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选修课的思考与尝试5篇

时间:2019-05-13 01:4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体育选修课的思考与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体育选修课的思考与尝试》。

第一篇:对体育选修课的思考与尝试

选项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选项教学是高中新教材改革中产生的新生事物。它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就高中体育教师和学生来说都还感到十分陌生。所以在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对体育课选项教学的认识还不深,对它并不十分重视。怎样认识选项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指导教师的教学,顺利的实施选项教学,对高中新教材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从事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阐述了体育选项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且根据实践中的体会谈了自己在实施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

选项教学 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依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体育新教材的全面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新产物——选项教学诞生了。体育课选项教学——无论对高中体育,还是对高中学生来讲,似乎还是个很陌生的名词,可他毕竟悄然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要全面发展,又要有特长,体育选项教学应运而生,是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体育选修课到底有什么益处?为什么要在高中阶段开设体育选修课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专项体育的欲望。

尽管体育课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更新,教学模式不断变化,但不可否认,体育课有其本身的局限性,比如教学模式较为固定,学习内容庞杂,这很难使学生在掌握好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能比较准确熟练的掌握一种体育专项技术。学生都有对某种体育项目的爱好,如果体育课的内容不适合学生的兴趣,无论怎样改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很难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能机械的随课堂进度敷衍塞责。经调查,90%以上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几乎100%的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一项或两项运动。但现在的体育课远远满足不了这些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他们喜爱的体育项目的渴望。我曾经对我校2005级20个班的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运动项目掌握情况

单位:人

较好

一般

较差

基本不会

喜欢的项目

田径(跑、跳、投)

478

678

体操

128

256

804

篮球

223

245

707

458 足球

179

489

502

432 排球

367

796

391 乒乓球

297

852

378 羽毛球

145

367

682

453 表2

认为现在的体育课教学模式能满足自己学习需要的单位:人

能满足

一般

不能满足

127

115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课运动项目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而几乎全部学生都会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但是通过调查了解,98%的学生都认为体育课上学习的时间有限,不能对所学的运动项目和自己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掌握得较好,总有吃不饱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体育课学习的时间短,学习内容杂,每个教材的课时安排又较少,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求知的欲望。因此,他们对选项教学的出现都持欢迎的态度,对新教材的改革也是积极响应的,认为满足了他们学习的需要。

在高中阶段开展体育课选项教学也是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水平达到了学习专项体育的要求,根据教学实践和调查发现,现在的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学习专项体育运动项目的需要,经过9年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对运动项目的理解也较之初中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体育课选项教学也是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和时代需要的,它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结果。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开展有利于课外活动和群体活动水平的提高 众所周知,课外体育活动与群体活动是丰富学生业余体育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氛围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体现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关键之一,而且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相当高。试想一下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了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沉寂的景象——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在一种压抑窒息的环境里生活,整个学校气氛沉闷。有了群体活动,但是由于学生体育水平不高,对一些基础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没有较为系统的培养、训练,因而在组织学生体育活动时,常常会造成了比赛场上学生的参与率较低,尽管场面比较热烈,而在场上体现出的技战术水平会让人大失所望。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群体活动的热情降低,不利于学校整体体育活动的开展。而体育选项教学的实施恰好弥补这一点,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学有所长,在不同的体育项目竞赛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上场子锻炼的机会,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多项锻炼身体的方法,而且也推动了学校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而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的学习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由于相当多的高中生不能进入大学深造,所以他们走出校园以后,很难有一项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而一般人的体育基础是和学校体育教育分不开的,学校体育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参加工人作后,不可能再有时间对一个运动项目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因为专项运动是有技术要求的。如果技术不好,在与其他人的活动参与中,别人会排挤你,自己也有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了,这对自己的健康十分不利,所以在高中阶段开展体育选项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所必须的,也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关键。体育课选项教学是对学校运动的补充和提高。

过去的学校运动队选材面窄,很难找到合适人选,只能课上观察、学生推荐、初中校老师推荐等三种渠道选拔运动员,而这种选拔有很大的局限性,许多优秀的体育苗子不能及时被发现,这既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也影响了学校整体体育运动竞技水平。而体育选修课的开展,使得各个项目的体育苗子都能展其才华。这样,教练员选材面宽了,学校的整体运动水平也获得了较大地提高,还能发现一些好的苗子送到高一级的运动队或体育院校,不仅提高了学校的运动水平,也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体育人才。学生对学习体育选项教学的模式产生很大兴趣

经过九年的体育课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体育项目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渴望接受系统的学习,使专项技术获得较大的提高,因此体育课上那种对一个项目间断性的教学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学习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知识信息的广泛,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途经越来越多,学生都希望自己有一项特长,而传统的体育课对某个项目的学习并不十分系统,体育选修课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学生对自己所喜爱的项目能够较为系统的学习,这就大大地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选项教学是如此重要,但在对选项教学的实施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那么在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实施中应注意那些问题呢?通过实践我总结了如下几点仅供参考。

1、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选项教学的开设情况,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任何教学活动都是纸上谈兵。因为体育课选项教学开展的好坏对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上台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校领导应深入理解开设体育选项教学的必要性及其不可代替性。我校领导对待体育选项教学这一问题上十分重视,定期开展专题研究会,及时了解和布置体育选项教学的准备开展的情况,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使学校体育选项教学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体育教师要精心备课,提高自身的专项素质

因为体育课选项教学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是没有经验可循的,所以在课的准备上要做精心细致的安排,它不同于正常的体育课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趣味性,又要考虑专项性。因为开设选项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意识,要尽可能掌握一项可以终身锻炼的健身方法,所以教材的安排要以专项为主,要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备教材和备学生都是关键,因为选修课都是学生自己喜欢的项目,在上课之初学生积极性椒高,学生的情绪不好控制,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所以在课前对学生的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把体育选修课的重要性和容易出现的问题讲明白,避免课上出现问题。另外在课的内容的安排上要考虑学生的素质基础采取针对性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尽量避免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发生,这样可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掌握所学项目的运动特点。另外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项技术水平,因为专项教学和普通教学有着不同,专项教学的专项性强,要求教师的专业水平高,不然学生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对教师的发展也极为不利,3、要充分发挥体育教研组的作用。

教研组在教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集中了学校全部体育教师的智慧。体育选修课的开展由于没有经验可循,所以更需要依靠集体智慧来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总结教学经验。教研组要在校领导、教务长研组长的组织下,认真学习和领会开展体育选修课的目的性及其重要性,制定出选修课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在实践中及时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依靠集体的力量将问题解决,将选修课教学引上一个正确的轨道。教研组定期开展研讨会,学期末要求每个教师写出一篇关于体育选修课开展的经验总结,作为教学第一手资料,为以后选修课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4、根据本学校自身条件合理选择运动项目。

因为地域特点和学校本身的条件所限,在体育选修课项目的选择上要根据自身条件尽量科学合理,既要避免资源的浪费,也要避免不切合实际的盲从。项目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是否有可行性,是否脱离了本地域或本校的实际能力和经济条件。在选择前要对学生进行一次调查,了解学生喜欢的项目大多集中在哪几项,然后根据本校的具体条件选择切实可行的运动项目,在落实上即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解决好两者之间的矛盾。

5、课程安排要考虑周全。

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爱好,让其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在具体操作起来有如下几点困难。

⑴选项的人数不能固定,有的多有的少,不容易开课。⑵容易出现不是选项而是选教师的情况。⑶排课有很大的困难。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具体实施中不断探索和总结,认为完全按照学生意志和选择也不可能,但不考虑学生的选择也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在调查统计了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之后,在课程选择上一是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和尽量满足大部分学生需求,我们设置了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几个项目。每个年级选修两个项目,半学期交换项目,上课时四个班同时上课,年级四个体育教师同时上课,将学生按能力分为四组,进行分层教学。每个教师要备两个项目的课程,在课的安排上不同年级之间选择同一项目的要把课错开,以免同时利用场地,造成场地的不足。

5、场地器材建设要规范。

因为选项教学所需场地器材较多,如果场地器材建设跟不上,也会制约课程改革的开展,所以各个学校要在场地器材的建设上力所以及的多投资,在场地器材的配备上要充分一些,上级单位也要为学校的体育器材配备尽可能多的投资,因为场地器材的建设有时不是一个学校的力量所能完成的,如果得不到支持,也不利于选修课的开展。这也要求体育教师在课的准备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场地器材的准备上要因地制宜,使现有的场地器材能得到更合理的、更充分的应用,如果实在没有条件的学校也不要随波逐流,可以稍微延后开展选项教学,不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建议,体育课选项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水平的关键之一,对推进学生素质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课选项教学对高中体育教学来讲还是很陌生的,如何使其在发展中茁壮成长,需要大家的共同探讨。虽然我们在实施中有了一点心得体会,但我们由于水平有限,认识可能不很全面,只想抛砖引玉,使体育课选项教学能够得到重视,让其沿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篇:对绘画随笔的尝试与思考

对绘画随笔的尝试与思考

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画画是儿童的另一种语言,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神秘如童话般的,绘画能够创造出文字所不能替代的意境。在儿童文字语言还不完善时,应通过形象进行交流,绘画就成了儿童的另一种交流语言,儿童的绘画是儿童心理世界的真实流露,成年人在儿童的稚拙、天真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新、真实、活泼和自由。

绘画随笔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它容易掌握,富有童趣,符合小学生爱画、爱想像、爱倾吐的性格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绘画随笔”与语文课里的看图写作文形式相同,但这是一种再创造。首先这幅图是学生自己画的,整个创作过程的想法、体会、感受非常真切。用自己的手将神奇的童心世界用画笔描绘出来,再用自己的话将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用言语、文字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画、写结合能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如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锻炼,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及手、脑协调能力的锻炼。

一、绘画随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①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就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想象的能力。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绘画随笔要求学生不仅要画出画面,而且要把自己的所画写出来,可以写写画画,亦可画画写写。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述明白,就要努力去想办法。学习《菜园里》一课时,孩子们在课上高高兴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课下,有的小孩竟画出了他们心中的“蔬菜”。“紫色的菜花上长着红色的辣椒,一群五颜六色的小西红柿围在辣椒周围„„”真的很难估计他们的想象力呀!在惊讶的同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涌现,何不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用手将所想描绘出来,再将所感表述出来呢?而学生交上

来的作业也表明,他们喜欢绘画随笔,习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②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学生怕写作文,最主要的原因是感到“没话可写”。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他们没养成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的好习惯。多彩的世界丰富的生活需要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认识,需要用情感去感受。因此,有目的地让学生感受自然和社会,更仔细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生活会回赠孩子们更多的东西,孩子们的“绘画随笔”记下了好多好多新奇的事物,他们用无拘无束的彩笔,充满童趣的语言,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

③ 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独立的个性。

爱因斯坦说过:“任何一种伟大高尚的事物,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培养出人的独立个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是这次课题的任务之一。“绘画随笔”就是培养孩子独立个性的有效途径。因为“绘画随笔”是没有限制的,写什么,画什么,用什么色彩,写多少字都没有限制,一句话“以你的方式表达你的心灵”。从孩子们的习作来看,真是各色各样,有用彩笔浓妆艳抹的,有的用铅笔淡淡素描;有大手笔勾画轮廓的,有用心细细刻画的。这就是他们的个性,这就是他们的喜好。给孩子自由,是老师对孩子的理解,也是对孩子们最大的帮助。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有利于孩子独特个性的发展。

④ 为学生今后习作积累素材

如果把小学生作文训练的过程看做植物的“发芽-生长-成熟”的过程,那么低年级的习作学习过程便是整个小学作文的“发芽”阶段,因此很有必要为孩子创设机会进行生活积累、情愿积累、思维和语言积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文章是感情的产物。人的情感从哪里来?是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过程中产生的。人在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引起了不同的态度和体验(情感),反过来又推动人对

客观事物的记忆和理解。孩子们在“绘画随笔”中无拘无束,单幅图、多幅图,句子长也可,短也可,写成流水账亦未尝不可,因为他写的每一句话对于他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积累。

二、绘画随笔能够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①绘画随笔有利于儿童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人的大脑每半球主管着不同的智力和技能活动。左半球主管人的数学、语言、逻辑、分析、写字等能力;右半球主管人的想象、颜色、音乐、节奏以及所谓的无拘束的“胡思乱想”等能力,而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在于训练其左右脑协同发展。从事绘画活动能促进儿童大脑右半球的开发,而习作应该是从属于大脑左半球的功能,绘画随笔要求儿童的左右脑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在不断地锤炼过程中儿童大脑的总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儿童的综合素养有望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②绘画随笔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轨迹。

对于孩子来讲画画是一种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易行的活动。在画的过程中会体验到绘画的快感。绘画这种活动能够把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生气、高兴、自卑、喜爱等等)很自然的通过绘画抒发、发泄出来。绘画随笔能够试图迁移儿童的绘画快感,成为快乐作文,因此绘画随笔对孩子心理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从儿童的涂鸦期开始,我们都能发现孩子的涂鸦正是他们情感的表达与宣泄;习作本身就讲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老师从绘画随笔中观察,理解孩子的情感,及时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③绘画随笔可以增强孩子的感知能力。

绘画随笔是要通过手、脑、眼的配合的表现来提升儿童作文水平,从而达到促进他们表达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另外,绘画的过程丰富了儿童生活中的感受和经验的积累。可见,绘画随笔可以促使孩子不断地通过视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去进行感知,增强感知能力。

④绘画随笔是儿童表象语言与抽象语言的创造性融合。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神秘的、童话般的。绘画随笔能够创造出单纯的画画与文字所不能替代的意境。在儿童绘画、文字语言能力都还不完善时,画与文字相互依托,相映成辉。

⑤绘画不仅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又有利于儿童积累大量的生活信息。绘画随笔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在活动中儿童借助观察、探讨、记忆、想象、表述、欣赏、创作等手段进行审美提升的历程。体验审美活动中允许儿童自由自主地表达对生活原初、真实的直觉感知,在此基础上,儿童进行多方面的自主探究以寻求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利于他们个性化地解读生活,形成个性化的表达语言与方式表述。坚持绘画随笔,日久天长,就会增强记忆、丰富形象、积累素材、激活思维、提高创作能力。另外启发孩子应从身边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画起,提高他们的观察生活,敏锐地感受周遭的细微变化,并加以筛选、提炼习作的素材,在这种有意与无意观察中,儿童在他们的大脑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信息,并成为他们后续发展的资源库,取之不绝,用之不尽。

“文画结合”是我国古代文人表情言志时采用的重要艺术手段。文与画相辅相成,是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不朽文化瑰宝。审视作文教学现状,注重儿童作文的布局谋篇,用词精练等作文技巧技法的传授,讲究字数来定优劣之要求,儿童内在真实情感的表达被严重的忽视,命题作文,看图作文充斥期间,机械的摹仿性作文占主导地位,学生的思维被固定在临摹这一狭窄的范围内。小学阶段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素质的最关键阶段。小学时代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获得的知识,得到的能力培养,对其一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其它人生阶段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小学作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作文启蒙教学又是重中之重,它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我们认为学生通过“自画自写”,参加实际的创作活动,不仅易于理解自己所创作的绘画作品,而且可以获得情感的体验、创作的喜悦。再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叙说或评价及相互评价等。这样学生通过创作来

表现的行为及欣赏画的行为就与小学生的言语表达之间产生了有机的联系,不仅有知识性的欣赏更重要的是达到体验性的欣赏。这些对学生审美素质发展及其文化知识积淀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是一种检验。这种审美素质与综合能力将在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尝试论文

【摘要】

李四光说过“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师常有的一种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此处的“亲身经历”其实就是科学“实验教学”。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不仅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但是我们要明确:实验不等于探究,实验只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式、方法而已。发挥好实验教学的作用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我们的教材中那些实验探究的内容,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在探究中勇于创新,使“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标得以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以“实验”引路,以“探究”护航,演绎精彩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字】实验;探究;课堂;高效提出问题

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的科学实验那样复杂和规范,其目的还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达到科学启蒙教育的目的。在科学课中根据教材内容涉及相应的实验,让学生在试验中直接获取知识,体验实验的快乐,这是新课标下最常用的,也是时下最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分析问题

传统的实验教学,验证性的较多。这种实验常常是教师把实验目的、步骤、方法及注意点等详细而周密地交代清楚,甚至连结果也预先告诉学生,学生只需依照要求去做实验,学生的探究被抹杀,学生的创新被扼制。《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强调创造能力培养的今天,应大力提倡探究性试验”。可见,我们的实验要以探究为主。

探究性实验教学作为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的殿堂,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卷入科学发现的过程,激活学生探究的潜能,启发他们像科学家那样探索科学的奥秘。我们过去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几乎都是按“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发现现象──教师归纳”的教学程序进行,甚至有些教师步步示范,学生被动跟随,依赖性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做以其组织简单、结论统一、秩序井然而被广泛采用,但他却极大束缚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能否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交往、在动中求知、在动中发展、在动中创新。结合近几年的科学课探究性实验教学,我认为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以“实验”引路,以“探究”护航,才能演绎精彩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解决问题

3.1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是他们最喜欢的学科之一,是他们新接触的学科,如果不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没有动力,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兴味索然,味同嚼蜡。而科学实验则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最好的途径。特别是在讲新课时,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在前面做演示实验,学生在下边看,而且坐在后边的学生有的还看不见,看不清,学生被置于旁观者的位置上,没有亲身参与其中,长期下去,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演变为学生探究实验,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一些器材并根据需要发给学生,让他们直接动手参与探究,不再作旁观者,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让他们体会和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例如《摩擦力》这一课,可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然后由学生自主讨论出“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这样把学习的过程真正交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再如教学《有趣的磁现象》时,我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验教学,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于是我准备好实验材料并分发下去,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探究。为此,我还为他们准备了一张实验记录表,便于他们记录、分析、思考、验证。变传统的演示实验为新颖的探究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兴趣。既动手又动脑的实验才是有效的实验。

第四篇: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郝婷欧文军李春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分析了公选课开设的现状及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满足学生知识体系结构、个性发展及增强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需要出发,对如何解决问题阐述了几点看法:加强对公选课的宣传、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价,选编高质量的教材。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管理

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为公选课),有的高校称之为任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而开设的跨专业课程。它具有灵活性、适用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设置公共选修课,除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为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打下基础。同时公选课的开设,也为教师施展才能,传播知识,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科交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规范公选课的管理,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不断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是毋庸置疑的。

一、目前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设门类有限,满足不了学生选课的要求

西方一些比较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公选课建设,积极开设公选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如美国高校公共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50%,而我校到目前总共才开设了144门。原因之一是学校缺乏能开设公选课的优秀教师,尤其是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优秀教师;原因之二是学校对开设公选课的教师不够重视,要么地位不高,要么待遇偏低,不能调动起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原因之三是学校教务处没有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公选课 积极挖掘优秀的授课教师,尤其是没有积极聘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开设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连续性不强;原因之四是学校没有把公选课提高到足够重要的地位上,给人的感觉是公选课就象中学的副课科目,可有可无。

2.教学管理不足,缺乏理性和程序化

由于公选课开课的门类繁多、开课教师的层次和课堂讲授水平及教学环节的设计情况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且每位教师开课前的工作准备也不一样。如教材的选择、教案的设计和教学大纲的完整性等, 都难以保证教学管理的程序化进行。公选课安排在晚上和双休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室紧张的矛盾,提高了教室的利用率.但公共选修课在晚上和双休日开课,授课质量、按时上下课、学生到课率等都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任课教师对选修课学生的要求、管理,也不象专业课那么严格,对所开设选修课程教学情况的检查,监督不足。在考试环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不像各专业考试那样要求严格。因此目前对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还缺乏较为理性的、完整的程序来保证其教学质量。

3.教师执教不严,学生混学分、应付考试的现象仍然存在为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施素质教育,按培养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定的公选课规定的学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校公选课开课总量相对不足,且不均衡。特别是人文社科类明显不足,自然科学类更少,学生选课的余地不大。由于学生要选修够学分才能毕业,有些质量不高的课程也不得不勉强开设而未被淘汰,即依然有学生选修。部分学生片面追求

1学分,选修课专挑容易的选,违背了学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初衷。学生选课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少学生临近毕业,学分还不足而影响毕业。学生对可供选修的课程报名虽“十分踊跃”,可是,一旦各门选修课程的学生名单确定后,不少学生即不购买教材,又很少参加听课,即使前往课堂也是做与选修课无关的事,或看杂书,或做其他作业,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听讲上。目前对公选课的考核方式采取开卷、闭卷、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等,由此出现学生不愿意选修闭卷考试课程,比较愿意选修开卷考试或只写一篇文章、一份调查报告的课程。由于学习目的不端正,因而对选修课的学习极不重视。

4.公选课教学投入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控制

公选课具有课程灵活、不断更新变化的特点,使教学质量监控的难度增加,对各门课的教学效果及课程质量的评价都难以做出规范的要求。由于公选课开课量不足,及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够健全,经费有限,教学的基本条件不能保障,造成公选课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此外,某些公选课集中选修的学生人数太多,不得不临时增加教师开课;同时又因教室大而设施不齐备,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也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公选课时效性一般比较强,内容更新较快,有些公选课授课内容是由学校根据社会或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教材是不容易的。此外,即使有正规教材,购买与否也要由学生自主决定,等确定人数后再购买,不能解燃眉之急,造成无法在开课后及时使用教材。学生在缺少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记录大量的笔记,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二、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措施

1.加强对公共选修课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

学生要想适应即将踏入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具备 一定的竞争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为单一的专业知识,而且表现为宽广的知识领域,成为复合型人才。学校正是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才尽可能开设多门类公选课,供学生选择。因而学生应把通过学习公选课,拓宽专业课,提高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习目的,而不应该仅仅为取得几个学分而应付学习。通过“选课指南”、“课程导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根据专业需要,自我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特点来选择课程,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各门学科的交叉、整体化的趋势,尤其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突破,更多的是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实现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和积极吸收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是高层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积极探索改进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科和公选课的特点选择最适宜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在讲授中,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和学科意识的培养,而并不限于具体琐碎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既加强专业的培养,又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开课教师在激励同学自行探索的同时,选取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内容重点进行讲解,所讲内容应注重实际应用和同学的学习兴趣相结合。例如,讲解一个工程方面的例题时应告知学生这种情比较适用于何种场合(工厂、部门或生产设备管理), 这样比较务实,对学生以后自行应用会有所帮助。有必要的时间时,可以给出相关问题,请同学自行思考解决,拿出自己的方案,大家一起进行分析研究,引导并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大力开展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公选课也要像必修课一样,进行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价、听课、检查授课计划、教案、批改作业、试卷,开展学生评教活动,采取开课院系自查与学校检查通报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首先,学校应该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认真研究,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成功经验,拟定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公选课课程目录,编印教学大纲。第二,在学校内外公开高薪征聘公选课教师,令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用优惠的政策鼓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同时也可以鼓励优秀教师和社会优秀人士开设专题讲座性的选修课,让更多学生扩大视野,得到启发,也可购买全国优秀教学课件或名师讲座、授课光盘,引进优质课程,改造和淘汰陈旧落后的课程,做到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结合。第三, 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并据此建立一套开放性的课程管理体制。一门课程能否开设,不是由一个什么既定的计划说了算,而是由审定课程的专家和选择课程的学生来决定。同样,一门已经开设的课程能否继续开出,也是如此。专家衡量的主要是学科水平标准,学生选择的依据主要是适应性和现实需求。这两方面是一门课程能否开出的决定性因素,二者不可或缺。第四,学校组织专家加强对公选课授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随时监督公选课的授课质量。第五, 任课教师上课前随机点名,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对抽查3次缺课的学生,该课程作不合格处理,不能取得学分。第六,为保证教学质量,每班容纳的学生人数应该有一个限制。第七,为解决公选课开设门类和课程科目少的问题,可以几所高校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选编高质量的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公选课没有合适的教材,会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可以积极为授课教师和学生购买合适的教材;对于没有现成教材的,学校可以制定政策鼓励任课教师编写讲义、辅导材料和课外读物;条件成熟的,可以出版正式教材,纳入到学校有关教材管理体系中。对公选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的课程,可以选择一本较好的教材作为蓝本向同学推荐,再将基本概念列成提纲,按本课的脉络和教学进度、各部分要求(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自学即可等等)打印一讲义分发给学生或让学生去复印,并提供相应的参考书籍信息。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前预习、查阅资料,对所学知识加深了解,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而不必强令人手一书。

参考文献:

1.周文军,陆小平,深化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常熟高专学报》2002.6,P(97-98)

2.高玉峰,员小波,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对策研究,《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P(70-72)

3.吴建英,公共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2.6(增刊)P(16-17)

4.刁晓平,李少华,加强公共选修课教学及管理的思考,《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P(104-107)

5.陈红英,全校公共选修课的改革与管理刍议,《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P(34-37)

6.张景莉,关于开设好公共选修课的思考,《引进与咨询》,2003.12,P(47-48)

第五篇:高中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范文模版]

说明:

这是关于高中语文学科选修课开设的一篇文章,对英语学科的选修课开设有一定启发,特选为阅读材料。

高中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

选修课的定位

高中语文选修是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合格健康的公民而设置的课程。依据“课程标准”,它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让学生在必修的共同基础上通过多样的选择来提高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他们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在高中阶段大规模开设选修课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它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选修课如何定位?一般认为,必修课强调“共同基础”,选修课重在“多样选择”,于是许多老师便把高中的选修课理解为大学里的选修课。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实际教学中核心选修课只能是整班实施的、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选修,教师还是自己的教师,教室也还是从前的教室,选修的科目也只能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家普遍认可的核心科目。也就是说,必修强调“共同基础”,选修强调“个性选择”只是相对而言的,选修和必修在许多方面有共同和相似的地方。选修课的多样选择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看,主要表现为各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的选修Ⅱ校本课程,并更多地体现在具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组合、生发和拓展上。另一方面,进入选修阶段,学生已完成了五个必修模块的学习,选修课必然肩负着进一步提高、发展学生的责任,需要通过具体的学科学习,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人生得到发展。因此,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继承、巩固,拓展、提高。两者之间既有继承性,也有相对独立性。继承性是选修必须重视对必修内容的梳理和巩固,选修课仍然具有基础性;独立性是前者强调基础,后者注重拓展,强调探究,着眼于发展和提高。.认识上的误区

对选修课定位不准,认识上过于理想化或过于实际,使许多老师在选修教学中存在着思想和做法上的种种误区。.误区之一:认为选修课就是类似于语文第二课堂的活动。在教学中缺少明确的课程目标,缺少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缺少适应选修课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缺少对课程的多元的科学的评价,往往是学生随便说说,教师随便聊聊,或者放几张光碟,看一点录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选修课的课程目标,学生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发展。.误区之二:简单地照搬大学选修课的模式,不顾教材的规定性以及学生的实际,随意拓展,任意生发,把大学的内容简单地搬到中学选修课堂上,强调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忘记了基础性、工具性和实践性,认为只有这样才像选修课,才够品位。选修课固然要拓展和探究,但应“适当”,要讲究拓展的价值,重视探究的质量。不顾学生的实际,一味求“深”求“难”,这样做也同样无法实现选修课程的目标,无法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误区之三:在应试高考的压力之下,把选修课扭曲为应试的复习课,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高考怎么考,我就怎么教。这种做法具有相当大的市场。这种常规教学应试化的做法,不仅降低了语文选修课程的培养目标,而且也无法真正在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来。进入课改后,许多老师都担心语文会不会在高考中

吃亏,其实,只要认真地按照课改的精神去做,不仅不会吃亏,还会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因为,从根本上说,高考最终考查的是学生的素养,素养提高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反之,亦步亦趋,平时教学中唯高考马首是瞻,自以为是瞄准高考,瞄得越准,差得越远。.选修课面对的困难

选修课程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需要建设的内容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困难之一:课程量大,课时不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各选修模块教学都是36个学时,但就实际情况看,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开设一门选修课是不大切合实际的。多数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都相应增加选修的课时。另外,每一个选修模块都有其独立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一门独立的课程需要一定的巩固消化的时间,否则,每趟列车都是“动车组”,就无法从容地欣赏窗外的千山万水和万紫千红。怎么克服课时紧这个困难?能增加的课时数是有限的,主要还是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上下功夫,应该加强教学内容的选择,把课程内容加以重组,不平均用力,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使学生在有限课时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困难之二:备课量大,教师负担比较重。对于老师来说,选修课课程的内容是全新的,不是抓住一本教参、两本资料就能解决问题的,必须重新学习,熟悉教材,开发教材,积累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案„„总之,备课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这给教师备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解决之道是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学科建设,组内老师分工合作,加强研讨交流,资源共享,发挥集体的力量。这对学校的学科教研水平和学科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困难之三:长期学习一门选修课,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某种程度上,选修课是把必修的一个专题章节的内容拓展开来,变成一门完整的课程。于是教学中就不得不面对学生长时间学习一门功课所必然带来的厌倦、懈怠和疲软。唐诗宋词是好东西,可是天天吃,学生不免会倒胃口;《史记》是好东西,读一两篇学生兴味盎然,可作为课程来学就会遇到新的矛盾和困难。选修课的设置,在学生兴趣的调动和保持上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学生来说,要想方设法培养他们的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品质。对老师来说,要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安排、穿插、取舍,使学生学有所得,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然,仅仅凭着学科天然的吸引力和学生自发的兴趣是很难将选修课进行到底的。这方面老师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困难之四:难易度的把握和怎样评价的问题。教师最大的困惑是进入选修课后对学科难易度的感觉丧失了。教浅了,怕学生吃不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科评价的风险增大;教深了,怕学生吃不了,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成本,最终也无法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这种对学科教学难易的失控与未来这门选修课评价方式的不确定联系在一起,增加了老师们对选修课教学的焦虑,导致教学中求深求难、逐点过关等应试倾向,从而背离了选修课的课程目标。选修是必修的继承和发展,选修课教学的难易应大致相当于必修教学的难易,而又适当地有所提高。选修教学是常规教学,其评价不应该完全瞄准高考,而应与常态教学相结合,教什么就考什么,探索多元的评价模式。处理好“考”和“教”两者的关系,才能使选修课教学获得成功。.选修课程开设的建议

目前,教师亟需要建立课程意识。过去语文教材是六本书,一个学期一本,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很容易忘记语文是一门课程。课改的今天,面对丰富多样的选修课,需要教师有相应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开发意识。任何一门学科作为课程,必须问一问自己:它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学科有什么特色,应提出怎样的要求,使用何种教材以及相关资料,需要多少教学时间,选择哪些有价值的内容来教学,怎样组织展开教学,采用何种评价方式等,能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它才是一门具有课程学意义的课,才是科学、有效的课程,才能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

首先,课程目标。应该根据学生学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的特点确立选修课的具体课程目标。比如苏教版《〈史记〉选读》,是文言文,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更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因此可以确立以下的课程目标:(1)学习10篇传统经典篇目,初步理解司马迁与《史记》,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和语言魅力,提高语文素养;(2)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学习,加强诵读和语译,培养文言语感,梳理文言文化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3)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学习,积累文化常识,梳理巩固拓展文言阅读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4)通过班级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写两篇读史心得,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编辑成册,展示成果。.第二,教学要求。对课程的主要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保障课程在不同的学习集体中都能顺利地实施。仍然以《〈史记〉选读》为例,可拟定以下的教学要求:(1)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注重基础,科学评价;(2)强化诵读和语译练习,巩固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技能;(3)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索灵活的教学策略,建设符合校情学情的选修课教学方案;(4)梳理巩固文言阅读知识和技能;(5)重视从文化视角出发去汲取历史和民族的智慧;(6)探索多样化的评价形式。.第三,教学时间和形式。根据教学管理部门的要求以及教师学生的实际,确定选修课教学时间和授课形式。如《〈史记〉选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把36学时调整为45学时,不跑班而采用全员选修、班级为单位集中授课的形式,教学任务由原来的语文教师承担。.第四,教学安排和教学方式。选修课教学任务重,应该也必须加强选择性,学会做减法,对教材进行开发。苏教版《〈史记〉选读》原来有七个专题:

一、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二、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三、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

四、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五、摩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述艺术;

七、正史鼻祖,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如果不加选择依次教下来,不仅课时不够,而且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不符合高中生的学习心理,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从教科书18篇文字中精选出10篇,重新组合成四个学习专题:一是“春秋战国风云人物传”专题(包括《管仲列传》《屈原列传》《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刺客列传》《滑稽列传》6篇),二是“汉代风云人物传”专题(包括《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列传》4篇),再配上一个“司马迁及其《史记》”的探究,最后加上一个“《史记》研究”的活动展示。这样既保留了课程精华,又放大了《史记》史传文学的魅力,构成了学习探索的平台和空间,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教学的主动,实现了这门选修课经典育人的课程价值。.选修课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出挑战,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寻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对于《〈史记〉选读》,首先,应该明确它是文言文,应抓住文言学习这个课程目标,梳理、巩固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其次,应该明确它是文学,要结合文本研读,体验波诡云谲的历史事件,解读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欣赏叙事写人的丰富的手法。第三,应该明确它是文化经典,要善于把古今打通,站在当下的语境,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中汲取人生智慧,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拓展文化视野。教学中我们总结提炼出“实”“补”“略”“比”“探”五个字,追求文言教学中“言”与“文”的统一,通过“言”的手段达到“文”的目的,通过对关键性的、有包孕、有张力的“字”的品味、辨析和推敲,引领学生达到对文章、文学、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获得精神的成长。倡导多样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一定能创造出行之有效的选修课教学途径。.第五,评价方式。开设《〈史记〉选读》选修课,坚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两次常规的试卷型书面检测外,还辅以一次研究性小论文写作、两次读史札记和读史心得的撰写等,并对学生阅读探究的最终成果进行比较展示,兼顾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探究意识等,综合评价本选修课学生学分成绩。多样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生机勃勃的学习局面,使学生真正感受选修课程的魅力。.选修课五个系列,培养目标有融合也有侧重,如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方面的课程往往偏于文学鉴赏;写作、语言、新闻等方面的课程偏于实际应用;而文化论著阅读则是偏于理论思辨的。不同类别的选修课,其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甚至考核方法等应该也必须有所区别。.第六,教师的培训。选修课具有一定的专业化、学术化特色,对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特别重视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学校培训和个人的自我学习。一门课要驾御得得心应手,总要教一两轮下来才能“焐熟”,别的不说,课程资源就必须慢慢积累。上《〈史记〉选读》时,我们给每个授课老师配置了韩兆琦的《史记(评注本)》、杨燕起等人翻译的《白话史记》,还有《〈史记〉通论》等,学习了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等经典著作,以完善教师的学科知识背景;还收集了秦汉战争挂图、《百家讲坛:王立群说〈史记〉》等图象影视资料,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课程资源,为选修教学提供了方便。新课改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教材要同步发展,这一点在选修教学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和明显。有老师开玩笑说,教完《〈史记〉选读》,自己都成半个专家了。.选修课的设置必将触及课程理念、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考试评价的多元化等一系列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这既是挑战,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机遇。选修教学期待着老师们的创造。

下载对体育选修课的思考与尝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体育选修课的思考与尝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导师制的尝试与思考

    德育导师制的尝试与思考 小佳河镇中学丁慎成 “德育导师制”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

    新一轮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 随着初高中教改新方案的出台,相当一部分学生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语文学科的退步更是惊人。如何帮助学生跨过迷茫期,实现新时期的新发展,成......

    自主作文的尝试与思考[模版]

    把作文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高中学生作文自主学习的困惑与反思 余洋洲 一、两次值得深思的课堂师生对话 第一次对话 时间:2005年10月10日 地点:江山中学多媒体教室 听......

    体育选修课健美操学习心得

    健美操课程学习感想 ——无限活力,无限动力 大一的第一回体育选修课,选了健美操,因为健美操总给人一种健康积极,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感觉,是听起来就能让人有一种流汗的快感,上了一学......

    大学体育选修课论文[★]

    羽毛球 在现代社会,体育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身体教育和运动教育不仅是传授生活技术、技能、认知体育文化、增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而且体育运动还向人们提供......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几点思考(范文大全)

    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几点思考 陈昭平多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学期一本语文书的大一统教学方式,对新课程选修内容、组织形式到评价方式都不太适应。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不是......

    在体育教学中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尝试

    在体育教学中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尝试 东方红第二小学曹东升 自2011年3月在我校推广“三段五环教学法”这一方案,实施导学案教学,到现在为止以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受到......

    对学校+公司办学模式尝试的思考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亮点,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在办学中坚持以服务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