、悠然入境、超凡脱俗的感觉。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学习、博闻强记,才能用知识来浸润身心,陶冶情操,使自己拥有力量,拥有品位,拥有美好。学习是一种境界,一种素养,一种觉悟。学习需要必要的条件和环境,但关键在自觉。我们工作任务确实很重,大家工作也很忙,但只要肯挤,时间总是有的。我们要学会挤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怎么挤不出来呢?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看很有道理。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有坚强党性、极高理论造诣、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与他酷爱学习是分不开的。他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在长征途中,他患病的时候躺在担架上还读马列著作;在他的床上,书占去了三分之二的位臵;他外出视察或休养,总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要开列出一长串要带的书籍,装箱带走。仅以1959年10月23日外出为例,他指名要带的书籍就有《自然辩证法》等多达近百种。同志们,如果我们每天能挤出两个小时学习,一年就是730小时,必然学到很多东西。有的同志总感到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有的同志有一点空闲时间,首先想到的不是学习,而是打牌消遣,吃喝应酬。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溜走了,实在可惜。必要的应酬和健康的娱乐是正常的,我不反对,但超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贻害终身。要做学习型干部,就要少一些应酬,多一些读书;少一些饭局,多一些学习;少一些闲聊,多一些思考。

第二,加强修养,要注重实践。我们讲的修养,既不是唯心主义的闭门思过,更不是宗教修炼的洁身自好,决不能关起门来修身养性。从书本中汲取理论和知识的营养固然重要,但重要的是将书本上的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一个书本知识很丰富的医生,如果没有临床经验,那决不是一个高明的医生。一个对游泳技术背得滚瓜烂熟的人,如果不下水去练习,也是永远不会游泳的。同样道理,党性修养不可能是在脱离实践的课堂上直接培训出来的,而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加强。只有革命的进步的实践,才能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高尚品格,才能提高人的修养水平。

把社会实践纳入党性修养之中,是共产党人修养同一切传统的旧修养的本质区别。中国古代儒、法、道等各家各派尽管修养要求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对实践在自我修养中的作用实际重视不够。虽然他们中也有人主张“躬行践履”,强调“习行”,重视“经世致用”,但这些都不是今天所说的社会实践,并没有摆脱个人“修身养性”、“闭门思过”的范围。而共产党人修养的基本要求就是注重社会实践。正如刘少奇所说的那样:“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无论怎么都不能脱离当前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而是必须结合这种斗争去总结、学习和运用历史上的革命经验。这就是说,要在革命的实践中修养和锻炼。”

第三,加强修养,要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自律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起着基础和决定的作用。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自我,自律最不容易。领导干部受党的培养教育多年,对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法律界限应该说是清楚的,但为什么有的人还是明知故犯、知错犯错、知法犯法呢?重要的原因是经不住种种诱惑,缺乏一种内在的“定力”,正像有人讲的,是“眼里看得破,肚里忍不过”。在这里,我说说儒学里的“为己”,这个“为己”不是为自己,不是为自己的名利,是指学识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有一个著名的关于三年之丧的讨论。古代要求父母去世后子女守三年之丧。孔子的学生说三年时间守丧,什么事都耽误了,所以一年就够了。孔子说,为什么要守丧三年,因为一个人出生后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你不守丧三年,你能不能心安。孔子强调心安,就是“为己”。领导干部自律,也就是“为己”。

当然,自我修养不能离开组织和群众的教育、同志的帮助、制度的监督,也就是说不能忽视他律的作用,这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一些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堕落成腐败分子,从根本上说主要原因是干部本人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但同他所在的组织和上级领导疏于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也有一定的关系。任何一个干部发生变化乃至犯错误都有一个过程。如果组织上能及时提醒、教育、帮助,就会使一些干部警觉,不至于滑入错误乃至犯罪的深渊。实行他律特别要注意加强制度建设,制度能够管根本,管长远。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努力培养领导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文是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同志2007年4月2日在全省新任县委书记第二期研讨班上的讲话,略有删节)

下载地理多媒体教学应当做到五个注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多媒体教学应当做到五个注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关作风建设做到“五个加强”

    机关作风建设做到“五个加强”按照县作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关于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一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教师做到“五个一”

    教师做到“五个一” 1、 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 2、 确定一个年度教研课题 3、 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 4、 完成一份高质量多媒体课件 5、 撰写一篇高质量教研论文 教师备......

    运用多媒体推进地理教学

    运用多媒体推进地理教学 襄汾县第三中学校仇亚伟电话:0*** 邮编:014500 襄汾县第三中学校毛焕珍电话:0357—8860463邮编:014500 关键词: 信息 多媒体 创新 课堂教学结构......

    地理教学的多媒体运用

    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课件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及意义 摘要:多媒体教学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一种方式,以被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当中。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

    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 郑 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新课改的需要......

    浅谈中学地理的多媒体教学

    浅谈中学地理的多媒体教学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庞亚娟 【摘 要】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以其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

    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五篇范文)

    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 民和第三中学 祁进守 一、地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可行性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配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这为多媒体的广泛应用......

    篮球教学应当注重篮球意识的培养[推荐五篇]

    篮球教学应当注重篮球意识的培养 本文对篮球意识的涵义、作用进行了探讨。篮球意识强,学生对学习篮球基本技、战术兴趣浓厚,有持久的学习动机。篮球意识是篮球比赛的精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