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01:0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略论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及终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不断改进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极为重要的任务,在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阶段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第一阶段对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技巧及阅读内容的指导为学生今后的语文阅读学习指明了方向。阅读教学也与写作、读写和口语教学等密切相关。《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一个人阅读面的广泛与否、阅读水平的高低与他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尽早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当前我们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措施。这也就可见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联系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笔者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分配不合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中经常出现上课不专心、回答问题不正确、理解不透彻等现象。很多老师认为: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主要以识字教学为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重要,以至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识字教学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甚至不惜花上1.5课时的时间用来识字写字,而用0.5课时的时间让学生来感知、理解课文。并且是把识字教学放在第一课时,待学生会认会写生字了,再让学生去感知、阅读课文。这种不合理的课时分配久而久之便抹杀学生阅读、探究新课文的积极性,甚至于在以后的语文阅读会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

(二)教师唱独角戏。

低年级学生“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性格特点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难以驾驭,师生互动比较困难,因此,我们一些教师仍按“老一套”讲课:首先教师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僻、重点字词找出来,让学生朗读背诵;再次,教师就课文的重点内容给学生进行讲解;最后,学生就课文的重点段落进行背诵。教师在一味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也不就重要问题进行提问,使得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教师把本来可以生动活波起来的阅读教学变成了生硬的灌输式的讲解与背诵,学生的地位得不到认同,这就使得阅读教学毫无生趣,学生消极怠学,在课堂上常常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三)不重视阅读技巧的培养。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好的阅读技巧才有助于学生在当今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背景下生活、工作并实现终身学习。但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只满足于给学生讲解某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某一段话的含义,长此以往,学生只对已经学过的课文内容记忆深刻,但是自身的阅读能力却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

(四)阅读氛围不好、效果不显著。

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影响,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多数学生读书积极性较低,把课内阅读当作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少学校因缺乏资金或受条件限制,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藏书少、旧,没有开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受限;很少有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在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中也只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体会不到阅读给学业带来的效益,看不到通过阅读带来的思想进步;因此,小学低年级生的阅读氛围不好、阅读积极性不高、课外阅读量少,将导致其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能力较低,也将极大地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解决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上述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改革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的现状,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分配课时,将阅读教学放在举足重轻的地位。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一改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为“阅读教学”,先让学生跳过一些生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大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笼统,不够精确”的性格特征,设计一些比较笼统且易于让学生判断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如笔者在教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文章时,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读完之后,我便问学生是喜欢小白兔还是喜欢小灰兔?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小白兔。接着我又问:同学们为什么喜欢小白兔?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因为小白兔勤劳,它能自己种菜;而小灰兔懒惰,坐吃山空。小白兔懂得感恩,它收获了大白菜后不忘送菜籽给它的老山羊„„。这样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通过阅读,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判断和取舍的能力。

(二)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阅读教学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也是培养学生阅读技巧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如何改善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呢?

1、利用现实生活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利用现实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情景导入:“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外面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啊?”学生就会积极回答,课堂气氛就会被调动起来。在这基础上,教师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趣:“你们想不想去感受一下秋天的美景呢?”学生也会积极响应,这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篇生动描述秋天美丽景色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语文即生活。”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情景进行阅读,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

2、在精读的过程中创设教学情景。

在精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图文结合,实现文字语言与画面之间的转换。比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看课文中的图片,认识黄山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石头,教学生在语言和生动画面之间进行转换,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主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如学习《北京亮起来了》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表现北京的美丽夜景,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画面中再次感受文章所描写的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利用提问促进师生互动。

提问是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结束后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互动。教师所设置问题应该坚持三个原则:第一,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挑战性;第二,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考能力;第三,问题要有一定的广度,具有开放性,学生可有一定的发挥空间。比如,在讲《秋天的图画》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说是‘稻海’是翻起金色的波浪而不‘稻田’是呢?”这个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一定的针对性,有的学生回答说:“只有大海才会翻起波浪。”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引导:“那为什么说是‘稻海’而不说是‘大海’呢?”于是,又有学生说:“因为一眼望去,稻田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无垠,所以说是稻海。”此时,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对,中秋季节,稻子成熟了,变成了金黄色,秋风吹来,一望无垠的稻海随风飘舞,就像掀起了一层一层的波浪。”这样,学生既懂得了课文中为什么要用“稻海”这个词语,又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且感受到了秋天田野一派丰收的景色,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加强阅读技巧的培养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技巧,而不是一味对阅读内容进行讲解。比如:在讲授某一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难忘的一天》这篇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便提了个问题:“我最难忘的一天是哪一天?我为什么难忘那一天”,学生很快就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找到了答案。在讲授某一段的段落大意时,教师便可以教学生如何去找本段的中心句,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如何读懂本段的大体意思;教师在给学生分析某一字词句的含义时可以让学生组词、造句,既加深学生对某一字词句的理解,也提高运用知识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其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其语感、听话能力、读写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没有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足够重视。学校图书馆中可供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非常有限,但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师可以发动每位学生为班上捐献一本课外读物,建立一个班级图书馆,学生在业余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当然,教师也要跟同学们一起阅读,然后,在每周的口语交际课时,可以就某本书的内容进行交流。久而久之,班上便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也会慢慢喜欢上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及终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提高阅读教学的地位,通过情景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问教学等方式,在师生互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科学地指导,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通过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语言积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殷金凤.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阅读与鉴赏,2011,(3).[2]陈丽莉.阅读教学:文本与心灵的桥梁[J].阅读与鉴赏,2011,(10).[3]陈玉琴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1,(11).[4]岳焕玲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J]现代阅读,2011,(12).[5] 王雪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8).[6] 夏北媚.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体验性学习[J].考试周刊.2011(09).[7] 黄贤芳.让体验拨动学生的心弦——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34).[8] 温小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训练的策略[J].中国教师.2010(S1).[9] 林玉洁.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再思考[J].新课程(教师).2010(08).(山陈丽莉.阅读教学:文本与心灵的桥梁[J].阅读与鉴赏,2011,(10).[1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从现阶段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来看,其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还比较普遍。基于这些教学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的对策的改进,从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突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困境,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课本资源挖掘等方式,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质量,解决目前由于教学方式单

一、教学内容枯燥而导致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地下,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全面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缺乏交流

教学方式单一,教学仅限于课堂,忽视学生本身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完全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重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这样就成了教师单方面教学。

1.2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丧失

内容枯燥也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在设计内容时缺乏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内容设计不切合学生实际,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内容趣味性不强,很难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2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1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大部分小学生学习的动力。而情境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规律,能够有效集中小学生注意力,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生趣盎然的氛围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

比如:“壁、虎、借、蚊、逃”这五个生字,教师可以根据这五个字之间的关联,为学生编一个小故事,故事的趣味性要强,讲解要生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识字效率。教师课前上网查询一些相关资料,比如:兔子、老虎等动物的图片,用这些图片做成ppt动画,课上将动画播放给学生观看:蚊子一边拼命奔跑,墙壁上的壁虎在使劲地追。蚊子图片一出来,同步出现“蚊”这个字,还包含拼音以及笔画等,此时教师带领学生跟着一起用笔写,写完一个字后,再观看接下来的动画。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增加、教学趣味性增加,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识字,注意力更加集中,识字效果更好。

2.2注重情感教学,实现学生情感体验

情感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倡导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教学,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能够获得情感体验。这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传递知识,焕发情趣的过程。在情感的基础上,学生会对更加信任和认可教师,自然也会对其所传授的内容感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在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融入一些做人的道理、生活的常识、人生的感悟等等,丰富学生情感,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比如:在进行《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推己及人,朗读感悟”的方式,让学生认?R到什么是恶、什么善,使学生明白“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要从自己做起,关爱弱小,珍视生命。在朗读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条小鱼,在烈日的炙烤下,又热又渴,眼看就要被晒干了,此时它多么渴望能有一双手帮自己一把。通过这样的引导,诱发学生对小鱼的同情,朗读中读出“又热又渴”的感受,进而意识到生命的宝贵。而在读到“小男孩稚气而坚定的说:‘这条小鱼在乎!’”时,要读出坚定的语气。这样学生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会被小男孩的善良深深打动。进而想到自己,如果自己是其中的一条小鱼,在得救之后,该是多么感恩(培养学生感恩之情)。如果自己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也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帮助小鱼们重返大海。(培养学生保护弱小,爱护动物,善于助人的品质)。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中的人物相融合,实现对人物的对话,从获得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3挖掘课本资源,促进学生求知探索

在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包含很多学习素材和资源,这些资源形式多样,都是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兴趣爱好设置的,并且能够有针对性的训练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拓展小学生语文思维,学生在认知、学习、整理这些素材资源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和乐趣,进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比如:以《给予树》一课为例,后面的“资料袋”介绍了“圣诞节”的相关情况。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圣诞节”依然充满着好奇,但又不甚了解,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读这个“资料袋”,然后教师引导说:“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圣诞夜,可爱的圣诞老人会给小朋友们送礼物。那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一位叫‘金吉娅’的小朋友家里会发生什么有趣感人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给予树》去一探究竟吧!”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致。这样的导入,充分利用了“资料袋”的内容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当然,“背景资料”不一定只在导入环节使用,其他时段,只要适时,就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学习的潜能也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3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要使学生乐学,为进一步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好的开头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了解小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取得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靖淑伟.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施问题式教学[J].中华少年,2017(03):85-86.[2] 张爱欣.浅谈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6(33):78-79.

第三篇: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站推荐)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出尽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有奠基作用,而且还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基本任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低年级识字教学,常常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识字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又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在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时应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认识生字。我们往往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没有落实好生字的识记任务。常表现为:在教学生字时,虽然注重了多种形式的认读,但是忽视了分析字形和理解字义,生字识记时间短,教学不深入,而后便进行阅读教学,重点放在品词析句上,造成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2、识字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口语词汇,会说,会用,就是不认识字形。而汉字是一个个方块字,不直接表音,学生看到汉字不知道怎样读,怎样写,因此,音和形的问题就成为小学生开始识字的主要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的偏重于生字的读音:在识字教学啊、中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词语。这样教学,生字的读音不成问题了,但却弱化的了生字的字形和字义。有的老师偏重于字义:让学生认读生字——组词——说话。这样教学,学生对字义有了深刻的理解,语言文字学训练得到看了很好的落实,但是字形教学突出得不够。而这正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不深刻,并影响到以后的阅读和运用。

3、书写习惯关注得不够。由于有的老师平时在书写习惯方面对学生关注的不够,或要求不严,导致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体表现在:一是书写姿势不正确,也就是“三个一”落实不到位。二是书写不整洁。三是书写不规范。结构、笔画、占位不科学等。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二、应对的策略

斯霞老师曾经说过:真正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会运用,才是识了字。可见识字教学必须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

1、明确课时目标。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合理分配教学任务。一般课文的教学都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应将重点放在认识生字上。指导学生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去识记生字,即要有感性的认识,又要有理性的认识。要多分析字形,突出重点。对重点的生字、部首还要还要进行写字指导。同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加强写字指导和书写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课后练习等等。

2、深入细致地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在明确课时目标的基础上,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对每个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字理、结构、识记方法、偏旁部首,哪个字和哪个字容易混淆,字形复杂的字如何指导书写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教学时才能胸有成竹,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指导,并适当做好识字的拓展,引导学生科学识字、高效识字。

3、交给识字方法。全国著名的教师袁瑢老师总结的“音、形、义结合识记法”,对于我们的识字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音、形、义结合识记法”的基本思路是:读字音——析字形——解字义。首先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读准音。然后让学生汇报记忆字形的办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编儿歌、做游戏、部首识字、想象识字等,最后说字义,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来理解,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生字识记完了再回归课文,通过读文巩固识字,做到学以致用。实践证明,运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方法识记生字,能发挥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识字教学的最初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汉字的结构特点。教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如上面所说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编儿歌、做游戏、部首识字、想象识字等。加一加可以加偏旁、可以加一笔、或加一部分,减一减同样。

第四篇:目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生聪明识字起”。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基础不牢固,上面的建筑物无非就是沙上的建筑。在学习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由于识字量的缺乏,往往在遇到课外读物时造成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导致了阅读兴趣的下降。而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错过了这一时期,即错过了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今,识字教学已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关注。但是,在目前的识字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问题一】识字教学枯燥单一

【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一册《识字3》时的片段: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学习一组有趣的汉字。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一条小船。

师:在小船的边上,有一个古文字“舟”,你觉得它像什么? 生:像一条小船。

师:古文字旁边还有一个我们现在要学习的汉字“舟”字,谁会读? 生读汉字。

师:谁来记一记它?

学生分析生字的笔顺,然后书空。

教师又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石”“燕”“川”等字。一节课下来,学生哈欠直打,学得无精打采。

【反思及对策】遵循规律

形象识字

激发识字兴趣

这样的识字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学得没劲、心不在焉。长期下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将会被扼杀,在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也无法提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我们理解任何东西,都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而是用活动的意识去积极地参与,去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变枯燥的识字教学为充满趣味的识字游戏,使识字教学与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呢?我们可以采用拼一拼、画一画、编一编、说一说等学生喜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我在执教这一课时是这么做的:

第一步先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再让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自己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然后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第二步引入新课: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出示象形字)。让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接着(出示现代汉字)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

第三步识读字、词、儿歌。通过刚才的画、说、猜,学生对生字的字形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了使学生巧妙地将生字的字形与图画的内容更好地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识记字形。我先让学生带上拼音读一读词语(有了拼音的帮助读好词语根本不难),接着提高难度:让他们去掉拼音后再读一读生字,并且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生字宝宝戴上帽子,小朋友认识它们太容易了,可是去掉了帽子,你们怎么还会认识它们吗?有什么诀窍,能告诉老师吗?”问题一提出来,小朋友们说得可热闹了:“我只要记住小燕子的外形,就能记住这个字。我还能编首小儿歌来记‘燕’:燕头莫忘横,心口在中央,北字两边飞,燕尾是四点。”“我刚才画了一叶小舟,‘舟’字和小舟的样子可像啦!”„„一个小小的问题巧妙地将汉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识字课不再是单调的看图记字课,而是一顿丰富多彩的识字大餐。【问题二】识字教学面面俱到

【案例】曾听到某教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三册《识字3》时的片段: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三组词:“竹篮

箩筐

筷子” 学习这组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箩筐”的“筐”是后鼻音。生:“竹篮”的“竹”要读翘舌音。

生:“箩筐”的“筐”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可千万不能加点。生:“竹”写的时候要注意:右边的第二笔横不能加钩。生:我还知道“箩筐”“竹篮”“筷子”都是用竹子做成的。„„„„

师:小朋友们说得可真好,相信你们一定能记住这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地方了!下课前,笔者报了这几个词语给学生默写,正确率不到三分之一„„ 【反思及对策】有的放矢

重点突出

注重识字效果

识字教学要把汉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但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教师任由学生自己分析汉字,课堂上看似热闹,然而实效却很差。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一篇课文,十来个生字,音、形、义各有难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擅长根据每个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抓住音、形、义中的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我在教学这课时,抓住生词中音形义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先出示词语:竹篮

箩筐

筷子

茶叶

菠萝

兰花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再请他们来做小老师,带领其他小朋友来读准这些词语,并提出了要求:遇到难读的词语要把需要注意的地方告诉大家。学生自己做小老师,兴趣很浓,他们不仅把每个词语读得很正确,而且还把需要注意的地方说得很清楚,如:“竹、茶”是翘舌音、“筷子”要读成轻声音节、“篮、兰”两字的声母都是“l”„„根据学生的发言,结合方言中学生易混淆的读音,我把易读错的字“竹、茶”、“兰、篮”放在一起,反复认读,直到每个学生都能读准为止。

“篮、茶、菠、萝”这四个字是生字,字形都比较简单,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利用熟字来加一加、减一减来记住生字的字形。关键是在运用的时候,一些音形相近的字容易混淆。如“萝”和“箩”这两个字,学生在运用时经常张冠李戴。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这两个字,我先让学生观察字形:比一比,这两个字不同在哪里?(“箩”是竹字头,“萝”是草字头)草字头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系?竹字头的字呢?学生通过刚才读词、看偏旁的演变,知道:草头字大多与花草植物有关,竹字头的字大多与竹子有关。接着提问:现在你能分清这两个字了吗?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箩筐是用竹子编成的,是竹制品,因此这两个字都是竹字头;菠萝是一种水果,也就与植物有关,因此两个字都是草字头。明白了偏旁为什么不同,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字形,学生在书写时也就不容易发生错误了。汉字的音、形、义总有难掌握的一部分,识字教学时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使识字教学目标明确,取得好的效果。【问题三】识字教学“学”“用”分离

【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四册《识字1》学习“饼”时的片段: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欢度中秋节的啊? 生:我们一家人团圆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师:“饼”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打算怎么记住它? 学生分析生字的字形。

师:月饼能吃,所以“饼”是食字旁,小朋友们记住了吗?今后可不要写错了。你能给“饼”组词吗? 生:饼干。生:把柄。

师:“把柄”能吃吗?错了!其余同学则哄堂大笑。

【反思及对策】联系生活

自主识字

培养识字能力

学生为什么会在组词时出错?关键在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饼”的意思。许多低年级教师在教学生字时把目光只盯在了分析字形上,只要把这个字教会就行了,而其他的却没有过多考虑。长期以往,学生对一些读音相近的字不能正确分辨,写话时便错别字连天。识字教学不是简单的分析字形,应培养学生“生活识字”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同样是教学“饼”字,我是这样做的:先出示生字卡片,一个大大的“饼”字,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二年级的小朋友已经掌握了很多识记字形的方法,他们用“部件法”、“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了“饼”的字形。接着,我在黑板上写下了“饼”的偏旁:“这是我们新学的一个偏旁,想知道它是由哪个字变来的吗?”说着,在旁边写下了个“食”字,“为什么饼是‘食字旁’呢?想一想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饼’字?”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我家门口有个小店,小店的门上写着‘烧饼’,我可喜欢吃那儿的烧饼了!”“我在超市里见到过‘饼干’。”“对了,‘旺旺雪饼’上也有‘饼’字。”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为什么‘饼’是‘食字旁’了,‘饼’一般表示的是事物,所以它是‘食字旁’!”“老师,我还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的传说呢!”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

这样的教学联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在老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的引导下,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已经认识的熟字和掌握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这样,不仅既快又牢地识字,而且使新信息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丰富和加强了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促进认知水平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还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调动已有的积累,既强化了识字效果,又拓宽了识字途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生字的字形、字义的记忆就更深刻了,书写时的错误便会大大减少。【问题四】识字教学“识”“写”分离

【案例】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四册《识字4》时的片段: 师:用你喜爱的方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学生或同桌读、或自由读,读时兴趣高涨。师:你们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规律吗?

生:“海、河、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生:“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学生识记生字的办法很多,足以看出这位教师平时在字形教学方面花费了功夫。师:让我们一起认识我们祖国的两大河流吧!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及黄河,教师配乐饱含深情地介绍了第一大河长江及母亲河黄河,还让学生了解了东海。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两个生字呢!教师范写生字:

教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字写得非常好,可是当他把字写完时,下课铃声就响了,学生压根就没时间欣赏这优美的字,更不用说在课堂上练习写两个了。

师(看时间掐得很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来不及写我们回到教室继续写。【反思及对策】紧扣字形

关注文化

讲究识写结合 当前的识字教学,尤其是识字公开课教学,很多老师总是把写字这个环节安排为随机环节。课堂上有时间就写几个,没有时间就课外再写。其实,学生当堂写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光说不写或过后再写,容易形成字形“消化不良”,无法真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开学初,一次二年级语文公开课上,我校一位青年教师也是执教这一课,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她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新词生字的音形义的教学仅仅用了二十五分钟,后面的十五分钟的时间花在了写字、当堂巩固生字上。尤其是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方法时,给每位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指导学生写“瞄”字时:她先出示“瞄”字,指导学生分析结构“‘瞄'由几部分组成,是什么结构?”学生回答:“‘瞄’由两部分组成,是左右结构。”教师立刻在旁边板书独体字的“苗”,然后让学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立刻回答:“苗是独体字时,写在田字格的当中,当它变成瞄时,苗要写得瘦一些,要让点位置给旁边的目字旁。”教师一边范写一边笑着说:“是啊,‘苗’是个懂礼貌的孩子,它怕占了‘目’的位置,宁愿自己挤一些。我们今天写的左右结构的字都是这样,都要让点位置给旁边的偏旁哦!如果你是偏旁宝宝,你会对旁边的字说什么呢?”学生笑着说:“我会对它说‘谢谢你让个地方给我!’”“我们俩人在田字格中位置恰当,才能使小主人的字越写越好看。”教师趁热打铁说:“同学们记住‘瞄’的写法了吗?那就快写一写吧!”学生欣然执笔,在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写下了一个“瞄”字。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默写生字,同桌互批,正确率高达98.3%,仅有一个学生写错。这位教师在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让位给指导学生写字,不仅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结构和方法,更注重结合字形字义的特点恰当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互相谦让,与人合作的好习惯。课堂上,教师范写后,学生立刻写,下课前再默写,这样的教学充分遵循了学生识记汉字的规律,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同时识字教学既教写字,又教做人,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特点。

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的孩子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只要我们正确把握识字教学规律,拓宽识字教学渠道,优化识字教学方法,激活学生识字兴趣,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还识字教学以精彩。

第五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5、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前半句读得稍重且慢,“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5、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

(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

(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下载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 要:文章主要在结合笔者研究和工作经验情况下,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些做好其教学......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朗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中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能对课文加深理解,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为真实,对语言的发展有着促进的作......

    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合集]

    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较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未能够解决......

    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语文学科更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涌......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姓名:刘红钦 身份证号: 单位:睢阳区勒马乡开荒学校***717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朗读是把文章念出来,是将诉......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不同的年级段都强调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朗读教学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凭自己的经验教学,教法单一。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被动接受学习,教学耗时长,效果差。 3、汉语拼音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